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香榭2玉露无心上一章:第9章
  • 闻香榭2玉露无心下一章:第11章

婉娘笑道:“怎么不可能?他长得可真漂亮呢。”

※※※

马车在城东几个坊兜了一大圈子,回到闻香榭。原来今天要将两位公主的香粉做好送去。信诚公主定制的胭脂、花钿、眉黛、玫瑰香露等已经备好,而建平公主因为定制了一款金色花黄,所以要专门再做。

黄三去准备做花黄的底料,婉娘带着文清沫儿一起上了三楼。

三楼沫儿已经来过几次了,但对里面的东西还是一知半解。他又贪玩,不到用的时候也不惦记着多学多问,所以今天上来还是照样新奇得很。

婉娘打开三楼顶端的房间。房间被隔成两部分,一大半都被毡毯子围了起来,一小半还是搁架,上面放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原来放出血菌的地方,放了一块朽木,上面长了一大丛金黄色的蘑菇;那颗龙鳞草上面的花儿更加闪亮,犹如撒了金粉在上面一般。

沫儿东张西望,道:“出血菌呢?”

婉娘指着毡毯道:“天气寒冷,收在暖毯里了。”

文清戴上手套,用小刀将金黄色的蘑菇从根部割下,放在沫儿端着的玉盆里;然后将龙鳞草上面的花采了三朵。

沫儿看着蘑菇色泽金黄,肉质饱满,想起以前吃过的野蘑菇,鲜香满口,不禁咽了口水,道:“这个用来做菜应该也不错。不如我们留一半,中午炒来尝尝。”

婉娘伸手在他的脑袋上敲了一记,嗔道:“服了你了,真是什么都能联想到吃的。这棵赤菌,我培养了三年,今年才发出这么一丛来,还指望它卖个好价钱呢!”

沫儿白她一眼:“财迷!”

婉娘瞪他一眼:“馋猫!”说罢眼珠一转,道,“你若再和我签二十年的卖身契,我今日就将它煮了给你吃,如何?”

沫儿气哼哼道:“想得美!”

这种赤菌,原是蘑菇的一种,但不同在于,其他的蘑菇浇的是水,这种菌除了要浇水,还要定期淋油。从它发出菌孢之日起,每三天就要用上好的清油缓缓浇灌根部,半个月后长成。沫儿用手指摸了一下赤菌的表面,果然光滑油腻。

回到厨房,黄三搬出一个石臼,将赤菌放入。这赤菌一经捣烂,竟然变成了金色膏状,质地异常细腻。然后拿过那三朵龙鳞花。入冬以来,龙鳞花虽然仍长在植株上,但已经变得干燥异常,稍微研磨,就成了金粉。文清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婉娘将膏里放入龙鳞花粉,又加了一些蔷薇粉,拿了一只玉簪在石臼中快速搅动,道:“这种菌从内到外含有油脂,通体金色,捣碎了之后用来做金色华黄最好不过。但如仅有这一种,贴在脸上很快就会变淡,所以要加入龙鳞金粉,可以保持金色持久。蔷薇粉是用来调节香味的,可冲抵赤菌产生的冲味,产生幽香。”

调好了花黄,婉娘指挥着文清和沫儿用玉瓶儿装了,一共装了三小瓶子,给建平公主两瓶,余下一瓶自己收了。回楼上换了女装,仍由黄三赶车,前去送货。

建平公主府在兴教坊,与信诚公主府、静域寺一路之隔,只是建平公主府的大门开在了南面,是以文清沫儿一直未注意。

婉娘指挥黄三赶车经过静域寺门口,拐了两个弯儿就到了建平公主府前,三人正打算下车,对面来的一顶小轿中走出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白净脸面,却是信诚公主的侍女怀香,朝四周看了看,低头快步进了建平公主府。

婉娘突然道:“文清沫儿别下车,三哥,快点,我们先去信诚公主府。”黄三一路快马加鞭,很快就到了信诚公主府。递了名帖进去,不久就有一个小厮前来想请。

文清捧了香粉,三人跟着小厮进了府中。公主府雕梁画栋,飞脊红檐,甚是气派,更难得的是侍女侍卫几十人连一个咳嗽声都不闻。沫儿心想,果然是皇家威严,不同凡响。

小厮领了他们到二门,换由一个微胖的青衣侍女带路。再往前走,到一个圆形门前站住,迎面过来一位个头稍高些的侍女,两人窃窃私语,高个侍女似乎有些为难,看样子是讨论是否带他们见公主。

婉娘在一旁笑道:“两位姐姐没有请示过公主吗?公主亲自去定的香粉,要我送来,还要我讲一些香粉的用法呢。”说着将印有信诚公主名号的香粉单子递过去。高个侍女接过来,看了一下,低声对另一个道:“怀香姐姐没回来呢。”

领他们前来的侍女道:“前天不是怀香姐姐交代说若是有人来送香粉,就请进来么?”

高个侍女迟疑了一番道:“公主这个样子……”

领他们来的那个侍女顿足道:“反正我不管了,周妈叫我呢!”竟然快步走开。

高个侍女无法,只好带了他们三个往里走,但眉眼之间似乎有些忐忑。

绕过一片枯黄的竹林,穿过一池水塘,来到一个极为僻静的所在,竹制的小楼牌匾上书“听竹”二字,隐隐可听到静域寺的诵经声。门口几位侍女屏气静立,见高个侍女过来,其中一个道:“怎么不等怀香姐姐回来?”

高个侍女为难道:“公主亲自定的香粉,人家送货来了。今天公主怎么样?”

一个侍女往里面探了探头,道:“还好。”

高个侍女回头对婉娘道:“请先等一下。”自己走进去请示,一会儿出来道:“进来吧。公主有请。”

这里看起来是一间书斋。临窗一张桃花木书桌,桌前摆一花藤小椅子,书桌上放在厚厚一叠经卷,旁边笔砚精良,纤尘不染;右边一个斑竹贵妃榻,壁上悬着一张古琴;屋中摆放了一个大的桃形暖炉,房间里甚是暖和。一侧靠墙是高高的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书籍和一些古朴的小玩意儿;但另一侧,却不合时宜地挂了厚厚的金色帘布,与书斋的淡雅清新极不相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