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太太闭口太太,太太的话竟是金科玉律了,一般人家的亲生女儿只怕还做不到这样孝顺。
总之,这个原身竟然是如此的奇葩。
她甚至不由自主的万分的同情起丈夫和婆婆了,摊上这样一个媳妇,那可真是够倒霉的。
内不能辖制后宅,在外大约也不能指望有所助益,唯一还有点用的,或许便是她的亲爹,亲哥哥,亲舅舅,亲姨母都是权势极盛。
偏她又不和这些人亲近!
怪不得丈夫婆婆都这样对她冷淡,实在太叫人失望了。
这样完美无缺的出身,竟落到这样的境地,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叹。
罢了罢了,既然用了人家的身体,且现在倒霉的轮到自己了,还是不得不筹划筹划,不求十全十美,至少也要过的舒心吧,郑明珠不得不为她的日子出膀子力气了。
郑明珠盘算着,丈夫冷淡,便先冷淡着,她如今这样,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和他相处,而婆母,从今日看她有机会都不往自己院子里塞人的举动来看,应是个要面子,不肯落刻薄名声的婆婆,是个好伺候的,她的要求不高,不指望婆婆拿媳妇当女儿疼,只要不存心为难,已经谢天谢地了,如今便先奉承着,首要便是处理了顾妈妈,收拢丫头——大约也得打发几个出去,再把嫁妆收回来。
只怕不容易,郑明珠空有一座宝山,却没有护住这宝山的本事,难说现在情形如何的糟糕。
翡翠说着郑明珠嫁过来之前在安国公府的种种,真正是一尊菩萨似的,郑明珠却是走了神,看着黑暗中翡翠隐约的轮廓发呆。
丫鬟的事情也不好办,玲珑和玛瑙是安国公府里家生子,当年郑朱氏亲自挑给郑明珠使的。如今一家子都捏在郑朱氏手里,自然是郑朱氏叫他们往东不敢往西,而翡翠和珊瑚又有不同,她们两个的娘都是当年公主从宫里带出来的,配了人,公主念着旧情,见年岁差不多,便从小儿叫她们在郑明珠身边,虽太小不能服侍,做个玩伴罢了。
后来朱氏进了门,倒也没有换掉她们,只不过也是一样,一家子老子娘哥哥兄弟姐妹都在府里,她们又怎么敢不听话?
是以与其换掉公主指的人招人猜忌,倒不如这样捏着她们,反而妥当。
郑明珠略想一想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在心中冷笑,这朱氏真会办事,陪来丫头都是独个跟来,整家子陪房倒是另外的,真是拿捏的一丝不漏。
也不知花了多少心血。
翡翠的娘因身子不好,出了府,只有一个弟弟,如今在安国公府二门上当差,但珊瑚却是娘和姐姐都在朱氏手下当差。
阿弥陀佛,幸而有个翡翠,珊瑚如今是不敢用的。

妾室
郑明珠心中盘算过了,放了点心,没想到,翡翠却又说出件别的让她差点要捂着脸□怎么这么倒霉的事。
原来,郑明珠这次生病竟然是被个小妾气病的!
这才真是前有狼后有虎呢,郑明珠想也不用想,就凭原本郑明珠的性子本事,连个妈妈都能拿捏她,还能指望辖制妾室么?
这件事又比顾妈妈更要紧了,顾妈妈再厉害再跋扈,总是一个下人,等自己理顺了关系,寻个错随随便便也能打发掉,而且看顾妈妈的做派,这错儿再好寻不过了,暂时没动她,不过是还没来得及和她背后的人打交道。
谋定而后动,郑明珠一点也不着急,还真没把她当回事儿。
她心中要紧的事是丈夫,婆婆,继母,以及父亲哥哥等,一个妈妈子,拿她当个大敌倒是抬举了她。
可是妾室却是不同的。
她们是半个主子,身份特殊,和自己的丈夫关系密切,今后还有机会生出一个主子来,妻妾之间是天然的敌人,郑明珠本能的就用自己的商家女的方式思考,她们有着同样的利益需求,丈夫的宠爱,子嗣的权利,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争斗从来难免,而且后宅争斗一向腥风血雨,往往是于无声处见惊雷,并不逊于庙堂。
而在这争斗中,相比正妻,妾室虽然弱势,但有时候巧妙的利用了形势,子嗣,加上心机运气,也并不见得会输给正妻。
宠妾灭妻这种事虽不屡见,到底是有的。
郑明珠被气到当场晕过去,进而病倒,就可知这妻妾争斗,她已经输了一局。
在翡翠的嘴里,她当然是为自己的小姐不平,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了下来。
原来,陈颐安如今有两个妾室一个通房丫头。
年纪最大的便是通房丫头宣纹,因是从小儿服侍陈颐安的,陈颐安刚刚懂人事,便做了通房,这也是贵胄人家的惯例了,爷们通了人事,安排个通房让他伺候,免得拘了他反而被人引诱沾染上些不三不四的人。
那宣纹容貌中上瞧着性子也温驯,夫人便选了她。如今依然在陈颐安身边伺候。
后来陈颐安和郑明珠议了亲,按照大盛王朝贵胄家族的惯例,要先立一个妾,以后好迎正室姐姐进门——便是册后也是如此,先册一个如妃,再迎皇后。
陈家也是按足了规矩,陈夫人亲自上门,征得了郑家的同意,且带了妾室人选给郑家当家主母看过了,才摆的酒,选的是武安侯老太君娘家一个旁枝的庶女,娘家姓杨,名叫莹月,年岁比郑明珠略大一岁,特意选的容貌不是十分出色的,却是知书识礼,原也是当小姐养的。
还有一个却是郑明珠进门之后才抬进来的,翡翠的说法是陈颐安去了一趟江南,回来便带了这位方姨娘,只说是因去江南没带服侍的房里人,江南总督是侯爷故交,拿他当了侄儿待,特意寻了个良家女子给他做妾。
这真是透着蹊跷,郑明珠半点不信,便对翡翠说:“我记得大爷那次去江南时间不长吧?”
翡翠说:“大爷一个多月就回来了,我还记得大爷去的时候穿的薄绸衣服,回来的时候连夹衣还没换呢。”
郑明珠还是用那个借口:“唉,我这一病,记性真是大不如前了,竟没你记得清爽。”
幸而有这次病倒,多现成的借口。
一个多月,刨去路上来回的时日,在江南也就二十天左右,竟就这样缺人服侍不成?且就算要女人,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抬姨娘,随手收用个把丫头实在是平常的很,此事必是另有蹊跷的。
要弄清楚这件事,首先得知道陈颐安当时为了什么事情去江南,还得知道这个方姨娘的娘家是哪一家,知道了这两件事,想必能猜个□不离十。
只可惜,这两件事,翡翠这丫头都不知道。
翡翠只是说:“大爷带了方姨娘回来,夫人是很不高兴的,后来还是大爷让丫头们都出去,自己在房里和夫人说了半晌话,夫人才答应摆酒的,那天晚上还特意到我们屋里来坐了一阵子,还赏了您不少东西呢。”
原来是这样!
郑明珠心中有了点底,这方姨娘的来历只怕并非一个普通妾室这样简单,大概不外乎两个来历,某种投名状,或是代表某种利益。
而这次,气病了郑明珠的,正是方姨娘!
郑明珠嫁过来快也有一年多了,还没有喜,但陈家是正经人家,身份又高,并没有急着让妾室生儿育女,依然是喝着避子汤的,按理,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到第三年上,郑明珠依然没有动静,才会停了妾室的药。
但偏偏这方姨娘竟就突然了诊出了喜脉。
原本的郑明珠听到信儿,当时就气的晕了过去,一病不起。
郑明珠怔了一会儿,原来,自己竟然是这样到的这里。
翡翠极为不忿,在黑暗里说:“必是方姨娘私自停了药,那日还在大爷跟前哭她也次次都吃了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郑明珠回过神来,却是微微一笑,方姨娘身份这样特殊,这怀孕也不知道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背后的意思,可是,不管是谁的意思,陈颐安都不见得容得下。
若是方姨娘自己的意思,这样自作主张,得罪的岂止是陈颐安?她身后的人也必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她如此不听话,而且陈颐安信不信她是自作主张还两说呢。
若是她背后的人的意思,陈颐安又岂能挨打不还手,容别人插手他陈家的事?让这样身份敏感的妾室生下他的长子或是长女?
郑明珠迅速的就想清楚了利弊,不由苦笑,这件事郑明珠根本就没有生气的必要,她只需要稳坐看戏就足够了,方姨娘根本就别想生出这个孩子来,甚至她的命保得住保不住还不一定呢。
原本的郑明珠想不明白这一节,却是成就了自己…
世事莫测,她再次有了这感叹。
这件事往深了想,对她其实真不是坏事啊,不过既然已经病了,不妨做的更委屈一点,陈颐安作为丈夫,总得有点表示才对。
弄明白了这些事情,见也是下半夜了,这才朦胧睡去。
第二日还在朦胧中,便听得外头院子里很是嘈杂,郑明珠睁开眼来,玛瑙掀了帘子进来说:“少夫人,杨姨娘和方姨娘来给少夫人请安了。”
郑明珠眨眨眼,想到自己成为郑明珠,这已经是第五天上头了,这两个姨娘却是第一次来请安,果然,原本的郑明珠辖制妾室上也是十分软弱无力的。
至于为什么今天来了,郑明珠转转念头就知道了,昨晚陈颐安来看了她,今天两个姨娘就来了。
反正还病着,郑明珠就不想怎么打扮了,只是叫玛瑙服侍她穿了件红底十样锦妆花缎面小袄儿,挽了挽头发,靠在一个大靠枕上,就叫姨娘们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杨姨娘,她长的端庄秀丽,细长眼睛,一头乌油油的秀发,只简单的插着一对如意银簪,穿了件石青色素面织锦褙子,白云纹绫缎裙,石青缎面绣鞋。
后面比杨姨娘略矮的是方姨娘,她身量娇小,是南方人的身材相貌,生的极为妩媚,眼尾斜飞,波光潋滟,嘴角一对深深的酒窝,她只穿了件莲青色素面通袖袄,月白色裙子,两个姨娘打扮都很素净,想必是因为主母病着的缘故。
姨娘们行了礼,郑明珠特别多看了方姨娘两眼,她腰身还小,显然是月份还轻的缘故,看不出怀孕的样子,她本来年轻,又容光焕发,看起来分外艳丽。
郑明珠倚在靠枕上,吩咐丫头:“给两位姨娘设个座儿。”
方姨娘和杨姨娘都忙说:“姐姐跟前,哪有我们的座儿。”
郑明珠说:“坐着也无妨,且方姨娘是双身子的人,现在月份又轻,越发要小心。”
要怎么处置方姨娘是陈颐安的事,她不想在陈颐安决定之前就弄出事来,现在他们夫妻情分已经很淡了,要更加小心才是。
两人这才蹲身谢了,坐了下来。
方姨娘笑着说:“那日大爷说姐姐病了,吓了妾身一大跳,本想立即来看姐姐的,大爷却说怕扰了姐姐烦心,越发连请安伺候都免了,幸而昨日听大爷说姐姐好些了,今日才敢过来请安。”
她的声音又轻又脆,带着点志得意满,一口一个大爷,笑的酒窝深深的,把那种得宠的行径描绘得淋漓尽致。
郑明珠心中好笑,并不恼怒,只是说:“亏的大爷体恤,我也没什么大碍,就是精神不好,不耐烦见人,如今静静的养了些时日,就好多了。”
方姨娘笑道:“姐姐好了,才是我们的福气。”
郑明珠看了杨姨娘一眼,见她并不着声,只安静坐着,不过既然陈颐安免了她们的请安,她也跟着方姨娘来了,那自然也是有考虑的,只不过如今看来这位的心思倒是深的多,转念一想,也对,老太君出自寿宁侯府,这位杨姨娘虽是旁枝庶女,却也是正经小姐出身,如今甘愿做妾,总是有点心思的。
而且老太太娘家的姑娘,就算做妾,也比别的妾室有体面。
有点心思才正常。
不过既然她没有任何表现,郑明珠更不会有动静,她是正室,身份背景天然占了优势,犯不着对一个妾室如临大敌。
杨姨娘不怎么说话,方姨娘也并不为怪,似乎很习惯,自己笑语盈盈的,杨姨娘只是很简单的附和一两句,场面倒也不冷清,郑明珠心想,看来这是以往的常态了。
又坐了一盏茶时分,郑明珠便说倦了,两个姨娘连忙告退,郑明珠点头,这次会面她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既不亲热也不恼怒,微微笑着听她们说话,还叮嘱了方姨娘要注意身子。
走的时候,郑明珠注意到方姨娘似乎有点失望的样子,是觉得没看到自己的笑话?还是因为自己没有恼怒的给她好看?
她倒是真把自己当了个人物,郑明珠心中对她其实只有怜悯,这世上糊涂的人可不止一个。

继母
虽然已经身体已经无碍,郑明珠还是又在自己屋子里静养了两日,郑明珠把自己来到这里见过的人和事在心中细细的想了一遍,更想着自己的未来。
她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也更无法猜想她今后上苍又是怎么安排,只是她是郑明珠一天,她就要为自己争取一天,豪门贵女的生活有时候会比平民有更多危机和陷阱,只是如今的自己不得而知危险会来自何处,所以,缩在自己的院子里过日子,是目前最为妥当的做法。
而这恰恰也是最容易解决的,收拾了顾妈妈,换一批丫头,握住那份嫁妆,就能平静的过下去。
郑明珠想的清楚了,又歇了一天,“病”就好了。
她知道陈夫人每天卯正三刻起床,辰初开始安排当天的要紧事,辰正三刻吃早饭,早饭后管事媳妇嬷嬷过来回事,是以一大早就起来,赶在辰正三刻前到了荣安堂。
陈夫人见了她,便笑道:“怎么这么早过来了,身子如何,可吃的消?”
郑明珠行了礼,立在一边服侍陈夫人喝茶,笑道:“媳妇已经好了,怕母亲挂念,早些过来请安,母亲好放心。”
陈夫人便叫她坐下,郑明珠推辞,陈夫人笑道:“你嫁过来的第二天我便说过了,不用你立规矩,咱们家一向这样,太夫人待我就宽厚,总是说,有孝心不在这上头,家里头丫头这么多,哪用自己媳妇伺候呢?咱们家不是那起子小门小户,媳妇不用教也是懂规矩的。我这是有样学样,总不会错的。”
郑明珠这才坐下来,笑道:“母亲一向拿媳妇当自己女孩儿疼,我这嫁过来,比在娘家过的还舒服呢。”
说了一会儿话,几位小姐都过来了,大小姐陈颐宽,二小姐陈颐雅,三小姐陈颐娴,四小姐陈颐贞,五小姐陈颐敏,另外还有一个六小姐陈颐兰年龄还小,尚跟着生母吃奶,没有过来,姑嫂见了礼,很快丫头紫香过来请到东厢房用早饭,郑明珠忙扶了陈夫人过去,又亲自端了羹汤,给小姐们布了菜,服侍陈夫人吃饭,陈夫人笑道:“你吃过了没有?都说了,很不用你伺候。”
郑明珠笑道:“因才好些,大夫嘱咐要吃的清淡,就叫小厨房熬了清粥,吃了才过来的。”
丫头早有眼色的给郑明珠奉了茶来,陈夫人说:“一大早就吃茶不好,昨儿不是新得了杏子露?给少夫人一盅,又甜又香,润肺养颜,女孩子吃最好了,等会儿你也带一瓶子回去。只要一勺子就够兑一盅了,每天早上吃一次,比燕窝还强呢。”
郑明珠谢了,这才坐到了一边,那杏子露果然香甜,她慢慢缀着,细细的打量几个小姐,她已经知道她们的名字排行,根据座次也能分得出人来,此时正好记住了,免得单独见面分不清是几小姐。
几位小姐都是容颜秀美,大小姐陈颐宽今年年底就要满十五了,婚期也定在了明年初,五小姐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样子,长的秀气,此时安安静静的吃着早饭,并不东张西望。
郑明珠看了几眼,最细细打量的便是唯一的嫡出小姐陈颐娴。
越是高门,嫡庶之间便越是天渊之别,陈颐娴在衣着打扮上与其他几位小姐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气度举止却隐隐高出一头,几位小姐坐在一起,眼光自然而然就会落在陈颐娴身上。
郑明珠打量了一阵子,这才敛目低头,高门贵女教养多是好的,便是嫡女骄傲些,总是要出嫁的,且娴姐儿也十三了,最多两三年便要出阁,平日里只管笼络忍让她便是了。
吃过了早饭,几位小姐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闲话,便都告辞回了自己的院子,郑明珠这才提出来,想要回一趟娘家:“因病了些日子,父亲哥哥太太嫂嫂都担心,几次打发人来看了,如今好了,想回去说一声儿。”
陈夫人笑道:“这是正理,你便回去吧,赶在晚饭前回来就是了。”
一边拿了对牌叫管事媳妇去安排少夫人出门的马车,又叫人开箱子拿了些缎子并首饰,人参燕窝之类,叫郑明珠带给亲家母和嫂嫂。
郑明珠谢过了陈夫人,回了甘兰院,让顾妈妈和玲珑玛瑙跟着自己回娘家。
郑明珠在安国公府进门的大院子里下了马车,换了轿子,轿子抬到正房院子门口放下来,郑明珠扶着丫头的手下轿,抬头就打量了一眼,这正房是三进的,正屋在最后一进,旁边四间耳房,院子铺的青条石,只台阶边上种着两棵树,安国公府气派非凡,绵延数百载的大族,自是不同。
刚下轿,已经有人迎了出来。
大约二十出头的一个妇人,容颜清丽,一双丹凤眼极清亮,她挽着堕马髻,乌油油的发间插着一只丹凤衔珠金钗,垂下的那颗大珠子约有拇指大,光润青华。
她的身后跟着四五个穿着遍地锦裙子的丫头,笑容温婉:“妹妹回来了,快进来坐,太太念了这半日了。”
郑明珠见过这个妇人,这是郑明珠同胞兄长郑明玉的嫡妻,她的嫂子郑林氏。
林氏出身不算顶高,是已致仕的林阁老的嫡长孙女,文官不同勋贵,没有爵位,在位时风光无限,一旦退下来就差了许多。
林家虽也是大族,但林阁老却不是嫡支,且他的儿子比起林阁老来却是不如,如今还没有一个任三品以上大员,是以林阁老致仕后,林家就退了一射之地,韬光养晦起来。
只不过东宁林家,到底是大族,书香清贵,名声却是极好。
当年安国公府给郑明玉说亲,自是极为慎重,今上本想让郑明玉娶郡主,却让国公爷给婉辞了,转而挑了林氏。
多少人都难以理解,若无意外,安国公府世子稳稳便是郑明玉的,他本就是元配嫡子,舅舅是亲王,生来又聪颖上进,国公爷极为看重,十岁起就带在外书房亲自教养。
且郑明玉容貌酷肖乃父,生的高大英挺,容貌虽不是十分英俊,但胜在行动间英气勃勃,那种极致的男儿气概,竟是世间难得一见。
是以郑明玉名声在外,在帝都也是排的上名号的贵胄公子,实在是极好的女婿人选。
认真说来,林氏女便是高嫁了。
郑明珠也就大概知道这一点,她不知道原本和林氏的关系如何,只是揣测,林氏身为林阁老嫡长孙女,应是精心教养过的,妇德想必是好的,加上她是高嫁,在夫家自会小心翼翼,姑奶奶在娘家是娇客,又是丈夫唯一的同胞妹子,应是笼络的对象,等闲不会得罪。
郑明珠性子懦弱,就算糊涂一点,要为难嫂子,只要不过于出格了,想来也不会有多大仇怨。
她也实在干不出多出格的事情来。
她在心中苦笑了一下,面上已微笑起来:“劳动嫂子了。”
姑嫂携手进了正房。
进门是两间抱厦,一架牡丹花开紫檀大绣屏,绕过绣屏,两边一溜十二张紫檀木椅子,上头一片热闹,坐着站着的许多穿金戴银的莺莺燕燕。
见郑明珠进来,上头坐着的人只有三个依旧坐着,其他的都站了起来,郑明珠一边走一边极快的扫了一眼,正中间的那个形容看起来尚不足三十的妇人便是郑明珠的继母朱氏,旁边坐着的两个年纪稍小一点的,她却不认识,其中一个容貌与朱氏有几分相似,郑明珠想起翡翠说过,朱氏有个同胞妹妹,嫁入阳陵许家做了某一房庶子的正妻,因丈夫不争气,家里婆婆又克扣的厉害,常来郑家打秋风,此时一瞥之下见她穿着打扮略见寒碜,心中便料定是她了,只是另外一个,实在想不出来。
另有站起来的几个姑娘,看年龄打扮,应是自己的几个妹妹们,朱氏进门后,生了一子两女,另外还有三个姨娘生的庶妹。最小一个才两岁,应不在这里。
这时候容不得她多想,郑明珠走上前去,刚要弯了膝盖行礼,早被朱氏一把攥了手,拉了她在身边坐下,笑道:“我的儿,跟我闹什么虚礼,快让我瞧瞧,又瘦了些,只气色倒好,这些日子,我真是天天悬着心,急的跟什么似的,就怕你想不明白,和姑爷闹起来,可怎么得了。”
说着便垂泪。
这样笑着就能立刻哭出来的水平,那真不是普通的厉害。
郑明珠便也跟着垂泪:“太太…”
旁边几个站着的妹妹都低头拭泪。
旁边坐着的朱姨妈连忙笑道:“妹妹快别哭了,侄女儿刚好些,你这样一哭,又叫侄女儿伤心不成?”
另外那个妇人也跟着劝:“是啊,外甥女还年轻,只是略病一病,如今养好了身子骨,今后有了嫡子,哪个贱婢就是生了长子又能如何?”
外甥女?
郑明珠百忙中看了她一眼,见她穿着浅紫色领绣竹枝褙子,白色挑线裙子,头上梳着圆髻,插着一根赤金累丝红宝石莲花钗,一对南珠攒花,极普通的妇人打扮。
念头转了转,朱氏有两个同胞弟弟,这必是她其中一个弟媳。否则,郑明珠的正经舅母贵为王妃,身份何等贵重,哪有朱氏坐在正中的道理。
心中不由冷笑,这外甥女倒是叫的顺口。
自己回一趟娘家,朱氏便把自己娘家妹妹,娘家弟媳都叫了来,这阵势倒也少见,这样想着,郑明珠便看了一眼林氏。
林氏在下面站着,并不跟着哭,面上微微笑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摸样。
郑明珠便在心中叹了口气。
莫名其妙的八竿子远的亲戚这样亲近,这正经嫂嫂反倒这样疏远,这郑明珠也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越是贵女,最大的依仗便越是娘家,丈夫的宠爱反倒是其次,只有娘家撑不起腰的女子,才完全仰仗丈夫宠爱,郑明珠出身如此显赫,便是极好的依仗了,可是她宁愿亲近这些人,反倒不亲近正经哥哥嫂子,估计也不会亲近正经的舅舅姨妈和姑妈叔父,实在糊涂。
若是她在夫家有什么事了,能给她撑腰的难道是这些小门小户的亲戚?
凭着她这些日子对以前的郑明珠的了解,这些亲戚必是会小意奉承,主动亲热,她给人捧两句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再加上朱氏推波助澜,她便傻傻的听人摆布了。
朱氏听了周围一叠声的劝,也就顺势收了泪,说:“是娘不好,一见你就忍不住,想着你以前在家里金尊玉贵的,如今受的那些委屈,真叫我心里跟刀绞似的。”
这话可真够挑拨的,可这样浅薄的伎俩,以前的郑明珠竟然就这样受用?
郑明珠再次觉得难以理解了,面上却半是委屈半是隐忍的说:“太太别提了,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说着又开始哭,一副真是受了莫大委屈,要在娘亲跟前撒娇的样子。
朱氏忙说:“好好好,不提了,今日你姨母舅母都在,大家欢欢喜喜的才是。”
郑明珠这才站起来,对朱姨妈和朱氏舅母见礼。
两个妇人端坐着,受了她的礼,郑明珠心中越发不屑,严格说来,这并不是正经亲戚,自己行礼,是敬她们是个长辈,便是受了礼,也该还个半礼才是,没的这样拿大的。
心中虽不忿,郑明珠面上却也并没有露出来,只是笑盈盈的坐下,看了朱氏一眼,见她并无异样,已经明白,这并不是第一次了。
或许,这原本就是朱氏教出来的,这便是所谓的“知礼”吗?教她敬这些无谓的长辈,从小便树立起了她们长辈的权威了,日积月累,大约郑明珠已经真的当了她们是自己的正经亲长了,今后她们要做什么,说话便有了分量。
而那样的后果…
这朱氏真是厉害算计。
朱氏进门的时候郑明珠才四岁,白纸一般的小人儿,竟是随着她的心意捏成了现在的样子,偏还能贤名在外,若非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也实在不能相信。
这一刻,她的心中对原本的郑明珠竟是涌起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她的糊涂懦弱是有人刻意算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