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桑梓再看霍翎,霍翎今日打扮与往常无异,赤红常服,长发高绾,尽束于小金冠之中,远远望去英挺非凡,正是年少气宇最盛时,满京城的年轻男子能与之比肩的,竟没有几个,难怪孙留芳会少女心思毫无遮掩的写在脸上。姜桑梓从前感触不深,今日却忽觉这男人招人得很。

不知怎地,她又想起太子良娣一事来。按制大安太子的后宫嫔妃从太子妃往下到奉仪,能有四十九人,仅次于皇帝,便没有这孙留芳,日后也有其她人。她早已知晓,明白自己将来要为后宫表率,一举一动也都会牵涉姜家,她已预备要做个贤良太子妃,怎知大婚未了便遇易魂,她成了江善芷。这段时间与霍翎相处着,与其说是夫妻,倒更像是平辈论交的朋友,一来二去她竟忘了这些事。

如今突然被提及,平静的心好似有针刺入,疼就那么一点,痛也只那么一下,毫无缘由。

就这闪神的功夫,孙留芳已经拉着她跑到坤安宫外。霍翎宫门前停了步伐,孙留芳拉着她一同向霍翎和太子妃行礼,霍翎礼貌笑着,免了两人的礼。

姜桑梓闷闷地看霍翎一眼,他勾起唇角,露出半边酒窝,与她对望一眼,并不多说,倒是江善芷看到她格外开心,奈何她手里抱着雨过天青的胆瓶,瓶里插着几枝早春俏桃,正要献给江婧,故也没法和她打招呼,只眨巴了眼睛,先跟着霍翎进了宫。

“江姐姐,你看到没有,殿下朝我笑了。”孙留芳咬着唇痴痴看霍翎背景。

姜桑梓“嗯”了声,心里只道,他又不是木头人,见人自然要笑,至于这么大惊小怪么?

有什么可稀罕的!

“殿下真真是人中龙凤,果非凡夫俗子可比,可惜配了那么个俗物,除了张脸便满腹草包,哪里会是殿下的知音人,难怪殿下迟迟不肯与她圆房。”孙留芳笑忽又一收,忿忿道。她未指名姓,目光却恨恨看着江善芷背景。

姜桑梓便知道,俗物、草包,这形容的都是她。

“待我进了东宫…”她说着脸色羞红,看到旁边的姜桑梓心神一醒,猛地察觉自己说多了,犹豫地看了姜桑梓一眼,她定神试探,“江姐姐,常听人说你与殿下青梅竹马,如今皇上有意为殿下再挑几位妃嫔,不知姐姐…”

“没兴趣,我江家嫡女,宁为平民正头妻,不做皇家富贵妾。”姜桑梓不待她说完就冷冷开口。

听到妻妾之言,孙留芳脸色一变,刚要发作,却又想起若“江善芷”不入东宫,她便少了最大的对手,心又定下,嘴里仍酸道:“是,姐姐志向远大,将来必是公侯夫人,诰命加身。

姜桑梓懒得理她,抬脚先进了坤安宫。

坤安宫里今日热闹,三月初五佛诞日,除了南华寺有大型法事外,照例后宫要设素宴三日,还要在京城布施十日,行善举积功德,江婧如今就忙着筹措此事,今日恰好将后宫诸妃都召来商议,看以何名目布施,又如何布施方妥。

江婧与众人聊起布施之事,说来说去均无好法,孙妃忽荐了孙留芳,只说她心里有一策要献予皇后,江婧便允了。

“留芳便斗胆献策,请皇后娘娘与诸位娘娘勿怪。”孙留芳含笑站在殿上,谦道。

殿下坐了不少人,除了几宫娘娘外,便是坐在江婧下首第一位的太子与太子妃,以及拉着姜桑梓坐在他们对面的霍熙平,满殿十多双眼睛都看着孙留芳。

“孙姑娘但说无妨,你们这些年轻后生,主意素来多,也新奇,本宫今日便好好听听。”江婧坐在殿上爱怜笑道。

“留芳以为,往年布施不过是以后宫之名,在京郊设粥棚广施流民贫者,影响并不深远,不若以太皇太后之名办个慈卖会。”孙留芳不再推却,敞言而谈。

“慈卖会?”江婧不解。

“正是。娘娘可广邀京中各府的诰命夫人参加,有善心者捐出一件宝贝,鉴定后标上价码,请前头的爷们根据喜好购下,购宝所得银两尽数捐出,可购衣食药,捐助困苦百姓,而所有捐物之人与购宝之人的名字可刻功德无量牌,送往南华寺悬之以召世人。此法一则可求助贫苦之人,行善积德;二则可令善举不再只是宫中例行公事之举,而是成为所有人都可参与的好事;三则让世人知晓我大安以仁善治国,行善举,施仁政,足以令天下百姓安居。”

孙留芳侃侃而谈,落落大方,所言之物均叫人眼前一亮。

即便明知她是在故意卖弄,姜桑梓也不得不承认,她这番话确能打动人,就连霍翎也听得津津有味,似有赞许之意。

“哼,以为自己孔雀么?”只有霍熙平看不惯孙留芳这套,从鼻子里哼出声来。

姜桑梓刚要笑,就听殿下传来洪亮声音。

“说得好!好一句以仁善治国,行善举,施仁政!”

满殿的人都站起躬身屈膝,江婧则从殿上下来,亲自迎了出去。

“参见皇上!”

霍汶到了。他踱步进来,先扶起江婧,才道:“都免礼吧。”

众人起身后,他方又携着江婧的手走到孙留芳面前,笑道:“你说得不错,看不出你小小年纪,竟有些见识,倒比你那父亲好多了。”

孙留芳不想自己一番话竟入了皇帝的耳,心里大喜,忙又屈膝领谢,礼毕起身时不忘悄悄看了霍翎一眼。

如此,该能叫他另眼相看了吧?

“婧婧,你瞧瞧,孩子们都大了,我叫你别老操这么多心,你总不听,有些事能放手的就让她们办去。”霍汶仍携江婧的手迈到殿中主座。

江婧不自在别开头,这么多年了,不管有没外人,他只唤她小名,她说了不知多少次,他总也不肯改,叫外人听了笑话。好在殿上都是宫里老人,早也习惯,纵有嫉恨此时也无人敢显,便仍一派和顺。

“自桑梓进宫,我已少操许多心了,东宫的事我早撒手不管。”江婧笑笑,夸起“姜桑梓”来。

霍汶不动声色看了眼江善芷,脸上的笑淡了些:“哦?那倒是省了你不少事。”

语罢,他又朝江善芷开口:“你如今已是太子妃,理当为你母后,为太子,及至整个大安朝分忧,朕刚才没听见你说话,关于佛诞日布施之事,不知你有何建议?”

此语一出,满殿目光都集中到江善芷身上,江善芷懵然,不知为何皇帝会突然把问题抛给她。霍翎蹙眉,他知道原因。他未与她圆房之事瞒不住帝后,加之江善芷的“太子妃”表现平平,外人看来“太子妃”不成气候,并非储君正妃,更非未来国后之人选,皇帝已对此有意见,前两天又问过他另纳良娣之事,被他拒绝,恐怕这是刻意试探来了。

“父皇…”霍翎想替江善芷圆场。

“你别说话,我想听她说。”霍汶挥手打断他的话。

霍翎眉头紧拢成结,望了眼远处的姜桑梓,姜桑梓却只盯着江善芷,满目忧急,正替阿芷担心。她还不知良娣之事…

江善芷被人盯得心里生怯,皇帝的目光又极严厉,更让她惶惶,正慌乱着,她抬头便瞧见姜桑梓的眼。她忽记得自己如今正顶着姜姐姐的身份,若是没说好,便要叫人小瞧,当下也不哪里来的勇气,将心一横,便开了口。

“儿臣也有一计,只不知当说不当说?”

“噢?说来听听。”霍汶点头。

“孙姑娘之法极好,然则我大安在父皇治下国泰民安,并无战乱祸事,加之上苍庇佑,近年风调雨顺,民康物阜,是以举国皆安,疆域稳定,困苦者甚少,花费如此大的物力财力捐衣食予人,反会助长那起不事生产之人懒散之风。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儿臣愚见,若要困苦者彻底摆脱贫苦境地,单靠一时之善是不够的,还需皇上广扩国力,令贫苦者有业可从,有技可依,方为长远之计。”江善芷初时说话还有些磕巴,可越说却越顺溜。

孙留芳听她一上来就驳斥了自己的计策,不由变了脸,再一看皇帝却听得认真,还频频点头,似乎极为认同,她心有不甘,便插言:“那太子妃有何良计?”

说来说去,也没听到她的主意。

“儿臣以为,当前有一事,比之捐物善举更为要紧。积德行善,便是救人脱离苦海,如今我大安朝正有许多人深陷苦海而无力自拔,而此事又关乎我国运国力,是以乃是当务之急。”

“竟有这等大事?你细说说。”霍汶敛笑道。

“儿臣所说之事,便是欢喜毒泛滥一事。欢喜毒已在京中盛行,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想必其他地域也一样。而这欢喜毒尤喜勾诱少年服食,一但成瘾便难以戒断,终生为患。这些少年是我大安未来的国之栋梁,若是他们被毒所控,便相当于我大安之未来沦为他人掌中之物,这其中危害,皇上当比儿臣更加明白。”

听到欢喜毒三字,霍汶脸色顿时沉下,四周的人皆面面相觑,便是霍翎和姜桑梓,也未料到江善芷竟扯出此事来。

“皇上,殿下的慎戒堂除了可断人毒/瘾之外,亦是将此毒之危害召之天下之途径。可惜世人愚昧,受虚荣心作祟,不肯踏足,儿臣以为,若能借佛诞日之机会,令天下人知道此毒之害,知道慎戒堂的存在,方为真正造福苍生的善举,且福泽子孙。”江善芷说着曲膝而拜。

姜桑梓闻言彻底惊呆,这些东西无人与江善芷提过,她仅凭着在慎戒堂上一日所见,便看透如今慎戒堂所面临的局面,当真叫人诧异。看来江善芷这人在小事小节上迷迷糊糊,然大是大非之上,竟比任何人都来得清醒。

此言太过大胆,霍翎面色已沉,皇帝本就反对他将欢喜毒之事召之天下,就算是慎戒堂也只是他力争之后的尝试,如今却叫她一语道破,也不知如何收场。

果然,霍汶面无表情,君王之威倾泄,那目光再不是看着儿子媳妇的眼神,锐芒万道,竟似在朝堂之上面对百官。

作者有话要说:啊,甜文要发展成爽文一下。

第45章 异彩

殿上鸦雀无声,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江善芷身上,但旁边的一切目光都不及此时霍汶望来的眼神,无形的压迫感仿佛有形之山峦,逼得人喘不过气。江善芷已被帝王君威压得心慌, 姜桑梓替她捏了把汗, 双手攥得死紧,心里各种念头闪地, 努力想如何破除这僵局。

孙留芳见势已乖觉退到一边, 将争强之心收起, 只看好戏。欢喜毒一事上皇帝反对太子的想法她是知道的,太子妃竟在这场合里提及, 不是自寻死路么?何需她再出手。

“你既然提了这建议, 想必心里有主意,那你说说, 如何借佛诞日的机会,让天下人知道欢喜毒之危与慎戒堂之意?据我所知,太子早已着手这几件事, 可惜收效甚微, 如今慎戒堂门可罗雀,并无人愿意绑子求戒。”霍汶接过江婧递来的茶,抿了一口问道。

江善芷被问得慌乱, 一则她临时被问及,所答之言先前并未准备过,自然也没想过后续如何;二则帝王君威太重, 她心里纵有所思,也被搅得乱糟糟,难以成说。

“皇上,你把人吓到了。姜姜年纪还小,你怎好为难她?”江婧从霍汶手里接回茶搁到桌上,温柔开口打圆场。

“年纪小?婧婧,你当年嫁我为妻,将东宫尽掌手中,辅我帝王路时,也与她们一般大小吧?俞四射杀九王,助霍铮平息宫乱,好像也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少年血性,心志虽不成熟,却也如骄阳。她是翎儿之妻,储君正妃,若没有些胆量见识,怎配得起这身份?翎儿,你说呢?”霍汶拉着江婧坐下,眸中柔情一闪而过。他与江婧就这一个儿子,天下江山迟早要交到霍翎手里。霍翎倒还争气,从小到大没叫他失望过,偏这儿媳妇自嫁进天家后表现平平,也不得霍翎宠爱,到如今都没圆房。后宫不稳,势必影响前朝,叫他怎么放心?

霍翎已大,而他们都渐老,霍汶既想将稳固的江山交到霍翎手里,自然也希望霍翎对得起他交出,如今霍翎连自己后院都顾不全,又如何顾全江山?

“父皇所言甚是,然姜姜亦非无胆识之人,儿臣之心意,姜姜皆明,只是不足为外人道。”霍翎起身朝霍汶道,抬头时与姜桑梓目光撞上,她不自在地扭开头。

“按你意思,她今日所言,皆为你心中所想?你也打算在佛诞日期间将欢喜毒召告天下?”霍汶冷眼看他,越发严厉。

江婧低头轻叹,从小到大,霍汶对儿子都不假辞色,虽然知道这是为了霍翎好,可她难免心疼。

“正是。”霍翎应下。

“好,那你叫她说说,如何行事?”霍汶便道。

霍翎转头看江善芷,她似乎被这阵仗吓到,仍未有应对之策,他便又望向霍汶,正欲开口替她圆场时,却闻那边传来绵软声音。

“启禀皇上、娘娘,请恕阿芷无礼之罪,阿芷有些话想替太子妃说说,请皇上恩准。”

姜桑梓从人后走出,盈盈拜下。

见是“江善芷”,江婧微诧,以“江善芷”的禀性,一向少在这样的场合出声。

“今日只是闲谈,大家皆可畅所欲言,何来无礼之罪,你说吧。”霍汶知晓江婧所想,便温言道。

“谢皇上。”姜桑梓行过一礼,方续道,“太子妃此前曾来寻过阿芷,与阿芷商量过此事,只是尚无妥善计策,故才未禀告娘娘。《劝学篇》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事都讲求循序渐进的过程,更何况是此等关乎国家社稷之事,纵我等有心,也不可能凭借佛诞短短数日时间便一蹴而就。若想叫世人知晓其中厉害,与朝廷上下一心,则需日积月累的宣扬。”

她声音绵软却字字清晰,入耳似歌谣,不知不觉就叫人听了进去。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霍汶面色松泛,觉得今日这场面有趣极了。

“慎戒堂之所以迟迟无人上门求治,盖因京中受毒害之人大多为富贵世家子弟,而世家大族为保存颜面,多选择隐而不宣,宁愿将疮口遮掩以至溃烂,也绝不示之于众。而殿下此前多与朝中肱骨大臣及各大世家接触,为保颜面,诸位大人大概都有些抵触,故而才令殿下的慎戒堂无法彻底推行。依太子妃与阿芷拙见,佛诞只是个契机。前院既然壁垒牢固,我等或可从后宅着手,譬如行军作战,可是对手防御森严,我方也可从后方突破。”姜桑梓常听姜梦虎讲起行军作仗事,便以此作喻。

霍汶听这比喻有意思,翘起嘴角。

姜桑梓便继续道:“常言道,男主外,女主内,既然外面说不通,我们也可从里面说起。爷们不通情理,也许诸府夫人间有通情达理之人,知道了这毒的厉害之后,为救自己的孩子,或能明白慎戒堂存在的必要。我想并非所有母亲都愿意看着孩子堕落,为母则强,到时也许会有转机。”

姜桑梓说着冲江善芷飞了一眼,江善芷早已领会其意,心里那丝怯弱也因她的开口而荡然无存。思路清晰,江善芷便不再沉默:“正是如此。佛诞日在南华宫有高僧**,去的都是后宅妇人,我们可请高僧将欢喜毒的罪孽一一讲述,此为拯救苍生之举,我想他们必然同意。此外,我们还可将关于欢喜毒及与此有关的事例编撰成册,散入民间,不,绘成画,越简单越好,分给诸家夫人;再来也可请寒门士子帮忙,编作歌谣诗词,传至街巷。噢对了,后宅喜欢听些评弹曲戏,若是再请人编成曲目,就更好了…”

江善芷受她启发,一连说了数条举措,越说越起劲,竟忘了自己站在皇帝面前,只想一抒己见。她虽博览群书,可最多也只写些风花雪月的诗词,心里有些像男人一样的抱负,碍于这尊卑有别的环境早已掩埋,今日,却叫她抛开束缚畅所欲言。

纵是女儿身,大抵也能不逊男子。

霍翎坐回椅上,他听姜桑梓开口心便已定,如今亦捧起茶含笑听她两人畅言。

明亮眼眸间流转着璀璨星光,她鲜活生动叫人难以抵抗。他的妻子,可不输给任何人,盛世太平,她会是这大安朝最好的皇后。

“好!好!”霍汶忽拍案笑起,朝江婧道,“婧婧,我早说了不要小瞧他们,少年理当有此热性!”

姜桑梓与江善芷早说得口干舌燥,如今叫皇帝一夸,才忽想起自己竟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不由各自脸红,不好意思低下头。

“是,臣妾自是不皇上,目光如炬,一眼就瞧出这些孩子非同凡响,臣妾佩服皇上。”江婧掩唇笑起。

“那朕替你拿主意吧,佛诞日的布施便按孙家姑娘的法子。”霍汶朗声宣布。

孙留芳被遗忘许久,正不甘心,此时闻言大喜,忙欠身行礼。

霍汶的话却没完:“关于慎戒堂之事,太子妃与阿芷之法倒也有些意思。翎儿,你可愿与父皇赌一回?”

“父皇?”霍翎起身揖首。

“给你半个月时间,到佛诞结束之后,你带着你的这些军师,若能让五品以上官员主动将染毒之人送进慎戒堂,我便允你此前想法,若是不能,慎戒堂就此闭门。你可敢?”霍汶走到殿中,与霍翎对站而视。

幼子已大,也有了他当年风范,也不知该感伤还是该骄傲,唯有感慨一句,岁月不饶人。

姜桑梓与江善芷对视一眼,均急切看向霍翎,这赌局不好应。

霍翎微笑,一揖到底:“儿臣愿与父皇赌这一场。”

从坤安宫里出来,江善芷以太子妃之名邀姜桑梓去了东宫,两人都闷闷地跟在霍翎身后。

霍翎走了几步,发现身后无人出声,便转头问她两:“你们两个刚才嗓门倒响亮,现在哑了?”

姜桑梓与江善芷蔫蔫对望一眼,姜桑梓忧心忡忡开口:“殿下,我们是不是帮了倒忙?”

慎戒堂是霍翎大力推行的举措,今日却因她两人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叫皇帝起了赌兴,拿慎戒堂为注。若是他们输了,霍翎心血岂不付之东流?

她们心中不安。

“傻瓜,此事与你们无关。父皇与朝中大臣早就反对我建这慎戒堂,他们保守,我却激进,迟早都有交锋之日,今日不过借你们的嘴说出来罢了。无妨,既然赌了,我们做出成绩交给父皇便是。”霍翎眼中踌躇满志,较之往日更添英气。

“我们?”姜桑梓咬着唇看他。

“自然是我与你们。”霍翎紧紧盯着她。

江善芷掩唇偷偷笑了,只看不语。

“可我们是女子,殿下不嫌弃?”姜桑梓将脑袋一歪,顽皮看他。

“女子怎么了?你可是我霍翎的妻子,与我分忧,有难同当,那不是应该的?”霍翎反问她。

“不和你说了。”姜桑梓闻言脸一红,目光转开,恰看到江善芷偷笑,她窘得用力扯江善芷的衣袖以示警告。

“话说回来,你们两今日倒叫人刮目相看,便是阿芷,也出人意料,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霍翎瞧她羞恼的样子,也不再逗她,转而夸起两人,并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那是,我和阿芷双剑合璧,所向无敌。对吧,阿芷!”姜桑梓被他夸得开心,伸臂揽过江善芷的肩,得意笑道。

“对对对,姜姐姐说什么都对。”江善芷附和着,笑靥如花。

三人谈笑间渐远,留坤安宫门口的孙留芳暗自将牙咬得咯咯作响。

霍熙平恰也从坤安宫出来,看着姜桑梓和江善芷,心里有嫉妒,她又排挤了。

及至东宫,霍翎还有要事,便先行一步,只令她们先回东宫,待他回去再到藏海阁共商,三人未到东宫门口便已分开。

江善芷与姜桑梓一边说话一边走着,才行到东宫门口,就见远处左一江漫不经心踱来。

他穿了件藏青束腰常服,长发虽绾,却落了些刘海在额前,半遮着寒凉的眸,在东宫的红墙前独自走着。

江善芷猛地拉住了姜桑梓。

“怎么了?”姜桑梓不解。

“快走。”江善芷扯着她的手就往东宫快步行去,也不说原因。

姜桑梓莫名非常,还未回神,已叫她拉进了东宫的门,朝寝殿跑去,仿佛身后有鬼在追。

左一江早已在红墙下驻足,唇边的笑落寞挂着,眼里因见到她而乍现的光芒未及绽放便黯淡。

江姐姐仍在避他。

她真的怕了他。

一剑之隔,她避他如蛇蝎,惧他如鬼魔。

左一江后悔至极。

作者有话要说:困~晚安。

第46章 斗嘴

霍翎回来时正逢左一江站在东宫门外, 他背靠红墙,低头把玩着手里的折的草叶。草叶在他手里折来绕去,不多时便折成只蚂蚱,拿草梗一戳, 就能拎在手里弹跳不已, 活灵活现十分逗趣。霍翎看了几眼,唤他一道进了东宫。

两人去了藏海阁, 霍翎命人去唤江善芷与姜桑梓过来, 左一江默默缩在角落的阴影里玩蚂蚱。不多时外头就来了人, 宫人将人领了进来。

衣裙纷飞如蝶,露两只小小的鞋尖, 脚步声轻轻, 来的是个女子。左一江抬眼望去,来的人是姜桑梓, 不是江善芷,他又垂下头。

“阿芷呢?”霍翎已沏了壶茶,将一只白玉茶盏给了姜桑梓用。

姜桑梓来得急, 正渴着, 道声谢接过抿了两口才道:“阿芷有些倦,歇会才来。”

语罢,她悄悄看了看左一江, 左一江藏在阴影里,像做错事的孩子,江善芷没过来, 他很失望。

“累了便歇歇,早上确实难为她了。”霍翎也倒了杯茶给左一江。

左一江碰也不碰,只道:“谁难为她了?”

“皇上难为她了,你要替她抱不平吗?”姜桑梓嘻嘻笑道。

“有何不可?”左一江挑眉,唇边嚼了丝冷笑。

“好了,你别捉弄他。”霍翎轻咳两声,掩去笑意。

“我哪有?”姜桑梓吐吐舌。

左一江自阴影里走出,面容清晰起来,瞳孔里的碎影如星,冷道:“霍翎,我们四人眼下这情况,你有何打算?何时才能去云谷?”

霍翎正在沏第二泡茶,手间动作行云流水,闻言并不停滞,有人抢了他的话。

“我们四人?”姜桑梓将茶搁下,奇道,“我与阿芷易魂,最多与殿下有切身关系,哪里来的第四人?这事与你何干?”

“当然有关。”左一江仰头饮尽杯中茶,“因为我会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