•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上一章:第 21 章
  •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下一章:第 23 章

她活得不能再好了。

想到这点,她的声音变得柔和:

“嗯,我等康伟一起,周诚,我要挂电话了。”

“回商都后记得报平安…我也想你!”

在岳阳没有找到人,夏晓兰有失落,也算放下了心里的大包袱。

除了没有“夏晓兰”生活的痕迹,这个世界和她记忆中一模一样。她的先知先觉和上辈子积累的人生经验和素养会是她今生的仰仗,作为一个提前参与了“内测”,偏偏还不删除她游戏经验的玩家,夏晓兰很快重新打起了精神。

她从招待所退房,去买了点水果和糖,提到派出所去。

昨天那公安帮忙,跟着她跑前跑后找“亲戚”,夏晓兰是去感谢人家的。

南桔才五毛钱一斤,几块钱就能买一大兜,这东西不算送礼,再加上两包糖也才十多块,昨天帮忙的公安都不知道说啥好。

“同志,我们不能收礼。”

“公安同志,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昨天您还给我垫钱了呢。”

夏晓兰当时失魂落魄的,还是这个姓伍的公安把人给领到招待所,又帮她垫付了房费。夏晓兰一是送水果,二是来还钱。

伍公安不肯要她的钱,夏晓兰把水果硬塞给公安同志。

人来人往的派出所,和年轻漂亮的女同志拉拉扯扯也不像话,伍公安只能把水果放在桌上。他挺同情这个寻亲不获的姑娘,夏晓兰还长了一张很有欺骗性的脸,稍微皱皱眉头,都能让人怜惜大起。

“你还要继续找吗?”

“不找了,我今天就要买票离开岳阳。”

伍公安沉默了片刻,把自己放在桌上的帽子戴上:

“走,我送你去车站。”

夏晓兰推辞两句,就没拒绝公安同志的好意。她不矫情,这种时候的确很需要人民公安的保护。

好不容易买到一张到商都的火车票,伍公安在车站上买了两个烤馒头塞给夏晓兰:

“年轻女同志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路上小心!”

夏晓兰点点头。

“谢谢您的提醒。”

她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来岳阳,和伍公安也是萍水相逢,别人的好意她永远都很感激。

送走了夏晓兰,伍公安回到派出所。

剥开一个南桔,真是甜到心里。伍公安把水果和糖都分给了派出所的同事,夏晓兰和其他老百姓有啥差别?就是漂亮,漂亮有礼貌,找不到亲人就显得特别可怜了。

命运偶然让伍公安和夏晓兰产生了交集,惊鸿一瞥,到底是让人印象深刻。

羊城。

柯一雄听了曹六的话,依旧是笑眯眯的。

“老大,你不生气?”

柯一雄奇道,“我为什么要生气?我就是想认识下她,你看她不仅胆子大,还挺聪明,当你们大嫂不是很合适吗?”

曹六派出去跟梢的两个人把夏晓兰给跟丢了,坐车到岳阳下一站,又掉转头回羊城。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坐车上,对于夏晓兰的情况一无所知。

柯一雄也不生气。

夏晓兰还会再来羊城的,只要守好了火车站,他早晚还能看见她。还有白志勇认识的老家伙来传话,让他行事低调点,柯一雄想,白志勇为什么要维护她呢。

是白志勇的女人?

跟着白志勇,家业守不住,道上混不下去,一个穷当兵的有何出息!

虽然白珍珠在保护着,白志勇也请人传话,柯一雄觉得夏晓兰并不是白志勇的女人。像她这样的尤物,一般的男人哪里守得住?

柯一雄很快找到了夏晓兰拿货的摊位。

陈锡良差点连摊子都不要了。

“陈老板,恭喜发财呀!”

“雄哥,有事您吩咐,您抽一根?”

批发市场鱼龙混杂,靠火车站也挺近,正好是柯一雄的地盘。陈锡良态度放得很低,做生气和气生财,他不愿意惹麻烦,平时的摊位费和孝敬他都足量在给,真不知道柯一雄叫他做什么。

等曹六说明了来意,陈锡良在心里狂骂,他妈的也太倒霉了!不管夏晓兰还是他,都倒霉,做点生意多不容易,缴了“孝敬钱”,还能摊上这种事!

“雄哥,我不知道啊,她就是在我这里拿过几次货,我哪知道人家地址和其他情况…”

柯一雄拍拍陈锡良的肩膀,“陈老板,我不喜欢有人骗我。”

125:给媳妇儿派救兵(4更)

周诚挂了电话。

他不能离开京城,幸好还有几个得用的发小。

因为康伟认识夏晓兰,这事儿肯定先和康伟说。康伟一听到夏晓兰在羊城被当地地痞盯上,情绪比周诚还激动:

“王八犊子,就凭他们也配?”

夏晓兰是诚子哥的媳妇儿,自从康伟确认这点后,连他自己先前对夏晓兰的一点点心思都掐断了。

可现在地痞都敢打夏晓兰的主意,真让他们这些人是泥捏的呢!

康伟特别生气,换了他媳妇儿被人觊觎都没有如此暴怒。

“配不配,也要看他有没有自知之明,不过这世上的明白人本来也不多。你嫂子想自己做生意,她辛不辛苦你也看在眼里,现在对方吓得她都不敢轻易去羊城,这件麻烦事不解决,我也不放心。”

周诚一边说,康伟就使劲点头。

康伟最初是因为夏晓兰的长相惊艳,听到夏晓兰的名声后他怀疑过,甚至厌恶过对方。接触几次,他也有点了解夏晓兰的性格了,特别是夏晓兰坚持靠自己奋斗,这做法让康伟特别服气。

康伟觉得自己也办不到,谁不想走捷径,他也靠周诚带着赚钱。

夏晓兰就能拒绝这诱惑,就倒腾香烟这生意,诚子哥愿意把自己的那股让给夏晓兰,人家愣是没要。羊城和商都两头跑,单边就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多累呀,听说一趟也能赚一两千块…换普通人挺多的数字,可和倒腾香烟比起来又不啥了。就算夏晓兰一周跑一趟羊城,一个月赚几千块,一年加起来的钱,也就和他们跑一趟赚的钱差不多。

夏晓兰推出去的不是几万块,而是很多个几万块!

“诚子哥,您咋办我就咋办,都听您的。”

“下次你嫂子再去羊城,你陪着去,亲眼见一见那个地痞头子。”

周诚没有喊打喊杀,这种事不能交给康伟办。但康伟肯定有别的办法,他嘿嘿笑:“好啊,上次就说把生意做到羊城去,正好去探探风!”

周诚不参与跑车,康伟自己上路也不安全。

两人已经商量好了新的方式。

人脉和渠道还是不变,直接把货用火车倒腾。只要周诚的关系还在,香烟同样可以在京城到沪市的沿路城市流通销售。比较麻烦的就是每一趟列车带多少货都要康伟操心,他现在对各地的火车时刻表熟的不行,这门生意就算不做了,靠这点技能把他换到铁路系统上班都行。

“不过诚子哥,咱们这生意,把嫂子带上真不行?”

解决了这次,也还有下次。

人长得太漂亮,出门在外就是容易招惹麻烦,可能不是次次都是那么好运气。

要让康伟说,把商都那条线分给夏晓兰,让她就在商都火车站管着接货,最多在安排下商都那边的货上车,一年赚的钱咋说也比倒腾服装多。

分一条线给夏晓兰?

周诚不说话了。

他收到了夏晓兰寄来的信,里面夹着的850元,让周诚想捏死那个叫朱放的小采购。大男人居然在跑到夏晓兰那里告状,真他妈的有能耐!

夏晓兰又没骂他,就在信里提了提“相互尊重”,周诚已经够郁闷了。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够尊重晓兰,但他知道晓兰不是一般的女孩儿,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规划,还能自己去实现…周诚都怕夏晓兰问他有没有收到信,羊城这个地痞出现的时机刚好,把“相互尊重”这个质疑给挤到了一边。

“你嫂子有自己的想法,你自己问她去。”

这就算相互尊重了吗?

周诚是第一个找康伟的,第二个是小光。小光全名邵光荣,也是一个圈子里的。从上次借邵光荣伯父的人手捞刘勇脱离走私团伙,到这次周诚找邵光荣在商都帮忙找人,邵光荣心里像有七八只猫在一起挠痒痒!

周诚还要打电话,邵光荣是直接堵人。

他见面就把康伟脖子给勾搭住,“康子,你给哥说句实话,诚哥在商都是不是有情况,我看他太关心那破地方,人回部队了,还有人把心给他勾着呢?”

周家在商都,真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

周诚又没刻意掩饰,邵光荣首先觉得不对劲。

康伟开始不想说,邵光荣就一直缠着他,走到哪儿跟到哪儿,康伟差点没给邵光荣跪了:

“我不能说!”

谁知道周诚处对象的事和家里面讲没有,现在圈子里就只有康伟知道,邵光荣是个大嘴巴,他要到处乱说,风声传到周家耳朵里咋办?

邵光荣眼睛一抬:“我都知道名字了,还找不到人?行呀,你不说我就自己去商都!”

邵光荣准确无误说出“夏晓兰”这个名字,康伟顿时急了:

“你不能去!”

“凭啥不能去?我去看我大伯!”

康伟没办法,让邵光荣指天发誓不许对别人说,才简单说了几句。

邵光荣一脸震惊,周诚居然晓得处对象了!

他们这一群人,就康伟被家里管得严,其他那个不是十几岁就霍霍大姑娘。邵光荣从开荤到现在,名正言顺的女朋友都换了七八个,还有些是露水姻缘。

只有周诚,周家肯定不管这些事,邵光荣他们私底下都说周诚要把青春奉献给部队,将来也是等着部队发老婆的…好家伙,原来偷偷在商都找了个对象?

邵光荣对“夏晓兰”好奇的要命,康伟却没透露太多情况,逼急了只说长得漂亮。

邵光荣想,长得漂亮是有多漂亮呀?能把周诚给迷住,怕不是个妖精样儿?

他不愧是大嘴巴,自己发的誓就像放屁一样不值钱,喝醉酒就把这件事说了,现在和周诚要好的人想看看未来嫂子,讨厌周诚的人在暗暗笑话——被一个长得漂亮的外地妞给迷住,哈哈哈,长得漂亮能值几个钱?

“都说周诚厉害,不也就那样?”

“我还以为他把我妹给拒了,能找个多好的!”

“说不定就是玩一玩,你们幸灾乐祸也太早了,等把人领进周家,咱再看热闹。”

能把人领进周家吗?

尽管不愿意承认,周家的门槛就是比他们自己家高。

“阿嚏!”

夏晓兰揉了揉鼻子,她回商都就病了。

在岳阳埋下的病根,或者说这几个月的忙碌,积下了病根,直到被岳阳的事一激发,整个都发作出来。刘芬让她在家好好休息,1984年的元旦节夏晓兰是在床上渡过的。

夏晓兰在刘芬的强烈要求下,过了几天衣来伸手饭来生活,然后就是县一中的期末考试。

卖货的事暂时全丢给了李凤梅,期末考试夏晓兰不能再被特殊对待,别人怎么考她就要怎么考。她在学校没有宿舍,不得不在安庆县招待所开了房间住一晚。

当她在教室里出现时,有阵阵惊叹。

126:原来人缘这么好!(5更)

“夏晓兰”这名字想忽略都不行。

看过她的人很那忘记,没亲眼见过她的人,每次测试她成绩就在那里摆着呢,不是眼瞎都能看见。插班生、漂亮、成绩好、神秘…这些都是贴在夏晓兰身上的标签,后来还得加上一个“无私”。

她不怕成绩被其他人超过吗?

拿到的卷子,居然贡献出来给全年级刷题。

更有陈庆公布的学习方法,不仅能用来背英语单词,用在其他背诵的科目上也有效果。

别说夏晓兰在县一中本来就没啥恶名,就算她作恶多端,为了这两点,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感激她!更何况夏晓兰出现的时候特别少,就连女生都很难嫉妒她,她穿着简朴,为人低调,简直能让所有高三的考生心生好感。

她怕别人超过吗?

尖子生每次提高几分都不容易,夏晓兰每次考试都是在快速提高。

同样在进步,别人就是追不上她的脚步。

当然,也有少数的人在背后说酸话:“为啥她进步最快?她肯定还有更好的学习方法没拿出来!”

——呸,又不欠你的。

——白给的还不想要啊,那别做夏晓兰拿来的卷子啊!

——白眼狼。

大部分学生三观都极正,说酸话的被喷的要死。高考是和全国的考生竞争,干嘛要盯着夏晓兰不放?同样的学习方法,不允许人家夏晓兰脑子聪明特别有效么。

从陈庆的嘴里,班上同学知道夏晓兰是初中毕业在家自学了三年。

他们都脑补的是她中考失利,当年没能考上中专,可学霸就是学霸,在家自学三年还能插班考大学!

又有传言说,夏晓兰是夏子毓的堂妹…夏子毓离开县一中也才半年,被京城师范学院录取,学校光荣榜上的名字还没完全变色,不少人都记得夏子毓。

不过夏学霸和夏子毓长得还不太像。

夏子毓长得当然不丑,在县一中是也是不少人关注的,可夏晓兰一比就要逊色许多。

男生的目光来看更是如此,夏子毓同一届的复读生和她说过话,温温柔柔的,让人如沐春风…换了夏晓兰出现,都不敢光明正大看。

偷偷打量,自己还脸红,她漂亮的好像电影里的人。

“晓兰同学,我这里有笔。”

“夏同学,用我的,,这支笔写字流畅。”

夏晓兰是咋知道自己受欢迎的呢?考政治的时候她把钢笔摔了,笔尖摔坏了肯定不能继续用,她问监考的老师能不能借一支笔,结果一个考室超过半数的人都想借笔给她!

“保持纪律!”

监考老师在讲台上大喊,考室里要乱起来,趁机作弊咋办?

虽然期末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无关,有的学生就喜欢自欺欺人一下,监考老师当然要保证考试的公正严谨。夏晓兰都吓了一跳,她只能接过离她最近的一支笔,不停的说谢谢。

简直受宠若惊!

上辈子她成绩也不错,不过上学的时候又穷又土,性格挺自卑,人缘极差。明明整天都在学校,高中三年结束后居然还有人叫不出她的名字…现在倒好,人没来过县一中几次,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第一天考完试,听说夏晓兰在招待所住宿,3班好几个女同学邀她去家里住。

也有人说能和同学挤一挤,在学校宿舍让一张床给她睡。

夏晓兰知道现在谁家住宿条件都不宽裕,哪会跑女同学家里住,让别人把床铺腾出来给她更不可能接受。

“考试需要好好休息,你们对我太好了,但为了明天更好的发挥,大家的心意我都领了。”

盛情难却,几个女生干脆说要送她去招待所。

夏晓兰觉得平时和同班同学接触太少,也欣然同意。

“晓兰,要不要吃点东西?”

“是呀,我们请你吃饭吧,晓兰同学!”

“这一顿是必须请,你平时都不来上课,大家对你多好奇啊!”

以夏晓兰的情商,去哄一群还没进入社会的小姑娘,真是手到擒来。她们都觉得夏晓兰人漂亮又好说话,和夏晓兰聊天是发自内心的愉快,争先要请夏晓兰吃饭。

这几个女生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几毛钱对她们不算负担。

一群人簇拥着夏晓兰说要去张记吃东西,夏晓兰指着张记对面新开的店:

“不如尝尝这家?”

“听晓兰的!”

“走,尝尝鲜。”

张记小吃店对面,赫然就是“黄嫂快餐”。

黄嫂的动作真够快的。

不过张记小吃店在一中附近存在三年,味道和口碑都深入人心,一时之间黄嫂那边生意还不显。夏晓兰领着一群女生进店,冲黄嫂眨眨眼,黄嫂心领会神假装不认识夏晓兰。

“盖浇饭是啥?”

“闻着挺香的,是牛肉味儿…才6毛钱一份儿?”

“晓兰,你想吃啥味道的?”

七嘴八舌的点东西,黄嫂让她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快餐。也就煮碗面的时间,盖浇饭就能上桌。

倒扣在盘子上的米饭团,浓浓的汤汁,肉块和配菜一起,闻着那味道感觉更饿了。开始还有人和夏晓兰说话,过一会儿都在埋头吃东西。

“盖浇饭”挺好吃的啊。

张记小吃一直是县一中门口的独门生意。

直到元旦的时候,“黄嫂快餐”在街对面开业。几挂鞭炮放过,张翠发现自家的店多了个竞争对手,一开始黄嫂带人打扫店面,刮墙抹地的,张翠就有种不详的预感。也就两三天功夫,“黄嫂快餐”就开张营业,速度之快让张翠和夏长征措手不及。

两口子晚上睡觉都在商量对策,夏红霞察觉到两人的低气压,白天干活儿时都老老实实不敢瞎跑。

黄嫂快餐开业两天,张翠脸上的表情就比较轻松了。

卖的啥“盖浇饭”,食客们不太买账,一中的学生和路过的工人还是愿意来张记吃饭,黄嫂那边生意实在很一般。

早上就卖面,中午是炒饭和盖浇饭,品种太单一了。

不像张记,早点的品种就有很多样,包子、馒头、蒸饺、烧麦这些都是基础的,胡辣汤也有,羊肉烩面也有,所以店里才需要请几个人,多品种的工作量很大,东西都需要人工做出来。

辛苦是有成效的。

张记的东西不算特别好吃,但每一种味道都比较均衡。

不过早上的面条还好说,一到中午饭店,黄嫂就会把店里的锅盖子揭开,牛羊肉的味道很浓郁,吸引了一些人跑到她店里尝鲜,算是抢走了张记一些客人。

张翠就让夏红霞留意对面的动静,这天夏红霞却看见她最讨厌的夏晓兰,被一中一群女学生围在中间,簇拥着走进了对面的“黄嫂快餐”。

“伯娘,您看!”

夏红霞努努嘴,一条街就十米宽,轻易就能看见黄嫂店里的情况。

夏晓兰的脸就对着街面方向坐着,张翠可不就是看见了吗?

张翠现在拿夏晓兰没办法,孙校长的门路走不通,夏晓兰又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总也抓不住她的把柄。张翠也想不明白从前百试百灵的手段咋忽然都没用,反正她和夏长征俩人也没商量出个结果来,耐着性子等夏子毓放假回来支招——想是这样想,瞧见夏晓兰那张脸,张翠咋就那么讨厌呢!

127:她如众星拱月(6更)

“今天是县一中的期末考试,你晓兰姐出现也很正常。”

张翠尽量保持冷静,一击不中,她有点不敢再出昏招。

夏红霞咬着嘴巴,见夏晓兰被一群女学生簇拥着,享受着众星拱月的待遇,穿着打扮虽然很普通,却神采奕奕,显得那么意气风发!

像夏红霞这样核桃大的脑仁儿,她看人过得好不好却不凭别人事业、学业的成绩来判定,她就看人外表…而夏晓兰明明也没描红画眉,没涂脂抹粉,偏偏变得更漂亮,从前的夏晓兰漂亮归漂亮,肚里无货,那种漂亮是虚张声势的。

现在的夏晓兰凭自己的能力自信,漂亮的外表有了底气支撑,不再是个空壳子,小家子气的漂亮变成了盛气凌人的美。

夏红霞当然想不出那些文绉绉的形容词,她就是觉得夏晓兰每个动作都说不出来的好看。

这让夏红霞妒忌。

夏家人长得其实都不错,夏家三姐妹中,也就夏红霞长得最普通。但这是内部比较,真要放在外面横向比较,她也算个中等姿色。

但她贪心却无脑,有野心没能力还不愿意脚踏实地努力,既无长相又不像夏子毓那样凭会念书改变人生,想着不劳而获被天降的馅饼砸中,求而不得,可不就时时都处在愤慨不平和妒恨的情绪中么!

“伯娘,她是故意的吧!”

黄嫂快餐是来抢张记生意的,夏晓兰偏偏要领着一群人到那里吃饭,想说她不是故意的也没人信。

但夏晓兰都和夏家翻脸了,张翠和夏红霞不想让人家好过,她还来照顾张记生意不成?

张翠强迫自己收回目光,“晓兰对咱们都有意见,来不来张记吃东西不重要,只是不晓得一家人要啥时候才能重新和和睦睦。等你子毓姐回来,看看她有没有啥好主意。”

夏红霞眼神一亮,“子毓姐要回来了?”

张翠点头,“放寒假肯定要回来,还会带你姐夫一起。”

张翠难掩自得,夏子毓就是她最骄傲的女儿,虽然说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但要没有夏子毓这个女儿,她哪有如今的好日子过?

要不是夏子毓争气,张翠肯定也和王金桂一样被拘在大河村当村妇,夏老太才不会同意她跟着进城。

“可夏晓兰不是对姐夫…”

夏红霞欲言又止,看着就心怀不轨。

是啊,夏晓兰对王建华多喜欢啊,要不然也不会气得撞了墙。张翠还记得夏老太当时骂夏晓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啥样,王建华放着子毓一个女大学生不喜欢,难道会喜欢上一个破鞋?

就是这几句话把夏晓兰给刺激了,当时就撞了墙奄奄一息。

张翠坚定认为,夏晓兰想考大学是对王建华贼心不死。

寒假子毓把王建华带回来,会不会刺激到夏晓兰?

张翠既怕夏晓兰会不要脸干出啥丑事勾引王建华,又怕夏晓兰能忍住,真要憋着一股劲儿等考上大学再使坏…她在衡量,要如何利用这一点。

夏晓兰当然是故意的。

她是顺势而为,不过瞧起来效果还不错,“盖浇饭”好不好吃只要看几个女学生表情就知道。冻僵的手脚,在一盘热气腾腾的盖浇饭下肚后,整个人都变得暖和。80年代的人食量普遍都不小,吃三两口饭就说饱了的猫饮食女生根本没有,黄嫂家装盖浇饭的盘子很大,饭团也压得很紧实…一盘子盖浇饭加起来,不说一斤多吧,**两总是有的。

米饭起码就占了半斤多。

夏晓兰给黄嫂提的意见是米饭可以免费添第二碗,菜不行。

1斤米才两毛多,能煮两斤米,让人敞开肚子吃两斤饭,其实成本才2毛钱。遇到这样的食客肯定是赚的少了,但一份盖浇饭卖6毛,黄嫂也不至于亏本。

像这样的食客毕竟也是少数,可听在人的耳朵里感觉却不同,起码夏晓兰班上的女同学听说能免费加米饭,都挺高兴。

“还真实惠!”

“不过我吃不下第二碗了。”

“这才是做生意的实在人…”

女学生们七嘴八舌说着,哪会真的加第二碗饭。穷学生都啃馒头喝冷水,能花6毛钱下馆子的女同学,其实也不缺那一碗米饭吃。

起码叫她们不就着菜再吃一碗白米比较难,一大勺菜早就吃光了呀。

夏晓兰说自己要去洗手,其实已经把几个同学的饭钱都给了,黄嫂不肯要,夏晓兰非得塞在她手里:

“开张大吉,这是我在婶子店里吃的第一顿饭,咋能不给钱?”

她给黄婶出主意,不是要占一点小便宜。

黄嫂推迟不过,把夏晓兰几个同学的钱收下,到底是没收夏晓兰那一份。

结账的时候她们才知道夏晓兰把钱给了,都让黄嫂退钱,黄嫂笑呵呵的肯定以夏晓兰的意见为尊。

“一顿饭算啥,谁请谁不都一样吗?同学的情谊才是无价的!”

连带着夏晓兰在内才9个人,一份盖浇饭6毛,9个人才五块四毛。何况黄嫂少收一分钱,连5块钱都不到就成功请客,夏总现在是真没把这钱放在眼里。

但其他人不这样看啊。

她们都知道夏晓兰家庭条件不好,学校才同意她半工半读平时可以不来上课,5块钱对夏晓兰来说肯定不是小钱。

夏晓兰把钱付了,是不想大家看轻她吧。

哎,她们咋会看轻夏学霸,长得好看成绩好,还特别好相处。

有人带头先笑:“行,给就给呗,下次一定要我回请,谁也别和我抢这个机会!”

几个人都起哄,“轮流请,轮流请!”

夏晓兰都被她们逗笑了。

黄嫂也高兴呀,多来吃几次,她的口碑就打开了。把店开在这里,也是瞄准县一中的学生会来消费。

夏晓兰被人簇拥着走进“黄嫂快餐”,吃完盖浇饭,相互之间的关系好像拉近了很多,一群人又说说笑笑离开,都是年轻鲜活生机勃勃的青春面孔,人说十八无丑女,精气神充足,那更是带着青春的活力美。

她们的声势,让路人频频注目。

有几个食客本来走到了张记小吃,却被夏晓兰几人吸引了注意力。

脚步一顿,“要不尝尝那啥快餐?招牌下面写着炒饭和盖浇饭,闻着还怪香的。”

说着,还真的方向一扭,跑到了黄嫂快餐。

眼看着要进门的生意都跑脱,张翠手里的抹布都被她扯变形。

——有啥好生气的,也就几个客人想尝新鲜!

恰好夏晓兰忽然转头,与她眼神对上,冲着张翠一笑,那笑容真是刺眼极了。

128:营业执照没办到?(7更)

在安庆考了两天试,夏晓兰的一日三餐都是在黄嫂店里解决的。

有了她带动,或者说是几个女生的口碑宣传,黄嫂一间门面的摆的长条桌一到饭点竟全部坐满。店里都是快餐,按说客人都吃得挺快,可生意一好起来,仍然需要等翻台。黄嫂笑得嘴都合不拢,店里坐不下就在店门口加了几张桌子,顺着街沿摆,现在的街上罕见四个轮子的车,交通全靠两条路和两个轮子的自行车。

黄嫂这也不妨碍交通,大街有十米宽。

更不会有城管整天来撵人,现在“城管”都还没组建。

不过黄嫂做的是餐饮,能挟制她的部门不少,夏晓兰还是善意提醒她注意各方关系,谨防竞争对手恶意举报捣乱。

黄嫂深以为然。

“你说的对。”

她能抢张记的生意,张记那边肯定不高兴,黄嫂得小心提防。

夏晓兰把水搅浑,又结束了期末考试,心满意足离开,过几天还要回安庆一趟领成绩单。给张翠找点事操心,免得这个戏精总来烦她。

夏晓兰回商都也没休息时间,家人体谅她是考生,她不能只把自己当成是考生,除了考试就沈铭也不用干。

店面开始装修也有20天,刘勇盯的很紧,现在装修已经初见效果。

“再有10天肯定能装完!”

现在是1月14号,84年的春节是2月2号,再有10天能装修完,不过才1月24号左右。那“蓝凤凰”还能赶上春节前开业。最近都是李凤梅摆摊,这批货要卖的慢一些,但夏晓兰现在能帮忙,怎么着到20号也能卖出去绝大部分。

那她就在20号以后再去羊城进货。

周诚说让康伟一起去,夏晓兰就琢磨着过两天给康伟联系下确定好时间,两人是在羊城汇合,还是她在商都等康伟一起出发。

想到要开业,夏晓兰挺高兴,“我得催催营业执照的事了。”

营业执照的事夏晓兰没有亲自跑,她托付给了胡永才。反正她和胡永才打交道惯了,她出钱胡永才出力,手里还剩着不少“彩蝶”,还算是硬通货。

哪知提到营业执照,刘勇的脸色很不好。

夏晓兰马上明白有问题。

“舅舅,有啥事儿您得告诉我呀。”

刘勇搓了搓手,“你从羊城回来不是病了么,紧跟着又要期末考试,我就没和你说。胡永才那边说咱们的营业执照被卡住了,可能是朱家人干得…”

朱家?

夏晓兰皱眉。

申请营业执照她都没出面,朱家又怎么知道“蓝凤凰”是她的店。

丁爱珍开始也不知道。

她虽然在国棉厂里瞧见夏晓兰的背影挺熟,一时真没联系起来,袁洪刚也随口一说是租二七路45号门面的个体户,丁爱珍的关注点都在45号门面楼上能住人的房间。

为了争这些住房,厂子里各方人马是大打出手,袁洪刚这个有资格做主的人整天被人围堵。

丁爱珍也算虎口夺食,硬生生拿到两个指标。

她要是不能给别人好处,别人凭啥要和“丁主任”站在一起?

丁爱珍手里的两个指标,自然能换来不少好处,让她在单位展开工作时更顺畅。不,丁主任一向都是顺畅的,除了在夏晓兰身上受过气,她简直是人生赢家。

朱放回家时穿了一件新大衣,丁爱珍摸摸料子,听说只花了100元,还夸朱放会买东西。

“我儿子穿着就是好看!”

母子间吵归吵,丁爱珍那会一直和宝贝儿子生气。海军蓝的羊毛大衣穿在朱放身上的确效果好,他皮肤白个子高,能衬这颜色呢。

听说还有黑色,丁爱珍就琢磨着给朱放他爸也搞上一件。

朱放说随便买的,丁爱珍还挺遗憾。可朱放朋友的新媳妇儿小芹就在国棉三厂上班,丁爱珍还是小芹结婚的媒人,偶然在厂子里说起来,小芹就说自己买了两件大衣:

“一件海军蓝,一件黑色,我还是看您家朱放穿着好看才去买的,卖衣服那女孩儿可漂亮,眼光也挺好!”

小芹不过是闲聊,丁爱珍听到卖衣服的漂亮女孩子,全身雷达都打开了。

小芹说她大衣买成138元,朱放穿回家的那件只要100元,谁能给朱放便宜三十多块?

夏晓兰!

这名字一下就跳到了丁爱珍脑子里。

她上次瞧见夏晓兰,可不就是在大街上摆摊卖衣服嘛。好啊,说是对她儿子不感兴趣,上次还和别的男人出双入对,那又给朱放下饵干嘛?

丁爱珍的脑子里,男女间就不能有纯洁的友谊…这样想其实也没错,国家单位干了一辈子,丁主任可没有生意人的圆滑。

夏晓兰做事喜欢留一线,只要不涉及底线,夏晓兰都不会撕破脸,而且特别记恩情,别人帮过她一分,有机会她会成倍的回报,这种行事方法既有职场的圆滑,还带着几分江湖气。夏晓兰上辈子不能靠脸走捷径,最后能把许多客户发展成朋友,成为她独有的人脉,与她的“快意恩仇”的江湖气脱不了关系。

反正丁爱珍仔细一问小芹,基本上能确定朱放的大衣是在夏晓兰那里买的。

小秦说夏晓兰卖的大衣供不应求,听说还要开实体店面,丁爱珍福至心灵——那天从袁洪刚办公室里出来三个人,是来签二七路45号租房合同的,那个让她熟悉的背影,现在想来不就是夏晓兰吗?!

除了那狐狸精,还要谁走路是那样妖里妖气!

丁爱珍在小芹面前没有露出端倪,她跑去套袁洪刚的话。

二七路45号那三间门店,的确是有人租来开服装店。

丁爱珍冷笑,回去就把事情对朱放他爸讲。

“想一只脚踩两只船,还是被别人甩了要回来缠着你儿子?我要不收拾她,我不姓丁!”

朱父不以为然,“最佳也没啥动静,她找的对象看来也就那样,你要不喜欢她,随便卡一卡她就行。”

个体户本来就没什么地位,朱父说随便卡一卡,“蓝凤凰”的营业执照就愣是办不下来。人家一看申办营业执照的地址是“二七路45号”,直接就说办不了。

哪里不合格?

卫生还是别的不合格?

胡永才拖人情去问,搞了好久才隐约明白,这是得罪人了,针对的就是“二七路45号”!

129:有人欺负嫂子!(8更)

朱家没啥了不起的大官,丁爱珍在国棉三厂里当主任,朱放父亲只是政府办公室的一个科长。

可厉害的是朱家亲戚们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配置。

七大姑八大姨的,多少都有点小权,像张蛛网一样平时不起眼,却渗透了商都一些部门和单位。安排工作这种事花的人情挺大,卡一卡个体户的营业执照,这种事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人家也没说不给办,就说你不合格,再问就没有别的话。

对夏晓兰这样急着开张的店,拖几个月黄花菜都凉了…难道把租金给了,花了大价钱装修,有现成的店面不用,还去摆地摊,夏晓兰只怕是个大傻子!

不当大傻子能咋办?

还敢无证经营,强行开张么。

只要“蓝凤凰”在没有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开张,朱家能收拾人的手段还多着呢,工商查也能把夏晓兰的生意给查垮了,说不定还能给夏晓兰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要不要坐牢得看人家的心情。

夏晓兰不是没见识的年轻人,这些套路她实在太了解。

正因为了解才恶心,手里有点小权的人滥用职权时称不上可怕,但真的是“恶心”。

“朱家!”

夏晓兰气得牙痒痒。

她在想自己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件事。

强权镇压,上策是找更厉害的人反过来镇压他们。

中策是挑拨朱放回去和家里面闹。

下策是把自己变成硌脚的石头,让朱家踩到她就脚痛,从此离她远远的!

上、中、下三策要按执行的难度来看,顺序也能颠倒下。除去挑拨朱放回家闹事这条,其实下策要比上策容易,夏晓兰更容易掌控自己的行为,上策是找到更厉害的人镇压朱家…没有等价交换的资本,更厉害的人凭啥要帮她?

朱家在商都根深蒂固,而她甚至不是商都人。

重生的时间太短,夏晓兰只来得及让生活往小康上奔,把家从乡下搬到了省城发展,结识各种人脉本该是下一部的规划。

她认识哪些能人?

一个陈旺达,是七井村的村长,老革命资历,在七井村说一不二,在安庆县都有点关系。但在豫南省的省会商都,陈旺达又算不了什么大人物了。

一个能人是胡永才,市委招待所的老采购。借着职务便利,在商都也有点人脉,是商都当地的“老油条”,但同样又受限于采购的职务,根本没机会攀上更高层的交际圈子——退一步讲,哪怕胡永才和某个领导有关系,藏着掖着都来不及,凭啥贡献出来帮夏晓兰和朱家扳手腕子?

再远的关系,就是县一中那边,她这次期末考试应该发挥的很不错,能不能找孙校长帮忙?

还是算了,孙校长可能弯弯绕绕认识商都教育系统的,但人家是夏子毓的“靠山”。

这事儿不能让孙校长掺和进来。

不能和解,不能强权镇压朱家,那就只能和朱家硬碰硬,抓到朱家的把柄!

夏晓兰有点出神,刘勇欲言又止。

“晓兰,上次我去朋友那里退股,康伟找了人帮忙说话,那个人说自己是侯秘书派来的,原本人家很迟疑,听说是侯秘书,马上就同意了。”

刘勇也急的上火。

“蓝凤凰”要是开不了张,他和外甥女的家底不至于全折本,却也全打乱了计划。

装修的成本几乎都投入,建材都买好的,只剩下工人的工资还没结。再加上租金,这三间门店已经压住了上万元的资金…开不了张,上万元都打了水漂?

去羊城批发衣服是挺赚,刘勇却知道有多辛苦。

夏晓兰才18岁呢,跑一趟羊城就要在火车上呆30多个小时,来回是70多个小时硬座,也就能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实在坐累了在车厢里走一走!

为了把衣服推销出去,寒冬腊月的还在外面受着冻,穿得再厚,冬天在外面一站就是一整天,冷风不往脖子里灌?袖口扎得再紧,脖子上系着围巾也没用,做生意要吆喝,戴个大口罩像话么!

刘勇是没去摆摊,可李凤梅才摆了两天摊,脚站到水肿,晚上那鞋得费老大力气才能脱下来,又烧了滚烫的水,呲牙咧嘴忍受着高温都要坚持泡半小时,不然脚上的血气不通,晚上凉的睡不着,第二天还走不了路。

李凤梅当时一边咬牙泡脚,一边说夏晓兰不容易,做个体户不比干农活轻松。

李凤梅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急的上火,嘴里长口疮。干农活是身体上累,个体户是身体和精神都累,东西都是用钱买回来的,卖不出去精神压力多大?

赚钱这样辛苦,刘勇反对周诚和夏晓兰处对象,却心疼夏晓兰的不容易。

有关系为啥不用啊!

朱家不也是仗着有点小权就欺负人吗?

周诚嘴上说的挺有诚意,刘勇想看看他到底能拿出多少诚意来。

“您的意思是,周诚在商都市认识有权的?”

“要不就是周诚,要不就是康伟,他俩其中一个肯定在商都有关系。”

夏晓兰想了想,周诚在部队里不好总打搅,她就试着问了问康伟。

康伟接到电报,嗷一声就跳脚。

“小光,光哥,你把诚子哥的事大嘴巴到处说,现在将功赎罪的机会来了…你听我说,有人欺负诚子哥媳妇儿,不给她办营业执照。”

和他们倒腾香烟不同,服装店是正经生意,凭啥不给办营业执照?

不就欺负夏晓兰是乡下人,在商都人生地不熟的,没人给出头么。也他妈真是出息啊,一家子欺负一个外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