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把你掰直/重生之竹马成双上一章:第 42 章
  • 重生之把你掰直/重生之竹马成双下一章:第 44 章

击剑协会摊位边上,一个穿着白色击剑服,一手提着西洋剑,一手抱着头盔的女生正在那招揽成员,她看见谈天和陈赞,眼睛一亮:“这两位同学,你们是新生吗?来我们击剑协会吧,我们协会…”巴拉巴拉介绍了一堆。

谈天有点吃不消她的热情,赶紧摆摆手走开了。

“我看排球协会不错啊,你要不要去试试?”陈赞对谈天说。

谈天看了一下排球协会的摊位,旁边站着两个个子非常高大的学生,已经一米八二的自己立马就被比下去了:“排球我不会打啊。”

“学学就会了,你的运动细胞很不错,我觉得能行。”北方的排球比南方普及很多,所以谈天不会打很正常。

排球协会的成员一向个子比较高,看人习惯性垂下视线去看,他们看陈赞和谈天在他们摊位前磨叽了许久,说的是完全听不懂的南方方言,一个男生开口说:“同学,这里是北京,请说普通话。”说的是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陈赞笑起来:“哦,对不起,我们在商量是不是要加入你们社团。”

那人看了一下陈赞:“你是自由人吗?”陈赞一米七六的身高打排球有点矮了,作为自由人还差不多。

谈天愣了一下:“什么自由人?”

“排球队中一个成员的称谓,类似于篮球中的前锋后卫的叫法。”陈赞小声地跟谈天解释,又对那群人摇头,“不是,我不参加,是他要参加。不过他没有打过排球,我们那边不流行打排球,一般都是篮球和足球,他的篮球打得很不错。”

对方点了点头:“排球学起来也很快,有球类底子的应该不错。兄弟,我看你个子也差不多了,你来吗?”北方人就是直率热情,这么快就称兄道弟了。

谈天看了看:“我再考虑一下。”

刚一扭头,就发现对面刚刚还空着的桌子那儿坐上了人,牌子也竖立起来了,上书几个遒劲的大字“吉他协会”,一个白皙纤瘦的男生抱着一把酒红色的木吉他轻轻地拨弄了几下,轻快的音符如小鸟一样迅速飞散开来。谈天笑起来,他终于找到想去的协会了。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就过去,这事他要先瞒着陈赞,给他一个惊喜。

陈赞陪着他转了一圈,最后挑了个篮球协会。两人去食堂吃过晚饭,陈赞说他晚上有活动,得先回去,谈天将陈赞送到京大校门口,急忙骑车往回转,他怕再晚一点,协会就收摊了。

谈天将车刹在正在收摊的吉他协会前:“请问,你们还收人吗?”

刚才弹吉他的白瘦男生停下来,看了一眼他:“同学,你是化工系的新生吧?”

谈天点点头:“啊,对。”

“我也是,我一班的,我们同学呢。”那个男生笑起来,右脸颊上有个浅浅的梨涡,伸出右手,“欢迎加入吉他协会。我叫童尧。”

童尧的笑容很纯净,极易让人心生好感,难怪刚进社团就被叫来招生。谈天也伸出手,跟童尧握了一下:“你好,我是谈天。我还不会弹吉他,也没有关系吗?”同一个班的同学,居然是在这种场合认识的,还真是少见。

童尧点点头:“没关系,有兴趣爱好就行。”

谈天报了社团,又想起陈赞说的要事业爱情兼顾,便安下心来投入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去。大学生活比起枯燥的高中生涯来,那是太多姿多彩了,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获得足够精彩。

陈赞等安顿下来,抽了个空去证券公司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股票账户,原本价值一万五的股票,如今已经有七万多块了,也就是说,这一年多时间足足涨了三四倍,还真是暴利。

陈赞查看了一下地产股票的走向,起起伏伏的,总体走向从八月洪水之后下跌了很多,他想了想,将手上的这支股票卖了。整个股市大盘都走低,他打算暂时不买股票了,回去想个折弄点别的营生,自己这种小股民,在股市中就是被鲸鱼吞吃的磷虾。

回到宿舍,一个同学说有一个找陈赞的电话,陈赞放下书包:“谁找我,谈天吗?”谈天今天下午有课啊。

“好像不是,姓于的,我抄了电话在旁边。”那个同学指了一下电话机旁边。

坐在桌边正看《追忆似水年华》的秦愿从眼镜上方看了一眼陈赞:“诶,最近你那个同学断奶了啊?有几天没见到了嘛。”

陈赞没有理他,心里有点微恼,说一遍当你是开玩笑,说两遍就有点刻薄挖苦了,看来人的素质跟智商真不能成正比的。他看了下电话号码,原来是虞彦的,他想了想,拿着电话卡出去了,每层宿舍楼都有几台公用电话,陈赞不想在宿舍里打,因为秦愿这个嘴碎的人在。

电话拨通了:“虞哥,你找我啊?”

虞彦说:“嗯,后天周末了,有什么安排没有?”

“和谈天约了去逛街买衣服。”陈赞每个周末都和谈天有约,其实也未必是买衣服,但是总要找个说辞吧,不然老腻歪在一起,惹人怀疑。

虞彦笑了一下:“衣服可以晚点买,想带你们出去玩。”

陈赞连忙问:“去哪儿啊?”

“我们一帮朋友想去怀柔玩,人多才热闹,想问问你们去不去?”

陈赞说:“好,不过我得先跟谈天确认一下,好了再跟你打电话啊。”

“行。”

谈天听说可以出去旅游,兴致也很高:“去啊,去啊,一起去。哦,对了,郑伯齐也去行不,他在我这里呢。”

“应该可以,我先跟虞彦确认一下具体情况,然后再跟你们联系啊,看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第91章 农家乐

周六一早,他们就坐上了去怀柔的火车。怀柔是北京周边的一个县,自然风光十分秀丽,有山有水,在北京这地方是极为难得的了。

和虞彦一起的都是他的同学,一共有七个,男女生都有,加上陈赞仨,总共十个人。因为他们是虞彦带过来的,他的同学对陈赞几人很友好。年轻人都容易打成一片,一群人很快便都熟了。

去怀柔的路程很短,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因为之前就说了,要在这边住一晚的,到了之后他们才发现,居然是住在当地的农民家里,美其民曰——农家乐。当地的农民将多余的房间腾出来,弄成民宿,租给城里来的人,还连带厨房,以方便他们自己动手,体验农家生活。

虞彦的同学多半都是城里人,烧水泡个面还成,自己做饭,那就只能乱炖了,反正这乱炖也是北方饮食的一个特色。中午的饭是虞彦自告奋勇主厨的,一大锅猪肉白菜炖粉条,猪肉也没有腌制过,煮出来白乎乎的,火候不到,肉也没怎么烂,大家都凑合吃了,反正也就是图个乐。

他们决定第二天上午去爬山,当天下午游湖。所谓湖,其实是个大水库,但是水面非常宽阔,看起来就像湖泊一样,大家租了一条大木船,在水库里划船。怀柔境内的水多,故也孕育了一方好景,水很清澈,绿色的水面触目清凉,大家都感叹,这要是夏天就好了,消暑正好。

陈赞发现有当地的渔民在水库里撒网捕鱼,便提议:“晚上我们吃鱼吗?”

“好是好,可是我不会做。”虞彦笑嘻嘻的。

“我们也不会。”另外几个人附和。

陈赞说:“谈天会。晚上让他下厨。”

郑伯齐张了张嘴,想说陈赞会,但是听陈赞这么说,很自觉地闭上嘴。

“对,我会,晚上我下厨吧,陈赞帮我打下手。”谈天义不容辞地接过任务。

天色暗了起来,大家都回到租住的农房,在客厅里架起桌子打牌,除了陈赞和谈天,正好两桌。

陈赞和谈天在厨房里做晚饭,说是谈天主厨,其实还是陈赞动手,谈天打下手。蔬菜都是从菜园子里现摘的,鸡蛋是房东提供的,鱼是从渔民那儿买的,真正的纯农家出品。

谈天熟练地剖鱼,一面和陈赞说话:“这真像我们在蒋老头家过周末。”

陈赞想起那段艰苦却甜蜜的岁月,不由得笑了起来,又叹息道:“不知蒋老头现在好不好。”

谈天说:“教师节那天我给他打电话了,挺好的,我向他转达了你的问候。”

陈赞心里一动,投去感激的一瞥,亏得他还想到了。“等过中秋节了,我给他打个电话。”

“嗯,也快了。”谈天看了眼窗外,从这里可以看见水库,水面上有点点的灯火,不知是渔火还是夜游的船只,“这儿可真田园,让我想家了。”

陈赞点点头:“我觉得这儿的人挺有生意头脑的,居然知道搞农家乐。”

谈天随口说:“其实我们那也能做啊。我们离市区也不远,开车才一个多小时。不过我们那边都是山区,要有特色才行。”

陈赞看了一眼谈天,有些意外,谈天成长得令他惊异。“你说得对,我们那不比这里,北京是个大城市,人们在城市里生活累了,就想去乡下休闲一下,便会往这里跑。我们那离市区虽然近,但是别处也都跟我们那儿差不多,他们不会专门只去我们那儿。非得要有点和别人不一样的才行。”

谈天说:“如果条件许可,我觉得可以从有机食品出发。我们化学专业,往细分可以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老师说将来有机会成为社会的主流。”

陈赞面上一喜,谈天选择学化工,总算是初有成效了,他嘻嘻笑道:“看来你学这个还真有用呢。我觉得要是我们那的作物都变成有机栽培了,那就不怕没特色了。”

谈天笑笑:“这个说起来简单,要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啊。现在的农业对农药和化肥依赖得太严重了,这一方面是虫害变异严重,另一方面是产量利益的驱使,你不用农药,就得受虫害,不用化肥,就没有产量。大家明知这样不好,却无法摆脱现状。”

“难道就完全不能实现?”陈赞问。

谈天摇摇头:“也不是不能吧,听说有一些地方种试验田,用荧光灯杀蚊虫,可以减少喷农药的次数。这样也算是一种办法吧。还有一些生物农药,那些也属于有机无害的。至于肥料,倒是可以用农家肥。不过这样一来,成本肯定不低。”

陈赞笑起来:“看,也不是没有办法嘛。有机食品的成本既然那么高,卖得贵肯定也是有理由的,我觉得这个不愁没市场啊,中国的有钱人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谈天点点头:“这个倒是。不过做这个需要成本。”

“这倒不怕,慢慢来。有方向有办法就行。”陈赞信心满满。

虞彦走到厨房门口:“二位,聊什么聊得那么开心呢?我们的晚饭呢?”

陈赞回过头来:“别着急,快了,半小时内开饭。”说着麻利地刷锅,开火,将谈天处理好的鱼拿过来,在鱼背上划上几道口子,准备煎鱼。

虞彦走过来:“鱼怎么吃?”

“红烧、水煮两吃。”说着将鱼放入已经热好油的锅里,“呲啦——”一声爆响,把虞彦吓了一跳,陈赞赶紧说,“你先回去吧,我做好了就叫大家开饭。”

虞彦摸摸鼻子:“原来你才是大厨啊,我以为谈天真会做饭呢。”

谈天砧板剁得山响,露牙笑:“我是大厨的助手。”

菜上了桌子,小鸡炖蘑菇、红烧鱼、水煮鱼、青瓜炒鸡蛋、醋溜白菜,还有一个西红柿蛋汤,菜不多,但是分量极足,一群饮食男女吃得大呼过瘾。大家纷纷朝陈赞竖大拇指,叫任欢的女生由衷感叹:“小帅哥真不赖,色艺双全,你有女朋友没?要不要姐姐给你介绍一个?”

一个男生笑起来:“欢子,我看是你想毛遂自荐吧?”

陈赞知道他们开玩笑,但笑不语。谈天竖起了耳朵,准备听后续发展。

只见任欢竖起了浓眉:“我倒是想自荐来着,不过怕小帅哥看不上我。”任欢是北方女孩,长得高高壮壮的,站起来和陈赞都差不多高了,两条浓眉倒有点像蜡笔小新。

郑伯齐眨着眼睛不解,一本正经地问:“陈赞怎么是色艺双全?”

另一个叫王茜的女生嘻嘻笑:“陈赞同学长得帅,这厨艺又好,可不是色艺双全?”

“对啊,会做饭的男生最可爱了,做男朋友最可靠。将来陈赞他媳妇儿有福喽。”任欢附和说,不住朝陈赞扑扇眼睛。

陈赞面皮有点红,谈天在一旁撞了一下他的肩,低声用家乡话说:“嘿嘿,我最有福了。”

陈赞从齿缝间吐出一句话:“是的,媳妇儿。”

谈天也不生气,嘻嘻笑,谁做媳妇儿不要紧,都是自家人,占点口头便宜有什么关系。

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有三个房间,女生一间肯定不用说,余下的八个男生挤两个房间,好在床是那种旧式的土炕,面积够宽,横躺四个男生是够了。亏得天气也凉快了,怀柔属于山区,又在水库旁边,夜里很凉快,要盖被子才行,所以四个男生才能挤一张床。

每张床上只有两条被子,谈天老早就给自己和陈赞占好了地盘,早早躺下了。郑伯齐只能和虞彦抢一张被子。

郑伯齐说:“谈天,应该我和陈赞睡才对,我抢不过虞哥啊,晚上冻死去。”

谈天说:“被子那么窄,就该一高一矮搭配,要是都我跟虞彦合盖一床被子,那怎么盖得过来?”

郑伯齐想想,觉得也算合理,这才没了反对声。

熄了灯,谈天满足地将陈赞抱在怀里,在他颈间细细地嗅,轻轻地蹭,真不容易啊,开学半个月了,他们才能亲密接触,还不敢接吻,怕虞彦和郑伯齐听出异样来。他的胯间早已有了反应,抵在陈赞的臀缝间。陈赞羞愧懊恼,这家伙怎么随时随地都发情啊,都不看场合。便悄悄地往外挪,但是越挪那东西变得越硬。

谈天死命地咬紧下唇,拼命忍耐,这真是甜蜜的煎熬啊。突然,陈赞将被子一掀,站了起来:“我去上个厕所。”

谈天感到一阵空虚失落,但是也能理解陈赞的做法:“我也去尿一泡。”

农家乐的厕所是单独修在屋子外边的,里面到跟城里的冲水厕所差不多,但是陈赞觉得这大概是这里唯一一点不太如意的地方,在南方,厕所修在室外倒也无所谓,因为冬天还不算太冷。但是这里要是到了冬天,气温至少都在零下了,谁还敢大半夜上厕所啊。不过估计这里到了冬天也没什么生意就是了,大冬天的,山上水里都结了冰,农户家里也没了蔬菜瓜果,没什么好乐的了。

谈天跟在陈赞后头进了厕所,将门关上了。陈赞小声地说:“你自己在这里解决了吧,别到处发情,还有别人在床上呢。”

谈天抓过陈赞:“你来帮我,我自己弄要很久。”

陈赞一愣,想着他也确实憋得有点久了,少年人年少气盛,尝过甜头,肯定不是普通方法能够解决得了的。他犹豫了一下,然后伸出手去,抓住了谈天的坚挺的大家伙,谈天一手撑在墙上,一边隐忍着呻吟,但是粗壮的呼吸泄露了他的情绪。

陈赞怕有人来,也不敢多磨蹭,速战速决,不到几分钟,就替谈天释放了出来。谈天靠在陈赞肩上喘着粗气:“小赞,我帮你也弄弄吧?”

陈赞白了他一眼:“你当谁都跟你一样随时随地能发情呢。我先回去了,你拉大便,要晚点回来。”他当然不可能没有感觉,但是能控制就是了。

陈赞躺下好一会儿,谈天才回来,钻进被窝里,揽住陈赞的腰,满足地叹息了一声。陈赞动了一下,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躺好。

第二天一早,陈赞睁开眼,眼前的谈天发出均匀的呼吸,睡得正香。但是他却感受到了一道非常强烈的视线,扭头一看,郑伯齐正诧异地看着自己和谈天。他看见陈赞,笑起来:“看你们两个睡得这么亲密,我还以为是小两口呢。”

陈赞脸上有些发烧,装作若无其事地坐了起来,白了郑伯齐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呢。坛子,起来了,今天还要去爬山呢。”一面将谈天推醒来。

虞彦从外面进来了,摸了一把湿漉漉的脸:“都起来了啊?赶紧来吃早饭。”一边从背包里拿出一块毛巾,擦了一把脸。看着床上犹自还在醒梦的谈天,便笑了起来,“做春梦呢?还没醒。”

谈天一惊,立即清醒过来:“虞哥真会开玩笑。”

虞彦微微摇头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

第92章 租房计划

爬山的时候,陈赞听虞彦和几个同学聊天说起一件事,去网吧上网,大家都表示出了极高的热情,纷纷说起自己在网上遇到的新鲜事。

在这个年代,上网还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物,其实由于电脑配置太低,上网能干的事实在有限,只能玩一些简单的游戏、聊天,但是也架不住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九八年前后,网吧开始在国内兴起,在随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猛发展,很快便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这两年开网吧的,多半都是赚了钱的。

要不要开个网吧?陈赞心思一动。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开网吧的成本不低,这时候配置一台电脑,最便宜也要差不多万把块,开网吧至少需要几十台电脑,加上租房、请人、拉光纤,没有五六十万下不来。但是照每小时两三块钱的费用,还有烟酒饮料的销售,在北京这地方,最多一年就能回本了,以后每年就是几十万的纯利润,陈赞不是不心动的。

但是他手头的资金有限,而且开网吧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还需要人脉,否则批不下许可证,也搞不定来捣乱的人。

但是一旦存了这个心思,就难免不往那方面想。爬到山顶休息的时候,陈赞小声地和谈天说了自己的打算。

谈天眨了眨眼睛,看着陈赞:“你说得不错,要是能开网吧,的确会很赚钱。我们学校的机房就被老师承包了下来,晚上不上课的时候就对学生开放上网,一块五一个小时,每天都有人在排队等。”

陈赞点头:“我知道外面的网吧是三块钱一个小时,不过条件比较好一点。”

“不过那需要很多成本吧,我们没有钱啊。而且我们初来乍到,对这里也不熟,要做这个并不容易。”谈天考虑问题明显比以前成熟许多。

“是的,不容易,不知道虞彦认不认识人,要不咱们去找虞叔叔谈谈,看他有没有兴趣。”陈赞说。

谈天有些迟疑:“这对于虞叔叔来说,是不是有点小打小闹了?”

陈赞笑着摇摇头:“未必,规模稍微大一点的话,一年也有上百万的利润呢。”

“这么多?”谈天咋舌了,他只知道开网吧能赚钱,但是没想到能赚这么多。

陈赞就给他算了个大概,谈天连连点头,然后又叹息说:“我们哪来那么多的本钱呢?”

陈赞说:“我们只有七万多,跟我爸妈借点,大概能凑个十几万。所以要去问问虞彦或者虞叔叔,看他们有没有兴趣和门道。”

谈天惊异:“你哪来那么多钱?”

“就是去年来北京时买股票赚的啊。不是我的,是我们的。”陈赞笑道。

郑伯齐凑过来:“你们两个嘀嘀咕咕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谈天笑起来:“我们在讨论怎么抢钱。”

“抢什么钱?”郑伯齐眨眨眼,不解。

陈赞开玩笑地说:“此地人傻钱多,所以想赚点钱花花。”

郑伯齐也来了兴致:“怎么赚,怎么赚?”

谈天伸出两只手:“有没有十万块本钱,有的话就让你入伙。”

郑伯齐撇撇嘴:“我要是有十万块,我还找你合伙?”显然没把他的话当真。

陈赞本着听者有份的原则:“没有十万块,五万块也行啊。”

郑伯齐看陈赞也说话了,知道不是开玩笑,脸上严肃起来:“你们说真的啊?”

陈赞点点头:“想投资做点小买卖,你来不来?”

郑伯齐鼓鼓腮帮子:“五万块没有,五百块我还拿得出来。”他又没赚过钱,生活费都是父母给的,最近在考虑接个家教,确实是穷学生一个,“你们做什么生意,要那么多钱?”

谈天说:“这事我们还在计划阶段,要是真成了,再告诉你。”

陈赞赞赏地看了一眼谈天,行啊,居然知道沉住气了,有进步。

从怀柔回来之后,陈赞和谈天拉着虞彦单独说话,将他们的打算说了一下。虞彦一听,意外地笑了:“没想到你们想法这么多,很好的点子啊,有野心!其实我也想过开个什么店子的,什么奶茶店、便利店之类的,没想过开网吧,网吧的本钱有点多了。”

陈赞说:“要不找你爸投资一下?”

虞彦笑起来:“既然有人合伙,就我们自己开吧,我去找我爸借钱,不用他投资。”

陈赞又问:“要是你认识管这方面事情的人就好办了,这样申办执照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虞彦拍胸脯:“证件执照什么的我去办。不过我们先要选地方、租房子,有个大概情况再说。”

三人商量了一下,开始着手去忙碌。

想法很简单,计划也很好,但是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开网吧就要地段好,太偏僻了没有客流,学校附近两百米之内又不许开,寻访了许久,才在离学校三百多米处的地方找到一处转手的空房子,那房子原本是个舞蹈教室,不知什么原因不开了,不过地方倒是够大。

房子在二楼,也不临街,不过胜在租金便宜,地段也还方便,做学生的生意其实还是不错的,只要在当街的路口放一个广告灯箱,写上“网吧”二字,就会有人寻过来了。

这地方说起来还是谈天找到的,他去吉他协会学弹吉他,和童尧慢慢熟悉熟悉起来。这天谈天上完吉他课,便忙着去京大找陈赞,最近他只要有空,就和陈赞在外头跑。

童尧正好也要去京大找老乡,两人同路,聊天中童尧便得知谈天要帮朋友找房子开网吧(谈天当然不可能说网吧是自己开的,他现在懂得藏拙了),便提到他认识一个教舞蹈的老师,在这附近开了一家舞蹈室,因为出了意外事故,舞蹈室开不下去了,房子急于转手,也不要转让费。

谈天领着陈赞根据童尧指点的地方找过去,还真发现地方挺合适的,回头来找虞彦商量,虞彦也觉得可行。于是开网吧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证件、执照都是虞彦去跑的。电脑也是虞彦找熟人配的,他有个高中同学毕业后没上大学,爱捣鼓新玩意,自己在中关村的电子城弄了个摊位,专门配置电脑。有熟人好办事,不仅速度快,价格也能优惠。他们一次性配置了六十台电脑,虽然那地盘足够安顿上百台电脑,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只能先配这么些。

弄好硬件,又去请人,忙得三个人焦头烂额。等网吧弄起来,都已经过了半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