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王越过贞娘离开,贞娘跌坐在地上,喃喃的说道:“我不能着急,不能急,总会让王爷明白,我是贞洁的。”

贞娘九死一生也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在她生产时,天生异相,皇帝病重,皇长子联合三位皇子逼宫,在宫中陪伴皇后的嫣然将七皇子藏于她的车架上,将他带出皇宫,并且赶在来捉拿七皇子的士兵前,将七皇子送出京城。

京城风声鹤唳,汝阳王府等多家亲近七皇子的勋贵全被围了起来,因赵睿琪领兵在外,皇长子不敢妄动汝阳王府,紧紧是围困,嫣然冷静的镇守王府,照料被吓得病倒的祖母,安抚汝阳王。

“表哥很快会回来的。”

当知晓皇长子打算饿死,困死汝阳王府的人时,嫣然将儿女交给汝阳王,“您帮我照料他们,我等不到表哥了。”

“儿媳,你要做什么去?”

“进宫,鸣冤!陛下还活着呢。”

嫣然知晓王府必须誓死一搏,她穿上了朱红的华服,轻扫峨眉,骑马扬鞭,汝阳王仿佛看到了娴娘,“本王···本王没用之极。”

最痛苦的莫过于他,身为男儿却无法保护亲人,汝阳王胸口发闷,再次吐血,贞娘眼看着嫣然冲出去,“傻瓜,以卵击石的傻瓜,她为甚不懂得隐忍,为什么不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嫣然,我是该恨你吗?”

“皇长子殿下,你不怕?不怕陛下苏醒?不怕被后世人戳脊梁骨?”

嫣然手中拿得是当初舞剑后皇帝赏赐的宝剑,开国皇后留下的宝剑,因此她可以轻易的闯进金銮殿,面对得意的皇长子,开国皇后来自于神仙洞府,她留下的宝剑是信物,因此嫣然确信皇长子再愤怒,都不能杀了她。

“汝阳王世子妃你大胆!竟敢指责孤王?谁给你的胆子?”

“道德公道给我的胆子,你多行不义,为何我不能说?料想神仙洞府的人很快会知晓你倒行逆施,你失去了民心,还想登基做皇帝?”

“来人,将他···将他···”

“逆子,你打算将汝阳王世子妃如何?”

皇帝被皇后搀扶着走出了宫中密道,“朕没老糊涂的将帝位交给你这个逆子。”

嫣然低垂着头,她赌对了,七皇子也说对了,被控制起来的皇帝是傀儡,并非真正的陛下。

“见过陛下。”

“你很好,嫣然,你同你表哥都很好。”

一场看似浩大的叛乱很快的镇压下去,七皇子调兵重回京城,神仙洞府派人来恭贺他被册立为太子之喜,同时捷报传回京城,赵睿琪击杀叛乱的左路先锋,亲自率军迂回配合傅俊卿击破蛮夷主力,同时赵睿琪领兵深入,直捣蛮夷王庭,逼得蛮夷向北遁去。

皇帝高兴至极,赞叹不已,嫣然被命妇簇拥,她终于等到了表哥平安归来。

“表妹。”

“表哥。”

赵睿琪抱住了嫣然,“我不会再离开你,表妹,我不会再离开。”

贞娘生的儿子直到八岁上,还叫悔儿,没有姓氏,汝阳王仿佛忘记了给他起大名,贞娘费劲心思证明他是汝阳王的亲生儿子,汝阳王从未相信过。

他冷着贞娘,也很少再找侧妃侍寝,每日参悟佛理,王府的事情他管得很少,很少。

“王爷,您不觉的他像您吗?”

“本王不觉的。”

因为笃定贞娘不贞,汝阳王如何看悔儿都不像他,他对悔儿忽视的彻底,从未想过给他请师父启蒙,贞娘抗争过,但汝阳王不为所动,贞娘只能自己教导他。

悔儿同嫣然的儿子差不多大,但待遇天差地别,自从他懂事后,无论贞娘如何教导他自强不息,他都无法完全静下心来。

“娘,为什么父亲不喜欢我?大哥也喜欢我?”

“娘,为什么父王总是骂我?为什么我苦读了您交给我的诗词还无法让父王满意?为什么瑾哥儿可以将父王当马骑?为什么父王眼里只有他?”

“娘不是王妃吗?”

“娘,我恨你,父王今日告诉我,我是野种。”

面对儿子的控诉,贞娘无言以对,女儿环姐儿早就被嫣然笼络过去,整日的巴结嫣然,从不肯听她的话,儿子···越大越恨她,贞娘异常的痛苦,也有了几分的悔意,为什么生下他们?

再多的故事,再多的教育方法,贞娘都没掰正儿子,他成了京城有名的浪荡公子,夜宿花街柳巷,在赵睿琪的儿子面前他连尘埃都算不上。

贞娘妹妹想到此处心就好像被蚂蚁啃咬过一样,在悔儿十五岁上,汝阳王割舍下一切出家避世,她拦不住,嫣然并没缺到贞娘什么,她却成了王府的隐形人儿。

每日她都会去祠堂,看着娴娘的灵位,苦笑:“大姐,我后悔了,我为什么要来当继室?为什么···”

贞娘实现朦胧,听见原处有声音,“那就是汝阳王妃,她的儿子是世子,女儿是皇后,汝阳王又爱重于她,她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谁敢再提她是庶女?”

贞娘看见了她,她被汝阳王宠溺,受人尊敬,儿女争气出息,赵睿琪···早就辞了世子死了,“那才是我的人生。”

在门口的嫣然,轻声问道:“你凭什么认为,我同大姨母都得成全你?如今不是你要过的平静安宁日子吗?”

“表妹,回去了。”

赵睿琪牵起嫣然的手,向王府主院落走去,那是娴娘留给她最爱的儿子儿媳的院落。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娴娘的番外,是穿越回去报仇的,其实这本书的算是给娴娘正名的一本书,桃子的愿望满足了一半,哎,娴娘写出来了,嫣然薄弱了很多,等到桃子吸取经验再写嫣然的故事好了。

咳咳,下一本桃子会开清穿炮灰文,是一个独特的炮灰的故事,比这个故事要轻松愉快的多。

不知道大家有兴趣木有,没有意外的话可能明天大家就能看到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番外

倒在烈火中的娴娘笑了,在她眼前是儿子儿媳相携幸福甜蜜的样子,看到了贞娘的凄苦,娴娘相信嫣然会将她布置下的暗棋安排好,她感觉不到烈火灼伤身体的疼痛,这一辈子即便所托非人,但她活得精彩。

凤凰涅槃说得就是她,娴娘睁眼时,不是地狱,她还活着?娴娘猛然坐起,眼前的摆设很陌生,被褥是素雅的,不是她的喜好。

听见动静涌进来一堆的婢女妈妈,娴娘沉住心神,低垂下眼帘,随着丫头妈妈动作,一个很清秀可人的婢女在她耳边说:“小姐,夏公子一直担心您。”

夏公子?他是谁?镜子里的女子很美,比娴娘还美,只是眉眼间没有精神,仿佛一个精美的瓷娃娃,看梳理的发髻应该没有成亲,娴娘怕身边的人起疑心,低低的应了一声。

“谁不知当今陛下对皇后娘娘情根深重?太后娘娘如果疼您的话,断不会让您入宫,她是看小姐好拿捏且有有倾国倾城的美貌,皇后娘娘一直跟着皇上,娘家又是汝阳王府,有争气的嫡亲兄弟,世子殿下可是皇上的发小,说句打嘴的话比亲兄弟还亲,太后娘娘是被汝阳王王妃逼得,才会想让您进宫分宠,可她哪里知晓您早就心有所属?”

“夏公子五日后在后门等您,小姐,奴婢不忍看您困在后宫无宠无爱。”

“你愿意帮我?”

娴娘淡淡的问道,婢女点头:“您对奴婢太好了,奴婢万死报答您。”

娴娘嘲讽的一笑:“是报答我?还是报答你真正的主子呢。”

“小姐···”她心惊肉跳指天指地的发誓:“奴婢不敢背叛您。”

”小姐,夫人来看您了。”

娴娘看向了门口,一名端庄的妇人走近门,看到女儿最宠爱最信任的丫头跪在地上,“这是怎么了?”

“母亲,她···她竟然···”

娴娘用丝绢捂住眼睛,原本的人儿是个没主见懦弱的,她不能让任何人怀疑,听见汝阳王府,听见王妃,听见世子,她再着急也没表露出,“我说她真真是脏了我的口,您问她。”

婢女自是不敢说的,夫人也不是个手软的,很快套出了详情,夫人气得脸发白,“你这贱婢,想害死我的娴姐儿?”

“夫人,奴婢不敢的,奴婢不敢。”

“母亲。”

娴娘泪眼迷蒙,“奔者为妾,女儿是记得的,是女儿不好太宠她,奴婢还想摆布女儿,我···太没用了。”

“娴姐儿乖,不哭,不哭,娘打死她给你出气。”

“她一直在我身边,也知晓道理,平时端庄稳重,今日怎么会出这等主意?女儿同夏公子轻轻白白的,娘要相信女儿。”

娴娘泪眼中闪过精光,断看这位夫人是不是个精明的了,妇人搂着她心肝肉一样的,根本没听出她的暗语,娴娘此时不是点破的好时机,心中存事陪着她哭泣。

哭了一会,跟在妇人身边的妈妈眼底闪过锋芒,担忧的看了一眼娴娘,压低声音说:“主子先不能将她打死。”

“怎地?她想害了娴姐儿,打死她算是轻的。”

“她虽然是买来的,但小姐带她不薄,蛊惑着小姐淫笨,在小姐即将入宫的时候,您不觉的其中···”

娴娘轻出了一口气,好在有明白人,妇人说道:“你是说有人指使她?把我的娴姐儿当傻瓜混弄?”

“是不是有人指使不要紧,您说有人就有人,一次弄弄不倒汝阳王王妃,两次三次呢?是不是她指使有什么关系?太后娘娘看在皇上的面子才会忍下这口气,做了姐夫继室的庶女,真当她人人都爱?”

夫人道:“一会儿我就进宫去,你把她看好了。”

“喏。”

“娴姐儿?娴姐儿?”

“我没事,娘。”

娴娘指甲扣紧肉里,脸色煞白,她的琪儿呢?“我···只是没想到汝阳王王妃是那样的人儿。”

“我知晓你也愿意亲近她,但娴姐儿别忘了,你是太后的侄女,原本你姐姐就是定给皇上的,皇上一时糊涂看上了孟贞娘的女儿,你大姐生生的···你姑母退让孟贞娘是迫不得已,皇上最看重她,汝阳王世子又是那般争气,太后娘娘好不容易才让皇上点头让你入宫,虽然不过是个妃,但我的娴姐儿出落得好,又是皇上的表妹,皇上不会亏待你。”

妇人絮絮叨叨说着,娴娘的手指甲染血,“娘,我记得,我不会再让您失望。”

夫人领着进言的妈妈进宫去了,娴娘看着掌心的伤口,琪儿,嫣然,你们都还在吗?为什么会是这样?娴娘叫来了丫头旁敲侧击的询问京城的新鲜事儿。

问了一个多时辰,娴娘掌心的伤口越来越深,越来越大,“明日,我去···我去寺庙里上香。”

翌日,娴娘得了好个好消息,太后将婢女教唆娴姐儿私奔的事情告诉给了皇上,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说的,也不知道汝阳王妃如何摆脱嫌疑的,娴娘入宫由妃变成了贵妃,府里的人都很高兴,此时娴娘带着丫头去了寺庙,娴娘跪在佛像前,抬眼看着佛像,您是不是也不甘心才让我回来?

可你为什么让琪儿死了才放我回来?我的儿子被孟贞娘作践死了,琪儿是我害死的,为什么我没看出孟贞娘?为什么嫣然不同我说?到底那一断记忆才是真实的?难道我安排下的没有起作用?为什么?

不对,嫣然不可能那么单纯,安宁公主不可能看重孟贞娘,这里没有她孟娴娘的传说,有得只是孟贞娘如何的温婉出色。

“小姐,您该起身了。”

娴娘走出大殿时,看到了一熟悉的身影,她浑身冰冷,嫣然···是嫣然?一袭素色衣服的嫣然在娴娘身边走过,她仿佛没有灵魂一般。

“那位就是前世子妃,如今的侯夫人,侯爷过世后,她也···也好像跟着去了。”

娴娘默默的看了嫣然一眼,她再无记忆中的活泼,天真,只剩下死寂,以及周身难以散去的痛苦,娴娘道:“回府。”

她仿佛是对陌生的人,娴娘恨嫣然,更恨自己,她同样没有法子再面对嫣然,如果她同二妹妹对嫣然多用点心思,如果她再精明一些,如何都不会让孟贞娘得逞的,她以为能护住儿媳儿子周全,断没想到时这种结局。

是了,如果没嫣然提醒,她也看不出孟贞娘,她原先的布置如何都控制不住孟贞娘,娴娘捂着额头,哪一个是真实的?也许嫣然曾经有过痛苦的经历,她才会告诉她,娴娘才会重新布局,保全他们一生的幸福。

但眼前···娴娘喃宁:“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汝阳王王妃···”作践死了琪儿,我如何都不会放过你。

马车路过汝阳王府,娴娘唇边挂着冷笑,满目的富贵是她谋算来的,她的儿子没有享受到,孟贞娘母子凭什么享受?“停车。”

马车停下,娴娘看到了汝阳王爱弱珍宝的一样的将孟贞娘搀扶下马车,看到了那位世子,父子子孝,娴娘的手虚空点了点孟贞娘,“走吧。”

“是。”

同年八月桂花漫开的日子,娴娘换了一副身躯,换了画皮踏入皇宫,初封即为贵妃,但在入宫第一夜,皇上没有到,说是陪着皇后,娴娘淡淡的说:“歇了。”

娴娘腰是直的,忽视了宫女太监的嘲讽,如果事情太容易达到目的就没趣了。孟贞娘我就先同你教导出的女儿玩玩,我倒要看看你一庶女教导出的女儿有什么能耐。

娴娘这一夜睡得是极好的,清晨早起,她品装大扮,头戴凤凰展翅的发钗,为她绝美的容颜点缀上难言的贵气,伺候的宫女冬雪看呆了,贵妃娘娘好漂亮,但提醒说:“皇上喜欢素雅精致的打扮。”

娴娘将一朵牡丹绢花带到头上,“宫里都学了汝阳王王妃?”

“王妃殿下的装扮总是让人争相效仿,皇后娘娘同王妃殿下的性子很像。”

娴娘抿了抿嘴唇,宫里规矩入宫的妃嫔不能带婢女入宫,如果有陪嫁的丫头,一是不好管理,二是想入宫伺候皇上没那么容易。规矩正好合了娴娘的意,省得身边的人看出破绽,皇后娘娘打理皇宫还是有两下子,她娘家安排的人鲜少有指派到她身边的。

“都学汝阳王王妃兰花般气韵,哪会有人再记得牡丹的富贵?”

娴娘迈步出了拱门,“去皇后娘娘的寝宫,本宫先拜见皇后娘娘。”

再多的隐藏,再多的伪装,娴娘本质的东西并未随着她转世而消失,汝阳王府的根基在皇宫,他们如何作践琪儿,娴娘会一项一项的还回去,她的儿子她知晓,不是逼得太过分了,琪儿宁可死在世子位置上也不会退位让贤。

皇帝正为皇后画眉,皇后脸上是皇帝最喜欢的娇羞之色,即便儿子都生了,皇后一如既往的娇羞腼腆,皇帝心情不错。

“贵妃娘娘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不由得一愣,她以为受了冷遇的贵妃会去找太后诉苦,没想到她会来请安,皇帝平淡中有了一分的轻蔑,“她倒是个守规矩的,宣。”

随后皇帝握住皇后的手臂,柔声道:“如果她想耀武扬威的欺负你,朕今日就让她去冷宫里住着去。”

皇帝的话语在娴娘迈步进来时戛然而止,那是怎样的女子,怎样的绝世风华,看惯了清雅高雅的空谷幽兰,见到恣意绽放的百花之王,皇帝有几分遐思,娴娘福身,”臣妾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好像有写多了,尽量在两三章搞定,不是桃子烂尾,是没什么好写的了。桃子新开了一个文,清穿之炮灰女配,欢迎姑娘们捧场。

第一百三十八章番外

皇后是贤良淑德,温婉宽厚的人,即便有一国之母的尊贵,却不会为难后宫里的任何妃嫔,对贵妃更多了几分的宽和。皇帝心中是震惊的,不是不知道表妹出落得好,但没想过她如此风韵。见惯了皇后的温婉柔顺,再见到宛若神妃仙子的贵妃,一时之间他有震撼,亦有百爪挠心的渴望。

娴娘的礼数周全,对皇帝,皇后都是毕恭毕敬,不曾抱怨独守昨夜,“皇后娘娘的凤体可曾好些?”

“无碍的,让妹妹惦记着。”

皇后用柔柔的笑意掩饰去尴尬,昨夜皇上留在她宫里的借口便是她凤体欠安。

娴娘勾起嘴角,满怀真诚的说:“那真是太好了,臣妾昨夜惦记了许久,太医怎么说的?怎么用药?”

“以前的落下的病根儿,时不时得会犯。”皇后平淡的解释,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娘娘同陛下青梅竹马,又是结发夫妻,同陛下一起受过苦,如今您位居国母苦尽甘来,臣妾对您唯有羡慕。”

娴娘眉眼弯弯,却一派大方,皇后粉面娇羞,“提这些做什么?本宫落下的病根并非是陛下。”

皇帝的目光重新凝在皇后身上,皇后眸子里越发显得羞涩,“陛下,贵妃妹妹还在呢。”

娴娘屈膝,“臣妾不打扰划娘娘,臣妾还得去向太后请安。”

皇帝以为娴娘先去了太后那里诉苦,皇后也略带几分不安,娴娘低声道:“臣妾知晓如何说,您凤体欠安,皇上理所应当的照顾您,您是皇后娘娘,臣妾不会忘记。”

娴娘如同来时意外,离去同样让人费解。皇帝手上端着茶盏,浮动的水面荡漾出一抹靓影,“她是个懂事的。”

“说得是,没想到贵妃妹妹如此善解人意,反倒显得臣妾···臣妾没有大妇风范。”

“不可如是说,你的好,朕一直记在心里。”

皇帝放下茶杯,将皇后揽入怀中,“当年你陪朕吃得苦,朕都记得,宫中艰难,你受了不少的委屈,如今朕为九五至尊,岂会让谁轻慢于你?她尚算听话识时务,朕为母后留下她。”

“母后有贵妃妹妹陪伴,想必不会再为难陛下了。”

“希望如此。”

皇帝为皇后扶正了头上的玉簪子,不是金银,是玉簪子,玉温婉,但···皇帝笑道:“你歇着,朕走了。”

“恭送陛下。”

皇后福身送走皇帝,她满脸疑惑的起身,“她会有好心?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娴娘出了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并不愉快,她被太后狠狠的骂了一顿,娴娘装作懦弱的承受了,身为太后的侄女,又是皇帝的妃子,她必然是受夹板气的,这一点她早有准备,跟在娴娘身后的宫女实在是有几分奇怪,贵妃娘娘为什么不告状诉苦,为什么被骂了反而一如既往。

娴娘回到自己的宫殿,里面的布置奢华,但品味太差,不是富贵的摆设堆放在一起就能彰显富贵,既然是她住的地方,一切的摆设她不会假旁人之手。

娴娘按照她的习惯布置寝宫,剔除掉华而不实的装饰,贞娘做了这么久汝阳王王妃却还是没弄明白什么是世族,她可以温婉,但皇后不行,世族的底蕴对女子的要求同样严格,大多是母女口口相传,她又从哪能学得到。

即便请再多的教习妈妈,教导得是规矩,并非底蕴,如今贞娘春风得意,旁人自会说她的好。

娴娘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早上提醒她穿戴不妥的宫女走进,“娘娘。”

“桃子?”

小宫女想看娴娘,又不想敢看她,“奴婢只是个梳头的小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