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上一章:第144章
  •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下一章:第146章

他决定压着李瑶,却也没打算就这样放过姜宪。

她不是要干政吗?那就准备处理这些国家大事吧!

他们这些大学士在刚入阁的时候都有几天的不适应,何况她一个还不到二十岁,从来没有处理过政事,一直被人娇宠着长大的女子!

汪几道瞥了李瑶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志得意满。

李瑶皱眉。

汪几道这问题问得太刁钻了。

赵翌的死不仅涉及到这些所谓起居录、溢号的事,还涉及到后人给赵翌盖棺论定的事,以赵翌的所作所为,不被算做昏君就是好的,他们怎么能篡改历史,做历史的罪人呢?

他上前就要说话。

谁知道姜宪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冷哼了一声,径直道:“起居录上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可国丧的公告却必须要照着我的写。这与起居录有什么关系?难道今天发生的事还没有记入起居录吗?翰林院负责编修起居录的人在哪里?你们可有照实记录下今天所发生的事?”

有官员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低着头颤抖地道:“今天还没有记录!”

也就是说,该怎么记录,听姜宪的。

汪几道等人都对那官员怒目以视。

姜宪却很满意。

这才是臣子应该有的态度。

她和颜悦色地道:“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给你们这些读书人看的。至于百姓,只关心自己家的米粮够不够吃,谁还会为了这些事去谋逆不成!”

第734章 控制

那官员松了一口气,感激地望着姜宪。

他们这些负责皇上起居录,若是遇到明君还好,若是遇到昏君,里面记录的全都上地人虚情假言不说,还总是被要求改来改去。可若是顺着皇帝,不免被同僚同科骂一声“奴颜婢膝”,斯文扫地;若是不顺着皇帝的意思,丢官弃爵,身首异处是小,甚至有被抄家灭门的,像先帝,因为独宠秦贵妃,要求翰林院的改起居录,翰林院当时负责记录的官员不同意,先帝不仅把负责记录的官员全家流放,而且还废除起居录的记载,直曹太后亲自,才又重新恢复。

等到大行皇帝的时候,大皇帝因喜欢宠幸女官,几次要求翰林院生写起居录不果,几次要废掉起居录…

如今大家家都视记录起居录为畏途,他是因为背后没有,被强推了出来。

他一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当差,没想到居然遇到了这样明理的嘉南郡主。

那官员忙躬身应“是”,道了句“下官尽当秉承实事,记录好起居录”之,就退了下去。

汪几道气得笑了起来,对姜宪道:“郡主当这是儿戏呢!翰林院该怎么记就怎么记,到时候后人会怎么评价我等?难道郡主就不怕在青史上留下妄名吗?”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讽刺姜宪:“当然,郡主是女子,不需要在史书上留名,自然也无惧此事。”

姜宪生平最讨厌听到这样的话,她的脸色当时就沉了下来,道:“汪阁老到底要怎样?说怕与史不符的是你,我给你出了个主意,你又觉得不妥当。那我们不妨听汪阁老说说,看这件事他到底想怎么办?大行皇帝驾崩之时,只是让我监国,却没有让我摄政,这朝廷怎么办,到底还是汪阁老你们说了算。我是个直率人,不懂那些弯弯曲曲的,汪阁老有话不妨直说,免得我会错意,办错事,平白出了这个头,却被人当枪使!”

她是有意这么说的。

不汪几道为“大人”而是“阁老”,就是提醒大家,汪几道是百官之首,他有权力反驳她的话。而在此之前的京城保护战,连熊正佩都没能幸名遇难,京官中同僚同科故旧差家眷差不多都有亡故之人,她这才当着众人的面许诺一定会追封这些人,就是想把大家共同的利益体联系到一块,除非汪几道顺着她的话说,不然他肯定会那些京官埋怨,她若是再有所目的地推波遂澜一番,让那些京官以为汪几道为了一己私欲才会处处反对姜宪的,那就更好!

姜宪面无表情地扫了在场的群臣一眼。

有些人低下了头,更多的人都不悦地望向了汪几道。

显然对他已心生不满。

姜宪在心里冷笑。

前世她能把汪几道撸了,原来的事重复的做,她只会做得更好!

李瑶着着前心却冒出一阵冷汗来。

嘉南郡主…玩弄的完全是帝王之术啊!

汪几道太过轻敌,落入了嘉南郡主的彀中而不知,汪几道迟早要吃大亏的。

他不由冷眼旁观。

汪几道果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说不遵事实,朝中那些自诩史学大家的鸿儒会怎么看他。他若说遵循事实,却没有比姜宪更好的办法。

他这才觉和棘手。

另想一个办法,他一时间脑子里乱糟糟的,又实在没有办法可想。

汪几道说话不免就有些心虚:“郡主此言差矣!本官并没有责怪郡主的意思,只是怕事情传了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是在为大行皇帝粉饰太平,失了诚信,后人就是传书立说,也要绕过我们…”

姜宪没等他说话就打断了他的话,道:“我不知道原来汪大人还准备出个年鉴!莫非是准备后人修史不借用历代皇王起居注而是要借用汪大人的年鉴不成?”

所谓的年鉴,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请人写自传,向后代或是后人歌颂自己的功绩。

汪几道被姜宪点破了心思,顿时有些恼羞成怒,偏生姜宪还不放过他,道:“汪大人都知道要写写自己的生平,大行皇帝殡天,怎么就不能歌功颂德一番。难道只准你们放火,就不允许大行皇帝点灯!这是臣子的所作所为吗?何况我们又没有说要改写起居录,不过是想让大行皇帝走得从容点,体面点。就是通常百姓家的儿子死了办丧事,还想着捐个官儿,能在墓碑上写个官职呢!怎么论到大行皇帝就不行了!”她一副越说越气,越说越激动的样子,指着汪几道的又骂了起来,“大行皇帝生前待你不薄,朝廷重任交到你身上,你说怎样就怎样。如今大行皇帝走了,第一个跳出来说他不是的也是你?你心里就不愧得慌吗?你以后在九泉见到了大行皇帝,你可想好了怎么说没有…”

姜宪的话像豆子似的一个个地往外蹦,此时又像个急红了眼的妇人,让汪几道想辩驳都插不话去。

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汪几道再一次认识到了姜宪的厉害。

说翻脸就翻脸,讲道理的时候堪比“巾帼英雄”,不讲道理的时候就是个“市井泼妇”,低下得头也抬起起胸,这样的人,在官场上才走得远,走得高。

若是个男子,他倒要佩服地翘个大母指。

可偏偏她是个女子,还有着女子先天的优势,他们这些男人若是和她计较,不免要背个欺凌妇孺的名声。

若是再抱着小皇帝哭起来,那就是催不可挡利器,搁谁也不敢去掠其锋芒,只能避之。

嘉南郡主到现在还没有哭过。

汪几道想到这里,神色不免有些古怪,心里琢磨着,照这样下去,不知道嘉南郡主什么时候会抱着小皇帝哭…

有官员看不下去,站出来道:“汪阁老,嘉南郡主的话有道理。死者为大。大行皇帝虽然贵为帝王,可在太皇太后眼里,在嘉南郡主眼里,大行皇帝也不过个外孙,是个表兄。照我看,再没有比嘉南郡主更好的主意。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我等臣子若是有机会见到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想必很是欣慰。”

他这个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母仪天下的朝同心。

汪几道做梦也没有想到朝堂之上会有这样站出来为嘉南郡主说话。

第735章 增援

要知道,嘉南郡主可是个女子,而且所谓的监国,前朝可从来没有这样的事,等到事情安定下来,他们内阁就是不在明面是提出异议,也会想办法把嘉南郡主这座大山给搬走,哪里凉快哪里去。

汪几道愣在那里。

有更多的官员站出来表示认同姜宪的事。

汪几道有片刻的慌乱,但多年的从政经历让他很快就平静下来。

他含含糊糊地表示尊敬姜宪的意见,同意对外宣称是一套,对内记录的又是另一套,这件事才这样的平息。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只要是姜宪同意的,内阁就算是不同意,也有人站出来表示支持姜宪。

他们只管跟着姜宪点头同意就行了。

姜宪这边在挺顺利,姜镇元那边却不太顺利。

他很久没有亲自领兵上阵了,相比一般将领,他更像是个政客而非统帅,加之辽王在辽东经营多年,先后娶了辽东卫廖修文的两个女儿,辽王卫几乎快成了他的私营。密云卫虽然没像辽东卫那样对辽王忠心耿耿,却是辽王礼贤下礼争取来的,而且密云卫的都指挥使曾经受辽王生母秦贵妃的大恩,对辽王几兄弟的遭遇非常的同情,这才有了这次京城之行。

如今辽王事败,身首异处,密云卫的那些下级军军和卫所普通士兵还好,天塌下来了有高个子顶头,法不责众,大不了投降被除了军籍,说不定这样更好——这些年天下不太平,不是抗鞑子就是剿匪,被除了军籍,正好当个老百姓,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

辽东卫从上到下都受过辽王的恩惠,全家性命都系在辽王的身上,加之廖修文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做为辽王的岳父,谁都逃得脱,他是没办法逃脱的,不如趁机反了,拥立辽王的两个儿子,暂时守在辽东那个苦寒之地。朝廷这两年没钱,根本不可能派大军前往辽东。他们反而还有一丝生机,因而对军中将士多以“朝廷要剿来我们,我们只有打回辽东去,才有一线生机”的话来鼓励辽东卫的将士。

密云卫闻风而降,辽东卫那些被派下来留守的人为了让廖修文逃回辽东,却是死死不退。

姜律是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奉了姜宪之命去安抚京城百姓,京卫大员大多都战死在了对搞庆格尔泰之战上了,姜镇元没有大员可用,战事艰难,陷入焦灼之中。

斋宫这边散场的时候姜宪和所谓的顾命大臣接到了这样的战报,李瑶管着兵部,自然是当仁不让,站出来处理这件事:“调李长青的兵马增援镇国公。”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李瑶的安排都非常的全理。

姜家和李家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人合作,肯定会用心以赴应付眼前的困境,比朝廷的什么命令都要管用。

姜宪却提出让杨俊去帮镇国公。

坐在御书房里的四位顾命大臣还有一位硬要掺合进来简王,顿时神色各异。

大行皇帝还没有送葬,这位就急赶急地要干政了。

还出了这样一个没谱的主意。

李瑶觉得面上无光,抿着嘴没有再说话。

汪几道和简王几个则有些幸灾乐祸。

你个女人家,知道什么是朝政,干政第一件事就把自己的伯父姜镇元架在火上烤,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只有左以明,和李家利益一致,之前明白了姜宪的意思之后一直躲在旁边没有吭声,此时却忍不住跳了出来,道:“李大人能征善战,是当朝数得上的名将,在李总兵帮忙,镇国公那里应该很快就能平熄战乱…”

谁知道姜宪此进却天真地道:“可李大人要帮着承恩公寻找曹太后的尸首,还要帮着举行曹太后听丧礼,分身乏术,怎么能帮得上忙。”

其他人全都闭上了嘴,只有左以明还在苦苦劝阻。

从战略上说,姜宪这样的安排没有错。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李长青送走了曹太后最后一程,曹太后的时代就正式落幕了。李家就可以摘掉曹太后近臣的帽子,借着嘉南郡主这根高枝重新出发,改庭换面,成为朝廷最显赫的新贵,从而转换门庭,一跃而成为能进入贵族圈里的人。

这正说明了姜宪的厉害之处。

可问题是,现在是打仗,拼得是武力,这些所谓的谋略,在绝对的武力面前全都要崩溃离析。

姜宪听着左以明的唠叨,感慨万分。

还好答应了李冬至的婚事,左家,还真心不错。

可这件事她已经有了主意,注定不会听左以明。

她道:“左大人也不必在此说服我了。战事不等人,我们不妨把杨大人叫进来问问他的意思,看他有没有把握帮着镇国公打赢这一仗。我们毕竟都是外行。”

左以明没有办法,只得答应。

这几天宫里大乱,杨俊早就收买了几个内侍,来之前大致上就知道了被召见的原因。

他当然愿意去帮姜镇元。

这可是拥立之功。

他若是周旋得当,说不定封妻荫子。

杨俊进去之后恭恭敬敬地给姜宪行了个礼,这才和汪几道等人打道呼。

这一整天下来,大家已习以为常,压根没有人觉得他失礼。

汪几道正想行使自己首辅的权利,抢在众人面前之前告诉杨俊宣他来的来意,姜宪却赶在杨俊之前开了口。

她道:“杨俊,想必我们找你来的来意你已经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话问你一句,你可愿意留在京城?你若是愿意留在京城,就去帮镇国公打赢这一仗。若你还是想回陕西,我们就请李总兵去帮镇国公!”

姜宪这已是明晃晃、赤祼祼地在给他许官了。

杨俊喜出望外,想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京城如今京卫缺得不得了,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他若是能进京,可做之事就多了。说不定能头戴五梁冠也说不定。

他知道战事吃紧,可这不也是机会吗?

生怕几阁反对似的,杨俊立刻伏身磕谢,等在那天里领授虎符。

左以明叹气,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杨俊接了虎符,兴高采烈地出了宫。

姜宪这才有功夫喘了口气,让人去通知李长青,免得李长青想不明白,闹出事来。

不得不说,姜宪还是挺了解李长青的。

李长青在宫里也安排了人,知道因为姜宪支持,杨俊领兵去帮姜镇元了,他这心里气得,差点就当着众人的面砸了手中的茶盅。好在他经历的事多,最终只是勉强地笑了笑,维持体面回了房间。

第736章 解释

一进到房间,李长青就绷不住了。

他双唇紧抿,面沉如海,在屋里来来去去的走个不停。

紧随他进来的柳篱却轻轻一笑,道:“郡主毕竟是李家的媳妇,到了这个时候,还在为李家打算。大人,你可娶了个好儿媳啊!”

柳篱这是什么意思?

讽刺他吗?

李长青的脸就更黑了。

他粗声粗气地道:“有事说事,没事就回去歇着,反正我这边也不会有什么事!”

柳篱看着轻笑着摇了摇头。

嘉南郡主遇到了这样的公公,也只能是有理说不出吧?

柳篱细细地向李长青解释了一番:“…李家想成为贵胄门阀,最要紧的就是树立自己的家风。而郡主这么做,正是让世人觉得您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正巧与你之前在曹太后落难时也不离不弃相扶持的形象相称,等帮着曹太后办完了丧事,李家就算是彻底的立了起来。您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也就不用忍着让着了。李家只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辉煌的。”

李长青想想,这才收起了怒容,小心翼翼地问柳篱:“这不会只是您自己想的吧?”

柳篱忍不住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

不管是他想的还是姜宪事先就打定了这样的主意,这个局面于李家有利,为何还要追究这么多?

柳篱保守地道:“这件事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您要是不相信,可以暂时先看看。郡主的意思,可能是想借着这次机会把杨俊留在京城,这样陕西总兵就空了下来,若是我没有猜错,郡主应该会八百里加急,让李大人帮着推荐个人选出来。这样一来,李大人在陕西就是一枝独大,无人能掠其锋芒了!”

还有一句话柳篱没有说出来。

李谦在陕西一枝独大之后呢?

继续在陕西称王称霸吗?

等到皇上渐渐长大,像大行皇帝一样要亲政的时候呢?

李家是从还是不以为然呢?

若是皇帝要清算李家呢?

那个时候姜宪应该已经儿女成群,在李家扎下根来,到时候姜宪又当如何呢?

她走一步看三步,现在可曾为以后算?

如果她早就盘算好了,倒称得上“国士无双”了。

李谦能娶了她,真是幸运之极!

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那个时候!

柳篱在心里琢磨着,斟酌着和李长青说起寻找曹太后尸首的事:“…照我看来,找不到反而是件好事。您也知道,曹太后是落到了辽王手里的,辽王和曹太后有杀母杀弟之仇,谁知道他会对曹太后做出什么事来,你也不必太仔细,一切听承恩公的就是了。”

李长青这两天太认真了,卯足了劲儿要快点找到曹太后的尸首,像是急着要交差似的,反而让曹宣不太满意,做了好事没人感激。李长青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了。他问柳篱:“是不是承恩公说了些什么?”

“那倒没有。”柳篱想着才几天的功夫就瘦得脱了形的曹宣,轻声道,“只是觉得你也应该安慰安慰承恩公,他的日子太不好过了。”

而这只是开始。

曹宣年纪轻轻的,又有能力。曹太后和赵翌先后宾天,他虽然没有了帝王的猜忌,可同样也没有了能给他撑腰的人。况且曹太后坏了规矩,垂帘听政,韩同心当了太后之后,韩家肯定要有样学样的,就更没有人肯重用曹宣了。

柳篱道:“总兵大人,您可知道郡主什么时候出宫?能不能想办法让我和郡主见上一面?”

李长青对柳篱还是有些顾忌。

他不像高伏玉,有什么事喜欢摆在脸上,两人相处起来虽然总有些小摩擦,却也简单。柳篱却是什么事都喜欢放在心里,谋划好了再告诉他。这让他有种对身边的事情失去了掌控的感觉,不是太舒服。

“你找她什么事?就不能提前和我说说。”李长青的话里已透着些许的不满。

柳篱忙道:“我听说简王要求立皇后为皇太后,被郡主四两拨千斤地怼了回去,就想问问郡主的意思。我们这边也好有个准备。”

“我们有什么好准备的?”李长青不以为意地道,“你刚才说的事我仔细考虑过了,就依你说的,现在别生事,好生生地把曹太后送走。以后再和他们这些人一争长短。”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忍不住抓了抓头发。

有个像姜宪这样的媳妇,再有个像柳篱这样的幕僚,他的日子也蛮艰难的。

两个人说了半天的话,来来去去也不过是那回事,正要散了,有小厮进来说嘉南郡主派人给李长青送锦袍过来了,那小厮还与有荣焉地道:“郡主身边的情客姐姐还说,天气越来越冷,郡主请您保重身体!”

李长青不以为然地咂了咂嘴,神色间的欢喜却是瞒不过人的。

他让人把情客请了进来,收下了锦袍,问了问姜宪的身体。

情客笑道:“郡主一切安好,就是惦记着老爷的衣食嚼用,吩咐奴婢过来看看,然后顺便让奴婢给老爷带几句话。”

柳篱识相地把李长青身边服侍的人都带了下去。

情客这才道:“郡主说,京城这些日子还有变化。请老爷养精蓄锐,不要管外面的事,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有话语权才能位极人臣。”

李长青听得心砰砰乱跳,好不容易才在情客面前没有露怯,高冷地点了点头,让人送了情客回宫,把柳篱叫进书房嘀嘀咕咕了半晌。

情客回到宫里,立刻去给姜宪复命。

此时姜宪已回了慈宁宫,卸了妆,换了日常的打扮,坐在太皇太后的偏殿里看着赵玺逗太皇太后高兴。

“…我就这样跟汪阁老说,”赵玺做出一副倨傲的样子挺着小胸脯,满脸高傲地道,“皇曾祖母和皇祖母都让我听姑母的。他们就什么话也不说了。”

太皇太后听着高兴,一把就将赵玺搂在了怀里,“儿啊肉啊”地亲昵了一番。

赵玺高兴极了,他问姜宪:“姑母,我答得好不好?”

之前汪几道觉得赵玺既然已经继了位,不管是赵玺还是韩同心都不适合继续在慈宁宫住着了。姜宪因为另有打算,所以坚持赵玺年纪还小,韩同心刚刚孀居,并把韩同心听到赵翌去世时昏了过去的情形说了出来,说韩同心和赵翌帝后情深,但太皇太后是长辈,不宜见到伤心事,要求韩同心尽快搬出来好为赵翌守孝,把赵玺留在慈宁宫给太皇太后照顾一段时间。

御书房里的几个人因为有私心,除了左以明之外,都赞同汪几道的说法。

姜宪口若张仪,把汪几道等人说得哑口无言。汪几道没有办法,拉了不懂事的赵玺出来,谁知道赵玺却张口就说曹太后和太皇太后都曾经告诉他,要他听姜宪的。

太皇太后还好说,曹太后已经失踪多日,赵玺这么说,不免给人曹太后也托孤给了姜宪的错觉。

汪几道当时就眼神复杂地看了姜宪一眼,败下阵来。

第737章 对付

赵玺表功似的讲给太皇太后听,太皇太后听了果然高兴。

姜宪却只是微笑地坐在那里听着,骨子里透露出些许的冷淡与疏离,心里却有些苦涩。

赵玺天生就会讨人喜欢吧?

瞧这话说的,比大人来得还快。

可赵玺越是这样,就越让姜宪不喜欢。

就好像看到了一朵花,开得越漂亮就越有毒。

太皇太后却有些困惑。

保宁不是那种冥顽不化的人,怎么就对赵玺这样的冷淡,连做做样子都不愿意?难道还膈应着这孩子的出身不成?

这就麻烦了。

太皇太后决定找个机会劝劝姜宪。

赵玺毕竟是未来的皇帝,他如今还小,以后长大了懂事了,有了自己的心思可怎么办?像赵翌,自己的亲生母亲,说囚禁就囚禁了,何况姜宪还是个表姑母!

太皇太后望着姜宪的目光不由带了几分哀求,笑着要把姜宪拖到这话题里去,笑盈盈地对姜宪道:“我们皇上可真是聪明。小小年纪就知道帮你姑母。保宁,你说,我们后上是不是特别能干?”

赵玺回过头来,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

可姜宪却难以动心,但为了照顾太皇太后的心情,她还是矜持地笑道:“是的!皇上不仅聪明,还很能干。”

赵玺笑了。

得到姜宪这样的评介,他非常的开心。

孩子的直觉都非常的灵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知道,整个宫里,姜宪最厉害,就像从前在万寿山,大家都怕曹太后一样。但也和从前有些不一样。在万寿山,曹太后谁都不怕,在宫里,姜宪在太皇太后面前就显得气势很弱,甚至是听从太皇太后的吩咐,这让他有一种感觉,宫里除了姜宪,就是太皇太后厉害了。而太皇太后待他又十分的和善,他从心里喜欢和太皇太后呆在一起。

为了保全自己,他本能地讨好着太皇太后。

情客的到来让姜宪从这种虚情假意中脱离出来。

她快步走到了大殿,低声问情客:“话可曾带到了。”

“带到了!”情客看了看四周服侍的人,快声道,“我从老爷那里出来正巧遇到了柳先生——老爷叫了柳先生说话,我给他行礼的时候,他跟我说,老爷那里有他帮着看着,你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定不会拉您的后腿的。”

也就是说,柳篱看穿了她的打算。

那汪几道和简王呢?

姜宪皱了皱眉。

被姜宪惦记的简王此时却暴跳如雷。他指着东阳郡主就骂了起来:“你看你生的是个什么东西?我让她想办法稳住皇上,她倒好,姜宪站在龙椅前挥斥方遒,她却瘫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姜宪在那里和汪几道等人唇枪舌战,她在那里呆若木鸡。不会说话,难道不能趁机哄哄皇上吗?让那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太监一直抱着皇上。她还要做太后!我就算是主她做了太后,她能干什么啊?她敢在大殿上说话吗?她敢驳了汪几道的折子吗?”

东阳郡主毕竟是做母亲,女儿被她捧在手心养了十几年,再不好,那也是她的心肝宝贝。就算是被自己的父亲这样的责骂,她心里也不高兴。

她忍不住道:“父王,我知道皇后不争气,让您受委屈了。可她毕竟年幼,您说什么她都听您的。就像这样,您让她想办法跟着去乾清殿,她不就去了!她不是不想做好,只是没有姜宪的胆子大罢了。那姜宪,连太皇太后选中的女婿都能一脚蹬了,脾气性情可见有多刚烈了。您要是真的摊上了这样一个外孙女,也够头痛的。您看现在镇国公,一把年纪了,还被推出去平乱,姜宪也不怕镇国公就此殉国了!”

简王听着就头痛,怒目喝斥道:“真是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镇国公这个时候能殉国还好了,姜家一个双爵位是跑不了的。怕就怕姜镇元贪生怕死,宁愿赖活着也不愿意好死!”

东阳郡主何况不知,她只是想劝劝父亲火气小点。

简王已不耐烦地推开了她,道:“你明天再进宫去,跟皇后说说,让她想办法一定要和小皇帝打好关系。今天在御书房,要不是汪几道多嘴问了小皇帝一声,我就让小皇帝搬去和皇后一起住了。可她要是不用心,就算是我想办法让小皇帝和她一起住,她能和管得住小皇帝吗?能做个慈母吗?别儿子没养成养出个仇家来了,连累着我们都跟着不得安宁。”

东阳郡主大吃一惊,道:“这话怎么说?”

简王也懒得和她多说了,只道:“你自己去问皇后去。”然后站起身来喊了小厮进来给他更衣,对东阳郡主道,“姜宪这小丫头片子有点狠,我看今天汪几道被她怼得也满肚子的火。皇后的事她借着有大行皇帝的遗嘱我们不能和她硬来,可也不能就这样让她拿捏着我们,我得去汪几道家里看看。想办法让汪几道出面把小皇帝寝宫和皇后升太后的事定下来。不然始终是麻烦…”

他说着,丢下东阳郡主大步去了宴息室。

陈阳郡主不由叹气。

在东城的一间普通民宅里,汪几道和苏佩文正和几个平时和他们交好的官员坐在昏暗的油灯前小声地议着今天发生的事。

“嘉南郡主太霸气了,杀了辽王不说,还干预朝政,难道真的想监国不成?我只听说过垂帘听政的太后,可没有听说过摄政郡主。首辅,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

还有的道:“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让小皇帝住到乾清宫去。如今的内宫只有太皇太后和皇后,太皇太后是怎样的人,大家都是知道的。小皇帝要是住在太皇太后那里,肯定会亲近嘉南郡主,嘉南郡主想干点什么可就太方便了。就像今天派杨俊去帮镇国公平乱…这明着就是让杨俊去立功,还问杨俊愿不愿留在京城。杨俊高兴傻了好不好?可杨俊若是留在京里,给他给个什么职位好?把谁的位置挪出来?”

鞑子围城的时候,京城死了不少官员,但大多数是四品或是四品以下的官员,二品官员只死了熊正佩一个人。京官虽然有很多的空缺,可四品以上的官衔却没有两个。熊正佩死后汪几道就许诺给了别人。

以杨俊的功勋,最少也要封个二品。

他插进来,就得有人给他挪位置。

伤害的,是他们的利益。

谁又心甘情愿地愿意让出来!

第738章 忌惮

因为这个问题,书房里顿时沉默下来。

汪几道挠了挠头,半晌没有吭声。倒是苏佩文,低声道:“这些都可以放一放。我倒是担心镇国公,若是他这次平乱成功,嘉南郡主准备给个什么位置给他?”

之前因为赵翌对姜镇元的猜忌,姜镇元一直在五军都督府担任都督。这个职位听起来很威风,可实际上没有皇上的圣旨,这些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就没事可做,整个一养老的地方。如今嘉南郡主这样维护姜家,还给姜镇元制造了一个戴罪立功,洗脱罪名的机会,自然不会让姜镇元继续留在五军都督府了。姜镇元就比杨俊更不好安排了。

汪几道闻言冷哼,道:“难道她还想让姜镇元入阁不成?”

有人担忧地接话道:“这也说不定。在此之前,我们可曾听说过监国的郡主?”

“不会吧!”有人磕磕巴巴地道,“姜镇元是武官,又没有功名,他要是入了阁,岂不是要笑死人了?!”

其他人却是一阵沉默。

有小厮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道:“阁老,兵部的公文。”

汪几道想着这一天的事,简直心力憔悴,闻言不由心烦意乱,道:“拿进来吧!”

小厮蹑手蹑脚地把公文拿了进来,垂手恭立在旁等着汪几道吩咐。

汪几道三下两下拉扯出公文,瞟了一眼,然后眉头紧锁,把公文递给了苏佩文,道:“你看看吧!”

苏佩忙接过公文快速地看一遍,神色也有些不好起来。

就有人问:“出了什么事?”

苏佩文一面将公文递给了问话的人,一面对其他的人道:“李瑶那边发出来的,说密云卫已降,辽东卫死了一半,趁黑拥着廖修文跑了一半。问追还是不追?”

跑出了京城的管辖范围,姜镇元不请自追也可以,却容易给那些政客找到攻讦的理由。姜镇元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又是戴罪之身,肯定不会留这样的把柄给别人攻讦他的机会。

苏佩文问汪几道:“您怎么看?”

汪几道想了想,斟酌道:“那就到此为止好了。京城如今还乱着!”

如果让姜镇元继续追击下去,举整个京卫和陕西总兵府之力,就算是苦熬,也能把辽东卫给熬败了。可这样一来,姜镇元的功劳就更大了,他们对姜镇元就更不好安置了。而这样的后果若仅仅只是让出一个显赫的位置来,不管是汪几道还是其他人都自忖有这样的容人之量。可事实是,姜镇元从来都不是个好相与的,他不过是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时就敢帮着赵翌把曹太后囚禁起来,就可以知道他有多大的胆子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嘉南郡主,而李瑶明显地为嘉南郡主所用,左以明又和李家是姻亲,看那样子也是站在嘉南郡主那一边的,再加上个老谋深算的姜镇元,形势就会一面倒的偏向姜宪,说不定还真的让他们弄出个郡主监国的事来。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可算是青史留名了。

文人说话讲究含蓄之美。

能出现在这里的又都是聪明人。

汪几道的未尽之言他们都听出是什么意思了。不由得纷纷点头,道着:“如今不仅京城乱着,国库还很空虚,再追下去,户部肯定是拿不出银子来的。到时候怎么犒劳三军?拿什么发抚恤银子?”

这个理由就比“京城还乱着”更好了。

甚至还有人道:“姜家不是有钱吗?又都是镇国公带的兵,不如说服镇国公拿出一部分银子来,先发放京城死难将士的抚恤金,这样也可以一解朝廷燃眉之急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姜镇元若是敢代朝廷发抚恤银子,他们就可以参他一个“拥兵自重”,告他一个谋逆。

别人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足智多谋的姜镇元却绝不会犯这样的错。

但这却不妨碍他们可以以此为借口和姜镇元在庙堂上纠缠,拖着不给姜镇元封赏。

众人眼睛一亮,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几个人正待商量着具体怎么办,又有小厮隔着书房门禀道:“大人,简王爷求见!”

汪几道和苏佩文面面相觑。

有人更是直接问了出来:“简王来干什么?不会是为了韩皇后册封太后的事吧?他不是一直不管事的吗?怎么这次涉及到自己的外孙女,终于坐不住了?”

“十之八九是为这件事。”苏佩文道,陷入了沉思。

汪几道冷笑了两声,径直对门外的小厮道:“就说我偶感身体不适,早早就服药歇下了,让他有什么事明天再来吧!”

不管李瑶有没有把嘉南郡主当监国的郡主都会把兵部的公文也送一份给嘉南郡主,姜镇元继续不继续追剿辽东卫的事都会在朝堂上炸窝,一议就是一天,他明天还有硬仗要打,谁还有功夫管后宫那些事!

何况那个韩同心那么没有用,堂堂一个皇后,被一个外嫁的郡主压得死死的,连句话都不敢说,这种人帮之何用?

小厮恭声应诺,还没有退下去,就被苏佩文叫住了。

汪几道等人不解地望着苏佩文。

苏佩文小声地把他去慈宁宫接赵玺的时候发生的事告诉了汪几道,并道:“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些文章。不然东阳郡主和韩皇后不会这么快就蔫了下来。我怀疑她们是不是被嘉南郡主抓住了什么把柄,根本就不敢反抗嘉南郡主。你们可别忘了,大行皇帝的遗诏是交到嘉南郡主手里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汪几道想到韩同心在金銮殿上的表现,立刻改变了主意,高声对那小厮道:“把简王爷请到外院书房说话。就说我已经睡下了,听说简王爷过来忙起了床,正在更衣,请他稍等片刻。”

小厮应声而去。

其他的几个官员也起身纷纷告辞。

汪几道真诚地道:“时候也不早了,这个时候回去打扰家人,我安排厨房给我们做些夜宵,大家用过夜宵再回去。我想,简王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件事,应该很快就能完了。你们等着我,等我回来我们再小酌几杯。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他们得提前统一说法,好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嘉南郡主时更有胜算。

众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俱都应下不提,汪几道换了件衣裳去见了简王。

第739章 交易

简王之前颇为高冷,和朝中的这些命官都没有什么交情,和汪几道这样的皇帝宠臣,内阁的首辅就更没有什么来往了,而汪几道这个人也不是个怎么好说话的,他此时坐在汪家外院的书房里,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汪几道却是笑容满面,神色和蔼地走了进来。

简王忙站了起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一半。

寒暄过半,简王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来意。

原本还笑意吟吟地汪几道却叹起气来,道:“不是我不帮您。今天在朝堂之上您也看到了,嘉南郡主把我当出头鸟来打,说不定这件事我不提还好,要是我提出来,她不问青红皂白的就给我驳了回来。到时候反而误了王爷的大事可就糟糕了。”

“她敢!”简王想到今天所受的气,不由神色一冷,挑着眉低低地呵斥了一声。

汪几道忍不住在心里冷笑。

那嘉南郡主有什么不敢的?

她说暂时不册封太后就不封,你们还不是只能干看着,连句反驳的话也不敢说。

汪几道想着,心里就有些不耐烦了,觉得自己听了苏佩文的话来见简王很是失策。

等到小丫鬟上了茶点,他端起茶盅来慢慢地呷了一口,想着再说几句话,就把简王打发了算了。韩同心那样的没用,就算是帮她做了太后,就算是她愿意报答他,有姜宪在,她也只能是想一想而已。

与他有什么好处?

汪几道的神色间就闪过一丝不耐来。

简王看得分明。

他生平还没有受到过这样的羞辱,若是照着他平时的性子,他早就拂袖而去了!可为了韩同心,为了女儿,更为了自己,此时却不得不忍下这口气。可他再说话时就不免有些僵硬了:“嘉南郡主毕竟是出了阁的妇道人家,总不能一直呆在京城吧?想必李谦也不会答应。照我看来,等京城的事情平息了,她也应该回西安去了。不知道汪阁老意下如何?”

汪几道这才生出几分兴趣来,他笑道:“难道简王爷有什么主意?”

简王能有什么主意?

不过是临时想出来应付汪几道的。

他只好支支吾吾地道:“内院的事罢了。汪大人只管旁观就是了。”

既然简王已经开出了筹码,又正合他的心意,他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笑着点头道:“不管嘉南郡主回不回西安,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可皇上年纪还小,后宫不能没有人打理。大行皇帝还有二十几天才下葬,这每天去思善门哭的命妇也没有个人坐镇,也是个大事。”

言下之意,我可以立刻就拿出诚意来,这就着手韩同心册立为皇太后的事,可赵翌下葬之后,简王你必须把姜宪给我弄走。

只有韩同心做了皇太后,很多事简王才能插手。至于弄走姜宪,他此时虽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大行皇帝还有二十几天才下葬,他总能想出办法来。

“那我就先替皇后娘娘谢谢汪阁老了。”他立刻就同意了这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