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上一章:第9章
  •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下一章:第11章

前世她就听说了。

当时她气得不得了,非要去看看那尊佛像不可。

曹太后死后,她更是让人溶了那尊重达三百余斤,镶珠嵌玉,由赤金铸造而成的佛像。

此时她听说这件事,也就没有了什么震惊了。

她问白愫:“曹宣去了吗?我听人说,这几天曹宣都在万寿山打点太后娘娘生辰的事。”

“他去了啊!”白愫提起曹宣的时候,语气明显的快活了很多,“不过皇上那里拉着我问了你半天,我说你被太皇太后她老人留在家里打牌,他瞒怨你,说你如今和我们玩不到一块去了…他这个人很小心眼,他要是下次问起来,你可别说漏了嘴。”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道,“嘉南,我听说这次辽王也来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进宫。”

这次不仅辽王来了,靖海侯世子赵啸代表父亲也来了。这时候两人应该一个住在靖海侯位于新四胡同御赐的宅子里,一个在离西山大营十五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等候曹太后召见。

但不管他们住在哪里,十月十三日,也就是曹太后寿诞的前一日,他们都会住进万寿山的圆朗斋。

姜宪道:“曹宣还在万寿山吗?你们今天有没有说上话?”

白愫红着脸嗔道:“哎呀,我和你说正经事,你总打趣我做什么啊?”

姜宪笑道:“除了你和曹宣的事在我心里是正经事,其他的事都不是什么正经事。”

白愫的脸更红了。

两人闹了一会,姜宪把孟苓芳的话告诉了她,两人窜好了词,梳装打扮好了之后,去给太皇太后问安。

太皇太后忙让人端了新做的点心给她们吃,并笑着问她们:“今天怎么这么老实?居然乖乖在家里练大字!”

白愫不敢应答。

姜宪不动声色,笑道:“这天气越来越冷,哪里都不想去。”说到这里,她像想起了什么事似的,道,“外祖母,我想这两天就去一趟镇国公府。您看这天气,我怕到时候下雪。”

既然前世的事不是自己幻想也不是个梦,那有些事就要清算清算了。

太皇太后知道姜家等闲不会想着接姜宪回府,可见这次是真的相中了哪家的媳妇要姜宪去看看,也是体现男方家里对女方的重视之意。

“你回来的时候给我说说律哥儿相的是哪家的媳妇。”太皇太后也起了好奇之心,“是不是长得很漂亮?品行如何?”

姜宪前世还有做媒的经验。

她连连点头,笑道:“您就放心好了,我看人很有一套的。”随后转移话题道,“外祖母,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您说我见到了那位小姐,要不要给个见面礼什么的?如果要给见面礼,送什么东西比较?”

太皇太后就兴趣勃勃地和姜宪商量起来,把姜宪写大字的事早就抛到了脑后,再也没有问起。

第二天,太皇太后就派了刘小满去给镇国公府传话,说三日后姜宪回府。

姜宪则私底下嘱咐了刘小满几句,说她伯父低调行事,她不坐郡主的驾鸾,伯父也不要开偏门迎接,她轻车简从的去,姜家萝卜青菜地接待就行了。

刘小满听了直笑。

到了约定的日子,镇国公夫人亲自来宫里接姜宪回府。

太皇太后舍不得,拉着姜宪的反复叮嘱了十几遍犹不放心,恨不得自己也跟着去了镇国公府才好。

姜宪好不容易出了宫,到镇国公府的时候已是己时三刻。

第44章 不放

姜镇元果如姜宪吩咐的那样,只开了镇国公府的侧门,派了大管事在门口迎客。

就算是这样,也颇让偶尔路过的人惊讶——镇国公府的正门只有在迎接皇帝,大年初一,或是国公、世子大婚的时候才会开。

姜镇一路无语和舅母镇国公夫人房氏穿过仪门、绕过正厅到了姜镇元和房氏正院的书房。

这就是家里人说家里事的意思了。

姜宪给姜镇元行礼。

姜镇元今年四十有二,因久居上位,又保养得宜,身材削瘦挺拔,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反倒是他的夫人房氏,虽然比姜镇元小三岁,看上去却像姜镇元的姐姐了。但他们夫妻很是恩爱,姜镇元房中没有小妾也没有通房,成亲后只生了姜律一个儿子。

他坐着受了姜宪的礼。

按律,他们一个是郡主,一个是国公爷,品阶相等。按族规,他们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不论国礼家礼姜镇元都在姜宪之上。

房氏亲自给姜宪端了茶点进来。

姜宪起身道谢,坐在了姜镇元下首的太师椅上。

房氏温柔娴淑地打发了屋里服侍的,帮他们带上了门。

姜镇元清冷端肃的面孔上这才浮现出些许的担心,流露出行伍出身的爽直来:“你出宫一趟也不容易,有什么事我们就开门见山好了。你是不是在宫里遇到了麻烦?”

姜宪抬头望着自己的伯父。

不管是前世今生,他都是她最信赖的人,最依仗的人。

每次出什么事的时候,不管伯父是怎么想的,但都会在她的身后支持她。

她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茶盅,转了转手上戴着亦金镶百宝的甲套,道:“伯父,皇上说,要娶我做他的皇后。”

姜镇元愕然,随后皱了皱眉。

姜家的子嗣单薄。

自开国到现在,嫡支只有姜律和姜宪,不出五服的只有个姜含,不出七服的只有个姜纵。姜镇英要尚永安公主的时候他就不同意。可当时的皇帝孝宗正是笼络姜家的时候,姜镇英又是小儿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往宫里跑,十天倒有九天和先帝英宗皇帝呆在一块,自然也就认识了永安公主。两人小小年纪就情愫暗生,永安公主没等及笄就吵着要嫁给姜镇英,姜镇英不尚公主就不吃饭,孝宗皇帝又乐见其成,太皇太后也希望姜镇英能做自己的女婿,姜家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结果是姜镇英英年早逝,永安公主根本不愿意独活,只留下了独苗苗姜宪,却又偏偏被太皇太后抱去了宫里养着,他们姜家的人十天半月也见不到一面。

如今皇上又私下里要求娶姜宪…

他很不赞同。

只是这个侄女他心里虽然惦记,可长这么大却没有说过几句话,每次见面到是安安静静,看上去文秀又懂事的样子,但到底是怎样个性子喜好,她住在慈宁宫里,他就是有心打听也怕别人误会,以为他是要窥视后宫,让他很是为难。

如今他唯一的侄女开口就要嫁给皇上,他想劝劝她,又怕自己贸然开口让姜宪起了逆反之心,如当年的姜镇英一样,只要一提不让他尚公主,他就能瞪鼻子上脸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姜镇元只好在心里仔细琢磨,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端起茶盅来喝茶,眼角的余光就落在了姜宪放在茶几上的手上。

那手白白嫩嫩的,比刚出生婴孩的脸还嫩,却在小指上套了个护甲。

那护甲足有一寸有余,金黄色的,雕着茶花和菖蒲的花纹,镶着芝麻大小的猫眼石、金刚石、碧玺石、石榴石,玛瑙石…有种繁华的奢美。

再看她的扮装。

外面穿着件蜜合色素面杭绸夹棉褙子,乌黑的青丝整整齐齐地挽了个攥儿,通身上下除了那手上的护甲,就只戴了个珍珠发箍。

姜镇元一口气就堵在了嗓子眼里。

他娇娇弱弱的小侄女,花般的年纪,本该穿红着绿,翠围珠绕,送进宫去,却被养成了老太太的习惯,还戴什么护甲,穿什么素服。

瞧瞧这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给人守寡呢!

他们赵家全是些寡妇,他们姜家的人可还活得好好的!

姜镇元顿时怨气从生,叮叮当当地放下了茶盅,嘴角翕翕就要拒绝这门亲事,转眼却看见姜宪端起茶盅来喝茶。

姜镇元心中一动。

保宁,太冷静了。

那端着茶碗的手,不动如山,颤也没有颤一下。

太皇太后素来溺爱他这个侄女,她却来找自己说这件事,这门婚事不是曹太后明确表示了不同意,就是太皇太后也不答应…她此时应该正是苦恼之时,怎么能这样的稳如泰山?

姜镇元想了想,试探着道:“保宁,你自己的意思呢?你想嫁给皇上吗?”

姜宪此时才松了口气。

她年纪还小,她父亲活着的时候就是个小孩子性子,伯父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当家作主惯了,未必能把她的话听进去。她这才想着得开口就出其不意,让伯父对她另想相看…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伯父是知道我的,从小就在宫里长大,到了外面,看着那些主持中馈的侯夫人,伯夫人,算帐理财我不会,管家交际我不会,女红烹饪我不会,还是呆在宫里好。”前世姜宪没有机会对家里人说的话,这世她借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皇上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也不错。嫁给了皇上,也就是从慈宁宫里搬去了坤宁宫,还可以和外祖母,太皇太妃做伴,皇上也是从小一块儿玩大的,喜好习惯也都差不多。”

姜镇元听着差点吐血。

赵家可真是厉害。

几代帝王把姜家的人像温水煮青蛙似的,到底全给煮熟了。

他欲开口相劝,姜宪已道:“可我又想,我既然要嫁皇上,总要把皇上的事摸清楚吧?免得到时候后悔,连和离都不成。”

姜镇元自侄女进了这门,这是她说的最让他舒服的一句话。他点着头,道:“你这么想就好。我们姜家五代,才出了你这么一个姑娘。这天下没有你配不上的男子。纵然不嫁皇上,也有大把的好男儿等着你挑。”

姜宪忍不住扑哧地笑。

她垂帘听政之后,她伯母房氏见到她喜欢听戏,曾经暗示她,要不要找几个擅长音律的世家子弟进宫来服侍。

她的伯母素来贤良恭淑,唯夫命是从,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这恐怕是她伯父的意思。

PS:有亲问我赵翌是不是在给赵翌报仇,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皇上是从来不会给自己父亲报仇的,因为他父亲不死,他就做不成皇帝…大家从这个层面试着理解一下皇帝这个比较奇特的职业。

第45章 求援

姜宪想到她的堂兄姜律不要说女色了,成亲之前身边连个近身服侍的丫鬟都没有,却对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笑着,眼眶就渐渐湿润起来。

姜镇元看着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孩子,还是在宫里受了委屈。

他虽心思细腻,却没有与女子打交道的经验,更不知道怎样安慰姜宪,只好当没有看见,低下头去喝了口茶。

姜宪想到前世伯父对自己宠溺,心情大好,敛了笑声,继续道:“我就去查了皇上。结果发现他和他的乳娘,也就是方氏通、奸…”

“什么?!”姜镇元勃然大怒,吼得外面守在院子里的房氏都听见了。

她忙隔着窗棂喊了声“国公爷”,示意姜镇元小点声音,心里却惴惴地七上八下,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想着要是儿子在就好了,她也有个出主意的人,又想着儿子不知道去干什么了,这都两个多月没有音信了,不知道在外面有没有冻着、饿着,如果自己争气些,多生几个儿子就好了…一时间有些如坐针毡。

书房内的姜镇元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夫人在想些什么。

他得了房氏的示警,压低了声音,严肃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给我说清楚了。”

姜宪就把之前想好的话说给了伯父听:“…外祖母见曹太后不管皇上,就想让皇上身边一个叫宋娴仪宫女告诉皇上知晓人事。谁知道皇上却对她一点兴趣也没有,外祖母也不好强求。正巧他说想娶我,我看着那宋娴仪不错,旧事重提,皇上却一味的推脱,我当时还以为是为了我,就想着皇上不愿意就不愿意吧,以后他看上了谁我就抬举谁好了。就亲自绣了个荷包,准备送给皇上。又怕曹太后知道为难他,就去找他的乳娘方氏。

“不曾想方氏请病假,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在宫里出现了,可假条上却只请了十天。

“您也是知道的,方氏的丈夫在保定任都指挥使,唯一的儿子也跟着在保定,我不知道是皇上特意准了她去保定和丈夫儿子团聚,还是曹太后压得太狠了,方氏去给皇上办事去了。因而不敢声张,悄悄地派了人去查。

“结果查到了方氏在郑大人胡同的宅院。”

知道事情真相的悲愤还残留在姜宪的心里,她表情不由变得木然起来。

“结果发现方氏怀了身孕,已经有六个月了。

“我开始以为是她丈夫。

“想着皇上平日里对她尊敬有加,她这样做虽是违背了宫规,可人情大过法理,皇上都不追究了,我自然也要帮他们瞒着…”

姜镇元渐渐听出点味道来了。

如果这孩子不是方氏丈夫的,那就是奸夫的。

这几年国库空虚,宫里放了人,却没有及时补充,除了慈宁宫、坤宁宫和乾清宫,其他宫里的宫人和内侍除了月例,一点油水也捞不到,自会乱象从生。可曹太后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宫里虽然乱,明面上却是花团锦簇,怎么也不至于出现皇帝乳娘被人睡了的事。

不然他也不敢把姜宪放在宫里养。

那这个奸夫…

姜镇元当时就冒出一身冷汗来,哪里还听得下去。

“那孩子难道是皇上的?”他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不容错识的杀气。

姜宪没有作声。

姜镇元呆呆地坐在那里,半晌没有吱声,等到他缓过神来,眼睛里就像有飓风刮过,哗啦啦地把茶几上的茶壶茶杯锡器全都扫到了地上,嘴也紧紧地抿成一条缝,原来就有些削瘦的面庞闪烁着暴戾之色,阴沉可怕。

姜宪不觉得害怕,她只觉得安心。

前世,赵翌对她不敬,她伯父也是这样发了一通脾气。

所以姜宪道:“皇上让您帮他圈禁曹太后,事情已经进展到了哪一步?”

姜镇元神色大变,道:“是皇上告诉你的吗?”

“不是。”姜宪要和赵翌撇清关系,怎么会帮着赵翌说好话,“是我自己发现的。”

姜镇元望着姜宪雪白平静的面孔,很是心疼。

她这个侄女,在宫里到底过得是什么日子?怎么会知道这些事?

如果连姜宪都能知道,肯定别人也能知道。

姜镇元的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个“川”字。

姜宪忙安慰他道:“我和皇上从小一块儿长大,他的性子我最清楚不过了。是我查方氏的时候猜到的,不然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年,他明明知道曹太后不喜欢我做她的儿媳妇,他怎么会说娶我!”

姜镇元想到自己对赵翌的认识,凝声道:“不错!他的确不是良配——胆小怕事不说,还没有担当,一味的只知道阴谋诡计,没有一丝帝王的胸襟和城腹…”

姜宪听着,沉默了片刻,这才道:“伯父,是不是如今和他拆伙已经来不及了?”

姜镇元思索起来。

姜宪知道自己的这个伯父足智多谋,她怕她想出其他的主意来,不敢让他再多琢磨,忙道:“伯父,我想了很久,动手最好的时机就是曹太后生辰的时候,你们肯定选择在那一天动手,您性格沉稳,若是没有几分把握,是不会动手的。如今离曹太后的寿辰不过十来天了,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就算你有办法婉言拒皇上拆伙,可婉言拒绝之后呢?

“曹太后会放过姜家吗?

“等到皇上掌权的时候,会放过姜家吗?

“我虽是姜家唯一的女儿,可也不能这样害姜家!”

的确,现在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但让他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把侄女嫁给赵翌,他决不答应。

姜宪比姜镇元更了解姜镇元。

她道:“若是曹太后还政于皇上,我的婚事怎么办?和辽王联手?用什么做投名状?谋逆,用什么做借口?姜家几代都没有守过九边的总兵了,北直隶的这些卫所里,功勋世家子弟纵多,平日里锦衣玉食,鲜衣怒马,看着好看,真正能上阵杀敌,堪用者几何?辽王含仇就藩,如今东北局势如何?靖海侯在南边抗倭,这几年来一直上书朝廷允许其扩兵,曹太后虽然未允,却由着户部每年拔银四十万两,两广被他们经营得如铁桶一般,曹太后没有办法,这次做寿特宣了福建总兵进京,西北鞑子年年进犯,大同、宣府、蓟州虽多是姜家的子弟,却一个兵卒也不能动。动了,就是国破家亡,姜家就变成了为了一己私利于国家不顾的罪人,而没有了正义勇毅的姜家,就什么也不是了…短短十几日,姜家拿什么反悔?”

第46章 后手

姜镇元震惊地望着自己还没有及笄的侄女。

他一直以为她只是个养在深宫,什么也不知道的小姑娘,不曾想她却有这样一番见地。

姜镇元顿生与有荣焉之感,欣慰地道:“保宁,你不愧是我们姜家的孩子。虽然长于妇人之手,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姜宪汗颜。

姜镇元却想着侄女既然有这样的见识,不可能为了屈屈一个方氏就来向自己求救——以她的能力,自己就能解决了方氏,更不可能和自己说起围禁曹太后的事。

只是可惜了,姜宪不是个男孩子。

若姜宪是男孩子,就可以和姜律一支撑起姜家了。

姜家家规森严,男子四十不可纳妾,更不允许有通房丫鬟之流,这样的家规有好也有坏。

好处是每个孩子都会精心教养,家族的资源也比较集中,孩子们的品行能力都为上选。

坏处是人数太少,一旦有覆巢之灾,家族很难保存。

因而姜家的孩子个个都珍贵。

想到这里,姜镇元就对姜宪的来访极有兴趣。

他笑着问姜宪:“你可是早已打定了主意?”

姜宪点头,这才说出此次的来意:“我们帮着皇上亲政,可曹太后却不能交给皇上处置。”

姜镇元是久经朝堂风雨的人,立刻就明白了姜宪的意思。

想曹太后还政,就必须圈禁曹太后。而被圈禁后的曹太后,就如同折了翅膀的鲲鹏,生死将由皇上操纵。从古自今,被圈禁的太后,特别是摄过政的太后,就没有一个皇帝能让她活得长的。

姜宪的意思,是要保住曹太后,让曹太后继续和皇上斗,姜家左右逢源,渔翁得利。

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了。

就好比走在空中的铁链上,略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会掉下来摔个粉身碎骨。

何况那曹太后岂是个好相与的?

别到时候弄巧成拙,让曹太后和皇上联手把姜家给灭了,那才是场笑话呢!

姜镇元仔细地思索着这件事。

姜宪耐心地等着。

她不想嫁给赵翌,又想弄死赵翌,就只能保住曹太后。

只要有曹太后在,赵玺就别想做什么出身清白的皇长子!

方氏也休想像前世一样做个受人追捧的奉圣夫人!

她又何必去脏了自己的手!

为赵翌杀人,一次就够了。

犯不着再做一次。

姜宪想到赵翌一死,自己就搬进了慈宁宫外祖母住过的东暖阁,心里就觉得戚苦难耐。不由暗暗地对自己说:我要过自己的日子,嫁人,生子,好好地教养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们长大成长,娶妻生子,死的时候,孙子重孙一满屋地围在自己身边,等着分自己的体己银子和传家首饰。

那一定很有趣!

只是这么一想,她视线就开始有些模糊起来。

她问姜镇元:“您觉得这件事不妥当吗?”

姜镇元沉吟道:“曹太后不是一般的女人,我怕她缓过来之后和皇上联手。”

姜宪用手指慢慢地摩挲着茶盅的盅口,道:“我在想,如果我是曹太后,知道皇上要这样除了我,会怎么办?”

姜镇元没有想到她会这么说,顿时很感兴趣,笑道:“那你说说看,如果你是曹太后,你会怎么办?”

姜宪道:“我会等待时机,纵容皇上生下皇子,然后想办法毒杀了皇上,拥立年幼的太子登基,再次垂帘听政。”

她声音平和理智,不紧不慢,却让人心生寒意。

姜镇元的眼睛微眯,神色变得郑重而严肃起来,屋里的气氛也是一紧。

姜宪朝着她的伯父微微一笑,道:“如果皇上知道曹太后打的是这主意,您说,他会和曹太后联手除了姜家吗?没有姜家的皇上,还是皇上吗?如果曹太后知道皇上为了让他和他那个乳娘生的孩子做皇长子才要圈禁她,您说,曹太后还会和皇上联手吗?”

姜镇元强忍着才没有击掌赞赏,但他还是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屋里走了两个来回,道:“你还是太嫩了些——曹太后不会因为皇上想让方氏生的儿子做皇子而恨皇上,可皇上却会因为曹太后想再立幼主而恨曹太后。这也许就是皇上不如皇太后的地方。你这个主意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姜宪却笑眯眯地提醒他:“所以方氏很重要!”

姜镇元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姜宪笑道:“如果这个时候曹太后知道了皇上和方氏的事,她一定会忍着。因为马上就是她大寿了,她大寿可不是为了让人给她拜寿,而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动一动东南的格局。所以只有她大寿之后,腾出手来了,才会去收拾方氏。可等她大寿过后,恐怕也没有能力去动方氏了。我们就得帮曹太后一把才是。等到曹太后想通了,觉得方氏肚子里的孩子难能可贵了,就会想方设法地把方氏弄到自己身边,等这孩子生下来,记到哪个宫女的名下,慢慢地养着。皇上若是立了皇后,生下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太子,以后太子登基,皇后就是皇太后了。

“既然曹太后能够垂帘听政,那这个太子的生母自然也就可以垂帘听政。

“所以这位皇后的出身就不能太高。”

这样一来,曹太后拼死也不会让赵翌娶她。

姜宪继续道:“如果后宫的嫔妃还没能生出儿子,皇上已羽冀丰满,要除了曹太后。那方氏生的这个孩子做为庶长子,就理应被立为太子了。

“曹太后有了底牌,就能忍。

“时间越长,就对曹太后越有利。

“如果这个孩子适好聪明伶俐又健康活泼,那这个孩子就算出身寒微,朝臣们看了也一样欢喜。

“可皇上却不一样。

“他若是知道曹太后想让他的儿子取他而代之,您说,他会干什么?

“我想,他肯定不敢生皇子吧?

“不仅不敢生下皇子,还可能对方氏生的那个孩子心生杀意吧?

“皇上和曹太后这么一来,哪里还有心思管我们姜家。

“只要能熬过最初的那四、五年,我们姜家就应该有能力自保了。

“而且还有东边的辽王和南边的靖海侯呢!人家辛辛苦苦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安心地等个四、五年。他们若是等不了,我们姜家岂不是就熬出头了!”

前世,因为有李谦,两家才不动弹的。

今生,没有了李谦,赵翊和赵啸还会那么老实吗?

姜宪觉得这事有点悬。

姜家干嘛要给赵家卖命啊!

PS:在这里说明一下:镇国公夫人姓房,李谦的那个幕僚叫谢元希。

第47章 引荐

姜宪把该说的话说完了,自觉没有什么遗漏之处,纵然有遗漏之处,也都是些小事,大面上却不会出错,心里不免有几分轻快。

姜镇元看着却在心里只叹气。

真正娇养着的姑娘家,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

保宁在宫里,也不知道过得是什么日子,这么早就什么都知道了。

早知如此,就应该常将这孩子接回府里来多住些时日的。

他再开口,声音里就不由带着几分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柔软:“保宁,你要不要回家住些日子?曹太后拜寿的那天,你就不要去了。过几天是你父亲的寿诞,我们可以在法源寺做个道场…至于太皇太后那边,毕竟是不关大局的女流之辈,没人愿意去惹了这麻烦。”

伯父是怕事败之后家里被牵连,让她呆在宫外,就可以提前把她送走了。

前世,伯父也曾这样提议过。

只是那时候是伯母去传的话,她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断然拒绝了。

这也是为什么她猜王瓒是被父亲亲恩伯王廷支走了的缘故。

今生她再听到这样的话,很是亲切,还有点感动。

“伯父,我一介女流,还是留在宫里陪太皇太后吧!”姜宪依旧拒绝了,然后说起了李谦的事,“福建总兵李长青,这次进京是受了曹太后的宣召,若是没有猜错,曹太后这是想培养李长青。可李长青是土匪招安,这样的人,要不就野性难驯,要不就唯唯诺诺,可看样子,李家应该是前者。不然就不会带了大量的金钱进京来结交堂官了,他们未必就会受曹太后的盘化。正巧有机会认识李长青的长子李谦,我点拔了他几句。李家如果聪明,这次不是做壁上之观,装不知道,就是会想法子给你递投名状。这人我觉得还是能用得上的。若是他们和您接触,您不防抽个时间见一见。”

“李谦吗?”侄女的面子自然要给的,姜镇元就多问了几句,“你看好这小伙子?”

姜宪闻言莫名感觉有些不舒服,道:“您怎么会这么想?”

姜镇元笑道:“我看你安排那个方氏井井有条的,颇有几分识人之才。你并不认识李长青,却能看在这个李谦的面子上点拔他们,可见这个李谦也是个可造之才。他跟着他父亲行事吗?有多大年纪?性情怎样?”

姜宪失笑。

她是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李谦以后会多么的凶悍,又怎能放着这样的人才不去利用?

何况他还欠自己好多的人情呢!

“今年十八岁。”姜宪道,“前些日子见过曹太后之后,就被安排在了坤宁宫做侍卫。和曹宣的关系不错。”

就算是为了笼络朝臣,能被安排在慈宁宫,还能和曹宣交好,这人应该是个聪明人。

端看李家会不会来投靠他了!

姜镇元笑道:“我记下了。”又道,“到时候要不要跟你说一声。”

毕竟是侄女推荐的人。

“那倒不必。”姜宪道,和姜镇元说了几句闲话,去看了房氏,商量好了和太皇太后的说辞,她起身告辞。

姜宪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安排好了方氏的去向,其他的事也就懒得操心了。

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

她现在又不是那些高个子里的一个,何必去顶着。

姜镇元和房氏送她到了仪门。

上马车的时候,姜镇元低声叮嘱她:“别担心,我都安排好了。到了曹太后生辰的那天,你一定要记得跟在太皇太后身边,她老人家去给曹太后祝寿你就去,她老人家在是呆在慈宁宫,你也呆在慈宁宫。你不会有事的!你从小在宫里长大,虽是姜家的人,却和姜家没什么来往。”说到这里,他又道,“如果有事,你什么也别做,保全了你,就算是保全了家里的一点血脉。以后若是生了儿子,在孙子辈里或是重孙辈里过继一个姓姜就是了。”

姜宪微微地笑,眉宇间充满了强大的自信,让她苍白的面孔明亮而璀璨:“伯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成事的!我回宫就会把方氏的事透露给曹太后的。您就等着看好戏好了!”

如果因为她的介入姜家失败了,那老天爷就是在惩罚她。

她不会独活的!

她不会苟且偷生地活在这个世上!

姜宪身姿挺拔地上了马车,撩了帘子和伯父伯母道别。

姜镇元望着姜完远去的马车,直到看不到踪影,这才黯然地对房氏道:“子青,我们回去吧!”

房氏欲言又止。

姜镇元握了妻子的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我有你相伴,什么都不怕!可是有点遗憾,如果保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

房氏眯了眼睛笑,笑容里还带着几分少女般的稚气,声音轻柔如三月的春风:“老爷,要是保宁不是在宫里长大的,也就不会这么懂事了。”

姜镇元听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你说得对!倒是我有些强人所难了。”

“老爷不是强人所难。”房氏安慰姜镇元,“老爷是太为家里的事操心了。等到阿律成亲的时候,我们给他找个好生养的,到时候老爷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夫妻两个轻言慢语的,慢慢转身回了正房。

那边姜宪回到慈宁宫,就沉着脸去见了太皇太后。

针工局的大太监陈奉领着几个宫女捧着尺头正围着太皇太后说着冬装的事:“…您看这料子,江南织造进贡的,给郡主做几件在屋里穿的常服再好不过了。至于湘裙,可以试着做二十四幅的。我见了从江南捎回来的衣裳,那边就流行二十四幅的。”

太皇太后竖着眼镜架儿凑到跟前仔细地看着布匹的花色,道着:“二十四幅?怎么这么多?那还不如做条月华裙。我记得前些日子有番邦进贡的那个叫什么纱的,颜色从浅至深,我觉得做条月华裙好。”

“您老人家的眼光这宫里是头一份,自然是没的说的。”陈奉奉承着太皇太后,十分的真心——曹太后对衣饰什么的不太讲究,让陈奉颇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太皇太后和曹太后恰恰相反,很喜欢打扮姜宪,总有些精巧的心思让陈奉想办法做出来,陈奉更愿意在太皇太后面前服侍,“那料子叫软红绡纱,料子有点薄,春天用的时候得加层内衬,夏天用就正正好。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用那纱做条月华裙肯定好看。不过这马上要入冬了,今年过年的时候太后娘娘应该还会在乾清宫设团年宴吧?还是先把团年宴的衣裙做了再做月华裙,您看怎样…”他说着,脸上就露出个夸张的笑容来,“郡主,您回来了!您快来看看,全是今年新进贡的新料子…”

姜宪心思重重般地朝着他淡淡地点了点头,然后眼角也没有扫他一下,对太皇太后道:“外祖母,我有话跟您说!”

第48章 道破

屋里的气氛就骤然一紧,太皇太后敛了笑容,神色渐渐变得有些端肃。

陈奉等服侍的人顿时一声不吭,战战兢兢地收拾好东西鱼贯着出了东暖阁。

有小宫女端了茶点进来。

姜宪接在手里,奉了杯茶给太皇太后,坐到了太皇太后对面的大炕。

太皇太后忙拉了姜宪的手,沉声道:“是不是你在镇国公那边有什么事?”

暖阁里烧着地龙,太皇太后的手却因为有汗而显得有潮湿。

外祖母这是担心她吧?

姜宪很是感动,朝着太皇太后安慰地笑了笑,这才道:“国公爷那边什么事也没有。他们叫我回去,是有件事告诉我,但又怕您知道了生气,想瞒着您,就找了个借口把我叫了回去。可我思来想后,觉得这件事还是得让您知道才好。”

太皇太后顿时有些着急。

这宫里宫外的,除了姜宪的事会让她着急之外,她从来不曾觉得还有什么事能让她着急。

她直觉地认为是姜宪出了事。

可她又怕自己流露出焦急吓坏了姜宪,就强压着心底的慌乱呵呵地笑了两声,道:“我这一把年纪了,什么事没见过?我没你们想的那样不经事!你有什么事只管告诉我就是了,不用担心我,我受得住!”

姜宪点头。

这件事她根本就没有准备瞒着外祖母。

而且她觉得外祖母知道的越早越好。

免得猝然间外祖母从别人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气出个三长两短来。

她紧紧地握住了太皇太后的手,低声道:“伯父把我叫过去,是问我和皇上的事。伯父说,皇上有事相求,曾经隐隐约约地流露出要娶我的意思。伯父不愿意我进宫,又不知道您的意思,还怕皇上是怕伯父不尽心给的颗定心丸,偏偏这事又不好开门见山的明说,既不好回绝也不好答应,只好避而不谈…”

太皇太后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她虽然不管事,王家却是依靠着她才能位列公卿之家。侄儿王廷老实忠厚,对她格外的敬重,姜镇元要帮着皇上做事,虽没有和她明说,却怕皇上在曹太后的积威之下左右摇摆,想让她出面和简王说一声,代表宗室给他一份密诏,就把这件事暗示给了王廷。

这么大的事,王廷自然是急不可耐地告诉了她。

她不知道简王的意思,怕贸贸然地打草惊蛇被曹太后发现,就给了王廷一件信物,让他把知道的事暗示给简王。

谁知道简王比她还要积极,立刻从皇上那里拿了道密诏通过王廷交到了姜镇元的手里。

她知道赵翌为了亲政准备圈禁曹太后,那天万寿山只怕是要刀光剑影了,她懒得去搭理这些,所以才决定就留在慈宁宫等消息,哪里也不去。

可如今看来,皇上还想娶了姜宪…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算他是真心也像是为了安抚姜家给的糖丸。

皇上还是懒了点。

可姜镇元为什么要喊了姜宪去说这话呢?

姜镇元要是不愿意,就算是顾及着她,也大可先婉言拒绝啊?

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蹊跷不成?

太皇太后的眉皱得更紧了,道:“皇上恐怕不止是对你伯父说了要娶你的话吧?”

姜宪颔首,道:“皇上说,我和他青梅竹马,自幼一块长大,我是很想留在宫里的…”

太皇太后就有些不高兴了。

姜宪月里不足,从小就瘦瘦弱弱的,好不容易养到了十三岁,前几个月才来小日子,身材根本不适宜生养,宫里的人都知道她有意要把姜宪留到十八再嫁。而皇上登基已久,一旦亲政,就要尽快立后,产下子嗣,延绵不绝,继承大统。不可能等到姜宪十八岁。因而不管皇上和姜宪走得多近,她都没有想过继续把姜宪留在宫里。而且,姜宪这孩子是知道轻重的,皇上若真的私下里许诺给了姜宪,姜宪自己心里又愿意,肯定会告诉她的——这宫里,只有她能对抗曹太后。姜宪想嫁给皇上,只有自己能帮他们。

而姜宪从头到尾都没有和她说过。

也就是说,皇上这是在糊弄姜镇元。

但就算是这样,姜镇元也完全可以佯装不知地把这一茬揭过去。

现在却在这个当口找了由头把姜宪叫回去…可见这件事还有下文。

太皇太后忙道:“那你呢?想留在宫里吗?”说完,又怕姜宪真有这样的心思,没等姜宪应答又道,“你年纪还小,田医正也说了,得好好地养几年再出嫁,不然子嗣会很艰难,伤及根本的。外祖母还想留你几年呢!”

前世,她要嫁赵翌,太皇太后心疼自己,虽然答应了,却也和赵翌约法三章,在她及笄之前两人不许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