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娇笑了下,剥去沾灰的一层面皮,然后盖上了锅盖。
杨家有三亩傍着龙顺河的水田,算占尽地利,过去老杨还在时,在桃花村也算得上是个中户。只是自打家中的两个顶梁柱男人先后没了,这两年丁氏又卧病不起,一番折腾下来,早败落下去。今春地里还没开耕,林娇早翻过家里的所有存粮:三袋连壳谷、半袋玉米面、半筐红薯,外加两百文不到的铜钱。按照现在一斗米折钱一百文的物价,她和能武两人就算勒紧肚皮,也不知道能不能撑不到几个月后的收成时,而且中间再不能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意外,更要仰仗老天爷的风调雨顺。
凡事都要往好的一面想。林娇是个乐观的人,安慰了自己几句,见那几条鱼已经奄奄一息,赶紧拾掇着烧了鱼汤。大约是鱼肉本身确实够鲜美,就她那手艺,出来的汤尝起来味道居然还不错。
水缸里的水已经只剩个底儿了,林娇吃过了饭,拿扁担挑了两只木桶去挑水。汲水的地就在之前她洗衣服的桃花溪上游,家中没打井的村人,都是到那汲水的。
林娇晃晃荡荡地到了地方,弯腰把桶按进水里。木桶本就有些分量,再加上满水,从这里一路挑回家,尽管路不算长,但绝不是件轻松事。也不知道以前的春娇怎样,反正林娇第一次挑水时,因为躲懒不想来回几趟,把水汲满了,结果在半路上倒了了大半,等到家时,两只桶里的水只剩个底。所以这次她学乖了,只汲了半桶不到的水。即便这样,挑担起身的时候,两条腿还是有些晃晃悠悠。
“阿娇,我帮你!”
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
林娇回头,看见一个穿了青布短衫的青年正站在自己身后,肩上斜背了个褡裢。他有些清瘦,但面皮白净,眉眼清俊,与林娇这半月来见惯的乡间男人有些不同。此刻他正望着自己,一双眼里满是掩饰不住的欢喜之意。
林娇没见过这人,但想必从前与春娇是认识的。正迟疑着,那青年已经不由分说地抢过她肩上的扁担,重新到溪里汲了两桶满满的水,稳了下,站直了身。
看得出来,他应该也不是常做这活的,开始的时候也晃了几下,只很快,便挑了水大步稳稳向前而去。
林娇愣了片刻,只好跟着慢慢往回走,与这青年中间隔了几十步的路。半路时,对面正好走来两个挑着空桶的妇人,想必也是打水的。这两人林娇认识,那天春娇跳水她醒来后,村里围观的人来了不少,她两个也在。一个是杨老二家的李氏,一个是住她家边上的春杏,比春娇大几岁,也是个丈夫去打仗了便没回来的寡妇,自己没儿子,就从大伯家过继了一个养着。
杨老二家的看见了前头的那青年,笑嘻嘻打招呼道:“哟,青山,进学回来啦?你娘平日都舍不得让你干重活,你这是帮谁挑水呢?往后高中状元,骑了高头大马回乡,可不要不认婶子……”
林娇回过了味,原来他便是石寡妇的儿子石青山。
石寡妇精明能干,一心疼爱儿子,又深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所以尽管入学的束脩和书本钱在寻常庄户人眼中虽是笔大支出,到儿子八岁时,就他送去个私塾里上学。后来家中男人出意外没了,石寡妇听私塾先生说自家娃是块读书的料,好好念的话,往后金榜题名指日可待,一咬牙,便仍供着儿子上学。
石青山天资聪颖,晓得寡母不易,对自己期望又高,所以读书十分刻苦。十四岁那年杨能文代他出征后,他便考中了县学的秀才,年岁最小的一个,一时名声大噪,县里最有名的东山书院破格减免了束脩招他入学,十里八乡的村人也都知道桃花村石寡妇家出了个文曲星下凡的儿子。只是他运气不好,次年的秋试因了朝廷打仗被取消,三年后十八岁,又逢太后国丧,当今皇帝宪宗是孝子,命天下斩衰三年,自然也不开科。到了今年,朝廷这才下了重新开科取士的皇榜。石青山如今已经二十出头,等待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科,他与天下所有读书人一样,欢欣不已,石寡妇更是紧张。离秋试虽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却催着儿子重回书院静心读书,准备八月的乡试。
石青山见是同村妇人与自己搭讪,笑了下,叫了声李婶,脚步却没停,挑着担飞快而过。
杨老二家的目送石青山,扭过了头,撞见正走到了自己面前的林娇,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回头几次,目光有些狐疑地在她和石青山的背影间来回转了几圈,撇了下嘴,便斜着眼从林娇身边而过,林娇听见她呸了一声:“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妖精!”
林娇装没听见,见那个春杏倒是停下了脚步,看着自己的目光里仿佛有些同情,欲言又止的样子,便朝她笑了下,继续往自家去,进了院子里,看见石青山已经挑了空桶从屋里出来,两人迎面碰上,下意识便道:“谢谢你了。”
石青山仿佛有些错愕。林娇这才反应过来,忙改口道:“前几天就听你娘不停念叨说你要从书院回来。她正盼着呢,你赶紧回家去吧。”
石青山哦了一声,说:“你家缸子里水空了,我挑满再走。”说着又快步而去。
石青山不顾林娇阻拦,来回三四趟,终于把大水缸挑满,放下扁担时,林娇见他额头出了汗,微微有些气喘,能武还拉住他还不停问着书院里的事,有些过意不去,递过一条刚洗的布巾,笑道:“擦下汗吧。要是不嫌弃,带两个能武蒸的馒头回去,尝下他的手艺。”
石青山并未接布巾,只抬袖擦了下自己额头,然后拿过刚才放在桌上的褡裢,解开了。里面除了书本笔墨,还有个纸包。他拿了递给能武道:“阿武,给你的,酥烙。”
林娇瞟了眼,见纸包里果然是几块沾了糖粉样的东西。这种零嘴,不用想也知道是奢侈品。能武显得很高兴,手刚伸出去,却很快又缩了回去。虽看不见林娇,却仍朝她站的方向转过了头。
林娇想推脱,石青山已经开口道:“我也给我娘带了一包。这是特意给阿武的。”说着塞到了能武的手上。
林娇见他这样说了,再推脱便有些没趣。能武欢天喜地朝石青山道谢。石青山这才收了包袱往外去,林娇跟着送了几步。两人一前一后到了院子的篱门前,石青山突然停下脚步,转过了身,手上竟又像变戏法般地,多出一块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粉蓝色细布,脸微微有些泛红,低声道:“我知道你喜欢这颜色,这是给你的。”
林娇没提防吓了一跳。还没回过神儿,他已经把布搁在边上的石磨盘上飞快而去,这次是真的去了。

☆、第四章

林娇哎了一声,见他人转眼便从自家院子外的那条泥巴路上没了,盯着那块布看了一会,脑子里忽然蹦出几天前石寡妇过来串门子时的情景。
当时石寡妇一边帮她挑拣今春播种要用的谷种,一边说道:“阿娇啊,村里人都在背后说你的闲话,婶子我却不信,听见了还要骂她们几句。别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婶子我最清楚了。那些听风就是雨的长舌妇们,以后个个都要拔舌头的!”
林娇有些感动。又想起自己刚醒来那天,屋子里人虽围了不少,只看热闹的多,真帮忙的,也就只有她了。知道她人虽辣,说话也大嗓门,人却十分热心,刚要表示下谢意,石寡妇看她一眼,欲言又止。林娇最善察言观色,立刻笑道:“婶子还有什么话,只管说。”
石寡妇停下手上的活,凑近了些,这才低声说:“阿娇,婶子把你当自己人,也就不瞒你了。我家青山自小聪明,提起我儿子,十里八乡的哪个不知道,连书院的史院长对他也器重得很。那史院长,你也知道,祖上曾在朝中做过官,世代,是连朝廷都知道的大儒啊。我前次给青山送吃食和衣物过去的时候,院长夫人听说我来了,竟亲自招呼我请我吃茶,问了好些我家青山的事,又夸他前途好。夫人有个闺女,比我家青山小了几岁,知书达理那就不用说了。我瞧夫人虽没明说,我却也听出了几分意思,必定是相中了我家青山……”
石寡妇说话的时候,虽然尽量在掩饰心情,但说到最后,眉梢眼角的喜色是遮也遮不住。
林娇心想这是好事,正要恭喜几句,却见她忽然瞟了自己一眼,亲热地问:“阿娇啊,婶子这些年待你如何?”
林娇一怔,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问这个。自己到此虽不过半月,却也从能武口中得知她常过来帮忙的。自然郑重说,“婶子对我自然是好,处处照应。”
石寡妇笑了下,这才叹了口气:“阿娇啊,你男人从前替我家青山去打仗,一去就没回。虽说有当年我家男人那事在先头,只也是天大的恩情。如今撇下你一人和能武怪可怜的,做人不能忘本,婶子这才尽自己的力,能帮你几分是几分,这是在还恩。往后我家青山若是能出人头地,婶子自然也不会忘了你。咱们大夏国的寡妇也不是不能改嫁,你要是有这心思,跟婶子说一声,婶子会悄悄帮你留意下有没好人家。你年岁不大,样貌又好,也不愁嫁不到合心的,只那都是后话了。如今你既然还没出杨家的门槛,平日言行就要越发注意,千万别犯一时糊涂,害自己空想,也给旁人招来闲话……”
林娇记得石寡妇当时跟自己说这些的时候,眼睛一直在看着自己,有点试探的味道。当时还不大明白她说那些的用意,以为只是想起与黄二皮有关的谣言在劝自己,只是含含混混地应了几句。现在联想起片刻前石青山的一言一行,忽然醒悟了过来。
难道是石青山对自己,哦,不是,是对春娇日久生情,石寡妇知道了,这才故意在自己面前说了那番话,意思是提醒自己,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肖想不该得的东西,比如她儿子石青山?
这年轻人喜欢春娇,这一点林娇觉察到了。她对这个今天才见到的年轻人第一印象不错,但也仅此而已,却不知道春娇之前对他到底是何想法。
石青山虽然比春娇大,但按惯俗,却应该称呼她为“嫂子”,但是……想起石青山之前对自己的亲昵称呼和投过来的目光,凭女人的直觉,林娇觉得没那么简单。
这个认知让她大感不妙。
她初来乍到,之前的春娇在这个桃花村里,人缘明显混得也不好。现在唯一能给她搭把手说句话的,就是欠了杨家人情的石寡妇。石寡妇泼辣,眼里揉不得沙子,与她处了几次,林娇早摸到了她的脾气。且因为儿子石青山的缘故,她在村人眼中也有些分量,平日还算说得上话。只是欠老杨家人情是一回事,她的宝贝儿子和老杨家的寡媳搭到一处去,这却又是另一回事。石青山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眼看又有门好亲事,她这个做娘的,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与春娇这样身份的女人缠到一处去败了名声?
这样想来,上一次应该是她趁了黄二皮闹出的风波过来探自己口风的。要是坐实了她心中的疑虑,自己也就彻底得罪了这个村里目前唯一还能帮自己的人。到时候要再出什么事,自己可就真孤立无援了。
分清利害,尽量把有用的人拉拢过来,迟早能派得上用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条斗争法则。所以现在,她要想站住脚跟,就得巴结好这个石寡妇,彻底打消她的疑虑,让她相信自己对她儿子没有丁点的念头。要不然万一那个陈百天夫妇生事,自己连哭都没地儿去了。
早明白这一点就好了!
林娇有些后悔,悔不该刚才居然没拦住石青山。他替自己挑水来回好几趟,肯定落入了旁人眼中,说不定现在已经传到了石寡妇耳朵里了。她本来就有心病,这下只怕心病更重。
石青山留下的那块布料,颜色是雨过天青的蓝,虽不是绸地的,却也是乡下少见的细布。要是春娇还在,看到他送的衣料,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反正现在在林娇眼中,这就是块烫手的山芋,越早抛掉越好。
林娇已经打定了主意。拿过布料回屋找了块粗布把它包了起来,正要叫能武一道作陪去石寡妇家,突然听见院子外有人在喊,放下布兜出去一看,是个面生的乡下妞,黑壮黑壮的,嘴唇有些厚,穿件洗得泛白到处是补丁的靛蓝粗布褂子,一双光脚踩地,看脸模还带了些稚气,也就十五六的样子,个头却比林娇高出一大截。林娇知道她叫招娣,是族长杨太公家的粗使丫头。
“老杨家的,你家叔叔在我家老爷那里,叫你过去。”
招娣粗声粗气、几乎是嚷着说完,翻了个白眼,扭头就走。
林娇心中咯噔一跳。
是祸躲不过。只是没想到,那对叔婶这么心急,这么快就动手了。
“嫂子,你别怕,我陪你去!”
身后传来能武的声音。林娇回头,见他一只手扶着门框摸了出来,眼睛圆睁。
“放心嫂子有主意的。你去歇下,睡一觉也好。”
林娇牵着能武回屋,这才觉到他手心有些凉,想必是紧张所致。
能武看不见自己这个嫂子,对她样貌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自从娘没了,他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她了。他一向觉得这个嫂子温柔和善,对自己好,却也胆小的很,从前好几次半夜醒来时,听到隔壁屋的她一个人低声抽泣的声音。每逢这时候,他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恨不得自己眼睛能看见,再快点早点。但是这段日子,他却感觉到了自己这个嫂子自从投河被救醒后,身上仿佛发生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比如说走路,从前他听习惯的脚步声落地很轻,带了些小心翼翼,现在却重了,从脚步声来想象她现在走路的样子,应该是抬头挺胸,而且步伐挺快的。还有她说话的方式。从前她时常会下意识地叹息一声,他听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办”,但是现在,半个月了,他一次也没听到那三个字从她嘴里冒出来。与自己说话时,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带了商量或问询的口吻,而是各种直截了当的指令。
他自从眼睛看不见后,听觉便敏锐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的感觉肯定没错。这让他有点高兴。说实话,从前的嫂子待他好是好,却总让他感觉到没有主心骨,有时睡不着觉,心中就会有恐惧,是那种不知道明天到底会怎样的恐惧。但是现在,投河后醒来的嫂子,让他产生了一种找到依靠的安心。
他喜欢现在的这个嫂子,并且在心里期盼她能一直能这样下去。所以刚才在屋里,一听到招娣的嗓门,心就悬了起来,知道那件他和嫂子之前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怕她又变成原来那个胆小的样子,所以立刻摸着墙到了门口,告诉她自己愿意陪着她去。现在听到她的声音,他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些。
她还是他期盼中的那个嫂子,并没被这事吓得打回原形。
“嫂子,我要跟你。我不要跟我叔叔一家!”
能武还是有些担心,抬头看着林娇,又说道。
林娇望着能武的眼睛说:“阿武,只要我在这里一天,就不会丢下你不管。”
***
族长杨太公在全村辈分最高,家里三十几亩的水地,旱坡地四五十亩,算是方圆几个村里地最多的地主了。房子是座祖上传下来的三进四方围宅,大门是砌了青砖的黑漆门,门口蹲了两只石狮子,门上还安了两个铁铺首,这样一来,一下就和村里其它的房子区别了开来,颇有些器宇轩昂的气派。
林娇跟着招娣从偏门进往议事堂而去。来的路上,她曾试着引招娣说话,想探听下那边的情况到底怎样。只她嘴巴很紧,又或者是不屑和林娇说话,始终一语不发,只顾甩开大脚丫子走得飞快。林娇感觉到了这小妞对自己的不善,也不知道从前的春娇到底怎么得罪过她,晓得打听不到什么,便也闭了嘴。
“进去吧!”
招娣在步阶前停了脚步,朝里面呶了下嘴,目光里带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林娇深吸口气,定了下心神,步上台阶迈进了门槛。

第5章

杨敬轩回了自己村北的那座祖传宅子,下马推开门,见院落的泥地里还积着几天前下雨的黄泥水,到处坑坑洼洼,泥夯的土墙上青苔遍布,檐角张了蛛网,瓦松草长得几乎有半人高,连瓦都被顶到了一边,比起前次回来,破败更甚。心想这次既然回了无论如何要整下。
这座三进的宅子,从前和杨太公家的一北一南矗在村子两边,算最显眼的了。如今他虽不大住这里,毕竟是祖上留下的,就这样任由荒败下去也不好。
杨敬轩牵着老马到了后面的马棚,见马棚的茅顶也漏了几个大洞,阳光束子东一道西一道地漏下来。这是晴天,要是下雨,那往下漏的就是水了。把缰绳往马棚柱子上一系,拎了挑土筐出去,想挑些泥先把前头院子的地先给填平夯实,再来修马棚。刚出门,就撞见杨太公家的丫头招娣气喘吁吁地跑来,光脚糊满泥,看见他仿佛有些畏惧,缩着脖子小声说道:“大老爷,我家太公听说你回来了,喊我请你过去哩,太公说有事。”
乡人知道他被县令请去当捕头,掌着一县的缉凶和肃盗。从此看见他时,再没人叫他名字,必定恭恭敬敬地称大人或大老爷。他从前纠了几回,见依旧不改,也就作罢。听到杨太公有请,想必是有事,自己正好也有事想找,点头便过去了。到了杨太公家的的议事堂——就是上房的明间,见不但杨太公在,族里另几个长者和杨百天也在,略微一怔,便猜到叫自己过来所为何事了。
“大河啊,你来了,快坐快坐。”
杨太公看见杨敬轩,显出很是高兴的模样,招呼落座,站在一边的杨百天赔着笑脸点头哈腰。
大河是他的小名。乡下的娃,出生后一般没有大名,都是石头锤子驴拴狗蛋地叫着,觉着这样容易养活。那些过得去的人家,等小孩到了七八岁启蒙的时候,就会请先生给取个大名记入族谱,方便光宗耀祖。他的大名敬轩就是七岁入学时取的。如今大河这小名,也就村里辈分高的年长之人敢叫。
杨敬轩落座之后,寒暄几句,杨太公便对杨百天说:“大河也来了。你的事赶紧说说,说定了就拿主意。”说完双手拄着拐杖,闭目养神起来。
杨百天哎了一声,挪到杨敬轩跟前,刚要开口,忽然觉着自己又太靠近了,怕他不喜,忙不露痕迹地往后挪了一点。
杨百天年纪比杨敬轩大了一轮还不止,又是平辈,在他面前却这么小心翼翼,也不是没缘由的。说起杨敬轩,在本村也算是个有说道的人。
原来也不知道是哪朝哪辈开始,那会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又逢了大灾年,连换着吃娃的事儿都成了寻常。一帮背井离乡的人在路上渐渐滚团。人多了,自然要有个主事的。这杨敬轩的祖宗爷爷能力出众,被推举为首,带着大伙寻落脚之地。说有一天发现少了两户人,祖宗爷带人找到的时候,见地上架了两口烧水的锅子,里面水咕嘟咕嘟冒着白烟,男人手上握着尖刀,女人正死命抱着娃呼号。祖宗爷上去二话不说,掏出刀解了自己裤带,手起刀落从自个大腿上削下两片血淋淋的条肉,一左一右丢进锅子里,血红着眼对着俩男人说:“你们推举我当头,是信我。如今我无能,让你两家落到要互吃娃的地步。这俩娃的命留下。往后你俩熬不住,跟我说一声,我割肉给你们吃就是!”吓傻的男人当场丢了刀痛哭,而祖宗爷也因了这壮举镇住了所有的人,自此死心塌地。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带着一帮人迁到了此地,定居下来垦田辟荒。自那时起,就有个铁打不动的规矩传下来,族长必定出自杨家长房长孙,且这一项,被载入族规首页首条。传了不知道多少代,到了杨敬轩爷爷当族长的时候,最后养大成人的就只有杨敬轩的爹。偏偏他人到中年,进城竟被人教唆染上赌博的恶习,开始还只是偷偷搬家里的香炉烟缸出去当卖,到了后来,竟瞒着杨敬轩的爷爷偷地契出去当,等老爷子发现时,家里的二十几亩水田被当了大半,当场气得背过了气去,没几天就撒手而去。没了人看着,他更肆无忌惮,没一年,杨敬轩的娘也丢下十四岁的杨敬轩和十二岁的女儿兰芝,气得病死了。第二年,杨敬轩的爹在县城酒馆里喝得醉醺醺,回来路上不小心栽进河里淹死了。这时候的杨家,已经被败得只剩一座宅院和两亩水田,那还是杨敬轩的娘悄悄藏起了地契才留下的。
出了这样的事,宗祠族长的人选,就变得微妙起来。一半村人觉着,杨敬轩的爹虽然混账,但他祖上功德摆在那,祖宗之法更不可废,该循了旧律,这几年先由族里几个老人撑着,待过几年他成家了,族长还由他当。另些人却觉着他家既出了这样的事,可见败德,且杨敬轩年岁小,更看不出往后品行,嚷着要另推举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族长,以造福本地乡民,推了杨太公出来。反对者却在背后传杨太公悭吝,远不及杨敬轩的爷爷,自然不松口。于是族长之位空悬了几年,期间宗祠之事,都是杨太公与族里的几个老者一道议定。渐渐杨太公声望渐起,到了最后,两边人越闹越厉害,甚至要打起来。
这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村人正抵角抵得欢,就碰到朝廷征兵的事。当时十八岁的杨敬轩已经长得顶天立地,有一天忽然站了出来,将全村的人都集到了祠堂,宣布自己担一个征兵的名额,族长之位,因杨太公德高望重,恭请太公就任,焚香告祭祖先。
这个决定,当场把村人惊得目瞪口呆,杨太公连连推却,见杨敬轩态度坚决,最后只好勉强答应,却当场宣布,自己决无意侵这族长之位,他日杨敬轩归来,必定将位子让出。于是这场纷争了数年的族长之选,终于尘埃落定。杨敬轩把家里的最后两亩水田和所有家当给了妹子当陪嫁,风风光光地把她嫁给几十里外给自己小时候启蒙过的丁先生的小儿子,把屋子的门一关,便去了北边打仗,两年前才回来,背着一同出去的其他九人的遗物,牵了一匹老得掉牙的马。当年一身灰扑扑的粗布衣服出去,如今还是一样。唯一的变化就是现在的杨敬轩,沉默严肃得叫人不敢在他面前笑。
杨敬轩去北边打仗的这五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村人不清楚。有胆大好奇的人凑上去问,他也不过笑笑,半字不提。只越这样,村人就越好奇。渐渐地村里人背后都传言,大概是他杀人杀得太多,身上附了洗不掉的煞气,这才成了如今这般模样,这是好事,能吓退一切大鬼小鬼。有当年老族长的忠心者这时候便站出来,提了当年杨太公在宗祠列祖前应过的诺言。
杨太公这几年当族长,当得不是很服众,有人既然提醒,有人自然认同。虽然没当面提这事叫杨太公难看,只背后里却难免嘀咕起来。嘀咕的人多了,自然也就传到杨太公的耳朵里,他老人家几天几夜没睡好觉,挠心挠肺地难过。
其实从杨敬轩回到桃花村的第一天起,杨太公就开始夜不思寐了。他原来以为自己这个侄孙会一去不返,那自己就坐实了这梦寐以求的族长之位,等自己归天,就是他的儿子继承,然后是孙子重孙,世代传承。没想到他现在好生生地回来了,虽然看样子是没混出什么名堂,但他祖上几百年族长当下来,在族人中积下的余威哪里说没就没?要是这当口他朝自己开口,自己是该把族长之位拱手相让呢,还是死占着不放?
也怨不得他有这样的心思。杨太公生来就对田地有近乎狂热的爱。在他看来,田地里黑黝黝肥土散出的那种牲畜沤粪味道,远比过年时铁锅里大火炒出的腊肉还要香。捏着泥巴感觉到它从指缝里挤出去的时候,连女人肉呼呼的胸脯都比不上。从前杨敬轩爷爷还掌族权时,他就靠了世代积累和自己的精明算计,田地房子已经整得不比他家差。现在他家败落,当年被他爹当了的那些水田,后来全都是被他偷偷给买了过来。看着连成大片的终于归了自己的田地,他恨不得躺下来打滚几圈才好。只不过怕被乡人背后议论自己不厚道,这才瞒了下来,悄悄让佃户耕种,打算再过几年,村人渐渐把原来的族长那家淡忘掉的时候再公开,再等着看村人吃惊而羡慕的表情。现在族权不归他,简直天理难容。但是自己当年是在全族人面前放过话的,而杨敬轩居然真回来了……杨太公悔得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连他的儿媳妇田氏,背地里都恨恨地对着自己男人埋怨公公老糊涂:“你说爹,从前干嘛死要面子说那话,这下可好,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了……”话没说完,被同样恼火却没地儿出气的男人一个巴掌扇了过去,于是委屈地捂住脸吱哇吱哇呜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