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明还是没能抵抗住诱惑,咬了一口下去,刚出炉又脆又香的葱肉饼,谁能抵抗得住啊,三两口就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舔手指。

苏缨看了忍不住偷偷笑了了起来,别看老爸平时一本正经的,有的时候还蛮像个小孩的。

葱肉饼是种很有魔力的小吃,因为实在是太香酥太可口了,让人吃了一块还想吃一块,觉得吃多少块都不过瘾,但是通常吃完两块,就会上火了。

所以苏建明再馋也没有勇气吃第二块了,“你们年轻人啊,平时都不注意身体,等老了像我一样才会后悔,你看什么好吃的都不敢吃,生活多痛苦。”苏建明化悲愤为唠叨,又碎碎念了起来。

“老爸,最近检查结构怎么样?”

“还可以,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说有可能逆转病变。”

苏缨听了大喜,苏建明得的本来就是早起肝硬化,所以还能够一直坚持工作,只要治疗和饮食得当,还是能够治愈的,如今医生都说了可能逆转病变,无疑又给她打了一记强心针。

“你就是成天瞎操心,想得太多,不好好休息才得这个病的,所以多出来走走,放松一下,不要太疲劳了,我就怕你一觉得自己身体好了,就拼命加班,现在什么都比不上身体重要。”苏缨忍不住叮嘱道。

“你这丫头,究竟你是老爸,还是我是老爸,居然学会说教了。”苏建明敲了她脑门一记。

苏缨愤愤地看着他,真实的,这些大人怎么就这么喜欢敲脑门啊,还老说自己长不大,明明是他们成天把她当小孩看。

第一百零一章 团圆(上)

缨缨平时在厨房里一个人虽忙,但是自己做什么林达就吃什么,倒也挺开心的,这下好了,五个老人全挤在厨房里,你一言我一语,吵得她头脑发懵。

“缨缨,你看你这生活的姿势,真是外行,来,让看,妈给你示范一个。”苏妈妈迫不及待地占领了柴火灶前的生火位置。

“厨房太挤了,你们两个就在外面休息吧,爸妈来做饭。”林妈妈说的比较婉转,但是更加直接地把两人驱逐出了厨房。

“我们之前不是说好,这几天的饭我来做嘛。”苏樱委屈地说,她也很想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呀。

苏樱和林达被赶走被赶到院子里和苏苏玩,几位老人连个端茶拿筷子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两人没事就剥糖炒栗子吃,这小零食是越吃越香,但毕竟是糖炒的,容易上火,苏樱进屋去泡了一壶绿茶出来。

上次小作坊做的茶都拿回来了,两人也不懂茶,就觉得闻起来听香的,听老板对着他们这些茶一通猛夸,仿佛这茶叶既适合做绿茶,又适合做红茶,做乌龙茶喝起来也不赖。

两人半信半疑,主要是对空间茶树有着巨强无比的信心,反正也不挑剔,喝起来口感不错就行。

林达迫不及待地喝了几口,“真香啊!要是把那栗子味的冰皮月饼拿出来,配着吃就更好了。”

“你没见马上就吃饭了嘛,他们忙得那么热乎,你等会儿可得放开肚子猛吃,不然老人家铁定不开心,所以这月饼还是留着晚上吃吧。”

中午时分,各家各户开始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每逢节日村民们在午饭和晚饭时分都会放鞭炮,还真挺有过节的味道。

午饭只是简单的米饭配上几个炒菜和汤,但几位老人都忙得满头大汗,一则死烧柴火的厨房的确有些热,二则估计他们是兴奋的,这年代城里谁家还烧柴火啊?但是人越老就越怀旧,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柴火灶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柴火灶烧出来的饭就是香!”苏建明才吃了一口米饭就赞不绝口。

“主要还是我这米好。”苏樱得意地说,这可是空间大米啊,不仅营养价值高,还香得不得了呢。

“这米的确是不错,无论是煮稀饭还是能煮干饭都特别好,比超市里买的那些强多了!”林妈妈也附和道。

张得宝听了这话,高兴得很,苏樱和林达并没有在田里种水稻,他送了不少大米给他们,便以为他们平时吃的就是他送的,被大伙儿这么一夸,还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乡下的东西味道就是正。”苏妈妈换了一筷子炒土鸡蛋笑着说。

“来,宝哥,咱们可要干一杯,多少年都没喝到村里这地道的青红了。”林爸爸高兴滴和张得宝碰杯。

苏建明因为肝不好,所以滴酒不沾,两位妈妈也不怎么能喝酒,桌上就数林爸爸和张得宝喝的多,苏樱好林达也只是象征性地抿几口。

“那你有口福喽,小苏和林达今年酿了几坛酒藏着呢,不然你那痛风的老毛病又得犯了。”林达连忙说道。

老人家年纪一大,这样的毛病,那样的毛病就多了起来,林爸爸没事就喜欢喝点酒,J省人又嗜吃海鲜,几乎餐餐都离不了鱼虾,所以很容易得痛风,为了林爸爸的身体健康,他们平时都严控他的饮酒量。

林爸爸讪笑了一下,“咦,怎么你们家没有鱼露啊?”

老一辈的J省人,特别是沿海这片的人,吃饭做菜的时候特别喜欢用鱼露,有的时候是放在汤里,有的时候炒菜,有的时候当做蘸料,像林爸爸就喜欢把菜放在鱼露里蘸一下再吃。

苏樱有些尴尬地笑了,“平时做菜的时候,比较少用到,就没有买。”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鱼露中含有多类亚硝酸铵类的物质,能够致癌,所以苏樱从七岁开始,家里就不再吃鱼露了,虽然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因为鱼露的味道实在很好,做菜煮汤的时候放一点,味道鲜美无比,但是时间久了也慢慢适应了,毕竟身体最重要嘛。

但是林爸爸这样老一辈地道的海边人,就很难忍受一餐没有鱼露了,那真是食之无味。

“没事儿,我家有,待会儿我带一瓶过来。”张得宝和林爸爸一样,海边人都是爱吃鱼露的。

苏樱心里暗暗在想,啥时候用空间里的小鱼小虾做些鱼露,虽然说这鱼露会致癌,但是空间里的原材料那么高级,想必做粗来的应该不会危害到身体健康吧。

而且做菜放了鱼露###能好很多,不过鱼露做起来也挺复杂的,需要用各种小#鱼和小虾加盐腌制发酵,使鱼体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再晒炼,去除鱼腥味,再过滤,加热灭菌而成,还颇需要花些功夫。

吃过饭苏樱洗了一大盘蓝莓出来,这蓝莓平时大家都很少迟到,虽然蓝莓丰收了,但是因为实在不好运输,所以带回家的也比较少。

苏建明拈起一颗蓝莓,感叹道,“第一次吃蓝莓还是去你,在超市看到,一斤要四十多块钱,那时候好奇,非要你妈买了二两,才知道原来蓝莓是这个味道。”

J省不产蓝莓,也很少见到国产蓝莓,所以像蓝莓、树莓这种睡过都是放在进口睡过去买的,昂贵得不得了,基本上都要几十块钱财能买上一斤,他们这种普通家庭只能仰望。

“是啊,我还记得,你们还特地留了一碟蓝莓给我们,我们也是第一次吃到新鲜的呢,以前都是果酱什么的。”苏樱听了也觉得有些心酸,父母对他们真的是太疼爱了,这种习气的睡过自己咬牙买了一些尝鲜,也不忘给他们留上一些。

“现在你们尽管吃,我们这儿的蓝莓多着呢。”林达大方地说。

“咱们村里又没产蓝莓,你们这是哪儿弄来的啊?”张得宝疑惑地问。

完了,这下穿帮了吧。

苏樱赶紧又硬着头皮扯出那个漏洞百出的借口,“我们的一个朋友自己种的,半卖半卖送给我们的。”

“你那个朋友可真全才,怎么啥都种,啥都养。”苏妈妈不解地说。

“是啦,人家退休下来专职做农民,又有技术,当然做什么都像样啦。”苏樱干脆胡扯起来。

她这么一说,倒是勾起了苏建明的心事,“我也一直想以后退休了,回老家去,承包几亩地,种种菜,养养鸡,过那种乡村生活,可你妈就是不肯。”

“你那身体,每个月都要上医院检查一次,乡下医疗条件又不好,你看病拿药多不方便。”苏妈妈嗔怪道。

“是啊,亲家公,亲家母说的在理,林达爸爸也成天想到乡下来住,我是不让啊,不是说乡村生活不好,只是我们年纪都大了,难免有个病啊痛的,这农村看病拿药的确是不方便,别说农村了,在咱们省城住得离医院远点都不安心呐,”林妈妈深有同感地附和。

“可不是嘛,苏樱的小堂弟就是在乡下的,好像是眼睛发炎了吧,就是个小毛病,在我们城里滴个氯霉素就解决的事,结果乡下一声给他开了什么激素性滴眼液,滴了几次越来越严重,上城里一查,完了,给整成青光眼了,医生说就是滴那个什么激素滴坏的,这下得动手术了,又要花不少钱呐。”

“还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医生啊?”林妈妈听了也挺气愤的,“人家本来也没啥病,结果上医院病是越看越多,庸医害人啊!”

“就是啊,我过去学校的校医也是这样,好多同学到校医院看病,结果病没好,倒越来越严重了,就说我那个好朋友沈叶吧,当时她得了胆结石,自己还不知道,有天中午肚子痛得厉害,我们把她送到校医院一看,一声说她是胃病,又是挂水又是开药,好一顿折腾,结果照样疼得不行,最后送到城里的大医院一看,人家片子一拍,才知道是胆结石,你说校医院那不是折腾人嘛。”苏樱同仇敌忾地说。

几个女人越说越起劲,四个大男人倒是面面相觑,插也插不上话。

“爸,吃个猕猴桃吧。”林达把一个猕猴桃剖成两半,和勺子一起递给苏建明,给自己的老爸和张得宝也分别递了一个。

“这猕猴桃倒是稀罕啊,里面怎么是金色的?”苏建明感兴趣地问。 “这种金色的是奇异果,是新西兰奇异果那个品种的。”林达胡诌着,空间里两棵猕猴桃树,一棵结出来的果子里面是金黄色的,一棵则是绿色的。

他和苏樱都觉得挺奇怪的,不知道是猕猴桃变种了呢,还是当初买的时候就买了一株金黄色的奇异果,当时买了太多果树,一时间也记不清楚了。

第一百零二章 团圆(下) 

“你们送来的这些猕猴桃不错,比我们过去在外面买的好多好多了。”林爸爸用勺子挖了一口,很甜,一点酸味都没有,“外面的那些要不然就是硬硬的,吃起来酸得要掉眼泪,要不然就是软得要烂掉了,吃起来都变味了,弄得我们都不敢买了。”

“人家都说猕猴桃是‘水果之王’,还是多吃一点好,维生素c的含量高,还能延缓衰老,预防骨质酥松,抗癌,防治心脏病,老人家吃最好了。”

“现在都是这样宣传的,搞得好像每种水果、每种蔬菜都是那么滋补营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苏建明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单位一个老干部,每个月要花一半以上的工资买保健品,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他家到处都摆满了什么补药,什么治疗器械,据说能放出什么神奇的射线能够治各种疾病,说得玄之又玄的。”

“现在的人啊,把身体看得最重要,你和他说啥东西对身体好,保管就畅销,你没见现在书店的畅销书都是什么中医养生,又是中药又是学位,前段时间说绿豆好,那绿豆的价格就猛涨。”

“是啊,淮山也涨得很厉害。”苏建明点点头,听说淮山对肝特别好,每天早晨苏妈妈就用淮山和几种豆类一起打成豆浆给他喝,现在经常在他耳边唠叨淮山涨价的事。

饭后闲聊了一阵,老人们都坚持不住了,他们有午睡的习惯,中午如果没有歇息的话,一整个下午都会很疲劳,于是各自回房去了。

苏樱则在厨房里把晚上的菜给准备好,到时候下锅蒸炒一番就可以了。

“今天天气真挺不错的,”她抬眼看着屋外,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晚上肯定能看到月亮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天的月亮才好看呢。”

“呿,老爱和我唱反调,”苏樱嗔怪地看着他,“今晚把饭桌抬到院子里去吧,赏月吃饭,更有情调呢。”

林达带着几个老人在村里转了一圈,苏樱则在厨房里忙着晚餐,J省丰盛的晚餐总是少不了海鲜的,红烧刺参、高汤鲍鱼、桂花黄鱼羹、粉蒸带子、清蒸生蚝、大蒜黄油烤鲜虾…当然还有主角大闸蟹。

除了林达以外,父母们都面面相觑,震惊得很,本以为到乡下来,是吃正宗的农家菜,谁知道苏樱给他们整了一桌海鲜大餐。

“来来来,尝尝,我相信我的手艺还是不赖的。”苏樱开心地招呼着,还有几道菜因为桌子摆不下,没端出来呢。

“缨缨啊,这可是刺参啊?”苏建明指着红烧刺参问道。

“是啊,尝尝,是新鲜正宗的呢。”

“你这一桌菜要花不少钱啊。”林妈妈感叹道。

“没关系,都是成本价,我那家卖菜的小店也卖这些,我们有进货渠道,价格低着呢,你们就放心吧。”

平时虽然也给父母送些鱼蟹的,但是刺参这样昂贵的东西倒是第一次拿出来,是以大家都有些惊讶。

“你做这么多,我们哪里吃的完啊,真是浪费了。”苏妈妈忍不住唠叨。

“难得来嘛,别在乎这些啦,快尝尝吧,不然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苏樱和林达两个馋猫,客气了几句也不再招呼了,自顾自地吃了起来,美食当前,哪顾得上那么多?

“缨缨的手艺真是不错。”听到公公婆婆不住地点头赞赏,苏樱的心里自然是高兴得比喝了蜜还甜。

“是原材料新鲜嘛,缨缨这丫头幸亏到农村来锻炼了,才有点进步。”苏建明就是爱拆她的台。

“看,月亮出来了!”苏樱抬头正好看见一轮明月高挂。

众人都抬头,黑丝绒般的天空上一轮大如圆盘的明月,特别亮,特别白,周围还发着光晕。

“真美啊!多少年没有看到着呢好的月亮了。”林爸爸感叹道。

其实每年的月亮都很美,只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月亮都被楼挡住了,中秋想赏个月,得把头伸出防盗网四处张望,还不一定能看到。

这时候鞭炮的声音开始渐渐响起了,有些村民可能已经开始拜月亮了,这也是桂圆村特有的习俗。

林达跑到屋里,拖了一串鞭炮到门口放了起来,其实也就是噼里啪啦地响了几声,但是浓浓的过节味儿就出来了。

老人们也是一脸喜色,这大概让他们想起来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场景吧。

看着天上的明月,苏樱真有些感动,良辰美景,一时间心里无数咏诵月亮的诗句浮了上来,可是再美的词句,又怎么说得尽这样美丽的月亮,这样美丽的夜晚呢。

竹林中的酒一饮而尽,香甜青红酒口感很好,但是火辣的后劲使得她满脸通红,不过这样才爽啊。

看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把桌上的几道菜一一撤掉,换上了餐后甜点,糖炒栗子、水煮栗子、桂花牛奶冻冰皮月饼、礼饼、肉饼还有一些水果。

老人家不比年轻人,哪里吃得下这么许多,连忙摆手让她别忙了。

但是中秋嘛,怎么也得摆些月饼,大家没人吃一小块意思一下嘛,何况大吃霍林达显然还没有吃饱。

“缨缨的手就是巧啊,连月饼都能给她搞出新花样。”林妈妈不停赞道。

不出她所料,冰皮月饼果然大受欢迎,且不说原料都是多么的新鲜实在,就是这种冰冻冷藏的做法也特别与众不同,吃起来格外香甜爽口,一点都没有油腻的感觉。

这种甜而不腻的冰皮月饼,配上一杯清茶,赏月闲聊,不知不觉又吃进去许多。

“这菜也挺香的。”苏建明也是个爱喝茶的人,虽说这茶不是啥名茶,但是喝起来也别有一番质朴的风味。

“这是我们自己拿茶叶到茶厂做的乌龙茶,放了桂花熏制的,所以桂花香特别浓。”

乌龙茶能够消食,在饭后喝上几杯茶清香又 保健。

月夜院子里的桂花的甜香仿佛飘进了这杯茶里,苏樱陶醉地深吸了一口,好茶啊!

外面的鞭炮声渐渐停止了,偶尔响起了零星的几声,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家家都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虽然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中秋返乡的人却特别少,除了小卖部老陈的孙子陈卫东放假回来过节以外,像梁九鼎、陈家平他们的子女都仍在城里打工。

月圆人不团圆啊。

往年中秋吃过饭,大家都围坐在一起看中秋晚会,但是现在人对春晚都不期待了,何况中秋晚会,也没人提出要看电视,就在院子里聊坐到深夜,反而更加惬意。

虽说昨晚很迟才睡,但老人家的生物钟就是早起,才早上六点,父母们都起床了,苏爸爸在前院浇花,林爸爸在后院喂鸡为苏苏,两个妈妈则在厨房里忙着做早饭。

苏樱下楼见到这一幕,眼眶一热,父母总是闲不下来,说是让他们来住几天,休息一下,享享清福,但是他们还是相反设法地找事情做。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总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儿女过得更好。

苏建明看到苏樱,赶紧招呼她,“缨缨,快过来,你这几株花长得真好。”

苏樱过去看了一下,是她上次网购的那些梅兰竹菊,在空间里长得很好,正好是秋天,遇上中秋就移了几株菊花出来应景。

“这是不是绿牡丹啊?”苏建明指着一朵碧绿如玉的菊花问道。

这绿牡丹不是牡丹,而是菊花的一种传统名品。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浓绿正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初开时,花色碧绿如玉,晶莹欲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

“应该是吧。”苏樱自己也拿不准,当时在网上买了太多花,具体的品种也记不清了。

“哪儿买的?这一株要不少钱吧!”这绿牡丹就是以脚芽萌发较少、初期生长较慢、扦插成活率低出名,正因为它的不可多得,才成为绿色菊花的代表品种。

“网上买的,十几块钱一株吧。”苏樱坦言相告,她也觉得不大可能是绿牡丹,不然价格哪儿有这么低呢。

“那八成不是绿牡丹了,大概是什么山寨品种吧。”苏建明释然了,虽说这花看起来有点像,但这么随意地种在院子里能长得这么好,还是用这么低廉的价格买来的估计就不是名品了。

“管它是不是呢,只要我们自己看了喜欢,它就比绿牡丹还金贵。”苏樱满不在乎地说,再差的品种从空间里出来变得比名品还高贵。

“你这活我爱听,再贵的东西自己不喜欢,也是一文不值。”苏建明直起身,看着满园的花草欣然笑道。

苏樱听着有些不对劲,总觉得老爸这话里有着那么一点萧瑟。

“你这里的花种得真不错,比我强多了,以前还以为你在吹牛呢。”

“上次那盆建兰活了,前一段还开花了呢,你会去的时候正好带回去。”

“还真活了?”苏建明笑了,“看来还是和你有缘分啊,就放你这儿吧,拿回去等会儿又被我弄死了。”

苏樱还想说些什么,老妈已经在招呼大家吃饭了。

第一百零三章 谈心

早饭后,苏樱安排父母们打麻将,正好二楼的榻榻米能排上用场,苏建明不会打,只好叫了张得宝来凑一脚。

知道苏樱要去池塘放鸭子,苏建明也非要跟去,林达则直接去了养殖场。

“老爸,这是白鹜鸭,你在钟叔叔的农场肯定看过吧。”苏樱挥着竹竿笑道。

“嗯,尺幅哦,味道还行,你这里的鸭子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