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了,撑腰的来了。
不料,看过孩子坐下来,康熙话锋一转,让她禁足三日,好好反思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若教不好,那就换别人来教。
这先给颗糖再给一巴掌的操作,着实把德妃吓懵了。
帝王的心思最是难猜,前几日中秋赏月还甜甜蜜蜜的唤她闺名,夸他们的一双儿女长得好,今天就拿她最在意的儿子吓唬她。
德妃又想起了皇贵妃,说到底人家是有着血缘关系的表兄妹,是一家人,她算什么,不过是个奴才。
胤祐在承乾宫住了几日,每日与额娘和哥哥呆在一起,还能见到阿玛,过得不要太开心。
可是有人却不开心了,不过三五日工夫,慈宁宫那边就派了人过来,说是七阿哥的病若是好了,就赶紧送回去,太皇太后每日想得紧。
胤祐小孩子心性,既舍不得额娘,又想陪着乌库玛嬷,依偎在皇贵妃怀里磨磨蹭蹭好一会儿,就是不肯动身。
皇贵妃看看怀里的小儿子,心软得不像话,恨不得一咬牙跑去求康熙,让他把孩子送回来。
最后还是李熹覆在胤祐耳边说了句什么,小家伙这才乖乖地跟着走了。
在路上,小家伙就一蹦一跳的,拉着李熹的手晃来晃去:“慈宁宫离乾清宫更近,我每天去陪哥哥读书就更方便些。”
李熹笑着逗他:“奴婢只说更近,可没说太皇太后肯答应让阿哥每日往乾清宫跑。”
“哼,熹姑姑骗人,骗人是不对的。”
李熹看着他包子一样的小脸,忍不住笑起来,她的小主子每天都这么可可爱爱,紫禁城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差事了。
刚回到慈宁宫,胤祐就熟门熟路的冲进太皇太后的寝殿,晃晃悠悠,扑进老太太怀里,奶声奶气的说道:“乌库玛嬷,小七好想你。”
太皇太后搂着他,笑得合不拢嘴:“那小七为何不早些回来陪乌库玛嬷。”
胤祐灵动的眼睛转了转:“小七生病了,不能把病气过给乌库玛嬷。”
太皇太后是真的被这个小家伙暖到了,她知道就算是皇贵妃也不会教他这些,胤祐说的话,全都是出自他自己的本心。
胤祐又从她怀里滑到地上,站在屋子中间,扎了个马步,小拳头像模像样的挥动两下:“小七要做大清最勇猛的巴图鲁,以后可以保护乌库玛嬷。”
他光是站那儿就像个小鸭子似的摇摇摆摆,小拳头肉乎乎的,一脸认真的小模样看着就很喜感,安静了几天的慈宁宫又恢复了欢声笑语。
胤祐坚持每天往乾清宫跑,除了见阿玛,陪哥哥念书,还有就是找曹寅和纳兰玩儿。
可是人家两人正经是在皇上跟前当差的,也不能随时都那么闲。
有时候,胤祐就会一个人被安置在皇帝的寝殿内。
他对墙上那把剑执念很深,每次到寝殿,不管太监如何劝阻都不听,非要取下来比划一番。
说来也奇怪,在他第二次碰到这把剑的时候,只感觉有些头晕,身体晃了两下,竟然扶着桌子站稳了。
胤祐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觉得头很痛,手里抓着那把七星剑,不肯放开。
他感觉这把剑对他来说很重要,却想不出这是为什么。
一旁侍候的太监宫女见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水,以为是剑太沉,他拿不动。
于是大家纷纷围了上来,有人将他抱起来,有人试图从他手里取下那把剑,那个叫赵诚的小太监甚至去掰他的手指。
胤祐毕竟还是个不满三岁的孩子,在众人的努力下,总算是将他和剑分了开来。
此时,大家低头一看,七阿哥已经睡着了
于是,众人又松了口气,将他安置在宽大的龙床上。
胤祐在梦里又看到一团影子,虽然看不清模样,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剑灵。
剑灵对着他一顿夸:“不愧是金德星君转世,虽然身体弱小,但精神力依旧很强大。”
胤祐表示:“还是听不懂。”
于是剑灵换了一种他听得懂的方式:“七星是你的佩剑,你要多多和它接触,将来就会成为大清最勇猛的巴图鲁。”
“懂了,”胤祐握拳,“剑是我的,你也是我的,我是最勇猛的巴图鲁!”
“……”
胤祐没听清楚剑灵说了什么,他只是觉得脸颊有点痒,像是有什么东西轻轻从上面扫过。
而后,鼻子也有点痒,眉毛也有点痒,鼻子也有点痒……
其实胤祐这一觉睡得很香,没有生病,也没有发烧,只是玩累了小憩一会儿。
如果不是有人打扰,他还能再睡半个时辰。
可这个人是谁呢,阿玛在南书房与朝臣议事,哥哥在弘德殿完成功课。
那这个老是打扰他睡觉的人究竟是谁!
浓密的睫毛颤动两下,胤祐睁开眼,正好看到,那根刚刚戳了戳他鼻尖的手指缩回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容貌十分俊美的脸,介于稚嫩的孩童与青涩的少年之间,不到十岁的年纪,却在常年的学习和历练中沉淀出温润的气质与储君的威严。
胤祐惊喜的从床上坐起来,像只小猫一样扑进对方怀里,软软糯糯的叫了一声:“太子哥哥!”
太子从小养在康熙身边,是这紫禁城内身份最为尊贵的孩子。虽然一出生就没了额娘,但他拥有天子父亲独一无二的爱,是其他兄弟姐妹都没有的。
康熙对太子的功课尤为重视,时间表从每日寅时到酉时,安排得满满当当,还有亲自抽查他背诵文章,讲解心得,还要关心他的骑射。
胤祐平日里是没什么机会见到这位二哥,但康熙偶尔会带着太子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兄弟俩感情向来不错。
胤礽抱着怀里的小团子,替他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物。
平时他都是要等到申时过后,汗阿玛召见才会过来乾清宫,今日因为练习射箭的时候,手掌受了点小伤,请太医包扎之后,便提前来了乾清宫。
他本就从小生长在这里,对这里的一切也十分熟悉,无论是汗阿玛的书房或是寝殿,他都可以进出自如,没有人会阻拦他。
胤礽本是想着到寝殿内找一本书,他记得汗阿玛曾经随手翻过。
刚一走进屋子,就看到床上竟然躺了个小小的。
这倒是个新鲜事,在太子的记忆中,汗阿玛的龙床,除了他,应是没有其他皇阿哥睡过。
出于好奇,胤礽轻手轻脚走到床边,床上的小家伙正在酣睡,那么小小软软的一团,蜷在薄被下面,因为侧躺的缘故,有一半小脸陷在松软的枕头里,不知是不是梦里面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让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胤礽一眼就认出来,这小崽子是胤祐,除了他,诸位皇子没有心这么大的,走哪儿都能随遇而安,饿了就吃,躺下就睡。
小团子长得实在太可爱了,肉嘟嘟的小脸,圆润的鼻尖,光洁莹润的额头……他实在忍不住,伸出手,戳了戳他的脸蛋,又戳了戳他的鼻子。
然后,他就看到小团子睁开眼,乌溜溜的大眼睛,活像是元宵节碗里的汤圆,露出来的芝麻馅儿,忽然就让人有了食欲,他脑子里已经感受到了那种甜丝丝的味道。
小团子忽然坐起来,脸上绽开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欣喜的喊着“太子哥哥”,颇为激动的扑进胤礽怀里。
他嘴角还挂着未干的口水,一股脑儿,全蹭在了胤礽衣服的前襟上。
这么软糯香甜的小团子,胤礽喜欢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嫌弃他。
胤祐抬起头来,看着太子开心的笑,阿玛、额娘还有乌库玛嬷都夸奖太子很厉害,读书习字厉害,骑马射箭也很厉害。
太子在他心里就像一个自带圣光的偶像,在小团子心里,其他兄弟都比不上。
胤祐低头,看到他“偶像”的手心缠着白色的纱布,便皱着眉头问道:“太子哥哥怎么了?”
胤礽摸摸他的脑袋:“射箭的时候不甚划破了手掌,一点小伤,没什么大碍。”
小团子问:“一定很疼吧。”
尽管胤礽才十岁,但是在弟弟崇拜的目光中还是要有些偶像包袱的,颇为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不疼。”
胤祐不信,他每次走路摔跤磕破了膝盖都好疼好疼,太子哥哥划破手掌,纱布上还隐约能看到渗出的血,怎么会不疼。
他歪着脑袋回忆了一下,摔倒之后熹姑姑总说要给他吹一吹,吹一吹就不疼了。
于是,小团子有样学样,胖嘟嘟的小手捧起太子受伤的手,放在唇边吹了两下,仿佛生怕他太子哥哥疼一样,动作轻轻柔柔的,看起来笨拙又搞笑。
“吹一吹,就不疼了。”
太子平日里是极少和兄弟接触的,就算同在上书房念书,他和大哥三弟也是不同的老师。
在他心里,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别的兄弟不同,他是东宫储君,未来的皇帝。
虽不至于称孤道寡,但内心却早已经同别人划清了界限。
此时此刻,有一颗小团子却猝不及防的打破了他为自己划出的界限,他的心瞬间化成了一滩水,暖融融的,泛着一丝奶香和清甜。
这时候,康熙身边的太监魏珠忽然进来,向胤礽行礼道:“几位大人已经走了,皇上宣太子和四阿哥去南书房。”


第6章
这是每日的必备流程,只是今日因为太子受伤提早了些,还多了个老四。
胤礽看看怀里的胤祐,小团子也正仰着小脑袋看他。
胤礽问他:“小七要不要陪太子哥哥一起去见汗阿玛?”
胤祐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扑过去双手环过他的脖子:“好呀好呀。”
胤礽自小习武,毕竟是五岁就能射鹿,八岁就能射狼的人,身高体格在同龄人中也算出挑的,抱着不满三岁的胤祐从昭仁殿走到南书房自是不成问题。
他们进屋的时候,胤禛已经到了,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等着康熙检查他今日的功课。
快速浏览过手里的几张纸,康熙满意的点点头:“虽比起你的兄长还有些差距,但你念书的时日尚浅,能做到如此,朕已经很满意了。”
大阿哥和三阿哥不在,他话里的“兄长”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胤禛恭顺的站在一旁听着,也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毕竟整个紫禁城都知道,汗阿玛对于太子的偏爱与器重,是别的皇子求不来的。
康熙抬起头来,正好瞧见胤礽抱着胤祐走进来,他面色一沉,不怎么高兴的说道:“都多大了,还要兄长抱着,是连走路都不会了吗?”
汗阿玛既如此说,胤礽也只能将小团子放下来。
老二和老四都听出了康熙言语间的不满,却捉摸不透他究竟为什么不满,就因为太子抱了胤祐?
但胤祐本人却听不出来,因为他是个心里装了好吃的就装不下别的东西的小傻子,不让抱是不可能的,就算自己能走他也想有人抱抱他。
小团子一路小跑着来到他汗阿玛身旁,朝着龙椅上的康熙伸出胳膊:“阿玛,抱抱~”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亲生的,亲生的,动了手表妹那里不好交代,忍忍吧,再忍忍。”
旁边胤礽和胤禛两兄弟都感受到了来自汗阿玛的低气压,在康熙看来,教育皇子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团子偏要来捣乱,换了别人免不了一顿责罚。
也就是胤祐,还能没事人一样要抱抱。
“梁九功!”
康熙刚一开口喊人,还没吩咐什么事,胤祐的智商一秒上线,收回手,利落的往后退了好几步,乖巧的站在两位兄长身旁,绷着小脸,努力摆出皇父和兄长同款严肃表情。
康熙看了一眼这小机灵鬼,朝梁九功挥了挥手,示意没事了,下去吧。
太子见过汗阿玛在朝臣面前说一不二的样子,却没想到他也会在一个三岁孩童面前妥协,又想起自己小时候,汗阿玛同样对他宠爱有加。
康熙翻阅了太子今日的功课,便开始提问。他把胤禛留下来,目的也是让他看看太子有多优秀,激励他更加上进。
他提出的问题太子都能对答如流,老师学过的文章不仅能够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还能进行内容扩展,以及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胤禛仍旧安静的站在那里,脸上的表情从始至终都没什么变化,倒是身旁的胤祐,仰起脑袋,一脸崇拜的看着他的太子哥哥。
虽然听不懂,但是他能感受到太子说话时那份自信和专注。
太子是皇帝培养的未来接班人,现在已经开始接触前朝政务。
康熙又问了几个朝堂上的事情,太子一一做出回答,令康熙尤为满意。
他们讨论的问题愈发深刻,别说胤祐,就是一旁的胤禛也听不懂。
于是,小团子可算站不住了,他本就站在离康熙最近的地方,此时尝试迈开小短腿,往旁边蹭了半步。
而后,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正在专心听胤礽回答问题的阿玛,见对方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便胆大起来,一步一步挪到了康熙脚边。
康熙实在忍无可忍,揪着他的后脖领子一把拎起来,搁在自己腿上,心想小东西这下该老实了吧。
奈何在胤祐看来是阿玛纵容了他的顽皮,愉快低下头,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一会儿摸摸阿玛胸前的龙纹,一会儿摆弄他腰间佩戴的玉佩,然后又去玩他辫子后面坠着的东珠……
好在,这时候康熙和太子的对话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否则还不知道腿上坐着的那位下一个探索目标将是哪里。
胤禛眼观鼻,鼻观心,弟弟对汗阿玛做的事情,是他永远也不敢做的。
胤礽也若有所思的看着,小团子撒娇撒得理直气壮,自己从小没了额娘,在汗阿玛跟前也从不会撒娇,在别人跟前更加不会,他毕竟是太子,身份尊贵,怎会去做那样的事情。
看到这里,胤礽倒是有些羡慕幼弟,随性而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康熙一手搂着小的,一手冲着太子的方向招了招:“过来,让朕看看你的伤。”
太子摊开手掌,上面缠着厚厚的纱布,康熙细细的端详了一会儿,也看不出个什么,沉吟片刻,也只说了一句:“好好养着吧。”
太子点头:“儿臣谢汗阿玛关心。”
康熙又说:“伤好了还得继续练,咱们满人是在马背上打的天下,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这时候,胤祐抬起头来,突然说道:“太子哥哥不要练了。”
“……”
别说太子和胤禛,就是旁边候着的小太监也为七阿哥捏了把汗。
皇上前一句督促太子要更加勤奋,别丢了老祖宗的传统,他紧跟着就让太子别练了。
康熙沉下脸看他:“为什么不练?”
胤祐丝毫没有感受到阿玛的怒气值已经拉满,抬起头来冲着他甜甜一笑:“留着让小七来练,小七是巴图鲁,以后可以保护太子哥哥。”
康熙更郁闷了,这小子要保护的人好多,就是没有他阿玛,看来自己在小家伙心里的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
再过些日自便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这是个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一直以来,康熙都尤为看重亲情孝道,每年这一日都会在乾清宫设下家宴,邀请太皇太后、皇太后、后宫妃嫔、皇子公主一起赏月。
傍晚时分,康熙带着太子在月坛祭天,乾清宫内布置得花团锦簇,随处可见火红的秋海棠和大石榴。
太皇太后带着胤祐坐在主位,皇太后坐在她的身侧,两人用蒙古语唠了些家常。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虽然是婆媳,实则她也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关系自然亲厚。
五阿哥胤祺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出生之后,就被康熙送到宁寿宫由皇太后抚养,后来胤祐又被送去了慈宁宫,婆媳二人每次聚在一起,话题总绕不开这两个孩子,主要交流孩子的抚育经验,言语间不无比较的意思。
胤祺和胤祐两人虽然都生于康熙十九年,但一个在年初,一个在年尾,其实他俩差了快一岁。
个头上面更是天差地别,胤祐比他的五哥整整矮了一个头。
不难看出,皇太后抚养胤祺很是用心,孩子不单身体长得好,性格也很好。
胤祐和五哥见面的机会不少,兄弟俩相处起来也分外愉快。
胤祐喜欢吃核桃坚果一类的东西,李熹便带着两名宫女在旁边给他剥壳,胤祐自己吃一颗,就必定也会塞一颗到他五哥嘴里。
胤祺马上快四岁了,只会满语和蒙语,一点汉语也不会讲。虽然他比胤祐大些,两个孩子在玩耍时,反倒更像弟弟,胤祐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不一会儿,后宫妃嫔带着他们膝下的皇子公主陆续前来赴宴,皇上不在,众人来到乾清宫第一件事便是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
平日里太皇太后更喜清静,除了皇贵妃,其他妃嫔前来请安大抵是连面也见不着的,更别提位分更低的小主们。唯有这样的公开场合,她们才能带着孩子在老太太跟前露个脸。
每一个前来请安的娘娘自己精心打扮,争奇斗艳不说,还必须得让自己的孩子在太皇太后跟前表现一番,说点吉祥话,表演些小才艺,得老太太一句夸奖便是好的,若是能得些赏赐,那便更好了。
人太多了,哥哥姐姐弟弟,一茬一茬的来,又一茬一茬的走,除了皇贵妃和胤禛,胤祐一个也记不住,包括不久前和他有过摩擦的德妃和胤祚,再见面时,他甚至有些想不起来这二人是谁。
惠、宜、荣、德四妃膝下皆是有儿有女,四个人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惠妃的大阿哥胤禔骑射出众,荣妃的三阿哥文采斐然,宜妃的五阿哥常年养在太后身边,颇受宠爱,她自己现在又有了九个月的身孕,更是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多关注了几分。
德妃虽然在位于四妃最末,但却是最得康熙宠爱,皇子公主一个接一个的生,可把其他娘娘羡慕坏了。
胤祺看着宜妃,孩子总是想要与额娘亲近的,但宜妃现在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只是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并没有要抱他的打算。
孩子最不擅长掩饰自己的情绪,就连胤祐也看出来,他五哥的委屈。
小家伙小小的掌心攒了一大把核桃仁,一股脑儿全塞进了胤祺嘴里:“五哥,吃吃吃,多吃点,这个好吃的!”
也不知道是被弟弟的热情吓的,还是真的太委屈了,胤祺没忍住,一下子就哭了起来,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院子里实在是太热闹了,人声鼎沸,戏台子上姜子牙正在咿咿呀呀的念着封神名单,一时间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这边。
旁边胤祺的奶嬷嬷赶紧蹲下身来哄,可五阿哥不知怎么了,就是哄不好,反而还有越哭越伤心的趋势。
胤祐坐在他的身旁歪着脑袋若有所思,李熹还以为他这是被吓到了,伸手想要抱他起来。
哪知道胤祐却推开了他的手,自己扶着桌沿从凳子上滑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拉着皇贵妃的手重新回到桌旁。
“额娘,五哥想要额娘的抱抱,你快抱抱他呀。”


第7章
儿子的热心肠搞得佟庆仪哭笑不得,人家亲妈四平八稳的坐在那里纹丝未动,她去抱胤祺算怎么回事。
但是宝贝这么可爱,她愿意守护儿子的善良与纯真。
胤祐拉着她的手轻轻地摇晃,奶声奶气的催促道:“抱一下,抱一下五哥就不哭了。”
“好好好,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你五哥。”
两个人来到胤祺身旁,皇贵妃蹲下来,视线与孩子齐平。虽然她不是胤祺的母亲,但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她对所有孩子都保有耐心和温柔。
当然,当着皇太后和宜妃,以及在场这么多人的面,她身为皇贵妃,抱胤祺是不大合适的。
于是,她便笑着对胤祺说道:“五阿哥,你的额娘不是不想抱你,她只是肚子里有了小宝宝,不太方便。”
胤祐在旁边挺起肚子,模仿宜妃走路的姿态:“额娘说,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很辛苦的。”
胤祺脸颊上还挂着泪水,看到弟弟模仿额娘的样子又忍不住笑了出来。
皇贵妃摸了摸他的脑袋:“所以,让小七抱抱你好不好?”
没等胤祺点头,胤祐就迫不及待的扑过去给了他个熊抱:“等宜妃娘娘生下弟弟或者妹妹,她就会抱你了。”
这话让胤祺脸上的笑容又忽的凝固,自小陪伴在皇太后身旁,他只是习惯了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孩,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
他比谁都明白,到那时候恐怕额娘就更不会抱他了吧。
不过因为七弟一直在旁边安慰他,还专程把自己额娘叫过来抱他,胤祺十分感动,也回抱住胤祐。
不一会儿那边就有太监通传,皇上和太子已经回宫,正在寝殿更衣,一会儿就到。
孩子的注意力被汗阿玛的到来转移,很快就把刚才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其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早就听到了胤祺的哭声,两个人回过头来,正巧看到胤祐拉着皇贵妃走到胤祺身边。
太皇太后脸上露出个和蔼的笑意,静静地看着母子俩安慰胤祺。就连皇太后想要过去看看,也被她拦下了。
直到皇贵妃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她才对身旁的皇太后说道:“我看着他们母子二人时常会想,这后宫有那么多女人,一生都被禁锢在宫墙之内,没多少日子是过得顺遂的,能活得简单一点就是最大的福分。”
皇贵妃觉得,中秋晚宴办得就跟单位团建似的,有的人拼了命的想要表现自己,有的人绞尽脑汁想要讨好领导,也不乏她这样的资深社恐患者,暗自祈祷领导尽兴了,就赶紧放大家各自回宫洗洗睡吧。
西医对器械和药品依赖性太强,皇贵妃实在没法在这里施展才华,但学习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于是,自从得知自己要在深宫度过后半辈子,她就开始学习中医。
同事们都围在皇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周围说话,她没太大兴趣,摸出本《濒湖脉学》来背。
可就在此时,饭桌上却聊起了一个她绕不开的话题。
太皇太后拉着孙儿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皇后的位置已经空了好些年头了,前些年你忙着平定三番,收复澎湖,现在天下还算太平,也该考虑一下皇后人选。”
老太太此言一出,刚还一片欢声笑语的众位娘娘,就像是按下了什么开关,全都安静了下来。
这后宫之中谁有资格登上后位自不必说,佟氏虽然是皇贵妃,但干的却是皇后的工作,太皇太后对她宠爱有加,皇上虽然不大翻她牌子,但对她也十分敬重,佟国纲佟国维兄弟俩在前朝地位自不必说。
氛围忽然尴尬起来,摸着良心讲,在座各位无论位分高低,谁不想当皇后,就算明知道轮不上自己,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康熙沉吟片刻,饭桌上坐了这么些人,个个都有自己的心思,明明都写在眼里了,还自认为掩藏得很好。
不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前朝诸位大臣也对立后之事颇为上心,跟他提过好几次。
康熙的目光落到不远处的皇贵妃身上,表妹倒是淡定非常,目光与他相交,无波无澜,随即转向别处。
康熙便回过头来,向太皇太后说道:“皇祖母不必再提,朕心意已决。”
“唉,”太皇太后叹一口气,“你这孩子,就是太重情义。”
其实在康熙第二位皇后钮钴禄氏驾崩之后,他就下定决心不再立后。
他幼年丧父丧母,后来两位皇后接连去世,少年天子认为是自己命数太硬,克死至亲之人,便不想再有无辜的人因为他而遭受不测。
于是,在座各位娘娘齐齐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只要那个位置空着,便人人都有机会。
胤祐整个晚上都在吃吃吃,吃核桃,吃月饼,吃水果,吃鱼吃虾吃螃蟹,吃得小肚子圆鼓鼓的。
一旁侍候的李熹和孙嬷嬷都有点慌,依照以往的经验,回去之后这小祖宗肯定是要大病一场。
胤祐才不管那么多,吃饱喝足之后便拉着胤祺到花园里玩耍。
那边康熙兴致来了,又把老大老二老三叫过去抽查古诗词背诵加赏析,最后还不忘排个名次,太子当仁不让位列第一,可怜的大阿哥年纪最长,排名却最后。
荣妃对这个结果自是满意的,三阿哥虽不能与太子争辉,能压过年长五岁的大阿哥,也让她这个母妃在惠妃面前能够挺起胸膛,无声的炫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