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瞧我这老糊涂,竟然忘记明儿个是玉娘回门了。今天什么都没准备呢。”刘氏很是着急。
“明日起来再准备还来得及,没关系的。”志清宽慰道。
刘氏叹息一声,说:“那明儿个你去集市买五斤猪肉,我去地里头挑几个个头大的白菜,十斤红萝卜,加上十斤香芋,再买一点红糖,三十个鸡蛋。这样应该够了吧?”
肖家虽然比陈家要富裕一些,可是也只是一些而已。这两年一直干旱,收成不好,又是大风大浪的,出海的次数也不多。所以,根本没能留下多少钱。
志清知道现在猪肉要十五文钱一斤,五斤猪肉已经要花七十五文钱了,红糖也不便宜,这些都需要花钱的。娘能够拿出来这么多的钱让他置办回门礼,就是对玉娘的重视,他心里挺高兴的。
“娘,够了。”志清接过刘氏手中的钱袋子。
刘氏叹息一声:“我们家里若是再宽裕一点,也不会让玉娘受委屈的。”
她知道玉娘娘家不宽裕,只是五斤猪肉,也不够几顿饭。若是宽裕的人家,一般都是置办十斤猪肉的。而她现在只能叫儿子顺着一些。
“娘,玉娘不会在乎这些的,岳父岳母也不会在乎这些的。而且,五斤猪肉,还有红糖已经够了。”
刘氏笑着点点头,心里头到底还是有些放不下的。如此一来,也就只能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出海了,若是有人出海的话,还能买些鱼。总归,鱼比猪肉要便宜多了。多一些回门礼,儿子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志清回来的时候,看到玉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了起身,神情定定的,不知道在想什么,有些担心这小女人会不会受他的话的刺激,便问:“玉娘,家里不太富裕。不过你放心,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一定不会让你饿着。”
志清的话,玉娘听见了。玉娘如何不知道他的心思。其实她根本没想到婆婆会拿出这么多的回门礼。当年堂姐回门的时候,也就只有三斤猪肉。而且,那个时候的猪肉比现在还便宜三文钱呢。
玉娘听话地躺了下来,安静地闭上双眼。
志清的心头上下不安,担心玉娘会不会因此心里有了疙瘩。
次日大清早的,志清便出门,上了集市买了五斤猪肉,还带了一斤红糖。
刘氏也从地里回来了,带来五个大白菜,还有约莫十斤的红萝卜。
看着满满的一麻袋的回门礼,玉娘目瞪口呆。
“好了,你们赶紧去吧,不然回来就该天黑了。”刘氏催促着他们出门。
而就在这时,志清爹提着鱼篮回来了,脸上尽是满意的笑容,“幸亏去早了一些,邻村有人出海,货没多少,我就买了六斤的鱼。”
听说有了鱼,刘氏脸上的笑容满满的,急忙上前去瞅瞅,瞧着那新鲜的鱼,那一个叫做开心啊,“加上这些鱼,会更好看一些。”
玉娘心里暖暖的,没说什么。
“今儿个的鱼,可便宜了,若是都放在以往,铁定要四文钱一斤,今儿个我用三文钱一斤就买到了。他娘,今天运气不错。”
刘氏点点头,“嗯嗯嗯,运气不错。”
随后想到了什么,又说:“他爹,要不要留下一斤来,孩子们都许久没喝鱼汤了。玉娘到们家来,也没吃过鱼。”
志清爹想了想,点点头,“那就留下一斤吧。”
毕竟已经有了五斤猪肉,再加上这五斤鱼,够了。
玉娘张张嘴,想让婆婆多留一点,却被志清拉住了,最后啥都没说,只有讪讪一笑。
志清挑着担子,玉娘挎着竹篮,两人便开始出发。
今儿个的太阳真是猛烈啊!这么早就已经热烘烘的了。
玉娘蹙了蹙眉头,抬头看看高高挂着的太阳,有些担心志清能不能受得了这样的苦。再看看弯弯曲曲的小道,玉娘决定休息。
“志清,我有些累了,我们先歇一会儿吧。”
一听说她累了,志清急忙领着她朝阴凉的大树下走去。
放下肩上的重担,志清吐了一口浊气,接过玉娘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递回去,“你多喝点水,不然身子会不舒服。”
这样的天气,闷热得厉害,若是缺水,极有可能会中暑。
玉娘点点头,喝了几口之后,便盯着那担子看。其实,她挺想帮忙挑一段路的,但是这担子不轻,她铁定不行的。
志清似乎知道她心中所想,笑道:“我可以走得动的,平日来上百斤的粮食我都是挑着跑的,就这一点点量,肯定没问题。”
玉娘笑了笑,点点头,“你辛苦了。”
志清有些傻傻地笑着,挠了挠后脑勺,摇摇头,“这是我应该做的。”
玉娘又笑了,有些好奇地问:“我瞧见家里有一些书,你应该是念过书的吧?”
志清点点头,不过瞬间,原本亮唰的眼睛变得暗淡,“念了好几年,不过因为县丞鱼肉百姓,被革了职。所以我们县五年之内不得考科举。”
念书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考科举是最迅速的办法。可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只能作罢。
玉娘微微一笑,“我的相公绝对是有能耐的,就算不去考科举,也定当可以做别的事情出名。”
被夸奖了的志清更加不好意思了,傻傻笑着。其实,他心里头甜,因为玉娘的哪一个称呼,相公!
瞧着时候不早了,两人便接着出发。
肖家村与田家村的距离说远不远,但是说近倒是也不近。如今的交通,除了牛车,剩下的只有步行了。从肖家村到陈家村,大概需要半个多时辰。
绕过岭头,望着岭头上摇弋着的花儿,玉娘微微一笑。估计这岭头会有不少宝贝吧。
到达陈家村的时候,已经巳时了,而玉娘的母亲张氏就在家门口候着。看到志清肩上的担子那么沉,脸上立即乐开了花,远远地招呼着,“回来了。”
一听到母亲的招呼,玉娘的弟弟妹妹立即跑了出来,欢呼着,“大姐,大姐夫。”
玉娘这算是第一次和他们照面,讪讪笑着。
“娘,大牛哥被石头砸伤了脚,血流不止呢,我们家之前剩下的止血的草药还在不在?”几人还没来得及进屋呢,二妹小兰跑了回来,一脸着急地说道。而后,看到玉娘,急忙捂住了嘴巴。
5、回门礼
更新时间:2014-9-1 16:46:48 本章字数:3533
王氏听后,也顾不上招呼玉娘夫妇,立即转身往屋里去找草药。
小兰看了看自己大姐的脸色,发现没有什么异样,才松了一口气。
“糟糕了,家里没有这止血药了,怎么办?”王氏有些着急了。
“娘,我出去找找看。”玉娘想了想,让志清将担子放进屋里,两人匆匆出了门。
志清有些焦急,他不懂得什么草药的,现在出来也是无济于事啊。
“志清,我们赶紧的,我们刚才过来的路上,我看到那小山坡上似乎有三七,我们快点还可以帮得上一点忙。”玉娘絮絮叨叨的,脚步加快了不少。
三七?
志清有些不解,这是什么玩意儿?
好不容易爬上小山坡,果然看到这些玩意儿正招摇着,玉娘松了一口气。
两人合作拔了许多,一路小跑了回来。
“这是血参,比家里原先储备的草药好多了。”王氏看到女婿手上的三七,笑开了眼。
哦,对了,以前是叫做血参哦。玉娘恍然大悟。
“二妹,你把这些送过去吧。”玉娘将血参分成三份,让小兰将其中一小份送到大牛家,然后将其中一份给了王氏,“娘,这些留在家里吧,总归是有用的。剩下的我带点回去给婆婆,以防万一。”
瞧见女儿如此利落有条理,不禁呆了呆。
“娘,怎么了?”玉娘有些疑惑地问了一声。
王氏苦笑,摇摇头,心中却有藏不住的高兴。这孩子自小吃了那么多的苦头,好不容易有了心上人,可是…唉,这瘦削的身子,不知道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大牛那事儿,不知道女儿心里头能不能过去了。
“幸亏志清今天到家里来了,不然,大牛估计危险了。”王氏松了一口气,领着两人往屋里走。
志清想要解释这不是他的功劳,却被玉娘阻止了,“娘,我爹呢?”
“你爹大清早就去犁地了,应该很快可以回来的。”整理着女婿送来的回门礼,王氏心中一阵阵的欢喜。要知道这些回门礼可是非常好了。
哎呀,这么多的猪肉,应该有四五斤了吧?还有红萝卜,红糖,还有鱼啊!要知道这个年头,鱼汤最好养身子了。
“志清啊,你不应该拿这么多东西回来的,这得花多少钱啊。”王氏心中喜欢,可是嘴上还是叨叨絮絮的。
可不是嘛,这些个东西要花上好多钱的。
志清笑笑,“娘,这是应该的。”
很快的,陈家爹也回来了,看到女儿女婿,陈家爹很是高兴。看到这么多的回门礼,陈家爹有些责怪地说志清不应该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好了,赶紧地那些东西给婶婶们分着过去。”王氏笑着分了好些东西出来,让弟弟妹妹给婶婶们带过去。
陈家爹坐下来歇息的时候,志清便陪在一旁唠嗑。
“志清啊,玉娘虽然是大姐,但是很多方面及不上你。你好好看着她,别让她犯错。”到底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若是犯了错,就该是婆家给教训,到时候他也不好说什么。可是,玉娘到底是他的女儿,若是让人教训了,他心头还是不舍。
志清连连点头,“爹放心吧,玉娘很懂事,很孝顺。爹娘都挺喜欢她的。”
听到志清说他爹娘喜欢玉娘,陈家爹也就松了一口气。最怕的就是爹娘挑媳妇的理啊!
“那就好,那就好。”陈老爹开心了。
而这一头,王氏也是教训着自己的女儿,“玉娘啊,以后就和志清好好过日子,别想一些有的没的,知道吗?”
玉娘不知道王氏口中这些有的没的指的是什么,只管点头答应。
“其实,肖家挺好的,我听说他爹娘也不是个挑理的主,你也别总是摆着个脸,不然人家就该说你没教养了。我瞧着志清还是挺疼你的,看看这些回门礼就知道了。”提到这女婿,王氏还是挺开心,挺满意的。
玉娘就笑了,“娘,你就别操心了。”
王氏一愣,原来是这样。
想想那老太太对玉娘好,王氏也就放心了。
可是,想想大牛,王氏有些不确定了,问:“玉娘啊,大牛…你可别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到底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这不该要的心思,你就早早地丢掉,否则别人会戳我们的脊梁骨的。”
玉娘笑了,点点头,“娘,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既然我已经嫁到肖家,只要志清一天不休了我,我就一天都是肖家的人,不会对外人存着什么心思的。”
女儿如此表态了,她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王氏终于松了一口气。
家里难得有肉,弟弟妹妹非常开心,但是陈老爹管教有理,他们也只是面露喜色,倒不至于闹哄哄地抢着要吃肉。而王氏这疼爱孩子的,自然将一块块的猪肉夹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碗里,最后自己才开吃。
五个孩子,不算是多,但是对于陈家来说,也是极大的负担。因为之前陈家爹病了,家里拿不出钱来,所以只有卖了两亩田,换了一些钱给陈家爹看病。所以,与别家相比起来,日子是清苦再清苦。而陈家村离海边远又,陈家村只有一些体壮的人才敢出海去捕鱼,但是次数还是比较少的。而陈家爹的身子不允许,自然不会出海。
玉娘的婶婶们每人拿了五个鸡蛋回来,还多了四两猪肉,自然,鱼是不可能再让他们带回去。
这可是极多的还礼!可见婶婶们的心肠多好啊。
王氏也拿了五个鸡蛋出来,再割了一块猪肉,约莫一斤半这样吧,放到篮子里。瞧着东西还是有些少,便又拿了两斤香芋放了进去。红糖则是全部留下来,这可是补身子的好东西,可是给陈老爹煮几个鸡蛋,好好补补身子。
东西收拾好了之后,两人正准备要辞行,而就在这时候,大弟铁生跑了回来,说家里的牛跑了,现在找不到。
全家着急了起来,要知道这个年头,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牛的,而为了保住这一头牛,家里人吃了多少苦啊!家里最贵重的东西了不见了,怎能不着急?
6、夜壶风波
更新时间:2014-9-1 16:46:49 本章字数:4249
于是,全家人都分散了开始寻牛去。
到底是从小长大的地方,玉娘很是熟悉,便带着志清开始寻找。
原来,不是牛自己跑了,而是小弟要去找哥哥,可是没有看到哥哥,自己便牵着牛回家。可是,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了邻村的牛娃说对面岭头有好吃的果子,便将牛拴在树上,然后随着牛娃去摘果子去了。
快到天黑了才回到陈家,志清两人也就不留下来吃饭,急匆匆地往肖家村赶路。因为回门是不能直接留在娘家的,不然不吉利。
两人摸黑回到肖家村,还没到村口呢,借着朦胧的月光便看到了婆婆刘氏在村口张望着。
“志清,似乎是娘。”玉娘有些不大肯定地说。
志清点点头,“别担心,娘应该是担心我们了。”
果然,刘氏是因为担心两人,所以才到村头来接人。瞧见两人没事儿,刘氏也就松了一口气,责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志清解释了一遍,又说,“娘,这里有玉娘给家里准备的血参,您留着吧。”
说着,将篮子里的血参递过去。
血参可是好东西啊。
刘氏的双眼刷一声亮了,没想到儿媳妇竟然懂得采摘血参,再瞧瞧这篮子里的东西,心想:陈家也真是舍得啊,这里的肉估计还有两斤呢,还有这些个鸡蛋。
刘氏心头的火气也就消了,“还没吃饭吧?赶紧的,给你们俩留着饭呢。”
玉娘松了一口气,突然觉得自己这相公挺不错的,做事面面俱到啊。
玉娘看了看志清,冲着他笑笑,不说话。
那一双清澈的眸子,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看得志清的心头痒痒的,也甜甜的。
不想问话,志清也冲着玉娘笑,雪白的牙齿在月光下闪烁着光芒。
感觉两人这样子挺傻的,玉娘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去。
正巧,这一幕被转身的刘氏看在眼里,不禁也笑了,而她的笑容里多了一份暧昧的成分。
终于歇下来,玉娘想起自己还没学会缝补渔网呢,立即搬来两张矮矮的凳子,然后等志清进来,便小声地说,“阿清,你赶紧教我缝补渔网啊。”
虽说她不懂得,当着大家的面学习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她就是不想让婆婆他们心里头有丝毫不好的想法。
瞧着她着急的小模样,志清笑了,本想劝说她明儿个再学,可是看到她眼里的亮光,不忍心了。
其实,这就好比拿绣花针绣花一般,而这活儿比绣花要粗糙。
好不容易,玉娘学会了,这高兴的尽头还没过呢,外面传来了刘氏的声音,“志清啊,蜡烛可贵了,别总是浪费啊,早些休息。”
玉娘急忙捂住嘴巴,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看着志清。
志清被她这模样逗笑了,回了母亲话之后,便收起那些渔网,说:“玉娘真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
玉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男人是消遣她了吧,分明就是再简单不过的活儿,竟然如此的夸奖…
洗了手之后,志清从外面端来一个小壶。
玉娘目瞪口呆,这是…夜壶啊!
她还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卧房会有尿壶,真是吓尿了。
“你,你把这东西端进来做啥?”玉娘咂舌。
“…”志清无语,这夜壶能做啥啊?
玉娘知道自己大惊小怪了,整理一下思绪,才说,“我们还年轻呢,用不上这个,还是拿出去吧。”
志清蹙眉,从小到大,夜间屋子里头都需要放置一个夜壶的,为何不需要?
“阿清,我们还年轻的对不对?这玩意儿放在屋子里头味道不好,再说了,对我们的身子也不好啊,还是放在外面吧。”玉娘只有软着声劝说道。
汗,之前她还真是不知道自己的屋子里需要放置一个夜壶的,虽然夜壶已经洗干净,但是只要知道屋里头有这么一个东西,心理作用也会觉得味道不好。
志清笑了,点点头,拿着东西出去了。
其实,他从未用过夜壶,但是夜里在屋里放一个夜壶却是一种习惯。
玉娘又想到一个问题,若真是要起夜的话,岂不是要到‘遥远’的茅厕去?
想想那一段黑不溜秋的路途,再想想那臭熏熏的茅厕,玉娘心里头一阵阵的恐惧。
志清在她身边躺下来之后,她便开了口,“志清,如果,我说如果啊,如果我要起夜的话,你会不会陪着我?”
她胆子很小的,真的很小。
志清斩钉截铁地说:“会。”
玉娘笑了,送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开睡。
不过,脑子却越来越清醒了,这样的生活环境可以称得上恶劣。可是要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而这资本,自然就是银子。
她手头上没有银子啊!
越是思考,脑子越是清醒,玉娘睡不着了,只有打扰一旁的志清,“阿清,平日里,家里都是以什么谋生啊?”
这话有些奇怪,但是不妨碍志清理解。
“平日里我和爹出海,回来之后,娘便会把这些鱼拿到集市上换一些钱。得空的时候,会出去打打短工什么的,都能换些钱回来。”
就只有这么一些办法挣钱吗?玉娘愁了,若是一直依靠这样的活,啥时候才能发家致富?才能摆脱贫困啊?
“明日若是不需要出海,我想到集市上看看。”想了想,玉娘说。
既然想着做些小买卖,总得了解清楚周围的环境才成。
“好,正好三六九是赶集的日子,我们明日就到集市上转一圈。”志清有些开心,不知为何。
玉娘笑了,轻轻嗯了一声,便睡了过去。
次日清晨,玉娘起身的时候,便听到刘氏问志清,“志清,这夜壶为何不放在屋里头?”
玉娘泪啊,不过就是一个夜壶,还需要这般交代啊?
“娘,这个我们暂时用不着呢。”
“怎么会用不着呢?”刘氏很是不解。
志清淡淡一笑,说,“娘,这是我早上拿出来的,其实我们都不需要用到的,以后就不放在屋里头了。”
刘氏的眉头微微一蹙,哪有不需要夜壶的?想了想,低声问,“志清,是不是玉娘不喜这夜壶放在屋里头?”
志清连忙说,“娘,不是。只是我们俩都还年轻呢,这个东西放在屋里头不大好。再说了,到时候若是要怀娃这些的话,对身子也不好,毕竟味道不好啊。”
刘氏不大赞志清说的这一套,但是想想志清是个读书人,懂得的道理必定也会多一些,便不再开口。
玉娘不由无语望天,阿清啊阿清,为了不将夜壶放在屋里,你竟然将怀娃搬了出来,真是够厉害的。
7、开枝散叶
更新时间:2014-9-1 16:46:49 本章字数:4145
吃了早饭之后,玉娘与志清便要随着刘氏夫妻到祖屋上香。
看到志清爹几人过来,肖奶奶笑了,“志清媳妇长得真俊。”
玉娘恭恭敬敬地在二老跟前下跪,奉上茶水,接过二老的红包,才起了身。
其实,她一直觉得这里非常奇葩的一件事情是,为何新嫁娘在回门前不能出家门?为何祭祖要在回门之后?
汗,果真是地方风俗问题啊!
老爷子满脸严肃,叮嘱两人要好好过日子。
志清两人恭敬地答应下来。
老太太却叹息一声,“志清终于娶了媳妇,那就好好为家里开枝散叶吧。”
玉娘的嘴角抽了抽,怎么一下子就到了开枝散叶这个层面上来了?
“娘,前些天我一直听三嫂家里吵闹,这是怎么回事?”刘氏扶着老太太到一旁坐下,有些担心地问道。
提到老三家里头,老太太气了,可是又是无奈,“还不是因为老三媳妇么?整天嚷嚷着,说让伟强把他媳妇给休了,这算什么事儿啊?”
刘氏等人目瞪口呆!
虽然伟强还没能留下一男半女的,可是也还不至于走上休妻这一条道啊。
提到这个事情,老爷子自然是很生气,这一辈子,他就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渔民。可是十年前因为几个儿子媳妇的争吵,不得不分了家。可是如今就算是分了家,各过各的,也不见得他们可以安安分分的。
休妻,这是他们老肖家从未有过的事情。如论如何,娶来的媳妇进门这么些年来,跟着自己过了那么多的苦日子,已经是亏待人家了,怎能还做出休妻这种事情来?
“只要我肖正君还在,就绝对不允许他老三家做出这种事情来。”老爷子闷声道。
志清爹瞧见老爷子生气了,也就只有开口宽慰道:“爹,你和娘别生气了,这件事情三哥自然会有主张的,三哥不是不懂事之人,自然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老太太不满道:“你三哥是懂事之人,可是他那媳妇不见得就是懂事的。若是懂事的话,当年就不会撮合着大家一起分家。”
提起这件事情,老太太心里头还是觉得伤啊。全村的人,谁家会早早分了家的?这就是让人笑话啊!虽然她也想抱曾孙,但是老爷子说得对,即便想要抱曾孙子,也不能休妻,这会让村里人笑话的。
玉娘抿了抿嘴,知道自己不大好插话。其实,她多少也能够了解,毕竟这个年代,分家就代表着家里不和谐,这样会让外人笑话的。所以,因为分家,老太太难受着吧。
“好了,事情已经过去了,旧事重提算是怎么回事?”老爷子冲声道。
老太太不满地瞪了老爷子一眼,不过在老爷子的威严下,她也只有噤声。
回去的路上,玉娘没说话,志清倒是开了口,“娘,田里没什么活了,今儿个我就带着玉娘到集市上逛一圈,顺便将明儿个需要出海的东西给办齐了。”
刘氏想了想,点点头,“去吧,你们早些回来,可别逗留太久。”
志清应下了,等玉娘收拾完毕,两人便出了家门。
既然是去集市,一个多时辰的路途,两人自然不会步行而去。
村头牛蛋爷家已经聚集了三五个妇人,都是等着牛蛋爷出发前往集市的。
“哟,志清这是要带着媳妇儿赶集去啊?”铁锤娘笑着说,心里直赞叹,志清这媳妇儿长得也太俊了些,不过与志清真是绝配啊,两人都这么好看。
“铁锤婶,我带着玉娘到集市上买点东西。”志清也笑笑回答。
玉娘只是冲着众人笑笑,并未开口。
很快地,牛蛋爷很快出来,众人纷纷掏出一个铜钱递了过去,而志清则是掏出俩铜钱。
牛蛋爷看了玉娘一眼,笑眯了眼,说:“志清啊,你忘记了,大爷可是从来不收新进门娘子的车钱的,赶紧收回去。”
牛蛋爷从志清的手里接过一枚铜钱,便上了车子,等待众人上车。
玉娘冲着牛蛋爷甜甜一笑,道了谢。
“志清这媳妇嘴真甜。”
“可不是嘛,嘴甜,声音也好听,就像那黄鹂鸟叫一般,真是好听。”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这路途倒是也不感觉到远。
玉娘笑着听着众人聊天,时不时地会应上几句,不过,大部分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路边的草丛上。这路边估计有些草药的,回头还可以采摘一些回去。
其实,这个时候的集市与印象中外婆家的集市差不多,都是零零散散的一些人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譬如一些小玩意儿,一些小吃,还有一些商铺啊什么的。
玉娘的注意力放在了小吃,还有商铺上面来。
这里的小吃品种不多,只是一些炒花生啊什么的。而商铺倒是挺不错的,米铺,裁缝店,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货店。
瞧着玉娘认真的模样,志清笑了,“看上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