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是朱红灯大哥救的,我今日要请他兼做大刀会的总舵,坐这把交椅!”说罢,就要去扶朱红灯升坐。

  朱红灯微微一笑,将王子铭往虎皮交椅上一按,朗声说道:“王总舵,你别推让,请听兄弟一言。

  “这大刀会是你辛辛苦苦创立的,成立这一份基业,聚集这一众弟兄,都是你的心血。我朱红灯何德何能,怎好兼大刀会的总舵?

  “子铭兄,这不是私人授受的事。恕我直说,义和团不是我朱红灯一个人的,大刀会也不是你王子铭一个人的。我们都是反胡虏、反洋人,都是一条线上的朋友。我们只应问怎样才能生出更大力量。你做大刀会的总头目,比我做要好得多,对我们整个事业更有益处。你也不应拿这个位子让给我!”

  朱红灯侃侃而谈,全是从大处着眼。这也是朱红灯的过人之处。他明知大刀会乃是王子铭一手创办,历史渊源关系之深,断非自己一手接掌过来,就可指挥如意的。让他继续做下去,对义和团的事业,会比自己做更有益处。

  朱红灯所料不差。大刀会一众头目,起先听得朱红灯帮助大刀会肃除好徒,并救了他们总舵的性命,都很感激,眼光齐齐射向朱红灯这边,表示敬意。到听得王子铭要把大位让给朱红灯时,却又齐都惊诧失色,纷纷耳语,那份激动之情,旁观者看得很清楚。这因为“感激”是一回事,但若换陌生的朱红灯来替代他们追随多年的王子铭,却又非他们所愿。幸得正在大刀会的头目心情波动之时,朱红灯一席谈话,大公无私,推掉大刀会总舵的位子。他们又不禁心悦诚服,平静下来,这时又齐齐看着王子铭,希望他趁此转篷,收回成命。

  王子铭这时反而很是踌躇,他是个直肠汉子,既然说出要让位给朱红灯,再收回这话,可觉得怪不好意思。

  正在王子铭踌躇之际,翦二先生越众而出,大声说道:“王总舵不必推让了。大刀会与义和团都非寻常帮会可比,不在乎互争地盘。你与朱兄也非普通江湖人物可比,不必像一般绿林中所讲究的那套‘义气’一样——谁于我有恩,我就把位子让给他。朱兄说得好,应该从整个事业上着眼,大刀会的总舵当然以王兄较为适宜。

  “老朽的意思是:大刀会与义和团都是一家,两家联盟起来,同进同退,同甘同苦吧。你们看如何?”

  大刀会头目满堂喝彩,齐都赞成。王子铭不便再让,就照翦二先生的意思办理。并推朱红灯做盟主,朱红灯想推让,也给翦二先生压住了。

  自此,义和团和大刀会结成了一家,朱红灯与王子铭也做了结拜兄弟。

  星子岩前,张灯结彩;大刀会里,喜气洋洋。义和团与大刀会化干戈为玉帛,朱红灯与王子铭变仇敌为弟兄。庆祝三天,宾主尽欢。义和团以前被大刀会捉去的头目杜赶驴也自然释放,参加盛会。

  只是盛会不常,华筵难继。三天后,朱红灯已将两家联盟后所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发展的路向,加以解决,加以规划,他是不能不回去了。而太极陈与翦二先生等武林前辈,也都兴尽告辞。

  朱红灯等一众英雄,这番虽历艰危,却意想不到的将义和团与大刀会纠纷,顺利解决,正是入山时满怀烦恼,出山时眼笑眉开。众人心情,都极畅快。只有上官瑾却恰恰相反,他与王子铭、杜真娘告别,步出星子山时,却没精打采,郁郁不欢。朱红灯瞧在眼里,放在心内,却没有说什么。朱红灯又与太极陈谈起丁晓这个孩子,太极陈谈起他改名姜日尧,来拜师的情形,大家都不禁失笑。朱红灯对丁晓很关心,叮嘱太极陈叫他学成之后,前来相见。

  太极陈、翦二先生、韩季龙等下山后就各自分散。剩下来朱红灯与上官瑾并肩而行,朱红灯看着上官瑾郁郁不欢,情知他是念着杜真娘。朱红灯又想起太极陈说丁晓改姓姜的事,心中不禁暗暗好笑:这一老(上官瑾)一少(丁晓),似乎都陷入情网中了。他心中突然起了一个念头,逗上官瑾道:“你看大刀会的女营强还是咱们的‘红灯照’(义和团女团员组织)强?”

  上官瑾想了一想,答道:“我看是大刀会的女营强一些。”

  朱红灯立即接着他的话说道:“因为有杜真娘的缘故?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女豪杰帮忙训练,自然不同了。可是……”

  上官瑾不知朱红灯的意思,但见他说得认真,虽有点不好意思,却也认真回答道:“我看就是这个缘故。咱们义和团的‘红灯照’可的确缺乏会武艺、有魄力像杜真娘这般的人物呢!”

  朱红灯笑了笑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多招纳一些女中豪杰。我倒想起我师父的孙女儿姜凤琼,很希望她能参加‘红灯照’。以后咱们还要多和杜真娘联络,请她指点一下怎样训练女兵们的方法。”

  上官瑾听了大为赞同。当下朱红灯就和他约定,请他在回到义和团总舵,处理一些事务后,就到保定去探访姜老头子和他的孙女,虽然姜老头子未必肯出山,但经常保持着联系,也许会说动姜凤琼来帮忙。朱红灯深知年轻一代的顾虑比较老一辈少得多。朱红灯也想帮忙上官瑾与丁晓完成心愿。

  不料上官瑾去保定回来之后,带来的消息却是:姜家在半个月前,已经搬出保定,不知去向。

  据传闻所说,他们是被仇家迫迁,然而实在情形,却没人知道。朱红灯听了大为奇怪,以后也曾托江湖朋友找寻他们的下落,却都得不到确讯。

  义和团与大刀会联盟后,声威更盛;加以朱红灯改变策略,把“反清复明”的口号改为“扶清灭洋”,民众参加的更多,终于迫使满清统治者不得不承认义和团是合法团体,于是发展极为迅速,北方几省都有义和团的组织,尤以山东更是义和团的天下,只荏平一县,就有拳厂八百多家(义和团与清廷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详见拙著《龙虎斗京华》一书)。朱红灯甚为兴奋,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师父姜翼贤和师侄女姜凤琼,却不无遗憾。

  但虽然姜凤琼不来,义和团的“红灯照”仍然是日益发展,抗法名将刘永福的妹子刘三姑参加了,杜真娘的女营和“红灯照”的联络也极为紧密。上官瑾经常做义和团与大刀会的使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按下义和团不表,先说姜家祖孙之事,你道姜老头子与红衣女侠何以下落不明,原来就是在义和团日益发展之时,他们却历尽沧桑,遭遇大变。

  当日朱红灯入保定,劝师父出山。姜老头子虽然赞成义和团的事业,岂奈英雄垂暮,豪气渐消,加以顾虑甚多,不愿心爱孙女冒奇危、历大险,竟存了明哲保身之心,愿得一佳婿以终余年之想。拒绝了爱徒之请,留恋家园。

  谁知姜老头子虽然想安安静静的度过余年,世局变化,却不容许他超然物外。朱红灯去后,保定城里随即沸沸扬扬,传出丁剑鸣的独子丁晓拒婚出走的消息。姜老头子情知丁晓定是朱红灯引去的。但他和丁剑鸣既非知交,素鲜来往,而且心里也一向不屑丁剑鸣为人,自然不会去通知他,本来了晓的出走,与姜老头“痛痒无关”,只是他却注意到自己的孙女大为异常,谈起丁晓的出走,她似乎很是兴奋,但兴奋之中却又掩不住抑郁之情。他不知道,引丁晓出走的,不但是朱红灯,也有自己的孙女在内。而姜凤琼对义和团是向往的,她以为了晓这次去一定参加义和团,心中颇为他高兴,却又为自己不能过有光有热的日子而郁郁不欢。

  姜凤琼的抑郁,已引起姜翼贤的烦恼。谁知还有令他烦恼的,是丁剑鸣竟找上门来,问他可知道了晓的下落。原来了剑鸣听索家武师说起当日了晓打猎,帮姜凤琼和他们“为难”的事,这班人所说自然加油添酱,把了晓说成是姜凤琼的知交。丁剑鸣对姜凤琼的印象一向不好,听后竟怀疑丁晓为了她这才拒婚出走。于是立刻去找姜老头子询问。

  姜翼贤一听丁剑鸣竟向自己问丁晓的下落,满怀不悦,立刻给他碰了回去!面色一沉,悄声说道:“你不见了儿子,怎问起我来?我可没责任替你管教儿子!”

  丁剑鸣嗫嚅说道:“听说令孙女与他相熟,顺便来问一声,别无他意。”

  姜老头子面色涨红,怒道:“满口胡言!你把我孙女儿看成什么人?莫不成她会把你的儿子藏起?丁剑鸣,你别看我年老,我还不能随便由人侮辱!你别到这里来乱说混帐话!”姜老头子说到这里,倏的起立,把手一挥道:“请!请!你自去找你的宝贝儿子,我这里不敢留你这个贵客。”姜老头子是明着下逐客之令了。

  丁剑鸣给姜老头一番抢白,说得跼天蹐地,甚是尴尬。他只是闻说姜凤琼和他儿子“有交情”而已,而这“闻说”,究其实也不过在打猎时见过面。他一时情急来问,如今给别人反问起来,这可没法子解说。弄得不好,还会担上“伤人闺阁”的罪名。丁剑鸣虽然一向心高气傲,可也不能不咽下这口气,交代了几句:“我这不过是来问这么一声,也是见老前辈交游广阔,希望老前辈得到什么风声时,能通知一下,实无他意。你老不谅,就此抹过。我告辞了。”说罢微微一揖,倏然转身,洒大步走出屋来。背后听得姜老头嘻嘻地冷笑。

  姜老头子给丁剑鸣这一问,直气了几天,可是料不到还有比丁剑鸣找儿子更麻烦的事在后头。过了约摸十天,地方上的团练竟然请他去问,问朱红灯是他的什么人?是不是到过他家住?姜老头子一听,心内暗惊,强自镇定答道:早年时是曾经收过一个姓朱的徒弟,但却不是叫做朱红灯。这个徒弟出师后十多年,渺无音息,从未来找过他。姜老头子这番话,自然是想摆脱关系的。不过有一点真的是:朱红灯在师门时的名字是朱聚贤,“红灯”这个名字,是他创义和团时才改的。姜老头子奇怪:江湖上也很少人知道朱红灯就是他的徒弟,何以这条街上的小官儿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