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上一章:第32章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下一章:第34章

  废太子吃过的亏,他们何必再跟着吃一遍。

  和四哥办一样的差,七贝勒安心了,论躲祸事,没人比四哥更会躲了。

  从前四哥可是废太子党的中坚人物,仅次于索额图,如今索额图病逝,废太子能保住性命都已经是皇阿玛的仁慈了,四哥却和废太子党撇得干干净净。

  九阿哥还在可惜,可惜刚刚在屋里没敢抬头去看皇阿玛的脸色,从来都只有皇阿玛把他们这些儿子收拾的明明白白,今日皇阿玛可是被儿子坑了两次。

  一次差点没了命,他当时忙着和敌军打斗,根本顾不上观察皇阿玛,另一次就是刚刚了,刚刚三哥可是往皇阿玛最看重的地方下了手。

  皇阿玛肯定气坏了。

  包括十四在内的几个小阿哥,到现在都还惊魂未定,若是往日听到要放假,必然高兴的不得了,可是这会儿也高兴不起来了。

  头一次看到杀戮,还是许多认识的人被杀,几个小阿哥脑袋都是木的,更别说在他们心中无所不能的皇阿玛还被气倒在了病榻上。

  十阿哥不知道三哥留下他要去办什么事儿,但这么多兄弟三哥独独留下了他,必然是更信任他,更看重他。

  胤祉带着老十去巡视皇阿玛给予他调配审理之权的军队,根据这些军队目前的人数和所属都统,重新布控。

  眼下这个时候,胤祉就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了,用熟不用生,用好不用坏。

  他之所以带着老十,也是想让老十熟悉京城布控,也尽快和这些将领们熟悉起来。

  其实如果不是大哥身上有伤,而且后背还伤得不轻,大哥远比老十要合适,但是眼下也只能先让老十顶上了,日子还长得很,竭泽而渔可要不得。

  宫里头那么大的动静,中午还有军队从外面进去,在诚亲王派来送信的人到之前,消息灵通的纳兰明珠就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已经被圈禁起来的废太子还能来一场宫变,虽然失败了,可是离成功就差一点点,而且还霍霍了那么多人进去。

  纳兰明珠不知道万岁爷被气病的消息,他只知道裕亲王等人都死在了这场宫变里,就连八贝勒都因为救驾而命悬一线。

  坏消息,八贝勒不顾自己的性命救了万岁爷的命。

  好消息,八贝勒身负重伤,命悬一线。

  这可是救驾之功,本来废太子失势,以万岁爷的性子就一定会抬举八贝勒与诚亲王相争,如今更是有了名正言顺抬举八贝勒的理由。

  万岁爷此时下一道册封八贝勒为亲王的圣旨,他都不觉得奇怪,否则势单力薄的八贝勒如何与诚亲王相抗。

  别看如今的朝堂被废太子弄得破烂不堪,急需缝补拯救,可万岁爷逢不拯救的时候,恐怕也忘不了‘平衡’二字,废太子就折在这上面,如今又轮到诚亲王了。

  纳兰明珠以前期盼着万岁爷多活两年,在他们将太子搞下去之前,万岁爷千万得活着。

  如今他盼着万岁爷早点西归,否则以万岁爷的折腾劲儿,难保诚亲王不是第二个废太子。

  万岁爷此次毫发未伤,老天爷就保佑八贝勒早日归西吧,否则这救驾之恩,再加上万岁爷有心平衡,朝堂上的局势又会回到从前,诚亲王可不是废太子,废太子能忍到如今才奋力一搏,诚亲王没有废太子的耐心,用不了多久就会掀桌子的。

  纳兰明珠越想越上头,寄托神佛无用,废太子差一点就能办成的事儿,诚亲王有他相助,难道还能输给废太子吗。

  论结党,十个索额图也不是他的对手,哪怕他已经致仕,也能为诚亲王织一张大网。

  就从万岁爷最看重的佟家开始。

第130章 一更

  半夜子时,纳兰明珠仍旧未睡,而且还把夫人和孩子们都打发了回去,今晚不守岁,他等的便是诚亲王。

  终于,子时三刻明珠等来了风尘仆仆的诚亲王。

  “王爷和十阿哥先喝杯姜茶暖暖身子,膳房温着鸡汤面,老夫这就让人呈上来。”纳兰明珠将两杯热姜茶一一递过去,废太子谋反这么大的事儿,诚亲王想必折腾了一天还没怎么休息过。

  外头天寒地冻,还下着雪,千万别把人给冻着。

  胤祉一口气将杯中的姜茶喝了一半,方才觉得身子暖和过来,这绝对是他这辈子过的最慌乱的一个除夕夜。

  “多谢先生的姜茶,有这杯姜茶,我可算是活过来了。”尽管身上裹得严严实实,可为了赶时间,他和十弟都没有坐马车,而是骑马代步,手脚都快要冻僵了。

  他甚至怀疑今年的除夕夜冷的不正常,远比往年要冷得多。

  可惜如今没有温度计,也无从测量。

  十阿哥手捧着姜茶,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紧跟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边往茶碗里倒姜茶,边问道:“纳兰先生可是算准了我和三哥会来?”

  不然怎么会又是姜茶,又是汤面,准备的这样齐全。

  纳兰明珠捻着胡须,自从写折子致仕后,诚亲王和几位皇阿哥都不再称他为‘大人’,而是改称他为‘先生’,直郡王则是直接唤他‘舅公’。

  相比于‘大人’这个称呼,他还是更喜欢如今的‘先生’。

  致仕后的生活,非但比从前惬意,还比从前快活。

  “宫中发生险事,王爷早些时候已经知会过老夫了,老夫寻思着,王爷今晚不来,下朝后也还是会来一趟的。”

  只是没想到会带着十阿哥一起,好在膳房备的汤面够多。

  十阿哥挑了挑眉,还真别说,纳兰明珠如今倒真有戏台子上诸葛孔明的样子,神机妙算呀,不过他可要好好考一考‘纳兰孔明’了。

  “纳兰先生可以猜一猜,三哥如今领了什么差事,我和三哥出宫办的又是什么差?”

  纳兰明珠仍旧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听闻昨日宫中死伤无数,其中甚至包括了许多的宗亲和大臣,诚亲王和十阿哥此时在宫外,必然是:“去各个府上报丧。”

  毕竟是死于皇室叛乱,由皇阿哥来报丧,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万岁爷如今最要紧的便是稳定局势,还要防止诚亲王成为第二个废太子,因此必然一边用着诚亲王,一边防备诚亲王,尤其是在八贝勒如今不能用的情况下。

  不要紧的,诚亲王又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诚亲王在明,他在暗,早晚能聚起废太子昔日之势。

  十阿哥不由得咧嘴笑出声:“纳兰先生这次可是猜错了!皇阿玛给予三哥监国之职,我们二人出宫是调配军队去了,想不到吧?”

  纳兰明珠的确是愣住了,半响才问到:“可是万岁爷身体出了什么状况?不是说在混战中万岁爷龙体分毫未伤吗?”

  得嘞,十阿哥算是服气了,纳兰明珠这脑子,可能连十一都比不上,也不对,十一只是没有纳兰明珠更能洞察人心,洞察皇阿玛的心。

  得知万岁爷被气倒了,需要卧床休养,还不能动怒费神,纳兰明珠忍不住在心里头叫了一声好,起身对着诚亲王拱手道:“此为天赐良机!”

  废太子可真真是他们这一派的福星,弄伤了八贝勒还不够,居然连万岁爷都气病了。

  若是如此,废太子未竟之事他们还不能完成,那都对不住废太子这颗福星。

  “老夫以为当务之急除了稳住京中局势,还要尽快聚拢人心,朝堂上一半的重臣都在此次宫变中折陨,现在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万岁爷不会将废太子余党连根拔起,除了与此次宫变有关的那些人,剩下的都可以为王爷所用。而眼下正是废太子余党孤立无助、忐忑不安之际,老夫以为王爷不如先下手将这些人收为己用。”纳兰明珠提议道。

  废太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万岁爷如今又卧病在床,此时不搏何时搏,不能让废太子的‘努力’付诸东流。

  面对两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刚刚接过鸡汤面的胤祉轻轻点了点头。

  二哥已经关进宗人府了,很难再有东山再起之日,现在挖墙脚都不能算是挖墙脚。

  “但也不能什么脏的臭的都收,须得有几分能力,且手上得比较干净。”

  胤祉都不敢要求‘完全干净’,毕竟出淤泥而不染的没几个。

  纳兰明珠了解诚亲王的喜好,这位痛恨贪官污吏,也讨厌庸官,最早的时候眼睛里甚至一丁点的沙子都容不得,一点都不像是万岁爷教出来的,倒像是得了前朝那位□□皇帝的真传。

  当官的就怕遇见这样的主儿,纳兰明珠平心而论,如果万岁爷是诚亲王这样的脾性,他那些年肯定不敢往河工上伸手,当然也幸好那会儿诚亲王才刚刚入朝堂,手头没有几份权利,否则他就不是被罢官回家了,早就被抄家了,能留住性命都算不错。

  可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万岁爷比起来,他倒更喜欢诚亲王,万岁爷给这位赐封号——‘诚’,算是赐对了,的确够‘诚’,‘诚’到让他这个往日的贪官都觉得有几分可爱。

  不过,万岁爷如今大概对诚亲王已经没有往日的喜爱了。

  “您放心,废太子党的人我一直盯着,都盯了许多年了,那些个脏的臭的肯定不能让他们混进来。”

  废太子余党是眼下最好收拢的,但纳兰明珠的目标可不止于此。

  “这半年您应该也看出来了,万岁爷心里头最信的还是佟家,南巡收拾废太子带了佟国维,回来后负责看守废太子的也是佟家的隆科多,就连如今的步兵统领都是隆科多,若是能将佟家收于麾下,大事便成一半了。”

  步兵统领掌管京城两万兵马,负责守卫九门,若废太子发动宫变时,步兵统领不是隆科多,而是已经被斩首的托合齐,可能就不是如今的结果了。

  胤祉一边吃面,一边听明珠说话,佟国维——皇贵妃的阿玛,隆科多——皇贵妃的弟弟,老四的便宜舅舅。

  因着这些年时常回忆,他还记得在某传里头,隆科多非但是老四登基的一大帮手,还和……德妃有私情。

  电视剧跟真实的历史肯定有出入,隆科多和德妃就不用想了,俩人光是年岁就对不上,德妃比隆科多年长十多岁,而且若非老四,两个人才真真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不过,隆科多是老四的便宜舅舅,又深得皇阿玛信任,倒真有可能是老四登基的一大助力。

  明珠这是让他挖完太子的拳脚,再去挖老四的墙角,一个挖过去,一个挖未来。

  隆科多也就算了,既然历史上隆科多倒向了老四,那如今也就有可能倒向他,可佟国维是皇阿玛的亲舅舅,这些年来深受皇恩。

  “佟国维是一等公,又是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深得皇阿玛信重,又怎么会倒向我们?说不定还会因此打草惊蛇。”胤祉道。

  皇阿玛对母族可谓是优渥至极,佟国维的两个女儿,一个在宫里头做皇贵妃,一个做佟妃。

  佟家巴不得皇阿玛长长久久的活着掌权才是,下一任帝王无论是谁都不会给佟家这样的礼遇了。

  纳兰明珠摆了摆手,他和佟国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将此人看得很清楚,佟国维贪欲甚重,把一个女儿送进宫中还不算完,又把另一个女儿送进了宫里,打的什么主意,谁又能不清楚呢。

  更重要的是,佟国维先前两头下注,让大侄子鄂伦岱投奔废太子,却安排自己的儿子叶克书和德克新投奔诚亲王,这俩人还特意寻了他的路子,只是被他挡了回去。

  这俩人份量可不够,若换成是隆科多,他或许就收了。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他们放任太子做大,如今却是到了他们该做大的时候了。

  隆科多也好,佟国维也罢,亦或者是佟国维其他那几个儿子,多多益善。

  “佟国维想要的多着呢,万岁爷如今卧床休养,佟国维也肯定急着下注,谋一个从龙之功,您若是想收拢佟家,不如就将此事交给我。”纳兰明珠信心满满的道。

  人心不可控,万岁爷虽然对佟家恩宠备至,但佟家也得为将来打算。

  不多时,一碗汤面就已经下肚了,胤祉只觉得全身都暖呼呼的,倒是十阿哥,初次见到血腥场面,姜茶连喝了三盏,却没什么胃口吃汤面。

  “佟家先不急着接触,我先找人好好查查这二人,宁缺毋滥。”总得看看是不是一路人,免得如今用了人家,将来发现不是一路人,又不好算账。

  “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到开朝会的时间了,皇阿玛卧病在床,应当不会强撑着身体过去主持大朝会,若此次朝会由我主持,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在减员的情况下维持朝廷正常运转,我想让先生帮我想想目前京城有哪些人可以代行尚书之责。”

  他有正二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但六部尚书是从一品,不在他的任免范围之内,所以尚书的人选他只能举荐,再往下六部的左右侍郎他都有任免权,二把手将一把手架空的也不是没有。

  十二个六部尚书,在这次宫变当中直接没了七个,从二品的左右侍郎同样也是十二人,没了五个。

  除此之外,理藩院的两个侍郎都没了,只留下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尚书,去年还和明珠一道上了致仕的折子,只是明珠的折子皇阿玛批了,这位老尚书的折子却被驳了回去。因为年迈,老尚书请了病假,昨日并没有参加宫宴,因此侥幸逃过一劫。

  都察院的两位左都御史双双亡故,内阁没了两位大学士和一位协办大学士,以及一位学士,当然,这两位大学士都兼任着尚书之位。

  朝廷重臣横扫了一半,绝对不是夸张之词,各个部门如今都已经是千疮百孔,就快要散架了。

  纳兰明珠虽然秉承着‘用旁人不如用自己人’的想法,但面对如此多的空缺,只用自己人显然是不够的,就算是拔苗助长将资历不够但能力尚佳的张廷玉等人提上来,也难以补足空缺,还得是扩大范围,尽量翻找些可用之人出来,只是尽量将自己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东翻西找,纳兰明珠甚至将鳌拜之孙都给扒拉了出来。

  “工部从五品员外郎达福,能力甚佳,而且在工部待了二十多年,只是受其祖父鳌拜牵连,一直都升不上去,工部缺人,可以将此人提拔上来。”

  坐冷板凳多年的瓜尔佳达福,能力是有的,不然以鳌拜之孙的身份,早就被弄下去了。

  而且万岁爷不待见鳌拜之后,好不容易遇到个愿意提拔的,想必也知道该支持谁。

  到处都缺人,高品官位一时很难填满,官员不够,只能兄弟来凑。

  如今大哥在兵部,老四在户部,老五在内务府,老七和老十都在工部,老九在刑部,十二在理藩院,身负重伤的老八在礼部,十一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没有安排差事。

  胤祉打算将老十和十一都放到吏部,两人一个动手的,一个指挥的。

  礼部没多少实权,所管的无非就是礼制,如今用人处处紧张的情况下,礼部就暂且搁置到一边了。

  当初也不知礼部是有意还是无意,处处抬高太子的礼遇,有一年奉先殿祭祀时,甚至主动将太子的拜褥放在门槛以内,要知道那可是皇上才有的待遇,结果那一年的礼部尚书沙穆哈被皇阿玛革职,皇阿玛还当着众人下了太子的面子。

  礼部之人若是用同样的法子来坑他,那他倒是不介意。

第131章 二更

  八贝勒是在东暖阁的侧间醒过来的,能够被皇阿玛留在乾清宫,可见这次的救驾之功没白费。

  三哥势大,皇阿玛喜爱三哥多于他,再加上三哥又有那么多兄弟相帮,他和三哥对上,实在太过弱势了。

  所以当他看到远处飞过来的箭时,明明是有机会用刀将其斩断的,可他还是冒险赌了一把,飞快的算好角度挡在皇阿玛面前,用身体挡住那只箭。

  刹那间的决定,他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将角度算准,只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赌了一把。

  万幸,他赌对了,谋得了救驾之功,那支箭也险之又险的避过了所有的要害,连骨头都未伤到。

  只是那箭的力度比他预估中要大得多,以至于箭头直接穿透了他的身体,让他不得不躺在这里卧床休养,而且要痊愈还需养上一年半载。

  若只是如此便能换来皇阿玛的看重和怜惜,那倒也不亏。

  但皇阿玛在这个节骨眼上气倒了,不得不安排三哥监国,还给了三哥那么多连废太子都未曾有过的权利。

  八贝勒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差点气晕过去,不带这么……倒霉的,救驾之功和实实在在的监国之权,显然是后者更重要,若是皇阿玛身体一直不能好转,三哥就可以直接由监国转为摄政了。

  一年半载之后,哪还有他什么事儿,皇阿玛都有可能直接被三哥架空。

  别看三哥平日里一副不爱与人结交、不重权势的模样,可那不过是用来糊弄皇阿玛的,就像四哥一样,摆出一副富贵闲人的样子来,都不过是为了博取皇阿玛的信任。

  如今皇阿玛气倒,朝堂上的局势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多的权力空缺,三哥若是不卯足了劲提拔自己人,还装模作样不恋权,那就是傻子了。

  皇阿哥里头哪有傻子,真傻子在宫里头也能被磨出心眼儿来,三哥如果是傻子,就不会有那么多兄弟追随三哥了。

  八贝勒躺在床榻上,既后悔当初不该冒险谋取救驾之功,以至于错失插手朝政的良机,给三哥提供了机会,又觉得这也不失为另一个机会。

  万一皇阿玛很快养好了身体呢,废太子不就是因为势大才被安了个谋逆之罪弄倒的。

  三哥借着监国之权在朝中安插自己的势力,最坐不住的人不应该是他,应该是皇阿玛才对。

  皇阿玛这一生斗鳌拜、平三藩、三征准噶尔,这几年又弄倒了废太子,大半辈子都在做斗争,没道理会败在三哥这儿。

  等皇阿玛身体好起来,头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三哥,跟皇阿玛比起来,三哥的手段就太嫩了,更何况皇阿玛作为帝王和阿玛,占着大义。

  八贝勒轻轻吐了一口气,皇阿玛去年东巡还能猎虎,身子骨好的很,如今只是一时急火攻心,养一养肯定能好。

  到那时三哥未必不是第二个废太子。

  东暖阁的主间里,自醒过来后,康熙一夜未睡,几位皇阿哥尤其是老三,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都有人盯着,而且会迅速把消息传来他这里。

  当然,他要盯着的也不只是儿子,还有那些宗亲大臣们,京城各处军营的动静,也包括京城周边的几个省的动静,如今这个时候都要密切关注。

  儿子谋反,肉好歹烂在锅里,而且没有哪个天子会弑父,他顶多也就是做一个遭人耻笑的太上皇。

  可若是旁人谋反,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一样,都会让大清改朝换代,让爱新觉罗一族失掉江山,也失掉族人的性命。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得不放权给老三,希望老三能够稳住局面,守住江山,但他更希望自己能尽快痊愈,将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他现在连大朝会都去不了,别说站起来了,光是坐着都觉得头晕目眩,强撑着去大朝会,只会耗损他自己的寿命。

  甭管乾清宫里躺着的这二位是怎么想的,离朝会开始只剩下两刻钟了。

  太和殿侧殿的几间屋子都已经满了,全是等候上朝的大臣们,众人还没有收到万岁爷气倒的消息,但昨日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在场的一部分人都是死里逃生,说起昨日的事情皆惶惶不安。

  恐惧是会传染的,一些昨日没有资格参加宫宴的臣子,也跟着后怕。

  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不是后怕,是害怕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废太子实打实地谋逆了一场,自己是爽快了,可他们这些曾经废太子党的一员,分明不知情,可万岁爷能不在意吗。

  不过今日的太和殿很是不同,非但有了热茶,还有了热腾腾的……早点。

  这里为官大半辈子的人并不少,可几时在这太和殿偏殿见过包子、蒸饺、火烧这等满大街都是的吃食。

  莫说是早点了,热茶和糕点都是没有过的。

  早点不止一种,茶也不止一种,姜茶、绿茶、红茶、还有咸咸的奶茶,全都热腾腾的,众人担心上朝的时候如厕麻烦,都不敢多喝,可拿着暖手也是舒服的。

  又是热茶又是早点,许是万岁爷心疼他们这些老臣昨日险些丢了性命吧,倒让昨日未去的那些臣子们跟着沾了光。

  大朝会开始,先由梁九功念了万岁爷给诚亲王的圣旨,之后又道:“万岁爷不便前来,大朝会交由监国的诚亲王主持。”

  胤祉走上台阶,站在最中间的那一层,龙椅右下方的位置。

  “承蒙皇阿玛信任,由本王代皇阿玛主持今日的大朝会,然,胤祉年纪尚轻且经验不足,还需诸位多多帮衬。”胤祉尽可能大声的说道,不止要让大殿上的朝臣听到,也要让站在殿外的朝臣们听见。

  还真别说,主持大朝会倒是个极费嗓子的活儿。

  “皇阿玛自八岁登基起便励精图治,这些年来除鳌拜,平三藩,三征准噶尔,心系天下,劳苦功高……使得天下之人莫不归心。”胤祉对皇阿玛一通吹捧,这些年歌功颂德的文章听多了,他闭着眼睛都能吹上一个时辰。

  “皇阿玛主持大朝会,我等需三跪九叩以表崇敬之心。与皇阿玛的皓月之光相比,胤祉不过一小小萤火,担不起叩拜之礼。因此本王提议,皇阿玛不在太和殿,太和殿内便不必行礼。”

  这跪来跪去的,让人看着实在不舒服。

  先是万岁爷病倒,又是诚亲王监国,还代万岁爷主持大朝会,一个又一个的大消息砸下来,众臣尚未反应过来,诚亲王又说万岁爷不在便不用行礼。

  谦虚礼让之言?把三请三辞的戏码放在这里来演?

  马齐作为还活着的两个正一品大学士之一,又自认为这些年和诚亲王的关系还可以,正准备站出来劝说。

  诚亲王刚刚是怎么吹捧万岁爷的,他便要以相同的力度换个花样去吹捧诚亲王,劝说诚亲王千万要受他们这些臣子的礼。

  只是未等马齐迈出那一步,直郡王、五贝勒、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便已经出面代众人应下了,行的是拱手礼。

  诚亲王毕竟还只是亲王,并非储君,兄弟之间行拱手礼是理所应当的,可他们这些臣子呢,对着诚亲王也行拱手礼?

  “皇阿玛一日不来朝会,朝会上便不得出现跪拜之礼,无论是皇子,还是朝臣,站出来发言行拱手礼即可。”胤祉补充道。

  紧跟着,直郡王等人又出来代替众人应下,上朝之前,这些都是商量好的,正好他们也不想对着一个空荡荡的皇位行跪拜之礼,谁的膝盖谁心疼,能少跪一次谁不乐意。

  这次他们话音刚落,剩下的人便齐刷刷拱手道:“臣等谨遵谕旨。”

  梁九功站在内门的入口处,忍不住眨了眨眼睛,还真是只有诚亲王能办出来的事儿,这位打小就不喜跪拜之礼,头一次主持大朝会,刚上来就把跪拜之礼给免了。

  不过万岁爷听到诚亲王的歌颂之语,心情应该会好些吧。

第132章 一更

  该吹捧的吹捧了,该免的免了,接下来方才进入主题。

  胤祉直接将老十和十一放到吏部,吏部作为六部之首,从前还从未有过皇阿哥坐镇,昨日十二个六部尚书少了七个,但吏部的两位尚书都避过了一劫。

  根据规定,各部的尚书有两位,满汉各一人,吏部的满族尚书是老熟人了——富察马武,大学士马齐的弟弟,曾跟着胤祉一同主持永定河改道。

  汉族尚书则是李光地,皇阿玛的心腹爱臣,勉强也能算是熟人。

  李光地虽然去年才被调入京城升为吏部尚书,可之前做的是直隶巡抚,直隶省,即京城周边的府、州、县,离京城是再近不过了。

  更重要的是,昔日主持永定河改道时,永定河在直隶省的部分是改道的重中之重,当时作为直隶巡抚的李光地多次亲赴施工现场,自然和当时主持改道的胤祉少不了接触。

  用靳辅老先生的话来说,李光地在治水上是有几分本领的。

  除了有几分治水的能耐,李光地还是个有着清廉之名的官员。

  胤祉从前便很是欣赏这位大人,不过李光地和马武比起来,还是后者更容易拉拢,毕竟李光地刚过四十岁就能官居从一品吏部尚书,除了自己有能耐,皇阿玛的看重也是少不了的,毕竟汉臣太多,可朝堂上留给汉臣的位置却是有数的。

  一个深得皇阿玛信赖的臣子,不太好下手,而且吏部也不止一位尚书,马武兄弟虽然一直都是中立派,可同他们这一派走的还是比较近的,甚至废太子在时,马齐就曾经公开在朝堂上为诚亲王说过话。

  如今把老十和十一放在吏部,便打算联合马武一起迅速掌控吏部,只有控制住吏部,才好进一步控制朝堂。

  尚书不在胤祉的任免范围之内,像刑部这种两个尚书都没了的,也只能暂时提拔一位右侍郎,和唯一避过一劫的左侍郎一起辅佐九阿哥代行尚书之责。

  像鳌拜之孙达福,就直接被越级提拔为工部右侍郎,工部没了一位尚书和两位侍郎,新任的左侍郎是从户部调派来的张廷玉。

  新任的官员们,前头都放着‘代理’二字,只是哪怕有这两个字在,其中几个人的提拔速度也快到让众人瞠目结舌。

  达福算是其中之一,从五品员外郎到从二品侍郎,直接越了五级,论资历达福早就到了,只是碍于鳌拜之孙的身份,所以才会在从五品的位置上蹉跎那么多年。

  张廷玉,从四品一下子越级提拔到从二品,要知道这位步入仕途的时间还不到五年,万岁爷屡屡提拔,才让张廷玉可以官居从四品,到了诚亲王这儿,已经不能算是提拔了,和捧人有什么区别。

  同样被越三级提拔的还有年羹尧和汪绎,只是因为起点没有张廷玉高,才显得没那么夸张。

  康熙三十七年的那一届进士,留在京城的大半都得到了提拔。

  除此之外,被提上来的有中立派的人,也有几个曾是废太子一党的人,如瓜尔佳达福一样坐了多年冷板凳的也有。

  缝缝补补,让各个部门勉强可以支应起来,能不能脱掉代理的帽子,就看这些被提拔的大人们能不能把握机会了。

  今日的大朝会主要有三个议题,一是阵亡抚恤,二是调查废太子谋逆案,三是各部招收小吏的数量和标准。

  这三项其实都是在处理昨日遗留下来的问题。

  昨日所有被叛军所杀的宗亲、大臣、士兵、宫人,都算作阵亡,拿到朝堂上来讨论的是抚恤的金额和待遇。

  五十个月的俸禄作为抚恤金,这一条很快被通过,让朝臣们议论不断的是特殊待遇,所有阵亡之人的直系亲属,六到十岁之间的,无论男女,可以有一人直接入小学就读。

  小学,按照诚亲王所言,可以算作是一所蒙学,只是这所蒙学由朝廷开办。

  抚恤待遇是小事,这所名为‘小学’的蒙学才是大事。

  朝廷目前的官学有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以入学门槛最低的县学为例,也需要考取童生功名。

  诚亲王如今突然要以朝廷的名义在京城开办蒙学,入学门槛是什么,官宦子弟,八旗子弟,还是只收皇室宗亲?教学先生的标准是什么,童生、秀才、举人、还是进士?亦或者是像上书房那样,由朝廷官员担任?

  涉及到切身利益,由不得众人刨根问底。

  当然,在场的人大都还有一个疑问——万岁爷知情吗?

  所谓小学,总该不会是诚亲王用来收揽人心的手段吧。

  胤祉在京城有三个庄子,京城以外还有十数个,而每一个庄子上都建有小学,不对外招生,学生全是庄子里的农户。

  幼儿园建立之后,胤祉一直都有想建小学的想法,幼儿园是为弘晴建的,为的是弘晴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出身的同龄人。

  单就这一点,幼儿园已经完成了使命。

  幼儿园的报名人数逐年递增,去年的报名人数直接破了六万,人数实在太多,与之相比录取的名额就太少了,不得不中途截止报名。

  六万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有的甚至籍贯都不在京城。

  比起幼儿园,小学,或者说是公立的蒙学,才是大多数人更迫切需要的。

  这几年从幼儿园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上千人了,出生富贵的学生,从幼儿园毕业还可以继续念书,但那些出身一般的,有的念不起书,有的继续念书但环境比从前差了太多。

  胤祉上辈子是个孤儿,所以他总是共情弱者,这个毛病大概是改不了了。

  一直想办但没有办,便是顾忌皇阿玛,幼儿园还能说是用来哄小孩玩儿的,正经的蒙学,便不是一个亲王能办的了,更何况他还不准备办一个规模小的。

  如今皇阿玛放权,连多支军营的指挥权都给了他,办一所公立蒙学又算得了什么。

  有什么比开办一所面向所有出身的蒙学,更能稳定京城局势,先生竞聘上岗,除了没有品阶,不算官员,剩下的待遇和在国子监教书的先生们一样,学生则是通过考试入学,而且不交束脩。

  可想而知,这会内卷成什么样,家长孩子一块卷,谁还会在意除夕之夜的太和殿之变。

  就像现在,满朝文武讨论的不是抚恤待遇,而是这所公办蒙学的师资力量和招生标准。

  抚恤待遇不过是建公办小学的引子。

  胤祉想建小学已经好几年了,早就琢磨了一套规章,不过眼下却是只字未提,由着大臣们讨论,讨论不出结果,回去好好写折子再递上来就是了。

  上一刻,太和殿还像是水珠滴进油锅一般热闹,下一刻,到了调查废太子谋逆案的议题,瞬间就鸦雀无声了,没人想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尽管这次和上次不同,废太子已经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但废太子一党势力广泛,又牵扯到夺嫡。

  原来的废太子谋逆案,诚亲王和八贝勒审出了两种结果,如今再审,怕是又要将曾经的旧案重提,有心向诚亲王卖好的人,都没理由接这差事。

  没人愿意接,那他自己来,二哥送他一份大礼,这次的谋逆是实打实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但那些凭空泼上去的脏水,他还是能帮着洗清的,顺便把十三捞出来,礼部可还没有皇阿哥镇守,趁着老八还在养伤,正是偷袭老八‘老巢’的好时机。

  八妹妹和十妹妹,也都还等着十三回来呢。

第133章 一更

  头两件都交由朝臣商议,其中废太子谋逆案是朝臣不敢接手,可并非是他不民主,轮到第三件,胤祉乾纲独断了一回。

  各部招收小吏的数量直接定为现有小吏的四分之一,招收标准比照内务府、户部,以及刑部。

  内务府和户部关于小吏的招收标准,还是胤祉当初定下的,至于刑部,从前年开始,老九就开始比照内务府和户部的标准在刑部招收小吏。

  招收小吏的布告,三日之内就要张贴,考试时间却要推到一个半月后,而且各个部门的考试时间则是要错开来,由各部自己选定日期,内阁负责统筹协调。

  一场大朝会,众人只觉恍在梦中,天变的实在太快了,快的让人目不暇接,半年前废太子还如日中天,如今废太子倒了,连万岁爷都气病了,主持大朝会的居然是有着活阎王之名的诚亲王。

  临了结束时,依旧是那熟悉的公鸭嗓,喊退朝的还是梁九功,好多人下意识就要行跪拜之礼,看到前面未弯下去的膝盖,才想起来今日规矩改了,不必三拜九叩,拱手弯腰行礼即可。

  实在是新鲜。

  打从这一日起,京城的新鲜事儿就没少过。

  先是朝廷各部张贴了招收小吏的布告,不限出身是重点,考试科目有二:算学、律令。

  紧跟着京城最大的书肆便上新了相关的书籍——《算学基础》、《大清律令大全》、《算学三百道》、《律令知识小结》、《小吏招收模拟题》、《小吏真题演练》……

  都是在庄子上所建的那些小学的课本、习题册和试卷,如今改改名字可以直接拿来用。

  除去显赫富贵人家,除去八旗,除去科举取士的读书人,京城认字的青年和少年,大都沸腾起来了,当然尽管布告上未限制性别,众人也都默认了招收的是男性。

  买书、背题、刷题。

  只要认字,便能背诵律令,要看懂《算学基础》也不难,上面的题目由易到难,有例题,有讲解,有习题。

  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而朝堂上,关于公办小学的章程还没有定下来,问题主要出在礼部。

  无论谁上折子,礼部的人都能挑出数条毛病。

  只面向皇室宗亲,被批评阿谀奉承。

  只面向官宦子弟,被批评是第二个国子监,没有建立的意义。

  面向京城百姓,被批评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