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荷上辈子也听奶奶说过这些,所以转瞬就明白了。想了想,自己身子确实有些撑不住,这会儿又困又累的,还不如早点儿回去睡觉。
而且,自己不在场了,他们说话声音说不定就会大了些,在自己屋里,应该是听得见的吧?
想着,苏清荷就打了个呵欠:“那我去睡觉了,大伯父晚安,大伯母晚安,爹爹晚安,娘亲晚安,大姐晚安,大哥晚安,二哥晚安。”
一连串报下来,苏李氏很惊讶的看苏张氏:“小荷这病好了,倒是比以前懂事儿多了啊。”
苏张氏一脸骄傲:“那是,咱家小荷原先就懂事儿,就是性子太皮实,生了一场病,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苏清荷一脑门黑线,到厨房踩着等着舀了半盆子热水,兑成温水,洗了脸,洗了脚,然后就踢踏着鞋子回房间了。卧室里的东西挺少的,连个铜镜都没有,只桌子上扔了一把梳子,还掉了一半齿子。
梳好头发钻到被窝里,一边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一边盘算这个季节做什么能赚钱。首先,这是十月份,古代十月份挺冷了,都下霜了。
地里刚收了花生和高粱,据说家里还种了一些黄豆。等这些收完,是要全部种上麦子的,她还没弄清楚这个年代是什么朝代,也不知道这个时空,到底都有些什么作物。
要不然,自己还是等明天,先在村子里转一圈,然后再到镇子里转一圈,收集一下材料,然后再考虑赚钱的事情?
“三哥那事儿怎么说的?”院子里,苏静森正和苏静青说着话,苏静青有些沉默寡言,听到弟弟的问话,也只是摇摇头:“不知道,娘有些犹豫,好处是三弟妹的姐姐不错,又是小兰的亲姨妈,将来肯定不会亏待了小兰,坏处却是三弟妹的姐姐生不出孩子,三弟可是连个子嗣都没有的。三弟倒是愿意的,这几天还带着小兰往三弟妹娘家去了几次,不过那边的态度不好说。”
“不好说?”苏静森有些疑惑,他们苏家虽然不算大富之家,但兄弟多,个个能帮得上忙,又是分了家的,不用担心日后家里起什么龌龊,最重要的是家里小弟是个秀才,娶了镇上的姑娘,又在镇子上开了铺子,将来也能提携兄弟,这种家境,算是不错的了。更重要的是,三弟没儿子,虽然是继室,但日后生了儿子,那可就是顶梁柱了,这样的三弟妹娘家还看不上?
苏静青叹口气,拽了一把花生说道:“镇上黄员外要纳小妾,他们家想把闺女送过去。”
苏静森沉默了,苏李氏在一边哼了一声:“他们家都长了一双富贵眼,以前,三弟妹刚过世那会儿,还时不时将小兰接过去住几天,这不,一说黄员外要纳妾,咱家人上门都不出来见客了。”
苏张氏安慰她:“大嫂你应该高兴,她不高兴进咱们家门,咱们家还不高兴娶她呢,得亏现在有黄员外这事情,要不然等成了亲才发现她是个不好的,可不能将人送回去了。”
苏李氏想了想,乐着点头:“四弟妹说的是,我就是瞧不上她那势力样。”她是家里大嫂,日后谁家有点儿什么事儿,都是要说上两句的,真来个见钱眼开的弟妹,她还不一定能管得住,也幸好是没娶进门。
外面众人很是高兴的说着八卦,苏清荷只听了一会儿,就控制不住睡衣,慢慢的睡过去了。
第二天她起床的时候,苏静森已经和苏张氏一起下地了,家里就剩下苏致安。见苏清荷起床,苏致安赶忙说道:“小妹,娘留了粥在锅里,你要喝的话,我去给你热热。”
“嗯,谢谢二哥。”苏清荷乖巧点头,趁着苏致安去厨房生火,自己到水缸里打了水出来洗脸。顺便打探情况:“二哥,水缸里的水怎么变多了啊。”
“你忘了?爹每天早上起床都是要先到村头水井里挑水的。”苏致安一边往灶膛里塞柴火,一边抽空扭头说道,苏清荷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我不是忘了吗?等吃完饭,咱俩去山上摘野菜?”
“就你这小胳膊小腿的,走不动还得我背着。要不然,我带你去河边捡鸭蛋吧。”苏致安想了一会儿才说道,苏清荷点点头,反正她的目的就是出门,只要最终目的达成了就行。
吃了饭,苏清荷踩着凳子刷锅洗碗,收拾妥当了,兄妹两个才一起出门。路过某户人家,苏致安还要扯着嗓子喊两声:“小虎,在家不?去河边捡鸭蛋了。”
没人回话,苏致安也不在意,领着苏清荷继续往前走,喊了四五家,终于在喊小狗子的时候,出来七八岁的小男孩:“来了来了,等等我,我也领我妹妹去。”

捡野鸭蛋
没多久,小狗子就领着一个蹒跚走路的小女孩出来了。苏致安伸手捏了捏小女孩的脸:“梨花,叫哥哥。”
小姑娘大约才两三岁,说话有些嘟嘟囔囔的听不清楚,喊完了苏致安,又扑过来拽苏清荷的手,很是亲昵的样子。所以苏清荷猜着,大约以前,他们几个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吧。
“我刚才叫了小虎他们,都不在家,就你一个人在家。怎么,今天你爹娘没带着梨花下地?”苏致安好奇的问道,农忙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是要下地的,就算是做不了种活,也是能做一些轻活的。
比如说锄花生,大家在前面将花生秧锄出来,小孩子就可以在后面拎着花生秧将下面的泥土块儿给抖掉,顺便将掉下来的花生也捡起来。
所以,农村的小孩子,一到农忙的时候,几乎都没有出来玩耍的时间
小狗子小大人一样叹口气:“你不知道,我们家花生都收了一半了,我奶奶非得说,让我们先过去帮着我大伯家收花生,我爹娘自然是舍不得我和梨花去受罪的,所以就不让我们两个过去了。”
苏致安很惊讶:“你奶奶都偏心到这种地步了啊?那你们两个不去,你奶奶就不会不高兴吗?”
“她不高兴什么?我小姑姑可比我年龄大多了,不照样不下地吗?”小狗子很不高兴的说道,再路过一家门口,扬高声音喊道:“杨子,去河边玩儿了。”
说着,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没多久,院子里就跑出来一个斯斯文文的小男孩,手上还拽着个长长的鱼竿:“好,我正想去钓鱼呢,咦,致安和清荷今天都没下地啊,清荷病好了吗?”
苏清荷还没来得及说话,苏致安就在一边说道:“好了好了,咱们赶紧去吧,杨子,你爹娘回来看见你没有念书,不会骂我们几个吧?”
“不会,我不让他们骂你们。”杨子摆摆手,很大方的说道,又塞给苏清荷一个小纸包:“给,清荷,这个是我大哥从镇里带来的糖,可甜了,你尝尝。”
苏清荷乖乖笑着点头:“谢谢杨子哥。”
杨子一脸惊讶:“刚刚清荷叫我啥?”说着,转头去苏致安:“清荷不会是发烧烧坏了脑子吧?啧啧,以前不都跟着你喊杨子的吗?今天怎么学会叫杨子哥了?”
苏清荷瘪嘴:“那不是因为杨子哥给我糖吃了吗?”
杨子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小狗子在一边催促他们几个:“赶紧的去吧,中午我还得去地里给我爹娘送热水呢,致安你们不用送水吗?”
苏清荷回头就瞧见梨花正咬着手指头眼巴巴的看她手里的纸包,她赶紧将纸包递过去:“来,梨花妹妹,叫姐姐,叫了就给你糖。”
梨花软软糯糯的叫了一声,苏清荷连忙将纸包打开,拿出里面淡黄色的糖块,塞到梨花嘴里,笑眯眯的问道:“甜不甜?”
梨花乖乖的点头,小手拽着苏清荷的衣角,跟在那三个男孩子身后往小河边走。前面三个小男孩叽叽喳喳的,后面苏清荷一边拉着梨花,一边将听到的消息汇总。
没多久,就到了小河边。杨子率先找了个地儿:“我要在这里钓鱼,你们去捡鸭蛋吧,不过不能来吵我啊,要不然鱼都跑了我可不绕过你们。”
小狗子哈哈大笑:“好,那我们去捡鸭蛋了。梨花,来,跟哥哥走。”
梨花应了一声跟着小狗子走了,苏清荷自发自动的跟到苏致安身边,苏致安从河边捡了个芦苇杆,在芦苇丛里东挑一下西挑一下的,还不住叮嘱苏清荷:“小荷你可得盯好了,我们今儿要多捡几个鸭蛋。”
“二哥,咱们也钓鱼吧?鸭蛋太难找了。”苏清荷在一边说道,苏致安撇嘴:“我不会钓鱼,没那个耐心,小妹你以前不也不喜欢钓鱼的吗?”
“以前不喜欢,不代表现在不喜欢啊。”苏清荷拽着苏致安的衣袖仰头看他:“现在天气冷了,野鸭子都不来了,鸭蛋肯定很少很少的,还不如钓鱼呢,或者我们找个渔网网鱼?”
“笨死了,咱们两个根本拽不动渔网。”苏致安戳戳苏清荷的脑门,但是想了想,觉得苏清荷说的也挺有道理的,这会儿的野鸭子确实是少了很多,以前随便找一会儿,就能找到好几个鸭蛋,现在半天都找不到一个了。
“那咱们去钓鱼吧,让杨子教教我,以后也能多钓点儿鱼。”苏致安拍拍手,将手里的芦苇杆扔到一边,苏清荷欢欢喜喜的跟上去,她是知道的,苏致安是个闲不住的。若是也跟着去钓鱼了,必然会和那个杨子说说话什么的,她也就能趁机多打听一些东西了。
这个杨子,貌似家境很不错,对镇里的事情,应该知道的比较多吧?
“啊,不对,不能去钓鱼。”苏清荷还没高兴超过三分钟呢,苏致安就一拍脑袋说道:“我们没有鱼竿,不能钓鱼,还是找鸭蛋好了。”
苏清荷嘴角抽了抽:“二哥,你太笨了,没有鱼竿,咱们不会做一个吗?这个芦苇杆儿,不是正好够长吗?”
苏致安斜眼看她:“你才笨呢,鱼竿是最简单的,我自然有办法,但是你有办法弄出来鱼钩吗?那个得要铁丝,咱家倒是有,就是要跑可久就才能拿过来,太费劲儿了。”
苏清荷正要反击,蓦然想起来,眼前这个,虽然自己是叫二哥的,但实实在在也就是个□岁的小孩子,自已二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还和小孩子吵架!
“好吧,那就去捡鸭蛋。”苏清荷不情不愿的说道,倒是苏致安有些疑惑:“小妹,你今天很奇怪啊,以前你都不喜欢杨子的,今天不仅喊他杨子哥了,还要跟他一起去钓鱼。”
苏清荷皱眉:“我才没和他一起去钓鱼呢,我不是和二哥去钓鱼的吗?”
苏致安才不相信呢,一脸怀疑:“那你怎么非要去那边?”
苏清荷翻个白眼:“你又不会,不是你自己说了,要向杨子哥学学钓鱼的吗?”说完,不等苏致安再开口,又跟着说道:“对了,二哥,你去过镇里吗?”
“去过,你不也去过吗?”苏致安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家里每年收完花生,都是要送到镇上卖掉的,去年爹娘还带着咱俩去了,卖完花生买了肉饼,可真好吃。”
苏清荷趁机问道:“除了肉饼,镇上还有其他好吃的东西吗?”
苏致安想了想说道:“还有很多很多,杨子的哥哥不是在镇上开了个杂货铺吗?经常给杨子带好吃的东西回来,有糕点,还有别的,上次给杨子带了个鸡腿,也很好吃。”
苏清荷就这么不动声色的问着各种问题,苏致安倒也不疑惑,只以为小妹是很久没去过镇上了,所以好奇。
“小妹,你要是想去镇上,等过几天,咱们就能去了。”苏致安拍着胸脯保证:“到时候,二哥给你买好吃的东西。”
“二哥你有钱吗?”苏清荷眨巴着眼睛问道,苏致安一愣,尴尬的挠挠脑袋:“没有,不过爹娘肯定有嘛,问爹娘要两个铜板就能买很多很多东西了。”
苏清荷眼珠子咕噜噜转了两圈,扒着苏致安的胳膊:“二哥你想不想念书啊?”
苏致安摇摇头:“还好吧,不过咱家没钱,买不起笔墨,还有束脩,再说,大哥比我更喜欢读书,要是有钱的话,让大哥去读书好了。”
苏清荷笑道:“咱们弄点儿镇上没有的东西去镇上卖,然后赚了钱让大哥去读书好不好?”
苏致安诧异的看苏清荷,看了好大一会儿,差点儿没将苏清荷看的冒冷汗,半天才点头道:“小妹的这个想法很好啊,我居然没想到!不过,什么东西是镇上没有的呢?”
毕竟年纪小,见识过的东西也不多,苏致安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到底什么东西是镇子上没有的。
“呀,有个鸭蛋。”倒是苏清荷眼神比较好,一下子就看见苏致安的芦苇杆荡过之后,地上露出几个白中带青的圆滚滚的鸭蛋,瞬间惊喜的叫了一声。
苏致安也高兴,迅速从腰后抽出布口袋,将鸭蛋都捡起来:“咱们运气好,哈哈,居然有五个!回去正好能一人吃一个。再找找,要是还能找到,回家娘肯定开心。”
苏清荷也笑眯眯的点头,大约是因为有个开门红吧,接下来兄妹两个的运气也挺好的,一个上午,居然捡了十多个鸭蛋。苏致安都笑的合不拢嘴,回家的时候走路都是跳着走的。
等苏致安开始盘算这些鸭蛋要怎么吃,苏清荷猛然间想起来,貌似,最初的皮蛋,是直接在炉灰里面发现的吧?这个年代,有没有皮蛋呢?
苏清荷不敢问,但是又舍不得放弃这个大好机会。若是做好了,这个,可就成了她的第一桶金了。日后家里要改善生活,也就有了曙光。
作者有话要说:皮蛋可能是由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咸鸭蛋演化而来。明确记载皮蛋的,明孝宗十七年(1504)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来自度娘
草料冬衣
想着,苏清荷就趁苏致安去地里给爹娘送水,偷偷的拿了鸭蛋。将炉灰弄出来一些埋在院子里的墙根处,记得还要放茶叶和食盐之类的东西。不过,苏清荷从没做过松花蛋,唯一的记忆也是小时候家里请人做过一次。
她只记得,想要快点儿的话,得放石灰。但是现在她不知道从哪儿弄石灰,就只能先用炉灰凑合着用了。
主要的东西是记得的,但是配料和分量,完全不清楚,只能随便放。若是一次能做出来呢,那就是穿越大神保佑,一次做不出来,那就再想别的办法。
她这边刚将挖出来的坑给填上,苏致安就在厨房跳脚了:“鸭蛋怎么少了两个?小荷,是不是野猫进来了?”
苏清荷大惊:“野猫会吃鸭蛋?”
苏致安眼角抽了抽,有些不确定:“应该是会吃吧?不管它会不会吃,鸭蛋怎么少了两个?小荷你见什么东西进来过吗?要是被我抓到,我一定要将它扒皮!”
苏清荷缩缩身子:“二哥,其实,是我将鸭蛋弄破了…”
“你弄破了?怎么回事?”苏致安一脸心疼,但是刚才那种愤怒已经没有了,瞧着小妹还一脸被自己吓坏了的可怜相,深呼吸几口,脸色更缓和了,反正那鸭蛋也是捡来的,小妹弄破了就算了。
“我想仔细看看那鸭蛋,然后一不小心就掉地上了。”苏清荷使劲眨巴眼睛,眨的都快抽筋了,也没挤出两滴泪水来,苏致安更心疼妹妹,过来牵了苏清荷的小爪子,揉她脑袋:“不伤心了,破了就破了呗,反正咱们还剩下这么多。”
苏清荷可怜巴巴的看苏致安:“二哥不怪我了吗?”
苏致安摇头:“不怪,鸭蛋肯定没有我妹妹重要。小妹咱一会儿去山里捡果子吧,山里有很多山里红哦,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为了安慰妹妹,苏致安赶紧转移话题。
苏清荷点点头,跑到储物室翻了两个布袋出来,然后跟着苏致安上山。她原先听苏致安说一个人去山上玩,还觉得特别奇怪,觉得这家人都太放心孩子了,万一山里有什么野兽之类的,那孩子不得受伤吗?
后来她才知道,这所谓的山,完全不是她想象中连绵成片的大山,就是一座五六层楼高的山包,山上倒是长着不少树木,但是山下可没有森林。山上有一条路,翻过这个山,就是另外一个村庄了。
四周都是村子,山上哪儿来的野兽?连个野兔子都很少见的,更不要说什么熊瞎子大老虎之类的了。
山上的树木都是野生野长的,也有几棵果树,每年到果子熟了,大人们也不凑热闹,主要就是小孩子,会将山上的果子都摘走,只是尝个鲜,没人会用这山上的果子赚钱。
苏清荷跟在苏致安身后,晃悠悠的往山上爬。山路比较窄,两边长满了野草,偶尔还有几个灯笼果,苏致安一个都没放过,全部摘下来装在口袋里。
“二哥,山上有野鸡吗?”苏清荷在后面不停的体温,苏致安一边四处打量一边回答:“有,不过很少见,你想抓野鸡?我们两个可抓不住,咱爹才能抓住呢。”
“二哥山上除了山里红还有什么?”
“还有葡萄藤子,不过现在没有葡萄了。你不是最喜欢吃枣子吗?还有枣树,还有李子树,不过这会儿大概没李子了。”苏致安很详尽的介绍,苏清荷嗯嗯啊啊的点头。
没多久果然找到一棵枣树,不过,上面已经没有红枣了,剩下的都是青枣,个头还小,吃起来酸酸涩涩的那种。苏清荷有些看不上眼,四处打量,看能不能发现点儿有价值的东西。
这么一瞅,还真让她瞧见了个好东西——地上的藤条,看着可不就是山药藤?
苏清荷的老家是以四大怀药闻名的,老家那边的人种地基本上都要分出几分钟四大怀药的。苏清荷从小跟着爸妈下地,自然也是认识四大怀药的。
因为老家是怀药之乡,所以怀药的李历史,就是家乡的小孩子,也能随口说出来几句。更不要说苏清荷了,几乎都能按照药典背出来了。
这种东西,是在唐朝就被发现的,不过那会儿不叫山药,而叫薯蓣,后来改成薯药,到宋朝的时候,才被改成山药。这种东西入药,则是从东汉就开始有的。
翻开那藤条,果然见下面铺着一层山药蛋。苏清荷大喜,连忙喊道:“二哥,看这里是什么?”
苏致安过来瞧了瞧,捡了一个山药蛋:“这不是山药吗?小妹你要吃这个?”
“不是啊,咱家没种这个吧?”苏清荷兴冲冲的问道,苏致安摇头:“没有,这个不是药材吗?药店也只要一点儿,都卖不出去,所以咱家没有。”
“药店要很少吗?”苏清荷惊讶,以前自己家乡种的都是这个,可从来没说卖不出去过。难道这会儿,山药还没被列入重要药材里?那六味地黄丸是不是也还没有?
想到这里,苏清荷心里就是一阵火热,古代的药方可是很值钱的,若是自己能将六味地黄丸的方子给卖出去,那是不是就能大赚一笔了?
但是随即苏清荷就想到,这个方子不好卖。她现在六岁,单独去镇上的机会,完全没有。药店也绝对不可能相信一个六岁的女孩子。
就算是找了大人,谁能保证这个药方就是有效的?中药可不是西药,吃了就能见效。现在的中药方子,都是中医们经过各种实践,又历经时间的考验,这才流传下来的,也才更有价值。
自己新写一个方子,就算是弄的瞧起来是个旧方子,也只有一成的机会卖出去。
“咱们挖回去吃吧。”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家吃掉了,苏清荷转头看苏致安,苏致安瞪眼:“小妹你傻了?药材是能随便吃的吗?万一吃出来问题怎么办?”
“才不会呢。”苏清荷嘟嘴,却没办法说出山药的功效,最后还被苏致安给拽走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自己赚钱的希望离自己越来越远,心里的沮丧懊恼就别提了。
以至于后来看见山上的各种东西,她都有点儿提不上劲儿。这种看见金山却没办法挖掘的感觉,真让人抓心挠肝啊。
“小妹,那儿有个鸟窝,我给你掏几个鸟蛋吃。”苏致安看苏清荷不高兴,赶忙哄她,苏清荷没精打采的抬头看:“里面有小鸟吗?”
“应该没有吧,没听见小鸟叫。”苏致安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蹭掉了鞋子,抱着树干,三两下就上去了,扒在树枝上,探头朝里面看,瞅见两个白乎乎的鸟蛋,赶紧伸手拿出来塞到自己的衣襟里,然后滑下树,献宝一样将鸟蛋递给苏清荷:“小妹,吃吧。”
苏清荷嘴角抽了抽,转头:“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苏致安也不客气,两个鸟蛋在一起一撞,出来裂隙之后就抠开,直接将生鸟蛋给吃掉了。眼看到山顶了,苏清荷也没另外发现有用的东西,就拽了苏致安准备下山。
到山脚下,苏致安不忘记割了大大的一捆草。苏清荷也摘了几把野菜,十月份的天气,也开始变凉了,野菜也就那么一两种,不过,总比没有强。
晚上苏静森和苏张氏回来,苏清荷和苏致安也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晚饭,一边摘花生一边说话。
“致安和小荷明儿也跟着下地吧,花生锄完了,明儿要耙地,你们两个跟在后面捡花生。”苏静森说着,侧头看苏清荷:“小荷身体好了吧?”
“好了,爹,那花生弄完了,是不是要到镇上去卖?我也要去。”苏清荷赶紧说道,她之前听苏致安说了,家里的花生是要拿到镇上去卖的。
苏静森点点头:“好,咱们都去镇上,眼看天气冷了,卖了花生,也好买点儿麻布。香儿,家里的干草还多吧?”
“也不多了,冬天得多弄几个草垫子呢。”苏张氏叹口气,扔了一把花生:“前几年小荷都是跟咱们睡的,冬天要六个草垫子就差不多了。今年小荷一个人睡,得多做两个,还有咱爹娘那边,至少得送一个吧?这就三个了。”
苏静森皱眉,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等卖完了花生,咱们多花几天功夫割草,还有这么多花生秧,足够做垫子和衣服了,要不然今年就多买些麻布,冬衣多做两件。”
苏张氏点点头,苏清荷已经在一边听的都快不会思考了,她脑袋里现在就剩下四个词语了——干草,麻布,冬衣,褥子。
原先刚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身下的褥子和身上的被子里面装的都是草料,还只以为苏家只是有些穷,至少还是能吃饱饭的。但是没想到,这年代,难道还没有棉花的出现?
天哪,她穿越的到底是什么年代?
作者有话要说: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度娘差点儿忘记和大家说此文的背景了,也省得到时候资料出错。嗯,本文呢,是架空,但是参考背景是宋朝初期。宋朝也是很繁华的,最重要的是,宋朝前期,小脚还没普及开,也不是那种将脚弄残的裹脚法,而只是弄的纤直,配以“错到底”这种高跟鞋,显得脚小而已~~~打滚卖萌求作收,收藏了花开的专栏,花开的新文早知道哟~~~~花开品坑良好,更新勤奋,值得大家收藏哟~~~~~~~~~
苏家众人
过了五六天,苏清荷明显的感觉到气温变低了,早上到外面转一圈,各叶子上湿漉漉的露水,早就换成了成片的白霜。和苏清荷之前预料的一样,完全没有棉衣之类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只是将麻布衣服多套了几层。
苏清荷欲哭无泪,刚刚穿越那会儿安慰自己的话也说不出来了。虽然人文风俗和自己的家乡很相似,不用重新学乡言让她很满意,但是,各种物资缺乏啊。
要是这村庄靠近大山就好了,冬天还能到山里打猎,然后弄些皮毛过来做冬衣。可是,这儿连个打猎的地方都没有,镇子上倒是有卖的,但是苏家就是倾家荡产,也弄不了一身苏清荷能穿的衣服。
愁的苏清荷好几天没睡好觉,晚上越来越冷,她盖的被子都有些挡不住寒气了。但是花生还没来得及卖掉,也没麻布重新做被子,她也只能忍着。
“小妹,你不是说要去钓鱼吗?我和杨子越约好了,咱们今天去河边钓鱼。”苏致安见小妹几天都不高兴,就想法子逗她,家里的活计也快忙完了,麦种也都播下去了,剩下的时间,就该猫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