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芍周末住的地方就在师父唐宗伯的故居。这处故居位于香港岛南边浅水湾的一处坡地上,三十多年前就建在这里了。故居是古典三进式宅院,但无论是明堂还是东西厢,都比在东市十里村后山上的宅院大得多。整个后进都是习武的地方,转过去的一处东头院子,就是徐天胤小时候住的地方。

两人开车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唐宗伯已经坐着张氏一脉弟子的车从老风水堂那边回来了。自从清理了门户,张中先已经不回张家小楼那边了。那座小楼的风水正出在凶格上,本来就又是养尸地,又是路冲的,原本张中先在小楼里布了风水局,能再挡几年煞力,但夏芍那晚拜会他时,龙鳞的阴煞太强,给小楼里的风水局造成的破坏太大,那晚之后,顶多也就能再撑个一年半载了。

门户清理之后,张中先重返香港风水界,他自是不用再被人排挤出去了。原本,他想要在唐宗伯的故居附近寻座宅子搬进去,挨得近到时候也有个照应。但唐宗伯表示,他这里屋子多得很,妻子过世多年,膝下无儿无女的,就连两个弟子也不是常住,因此就叫张中先搬了进来,住在二进东屋。

张中先那一脉的弟子,丘启强、赵固和海若三人都在海外发展,丘启强和赵固两人在新加坡,海若在美国,三脉的弟子这些年来为了避难都到了国外,如今已经扎根,按理说清理完门户就都该回去的。但老风水堂这边人手不够,而且刚刚清理完门户,很多事情还有待沉淀和适应,因此三人就决定带着弟子们先留在香港帮忙。

三人一起出钱在附近的半山坡上买了幢别墅,平时十来个人住在里面热热闹闹,尤其到了周末,他们知道夏芍回来,便都来到唐宗伯宅子里,海若带着两名女弟子下厨,一群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吃一顿。

但今晚夏芍和徐天胤都在曲冉家里吃过饭了,两人并不饿,因此吃饭的时候就只是陪在席间,很少动筷子,只是听着一群人说说笑笑。

夏芍今天去风水堂找茬的事,一下午的时间,早在弟子们中间传开了!那天清理门户的时候,夏芍和徐天胤竟然不是真容,让弟子们很是惊讶,但听见过夏芍的人将下午的事描述得绘声绘色,不知多少弟子捶胸顿足,暗怪自己下午没有在场,没听见师叔祖的训诫倒也罢了,竟然没见到她的真容!

听说,师叔祖是美人!

听说,师叔祖差点被温烨那小子拿扫把打出去!

听说,师叔祖觉得周齐天赋不错,不然不会开口点拨他。

整个一下午,玄门都在各种听说里度过。夏芍去曲冉家里了自然不知道,但这些听说可把唐宗伯和张中先给听得哭笑不得。此时,见夏芍回来了,两位老人自然是要叨念叨念她了。

唐宗伯摇头笑看夏芍一眼,“这丫头,从小就是个鬼灵精,肚子里小算盘多着!别看她平时乖乖巧巧的,那都是假象!指不定什么时候一不注意,就被她给摆一道。”

“没错!”张中先拿筷子一指夏芍,“这丫头刚去见我那晚上,好好的招呼不跟我打,非要去破我的困井之阵!我还以为是余九志派人来闹事呢,差点没大拖鞋底子抽她!”

丘启强、赵固和海若等人一听,不由失笑。

温烨在一旁一翻白眼,“抽得好!欠抽!”

海若哭笑不得地瞪他一眼,夏芍笑着挑眉,不语。

唐宗伯倒是点头道:“我听说了,下午那番训诫挺有为师者的风范。年纪虽然还轻些,但按着修为和心性来说,收徒也不在话下了。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你这丫头也长这么大了…”

唐宗伯说到最后,语气有些感慨,夏芍却是一笑,“师父,我那是帮您看看弟子们心性如何,可没收徒的意思。我现在哪有时间收徒啊?”

夏芍也知道,玄门要传承,她身为嫡传弟子,势必将来要收徒。但她现在还想逍遥几年,而且也确实是太忙了。再者,收徒不是说收就收的,也得有合适的人不是?至少目前她还没有被人磕头敬茶叫师父的打算。

张中先等人听了夏芍的话,都以为她是在说要上学,课业忙。但唐宗伯却是知道的,夏芍身后还有华夏集团这么个大集团在,虽然现在还不能跟嘉辉国际、安亲集团或者是三合会比,但在国内来说,资产也算是巨头了。尤其她还年轻,可以说是年青一代白手起家里的第一人了。

成就越大,担子越重。夏芍身上的担子,是不轻的。

公司、学业,现在又多了玄门,她做得已经很好了。

唐宗伯目光欣慰,当初收了小芍子当徒弟,可谓他晚年之幸了。若是没有她,他没这么快回来,清理门户也没有这么容易。这孩子什么都好,就连以后的玄门,他都打算让她挑大梁。毕竟天胤这孩子的性子,不适合担任掌门一职,而且他现在是国家的人,也不适合接这个职务。只是这样一来,小芍子肩上的担子就太重了,他老人家总有些担忧,不舍得叫她这么累。

唉!收徒的事也一样,还是先往后放一放吧,等她考上大学,课业没这么重的时候再说。至于门派继承的事,他再看看,看看什么时候合适。

“收徒的事确实急不得,弟子要好好挑选。重孝重品行重心性,所谓日久见人心,慢慢考察也好。日后玄门在收徒上,可不能再出之前的乱子。”张中先倒了杯酒,一口闷了,“唉!老实说,当初祖师收余九志进门的时候,大概就是看他天赋好。不过,祖师应该也看出他这个人功利,所以掌门的位子才没传给他。只不过,多年收的弟子终究是有感情,他在祖师在的时候也没犯什么大错,也就留到了后来。哪知道后来出这么多事。所以说,收徒这件事要慎重!门派里义字辈的弟子不多,但也有三十多人,芍丫头要是看上哪个,我们这些老家伙帮你留意着就行。要是没有看得上眼的,以后在外头要是遇到有缘的,收进来也行。这些事都看你,只要别心急,慢慢来就行。你还年轻,大把的时间!”

夏芍点头,唐宗伯说道:“王守仁的德行还是不错的,他手下那个叫周齐的弟子,孝道天赋都还行,就是性子急躁些。”

张中先也道:“性子急躁的可以磨,只是没想到,王怀那种人还能收了这么个弟子。和余九志没少干龌龊事,到头来还能给玄门留点好苗子。”

说起余九志做的那些事来,席间的气氛便有些沉默。虽说是人死随风,但随着余九志的死,有些事还是没解决的。

那三名失踪的女弟子被送去泰国做什么了,现如今怎样,到现在没有结果。

“余九志的天眼开得蹊跷,可惜我那里的资料很乱,当初看到的资料放去哪里了,到现在也没找着。我总觉得,跟降头师扯上关系的,都没什么好事。那三名女弟子…怕是凶多吉少。”张中先咬着牙,他的弟子就有死在降头师手上的,他对这种事万分痛恨,“可惜,我们没从萨克嘴里问出什么来,他就死了!”

清理门户那天晚上,徐天胤本是给萨克留了一口气的,但后来忙着其他的事,没管他。等早晨再起来看他的时候,他已经咽气了。

“萨克死了,通密不可能不知道。当心点,这老家伙心性邪,当年我跟他交手的时候,他就已经浑身邪术,防不胜防。弟子死了,他不可能善罢甘休,玄门跟他的仇还没完,早晚能对上。”唐宗伯放下筷子,神色难得的严肃。

他打听过通密在泰国的住处,但降头师在泰国本地也是很受人畏惧的存在,他住在哪里,很少有人打听,也没有人愿意过问这些,毕竟没人嫌命长。加上现如今玄门刚动过一次大筋骨,不易再有大动作,不然,不用通密来,唐宗伯便会到泰国找他报仇。

但如今,就只能拖延着,但他心里清楚,以通密的性子,知道弟子死了,必然会来报仇!只是什么时候来,这可不好说了。

而且,其实玄门清理门户当天,到场的弟子并不是全部。

这件事是后来张中先说的,事实上,余九志的亲传弟子不算余薇的话,有三人,他的三弟子是名女子,在华尔街名头很盛。而且王怀也有名弟子在美国,这两人当时并没回玄门,很有可能是有事在身耽误了,所以清理门户的时候,这两人算是逃过一劫。

对于余九志和王怀的这两名弟子,唐宗伯都没有印象,应该是他在内地的这些年里,余九志和王怀所收。

清理门户的时候,张中先发现两人不在,但却没有办法。因为即便是两人不在,门户还是要清理,而且宜快不宜慢,这两人就只能日后再处理了。

在夏芍去学校报到的这半个月里,唐宗伯与张中先商量过,以玄门掌门祖师的名义发信到美国给两人,通知两人回港来见见祖师,结果如所料一般,消息到目前为止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若是两人敢回来还好些,但发出的要求没有回音,这不得不说是玄门的隐忧了。

这件事,唐宗伯不想让夏芍这时候在学业上分心,因此没跟她说。而夏芍也确实是忘了这件事,她其实当初是有所有弟子的资料的,但当时玄门弟子太多,足有两三百人,资料她实在无法完全记住。而且后来在忙着李家事的空余,夏芍还得布局对付余九志,百密难得有一疏,清理完门派她便忙着去学校报到,一门心思在高考上和公司上,这件事她确实抛到了脑后。

一顿饭吃到最好有些沉闷,尤其是张氏一脉跟降头师还有仇,一说起通密来都是带着仇恨的,饭也没吃好。唐宗伯劝众人要潜心修行,总有报仇的那一天。

丘启强、赵固和海若三人带着弟子应下,默默吃完饭,收拾了碗筷,给唐宗伯道了晚安,便结伴回去了。

张中先留在屋里和唐宗伯下棋聊天,唐宗伯便撵夏芍回屋看书去了。

夏芍的房间在后院西厢,书房、卧室、浴室,都是独立的,一应俱全。但夏芍这两周回来却是一直住在东厢的,那间院子是徐天胤小时候住的地方,住在这里,夏芍有种说不出来的奇妙感觉。

徐天胤三岁就拜唐宗伯为师来了香港,一住便是十二年,十五岁才回国。他从小经历过什么,夏芍从来就不知道,他又不是个会旧事重提的。夏芍对徐天胤的过往一直不了解,因此住在他长大的地方,她有种更加接近他的感觉。总觉得,一间屋子,承载了十几年岁月的记忆,她在这里住着,似乎就能触碰过往,哪怕是看见一桌一椅的摆放,也能想象属于他过往的生活。

两人牵着手散步一般会到院子里,一进院子,甚至还没回屋,男人便停下脚步,伸手把她抱在了怀里。

香港十一月的天气,夜晚已有些微凉,徐天胤的胸膛却是烫的。他气息有些发沉,胸膛起伏,夏芍的脸颊贴在上头,能听见男人沉沉的心跳。

他的心跳总是这样,沉静。让人听了心安,却也心疼。

院子里是黑暗的,屋里还没开灯,只有月色在云层里露出一点来,洒在少女含笑的眉眼上,柔和的韵味亦使人心中安宁。

“师兄,今晚不看书了,陪你吧?”她用商量的语气问,因为知道他或许会拒绝。

果然,他将她放开一点点,却还是圈在怀里,低头看她,“不看书?”

“嗯,今晚不看了,陪师兄。”

“唔,课业…”

“没事!我有数。”夏芍垂眸笑了笑,笑罢一挑眉,板起脸来,“怎么?不想?不想就算了!”

夏芍一副生气的模样,说完一推徐天胤,转身欲走。

徐天胤一愣,手臂却倏地收紧,没让她走出去,只是低头看着她,眼眸漆黑。不知道她是不是生气了。夏芍板着脸,果然一副心有不爽的样子,男人见了,手臂又收了收,似乎有些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他抬头想了想,开始抱着她,拍拍她的后背。

夏芍差点笑出来,他算是找到哄她的方法了。试了两次管用,估计要一直用下去了。

夏芍忍住笑,还是不给好脸色,继续逗他,“说!想不想?”

“想。”这回男人很快速地就给了答案。

“想什么?”夏芍又问。她挑着眉头,月色里脸颊粉红,肌肤淡淡珠润光泽,明明是恬静柔美的面容,偏偏眼神略带杀伐,凶巴巴。

男人却陷在这柔美的面容和杀伐的眼神里,手臂紧了紧,气息微沉,定凝着她,“唔。”

却不想,他微变的气息当即就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她即刻便敏锐地感觉到了,顿时愣了愣,然后便往后退。但她步子往后一退便发现被圈锢得很紧,无法逃脱,于是便双手推拒在他胸口,“我是问你想不想要我陪,你在想什么!”

夏芍有点郁闷,她其实就是想逗逗徐天胤的。她还记得他刚刚学着追求她的时候,做过的一件混事,便是发短信给她,内容听了秦瀚霖那小子的教唆,说什么“宝贝,我想跟你一起起床。”这事她现在想来还觉得鸡皮疙瘩掉一地,但这男人也确实不会说情话。她原是想引导着让他说句好听的,比如说什么“想让你陪”之类的话,哪知道他思维跳跃很大,直接跳过这些,想到了后面的。

夏芍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因为她吼完这句,男人的气息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更沉。

他的胸膛隔着衬衣都像是着了火,着火的正是她双手抵着的地方。他的目光锁着她,让她感觉她是已落入陷阱的猎物,而他是等着开动晚餐的大野狼。最郁闷的是,这陷阱貌似是她自己挖的。

夏芍郁闷地想踩徐天胤一脚,但她知道他不会躲,所以脚还没踩上去,心里已是不舍得,于是只好愤愤跺了跺地面,眼神里的杀伐神色更甚,“想什么呢!饱暖思淫欲!我说的陪,是那个陪,不是那个陪!”

她在院子里教训人,但教训完表情就变得纠结,似乎发现有些事越描越黑,越说越说不清。她咬着唇,似乎已在反省今晚不该逗某人的,她一副认命的表情,已经在等着男人大发狼性,把她拆吃入腹了。

但没想到,等了一会儿,徐天胤却没有进一步动作。

夏芍一愣,抬头望去的时候,见男人正低头瞧着她,唇角在夜色里浅浅的弧度,目光柔和。他笑起来很好看,一身黑衣立在月色里,五官凌厉的线条都霎时柔缓,没那么孤冷,没那么有攻击性,整个人一种放松的姿态。

夏芍看得出神,手上却传来烫人的温度,男人牵起她的手,带着她进了屋。

屋里的家具和摆放都有点三四十年前的老味道,但桌椅都是干净整洁的,任何东西用过之后都被放回原位。如若不知道这里有人住,一进屋来多半会以为是客房。这里就像是没有人气一般,但只有夏芍知道,徐天胤很珍视这里。他每样东西放回原位,不是因为没有动过,而是动过之后保持原貌。他甚至早晨起来会擦拭屋子里的小摆件,动作很慢,珍视而回忆。

两个人只开了一盏床头灯,灯光昏黄。沐浴之后,两人便到了床上。但没有做什么,只是拥在一起躺着。

夏芍知道,在洗澡的时候,徐天胤就很想要她了,但他什么也没做。似乎是因为她说想陪他,所以他便克制着,就这么陪着她躺着,让她陪。

夏芍轻轻往徐天胤的怀里一偎,把他的胳膊当枕头,唇角带着淡淡浅笑,并不放过这么好的气氛,低声问起了她心中一直有的疑问,“师兄三岁就跟师父一起来香港了,家里同意么?”

即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很少有三岁家里人就同意拜师远走他乡的,更何况徐天胤的身份背景。老爷子是开国元勋,京城红顶子世家,徐天胤是嫡长孙,即便父母不在世了,也不应该像是没人管的孩子。竟然就这么跟着师父来香港了?老爷子是怎么同意的?他的叔叔姑姑们难道就不会反对?

这是夏芍第一次问起徐天胤家里的事,她不知道他会不会不愿意说,因为两个人之前的话题从来不涉及这方面,而徐天胤的一些过往,他不一定想要告诉她。

夏芍的声音很轻,如果他不想说,她不会逼迫他。

没想到,男人并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他只是将她抱得紧些,把脸往她颈窝里埋了埋,闷声道:“同意。”

夏芍听了这话反倒是愣了愣,同意?

似乎是感受到她有些不信,徐天胤难得解释,“爷爷同意,他跟师父认识。”

哦?

徐老爷子跟师父是认识的,所以放心将孙子交给师父?可即使是这样,家里的孩子这么小就来了香港,京城那边总要有个说法吧?不然怎么对外解释?

“师兄在玄门的事,其他人知道么?”

徐天胤在她颈窝里摇了摇头,气息熨烫。夏芍却一副了然的神色,果然。不管怎么说,师父的身份是风水大师,而在内地,虽然很多政商人士暗地里都信这些,但很多人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尤其徐老爷子的身份摆在那里,他说话相当于官方态度,他连公开表明信这些的可能都不会有,更别提让家里的嫡长孙去拜一位风水大师学艺了。

这事要是公开出去,会令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不说,指不定还会被谁扣一顶大帽子。

“那师兄是以什么名义,跟着师父来香港的?”夏芍又问。

“疗养。”男人有问必答,虽然话语很简洁。

疗养?

夏芍又愣了愣。疗养这个理由倒是不错,但外界的人又不是傻子,如果没病没灾的,谁信?这个理由如果要让人信服,除非…徐天胤当时是真的需要疗养。

三岁,以疗养的名义到香港来。发生了什么事?

夏芍想问,但男人好像感觉到她想问一些事。她还没开口,他便手臂紧了紧,整个人往她身上压了压,气息裹住她,更是在她颈间深嗅,呼吸略微急促。

夏芍一感觉到这些,便怔了怔。她没想到她只是一个想询问的意向,就能让他这样,她甚至感觉他很紧绷,而埋在她颈窝里的额头上,竟似有冷汗渗出。

“师兄。”夏芍很意外,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厉害,她轻轻唤徐天胤一声,手臂圈住他的腰身,在他后背轻轻地安抚。

徐天胤没答,他还是很紧绷,但还是没说话,似乎忍着不适也要等她问。

夏芍有些心疼,她想问,但最终却是闭了闭眼,笑了笑,问道:“师兄在香港十多年,书也是在香港读的吧?哪所学校?”

她改换了话题,总不想太逼迫他。而且,她有点好奇,师兄的学生时代会是什么样的?他在学校里,会怎么跟老师同学相处?会不会打架?还是一直不理人?

却没想到,徐天胤在听见这句话以后,反应虽然是明显好了些,手臂僵直的力道也微微放松下来,但却答道:“没有。”

“没有?”夏芍注意着他的反应,略微放下心来,但却问道,“没有是什么意思?没去学校?”

“嗯。”徐天胤答。

“那师兄的书在哪里读的?”夏芍问。她没记错的话,他当初跟伊迪和马克西姆见面的时候,英文和俄语说得很好呢!

“家庭教师。”

呃…原来如此。

原来,是找家庭教师在家里学习的。这确实像是他这性子才会做的事,但…

他没有去过学校,对大多数人来说,学校的经历在他的人生里并没有。他的人生里,没有严厉的班主任,没有被教导主任叫去过办公室,没有和同学打过架,甚至没有一个学校里交到的朋友。

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的人生经历,他却没有。

这并不是一种幸福。

她感觉到的,只是深深的孤独。

到底,师兄三岁前发生了什么事?

夏芍没敢再问下去,她觉得他至今没有解开心结。而她知道得太少,不知从哪里入手。只怕稍不注意,便会让他像刚才那样冒冷汗。

她觉得,她还是应该先去问问师父。

第三卷 香港斗法 第五十四章 师兄的过往

夏芍是趁着徐天胤晨起打坐的时间出的房门。前头的主屋里,唐宗伯刚起不久,看见夏芍过来,有点意外,“你这丫头,今天怎么这么早?这个时间,不应该还在打坐?学会偷懒了?”

“偷懒也不在您老人家眼皮子底下。”夏芍一笑,扶着唐宗伯坐到轮椅上,走去窗前开窗透气,又去倒了杯温水给老人,这才回来说道,“师父,我有件事想问您。”

“嗯?”唐宗伯喝着水,抬起眼来,笑道,“你有事要问?真稀奇。你个小丫头,从小好奇心就不重。什么事让你一大早的,不打坐跑来问师父?”

夏芍一笑,还是师父了解她。她也不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问道:“我想问问师兄小时候的事,他跟师父来香港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唐宗伯当即就愣了愣,“怎么想起问这件事了?是不是问过你师兄,他不肯告诉你?”

夏芍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昨晚师兄冷汗直冒的时候,也从未说不告诉她的话。只是她没敢问下去…

“我不敢冒然再问,昨晚我也是突然问起这件事。以前从未问过师兄,他也是没有心理准备。我觉得,我若是问,师兄应该会告诉我的。但我不敢再问了,我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师兄心里绷得很紧,我怕问得突然,一下子让他把这根弦儿崩断了。我只想先来问问师父,且了解一点,日后再慢慢来。”

这正是夏芍的目的。她想先从师父这里了解一些,日后慢慢开导徐天胤的时候,也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唐宗伯看着夏芍担忧的模样,叹了叹,把茶杯放去了一旁桌上,垂着眼叹了口气,“唉!你担心得有道理。很多事不是肯说出来,就没事了的。有的事,适合下一记猛药,当头棒喝,才能叫人一下子清醒。但有的事,需要慢慢来,要用时间和周围的人慢慢去抚。你师母用了十年,才让天胤从后面那间院子里走出来,唉!丫头啊,你师兄并不是不敢面对,他只是太重情。偏偏他命格孤,这一辈子,他都困在一个情字上了…”

情字?

夏芍知道,所谓情,并非全指男女之情,父母恩情、师门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皆是一个情字。命格孤的人,寡亲缘情缘,不能圆满,因而才苦。

“师父,师兄小时候到底遇到过什么事?我看得出,他父母早亡,跟这件事有关么?”夏芍蹲下身子,扶在老人轮椅旁侧,抬头问。

“唉!”唐宗伯叹了口气,“自然是跟这件事有关的。但这件事究竟是怎样的,师父这么多年来也并不全然知晓。”

“师父也不知道?”夏芍倒是愣了。

“只知其中大概。你知道你师兄的家世背景了吧?”唐宗伯问,见夏芍点点头,这才道,“你师兄的父母当年是在国外遇害,以徐家的背景,险些闹成国际问题。他父母当年遇害的细节,连外媒都是没有详细披露的,所以师父也只知道个大概。”

徐天胤的父母是在他三岁时遇害,细算起来,已经有二十五年了。依照当年信息传播的方式,这件事自然不会广为人知。而且,后世信息发达的时候,国人若是在国外遇害,处理不妥都很容易闹成国际纠纷,莫说徐家敏感的背景了。

夏芍对师父这个说法并不感到意外,她只是没想到师兄的父母是在国外遇害的。

“在国外?”夏芍低喃。

“对,国外。”唐宗伯抚着胡须,也垂着眼,“听徐老爷子说,他们一家三口是去国外度假,没想到…唉!”

唐宗伯叹了口气,抬头望向院外。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如今已是久远,再回想起来,多少往事浮上心头,难免有种物是人非沧桑变迁之感。但他还是慢慢说了起来,“师父与你师兄的爷爷早年相识,他长我十余岁,我二人称得上忘年交。当年,我曾为他的长子批命,说他在三十岁时会有大劫,可惜他没有信我。那段时间正是各种运动闹得凶的时候,很多老一辈传统的东西都被砸的砸,烧的烧,风水命理皆被批斗成牛鬼蛇神、封建迷信。我也不知道你师兄的爷爷当时是不敢信,还是当真不信,总之那时候我感到待在内地不合适,便打算回香港。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从京城出发,路上看到一些老一辈的东西烧得太严重,心里惋惜,打算沿路救一部分,能救多少算多少,这才从京城一路南下。就是在南下的时候,遇到了你张师叔,救了他之后,把他也带到了香港。”

唐宗伯说到这里,脸上神色带些后悔与自责,“你师兄的事,说起来,我也有责任。徐老信不信,那是他的事,我自该知道批得没错的。但我回来香港之后,这边事忙,慢慢的,我便把这件事给忘到脑后了。后来,内地许多政策放开了之后,我才又接到一宗阴宅风水的案子,往内地走了一趟。那一趟刚好是去京城,我便在京城又遇到了徐老。当时,我一眼看出他有丧子之痛,如遭雷轰,这才想起这事在相隔两地的数年时间里,被我给忘了…”

唐宗伯悲叹一声,自责不已,“就因为我忘了,没能阻止得了,天胤的父母就这么去了,他当年才三岁,也差点丧命。我在徐家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他才这么一点。”老人伸出手来,比了个三岁男孩的高度,“长得可爱,就是不会说话。不说话,不看人,你师兄他爷爷说他是受惊所致。”

“受惊?”夏芍抬头看着老人。

“嗯。”老人点点头,“我也是听徐老爷子说的…你师兄的父母是在酒店里遇的害,恩怨纠葛为何,有多惨烈,老爷子并未提及。他只说,当年在酒店里并未找到你师兄。所有的人都以为他被绑架,或者在别处遇害,连外国警方都是这么认为的。但谁也没想到,最后竟是在酒店里找到的他。他就他父母遇害的房间,藏身的地点匪夷所思,竟在酒店床垫下面,木板的暗箱里。那地方本是普通人家为了存放杂物用的暗屉,但酒店里用不着,就一直空着。应该是他母亲把他藏进去的,但是警方还是觉得他能活下来是个奇迹。那里面的空气不足以让人存活太长时间,而他在里面度过了三天。”

夏芍呐呐地听着,伸手捂住了嘴。

“我在徐家看见你师兄第一眼的时候,就知他不是受了惊吓人魂游离,而像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世界里。我用元气、用药给他调养了一段日子,他才会看人,叫他才有反应。我那时香港的事还很多,把你师兄带来香港是我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件事我也有责任,而且当时我还没收徒,在看过你师兄的八字之后,知他命格孤奇,天生适合入玄门,这便像徐老爷子提了出来。”

“你师兄他爷爷…唉!他对儿子的死也很自责,怪当初没听我的。所以,我一提出来,他只考虑了两天便答应了我。他对外宣称我是名老中医,让你师兄跟着我到香港疗养。你师兄当时年纪虽然小,但他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心里很清楚。他从被我抱着离开徐家,到来到香港,从来没哭闹过,一直很安静。那时候,你师母还在世,一直把他视如己出般照顾。”

唐宗伯的目光一直落在院子里,那是数十年没有变过的景色,仿佛看着院子里的景色,就能够回到从前。他慢慢地说,夏芍静静地听,却忍不住情绪波动,遥想当年。

当年,三岁的男孩跟着父母外出游玩,却不想在入住酒店那晚,父母遭人暗害。母亲在危急关头,最先想到的事便是藏匿幼子。她或许翻过衣橱,翻过酒柜,但都不保险。最后在酒店床垫下发现了木板做有暗箱,她将幼子藏身在此,在盖上木板的时候,或许告诉过他,别出声,别动,别害怕,无论发生什么事。

他当时只是个孩子,他很听话地没有出声,没有动。但他有没有害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床垫下面的木箱,黑暗,压抑,三岁的男孩躺进去,就像是量身定做的小棺材。为了不让人发现,他的母亲盖上木箱,将床垫推回原位,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没有动过。这种凶险的时候,母亲想的是如何让孩子先逃过一劫,她或许没有时间思考他被闷死在里面的可能,或许在临死的一刻,母亲只能寄希望于幼子够聪明,在听见警察来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被人救出。

但她没想到,他很乖,听话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在床下的木箱子里躲着,亲耳听见母亲被残害。那漫长的一夜,他在黑暗憋闷的狭小空间里是如何度过的,没有人知道。三天的时间,对年仅三岁的孩童来说多有漫长,也没有人知道。

他连警察来了也没有发出声音,直到生命极限之时身体碰撞到床板,才致使他被发现。他被救出的时候,没有看见他的父母亲。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他的父母。母亲将他藏匿在床板下时说的话,成为幼时的他最后的记忆。

他被困在这记忆里,一直遵守着。

不出声,不动。

直到对他来说,生命中又一重要的人的出现。

师父将他带来香港,师母养育着他,如同母亲一般。一开始,他并不习惯,夜里他找到屋里的衣柜,钻在里面睡觉,让师父师母险些以为他丢了。四处寻找之下,最终在衣柜里找到了他。师母心疼他,晚上便陪着他,白天师父教他习武,教他玄学易理,教他人生无常,甚至聘请家庭教师,教他识字读书,让他接受精英教育。他们是他的师父师母,却待他如亲子。

五岁之前,他没有出过院子,五岁之后,他开始在后院的梅花桩上习武。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宅子,连过年都不曾回去过京城。

在玄门,弟子们都知道掌门祖师收了名嫡传弟子,但没有人见过他。门派中传言他是真正的入室弟子,入室静修,不见外人。但其实他是性情孤冷,不愿与人交流。

直到,他十四岁那年,师母因病离世。

他再次失去了母亲,但母亲离世前,却有遗愿。

她只希望他能走出去,过正常的生活。

师母的遗愿,成为刻在他心上的又一道咒。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迅速让自己适应外界,在十五岁那年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以后,他接受特别训练,进入特别部门,之后在国外过着执行危险任务,腥风血雨的日子。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正常的生活,但至少他遵守了师母的遗愿,走了出去,并且去过很多国家,很多地方…

夏芍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师父那里走出来的,她只知道她走出来时早已泪流满面。心底止不住地疼,眼泪往外涌,她寻了棵树下坐了,调整气息,调整元气,务必让自己看起来一切如常。

她还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他的父母是因何被害,事后如何处理的,他当年到底是怎样被救出来的?但这些疑问在她心里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师母可以用十年的时间让他走出去,她便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让他过正常的生活。

所有属于年少时期的磨难终会过去,幸福两字,她可以用一生陪他体会。

夏芍在树下坐了一段时间,直到确定自己气息平复了,眼也不红了,声音也不哑了,这才起身回来后院。

徐天胤的屋里没有人,夏芍在厨房寻到了他。

男人正围着围裙,围着灶台转,锅里八宝粥的香气扑鼻。他看着锅里,汤勺轻轻搅动着里面的米粥,看着鼓出来的泡泡,目光专注。

眼下的季节,天气已经转凉,但徐天胤却只穿着件薄薄的黑毛衣,大v的领口,胸膛和锁骨性感地露出一线。但夏芍这时却并不觉得性感,她总算知道他为什么不喜欢穿高领的衣服,也总算明白他为什么穿衣总是不多。大概是因他儿时的经历,他觉得闷热或者憋闷。

夏芍一来到厨房外面的时候,徐天胤便发现了,他转过头来看向她,见她的目光在往锅里瞅,便说道:“就快好了。”

夏芍一笑,走了进来,往锅里一看,嗅了嗅,“好香!一看师兄熬八宝粥,就知道今天是周末。”

她还没忘记徐天胤刚刚在东市找到师父的时候,在山上陪着老人家过了个年,每天由他伺候老人的衣食起居,早餐食谱至今她还记得。他是一周轮换着,周一有燕麦,周二有牛奶,周三是豆浆,周四到周末喝粥,但分别是红豆粥、绿豆粥、白米粥和八宝粥!那时,这食谱还被她笑话过,觉得她的师兄是个呆萌的外星物种。如今想来,看见这粥,只让她觉得心里一暖,再是一软。

“师兄煮粥的手艺最好了,跟谁学的?”夏芍笑着问。

“师母。”男人搅了搅锅中的米粥,舀起来看了看,关火。

夏芍一点也不意外,但她却笑道:“我没见过师母,想学也学不到了。怪不得师父喜欢和师兄熬的粥,原来是这样。不行,我也要学!”

她一副学了我就跟你抢师宠的模样,徐天胤却看她一眼,点头,“好。”

他手臂一伸,便拿过一只锅子来,蹲下身就去把白米红豆绿豆桂圆冰(禁词)糖等物舀进锅子,起身就去洗米。夏芍见了一把按住他,“干嘛?”

“教你。”男人答得理所当然。

夏芍眼神直愣愣看一眼那锅熬好的粥,“已经熬好一锅了,再熬一锅,打算吃一天么?”

男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眸黑漆漆地盯着那一锅热气腾腾的粥,半晌才又看向身旁少女,“唔。你说要学。”

夏芍咬唇,心里却是暖的。这暖意染上她的眉梢眼角,顿时叫人看了移不开眼。但她唇角勾起来,却有些小狐狸的意味。师兄要教她,她自然是要学的。至于吃不吃得完,那是师父才要考虑的事。

唐宗伯在外头打了个喷嚏,不知道无良的女弟子想让他把两大锅子的粥都喝下去,但今天的早饭他却是觉出比平时晚来。

不是晚一会儿,而是晚了有一个小时。

等到开饭的时候,唐宗伯看着夏芍笑眯眯地和徐天胤一人端着一大锅的八宝粥到桌上,老人顿时嘴角抽了抽。他自是喝不完的,最终只得让张中先把张氏一脉的弟子都喊了来。弟子们刚吃过早餐,一人手里被塞上一碗八宝粥,脸色都发着苦。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日子才刚刚开始。因为夏芍决定,日后周末早晨就是她和师兄学熬粥的时间,至于熬出来的粥,自然是要靠大家一起解决。

趁着弟子们喝粥的时间,夏芍出了院子,给艾米丽打了个电话。

艾米丽昨天中午跟夏芍分开之后,便开始着手收购鬼小学那块地的事。那块地多年无人问津,连买下来建墓地的开发商都没有,如今竟然有地产公司提出要买,地政总署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但如夏芍所料,这块地本该是很便宜的,但地政方面了解到艾达地产是内地来港注册的公司之后,有意提高价码,对闹鬼传闻只字不提。艾米丽拿出这间学校的传闻等一叠资料提交上去,借势压低价码,地政总署那边却称这是无稽之谈,让艾米丽尊重科学,不要被无谓的谣言蛊惑。

遇到这种情况在夏芍的意料之中,艾达地产来港发展,三合、嘉辉、世纪三大公司分割地产市场,另有百家小地产公司在香港地面上求生存,这样的局面,本地的小地产公司要跑业务都不容易,何况外来的艾达地产?

除了找谁都不愿意要的地来搏一搏出路,艾达地产还能买下哪里来?

地政总署的人有这种想法,艾米丽自然不易以低价购得那块地。地政那边摆出官方姿态来,认定艾达地产在香港无根无基,连个人脉也没有,除了按规矩照章程,别无他法。

这是吃定了艾达地产!就想从艾达地产身上多收点钱。

夏芍打电话给艾米丽的时候,她正从地政总署出来,“夏总,我已经对地政的人说,如果价码不在我们的理想范围之内,我们会放弃这块地的开发。但他们看起来认为这是我们定下的计策,因此并没有挽留我。”

夏芍听了哼笑一声,“那就让他们继续拿乔,不必理会。鬼小学那块地,先冷一冷地政那边,放放凉,让他们清醒清醒脑子。我这里还有处收购计划,你着手一下。”

夏芍报上曲冉家里所在小区的地址,细说了一下昨天在小区里见到的情况,并将自己的计策和打算说与艾米丽听。艾米丽是不懂风水上的事的,但夏芍的计划却让她越听眼神越亮,站在地政门口便已神采奕奕,斗志昂扬起来!

“我明白了,夏总。我立刻着手去办!”

“嗯。”夏芍挂了电话之后,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望向地政总署的方向,哼了哼。

不出三个月,她要地政那边上门来求着艾达地产收购那块地!

收起手机,夏芍转身走向后院。公司的事,她向来是掌握大方向,具体的让各部门去实施,今天她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让师兄陪着她看书!

而夏芍并不知道,在她在书房看书复习、艾米丽回公司着手曲冉小区的收购计划的时候,世纪地产公司的会客室里,坐着两名男人。

两人都只是而立之年,年不过四旬。一人是世纪集团的董事长瞿涛,另一人是三合会的小头目沈海。

瞿涛年纪才三十九岁,十年在地产行业打拼,世纪集团已有三百多亿资产。其资产积累之快,与地产行业的巨额利润有关,自然也与他本人的狠辣作风脱不开关系。

瞿涛此人也是白手起家,家世普通。他早年在大学时期就自己开办公司,因盈利小有资产而在学校里有些名气。他混迹中产圈子和上流社会,但却在初入上流圈子的时候,没少受人轻蔑。香港从不乏富商名流,大学时期的瞿涛,资产与如今相比,自是天上地下。他那时为了结交人脉而使尽浑身解数进入上流圈子,在轻蔑和施舍的眼神里壮大自己,这也使得自尊心极强、自认白手起家不输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他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强者要能屈能伸,成功属于懂得蛰伏和一击必杀的人。

没有人知道瞿涛是缘何走入地产行业的,只知道他从十年前开始崛起,资产每年都在滚雪球一般急剧积累,直到如今的地产大亨。

外界对于瞿涛的报道除了他和许多女星牵扯不清的风流情史,还有的便是他在风水上的造诣了。

外界对他的评价颇高,称他是商人中的第一风水大师,风水大师中的第一商人。

这一切皆源于瞿涛在公司承办的项目上总喜欢引入风水方面的宣传,而经他出手的竣工项目,在风水方面,反响确实是不错,因而久而久之,凡是世纪地产兴建的项目,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但瞿涛的风评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好,他有很多负面新闻,都源于他在收购项目上压低补偿价码,并聘请打手寻衅滋扰居民有关。每一次都有居民因此报警,但十年来因为从未出过人命事故,甚至连打人的事也很少见,因此警方也拿瞿涛没有办法。曾有媒体采访过瞿涛,问及他压低补偿价码的事,他的回答很理所当然——“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商人是唯利的,我所做的事是以集团利益为先,如果我不能为我的集团争取最大利益,那么我作为商人,就是不称职的。”

外界对这一说法,有赞同其敢说敢做的,也有抨击其不懂得回报社会的。总之,不管是怎样的风评,这位地产界大亨依旧资产一年多过一年,事业如日中天。

而此时,这位唯利的商人正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倚在在落地窗前桌子一侧,端着红酒,笑了笑。

瞿涛五官称不上帅气,但多年身居高位,令他眉宇间威严凛然,尤其是那一双眼眸,电般慑人,看透人心一般,令人从头凉到脚。

但他此时却是笑了笑,抿了口红酒,对沙发上坐着的沈海道:“沈哥,我请你的人不是一年两年了,被人打还是头一回。那位芍姐是新入帮会的?连沈哥的人都打了,想必帮会里地位不低吧?能不能替我捎句话,我请客做东,请她出来叙叙。”

沈海一听就知瞿涛是想请对方吃顿饭,收买一下,日后永嘉小区的事,就让对方装没看见。但沈海却摆起了手,“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今天我过来就是为了跟你说一声,那女人我的人回来跟我一说,我立马就查了,她不是我们三合会的人。”

瞿涛一听,少见地愣了愣。沈海是三合会的小头目,离帮会核心成员还差得远,但也算是外围散货的一个有名的头目,手底下二三百的弟兄跟着他混,请他的人,花钱比请三合会高层的人少得多,而且那些小混混都是地痞流氓,普通人见了就怕,雇他们恐吓人成效也好,因此瞿涛跟沈海算是合作很多年了。

沈海在地头上混,自然算是地头蛇,三教九流,各类人各类消息,没有他不知道的。他查的事不可能有错,所以瞿涛才愣了愣。

“她不是三合会的人?但你手下的人说,展若南喊她芍姐。”展若南虽然不算三合会的人,但她是三合会总堂左护法展若皓的妹妹。展若皓是戚宸的左膀右臂,手下大将,他妹妹在道儿上也是无人不知。那火爆的脾气和桀骜不驯的性子让道儿上的人都颇为头疼,她那性子,用这种称呼喊人是很少见的。这芍姐,他一心以为是三合会高层。

难道这次,他错了?

不是三合会的人,却把三合会的人给打了?

香港的地头上,男人都不敢干这样的事,何况是女人?

“那这女人什么来头?”瞿涛转着酒杯问,“沈哥别告诉我,她只是永嘉小区某住户的朋友,路见不平,就打了三合会的人。”

沈海点头,“对,还真是这么回事。我查过了,她的朋友确实住在你们公司要收购的小区,那家人姓曲,只有母女两人。女儿名叫曲冉,在圣耶女中读书。昨天是她带着朋友回家,打了我的人。南姐和那名芍姐都是她圣耶的同学。”

“同学?”瞿涛挑眉,唇边笑意有点怪。真没想到,他一句玩笑话,还真猜对了?

路见不平?当今这社会,还有这种人?

也对,还是学生嘛。自然天真了些。

瞿涛垂眸看看红酒杯,顿时兴味索然。要是三合会的高层,他还有意结识一下,如今对方只是名高中生,跟他的世界和距离差得太远,自然没有结识的必要了。

沈海看出瞿涛脸上的嘲讽笑容来,接着说道:“你一定想不到,她不是香港人,是大陆来的转学生。展若南称她芍姐是因为她来学校的第一天两人就因事打了起来,她打赢了展若南,展若南就跟着她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