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很危险的,你知不知道?以后不要那么早上山了,嗯?”刘大春见妹妹低着头不作声,不由缓和了语气。他最是心疼这妹妹,生怕她受一点委曲。

刘青咬着嘴唇点点头,抬头感激地看了这个便宜哥哥一眼,心里很是温暖。“打是亲,骂是爱”,她从未像现在这般深切理解这句话。

不过早上练功效果如此好,不去肯定是不行的。以后还是练完回来呆着,等天亮了他们起床后再去采猪草吧。

打定了主意,刘青讨好地对刘大春笑笑:“哥哥要去挑水呀?小心点。”

“你啊!”看见刘青调皮地笑容,刘大春不禁笑起来,敲了一下妹妹的头,抬起脚步出门去,走出老远笑容都还挂在脸上。

第十一章 《女诫》惹的祸

“嫂嫂早。”刘青进门,见秦玉英刚从房里出来,打了声招呼,“小宝晚上闹腾,你以后睡晚点吧。家里事有我呢。”说完,手脚麻利地把猪草洗了洗,切碎放到锅里,烧上火。然后舀些水,一边洗衣服一边看着火。衣服搓洗干净,猪食也煮好了。

秦玉英倚在厨房门口梳着头,看着小姑子忙里忙外,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以前二丫身体弱,性格也怯怯懦懦的,她没少着急上火。现在这丫头倒是越发勤快懂事了。

吃过早饭,刘大春去田里,刘青则去了周小琴家。

开门的依然是昨天那婆子,刘青一见她就笑成了一朵花:“陈大娘好。”

“哎哟,原来是刘青姑娘。来,快进来,二姑娘可问你几次了。”陈妈被刘青这么一叫,顿时喜笑颜开。

刘青跟着陈妈进去,却见到周达明和林姨娘坐在堂屋里,赶紧鞠了一躬:“周先生好,林姨娘好。”

周达明抬起眼来上下打量了刘青几眼,有些惊异问道:“你是刘大春的妹妹?”

“是。”刘青恭恭敬敬、低眉顺眼。

“你过来。”

刘青有些诧异地抬头看了周达明一眼,还是乖乖地应了一声“是”,走到他面前。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不知他要做什么。

周达明不再说话,提起刘青的手,拿了一会儿脉,沉吟起来。良久道:“你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这段时间可有吃过什么药或补品之类的东西?”怎么才过没多久,这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全然没有了以前的体虚症状?

“回先生,还是想不起;没有吃过什么药或补品。”刘青很老实地回答道。她总觉得周达明这人有些深不可测,一双眼睛尤其犀利,盯着你时会让你毛骨耸然,像能把你看透似的。为了打消周达明的怀疑,她好心地为他解了惑:“不过这段时间我天天爬山,开始觉得很难很累,现在就没那种感觉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位古代的医生不知懂否。

周先生沉思片刻,缓缓点点头。

林姨娘看周达明不再说话,遂笑道:“刘青是来找我们家二姑娘的吧?”

“是的,姨娘。”刘青甜甜一笑,“不知二姑娘可在家?”

“在的。”林姨娘笑着,转头向周达明道:“老爷,您看…”显然昨天已跟周达明提过这件事。她看老爷点点头,便道:“陈妈,带刘姑娘进去吧。”

“刘青,你终于来了?”刘青一进房,周小琴就兴奋地扑了过来。

这孩子可怜见的,刘青不禁怜爱地拉住她的小手,一面暗自庆幸自己穿到了不受束缚的刘二丫身上。走到书案前看周小琴坐下,她的心里却有些疑惑:“小琴姐姐,我看你父亲连你姨娘都有伺候的仆人,为什么你连个丫环都没有呢?”古代小姐都是不都几个贴身丫环的吗?这周达明虽然被罢了官,不会在回西山村时连女儿的贴身丫环都给卖了吧?

周小琴闻言,眼眸黯了黯,声音低落下来:“我原来在京城时是有好些丫环婆子的,不过都是我外祖父家的下人。外祖父恨父亲娶妾把母亲气病,父亲被罢官也没帮他一把。后来我们离京时,外祖母想留我在京里,我父亲不同意,外祖母一气之下就把下人都收回去了,而且父亲说,也养不起…本来我外祖母心软让翠儿跟来了的,结果她在路上得了急病,爹爹也没能救活她。回到老家后,姨娘想帮我挑一个,一直都没挑到合意的。”

说到这里她沉默了,出神地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看着刘青道:“要不,你来给我做丫环吧?”一看刘青脸上的笑容僵在那里,忙又道:“你放心,我绝不让你做那么多事,不累的;有好吃的、好玩的咱们一块儿吃、一块儿玩。这样你就可以一天到晚陪着我了,我让父亲给你最高的工钱。好不好嘛,青儿?”

刘青好不容易才把脸上僵掉的笑容恢复过来,道:“我哥哥就我一个妹子,我要是到你家做丫环,他一定被人指脊梁骨的,我可不能害我哥哥嫂嫂被人骂。你看,现在你家不用付我工钱,我也照样天天来的呀,是不是?”万恶的旧社会,看看,好好的孩子都被教育成什么了,没有一点对人权的尊重,唉!看来她刘青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呐!

“哦,对了,大家为什么叫你二姑娘?你家里不就只有你和你弟弟吗?”看着满脸失望沮丧,坐在那里半天不作声的周小琴,刘青忙转移话题。交浅而言深,最犯忌讳。有些话,还是以后慢慢再说吧。

“我排在我一个堂姐下面。”周小琴努力露出温婉的笑容。

“这样啊。”刘青看周小琴情绪开始好转,便道:“小琴姐姐,今天咱们学什么?”

“我教你认字吧。”周小琴毕竟还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说到教人认字,她开始兴奋起来,忙到桌上找出了《女诫》。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

跟着周小琴一字一字地念着《女诫》,刘青一边在心里暗骂班昭。狗屁才女,自己要自轻自贱,不把自己和自家女儿当人看就算了,还害了天下多少朝代的女子。瞧瞧都写些什么:“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贞女不嫁二夫”…

俗话说:人必自贱则人贱之。你女人要自轻自贱,要以男人为天,自己自觉当一潭烂泥被男人踩在脚下,男人们自然巴不得如此,连理由都不用找——这本《女诫》可是天下尊崇的才女所著,你们女人不得以此为自己的行为典范吗?

只是班昭你要害已,是你的自由,偷偷在家里自称贱妇就算了,何必要写出来害人呢?

刘青心里愤愤然跟着周小琴念完全文,又拿过纸墨让周小琴教她写字。不过显然周达明对女儿的教育并不上心,或者信奉的也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周小琴的字写得跟鸡扒似的。

一看刘青写出来的字,周小琴就惊叫起来:“呀,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字认得快就让她够惊讶的了。

刘青看看周小琴写的字,又看看自己写的字,很不好意思地咧了咧嘴。

第十二章 来我家当丫环吧

前世她的钢笔字是写得极好的,刚劲而大气。高中时写信给朋友,还闹出了个乌龙,来往频繁的信让朋友的班主任以为是她男朋友写给的,把她叫到办公室严肃地谈了一次话。后来刘青上大学时学校开书法课,她的毛笔字也算是得过名师指点。毕竟,当老师的人,字也不好意思太差不是?

这会儿她已尽力写得很拙劣了,还是严重打击了周小琴同学的自信心。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嘛。小琴姐姐教的好,青儿就学的快。”为表歉意,马屁一个奉上。其实这字好只相对于周小琴而言,刘青自己并不满意,对前世的字她都严重不满,现在这字连前世一半的水平都达不到,看来以后要每天都要练一定量的字才行。

可文房四宝在哪儿呢?用木棍在沙地里练字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毛笔是软的,又讲究笔锋和力度。在沙地里练硬笔书法还行,毛笔字却练不了。还有,每天到周小琴这儿来练字,总不能老用别人的纸墨吧?要等别人不高兴才觉悟,绝不是她刘青的风格。

钱啊,钱!刘青心里又碎碎念。

而且,她还想买一架琴啊!在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弹弹,那是多浪漫的事儿。平时要说忙其实也没多少事,时间就是那什么,挤一挤总是有的。

算了,想些现实的东西吧。刘青抛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笑容亲切地对周小琴道:“小琴姐,你没跟你父亲学医吗?如果能治病救人,那是多好的事啊!”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像狼外婆了。

小红帽周小琴摇摇头,道:“父亲说的,女子学医,给人把脉,有伤风化。”

“啊?”还有这种说法?刘青不禁愤然:都是《女诫》惹的祸!

“好了,咱们把这些收拾起来,一会儿姨娘要来了。”周小琴站起来,把纸笔收拾好。

刘青奇道:“姨娘来做什么?”

“姨娘隔天会来给我上半个时辰的琴课。”

“啊!”真是瞌睡遇着枕头呀,这不正是她刘青此来的目的之一吗?刘青大喜,转而又忧虑:“你学了多长时间了?”

周小琴不好意思地笑笑:“半年。”

“哦。”刘青摸摸鼻子,不知能不能跟上进度。

说话间,林姨娘走了进来:“二姑娘,到学琴的时间了。”

“姨娘好。”刘青很狗腿地站了起来,心里却鄙视了自己一下。

林姨娘微笑着朝刘青点点头,走到周小琴架好的琴边坐下,开始讲授琴理。

刘青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努力把林姨娘所讲的东西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她发现,近段时间记忆好了很多,把林姨娘所讲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记住不成问题。问题是,她很怕她这是短时记忆,如想学好记牢,最可靠的还是写到纸上。可纸笔在哪儿呀?

林姨娘讲了一阵琴理,又示范了一段音,然后站起来,让周小琴练习。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就是刘青自穿越以来的生活,连“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山歌与村笛,她都没有听到。而这悠忽之间,听到林姨娘刚才示范的这一小段音乐,简直是“如听仙乐耳暂明”啊!所以她很期待周小琴也能来上这么一段,让她再饱耳福。

周小琴煞有介事地立身坐下,拔动琴弦。

呜,刘青差点举手掩耳。这周小琴真是太太太…太有才了,这弹的是什么啊,简直是魔音穿耳!不过刘青很佩服她,要知道,想要弹得如此惨不忍闻也是需要功力的,一般人还做不到。

更让刘青佩服的是,林姨娘听到如此魔音,竟连眼皮都不曾动一下,脸上始终带着亲切地微笑,鼓励地看着周小琴。

这才是教育界的楷模啊!

刘青叹为观止,决定学习这份“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水决于后而神不惊”的蔚然气度。

还有,周达明起名字的本事也让刘青甚为佩服,简直是一针见血啊!够犀利。

不过尽管刘青自认为自己资质比周小琴高的不是一丁半点,琴理也理解得比她透彻,但林姨娘并没有让她摸一摸琴的意思。刘青自来是最有眼水的,从不作让人讨厌的事,所以硬忍着心痒痒,看看天色不早了,开口告辞。

“刘青。”刘青刚要出门,林姨娘叫住她。

“姨娘,还有事?”刘青疑惑地看着她。刚才在里面呆那么久,有事早该说了吧。

林姨娘犹豫了一下,道:“算了。你叫你嫂子有空来一趟,我有点事要跟她讲。”

“好的,姨娘。我一定转告她,那我先走了,姨娘再见。”刘青笑了笑,心里有些明白。应该是这林姨娘跟周小琴想一块去了,都想要买她当丫环。刘青倒想要看看,刘大春夫妇会怎么样。

回到家,看到秦玉英正在菜地里种菜,小宝则被围在旁边一张席子里,正努力地想要到处爬,一见刘青就“哇哇”大叫。刘青赶紧过去把小宝抱起来,顺便把林姨娘的话转告秦玉英。

“什么?林姨娘叫我去,说有话跟我说?”秦玉英停住手,讶道,“怎么可能?平时在路上遇见她,连眼睛都不瞄我一眼,高傲得很,自以为自己是官家太太呢?还不只是个小妾。今天…”她忽然直起身来,严肃地盯着刘青:“不会是你到人家家里去,弄坏了别人的东西,现在找咱赔吧?你看看,我说了叫你不要去!”

刘青对她的反应很是无语,道:“不是,没弄坏别人的东西。有什么事,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那会是什么呢?”秦玉英听刘青这样说,满脸狐疑。放下手中的菜秧,飞快进院子洗了两把手,刚想往外跑,忽然又顿住,看看刘青又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犹豫着道:“你看,我要不要换身衣服?”

刘青打量了她两眼,笑道:“想换就换一件。不急,我回来时他们才刚准备吃午饭呢。”

“还是换一件吧。”秦玉英转身朝房里走,又看看天色,感叹道:“还真是有钱人呢,一天吃三餐。”

好不容易等了半个时辰,估计周家该吃过饭了,秦玉英才急匆匆去了周家。

刘青哄小宝睡下,又用被子把他拦在床里边,这才到菜地去,接着刚才秦玉英的活,把空心菜种在翻好的菜地上。

下午四点刘大春回到家时,秦玉英才满脸喜色地进了门。一进院子看到刘大春,她就喜滋滋地道:“大春,好事哪。你猜怎么着?周先生家给二姑娘选侍女,这十里八村的都挑了个遍,愣是没挑到合意的。咱二丫那时身子弱,也没想到去问一问。现在倒好,人家竟然主动来问咱呢。说咱二丫机灵又懂事,二姑娘也很喜欢她。给的身价银子足有十二两,每月还有两钱的月钱。”

第十三章 你想发财吗

“你说什么?”刘大春正在洗手,听了这话一愣,随即怒道:“你是说,要把我妹妹卖掉?”

“没…没,不是。”秦玉英的笑容僵在脸上,忙解释道:“你想啊,二丫到周家也就陪着二姑娘玩,还可以学上好多东西和规矩,到嫁人时咱就赎回来,绝对比那财主家的小姐都还抢手呢。再说,二姑娘的外祖父是当大官的,她在京城定的亲可是官家公子,如果二丫跟着她一起嫁过去,岂不比窝在这山沟沟里受穷强?我知道你心疼二丫,可你不能因为自己舍不得,就把她一辈子留在身边受穷不是?现在有这机会,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去年为二姑娘选侍女的热闹你又不是没看见。”

刘大春鼻子里哼了一声,又继续洗他的手:“不管别人如何,反正我刘大春绝不会卖妹子。”

“那要是二丫自己愿意呢?你为你的名声就要拦着你妹妹享福?”

刘大春的手顿了顿,闷声道,“她要是觉得我误了她的前途,我绝不拦着。”

“就是嘛。”秦玉英一笑,朝着厨房喊:“二丫,你出来,嫂嫂跟你说个事。”

刘青在里面炒菜,早就听清了院子里夫妻俩的对话,她把火熄掉,擦擦手走出去道:“我都听见了。如果我哥不嫌我在家白吃饭,那我还是在家呆着吧。”

刘大春听了“嘿嘿”笑道:“不愧是我妹妹,不像有的人那么爱慕虚荣。”

“你…好心当成驴肝肺!”秦玉英被他呛得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挤一句,一扭头进房里去了。

第二天刘青没有去周家,倒是秦玉英要去回话,不得不跑了一趟。回来后看到刘青,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二丫,你别生嫂子的气啊!嫂子真是觉这事对你好,绝不是嫌你在家吃白饭。现在你做多少事呢,嫂嫂都在享你的福了。你真不想去,这事儿咱以后就不提了,周家姨娘让我转告你,说不愿意没关系,让你还去她家玩。”

“哦。没关系的,嫂嫂,我知道你是为我好。”看样子,秦玉英的确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还不知林姨娘是怎样忽悠的她呢。不过对于一个赤贫的家庭来说,十二两的卖身钱和一月二钱的月钱,确实是一笔巨款,完了还可省下一个人的嚼用,难怪这里的人们都趋之若骛,争着卖女儿。究其根缘,还是“穷”闹的呀!

刘青发家致富的愿望就更强烈了。

第二天刘青再去周家时,大家也都心照不宣的不提这件事。周小琴对刘青依然亲热,倒是林姨娘因为这事对刘青有些改观,言语里对她颇为赞赏。周达明却不在家,大概又到哪里出诊去了。

还是早饭后约九点半到周家,在那里呆在两三个小时,中午回家后,刘青开始忽悠秦玉英:“嫂嫂,你想不想发大财?”

“什么,发大财?当然想啦!”秦玉英很感兴趣地凑过来,“莫非二丫今天捡到银子了?”

刘青翻了个白眼:“如果咱多多养鸡,让鸡多多生蛋,你说咱是不是会发财?”

“切!我以为什么呢?”秦玉英极为失望,“要有那么多粮食喂鸡,咱们就已经发了财了。”

“喂鸡不一定非得用粮食嘛!我想了个方法,就是养蚯蚓来喂鸡。”刘青得意洋洋地宣布。

“蚯蚓?养蚯蚓?”秦玉英睁大眼睛,随即大笑起来,“虽然鸡是吃蚯蚓的,但我还从没听说过蚯蚓能养的。如果想要的话,到土里挖不就行了?养那玩意干嘛?”

“如果鸡养得多的话,一天要吃很多蚯蚓,哪里挖得来?反正我已在养了,试试呗!如果能行岂不是好?小宝断奶了,光吃饭可不行。”说到这里,刘青忽然想起一件事,“嫂嫂,你晚上能看得清东西不?”

“晚上?天一黑我就睡觉,谁去看什么东西!”秦玉英一愣,暗自摇头:小姑子说话咋这毛病,怎么一下从蚯蚓扯到这上面来了?讨论讨论发财的事多好

“你今晚试试吧,我哥也试试。今晚月亮应该挺亮,你试一下看能不能看见东西。”

“试那儿玩意干嘛?”秦玉英有些意兴阑珊。

“看看你有没有夜盲症。就是晚上或者光线昏暗的地方不怎么看得见东西。”

“谁不是这样?”秦玉英看了刘青一眼,很不以为然,“二丫,我说你这小脑瓜怎么尽是稀奇古怪的东西?是二姑娘教你的么?我看你还是少到她那儿去吧,这才两天呢,就不太正常了。”

“…”刘青很是无语。

吃过晚饭,喂了猪、喂了鸡、洗了澡,又逗小宝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秦玉英抱着小宝要进房,却被刘青拦住了:“嫂嫂,你忘了吃饭前我跟你说的话了?”

“你这孩子,别闹了,你看小宝都想睡了。”秦玉英打了个哈欠。

“嫂嫂,我想跟你说,如果小宝营养不全的话,就会得夜盲症,就是晚上看不清东西。从小就这样,以后会很严重的。”刘青的表情相当地严肃。

“你们在说什么?”刘大春走过来问。

刘大春一米七八的个儿,身材匀称而健壮,充满阳刚之气的身上因刚刚洗完澡,隐隐有一股皂荚的清香。

我哥哥就是帅啊,难怪这秦玉英死心踏地的。刘青瞄了秦玉英一眼,发现她看着刘大春果然是一阵痴迷。

“咳。”刘青轻咳一声,把事情跟刘大春说了一遍。

“既然二丫这样说,试试也没关系。”刘大春一向不知如何拒绝妹妹。

“好。”秦玉英眼光迷离地乖乖点头,毫无异议。

刘青忍着笑搬出三张凳子:“咱们在这儿坐着聊会儿天吧。”

趁此机会,刘青又把自己养蚯蚓的事跟刘大春说了一遍。刘大春虽不识字,没多大见识,但人是很聪明的,也肯接受新事物,听妹妹说完,沉吟了一会儿,道:“我看行。其实想想就知道了,鸡是吃蚯蚓的,而蚯蚓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只要能养起来,这件事就可以成功。只不过这种事咱们从没想。二丫,这事不是二姑娘教你的吧?”

“当然不是。”刘青笑道,“二姑娘怕连蚯蚓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呢。”

“真不愧是我刘大春的妹妹,就是聪明啊!”刘大春拍了拍刘青的小脑袋。

刘青头一偏,躲过了刘大春的魔爪:“哥,我都没发现,原来你如此…嘿嘿。”臭屁!

“如此什么?”秦玉英天真地问。

刘大春瞪了妻子一眼,给了刘青一个脑瓜蹦儿:“敢说你哥哥的坏话!”

“呜,再不敢了。”刘青揉揉并不疼的脑袋,心里涌上一股温暖。

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亲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相亲相爱,幸福就会常驻你的心间。前世的刘青物质并不缺乏,可她很少能感受得到现在这种宁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