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真建立在上述思想基础上的家庭机制绝不会因为离婚而不再运行,只是国外的角色换了人而已,由妻子变成了情妇。
情妇李军从小跟李真是同学。李军是真正的干部子女,家庭地位比李真高,再加上人长得漂亮,个子很高,而李真个子很小,所以当年她没把李真放在眼里。那时,李真也不敢高攀,只把她当成心目中的"白雪公主"。若干年后,李真得势了,为了洗去昔日的"耻辱",他大胆追求李军,终于把她征服。
离婚后,李真为了继续维持"一商一政"的家庭机制,大力支持李军经商,并借此名义把自己捞到的钱合法化。
1999年4月初,李真在李军的帮助下,把大笔现金转移到香港,为"准备后路"不懈努力。
李真政敌的命运(1)
①"清君侧"的刘善祥
1993年初,河北省纪委信访室收到了一封群众来信。这封群众来信反映李真披着秘书的外衣,拉大旗,做虎皮,到省政府办公厅任秘书后,作风霸道,索要财物收受贿赂的问题。
群众在来信中不仅举报了李真的一些具体经济犯罪,而且还列举了李真诸多问题。
河北省纪委书记刘善祥认为:为了工作,更是为了新任省委书记程维高好,应该"清君侧",以免养虎遗患、后患无穷。于是他拿着反映李真问题的材料,找到程维高, "河北稳定不稳定就在用人上,在你身边不应该用李真这样的人。" "李真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省长的秘书,我在张家口就了解他,他是聪明过度,诚实不够。"谈了几次,程维高听不进去,最后谈翻了,不欢而散。就李真是否有资格与能力做秘书一事,刘善祥有三次与程维高直接沟通。而且最后一次是涉及到一笔5000万贷款问题。
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张铁梦从银行里贷出5000万元,钱在他自己的公司稍作停留,相当部分流转到吴庆伍与李真手上。检察机关发现张有逃逸的可能,于是立案批捕。因为涉及到省委书记的秘书李真,案子报到省纪委,此时刘善祥已升任省纪委书记,他的要求是一查到底。不久,检察机关方面打电话来找他,说管政法的书记要求放人,刘要求检察机关拒绝。稍后检察机关又来电话,仍然说被要求放人,刘还是要他们顶住。最后,刘善祥接到电话被告知,人已经放了。
刘善祥分析说,要求放人的书记,是刚从外地调到河北的,对有关情况并不熟悉,躲在幕后操作此事的是李真。李真左右事态的能量让刘善祥印象深刻,这件案件报到省纪委后,刘善祥他就去找有关领导汇报过。为了有证人,刘当时还拉上了另一位副书记。不过,他们中午11点钟左右去汇报,结果12点钟机关食堂吃饭时,李真便知晓了此事。李对在食堂吃饭的省经贸委负责人表示了自己强烈的不满。
张铁梦出来后,随后离开中国,移居爱尔兰,这一案件因此无法深入。
尔后从银行贷出来的款项,债务便转移到张家口卷烟厂。张家口卷烟厂厂长李国庭受贿案的暴露,终于牵扯出李真。事实上这5000万元贷款已经使有关方面注意到了李真,只是这一次没有抓住他的材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真亲手将程维高的一份批示退交给刘善祥的秘书,这份批示写道:"我身边的工作人员,每逢调整职务,总有人说三道四,不予理睬!"讨论李真问题的材料,最终却由李真来退还。事情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显然,李真在斗争中占了上风。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刘善祥当选为中纪委委员,1993年他由于超负荷工作而积劳成疾,突然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被送进了医院,经检查后初步确定为肿瘤,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不能确定,刘被迫住院休养。
听到这个消息,李真高兴坏了,他一拍桌子跳了起来,在给情人白玫的短信中,李真写道:月色浓浓如酒,春色轻轻吹刘,桃花开了许久,不知见到没有,刘患癌症时机少有,我正在四处奔走,办公厅副主任很快到手!
出于安全的考虑,省里和家属把刘善祥送到北京去治疗。李真咄咄逼人地提出:刘善祥患的是癌症,去世只是早晚的事了,他应该腾出位子,让给别人。于是,刘善祥提前离职休养,这一年他还不到退休年龄即副省部级干部的七上八下年龄(57岁可以上,58岁下来退居二线)。
1994年秋天,刘善祥回到河北后,听说自己被免职了,立即找到了程维高,他拍着桌子骂李真,并质问程维高,我不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上限,就把我免掉,你们是什么意思?程维高说:刘书记,让你离职休养一是考虑照顾你的身体;二来作出这个决定是组织上提出,经常委会讨论决定通过后,报中组部批准的,不是李真和我个人的意见,你若有意见可以以找组织去,不能在这里说三道四,我不予理睬。刘善祥就就这样离开了政坛。
②李真如何扫清了副厅级之路的?
似乎没有人能够挡住李真的飞黄腾达。这时,李真的政治目标是:由"处级"上升一级,达到"副厅级"。他急需上这个副厅级别。
有一次,李真和程维高进京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时有个宴会。可是走进宴会厅转遍了整个大厅,李真也没有找到写有自己的名字,一问才知道,副厅以下的干部,只能到地下室和司机、服务员等就餐。无独有偶,临回河北前,程维高到中央某部委去办事,他又被阻在了门外,理由是:司局级以下干部不能进入。这两件事对李真的刺激很大,回来的路上他向程维高提出,争取当上厅级干部。
以李真所在的省委办公厅而言,更直接的晋升途径是,当上省委秘书长,成为常委进入班子。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一位置对李真而言,可能最困难,因为这个位置已经有了人选,这就是吕秘书长。
在考察过程中,省委组织部长对此投了反对票,她当时已经接到反映李真的材料,但这些材料显然无法阻挡李真的升迁。她选择从人事方面的惯例提出不同意见:李真正处级任职时间过短,只有一年零四个月。表示反对的还有省纪委书记刘善祥、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
李真政敌的命运(2)
竞争者和反对者都遭到了李真的报复:在后来的省委领导调整职务时,吕秘书长被免去了职务,仅剩下一个常委的空头虚职,协助省委某副书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不过,这位秘书长后来又调出了河北省。随后她调到了某省任一市委书记,她凭着个人的超常能力,随后又荣升为某省省委副书记。
原省委组织部长后任省委副书记的曾某,她因在考察李真任职资格时,提出了李真任处
级仅一年零四个月,不够规定的两年,不能晋升为副主任,发表了对李真不利的意见,也被交流到了东北某省任副书记,后来调回了北京。
原省政府的某副省长,他因阻击李真调入省政府办公厅当秘书,李真从中操作将他调走,他去了京城一个无实权的副部级单位任副主任赋闲至今。
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也因工作需要调到了国家某办任副主任。
他们的努力,仅仅使李真在"副厅"位置上耽搁了一小会儿,如愿的当上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稍后,副厅级以上干部任免权也上收到了省委。
组织人事工作一般情况,是组织部门拿出人选方面,常委会讨论,然后确定。河北省过去的规则是,重要人事任免,常委会一定会事先有相对充分的讨论。但人事工作权限的收回,结果便是:最主要负责人的意思就会成为第一方案,常委的讨论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与价值了。
李、吴两秘书交友,李真讲的邢崇智时代河北的许多内幕是?(1)
1992年春天,李真向吴介绍了河北的许多内幕:省委邢崇智书记过去在北京工作过,他工作虽然很认真刻苦、肯干,但是文化较低、没学历,又没什么大的迫力,在河北省的成绩平平;政协某主席是个书生,文章写得好,但就是魄力和胆略较小;省委某副书记也是从北京来的,有点背景,个人能力也不错;纪委刘书记这个人在张家口我就认识他,我对他太了解了,他是又臭又硬,工作过于认真负责,思想守旧和正统,不合时宜,他提出了要刹住目前的吃喝风,现在的社会风气他能刹住吗?光靠他个人能行吗?他未免也太理想化了,今后
要防着他点;王省长有能力,工作方式灵活,但是他喜欢女人,他有一个小情人就安排到了某电视台主持新闻,经常露面。宋叔华省长抓工业很有一套,全省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国有工业企业上缴的;王幼辉副省长是民主人士,口碑特好又有魄力;叶连松省长这个人比较老实听话,是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很有才华,抓经济是行家里手,但爱人提早去了,现在他又找一个媳妇小他近二十岁,曾是他的女秘书,他们的小孩现在才上省直幼儿园呢……
在吴庆五看来,李真年轻、有头脑,见过世面,反应敏捷,对问题的看法能透木三分,有独到之处,是个难得的秘书人才。李真一面和吴庆五套着近乎,一面揣摩着吴庆五的心理,凭借着吴庆五对自己有好感的热乎劲儿,李真不断地编造着红色历史和特殊背景,在吴大秘面前展示着自己。李真拿出他义父和中央有关领导的合影来给吴庆五看,一下子把吴庆五给震住了。吴庆五万万没有想到,李真这个年轻有为的小秘书还有如此特殊的背景,和中央高层领导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心里对李真又有了新的感受和评价,即由欣赏而转入一种无缘无故的信任。李真当然也能感受到吴庆五的心理变化,他也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不失时机地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他向吴庆五介绍个人历史时说,几年前他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他在河北给副省长当秘书,是下来挂职锻炼的,过几年期限届满他仍要回北京工作,目前他的人事关系和个人档案都还留在中央办公厅……李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居然把吴庆五连蒙带哄骗得服服帖帖。
吴对李真讲的深信不疑,从此李真赢得了吴的极大信任,私下两个人称兄道弟,关系极为密切。为进一步讨好和拉拢吴庆五,李真还把自己的铁杆朋友--东方租赁公司河北办事处(以下简称东租冀办)主任张铁梦介绍给吴庆五。张铁梦掌管的国有资产就如同他自家的金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吴庆五到河北后,不时到北京办些私事,求人请客和送礼品都需要花钱。他虽然贵为秘书,但严格的财务制度,使得有些花销难能以公款支付报销。他刚刚来到河北,人生地不熟,没有朋友和老板的支持,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绞尽了脑汁,想得头疼,张铁梦的出现给他解了围。初识张铁梦后不久,张就豪爽地对吴庆五说:"今后有什么费用处理不了的,尽管给我说,咱们这儿好办。"李真也在旁边煽动说:"铁梦是自己人,你不要客气和有什么顾虑。"见李真对自己如此关照,吴庆五的内心对李真顿生感激之情,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知遇之情。说归说,但当吴庆五初次拿着一笔进京办事的费用要张铁梦给处理时,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不安和难为情,但张铁梦却不以为然,每次都很热情、爽快、客气。几次交往,吴庆五的心里也渐渐平坦了下来,在金钱的作用下,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紧密了起来。时间还不到一年,在李真的一手操纵下,在张铁梦的金钱链条连接下,吴庆五、李真、张铁梦三人的同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当吴庆五把自己愿下海经商的想法告诉李真时,立即得到了李真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李真看来,吴庆五下海,无疑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升迁的绝好机会,凭着他的直觉和同吴庆五的交往培植的感情,他相信吴庆五退位之前,肯定会将他推荐给有关领导,而吴庆五的位置又是他窃视已久的,但他没想到,这个机会和位置来得这么快,以致使他有点措手不及。李真得知吴庆五下海经商的想法后曾欣喜若狂地说:"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坐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李真的想法也得到吴庆五的赞同,在吴庆五看来,李真熟知官场之道,是个难得的从政人才,自己退出政界,既可以给李真腾出位子,创造个人发展的机会,自己也好下海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因此,下海之前,他和李真、张铁梦制定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他在商界、李真在政界、张铁梦在国有企业,各有优势,优势互补,官商结合,共图大业。
转眼到了1992年初,吴庆五不听省长程维高的规劝,决意要弃政从商,省长和他作了最后一次谈话,省长对他说:你都当上副厅级干部了,我对你能办到都办了,你还要走,是我一手将你提拨起来的,你跟了我八年了,那一点得罪你啦,你说说,你还缺什么了?搞政治是需要资本的,你下海挣钱,我同意,再说用你的钱,我也放心。我是不赞成你下海的。吴说:你对我的情,我是不会忘记的,特别是在我困难的时候,你提拔任用我,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但从长远看,我的性格不适合从政,政治斗争太残酷,我不想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我的特长是经商,经过长期的考虑,我去向已定,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程维高说:好,那就由你去把,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得给我推荐一个秘书来接替你。吴说:我推荐李真。省长说:不行,这人不行,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些人对他意见很大,说这个人有点狂,盛气凌人,不用这样的人,应该用一个稳重的、传统式的人。吴坚持说:不,就是李真,他替我当你的秘书,有多方面的理由:第一他是河北人,是地头蛇,我们虽然比他的位置高,但是外来户,得罪了他这样的人物不行,何况强龙都压不住地头蛇呢;二是他在北京上面有人,朝廷有人好做官嘛,他在北京据说有一个高干义父,李真和中央高干的秘书、子女们混得很熟;三是现在省委、省政府个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不一致,为了工作争斗的特别激烈,需要李真这样的人出来打头阵,这是政治的需要,不是你是否需要他这样的秘书,而是只有他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适合担当此重任。省长听了后沉默良久,说:等我再考虑一下,我向孙省长了解一下有关他的情况后再作定夺。那好吧!吴庆五说。
李、吴两秘书交友,李真讲的邢崇智时代河北的许多内幕是?(2)
吴将这个信息马上传递给李真,李真找到了自己效力的副省长说:宋省长,你这届就要退到政协去了,你对我很好,我年龄尚小,想留在省政府里,不想去政协,你能否把我推荐的给程省长。宋省长说:那倒可以,但当省长的秘书,不比在我这儿,伴君如伴虎啊!你一定好好改变一下你过去的作派,为人处事要热情,尊重领导和同志,虚心学习,不能太张狂,对比自己职务低、或者差不多甚至地位比自己略高的人,要尊重,不能呼来喝去, 叫人"老王"、"老张", 注意个人的影响,也许你的成功是在当秘书,也许失败也会在秘书的岗位
上。如果你今后改掉自己的那些缺点,你将前途无量。否则,后果难测。
1992年夏季,便开始了下海前的准备工作,这年的6月30日,他首先办理了去香港的定居手续。这时,观察他已久并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张铁梦,从多方原因和长远利益考虑,劝他不要下海经商,因为商海险象丛生,闹不好会人财两空。但此时的吴庆五业已铁了心,决心要走经商之路。1993年8月17日,吴庆五正式向河北省人民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
吴庆五下海,当时还是河北省的第一例。吴下海时的身份,不仅是秘书,同时也是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由南而北的市场经济风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的河北,一般人更看重的是位置的保险性,吴庆五的副厅位置足够令人羡慕了。即使在免去吴庆五的省委常委会上,吴庆五离开的理由不是下海而是另有安排,吴庆五下海,后来自己解释的理由是,对官场的厌倦。不过,在他的言词中,多少也有一些对他所服务的领导的不满。吴庆五说:"早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时就有离开官场的愿望。"离开官场时,吴自述"做秘书这么多年,由于能力、水平限制,没做好"。吴庆五的这段自述强调的是:"(下海前)从政十几年,扪心自问,没做亏心事。" "能力与水平限制"就未必完全是自谦。在此之前,他已推荐李真接替了自己的秘书一职,满足了李真窃视已久的欲望。
李真要当省长的秘书,同样遇到了来自省委其他一些人的阻力,纪委刘书记向省长进言说:李真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省长的秘书,我在张家口就了解他,他是聪明过度,诚实不够。过了不久省长力排众议,果断地录取李真为秘书。
李真是如何上道的?
在李真接任吴庆五秘书之际,正值其领导程维高省长能否从省政府完成向省委过渡之际,当时不是没有竞争者,这也确是政治上的极度需要李真的时候。很多人相信李真居间起到了足够作用,至少他的位置比较方便操作。李真要当程维高的秘书,遇到了来自省委其他一些人相当大的阻力,不过,在吴庆五的保票下,程维高还是力排众议,果断地录取李真为秘书。吴庆五与李真以违反常理的方式,奇怪地完成了交接班。
李真与吴庆五"交接班"时,仍然在河北省政府,大约半年过后,也即1993年元月,程维高将升任至河北省委,这样李真就将成为"河北第一秘"。刘善祥找到程维高,表示李真可能未必合适做秘书。刘当时的印象是,即使程维高也听信了李真是"某老干部儿子"的这种说法,对李真知根知底的刘善祥当然作了充分的说明,但显然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更多人注意到吴庆五与李真"交接班"有违常理。当时的省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的组织程序对此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也有相应的规范,重要领导人的秘书由办公厅推荐,组织部考察,而不是由领导自己挑选。从最开始的吴庆五继续跟随,到吴庆五和李真及程维高三人自己决定,他们打破了河北领导干部一直以来的做事准则。"吴庆五与李真的"私相授受"显然在当时的环境里非常出人意外,也非常令人瞩目。
刘善祥回忆说他有三次与程维高直接沟通李真是否有资格与能力做秘书一事,而且最后一次是涉及到一笔5000万元贷款问题,这一问题在后来的起诉书里被确认。不过,刘得到的回应是:李真将一份程维高的批示退交刘的秘书,这份批示写道:"我身边的工作人员,每逢调整职务,总有人说三道四,不予理睬!"这一"回应"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个讨论李真问题的材料,最终却由李真来退还。事情的发展,已经远出一般人想象。
1992年6月30日,吴庆五首先办理了去香港的定居手续。1993年8月17日,吴庆五正式向河北省人民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吴庆五时代的终结,标志着李真时代的开始。
已经接任了吴庆五的位置,李真的北京联系,显然与自己个人位置的关系不再那么重要了。更多的人则是通过李真被如此重用来反推他在那段非常时期可能起到的作用,总之,很迅速,李真坐稳了那个曾经是吴庆五的位置。
程维高两任秘书的金权同盟是?
吴庆五与李真的"交接"背后,有着一笔数目巨大的交易。无论是李真的起诉书还是吴庆五的起诉书,对这一过程都有非同一般细致的描述。仅从起诉书的描述看,这一过程完成的巧妙、通过的关节之复杂,看上去很难想象是一个仅仅进入权力系统做秘书两年左右的新人之手。
1992年8月,李真得知省财政厅有500万的外汇额度消息后,告知他商界的朋友张某某,
张的反应是:外汇额度能赚钱,一定要争取过来。李真的曲线选择是,与张家口卷烟厂厂长李国庭联系,让李国庭写报告申请500万美元的外汇额度。随即,李国庭的申请写了,也被批了。李真带张某某找到省财政厅说,东租冀办(即张某某负责的办事处)是张家口卷烟厂的代理商,500万外汇额度又从烟厂转移到了张某某手上。外汇额度有了,剩下的问题是解决调汇资金。李真与张某某的选择是,以东租冀办名义,给省政府写报告,申请6000万元人民币贷款。此时,李真已经接任吴庆五的位置,直接将报告送省领导批准。拿到了报告,李真将电话打到河北省人民银行,直接找行长。结果银行稍有改变,将贷款对象调整为张家口烟厂,同时将贷款规模限定在5000万元。李真再次打通张家口烟厂李国庭。仅一个多月时间,东租冀办先后用1∶5.514(调汇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514元)与1∶6.465的价格调出500万美元。而当时的市场调剂价为1美元兑10元人民币。空手而出,仅以一个秘书之位来组合权力资源,李真这一手赚回的差价是2000万元人民币。
在尚在为东租冀办争取贷款时,李真就找到吴庆五,说明500万美元的外汇与5000万人民币的贷款,"你下海后有什么需要,我一定让他支持你"。稍后,吴庆五自己并代朋友先后两次从东租冀办借款2000万元。比较不幸的地方在于,吴庆五自己的1000万元刚到手就玩丢了。在那份内部参考上,吴庆五自述道:第一笔大生意就是李真从张某某处给我"借"的1000万元,我把这钱打给了一个香港老板,想联合做液化气生意,没想到却被他骗了。有意思的是,这个香港老板开始的诱饵是:"我给你1000万元,你可能不要,干脆我们一块挣钱。"吴还让他写市场调查报告,市场报告出来了,回报率50%,当吴把钱打过去后,什么都结束了。
吴庆五可能并不知道他给了李真太过珍贵的东西。李真后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权力就是金钱,我曾说过,拿1000万元钱,我也不换这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就是滚滚不断的财源。逢年过节,看我的排着队,他们仅给我儿子的压岁钱,每年少则几万,多则20万元。"
从这一事件的进程看,李真并未将这倒汇的2000万元差价完全看作是还吴庆五的"人情"。稍后,李真便找到张某某与吴庆五,商量如何处置这笔钱,李的建议是"三个人平均分配"。后来张某某在经历了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等过程后,提出一个很"大度"的解决方案,即借给吴庆五和其朋友的2000万元不再归还东租冀办。这笔被检察机关认定为贪污的2000万元,吴庆五后来付给李真的回报是:"15万美元、10万元人民币和位于北京市低压电器厂宿舍楼的商品房一套(价值51.671万元)。"
当时即注意到这笔贷款的不正当性,并再三追查其下落的省纪委书记刘善祥,现在回想说:"李真在此事中所发挥的'能量'之大,实在'惊人'。"事实上,当时有关方面即已发现东租冀办的张某某挪用公款,而且有逃逸的嫌疑,于是立案批捕。捕还是不捕?李真利用政法委书记与纪委书记权力交叉部分做文章,结果检察机关最终也未逮捕张某某。即使严肃的起诉书,对此也有描述。
这一时期,如果综合各方面的材料看,李真确实需要"办理"的事务不少,一方面动用各方关系调汇;另一方面又要解决调汇带来的张某某的司法麻烦;再一方面还要为自己"副厅"的位置进行搏杀,而追逐这一位置所面临的反对几乎是全方位的。至少从结果看,这种种问题都让李真从容解决。多数采访对象在形容描述他们印象中的李真时,对其"权力经营"的能力都表示了足够的惊讶。
调汇、贷款、摆脱调查与追逐"副厅",是李真最初的惊涛骇浪,结果李真平安渡过。甚至当时副省一级的官员多数都觉得李真的秘书之位,依当时情势,可能只是"代理"几天而已,但结果他们向记者坦陈,"看走了眼"。此后能够对他形成挑战的力量至少不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