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年代二婚妻上一章:第21章
  • 七零年代二婚妻下一章:第23章

“你家几个儿媳妇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跟人家媳妇比啊。”

众人哄笑,“是啊,赶紧回去让你儿媳多认几个字去,人家东林媳妇可是会记账会算账呢。”

年底算账,队上的会计来不及算,还请了东林媳妇一块儿算,据说东林媳妇算的账又快又好,是个有本事的。

不管什么年代,大家对有本事的人总是回另眼相看。

第六十一章

早晨出发,在路上耗费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到达了省城。

另外, 还有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那就是张巧儿晕车非常严重, 一路上吐的天昏地暗, 佳慧看着都有些不落忍, 感觉自己让一位老人家跟着折腾有些罪恶。

路上, 美香照顾张巧儿, 佳慧照看放放, 东林跟东来一个负责看英宝黑蛋,一个负责顾东西, 一家子都有些头昏脑涨, 车子到达目的地时, 所有人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哎呦,我的个妈呀, 终于到地方了。”

张巧儿下车时腿都站不稳,软的直哆嗦,美香扶着她。

佳慧抱着放放走过去关心问道, “妈, 你怎么样啊?真对不住,让你跟着咱们后面受苦。”

凭良心说,婆婆愿意跟着进城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别说这个年代,就是二十一世纪还有很多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土去城里生活的呢。

当然,佳慧也知道婆婆愿意吃这个苦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几个孩子, 也因为知道,佳慧当初劝说时才会着重说黑蛋上学的事。

婆媳关系说难自然是难的,可说容易也很容易,就是给予婆婆足够的尊重,不管说什么都把丈夫孩子摆在前头,做儿媳的得明白,儿媳就是儿媳,在婆家就是个外人,自立自强的同时也别太把自己当根葱,这样关系会好相处一些。

张巧儿本来是身体心里都不大爽利的,可儿媳说这话她反倒不好意思说啥了,摆了摆手道,“这也不算啥,让我缓缓就好。”

佳慧笑了笑,转头问赵东林,“住的地方还远吗?咱们带着这么多东西实在是不方便,要不先找个吃饭的地方缓缓?”

赵东林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摇头说,“时间不早了,晚了坐不上公交车,咱们还是辛苦些,先过去安置下来。”

既然赵东林这么说,佳慧自然没意见,毕竟赵东林来过,认识路,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来省城,没什么经验。

另一个,她只是带孩子,比不上两兄弟一路上背行李,挑箩筐。

几人带着孩子行李走到公交站台,等了大约二十多分钟才等到了经过吴东大学的公交车,上车的时候因为挑着箩筐的关系,被车上其他乘客“另眼相看”了,美香还是个小姑娘,第一次受到这样的“瞩目”有些不好意思,揪着衣角脸都红了,佳慧则自在多了,对那些异样眼神视若无睹。

如果是穿越前,她或许觉得这是件丢人的事,到经历过穿越,经历过这个时代,经历过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后,佳慧的心态自然发生了改变。

贫穷并不代表低人一等,尽管他们现在看上去充满了乡土气息,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可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够摆脱贫穷,再不会因为穿着也好谈吐也好,受人嘲笑。

公交车上有几个座位,佳慧先让张巧儿坐下,自己跟美香也带着孩子坐。

张巧儿一上车又开始头晕恶心了,赵东林给她打开窗户,让她对着窗外呼吸空气。

坐在张巧儿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嫌恶的翻了个白眼,嘴里还说了句什么,因为隔得远,佳慧也没听到,只注重到赵东林看了那女人一眼后转了头。

车子开了大约一刻钟左右,他们在“吴东大学”站下车了。

吴东大学是吴东省最高学府,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即便在二十一世纪,吴东大学虽然比不上北大清华,但也是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学之一。

巍峨古朴的校门,有十来米宽,两口巨大的石狮子震慑左右,眼神穿过铁门往校内望去,一眼望不到尽头般,只一眼张巧儿就生出了敬畏之心,美香跟赵东林也一样,一个是遗憾自己没能考上吴东,另一个是羡慕大哥大嫂能在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学校学习。

家里兄弟姐妹四人,大哥小妹都有了出息,大姐年纪大了不提,他这个做弟弟的,竟然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所以现在,他只能羡慕的看着,却无法获得这样的荣幸。

想到来之前石头的话,赵东河第一次生出了愧疚之情。

石头说,爸爸,为什么哥哥妹妹都去城里,就我一个人留在乡下?

一个没妈的孩子,本来已经亏欠他很多,现在因为自己的不求上进,自己的孩子连进城学习的机会都没有,他觉得自己不配做父亲。

“这学校可真大啊,一眼看不到头。”

自家儿子儿媳,往后就要在这个学校读书了,想想就觉得光荣!

赵东林感受到了母亲的欣慰,指了指远处说“妈,咱们租的房子就在学校后头。”

*****

沈念茹看赵东林怀里的英宝,乖巧可爱,再看佳慧怀里的放放,像个善财童子一样又白又胖乎,两个眼睛圆溜溜的像会说话一样,她的心顿时软成一团。

年轻的时候忙事业,疏于了对女儿的照顾,等女儿亭亭玉立长大,又出了那事儿,这一生,她对女儿都是亏欠着,看到这么小的娃娃,就想到了女儿丁点大的时候,眼睛都开始发酸了。

看到他们挑着担子,带着锅碗瓢盆的过来,沈念茹也没有露出任何诧异的眼神,下放的那几年,住过牛棚,吃过馊饭,什么苦都吃过,那些日子里,最可怕的是那些趁机捣乱分裂泄愤的坏分子,而那些淳朴的乡民,有时候看他们可怜,反倒时不时顶着压力接济他们,因此看到赵家人,沈念茹心里反倒觉得亲切。

“您好,我是赵东林的妻子,我叫董佳慧。”

“哦,好好,这媳妇长的真俊。”

可不是么,虽然结了婚生了娃,看上去还是很年轻的,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一个麻花独辫,脸上笑意盈盈,淡淡的卧蝉,嘴角还有一个小梨涡。

“这是我婆婆,张巧儿,她今天晕了一天车,不大舒服。”

“房子我都已经收拾出来了,这前面的三间给你们住,后面两件是我们老两口的,我还让人在侧面开了个小门,平常不会打扰到你们。”

“大娘,您这话就太外道了,该是咱们打扰了才对。东林回去跟我说了之后,我就说咱这是遇上贵人了,这么好的房子,怎们就被咱遇上了呢。”

沈知茹脸上一直带着笑容,越看佳慧越喜欢,这姑娘长得俊,嘴也甜,上学也不忘带着孩子,就说明是个对孩子负责的好母亲,跟婆婆姑子关系都挺融洽,说明为人处世不差理。

人的眼缘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看顺眼了怎样都是好的,不顺眼了怎样都是差的。

寒暄过后,沈念茹就离开回了后院,把时间留给他们整理。

“对了,你们吃饭了吗?没吃我那有米有面,还有点菜,先拿给你们把饭做上。”

几人还真没时间吃饭,听沈念茹这么周到,心里感激的不得了。

“那真是谢谢您了,我们还真没顾得上吃饭。”

沈念茹从后院拿了一小袋面粉,还有土豆、胡萝卜、白菜,佳慧做了面片汤,给他们送了一盆过去。

“这面片汤,有我小时候吃的味道,没想到你媳妇手艺这么好。”

“她做饭手艺确实挺好的,是个做事细致的。”

“恩,看得出来,几个孩子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她在农村待过,农村的孩子都跟泥猴似地,穿的衣服也不大考究,赵家的这三个孩子却不同,穿的干净整洁,人也很懂事。

“这三个都是你的?”

“佳慧多大,我看你大小子已经不小了。”

看上去已经六七岁了,可佳慧看上去也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难不成十来岁就结婚生孩子了。

“黑蛋跟英宝是我前妻生的。”

“啊?”

沈念茹还真没想过这里面有隐情,

“你离过婚?你不是军人嘛。”

军婚受法律保护,难不成他们看走了眼,这赵东林是个见异思迁的陈世美。

“我前妻是下乡的知青,三年前不知道怎么了,因为回城要跟我离婚,那时候我还在部队,可能是自尊心重,见她坚持就同意了。离婚后怕家里孩子没人照顾,就退伍回乡,咱们师长觉得我就这样退伍太可惜了,给我办了转业。”

赵东林轻描淡写的说了离婚的事儿,沈念茹钟道闽到底是有生活阅历的,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那佳慧是你之后找的媳妇儿?”

“是,本来不想结婚耽误别人,可家里吧觉得不找不行,是我自己挑了佳慧,她也是个可怜的,我回乡那会儿,她也刚被前夫家里赶回娘家没多久。”

老两口面面相觑,没想到佳慧也是个离过婚的。

“为什么呀,我看佳慧这闺女挺好的。”

“结婚三年没生孩子,都说她不能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沈念茹摇头叹了口气,就是有这些愚昧的人。

“那你们俩的结合,倒是刚刚好。”

都是优秀的年轻人,都受过生活的磨难,性子也都是好的,反倒比上一段婚姻合适。

这也就映衬了那句话,夫妻俩能过的好的,还是要志同道合才行。

“我看这家还行,他们来咱们的日子也热闹了不少。”

“你高兴就好。”

看到妻子心情好了,钟道闽也觉得自己当时突然闪过的念头不错。

“这面片汤真的挺好吃,不过你也别多吃,吃多了晚上又该积食了。”

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常常饿肚子,老头子怕她吃不饱,总透着藏着自己的那份给她吃,生生饿坏了胃,现在是饿不得,饱不得,每餐六分饱。

粗茶淡饭也是福,既然女人没了,就把余下的日子交给学校,交给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穿越后,佳慧终于用上了卫生间,是那种有简易洗手台,有可以冲水的蹲坑,有可以冲澡的拉着浴帘的格子间,她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仿佛冲走了穿越后所有的不适应和内心的阴霾,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英宝快活的在屋里跑来跑去,这个地方对她而言太新鲜了,没有泥土,墙角有几盆月季,没有小河,可爸爸说了,附近有个小公园,明天白天可以带她去耍。

“城里好是好,可我过不大惯。”

老家做饭烧把火就行,城里做饭还要用什么煤气灶,而且说这煤气灶用不好会爆炸,吓得她连饭都不敢做了。

还有那个厕所,那么蹲着太累人,水呼啦啦的冲,听说自来水还得花钱,简直是吃喝拉撒都得花钱。

当然,这话张巧儿也没跟儿媳说,是跟自家闺女说的。

“妈,你就先踏实住着吧,人家想到城里享福还享不了呢,嫂子也是为了侄子侄女好,她说了,明天就去给黑蛋找学校借读,在城里读书可不比乡下好嘛,以后黑蛋考上好大学,赚钱了也给你这个当奶奶的买吃的喝的,羡慕死别人。”

张巧儿笑了,笑完了又叹了口气,要不是为了孙子,她哪会来受这个罪啊,当初也埋怨过儿媳,为啥就不肯把孩子丢家里头,害怕他们带不好?

可儿媳说什么留守儿童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心里健康。

啥叫心理健康她也弄不懂,反正儿子儿媳让咋样就咋样吧,自己受点苦不怕,只要孩子们有用,能过上好日子,这些苦也不算白受。

这天收拾到半夜佳慧才睡,前院有三个房间,她跟赵东林带着放放住一间,今天赵东河也在,他带着黑蛋朱,张巧儿跟美香、英宝住,等东河回去,那就是张巧儿黑蛋一间,美香英宝一间。

第二天,天刚亮张巧儿就起床了,她想做早饭来着,又不懂怎么弄煤气灶,只好点了煤球生炉子。

家里也没米,她也不知道去哪儿买,就把剩下的面和了做饼子。

赵东林是第二个起床的,看他妈已经生炉子了。

“家里也每米,我也不知道怎么用那个灶,就这么将就吧。”

东面有市场,我去看看有没有早饭卖。

张巧儿赶忙拦着,“花那钱干啥,将就着吃就行了,还非得吃什么好的?哎,这城里什么都要花钱,我真是一天都过不下去。”

早知道就从家里背一袋子米过来。

“妈,没事,等我们开学了,可以从学校打饭菜回来,学校的饭菜一般都便宜。”

张巧儿也就是抱怨两句,也没真正怪谁的意思,但她心里有事儿,不让她说她也憋的难受。

佳慧今天多睡了会儿,起床后婆婆已经做好了饭。

“吃吧,家里没米就没煮粥,喝点白开水。”

吃完了早饭,赵东林跟佳慧一起,带着孩子出门了,得把家里得用的东西买回来。

第六十二章

早起推开后门,就见后院的老两口, 一个喝茶看书, 一个洗衣晾晒。

“大爷,大娘, 早上好啊。”

老两口闻声回头一看,见是佳慧, 笑着跟她点头。

“起啦?昨晚上睡的好不好?”

佳慧点头笑道, “挺好的, 这里空气很好,也很安静。”

有赵东林在身边, 换了地方也很安心。而且这里环境真的很好,闹中取静,佳慧记得这个地理位置, 再过个十几二十年, 房价就要蹭蹭蹭往上涨,不是普通市民能够承受的。

“闺女吃早饭了吗?没吃从我家整点儿回去。”

佳慧笑着点头,“吃了,还是昨天大娘给的面粉, 我婆婆做了饼子。对了,大娘,我们等会儿去市场买东西, 你们有什么要的,我们顺路给捎回来。”

沈念茹摇头说,“不用, 家里不缺啥,谢谢你了闺女。”

“该是我们谢谢大爷大娘才对,愿意把这么好的房子租给我们。”

而且租金收的也不高,不过跟大爷大娘这样的文化人提钱就显得忒俗气,因此佳慧没有说房租的话题。

沈念茹笑了,“那咱们就别谢来谢去了,以后就当自己人处着,人多了院子里也热闹。”

佳慧笑着点头。

看得出老两口是有文化内涵的,气质也很出众,不过这么大房子,就他们俩老住,这两天对话中也没听他们提到过孩子,反倒听他们说了几次“热闹”,这是不是也能从侧面反映他们生活的现状不够“热闹”呢?

佳慧总觉得他们连笑容都有着孤独和寂寞的味道。

省城的市场很繁荣,市场里各类肉类、水产、蔬菜都有,虽然品种还不够丰富,但已经有了二十一世纪菜市场的雏形。

“油盐酱醋,米面鸡蛋,都要买。”佳慧边走边看,转头问赵东林,“咱们今天中午吃什么,麻婆豆腐、蚝油生菜、土豆丝,再煮一条鱼好不好?”

佳慧终于理解了什么叫“京城米贵居之不易”,看来得想办法挣钱才是,她可不想整天紧巴巴的过日子。

“你决定就好,只要是你做的我都爱吃。”

张巧儿不敢用煤气灶,佳慧就说今天的饭她来做,算是他们在省城的第一顿正餐,也有给赵东河送行的意思。

赵东河预备吃了中饭往回赶,只要能到县里他就能想办法回村。

张巧儿舍不得小儿子这么快就回,赵东林也留他多住几天,但赵东河执意要回去,说放心不下石头。

见他提到儿子大家也没再劝,孩子是父母的软肋,更何况赵东河现在既当爹又当妈,张巧儿几次劝他再找一个他也不肯。

赵东林说完佳慧睨了他一眼,发现他现在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买完东西后回家,先把厨房规制好,看看家里还有什么缺的,下午再抽时间去一趟。

“时间还早,咱们先去学校报名吧。”

两人拿着录取通知书,还有通知书上让准备的各项材料出了门。

到了学校,来报名的人已经不少了,大家的表情都是疲惫中透着高兴,透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请问两位是新同学吗?哪个系的啊?”

校园里,围着袖章的工作人员上来问道。

佳慧微笑着点头,“我是英文系,他是经济系的。”

对方抬了抬眉点头,这两个系都是学校的重点院系,经济系录取分数线最高,英文系录取条件最严格,除了正常科目外,还得多考一门英语,成绩达到九十分,才会被录取。

他抬手指了个方向,“经济系是这条路一直往前走,英语系往右转,你们可以分开报名,这样比较快。”

佳慧看向赵东林,“那要不咱们分开报名?”

她想的是,反正家就在学校后头,报完名自己回去就行,还能节省时间回去做饭,谁知道赵东林不按她的套路来。

“我先陪你去。”

这是要一起的意思。

对方笑了笑,“呵呵,两位关系挺好,是……兄妹?”

男同志明显比女同志大几岁,关系又很熟稔,也就猜兄妹比较靠谱。

佳慧笑着摇头,笑容里还带着一丝狡黠。

“不是,我们是夫妻。”

对方的嘴顿时张的老大。

“哦,抱歉,我还真没猜到。呃呵呵。”

佳慧挥了挥手,笑道,“没关系,那我们先去报名了,谢谢你。”

对方也后知后觉对着两人的背影挥了挥手,心想,竟然是夫妻,还真是令人意外。

红色横幅,一张办公桌,一位报名的老师,带着眼镜,桌子上是一堆文件跟表格。

“你就是董佳慧?”

这可是全省第二,当初为了抢人,好几个系在打架呢。

“好,国家规定,减免学费,然后呢,咱们学校的学生,每月有18块钱的生活补助,帮助大家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佳慧点头,这些情况她之前已经了解了。

报名老师递了份东西过来,说,“这张表格你填一下。”

佳慧一看,是一张“住宿申请表”,她开口道,“老师,我不需要住宿。”

老师整理资料的手顿住了,“啊?不住宿,你不是本地人啊。”

“我家人一块儿过来了,在学校附近租了房,跟家里人一起生活。”

“这样啊。”老师扶了扶镜框,“那给你登记一下,后续要补什么手续再说。”

佳慧在登记的功夫,老师对着一直等在旁边的赵东林问。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他以为赵东林也是来报名的,边问边翻看着报名册。

“我不是英语系的,马上就走。”

真是奇了怪了,“不是英语系那你来干嘛?”

“我等我媳妇儿。”

老师再次扶了扶镜框,先是愣了几秒,几秒后才反应过来,伸出食指在两人间左右晃动,不确定的问道,“你们,你们是两口子?”

赵东林点头。

老师哦了一声,又仔细看了看两人,可能是佳慧长的太过面嫩,一点都不像结过婚的,赵东林不说老师还真不会往那方面想。

没想到两口子能考上同一个学校,他们吴东大学的分数线可不低呢。

“那,你是哪个系的?”

“我是经济系。”

老师点头,心里还是挺佩服的,一个家庭出一个大学生就能改换门庭,一出还出两个!

这个家庭迟早要兴旺。

两人报完名在学校转了一圈,有一对夫妻考上吴东的新闻就已经传遍了校园,引起众人的好奇。

佳慧到家就开始做饭,食材美香已经准备好了。

倒油,爆香,将食材一一下锅,看她做饭就是游刃有余。

“嫂子,你们学校怎么样,是不是很古朴,很有年代感?”

吴东大学可是老牌大学,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今年总共就录了三百八十多名学生。

宁可录取的学生少,也坚决不能降低分数线。

“你下次可以去看看,反正就在前面。”

美香学校明天报名,她的校区离的稍微有点远,得坐公交上下课了。

“明天你哥陪你去报名,顺便让他给你买公交月票。”

“我还在想要不要住宿呢,反正就一年半的时间,每天坐公交不是要另外花钱嘛。”

“坐公交花不了多少钱,但住不住宿舍还是看你自己的选择,你要是喜欢集体生活那就住宿,你要是喜欢跟家里人一块儿住那就回来。你先考虑一下,自己先想想。”

美香点头应了,她性格其实有些内向,挺害怕跟人相处的,心里更想住家里。

麻婆豆腐、蚝油生菜、土豆丝这三个菜做起来很快,最后一条鱼多花了点时间,做完后佳慧盛了两段装进盘子里,让赵东林送到后院去。

先盛起来的这份不加辣,只加了大蒜香菜提味,主要是怕两位老人吃不了辣。

佳慧的考虑确实是对的,钟道闽胃不好,吃不了辣,佳慧做的鱼甜中带酸,肉质细嫩,味淡鲜香,很对老人家的胃口。

“嗯,咱们有口福了,这闺女做饭手艺真不错。”

早上英宝来后院玩,她在择菜,英宝就在旁边看着,软萌萌的特别招人稀罕,别看是个农村小姑娘,年纪也小,已经会被三字经跟十来首古诗词了,最让人意外的是英宝会唱英文歌,一首《Jingle Bell》把老两口都震住了。

沈念茹问她都是谁教的,英宝骄傲的说,“是我妈妈教我的。”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佳慧作为后妈,英宝能全身心的信任她,喜爱她,证明这个妈妈做的非常称职。

同时,佳慧能这么用心培养孩子,没有因为是继子继女而区别对待,这样的胸襟是值得肯定的。

“吃了饭你去附近转转,看能不能把黑蛋的学校安排下来。”

大学开学略早,过不了几天,顶多出了正月,小学也该开学了。

赵东林吃过饭先送东河离开,再回头去了离家最近的吴东中心小学,跟校长谈了半个多小时后,学校同意借读,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学校才收,二是要给借读费,一次性给五十块。

“考试咱不怕,以黑蛋的水平,上四五年级都够了,借读费咱也给,只要对黑蛋以后有帮助,多花几个钱也没什么。”说完,佳慧特意交代道,“借读费的事别跟妈说,说了她又得急。”

五十块钱也不是什么小数目,他们一年的房租不过才一百块钱,要是让张巧儿知道黑蛋上学不仅要给学费书本费,还得再交五十块钱的赞助费,她估计得心疼的晕过去。

这两天家里花的钱确实挺多,房租,添置的东西,前后也已经上百了。

赵东林沉默的点头,握着佳慧的手,放在唇边摩挲着。

他心里的感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佳慧的每一次体贴,都加深了他想一辈子好好对她,一辈子爱护她的决心,也是因为遇到了佳慧,他从未有过哪怕一刻后悔自己当初同意了离婚。

两人在院子里的对话黑蛋刚好听到了,他垂着眼眸,面上没什么表情,但内心不停的涌动着。

他懂事的比同龄的孩子更早些,八岁的他,已经有了小小少年的模样,脸庞清秀,穿着浅绿色小唐装,是佳慧给他做的新衣服。

进城前佳慧给每个人都做了两身外套,“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村里随便怎么穿都好,打着补丁也不怕,反正大家都是一样的,可进城不一样,还是得把自己收拾利索了。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有时候能决定很多东西,内在美是一种美,但人与人见面第一眼关注到的还是外在。

后妈对他的好他是知道的,正是因为知道内心才会感到茫然。

他无法像英宝一样坦然的喊她妈妈,也没办法坦然的跟她撒娇,向她要求什么,因为懂事的早,因为早早知道她并不是自己的生母,所以即便知道她的好,接受了这样的好,也只能放在心底,不敢表达出来。

大姑跟他说,后妈愿意带着他来城里,供他上学,他应该一辈子感激她。

“你这个妈是个体面人,不会做不体面的事,她对谁都好,都是面面俱到,我也不担心你去城里日子不好。家里既然供你上学你就好好上,你看,你爸考上大学了,你妈考上大学了,连你小姑都考上大学了,现在家里一家子大学生,你更得好好努力。”

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自然该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不是说佳慧会虐待黑蛋还是怎样,而是黑蛋自身的性格,过于自尊,赵彩霞这个做姑姑的已经看出来了,哪怕以后佳慧愿意给,黑蛋都不一定愿意要。

这种孩子,就得让他自己努力。

不过这样也好,人只有靠自己才是真的。

第二天,赵东林先陪着妹妹美香去学校报名,公交车月票六块钱,买了月票可以无限次坐市内所有公交车。

“既然这样,还不如回来住了,反正可以无限次乘坐。”

美香没想到城里坐公交是这样的,本来还担心来来回回花车费,既然这样,不如回来住了。

佳慧给她算了笔账,学校每月十八块补助,公交车费六块钱,她住在家里省了早晚两顿,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家里做七个人的饭跟六个人的饭差不了多少。

下午,黑蛋去学校参加考试。

“这就是赵卓军小朋友?”

校长见黑蛋长得干净秀气,乖巧懂事的样子,印象就好了一分。

“这是去年二年级的卷子,你先做做看。”

校长本来想还拿一年纪的卷子,后来想想,既然已经上二年级了,还是先做二年级的试卷吧,要是成绩实在差,再做一年级的试试。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一年级的卷子能考到六十分,就让黑蛋留级,算是给赵东林卖个面子。

虽然赵东林是刚从乡村来的,没钱没背景,但他考上了吴东大学,这年头大学生太吃香了,难说未来有什么造化,不过是多收一个学生的事,犯不着得罪人。

黑蛋接过试卷,找了个桌子坐下,从书包里拿了支钢笔就开始做题目。

校长见他拿钢笔就觉有些惊讶,年纪小的孩子,腕力不够,即便用钢笔也写不出好字,因此低年级的孩子大多用铅笔,等黑蛋落笔,校长就被啪啪打脸了,黑蛋的字横平竖直,笔锋走向虽然很青涩,但已经远超同龄的孩子,显然是好好练过字的。

看来自己是低估了这个叫赵卓军的小朋友,也是,父母都是大学生,有如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的成绩怎么会差呢?

黑蛋花半小时做完了数学语文试卷,最后还检查了一遍,校长亲自看分数,拿到试卷后,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看下来两门都是一百分。

“赵卓军小朋友的成绩非常好,上学期咱们学校二年级只有两位同学考了双百。”

如果考虑答题时间跟字迹,赵卓军又明显比那两位优秀。

此时,校长的表情完全变了,之前是客气中带着疏离,现在是完完全全的热切,这样的优等生,他们吴东中心小学必须要啊!

“赵卓军小朋友的成绩完全合格,另外呢,有这样的好成绩,咱们学校不准备收赞助费了。”

赵东林对黑蛋成绩并不意外,对校长说的取消赞助费倒是略有些意外,不过能取消更好,谁让自家孩子争气呢。

“其实赵卓军在家里已经自学到四年级的课程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