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吧吗,您请人家吃什么呀?炒猪肝、油麦菜?每次都是这些,还嫌不够寒掺呀?”
母亲打了向南的肩膀一下:“嫌我给你丢脸了?我再给你们加个回锅肉和番茄蛋汤,总行了吧?”
“哎哟妈,您就甭管这么多事了。您说我和我女朋友约个会,不该找个浪漫点儿的地方吗?您非得叫到家里来,多没情调呀。”
母亲扬起手又要打向南。这是,隔壁的张阿姨买菜回来了。她看见向南母子两,笑着说:“梁妈妈,今天没上班呀?向南也在家呢。”
“是呀,今天月休。”母亲笑盈盈的回答。她在一家小饭馆做杂工,每个月只有两个月休息。
“哟,今天吃猪肝呀。”
“猪肝不是便宜吗,现在肉又涨了,你说咱们怎么吃得起?想要沾点儿荤腥,可不知能吃点猪肝、心肺啥的。”母亲无奈的说。张阿姨不住的点头,展示自己的菜篮子。“被你说中了,你瞧,我刚买了半斤心肺,卤来吃。这日子呀,就得计算着过……”
两人正聊着,张阿姨的女儿刘悦也上楼来了,可能是刚才跟着母亲一起去买菜。刘悦看见向南之后,浑身微微一振,叫了声“向南哥”。她瞧见向南只穿着一条平角内裤,不由得脸颊泛红,娇羞的捂着脸尽自己家去了。
向南妈这才回神,她拍了儿子的屁股一下,骂道:“瞧你穿的什么,不像话!回屋去穿好衣服再出来。”
向南却不以为然的嘿嘿笑着,在母亲洗菜的盆里拿了个番茄,咬了一口,说:“大家都在这筒子楼里住了这么多年了,有什么呀。我小时候尽光着屁股在楼道里跑呢,张妈妈和悦悦又不是外人,”
母亲瞪着他:“那是小时候,你现在是大小伙子了!人悦悦也是大姑娘了,你得注意点儿形象。”说着望向张阿姨尴尬的笑了笑。
张阿姨倒是一点儿不介意,笑吟吟的。她打量着向南均匀的身材、结实的肌肉,赞叹道,“你说向南这孩子,模样生的俊,身体又高又壮,真是个大小伙子了。”
向南被张阿姨盯得有些不自在,不好意思的挠了下头,说:“我进屋了。”
张阿姨家和武家都是筒子楼里资格最老的住户。两家既是邻居,又是干亲家,经常互相帮衬,形同一家。张阿姨的丈夫去世得早,母女俩相依为命。武家两个儿子,没有女儿,向南妈就把刘悦当自己闺女看待;张阿姨也把大东和向南当做儿子。两家大人都是看着几个孩子长大的。大东和向南也早把刘悦当做妹妹了,所以在她面前向来不拘小节。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男孩子在自己喜欢的姑娘面前,或者是漂亮姑娘面前,就会十分注重仪表和形象。但刘悦实在不算个可人儿——矮胖身材、塌鼻子、小眼睛——难怪这么多年来,向南从没对她产生除了妹妹之外的其他感觉。

中午吃饭的时候,父亲和哥哥都回来了。向南的父亲四十多岁就下了岗,厂里补贴的几万元全给向南交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了,现在每月除了两百多元的低保,就靠接一些水电维修的零活。哥哥上学时成绩差到没底,又好打架惹事,熬完职中已属不易。十七八岁进入社会——跑保险、做销售、打零工、摆地摊——什么乱七八糟都干过,没一样长久。后来家里人索性也不问了,任他在外面瞎混,只求他不犯事就行。

武家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儿子武向南身上。他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在本市的大学读了四年本科,学的是能源与环境专业。现在是七月中旬,向南刚毕业一个多月,还没找到工作。家里人倒是不急,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找工作易如反掌,殊不知现在“海龟”都成了“海带”,一个普通本科生又算什么?不过向南没把残酷的现实告诉父母,求职的压力,自己默默承受。

中午的菜只有三样:血皮菜炒猪肝、生拌油麦菜和一小碟油酥花生米。向南的父亲每顿饭都得喝点小酒,不多不少二两。相对于昨晚的剩菜剩饭大杂烩,今天的饭菜已属上品了。大东刨了两大碗饭,肚子撑得圆圆的,十分满足。向南今天心情也格外地好,吃饭都哼着歌。母亲笑道:“瞧你乐的,想到要跟元泉约会,老娘做的饭菜都要香些,对吧?”

“今天中午的饭菜本来就香嘛。”向南乐呵呵地说,夹了块猪肝。

“又要约会?”大东羡慕地看着弟弟。他比向南大三岁,却没正经谈过一个女朋友。“在哪儿?”

“香格里拉大酒店。”向南故作平淡地说。

“什么,这么高档的地方?”大东吃了一惊。“你约她还是她约你呀?”

“她约的我。”

“在那儿吃晚饭?”

“嗯。”

大东愣了几秒,一把夺过向南手中的饭碗:“那你还吃什么?”

向南伸手去抢饭碗:“晚上!又不是中午,我干嘛不吃呀?”

“我知道是晚上!”大东把碗伸到向南够不着的地方。“元泉八成是请你吃香格里拉的自助餐!262块钱一个人呢!你还不省着肚子晚上装好吃的呀!”

“啥?262块钱一个人?”母亲大惊失色,“两个人加起来不得五百多块?就吃一顿?”

向南知道五百元是家里一个月伙食的开销,喃喃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吃这个。哥瞎猜的。”

“我跟你说,那地方就没便宜的!”大东说,“你俩要是到西餐厅或中餐厅去单点,吃下来兴许比自助餐还贵呢!”

“你怎么知道?你去吃过?”向南问。

“我要吃过就好了!”大东没好气地说,“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听朋友说的。”

母亲忧虑地说:“向南,元泉这是怎么了?怎么请你去这么贵的地方吃饭?是不是她找到工作了,想庆祝一下?”

“应该不会吧,她说等暑假过完再找工作呀。”向南说。

“那就怪了,没事儿的话,不可能去这么高档的场所。”大东说,“我记得你俩约会去过的最高级的地方就是肯德基吧?”

向南陷入了沉默。上午他没细想,只顾着高兴了。现在经母亲和哥哥这么一提醒,才觉得是有些不合逻辑。
元泉和向南是高中同学。他俩真算得上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向南帅气阳光,元泉温柔漂亮。入学第一天,两个人同时一见钟情,交往三天几乎就私定终身了。这件事连反对早恋的班主任都没话说,因为他俩不但没互相影响,反而彼此促进。元泉帮向南补习英语,向南帮元泉讲解数学,最后两个人双双考上大学。只是元泉的成绩比向南更好,读的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高中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开玩笑地感叹道,要是大家都像他俩一样,她希望全班同学都谈恋爱。

世界上没有比他俩更般配的一对了。两人身高合适、样貌相衬、感情合拍、意气相投,家庭条件也对等。元泉的父亲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出车祸死了,二十多年来,在冻肉厂上班的母亲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辛苦程度旁人难以想象。两人交往后,得知双方都来自穷人家庭,自然没了压力,不但没有彼此嫌弃,更增添了几分亲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