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这雕刻手法,中规中矩的,虽然没什么缺点,却也找不到出彩之处。

牌匾所用的木材,是常见的榉木,产于我国南方,所以也被北方人称为南榆。

第339章 没落的祠堂

榉木这种木材不算名贵,但在传统家具的使用中却非常普遍,尤其在民间的推广度极高。

不过,也正因为榉木在民间十分受欢迎,它的砍伐度自然也很高。

以至于发展到现代,可以使用的榉木木材已经非常少见,甚至一度被列为国家保护性木材。

但总的来说,榉木家具在价值上,比其他名贵木材所制的家具,显然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李大爷家的这块牌匾是块好牌匾,不过认真说起来的话,文化意义比金钱价值要更高一些。

说白了,就是这被损坏的牌匾根本不值钱。

如果这块牌匾是完整的,榉木木材够大的话,还能收回去做成别的东西。

可现在,就这么一块菜板大的木材,还被当做菜板用了那么多年,斑痕累累的,想改造利用都没处下手,褚凝自然不会对它感兴趣。

倒是李大爷,在看到那个脏兮兮布满了污垢的“李”字之后,愣了好半响,脸色陡然间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看得出,他这次流露出来的感情是真挚的,而非之前那样,为了将手里的东西多换点钱,故意讲些容易让人感动的故事出来。

“这块菜板,我自己都快忘了它的来历了…”李大爷感慨道,“还多亏了你们今天的提醒。”

褚凝没有搭话。

她实在是被这位老爷子的演戏功夫给镇住了,哪敢再胡乱搭腔啊!

孟东岳无所顾忌,好奇的问道:“大爷,您这菜板,还有什么大来历啊?”

李大爷笑了笑,脸上的皱纹形成了棱角分明的沟壑:“大来历算不上,小来历还能说上几句。你们这些年轻人,别看我们李家沟现在是没什么人在了,可放在十几年前啊,咱们这儿热闹着呢!住的人家也多!这附近几块山头里啊,住的都是姓李的人,一个祖宗传下来的。绕过我家旁边那座小山坡,原先还有我们李家的祠堂在呢!”

李大爷家里的这块菜板,原本就是“李家祠堂”的牌匾。

这些年,山里头的人纷纷往外走,李家沟早就没什么人了,李家祠堂也早就败落了。

现在的李家祠堂,跟李大爷家附近那些塌陷了的房屋差不多,里面长满了野草,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原本祠堂里放着的那些东西,也被李家沟的村民们给瓜分了。

李大爷家,就得了这块“李家祠堂”的牌匾。

这块牌匾拿回来之后,李大爷想了很久才发现能拿来当菜板用,直接让回家的儿子把它锯成了好几块,全都当菜板用,用坏一块就换新的。

到现在,十几年过去,李大爷这菜板,也已经用到了最后一块。

他这些年换菜板都换习惯了,时间一长,自然就忘了这些菜板,原本是他们李家祠堂的牌匾。

听到李大爷说自家祠堂的东西都被分掉了,连牌匾都被做成了菜板,褚凝等人一时间都有些无语。

祠堂,放在古代,那就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地方。

可是现在,却没落成了这个样子。

哪怕是他们这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祠堂到底是长什么样的,也难免为此感到惋惜。

李大爷似乎也很不好意思,还有些怀念和惆怅:“这两年,倒是有些出去后发达了的李家人回来过,也提出过要重建祠堂,让每家每户看心意捐点修祠堂的钱,再立个功德簿子。还说等祠堂重新建好之后,每年清明节李家沟都要大办一次宴席,让散落在外的李家人也每年回来聚一次。可我们这里实在是太偏了,好多人根本就不愿意回来,这钱也一直没凑起来。现在都一年多了,修祠堂的事情还是没定下来,估计以后也没什么指望了。”

现实就是这样。

真正留恋家乡的大多都是老人,那些走出山里的年轻人,怕是回来一次都嫌路远曲折,又哪里会愿意在这么个偏僻的地方,再费力气修什么祠堂?

褚凝等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毕竟是人家家族的事情,他们这些外人,当然不好贸然指指点点。

李大爷也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才对几个外来的年轻人说了这么多。

毕竟,他一个人独居在山下,平时能听他说话的都有他养的那些鸡和羊。难得遇到几个肯听他说说话的年轻人,他一下子没忍住,这才说得有点多了。

褚凝安慰道:“大爷您别担心,现在农村发展也很快。您这里山清水秀的,早晚会被开发出来的。到时候,那些离开这里的人,肯定也会陆陆续续的回来一批。等回来的人多了,再想建祠堂,也就容易多了。”

李大爷听了之后,心情果然好了不少。

“小丫头说得不错,我们这李家沟附近的山头啊,已经被划为风景保护区了,指不定什么就要大力开发呢!”李大爷笑呵呵的道,“你们别看外头那些房子都破破烂烂的,可等这里真要开发的时候,这些房子可就都是钱啊!原本住在这里的人,即便已经去城里了,也都还惦记着这事儿呢!”

褚凝三人:“…”

原来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也还能混上拆迁户的待遇吗?!

这些年我国发展迅速,拆迁的地方不少,因此而发大财的人那是数不胜数,甚至还出现了“拆二代”之类的说法。

李大爷一直住在这里不肯走,除了恋旧之外,是不是也有保留自家土地的想法啊?

“对了,当初祠堂分东西的时候,除了这块牌匾,我记得我们家还分了一样东西。”李大爷突然道,“让我想想,放哪里去了来着…”

褚凝等人并不在意,只当是和这牌匾差不多的普通东西。

三人对了对眼神,准备在这附近逛逛就告辞离开,却见李大爷猛的一拍脑门儿道:“想起来了,我当时还拿了只香炉回来!就放在我那床底下呢!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找找,说不定能被你们看上。”

说着,李大爷就匆匆往卧室里去了。

香炉?!

褚凝和孟东岳顿时来了几分兴趣。

三人忙跟了上去。

第340章 香炉

李大爷佝偻着身体在床底下翻找,驼背上的凸起显然尤为的突兀。

褚凝等人都给他打着手电筒,生怕他老人家在床底下磕了碰了。

毕竟是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家了,要是真因为在床底翻东西出点什么事儿,他们几个可怎么过意得去?

陶飞甚至主动请缨要帮李大爷在床底下翻找,可倔脾气的李大爷硬是不肯,三人也就只好作罢了。

好一会儿之后,褚凝等人看得都忍不住想要将李大爷硬拉出来了,李大爷却骤然兴奋的道:“找到了!”

三人心底都松了口气,忙纷纷上前搀扶李大爷。

此时此刻,他们只盼着李大爷能没事儿就好。至于什么香炉,早被他们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李大爷手里捧着个灰扑扑的东西,整个人也灰头土脸的,脸上笑得却非常开心。

“来来来,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我们李家祠堂里的香炉!”李大爷笑呵呵的道,“这只香炉啊,在我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直在祠堂里供奉着,怎么着也该有个一百年历史了吧?绝对的老东西啊!你们好好看看,要是看得上眼,就一起带走吧!”

要不是李大爷说这是香炉,褚凝和孟东岳第一眼还真没认出来。

主要是这香炉也太脏了。

香炉不知道在李大爷的床底下放了多少年了,浑身上下的泥土都不知道有多厚,将香炉原来的面貌都给全然遮挡住了。

别以为香炉在床底下就不会沾上泥土了,乡底下的房子和城里不一样,地面上什么都没铺,就是普普通通的泥地。加上李大爷这屋顶还经常漏雨,一旦有雨水蔓延进来,屋子里就成了稀泥地。

时间一长,这床底下的香炉,就变成了褚凝等人现在看到的样子。

香炉被李大爷递到了孟东岳手里,场面一时无语得有些尴尬。

原本李大爷是要把这香炉拿给褚凝的,是孟东岳看那香炉太脏了,这才赶紧拦在褚凝面前接了下来。

拍拍自己身上灰尘的李大爷也终于发现了自家这香炉有些不怎么能见人,试探的问道:“灶屋后面有水,要不我先把这香炉拿去洗一洗?”

李大爷家用的水,就是他家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甘醇可口,比城里用的自来水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

孟东岳用拇指轻轻刮了刮香炉表面的泥层,发现这只香炉是陶制的,不怕沾水,这才点点头。

不过他没有把香炉交还给李大爷,而是让李大爷带路,他亲自拿着香炉去清洗。

虽然还不知道这香炉到底是不是古玩,不过难得遇到一个可能是老物件的东西,他当然要慎重一些。

万一这香炉要是被李大爷不知轻重的给洗坏了,那才是让人后悔莫及呢。

李大爷带着三人到了灶屋后面,这里有洗衣台,还有两口大缸,里面都灌满了水,也长满了青苔。

“就在这里洗吧。”李大爷指着洗衣台道,“我平时都在这里洗手的。不过这些水是昨天晚上刚引下来的,还干净着呢!”

孟东岳应了一声,小心的洗起了香炉。

褚凝对孟东岳很放心,并没有盯着他手上的动作看,而是观察起了旁边那两口大缸。

这两口大缸并非陶制的,而是石制的。

硕大的大缸,应该是从一整块石头中挖出来的,经过斧锤雕琢之后,才变成了现在这种水缸的样子。

李大爷见褚凝盯着大缸不放,眼珠子一转,上前笑道:“丫头,没见过这种大缸是不是?我跟你说,我这大缸和别人家的可不同,这可是真正的老缸啊,在我们家都传了好几代了,比那香炉的时间还长呢!你瞧这缸外面的纹路,跟外头的可不一样…”

“我说李大爷,我们是年轻,可我们不傻啊!”一旁的陶飞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开口道,“您这大缸,明显就是咱们现代的东西,年纪绝对不超过您老人家,说不定还就是您老人家自个儿做的呢!在乡下,这样的大缸多了去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您不能看着我们年轻,就这么糊弄我们啊!”

他其实想说的是,让李大爷不要这么糊弄褚凝一个年轻姑娘。不过他怕自己这么说的话,褚凝脸上会过不去,干脆就把三人都说了进去。

李大爷的脸色顿时变得尴尬起来,连皱纹都有些不平稳了。

褚凝一脸的茫然,像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似的,无辜的看着李大爷,圆圆的大眼睛透着纯净,让人觉得自己要是骗了她的话,那都是没人性!

李大爷心里就难得的起了愧疚之意。

他不自在的咳了两声,皱着眉头道:“我说陶小子,你着什么急啊!你给大爷弄生意过来,大爷还能亏了你?我就是跟小丫头开玩笑呢,你当什么真啊,看把人给吓的!”

陶飞无语的看着李大爷。

得,这倒是成了他的不对了!

不过,只要李大爷不再随意糊弄他的顾客,他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了。

“是玩笑就好。”陶飞的脸色变得挺快,讨好的笑道,“您这里风景这么好,我们以后指不定还要带朋友过来玩儿,到时候恐怕少不了还得麻烦您呢!”

既然是麻烦,那自然是要给报酬的。

李大爷一听就乐呵了:“行行行,你们什么时候想来都行!反正啊,你那里有大爷的电话号码。什么时候想过来了,你就给大爷打电话,大爷给你们做准备工作!”

李大爷一个人独居在乡下,他的子女们不放心他,自然是要给他配电话的。不止如此,他的大儿子每天都会和他通至少一次电话,确定李大爷的身体情况是否安康。

陶飞和李大爷聊得热火朝天,孟东岳也终于把手里的香炉给清洗干净了。

说是洗干净了,其实就是把香炉表面的灰尘和泥土给洗了个大概,露出了香炉原始的本来面目。

毕竟,香炉的清洁和保养都是需要特殊工具的。

褚凝等人这次过来是为了收东西,并没有带这一类的清洗工具,自然不可能将香炉从里到外彻底的清理干净。

第341章 演技爆发

香炉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古人宗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到了现代,香炉虽然没有那么常见了,但是在一些注重传承的人家里,或是寺庙中,还是能够见到各种各样的香炉的。

我国历代出现的香炉,造型很多,用材也比较广泛。

其中有铜制、陶制的,甚至还有金银、竹木、玉石等制成的香炉。

不同材质所做成的香炉,价值自然也不一样。

李大爷家的这只香炉,在清洗前就已经被确定为是陶瓷的。而清洗干净之后,香炉的模样自然也变得一清二楚了。

这只香炉原本是供奉在李家祠堂的,是用来插香的,体积不大,成人的手掌心就能够勉强放得下。

香炉的造型也很简单,双耳三足,是很常见的造型。

不过,香炉表面的纹饰却很奇怪,竟然是少见的竹形。

这些竹枝错落有致,看起来不但很漂亮,还别有一番意味,带着我国古代文人特有的风格。

最重要的是,这只香炉是白釉黑彩!

也就是说,香炉本身的釉色是白色,而香炉表面的竹枝纹路,却是黑色的!

这样少见的陶瓷作风,让孟东岳皱眉不解的同时,褚凝的心却是跟着猛的一跳。

这只香炉,不会是她猜测的那个窑口烧制出来的吧…

“孟师兄,这只香炉可以给我看看吗?”褚凝忍不住开口道。

孟东岳正看不懂这香炉的来历,见褚凝开口,知道她肯定是心有成算,立刻把香炉递了过去:“拿着看吧。不过这香炉有些扎手,你小心别划伤了手。”

李大爷听得不乐意了:“我说小伙子,我这香炉好端端的,怎么会扎手呢?你可不能乱说!”

孟东岳还真就是随口胡说的。

他不过是怕李大爷看出什么端倪来,又敲他们的竹杠而已。

“大爷您别生气,我这不是怕我小师妹不知道轻重,这才多嘱咐了一句嘛!”孟东岳讨好的道,“您老的东西那肯定是好东西,正好让我们年轻人开开眼。”

李大爷淡淡的瞥了孟东岳一眼,虽然没有说什么,可眼角弯起的皱纹,却透露出了他不错的好心情。

褚凝将香炉拿在手里细细打量,越看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

她将香炉翻过来,露出了香炉的底部。

香炉底部刻了两排字。

是“家国永宁”和“熙宁三年”。

褚凝心中大定,朝孟东岳使了个眼色,突然亮着眼睛道:“孟师兄,我看这香炉挺好看的,不如我们顺路也把它带回去吧?”

难道这香炉还真是好东西?

孟东岳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表情却有些不耐烦:“带什么啊带!就这么一个小炉子,批发市场里到处都是。你要是喜欢,等这次回去了,我带你去转一转,给你买上十个八个的拿着玩儿,保准儿比这个漂亮多了!”

褚凝不高兴的嘟起了嘴。

李大爷也不高兴的敲着手里的烟枪道:“我说小伙子,你怎么回事啊?!刚刚你不还说我这香炉是好东西吗,怎么现在又说城里比这漂亮的多得是?难不成,你刚刚是拿话哄我呢?!”

孟东岳忙笑道:“大爷,我哪儿敢哄您呢!是这小丫头太不像话了,见着什么东西都想要,这怎么能行呢?!家里就是有再多钱,也不够她这么败的啊!”

“我看小丫头很会欣赏东西,挺好的嘛!”李大爷巴不得能多做成一笔买卖,自然是可着劲儿的夸奖褚凝,“我这香炉,在我们祠堂里放了那么多年,香火气都不知道沾了多少了,那可是带了灵性的!小丫头能看上这香炉,说明她有眼光啊!”

孟东岳就瞪了褚凝一眼。

褚凝耷拉着脑袋,畏畏缩缩的道:“孟师兄,我真的觉得这香炉挺好看的…”

孟东岳无奈的叹了口气,不着痕迹的看了陶飞一眼。

陶飞顿时明白过来。

又到了该他出场的时候了。

“李大爷,咱都不是外人。既然我这朋友这么喜欢您这香炉,不如您就开个价。”陶飞上前笑道,“要是价钱合适,我们就把这香炉买下来好了。”

李大爷看看委屈的褚凝,又看看黑着脸的孟东岳,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弯,终于有了决定:“陶小子啊,大爷这香炉,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跟之前那些首饰可不一样。我看小丫头是真喜欢这香炉,就不找你们多要了,给我六千块,你们直接把香炉拿走!”

六千块?!

这开价可比之前的银首饰还要贵了几倍呢!

“陶飞,我看咱们还别谈了。”孟东岳直接一副受不了的样子道,“六千块?我都能在批发市场买上一千个这样的香炉了!那都能直接开个香炉店了!”

褚凝闻言欲言又止的,看看李大爷又看看孟东岳,虽然什么都没说,但眉宇间露出来的神色,却分明是偏向孟东岳的。

李大爷心里有些着急,但好歹还是忍住了。

陶飞忙劝孟东岳不要着急,又对李大爷道:“李大爷,您这开价也高得太离谱了!就一个普通的香炉而已,哪怕是照您说的那样,也就是传下来的时间长了点儿,可那也还是不值钱啊!您要是真想卖,那就说个实在价。要是您还坚持这个价钱的话,那我们可就真的没法儿谈了。”

李大爷沉吟了一会儿,叹气道:“哎,这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不是现在连祠堂都没了,这香炉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卖的。既然你们觉得我开的这个价不合适,不如你们先还个价,也让我听听。”

孟东岳三人面上没有显露,心里却都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