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夏天悄然来临

那个,各位亲,能不能把你手上那一张两张三张四张…推荐票投给泠水啊?周推到五十,泠水一定加更以表谢意。

———————————————————————————

天色渐渐地暗下去,月亮慢慢升了上来,此时已是农历五月中旬,月光如水般静静地泄在院子里,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刘青的心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安宁。

“去睡吧。”刘青看到秦玉英开始耷拉下来的脑袋,轻声道。

“哦。”秦玉英一惊,醒了过来,抱着小宝迷迷糊糊地站了起来,睁开眼,忽地惊叫起来:“大…大春,你在哪儿?这天儿怎么这么黑?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

刘大春坐在原处正使劲地揉眼睛,听到妻子的呼喊,忙向声音方面移去,没想到踢到了刘青刚才坐着的凳子,差点摔一跤。

刘青早已过来扶住了秦玉英,轻声安慰她道:“没关系,我在这儿呢。你抱稳小宝,我扶你回房。”又对大春道:“哥,你站在那儿别动,一会儿我再来接你。”

“好。”刘大春闷声回答。他身体一向健壮得像头牛,没想到眼睛会有病!

刘青怕秦玉英磕着台阶把小宝摔了,先接过小宝才抽出一只手,把她扶回了房。

点上灯,刘青看着坐在床沿的秦玉英问:“这会儿看得见么?”

“朦朦胧胧的,还是不太看得清楚。”

刘青点点头,转回去扶刘大春。

其实古代很多人都有严重的夜盲症,主要是由于少食荤腥而引起的维生素A缺乏。因为维生素A大都存在于动物肝脏和蛋黄、乳类中,这对主要以素食为主的南方山区农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过古代这种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刘青看看刘大春熄了火已安歇下来的房间,深深叹了口气,回到自己的房里。她之所有一定要刘大春夫妇知道这件事,只是因为,她怕自己接下来辛辛苦苦养大的鸡和鸡生的蛋,秦玉英又舍不得吃,还要拿去卖!

发家大计早在我心中,钱我一定会给你们赚回来的。刘青默默地想。

第二天早上起来,刘青看刘大春他们俩都有些闷闷不乐,赶紧安慰道:“其实这病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动物肝脏和鸡蛋,就能慢慢转好。大人只要不觉得不方便就不要紧,最要紧的是长身体的小孩,否则问题会很严重的。”

“啊?那小宝会不会…”秦玉英闻言一惊。

“不会不会,他还小呢,只要往后注意就没事。”

“那二丫你呢?是不是很严重?”刘大春想起妹妹已十岁了,该不会来不及了吧?转而一想,又疑惑道:“咦,你昨晚很好啊,为什么你没得病呢?”

“以前我身体弱,小宝没出生前家里鸡蛋总给我吃,所以我就没事。”

“那就好。”刘大春放下心来。

“哥哥、嫂嫂,这事是二姑娘在周先生的医书上看到告诉我的,周先生是不给二姑娘学医的,如果他知道了二姑娘一定会挨骂。所以请你们不要跟周先生说。如果要问病情的话,也只说是你们偶尔发现的,好不好?”

“好的好的,不说不说。”秦玉英连声答应。

刘青抿嘴一笑,她发现秦玉英挺可爱的。

在干活、练功和学习中,一个多月又过去了。刘青自发现挂在脖子上的石头变成了红翡,便经常把它拿出来看看,但令人失望的事,这红翡却再也没什么变化。

大概是老天看我一穷二白,所以要送一笔钱来给我花花吧!刘青这样想。她把那块石头,哦不,应该叫玉了,把那块玉放进领子里,便不再理它了。还是想想温饱问题吧。

刘青记得那小说上说,蚯蚓养殖是四十到六十天为一个周期,她却等不得了,一到四十天就把第一个坑挖开来看,黑肥里密密麻麻蠕动的蚯蚓让她发麻,但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嘿嘿,看来养殖还是很成功滴嘛!

刘青这回学乖了,不再用手来抓。她砍了两根竹子,做了一双长筷子,开始往养鸡的木盆里捡,一会儿就捡了半盆子。拿了一些蚯蚓喂鸡,剩下的大半刘青把它们洗净,煮熟拌入熟猪草,端到猪栏前。那只猪看到自己今天的早饭非常丰盛,高兴得一个劲地哼哼,凑过来就“叭唧叭唧”吃起来。刘青看它吃得甚欢,没有半点不合口胃的样子,不禁咧开嘴直乐。这喂猪吃蚯蚓她是不敢给刘大春和秦玉英知道的,这猪可是家里的宝贝,要是知道刘青拿着这宝贝来作试验,非骂她不可。不过刘青不是瞎折腾,她自己也觉得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才敢这么做的。

这样喂了几天,猪和鸡都挺欢腾,并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刘青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因为蚯蚓产量不高,所以一样动物一天只吃一次荤,其余时间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待十多天后,第一个坑的蚯蚓捡完,刘青把早已发酵好的参了碎桔梗和稻草、烂菜根的猪粪填入坑内,除了留下一点老蚯蚓,她又挖了些新种放进去。因为她记得小说里写这蚯蚓近亲繁殖容易退化。做完这些,她又开始捡第二个坑的蚯蚓。

还没等到刘青看到自己的养殖成果,南方的农村就进入到了“双抢”季节,刘青到周家学习的活动也停了下来。

“双抢”即是抢收庄稼和抢种庄稼。南方的水稻一般都种两季,农历六月下旬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农历七月上旬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因水稻插下得六十天才能成熟,七月插下九月收割。如果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这一个月的工夫,收割,犁田,插秧十分忙碌,所以叫“双抢”。

以前刘青身体弱,是从不参加双抢的,只在家做做饭。今年刘大春还是坚持不要妹妹参加,说自家的田不多,完全忙得来,要刘青在家带好小宝并做饭。刘青想想自己打谷子、插秧都没经验,还不如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就没再坚持。

双抢的季节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们为了避免中暑,都是早晚趁凉快干活,中午在田间找一些树荫休息上两三个小时,等太阳不那么辣了之后再干活。所以刘大春夫妇从早上六点多出门,要到晚上七点半才到家。

秦玉英从生了小宝后,就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离开孩子那么久,胸前的奶水涨得生疼,心里更是像猫挠似的一刻不得安生,怕孩子饿着,怕孩子热着,怕孩子哭着找娘,从下午起她干活就心不在焉。好不容易等到该回家的时候,一路上打着火把,在刘大春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走得飞快。结果到了家一看,家里井井有条,饭菜正热着,洗澡的热水也备好了,小宝睡在他们的大床上,早已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刘青一看秦玉英进了门就直奔孩子而去,特别能理解她的心情。笑道:“小宝一天都很乖,不吵也不闹。今天我给他喂了四餐,吃了两个半碗鸡蛋粥、两个半碗的青菜粥,吃饱了洗了澡才睡的,放心吧。”

秦玉英对着孩子亲了又亲,才恋恋不舍地移开目光,对刘青真诚地一笑:“谢谢你啊,妹妹。”

“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刘青看着她对孩子无比疼爱,心里也很感动,道:“要不,明天你在家带孩子,我跟哥哥去田里?”

“那怎么行?你还是个孩子呢。要是那样不光你哥不同意,村里人的唾沫也得把我淹死。”秦玉英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第十五章 造个水利工程

接下来的一个月,刘青四点半起床练功,五点半回到家,吃过早饭后便背着小宝到山上采猪草,回来后煮猪食、洗衣、浇菜、喂猪,甚是忙碌。饶是这样,刘青还是挤出时间把院子整理了一番,排水沟更是彻底清理,免得滋生蚊子。

夏天这里最烦人的就是蚊子,不过蚊子好像对刘青大发善心似的,很少咬她。倒是小宝,经常被蚊子叮得东一个包西一个包的,痒了就哭闹。刘青想起前世她在花市上见别人卖的驱蚊草,如果在院子里种上些驱蚊草,效果应该会好。不过,到哪儿去找驱蚊草呢?

还有水的问题,也急需想办法解决。家里的重活,都是刘大春在做——大清早上山打柴;吃过早饭,或去田里,或上山打猎;晚饭后,就把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每天如此,周而复始。现在双抢这么忙,回来时还要挑着上百斤的谷子走上两三个小时,回到家还要挑水,刘青看了,都觉心疼。她的身体虽说没什么问题了,但一个像豆芽菜一样的十岁小姑娘,还要背着一个婴儿,挑着一担有半人高的水桶去担水,且不说挑不挑得动,光是刘大春回来知道,就非得骂死她不可。

所以唯有动用智慧的力量,最好是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刘青向山上望了望,决定做一个自来水工程。

那天做完家里的事,刘青就用背带把小宝背上,把头天磨得锋利的斧头带上,到了山坡的竹林前,相中几根竹子,把它们一根根砍下来,又把蔓枝修掉,尾部较小的地方砍断。做完这些,一天的空闲时间就过去了。

第二天,她把竹子从中间间劈开,将竹节里面击空,一根一根地拖到山上。因为刘大春家在村里最靠山的地方,夏天山上的泉水还丰盈,刘青只要把竹子拖到离家几百米远的山腰的泉水边,将竹子一根一根地连接在一起,水就会源源不断地从竹子里送下山来。

这个小身板毕竟年纪小,力气不够,所以刘青一直忙活了十天,才终于将所有需要的竹子砍完接好。

那天晚上,刘大春夫妇回来到了家门口,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只见清澈的山泉正从一条竹管里流出来,流到了菜园边一条明显是新挖的水沟里,甚是惊讶。

“哥哥、嫂嫂,你们回来了?先回家吃饭吧。”刘青听到说话声,抱着小宝出来。

“小宝,想娘亲没有?”秦玉英一见儿子就扑了过来。

“二丫,这是你弄的?”刘大春也知道自己问的是废话,这不是妹妹弄的难道还是天上掉下来的?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证实一下。

“是啊。哥哥每天那么辛苦,回到家还要挑水,所以我就想了这个办法。不过哥哥,吃完饭你得在院墙上打个洞,要不这竹管没法伸进去。”

“二丫,你怎么会想到这么个好办法的?”刘大春忽然觉得自己鼻子发酸,心里感慨万分。既为妹妹对他的关爱而感动,又为妹妹的聪明而骄傲,还有心酸和心疼——身子单薄的十岁的妹妹,不知怎样艰难才能把水从山上引下来啊,光是砍修竹子就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更不要说这孩子还背着个小宝。

“二丫,你真是越来越能干了。来,小宝,亲姑姑一下。”秦玉英将小宝的小脸蛋凑到刘青脸上,逗得小宝“咯咯”地笑。

水利工程胜利竣工,刘青便清闲了下来。前一阵忙碌得像个陀螺倒没什么,一旦闲下来,刘青就觉得难受。前世她是书不离手之人,现在长时间不看书,她觉得自己心里快要长草了。周家的书只能在那儿看,是绝不可能借给她的。没事的时候,她只好用树枝在地上把她前世所学的记得住的东西一一写出来,写完之后又擦掉。

一天中午,刘青正在喂小宝吃饭,院门被敲响了。

“来了。”刘青抱起小宝,起身去开门。只见秦小琴穿着一身绿色的衣裙,像一朵娇嫩的花儿,和陈妈站在她家门前。

“小琴姐,林大娘,你们怎么来了?”刘青忙侧开身子,“快请进。”

周小琴伸着头,好奇地打量了一下院子,又看了陈妈一眼,笑着摇摇头道:“不了,我跟你说几句话就走。”又看了看小宝,捏了捏他的小脸蛋,笑颜如花:“这就是你的小侄子?好可爱哦。”说完瞄了陈妈一眼,又补充了一句:“跟我弟弟浩儿一样可爱。”

九个月大的小宝扑闪着大眼扁了扁嘴,用他的小胖手像赶蚊子一般把周小琴的手挥走。

周小琴咯咯笑着,避过小宝的胖手,又想去捏他的脸蛋,听到陈妈在一旁咳了两声,忙收回手,对刘青道:“我今天来,是想告诉你,你其实是可以带孩子到我家玩的。到时让陈妈带着,让浩儿跟小宝玩,咱们学写字呀。”

刘青看陈妈在一旁皱着眉头,赶紧道:“不了,不了。这天也热,小宝正长痱子呢,闹的慌,我可不敢带他到大毒日头下走。过一阵我们家搞完双抢我再去你家玩吧。”

“刘青…”周小琴还要再说,陈妈咳嗽一声,打断她道:“好了,姑娘。刘青姑娘可不像你,不用做事还有人伺候,她要不做事光顾着玩,她哥哥嫂嫂可不养她。咱们还是回去吧,你可是跟姨娘保证只说几句话就回的。”

“好青儿,真的不行吗?”周小琴满脸哀求,看到刘青摇头,沮丧道:“那好吧,你们家双抢完可一定要来啊!”

“好,我一定去。”

刘青看着周小琴一步一回头地往家里走,心里直叹:“可怜滴娃!”不过周小琴虽可怜,她刘青可不做令人讨厌的事儿。她低头看看小宝,坏坏地想,要是她带着穿着清凉开裆裤的小宝到周小琴房里去玩,周达明一定会说有伤风化吧?

刘大春夫妇俩忙了二十天,把自家的田忙完,又开始去秦玉英娘家帮忙。秦玉英家并不远,就在隔壁村,离这儿有两个小时的路程。

等刘大春和秦玉英忙完双抢,这才发现,家里的鸡和猪明显有了变化,猪长大了不少,鸡也脸红红的开始天天下蛋。刘家的餐桌上开始经常出现鸡蛋,刘青期待着家里的母鸡赶紧抱窝,好多孵些小鸡。

第十六章 这儿适合种茶

双抢既已结束,刘青便又去了周小琴家。对文字的想念让她有些迫不及待。

周小琴一听到刘青跟林姨娘说话的声音,就飞快地从房里跑了出来,欢叫道:“刘青,刘青,你可来了。”说完,拉着刘青的手就不肯放,眼圈有些发红。

刘青跟林姨娘打了个招呼,拉着周小琴进了房。

“怎么了?被你父亲责骂了?”

周小琴摇摇头,抹了一下眼睛,不好意思道:“不是。你不在,我学什么都很慢…刘青,你说,我是不是很笨?”

刘青在心里深深叹了口气。周达明娶了小妾,又有了个儿子,本来就有些重男轻女的他,这下越发的忽视周小琴了。周小琴失去了母亲的疼爱,特别渴望能引起父亲对自己的重视,所以平日里很是乖巧听话,学东西也很努力。她除了弹琴,其他的资质都还不错,但林姨娘表面对她很好,骨子里并不亲近,教些东西也只是教过就算,效果如何却不太理会。

刘青来了之后,与其说是周小琴在教刘青,不如说是刘青在教周小琴——每天对所学东西的复习,对第二天所学的预习,知识深入的探讨,难点疑点的解答…刘青充分采用了她前世的教学手段,使周小琴的学习进步得飞快,很是得到了周达明的几次夸赞,兴奋得周小琴好几天笑得合不拢嘴。而周达明则好几次看见刘青,都叹息道:“可惜了。”弄得刘青莫名其妙。

后来刘青想,大概是可惜她是个女孩子,聪明却无法有所作为。

“小琴,你除了学些琴棋书画之外,就不想学些实际的东西吗?”

“实际的东西?是什么?”周小琴睁大眼睛。

“如果你懂得一些医药知识,起码自己受到危险时,能够自救吧?还有,如果别人要想害你,你也能进行防范。”

“害我?谁会害我呢?”周小琴不以为然的笑道。

“你别忘了,你以后可是要嫁进大户人家的。”刘青提醒道。她决定要让周小琴有点忧患意识。

“…”周小琴沉默了。半晌,问道:“刘青,你说,是不是男人都要娶妾呢?”

刘青摇头:“我不知道。”她心里叹息:那些男人,想是一定想的,就看条件允不允许罢了。否则,为什么所有男性穿越到古代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第一目标是争权夺利,第二目标是成为□□;而女性穿越都,基本上都在为一生一世一双人而奋斗终身呢?

刘青想了想,道:“我认为,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现实,那我们就改变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守住自己的一颗心,如果不喜欢他可能就不会痛苦。还有,一定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即便被休,也能好好的活下去。”

“保护自己的能力?你是说,学医吗?可父亲不给我学的。”周小琴黯然地低下头。

“也不光指学医。譬如说,你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做错事;你要尽量让自己被人喜爱;还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要自己手里有钱…”刘青开始给周小琴上家斗课,完了,刘老师化身为狼外婆:“当然,如果能懂些医药知识就更好了。要不,你去拿些你父亲的药书,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好啊。”小红帽近墨者黑,还青出于蓝了:“咱们偷偷地拿,不让父亲知道。”

刘青颔首,心里很是欣慰:孺子可教也!

接下来的日子,周达明的《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两本药书就被周小琴陆续偷来给刘青看。医书在没人指点的情况下刘青实在看不懂,这药书看了好歹有些用处——俗话说“靠山吃山”,广西可是被称之为“中草药宝库”的,他们现在背靠着宝库却穷得叮当响,实在是惭愧!所以,刘青想多认几味草药,好在她有能力进山时,能采些来卖。

不过,练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这个目标比较遥远,还是来想想近些的事吧。

这天,刘青到了周家,跟着林妈刚进院子,就看见周达明悠闲地坐在葡萄架下饮茶。

刘青停住了脚步,恭敬地施了一礼:“周先生好。”忍不住看了看他手里的茶杯。她到这世界后就再没喝过茶的说,对于一个前世喝茶上瘾的人来说,不馋是假的,不过她的心思却不在茶的味道上。

陈妈正想扯刘青的衣袖让她进房去,冷不防周达明突然出声。“你想学医?”

刘青就知道周小琴偷书的事不可能瞒过周达明,答道:“是。先生能否收刘青为徒。”

“男女受授不亲。”

刘青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仍恭敬地道:“刘青学成之后,可以只给女子看病。”嘿,学到手再说呗。

“如果你学会了医术,有一个男病患者忽然倒在你面前,不救他就会丧命,你救是不救?”

“救。”刘青知道这是周达明的一个陷阱,还是豪不犹豫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想学医,可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而且,如果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周达明也会以她没有爱心而拒绝她。

周达明靠进椅子,呷了一口茶,不再理刘青。

学医的事算是没戏了。但刘青看着他,犹豫着,仍没挪步。

周达明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怎么,还有事?”

“是。”刘青抿抿嘴唇,决定在周达明身上实施她的计划,“那个,先生,您平时喜欢喝茶?”

“唔。”周达明看着她。

“听说,茶很贵。”

周达明眯了眯眼,没有作声。

“您说,如果在我们这里的山坡上种茶怎么样?我们这里又温暖,雨水又多,最适合种茶树。而且,后山上好多土山坡都荒着呢。”

周先生半眯的眼睛一下睁开了,他惊讶的看着刘青,问:“你听谁说的?”

“我,我自己想的。您想啊,树啊,草啊,不都喜欢阳光和水么。”

“我是问,你喝过茶?认得茶树?”

刘青这会儿很想举起袖子擦汗:“我…我听我哥说的,我哥是听我父亲说的,说我们祖辈以前种过茶…”

“…”周先生沉思起来。

刘青趁着他失神,道了声:“刘青告退。”就赶紧开溜。进到周小琴房里,她不禁大呼一口气。唉,想做点事,总要蔽蔽掩掩、撒谎骗人,刘青暗自幽怨:“我容易么我。”

唆使周达明种茶,刘青到周家学习后就有了这想法,但周达明眼光太犀利,刘青生怕他对自己生疑,憋了好久这才鼓足勇气。

“青儿,”周小琴走到刘青面前,晃了晃手指,“你怎么在这里发呆?刚刚你跟我爹说什么了?”

“说种茶的事。琴姐姐你知道的,茶叶可贵啦。你想啊,如果我们这里能在荒山上种茶,运到山外去卖,那能赚多少钱啊。反正是山荒着也是荒着。”刘青决定给周小琴洗脑,好让她给周先生敲边鼓。

但往后的日子里,周达明却再没提这事儿,让刘青大大地泄了口气,使她好几天都高兴不起来。

第十七章 它是储物芥子

古书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概老天看刘青的发家大计不顺,想要安慰安慰她,便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