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上一章:第 37 章
  •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下一章:第 39 章

不过也好。

叫太子警醒起来,日后就不会叫冯瑶恶心太子妃了。

不然叫冯瑶摆出一个“妹妹”的姿态,太子妃对冯瑶倒是轻不得重不得。

“大表姐,那你说……既然冯瑶嫁不成太子,是不是就会嫁给别的皇子了?”燕宁顿时想到上一世冯瑶和九皇子的传闻。

“太子不可能答应叫冯瑶嫁给皇子。”阿蓉见燕宁这样问,显然前世的时候必定会有这样的事,不由微微皱眉说道,“按理说不会。太子这样厚道,既然知道冯瑶想要嫁给自己,那无论是为了太子妃,还是为了自己的皇弟们的心情,都不会叫冯瑶嫁入皇家。”不然,把一个心心念念要嫁给自己的表妹嫁给自己的弟弟……这不是笑话么?那弟弟也太倒霉了,要娶一个与兄长有这样牵扯,会败坏自己家风被人嘲笑的女人。

太子也不可能就像是甩垃圾一样,把冯瑶甩给弟弟。

更何况冯瑶如果嫁入皇家,那就要日日和太子妃见面,太子妃只怕心里也不欢喜。

因为这样,因此阿蓉想,太子不会把冯瑶留在皇家。这京都之中权贵无数,找一个愿意忍受冯瑶,会对冯瑶厚待的人家也不是不可能。

燕宁不由怔怔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有冯瑶和九皇子的传闻?

不过九皇子没娶到阿蓉,输给了弟弟已经被人嘲笑,再选一个被太子不要了的冯瑶,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原来是这样。”燕宁想到冯瑶今日娇纵猖狂的样子,不由真心地说道,“其实她和九皇子很般配的。”到时候再加上一个姜嬛,外加一个沈言卿,这错综复杂的感情多了叫人期待啊。

她觉得太子今日对冯瑶的那些话还有冯瑶哭着跑掉的样子都很有趣,不过比起这些,她紧张地拉着阿蓉的手摇了摇说道,“大表姐,你帮我好好安慰大舅母吧。如果陛下答应叫我去蜀中的话,大舅母一定会舍不得我。”她觉得有点羞愧,因为那时候想去见楚王,却忘记了理国公夫人一定会很心疼她。

“儿行千里母担忧。不过你愿意出去走走,母亲就算舍不得,可是心里却会高兴的。”阿蓉便笑着说道,“而且蜀中还有王爷在,母亲还担心什么。”

楚王肯定会好好照顾燕宁的。

而且楚王为人正直,也不是狂徒,理国公夫人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就好。”燕宁抿嘴偷偷地笑了。

她们姐妹去了理国公夫人的面前,理国公夫人自然笑着问了几句宫中的事,等知道燕宁有可能去蜀中,理国公夫人叹了一口气,这才对燕宁笑着说道,“你身子弱,若是去蜀中,这一路上只怕要非常辛苦,我怎么可能不心疼呢?不过你难得愿意出去,我也是开心的。”燕宁的性子柔软胆怯,只喜欢躲在府中,在长辈们的羽翼之下生活,虽然这样安分叫长辈放心,可是总是不出去,理国公夫人也担心燕宁的性子被闷坏了。

如今既然燕宁愿意出门,还是出远门,理国公夫人很高兴,顿时张罗起来。

她不仅张罗着给燕宁预备新衣裳,还叫人赶制柔软的垫子还有毯子之类的,留着给燕宁路上的时候放在这里靠着坐着能舒服一些。这整个国公府都因为这件事开始动了起来,更因为没过两天宫里就打发了人过来通知燕宁,说皇帝已经答应了燕宁的请求,允许燕宁这一次跟着太子还有大皇孙一块儿去蜀中。因这样的话,理国公夫人便越发张罗,不过她也听说这一次去蜀中的不仅有太子和大皇孙,还有宫中的一位公主。

燕宁名义上就是给这位公主作伴儿的。

因此,燕宁一个小姑娘千里迢迢跟着皇家的仪仗去蜀中,并没有人说些什么。

理国公夫人就越发满意了。

没想到宫里对楚王这样重视,竟然还有一位公主去看望。

燕宁跟着这位公主,就不会那么显眼儿令人非议了。

“可是之前我听太子说的时候,没说有公主要过去。”燕宁却觉得这跟之前自己听太子提起的时候不一样。

“想必是陛下疼爱十一公主。”这次去的是十一公主。阿蓉心中倒是想到了几分,只是因知道燕宁性子柔软,恐她知道得多了心里过意不去,便温和地说道,“十一公主的母族乃是蜀中大户,因此这一次陛下也是想叫十一公主去见见母族长辈,因此才叫她同样往蜀中去。不过正巧你也要去,正好你们两个女孩儿一块儿搭个伴。”她倒是觉得这样的结果不错,就算燕宁去见楚王也不突兀,燕宁却抿了抿嘴角低声问道,“大表姐,十一公主是不是因为我任性,因此才……”

不是她自以为是,而是她实在担心会不会是宫里因为她想去蜀中,因此拖上十一公主来给她搭伴儿。十一公主是因为她不得安静的。

“有些这样的缘故。”阿蓉沉吟片刻,没有舍得骗燕宁。

燕宁不由垂了垂头。

她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十一公主。

一个臣下之女任性妄为,却要一位公主千里迢迢随行,这有些过分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

“你对十一公主亲近些。我记得十一公主为人不错,你对她真诚一些。”见燕宁急忙点头,阿蓉便笑着把十一公主的为人与喜好都说给燕宁听,柔声说道,“在公主的面前要敬重守礼,不可因她不过是低位嫔妃所出的公主就对她怠慢。日久见人心,十一公主会知道你的真心。”十一公主的生母是宫中位份不高的嫔妾,虽然母族是蜀中大户,可是这样的家世在宫中不够看,十一公主的生母也没什么宠爱。

十一公主自然在宫中没有太高的地位。

阿蓉觉得燕宁无须这样愧疚。

因为能得到皇帝的青眼,被皇帝记起来看见她,还给她回归母族的恩典,十一公主其实是愿意的。

总比在宫中籍籍无名,不被皇帝记在心里,只熬到了年纪就被皇帝漫不经心地嫁人,想都想不起来的强。

“我记得了。我一定对十一公主恭恭敬敬的。”燕宁急忙说道。

“这就好。”见燕宁已经忙着整理自己的小包袱,什么平日里喜欢的梳妆打扮的东西摆放得不多,倒是把楚王的腰牌郑重地放在她能看得见的地方,这样急切地想要去蜀中的样子,差点儿叫阿蓉有一种莫名的女大不中留的错觉。

不过这显然是错觉,阿蓉也只是笑着想过就算了,帮着燕宁整理了行装,就等着她出京的日子。只是在这之前,太子得先过生辰,因太子的生辰是皇后的忌日,因此宫中的气氛并不好,太子的生辰也从不大操大办。

然而这一次太子的生辰依旧简单低调的同时,京都之中却霍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冯家这一次竟然没有被宣召进宫。

不仅是没有被宣召进宫,仿佛太子最近对冯家也冷淡了许多,甚至传话出去,叫冯家刚刚及笄的那位承恩公嫡女暂时不必进宫。

这样冷淡,若是换了别的时候,或许会被人猜测是不是皇帝对先皇后一脉已经生出厌弃之心。

然而皇帝对太子依旧十分疼爱信任,只是对冯家却少了几分庇护。

因此最近京都之中的人都猜测承恩公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皇帝与太子。

燕宁听到这些的时候,京都的传闻已经满天飞了,还有人说是承恩公想要巴结太子,想把自己的嫡女送入东宫做侧妃,太子不答应之类的云云。

这其实已经很贴近真相了,不过东宫没有这样的风声出来,因此大家也只不过是随口猜测一番罢了。

太子……那么疼爱冯瑶,亲近承恩公府,若是承恩公有这样的意思,太子应该不会拒绝吧……

毕竟,叫冯家的女儿再次进宫,难道不是太子的希望么?

这些话燕宁听都不想听。

她觉得太子跟太子妃夫妻好着呢,别说冯瑶,就算是天女下凡,只怕太子都不会再要一个侧妃进门。

因此,燕宁只是把这些话当做寻常的八卦听听就算了,好不容易熬过了太子生辰之后,皇帝果然就下了旨意,叫太子带着大皇孙还有十一公主去看望皇家长辈楚王,也命理国公府的燕宁随侍十一公主,给十一公主做个伴儿,一同去蜀中。

这样的旨意并没有叫人觉出什么,毕竟这次去蜀中的皇族没的说,太子大皇孙还有十一公主都是有缘故去蜀中的。至于燕宁,因养在理国公府,因此这京都勋贵府邸也并不是不知道这个在姜家老实乖巧的小姑娘,因李贵妃最近十分喜爱她,几次命她进宫,这是入了贵妃的眼,因此叫她随侍十一公主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是皇帝一下旨意,来理国公府的女眷就越发地多了。

毕竟燕宁能被宫中看中,虽然服侍的只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十一公主,不过能被皇帝和李贵妃记住,这已经是很叫人另眼相看了。

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想来真切地多看几眼燕宁的。

当见到燕宁就算被宫中看重,依旧是怯生生娇滴滴的小姑娘,不由有人就动了心思,跟理国公夫人透出了联姻之意。

理国公夫人怎么可能答应。

她为燕宁操碎了心,早在燕宁跟自己说清楚不愿嫁给姜卫之后就把自己亲近的人家家里的小子都给挑过一遍,各有各的不足。

之前喜欢做媒的樊国公夫人也提了几家,理国公夫人也觉得和燕宁不合适,那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呢。

那样的理国公夫人都不愿意,更何况这些自己上门,也不知人品的人家。

因此理国公夫人只推说燕宁年纪小,并没有答应了谁家。

等宫中已经定了离京的日期,理国公夫人就叫燕宁进宫先去拜见十一公主,作为臣女对公主的恭敬。燕宁心里本就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位十一公主,自然不会抵触理国公夫人叫自己尊重公主的话,因此算算日子都要差不多了的时候,就去宫中给十一公主请安。

她是真心恭敬十一公主,李贵妃见她是真的要拜见十一公主,也没有拦着她,笑着叫人将她引着去见十一公主。

燕宁对李贵妃道了谢,就跟着一个宫人出了李贵妃的宫殿去见十一公主。

燕宁暂且别过李贵妃,正在去十一公主宫中的路上,走到半路就见到一条长长的石子儿小路,两旁都是青色的青草,带着几分清新的草香,燕宁就见石子路的远处,一个年纪不过六七岁的漂亮的孩子一脸沉稳严肃地走来。

他龙行虎步,气度从容,浑身散发着端贵的气度,脚下……吧唧……

燕宁站在石子路的这一头,看见这高贵的小家伙儿脚下一滑,一屁股坐在了石子路上。

他呆住了,燕宁也呆住了,见这孩子身后不知多少宫人惊呼着扑过来,燕宁也急忙走过去,走到这孩子的跟前,俯身看着这孩子急忙问道,“你没事吧?”

一下子坐在了地上,还是石子路,这一定特别疼。

燕宁想一想都觉得疼得要哭出来的。

她一想到那种疼,顿时眼眶都有些发红,那生得十分俊俏的小家伙儿似乎还没有回神,片刻之后,看着面前燕宁那同情自己的目光,他眼眶里的眼泪努力忍住,忍住,忍住……

他优雅僵硬地站起来,雪白俊俏的小脸抽搐了片刻,对燕宁云淡风轻地说道,“无妨。本皇孙……不疼。”

第62章

燕宁呆呆地看着他。

“大皇孙!”后面的宫人已经惊慌失措地上前给这孩子惶恐问道,“您有没有事?”他们吓得浑身发抖。

他们一时没有察觉,竟然叫皇长孙摔倒了,这对于他们来说真是仿佛天都塌了。

若是宫中追究下来……

“无事。不疼。”皇长孙看了看燕宁,又见这些服侍自己的人十分惶恐,犹豫了片刻,忍着没有拿手去揉揉自己摔疼的地方,慢慢地说道,“你们不必担心。”

不过是,不过是摔了一下罢了,算什么……他垂了垂头,俊俏的小脸儿又抽搐了几分,扬起头来的时候重新变得充满皇家风范与气度,仿佛刚刚的屁股墩儿完全不存在似的,又对有些呆滞的燕宁客气地说道,“多谢关心。”

燕宁看着这样坚强的皇长孙,半晌才小声说道,“大皇孙客气了。”

大皇孙对她微微点头,又问道,“你没事么?”

“我没事。”燕宁又没有摔倒。

可是仿佛从这大皇孙的询问之中,她敏锐地听懂了什么。

“就算……你刚刚摔倒的样子,其实也很有皇家风范。”她觉得自己看懂了此刻大皇孙看向自己的目光。

大皇孙期待地看着她。

燕宁真诚地看着大皇孙。

她觉得自己得维护一个孩子的心灵尊严。

半晌,大皇孙轻轻地吐出一口气来,矜持地点了点小脑袋说道,“应该的。本该如此。”他这样从容,云淡风轻,见燕宁沉默着咬了咬嘴角看着自己,便和气地说道,“惊扰了你都是我的不是。对不住。”

见燕宁摇了摇头,他这才理了理自己凌乱的衣裳,带着那些急急忙忙追着他询问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看看伤势的宫人们走了。燕宁这才抽了抽嘴角,回头,看见那个稚气却努力挺直腰背的大皇孙脚下仿佛踩了风火轮一样走了。

她突然噗嗤一声笑了。

只是笑过之后燕宁才想,上一世太子夫妻薨逝之后,这个伪装老成的小家伙儿,他怎么样了呢?

失去了父亲母亲的庇护,只怕他就要真的一夜长大。

甚至……九皇子真的能容得下太子的孩子们么?

她心里不是滋味儿,又觉得就算是为了这样可爱的孩子,也不能叫九皇子的阴谋得逞。只是这么久了,阿蓉并没有查到九皇子的半点不轨的痕迹,就叫燕宁觉得十分疑惑。

她本以为九皇子的野心开始于很早的时候,也要慢慢经营才会有那样的力量,左右朝中的风云变幻,甚至还能把手伸到东宫去。然而和她想象中不同的是,九皇子现在竟然还没有什么动静,似乎还在努力伪装一个忠心耿耿的弟弟。

她眨了眨眼睛,心里想着心事,一路到了十一公主的宫殿之中。

十一公主的生母只是位份很低的嫔妾,虽然为皇帝生育了皇女,可是这并没有令皇帝对她另眼相看,也没有母凭女贵成为高级的嫔妃。

因此十一公主母女的宫殿并不及李贵妃的恢弘壮阔,华美奢侈。

只是虽然这宫殿不大,还是在宫廷之中偏僻的位置,不过胜在清净,燕宁觉得这样的地方也是很好的。

她是喜欢安静的性子,因此觉得少了几分浮华与喧嚣的所在也很好。

然而和这偏僻安静的宫殿不同,十一公主倒是一个十分快人快语的性子。见燕宁过来郑重地拜见她,敬重她,就算十一公主不过是个不得宠的公主,然而在宫中长大自然也有她的心机,一时就想明白了燕宁对自己十分紧张的缘故,便笑嘻嘻地叫她走到自己的面前说道,“你不必多想多思,其实我很愿意去蜀中。在宫里闷得久了,谁不愿意出去外头自由自在地玩儿啊?”她对不知道该对自己说什么的燕宁笑着说道,“更何况一路上还有个伴儿,我更高兴了。”

她的年纪比燕宁年长一些,与阿兰差不多的年纪,眉眼里满是笑意,看向燕宁的目光也并没有不喜还有厌恶。

“我只是……”燕宁不是一个伶俐的姑娘,只能低声说道,“我也很开心和公主在一起作伴。”

“这不就行了?这做人还是简单点儿,别想太多。不然心里想得多了,就不会开心了。”十一公主见燕宁抿嘴,怯生生地对自己笑了,便也笑着说道,“我听母亲说贵妃娘娘最近宠着一个国公府里的小姑娘,还想着,这小姑娘得多么伶俐呢。谁知道竟然是个笨笨的。”她一边笑着捏了捏燕宁的脸,燕宁见她对自己毫无芥蒂,不由也很喜欢她对自己的友善,忍着羞涩叫她捏了自己的脸一会儿,这才问道,“怎么不见娘娘?我想给娘娘请安。”

“母亲礼佛呢。”十一公主笑着说道。

“原来我来得不巧了。”燕宁轻声说道。

十一公主就笑。

她生得好看,有一双大大的杏眼,眼底光彩连连,见燕宁这样说,便摆手说道,“你只怕哪天来都不巧的。母亲如今虔诚礼佛,为父皇祈祷平安。”

她母亲早就无宠了,都被皇帝给忘到了天边儿去,只是皇帝无情,她母亲却一直对皇帝的圣恩念念不忘。她也知道自己上了年纪,如今后宫之中繁花似锦,皇帝是不可能再回头看她一眼了,因此就收了争宠的心,每天虔诚礼佛,只求皇帝的健康还有喜悦。

皇帝如果日子过得开心,那她母亲就十分开心。

不过这些事,十一公主也不愿告诉燕宁。

红颜未老恩先断这种事,说给年少的孩子听有些太过伤感了。

十一公主觉得燕宁这小姑娘不错,至少不是倨傲看不起人的,更何况十一公主也觉得能被皇帝钦点去蜀中看望楚王的燕宁必然是个性子不错的女孩儿,不然,如果是个不堪的性子,皇帝还敢送到蜀中去?只怕不被楚王乱刀给剁了。

对于那位令人畏惧的叔祖,十一公主是带着几分敬畏的,此刻便对燕宁说道,“我听贵妃娘娘说是你主动要去见叔祖。你可真是胆大啊。”这样亲近楚王的小姑娘,她是第一次见到。

“王爷人很好的。而且他离京日久,我心里想念他。”燕宁老实地说道。

“你怎么这么老实啊。”十一公主见燕宁呆呆的,不由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她的额头说道,“日后不要对什么人都这样老实。”她见燕宁茫然地看着自己,顿了顿却只笑着说道,“不过你这样的性子,倒是叫人心生亲近。”

老老实实又柔软乖巧的小姑娘,十一公主在后宫长大,见多了笑里藏刀的美人儿,因此觉得燕宁十分可贵。想到这里,她便对燕宁眨了眨眼睛说道,“所以你不要觉得是因为你,我才奔波去了蜀中。我是给你当陪衬的。其实去蜀中是我也自己愿意,你想啊,我在宫中做没滋没味儿没人搭理的公主多没趣儿啊。在这宫中我是根草,可是去了蜀中,我可就是公主殿下,可以好生风光金贵一次了。”

燕宁急忙捂着嘴看她。

“我,我不告诉别人!”她表示自己不把今日听到话告诉别人。

十一公主顿时哈哈大笑。

她眉眼开阔,性子也爱说爱笑,和燕宁倒是性格上南辕北辙,然而似乎是因为这样,她更喜欢跟燕宁说笑。

因此等过了这一日,燕宁与十一公主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等十一公主恋恋不舍把燕宁送走了,燕宁这才回去了李贵妃的宫里,把十一公主对自己很好的事说给李贵妃听,李贵妃就笑着说道,“正是因为十一公主性子开朗,因此我才放心你和她一同去蜀中。她比你年长一些,如果路上你有什么为难的事,就说给十一公主。”

她扬手叫人把自己给燕宁路上需要的一些东西给燕宁带着,对她温声叮嘱说道,“虽然路上必然辛苦,不过到底你们是皇家出行,太子与大皇孙也在,因此饮食起居都有御膳房的专人服侍,不会过于艰难。”

燕宁坐在李贵妃的身边听着。

她听到大皇孙的时候,想到他今日吧唧摔倒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

大皇孙身边有许多服侍的人,摔倒了大皇孙,这些人是不敢隐瞒宫里的主子的,因此李贵妃必然已经知道。

如果李贵妃知道了的话,她就别说了。

不然,大皇孙得多不好意思啊。

“你想问大皇孙吧?”

“没有没有。”燕宁见李贵妃笑着看着自己,顿时一个激灵急忙摇头。

李贵妃不由笑了,带着几分笑意与慈爱地说道,“他摔的那一下不轻,不过已经被太医看过,也敷了药,没有大碍。”这说明大皇孙必然被扒了裤子……还在尴尬的地方敷了药……燕宁想一想当时忍着忍着没有哭出来的大皇孙,不知道当自己的威严没有了的时候,这小家伙儿会不会气得哭出来,急忙说道,“没有大碍就好。其实,其实……”她迎着李贵妃的笑容垂下了头小声儿说道,“我觉得那真的挺疼的。”只是被太医看过,身体上的疼大概要变成心灵上的创伤了。

李贵妃已经笑得不行了。

“不过没想到你和大皇孙是这样见了一面。这都要走了出了这种状况,只怕他要跟你坐马车了。”李贵妃感慨了一番大皇孙临行之前倒霉地摔了个屁股墩儿,肯定是不能跟着太子骑马而行,展现皇家子弟的气派了。

燕宁倒是没觉得什么,毕竟大皇孙年纪还小,听李贵妃的意思,是要和自己与十一公主同车,这也不算什么。她听李贵妃跟自己念叨了许多,这才回了家里。之后的几天,她都陪着老太太和理国公夫人。

因为第一次远行,她心里难免惶恐与不舍。

想到她离开了家里要去千里之外,燕宁心里舍不得,老太太和理国公夫人也舍不得。

不过理国公夫人到底是更在意孩子心情的,知道燕宁想念楚王才会离开家中,因此只叮嘱燕宁在外的禁忌,又叫燕宁把拂冬带上也就算了。

燕宁见她给自己带了许多的东西,觉得心里暖暖的。

然而就算是这样,离开京都这一天,她还是偷偷地哭了一场,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马车,跟着皇帝派出的车队一同离开了京都。

当马车离开城门的时候,燕宁偷偷地掀开了帘子往外面看去,就看见城门远远的地方,理国公夫人与二夫人被姜卫护着站在马车旁,一旁是自己的三个表姐。她们一直一直地看着马车的方向,就像是此刻燕宁看着她们的方向一样。就算人影模糊了,就算已经看不真切亲人的脸,可是她们彼此都舍不得收回目光。

“这么舍不得?”十一公主早前一眼就看得出燕宁是个被家中娇宠长大的孩子,见燕宁眼泪吧唧地,不由关心地问道,“那你还要去蜀中?”

“我舍不得舅母们和表姐们,可是也想念王爷。”燕宁抽噎了一声,把眼角的眼泪擦干,不愿意再哭。

她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慢慢长大,应该学着坚强了。

见她好些了,十一公主便拿早上从宫中带出的点心喂给她。

燕宁道谢,拿来吃着,顺便看此刻正稳稳地坐在另一侧的大皇孙。

大皇孙身姿挺拔,非常有皇家的风范,俊俏白皙的小脸儿满满的都是端肃,身体微微跟着颠簸的马车摇晃。

燕宁有心想问问大皇孙这么坐着不疼啊,不过看着大皇孙紧紧绷紧的嘴角,她明智地没有开口。

“在车里不必这样拘谨。”十一公主虽然是大皇孙的姑母,不过与大皇孙平日里却没什么接触。一个是得宠的皇长孙,一个是不得宠的小透明公主,他们平日里自然没有什么交集。

不过十一公主对大皇孙还是很喜爱的,见他小小年纪就努力做出一副可靠的样子,不由觉得大皇孙很可爱。大皇孙也十分尊重十一公主这位姑母,双手将点心接过,他道了谢,深深地看了一眼燕宁,见她没有仿佛对曾经发生过的事完全不记得了,大皇孙松了一口气。

他越发地摆出一副严肃沉稳的样子。

十一公主扯了扯嘴角,对燕宁低声说道,“太子妃要留在京都照料他的弟弟们,因此才没有随行。”四皇孙尚在襁褓,因此太子妃脱不开手,因此才没有跟着太子一同来蜀中。燕宁听了也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太子妃也是很辛苦的。”她觉得太子妃要留在京都照料三个孩子也很辛苦,似乎是因为她十分怜惜太子妃,大皇孙不由看了燕宁两眼,之后咳嗽了一声,慢慢地往燕宁的身边歪了歪,叫自己的伤处能舒服一些。

燕宁没有留神。

她只是默默地摸着自己袖子里的楚王府的腰牌,觉得自己就算是再艰难也不怕的。

可是这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哪怕已经因为有一位公主出行十分舒坦,长时间下来,燕宁也觉得自己的身体要散架了。

她觉得自己奄奄一息。

在京都安逸娇贵惯了,哪怕是路上一切妥帖,可是她都已经有些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