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宫里的。”春兰压低声音,“有禁军随行呢,还有五城兵马司的人。”

苏锦讶然,半响嗤笑一声,低语道:“原是给皇上炼丹的!”

先帝早年励精图治,打下了大片的疆土,又知人善用,开辟了繁荣盛世,奈何临到晚年却信奉起道教,请来一干子道士炼长生不老丹,但这显然没有什么用,到得五十八岁那年溘然长逝。没想到幼帝登基,才十几岁也信奉起这一套来。

因身子病弱,前几年甚至游历四海,寻找仙土,皇太后派了数百精兵保护,劳民伤财。

苏锦的声音中带着不屑,苏沅隔着车帘,暗暗心想,要不是她知道将来的事情,也许也会跟苏锦一样的嗤之以鼻!

“可怜陈姑娘竟是要入宫了。”苏锦突然一叹。

苏沅不知道说什么好。

陈韫玉是做了皇后,那是皇太后钦点的,这个人她这辈子约是只见过两次,陈韫玉入宫了,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了,但后来被毒死,却是听说了的,当时非常的吃惊。因为陈家一直安安生生的,不像有些勋贵被抄家,被灭族,没想到陈韫玉还是受了牵连。

马车又往前走了,苏锦眼看快要到韩家,把镶了猫眼石的小铜镜拿出来。

苏沅看着暗自摇头,韩如遇这时是格外的吸引人,但几年之后,未必就是这样的人了,也许苏锦就算嫁给他,也是要后悔的。但这些话她是不会说的,苏锦听了只会觉得是在危言耸听,或者是嫉妒嫡女,她抚了抚裙角,到底没说。

韩府非常的大,垂花门口一道照壁,竟是比他们苏家的还要宽阔,雕刻着四天王狩猎,气势磅礴,但走进去却是另一番景致,弯弯小径,玲珑楼台,曲桥下锦鲤游水,实在是个好风光,也难怪韩夫人会买下。不过苏沅前世看了好几年,早就没有什么新鲜感,她走在这里,只会回想起那时候在韩家的无助,韩夫人深深的厌恶,韩如遇的冷漠,好像根绳子一样勒住了她的脖子。

她手脚慢慢冰凉,有些后悔过来,原以为可以忘掉,却发现经历过的事情永远都像一根针似的扎在心间,拔不出来。

“三表妹!”陆静姝的声音突然响起。

苏沅深吸了一口气,笑道:“你们已经到了呀?”

“也是才到。”陆静姝亲热的挽住她的手,悄声道,“你送给我的珠钗在哪家做的,真好看,我越戴越喜欢。”

“是在百珍阁打的。”她细细选了的,自然最漂亮,幸好陆静姝喜欢。

“原来是在他们家,那我下回也去打一些首饰,顺便还礼。”陆静姝打量她一眼,“你是喜欢珍珠吧,瞧瞧这耳环都是珍珠串的,正好我也得了一盒南珠,母亲说大的做簪子,小的随便我做什么。”

“别,我才送你你就送我,弄得好像我是在讨你的东西!”苏沅拒绝。

看她不乐意,陆静姝叹口气道:“我是向来不喜欢欠人情,不过这回就算了,这珠钗我太喜欢,还礼的事儿,以后再说。”

苏沅这才笑了。

陆静姝这个人温和可亲又聪慧,命也非常的好,她就算想要回报她此前的友好,似乎也没什么可以点拨的,可见人这一生与性子还是十分有关。

眼见两个人越来越好了,苏锦很是恼火,想同陆静英一起,又怕疏远了陆静姝,陆静姝可是韩如遇的表妹,正是左右为难时,想到那日在侯府见过的骏马,灵机一动道:“大表姐,你们家那些个小马,可教二表妹,三表妹骑过了?”

那日陆静英就请了她一个人去,但陆静姝姐妹俩都是见过的,这一来就有了共同的话题,二来苏沅不知,便是让她处于尴尬之地。

陆静妍闻言笑道:“我是骑了,但是姐姐胆子小,碰都不敢碰一下,说怕摔下来,可马儿这样矮,跟坐在床上又有什么区别?你来劝劝她,我们都学会了正好一起去纵马,或者你也跟着学一学,我瞧那匹枣红色的很合适你。”

陆静姝连连摇头:“你们学就是了,我天生不是那个料。”

说到马儿,陆静英眉飞色舞:“你是不知道骑马的滋味故而推脱,要是学了,只怕你几日不骑还不舒服呢!”

她们边说边走,苏沅还真插不上嘴,倒是陆静姝怕冷落了,看见庭中种着的橘树,笑着道:“最近金香柚熟了,庄上送过来,祖母说要给你们一筐呢,我觉得比橘子好吃多了。三表妹,我记得你也喜欢吃柚子的,是不是?”

苏沅笑起来:“我还喜欢吃柚子糖,街上贾婆婆家做的一点不粘牙。”

“他们家的冬瓜糕也好吃,还有夏天的甘草冰雪凉水,哎呀,我都饿了!”陆静妍年纪小,嘴容易馋,脱口而出。

众人都笑起来。

苏锦眼里闪过一丝阴郁。

这次宾客几乎都是的家族,像京都显赫的勋贵,如曹国公,魏国公,竟是一个都没有请,夫人姑娘们谈话极是文雅,韩氏穿一身青织金穿风花的宋锦褙子,八幅月华裙,站在夫人们中间谈笑风生,见到她们,迎上来笑道:“这回搬家真是多亏您。”是对太夫人说的,“我刚才还在与刘夫人说,要不是您,我只怕找不到这样的地方。”

她把陆家,苏家的女眷介绍给那些夫人,许多都是认识的,也有不太熟,不来往的,便是趁这个机会互相了解。

听闻是洒金桥下的苏家,有些人直接就提到了苏承芳:“…苏大人在泰州修筑海堤,防住洪水不说,庄稼连一亩都没有受损,真正是造福造民的大功业!”

老夫人心里未免得意。

他们苏家从曾老太爷始,便很注重稼穑水利,研读治水经,亲自去各处考察,呕心沥血得了一套治水之法传予后人,故而苏承芳便是在这等局势下,不用去趋炎附势,依然不影响他的仕途。朝廷在任何时候都是欠缺能臣的,像治水这等大事,尤为的重视,更何况苏承芳的本事还不止是治水。

“在其位,谋其职,哪里称得上大功业。”老夫人嘴里却是很谦逊。

苏锦与有荣焉,笑容深深。

得知那是苏家唯一的嫡女,许多夫人的目光都瞥了过来。

苏沅见状,便是退到一边去了,她而今对那些恭维,喜爱毫不在意,心里只想着老太太的事情,也不知阮直有没有请大夫了,指不定这会儿老太太已经有病在身!她由不得又有几分焦躁,耳边的热闹突然显得聒噪起来,便是往右侧走了去。

临近圆洞门时,突然听到一声低喝:“这孽子,他竟然不声不响…你没有听错吗?快帮我找出来,哪怕是在宫里…”

十分的耳熟,喉咙沙哑,苏沅听得几句蓦地睁大了眼睛,隔着墙的难道是威远侯陆焕扬?她生怕被人发现,连忙转身而去,耳边“孽子”两个字却越发清晰,这是在说陆策罢,他上回说过一两个月左右归家,许是真的回京都了。

第18章

苏锦一直在老夫人身边,笑颜似花,夫人们询问几句,她大方得体,引得韩夫人都多看了几眼,便是越发喜上心头。

倒是老夫人不见苏沅,轻声问李嬷嬷:“沅沅这丫头去哪里了?”

李嬷嬷道:“许是在哪处赏花。”

老夫人眉头拧了拧,这阵子她感觉到苏沅有些不同,不像往日里逮到机会就凑到跟前,这孙女儿对自己的亲昵里掺杂了一些说不清的东西,由不得有些刺痛。是不是自己太偏爱苏锦了,苏沅到底是有些察觉,显得生分了。

说到底,都是自己那时候处理不当,将苏沅交给阮珍教养,她是喝着阮珍的奶长大的,只怕这种母子情早就深刻在骨子里,而今阮直又在京都定居,把季氏都接过来,苏沅的心就更远了。

“你去找找看,她没有来过韩家,只怕迷路了。”

听到这句,苏锦心头一惊,才发现自己沉溺在众人的夸赞中,竟然都忘了苏沅,她只怕是找由头去接近韩如遇了,上回在白马寺不就花了重金求良缘吗?小小年纪,心思真够深沉,差点就被她得逞,苏锦与老夫人道:“哪里要李嬷嬷去找,我们几个姑娘正好要去看银杏树,我去寻她!”

“那也好。”老夫人点头。

苏锦急忙就找到陆静妍。

陆静妍摇头道:“我没有看到她,我跟姐姐忙不过来,要应付那些夫人们,哪里有空盯着…”她眉头一挑,“怎么,她又惹事了吗?”

人多口杂,苏锦还知道顾着苏家脸面,低声道:“惹事不至于,就是想看看她在作甚,刚才你不是说韩家有许多的银杏树吗,我们去看看?”

正好夫人们也要到处走走,韩夫人便是命奴婢服侍姑娘们去赏花。

陆静姝姐妹俩是韩夫人的表外甥女,韩夫人没有女儿,就充当招待的了,请众人先去看银杏树,走着走着,便是发现苏沅,她原也是要回来。

瞧着时间短,根本不可能见韩如遇,许就在这附近散步,苏锦浑身一松,但这无端端的一口气吐出来,心头又是生恼,她为何那么在意苏沅呢?一个庶女,其实哪里配嫁给韩如遇,就是韩如遇肯,韩夫人都不会同意的,但不知为何总想到在侯府,韩如遇同苏沅解释吴城子的画,心里就生闷。

“你又不认识这里,乱走什么?”她忍不住呵斥苏沅。

小姑娘怒发冲冠,双目都恨不得红了。

苏沅抬起头,眉梢微扬,这又是做什么?真是不明白了,这阵子她避其锋芒,苏锦若聪明些便不该猛追猛打了,而今在韩家还突然对自己发怒,这是要下狠心斗一辈子吗?

“二姐,你不用担心我的,我又不是小孩子…”她声音却温柔。

旁人听来,便是成了姐姐关心妹妹。

苏锦一下脸色通红。

陆静妍连忙将苏锦拉过来:“都说三表姐没什么了,瞧瞧她,不是好好的吗,我就说么,”她要将错推到苏沅身上,却被陆静姝截断了,笑着道,“前面就是银杏林了,表姨母喜欢这落叶,一点儿没让奴婢打扫,其中一棵听闻有百年的树龄。”

明明是苏锦失态,苏沅为大局不曾还嘴,可自家妹妹却不知好歹要插一脚,陆静姝哪里准许,这妹妹是被陆静英带得太过嚣张了!可父亲说,威远侯府早已不比往年的显赫,言行举止更该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他们两个弟弟都还小,作为姐姐自该做个榜样的。

像陆静妍这样哪里行?她狠狠瞪了一眼。

难得看姐姐如此,陆静妍再不敢胡乱发话。

一行人前去银杏林中。

还未到冬日,但银杏叶已经有些许落的下来,铺在地上被阳光一照,仿若是黄金闪闪发亮,姑娘们看得目不转睛,尤其是中间那株巨大的银杏,树干粗壮的几个人都抱不住,更是引得姑娘们围在旁边,抬头观赏。有些兴致大发,甚至当场做起诗词来。

一派的热闹。

耳边喧嚣,苏沅不由得想起曾经韩家举办的宴会,便是有多次在这里,此地在冬日更是美得惊心,不过韩如遇却喜欢另一株银杏树。有回他使人搬了书案在树下写字,让她在身边磨墨,周遭安静,微风拂面,阳光温暖的晒下来,日子好像春花般的美,可她念及母亲,却落下了泪…她已经再难以心安的享受所有的喜乐。

亭子里,陆嵘同韩如遇在说话。

“你不是有一方洮河的绿石砚台吗,你卖给我好不好?我给你三百两银子。”陆嵘恳求道,“我找遍了京都都不曾见,锦妹妹偏喜欢,其实我们家原本也有,但是父亲给了那混账…”陆策年幼时,陆焕扬非常喜欢他,什么好的都不吝啬,“要不然那东西就是我的,你看怎么样?或者我拿红丝砚台跟你换?你就帮帮我吧!”

聒噪十分,韩如遇眉头拧了拧,侧头避开他的口气,眸光落在远处一棵小小的银杏树上。

前阵子刮大风,有棵银杏已经腐朽了禁不住倒下来,这块地方一下就空落落的,破坏了景致,韩夫人觉得难看,他却起兴致吩咐小厮买了银杏亲手种在这里。

姑娘们的娇笑声飘来,他一下发现了苏沅。

她穿着月白色芝草纹的素裙,正安静的看着一棵银杏,容颜在光下有些模糊,但不知为何他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如同那日在吴城子画前,无法言喻的深沉。

小小年纪,倒不知为何?又不像叔父一生多劫命纸薄,韩如遇的念头闪过,忽地转头看向陆嵘:“你突然拉我过来,是不是为了看苏家二姑娘?什么买砚台,在哪里说不好?”

他拂袖而去。

陆嵘贪婪的多看了苏锦一眼,她今日穿着真明艳,比牡丹花都好看,只见韩如遇拔脚走了,急匆匆追上来:“你反正也要娶妻的,这么多姑娘从中挑一挑有什么不好?再说这是你家,你怕什么呢,这亭子与银杏林隔了湖泊也不算内宅。”

若是母亲听见,只怕再也不准他去陆家了,搭上陆嵘这种人!

韩如遇淡淡道:“那砚台是祖父送我的,我如何会卖你?你实在想要,不如去城西看看,有一家铺子可能有。”

陆嵘问了铺名,连忙就走了,说要去准备银子。

为个姑娘如此神魂颠倒,韩如遇眉头拧了拧,实在想不明白。他天生聪慧,五岁就得了神童的称号,八岁中秀才,写得诗词有人重金相求,很早就在江南扬名,到得京都又不曾有谁越得过,姑娘们亲睐,夫人们喜欢,哪里能理解陆嵘这种心情?

“公子,夫人叫您前去,说从荆州来的张夫人要见见您。”小厮来禀告。

韩如遇要不是怕陆嵘当着众宾客的面相缠,耍滑丢脸,也不会随之来亭子,便是快步往前,同时吩咐小厮:“下回陆家大公子有事求见,一概说我没空。”

小厮应声。

韩家的宴会一直到下午才结束,老夫人同韩夫人话别,领着两个孙女儿回去,临走时,照雪低下头轻声说得几句,老夫人脸色一沉,但并未说什么,由照雪扶着上车。

到得垂花门口,老夫人说疲乏了,便是叫苏锦苏沅各回各的院儿。

正好有事情,苏沅急匆匆往回走,心想一定要找个办法去劝阮直,谁想到刚入院门,萍儿笑着迎上来道:“姑娘,刚才阮公子使人捎话儿了,说叫钟大夫看过了,老太太没什么大事,就是些小毛小病,稍许调养下就好。”

苏沅大大松了口气,问道:“什么小毛小病说了吗?”

“就说是腰腿痛,大抵年纪大了都会得,还说老太太的身体在这种年纪算是很硬朗的了。”

没有什么气虚血瘀吗?前世老太太开始也是腿脚不便,后来有一天就卧床了,母亲十分担心,父亲请钟大夫去看,当时也说调养就好的,但九月初,突然就说不行了…苏沅在这里记忆模糊起来,母亲到底是听谁说不行的,她只记得去看母亲,母亲急慌慌的求老夫人,提到气虚血淤,神智不轻。

母亲那天出事,老太太很快也跟着去世了,父亲处死了几个人,没有谁再提起这件事,苏沅不由自主的在门口左右踱步,焦躁不安。两世都是钟大夫看的,钟大夫明明把病情说得那么轻,怎么前世,老太太后来的病会那么重,以至于母亲急着要去见最后一面?

宝绿惊慌道:“姑娘,您怎么了?”

苏沅却突然扬眉,掉头往外走。

她终于想起来了,是伴木与谁说老太太不行了,母亲才要去晋县的,但伴木是跟谁说的?好像他们说话时被母亲听见了,但她那时候只顾着自责,悔恨的恨不得死去,哪里会去想这些?今时今日重新回顾,才发现这事儿透着古怪,难怪伴木有一日又被父亲叫去问话。

只是父亲日渐消瘦,小小一场病就夺去了他的命,她先后失去双亲,眼前从此黑了般,再也无法振作。

胸中好像激荡着什么,又痛又热,苏沅走得飞快,一步不停,在月亮门那里竟是差点与一个人相撞。

她踉跄收步,他稳如泰山,似乎早就听到有什么人走来,侧身相让,只是没想到,这横冲直撞的竟是个小姑娘…眉如远山,肤似白雪,桃花般的明眸里,烈焰灼灼,好像能烧伤了人。

两个人对峙中,苏沅发现是陆策,一时惊讶极了。

陆焕扬不是命人去找他吗,这个人怎么会在这里?

第19章

“你…”她差些叫二表哥,猛然想起宝绿的疑惑,这是在苏府不是在白马寺,再表现出认识陆策,岂不是惹人怀疑?当下忙住了口。

倒是这声音出卖了她,陆策道:“原来是三表妹。”

五年前,那个只到他胸口的苏沅,竟是长成了这幅模样,让人一点儿认不出来了。

他淡淡一笑:“别来无恙。”

明明一个月前才见过,什么无恙?苏沅眉头微挑,原想说些什么,可心里着急母亲的事情,低声道:“几年未见,本该与二表哥叙个旧,奈何我现在有事在身,还请见谅。”说完这话,抬脚就走,完全不给陆策说话的机会。

瞧着那匆匆的背影,陆策莞尔,这倒是他不曾想到的。

长随陈新提醒道:“公子是不是该回去了?听说侯爷在到处找您!”

陆策负手:“不急,我们再去拜会下老夫人。”

主仆三人去了上房。

之前,老夫人已经知道陆策在府里,还去见了苏沅,只没想到他此时来拜见,便是打住了话头,对陆策这远在桐州好几年的小辈嘘寒问暖了一番。

等他离开,老夫人道:“这策儿,怎么一来去看沅沅了?两人做什么了?”

李嬷嬷道:“听说只是打了个照面,三姑娘说得一句就急匆匆的走了。”

“是吗?”老夫人若有所思,暗想陆策幼时聪明绝顶,陆焕扬将他当做宝贝一样,后来不知发生何事,陆焕扬对陆策非常的恼恨,要不是陆焕云怜惜陆策,在桐州予他找了个先生,避开陆焕扬的话还不知道会如何,想着摇摇头,但也许如此,多年没有长辈教养,行事越发不羁了,先去看苏沅再来拜见长辈。

“恐是为当年沅沅送药予他,来看一看的吧。”老夫人总不能斥责陆策,便是替之寻个由头,也确实苏沅对陆策不错。

正说着,拂雪传话说苏锦来了。

“我叫厨房做了银耳炖枣,您上回不是说最近下午总是会饿吗?”苏锦提着一个食盒,笑眯眯的来孝顺老夫人。

“那可好。”老夫人让李嬷嬷接过来。

看祖母高兴,苏锦同她拉拉家常,说到半途,顿一顿道:“刚才我好像见到二表哥了,也是奇怪,他谁都不见,竟是去找三妹。”

老夫人的调羹在白瓷上发出了一声脆响。

并没有发现哪里不对,苏锦装作无知的样子,好奇道:“也不知三妹是不是同二表哥通过信,我有回听她问起二表妹呢,说二表哥什么时候回来…”

“够了!”老夫人突然就发火了,把炖盅猛地放在案上,“我们与陆家这样亲密,就算沅沅写信又有什么,你大做文章作甚?她可是你妹妹,作为姐姐,平日里该多照顾她,不是这样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你今年可是十四岁了,明年行过及笄礼,将来要嫁人的!”

从来没有被这样斥责过,苏锦脸色雪白。

在韩家的时候,苏锦当着众人的面斥责苏沅,她已经是有些生气了,谁想到这孙女儿变本加厉,又拿今日这事儿来污蔑苏沅。刚才李嬷嬷都说,苏沅匆匆离开根本都没有搭理陆策,又哪里来的什么写信,小姑娘最忌就是这种男女间的私情,偏偏苏锦这样刻薄!

如此下去,怎么能做个好妻子?以后嫁去别人家,上有公婆,下有姑嫂的,连个包容心都没有怎么行?老夫人有点后悔以前太过纵容苏锦了。

“你给我出去,好好想想我说的话!”老夫人厉声道。

苏锦落下泪来:“祖母…”

老夫人却不想再见她了。

二姑娘这些年被老夫人捧在手里疼爱,有一日竟会被赶出房去,奴婢们都有些心惊,冬葵扶着苏锦宽慰道:“许是老夫人心情不好,姑娘千万莫放在心里。”

苏锦心如刀割,这分明是在偏袒苏沅!

原来老夫人是那么喜欢苏沅的,自己不过在老夫人面前说了实情,她就那么动怒,可难道说错了吗?苏沅是问过陆静姝关于陆策的事,而且陆策一回来就去见她,指不定就通过信的。她越想越委屈,眼泪一连串的落下,回到屋里,趴在床上就痛哭起来。

而在西苑,苏沅站在抄手游廊下一动不动许久了,宝绿跟采英两个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要是宝翠在,或者她会大着胆子去询问,将苏沅惊动,宝绿心想,姑娘到底怎么了,在苏家住了十几年,游廊又有什么好看呢,竟然突然停下来盯着这么久!

廊外树上的雀鸟突然唧唧叫了几声,打破了宁静,苏沅长长呼出一口气,她隐约记起来了,伴木是跟一个叫谷娘的说话被母亲偷听了,好似谷娘有个亲戚在晋县做生意,得知了老太太的病情…老太太担心母亲,宁愿瞒着也不肯告知,这种情况下,谷娘为何要说出来,母亲那时候可是怀着孩子,难怪父亲也把谷娘打死了。

她心头一痛,偏偏自己那么的傻,不知道劝母亲,还要偷偷跟着一起去看老太太!悔恨又满溢了胸口,苏沅咬一咬唇,她再不会做任何冲动的事情了,这件事也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苏沅没有去看阮珍,转身回了去。

不比老夫人,陆太夫人与韩家是姻亲,二儿子陆焕云娶得韩氏,夫妻恩爱,韩家也颇是喜欢,韩夫人便在客人纷纷离开之后,又挽留陆太夫人多待一会儿。

两人正说着话,汤嬷嬷轻手轻脚过来,弯下腰在太夫人耳边禀得一句,太夫人的脸色骤然一变,差些将手头的茶盅打翻,勉强稳住了,笑着与韩夫人道:“打搅太久了,你今次宴客,而今要收拾的事情怕有许多,我们还是先告辞了。”

哪里看不出来有事,韩夫人自然没有再留。

太夫人一坐到马车上就道:“你说策儿做了府军前卫?这怎么可能…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宫里就任命了吗?再说,这还得通过吏部,兵部,这孩子,到底何时从桐州回来的?”非常的着急,“也不怪焕扬会生气,快,得快些回去!”

怕陆焕扬发起脾气来,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陆策,那还得了?

骏马飞一般的奔驰起来。

一到府里,太夫人就往大房的正堂走,老远听见陆焕扬咆哮的声音:“一个个都是饭桶,找个人都找不到吗?要你们有何用,不如将脑袋割下来!”

真正是越老脾气越大,太夫人连连摇头,明明年轻时候不是这样的人…她想着又听到儿媳妇葛氏在说话:“侯爷您要当心身体,策儿是您儿子,难道还会不来拜见您吗?您莫动怒,上回大夫都叮嘱,要戒躁戒怒,不如就再等等,其实策儿当府军前卫也没什么不好的。”

陆焕扬更恼火了。

想到刚才在韩家遇到兵部的人,轻描淡写提到陆策,为之恭喜,他就恨不得今日不曾出现,这分明是不把威远侯府放在眼里,宫里才会不知会这个老子就给陆策任职了。

屋里传来“哐当”一声响,显见是砸了个茶壶,太夫人再听不下去,径直走进来,喝道:“你是要让外人看笑话吗?”

“母亲…”见到太夫人,陆焕扬还是收敛了些,但口气并不软,“这是我们父子间的事情,还请母亲不要插手,不然这孽子越发猖狂了,您看看,哪里有不告知家里就自己去谋职的?”

老夫人淡淡道:“告知你,你肯帮他?”

这儿子是中邪了,突然那么对待陆策,就算他曾冲动犯过错,一个幼子,作为父亲难道还不能原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