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里做了一名快递员。

自年初离开京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

从晚春到隆冬,文德二年,眼看就要过去了。

而他,也成为了一个资深的快递员,业务娴熟。

“寄哪里?自己填单,还是我帮你填?”

如今的马贵,哪有当初离京时的紧张忐忑。

他俨然已经是快递站的老油条,足以去培训新人。

顾珽把包袱往桌上重重一放,“寄京城,我自己填单。听说你们三和快递如今同少府钱庄有了合作,可以寄钱?”

马贵闻言,不由得多看了顾珽两眼。

这人他认识,西北大营天狼军,据说还是个小头头。

来寄过好几次快递,全都是往京城。

马贵点点头,“军爷看看,这是我们三和快递新开的服务,帮忙寄钱存少府钱庄,只收取少许手续费。”

顾珽捏着下巴,看着彩色的宣传册子,心道真是浪费啊!

这种东西,哪需要用彩色印刷。妹妹莫非是被下面的人给骗了?有人贪墨银钱?

他想了想,很不放心。

叫马贵准备文房四宝,他要给京城的妹妹写信,提醒她不哟被下人给蒙骗了。一个小册子,也用彩色印刷,多费钱啊!

那些个欺上瞒下的狗东西,等他回了京城,非扒了他们的皮不可。

马贵对顾珽说道:“笔墨三文钱。”

“废话真多,叫你准备文房四宝,你就准备。”顾珽不耐烦的吼了一声。

马贵偷偷翻了个白眼,他现在一点都不怕这些当兵的大汉。

三和快递,是四海商行同兵部少府一起办的。快递站的站长,也都是从军营里退伍的老兵。

这些当兵的大汉,在别的地方作威作福,唯独不敢在快递站乱来。

想起刚来西北的时候,马贵都想笑话自己。

那时候他看见当兵的大汉,就怕得要死,帮人写快递单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有一次,几个当兵的冲进快递站,一个个凶神恶煞,他差点都吓尿了。

哪像现在,眼皮都懒得撩一下。

他将文房四宝递给顾珽,然后提笔给其他当兵的大汉谢快递单。

这群当兵的,绝大部分都不识字。

快递单上的地址还得快递员帮忙填写。

难怪当初培训的时候,要求每个快递员至少要学会五百个字。

这不识字,都没办法做快递员。

这年头,当个脚夫送个货,也有这么高的要求。

好在,待遇他很满意。

“能帮忙写信吗?”一个大头兵,脸上带着疤痕,问马贵。

马贵点点头,“可以代写,就是字写得不好看。你瞧瞧我这字,可比不上秀才老爷。”

“你字写得好看,我还不找你。你替我写封信,和这些东西一起寄回去。”

秀才老爷写字好看,收费也贵啊。夏天最少八文钱,冬天天冷,秀才老爷也跟着涨价,要十二文钱。

但是在快递站,纸张笔墨加上代写书信,也才五文钱。一年四季都是这个价。

哪像秀才老爷,还跟着天气涨价,一点都不讲究。

马贵取出信纸,用镇纸压着,问道:“要写什么?”

大头兵嘿嘿一笑,“花啊,我是大贵啊,想我了吗…”

马贵一边替人写信,一边牙酸。

这些大头兵,用管事的话说,就是又黄又暴力。

用隔壁秀才老爷的话说,就是粗俗。说话直白,一点文气都没有,忒不讲究。

大头兵:“…”

上次老子脑子进水,花了十二文钱请酸秀才写信。结果花儿看不懂酸秀才写的是嘛。气死他了。

还不如花五文钱,请快递站的快递员帮忙写信。虽说字难看了些,还有错字别字,可是直白啊!花儿一看,就能看懂他的心意。

马贵一口气写了两页纸,眼看只剩下最后几行,就开始吆喝起来,“够了够了,最多只能写两页纸。再写的话,就要加钱了啊!”

大头兵有点不舍得,他还有好多话没说。

快递员写信够直白,就是忒废纸。

不如酸秀才写信会总结,又省磨又省纸。只可惜花儿看不懂酸秀才写的信。

马贵又提醒一声,“还能写点,赶紧说正经的。别再说废话。”

大头兵抓抓头,扒拉旁边写信的顾珽,“将军,现在真能寄钱吗?”

顾珽嗯了一声,“你要是不放心,我先寄一趟。真能收到,你再找他们寄钱。实在不行,下回等羊毛工坊的人过来,我帮你一回,拖他们把钱带回去。”

“那多麻烦!”

顾珽说道:“那没办法,我们不能随便进城。羊毛工坊的人也不是时时都能来。不过我看这册子上面说,要是钱丢了,包赔。前提是你要花点钱买个保障。”

“真包赔?”大头兵一脸惊喜,他又问马贵,“寄钱要是丢了,包赔吗?”

马贵撩了下眼皮,“要收两倍手续费,才能包赔。一两银子,正常是十文钱手续费。你要包赔的话,就得出二十文手续费。”

“行啊!”大头兵咧嘴一笑,“多花点钱,心安。去年我拖老乡帮我带钱回去,结果那王八蛋,贪了老子的钱不说,还骗我娘说我受了伤,从我娘手里头骗了二两银子。

只恨那王八蛋再不肯来这地界,否则老子早就宰了他。不过这笔账我都记着,等我回去,找到他,我得让他连本带利还给我。”

听着大头兵的遭遇,马贵摇摇头。

这样的事情,自他做了快递员后,才知道实属常见。几乎天天都在发生。

这年头,人在外地挣了钱,一时间回不去,十有九八都是托付老乡帮忙带钱回去。

老乡帮忙带钱,可谓是天下最不靠谱的事情

运气好,十两银子能有八两银子落到家里人手中。若是运气不好,十两银子,能剩下个四五两就不错了。

更倒霉的是,十两银子到最后一文钱不剩,家里还被人骗钱。比如大头兵。

这事找谁说去?

乡里乡亲,人家一句辛苦带钱回来,路途上还要担惊受怕,拿点辛苦费又怎么啦。

能怎么办?

就算打官司,县老爷都不爱搭理。

这种事情,本就说不清。

可是不靠老乡带钱,这钱就到不了家人手中。

指望钱庄?

小老百姓,几百文钱,几两银子,钱庄都不乐意搭理。

再一个,小民对钱庄有着天然的敬畏。不到走投无路,小民是绝不肯踏进钱庄一步。

而且,大部分的人,其实也搞不清楚钱庄到底开展哪些业务项目。

弄不懂!弄不懂!

既然不懂,那就敬而远之。

大头兵叫马贵写上:“花啊,这回我给你寄回去五两银子,二两给爹买药,剩下的你都攒着,下回我还给你寄钱。”

“等等!”大头兵拦住马贵的笔,叫他暂停书写,“我这钱顺利寄回去后,我家里人要怎么才能拿到这笔钱?”

马贵说道:“凡是寄钱,钱都汇到少府钱庄。钱庄会出一张单据跟你的包裹一起,寄到你老家。你家人拿到单据后,带上路引,身份文书,就可以去县城的少府钱庄取钱。”

大头兵皱眉,“要是钱丢了,我找谁赔去?你们会不会赖皮?”

马贵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耐心解释道:“三个月后你来查,要是钱没到,我们会核实。确定钱丢了,半年内肯定赔给你。不过你的钱要是叫人冒领,我们可不负责。

所以单据上这个收款人,你一定要想清楚写谁的名字。你爹,你娘,还是你媳妇,你儿子?只能是单据上收款人本人,拿着身份文书和路引,才能到钱庄领钱。

不过就算如此,还是会有人拿着汇款单据冒领。比如说收款人你写的是你兄弟,结果领钱的是你舅子,钱庄也分不清楚啊!这个我们是不管的,这样的纠纷你们自己解决。”

大头兵抓抓头发,一脸苦恼。

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兄弟和舅子,钱庄又分不清。

所以钱庄只认单据上的收款人名字,以及领钱人的身份文书和路引。只要一致就给钱。

“那,那我写我爹的名字。”

旁边有同袍笑话他,“不写你媳妇的名字啊?”

“我这不是不放心她一个女人家跑县城。”

“哈哈蛤,你是不放心你小舅子冒领你的钱吧。”

“滚一边去!”

第617章 想娶媳妇了(三更)

大头兵对马贵说道:“把你刚才和我说的那些,都写在信上。尤其要提醒我家人,单据拿好了,千万不能叫人冒领。

还要告诉他们,领钱的时候,五两就是五两。我已经给了手续费,他们不用再出一文钱。还有,叫他们不要担心我,我在这边好得很。”

马贵点点头,照实写上。

两页纸写得满满当当。

马贵问大头兵,“你要不要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写错什么地方?”

大头兵抓抓头,“老大,你帮我看看,这信纸上都写对了吗?”

顾珽放下笔,逐字逐句扫了眼马贵写的信,“除了有几个错字别字,内容没错,都是照着你说的写。”

大头兵嘿嘿发笑,十分满意。

顾珽有点不好意思。

当年他在学堂读书,妥妥的学渣啊。没想到到了军营,竟然就成了学霸,被人崇拜。

实在是令人汗颜。

还有,他的字写得也难看。用夫子的话,毫无风骨。

也就比快递员马贵的字好看一点。

隔壁酸秀才写的字,都比他好看十倍。

顾珽捂着信纸,不叫大头兵看去。

当老大的,写字这么丑,多丢人啊。

顾珽眉毛都皱了起来。

他实在不爱写信,麻烦。

他好歹读过几年书,万万不能像快递员马贵那样,用口水话写信。

不管怎样,总得有点文采。文绉绉的,叫人知道他那些年的书都没白读。

这就苦了顾珽。

一句话,嘴巴说出来简单快捷。提笔写下来,却找不到准确的措辞。

真是为难死他了。

他丢下笔,“我出去一趟。”

也不管大家怎么想,拿着信纸就出门去了。

出门一拐弯,偷偷翻墙进了老秀才家里。

他张嘴就喊道:“秀才,秀才。生意上门,还不赶紧出来接客。”

“哪个龟儿子在外头乱喊?”

一身脏兮兮的秀才,开了破窗,瞧见顾珽,顿时咧嘴一笑。

“原来是顾小将军,快来快来。可有带酒?”

顾珽开门进屋,“今儿没酒,找你帮忙替我润色一下这封信。”

老秀才一脸我全都明白,我保证不告诉任何人的模样,“顾小将军又给家里人写信啊。最近写得真勤。”

“废话真多。我妹子又给我添了个外甥,我几年没回去,得多关心关心。”

“那是,那是。顾小将军如此爱护家人,你家人有福气。”

“别废话,你先看看我写的行不行,哪里需要改进。你替我润笔,我再誊抄一遍。”

老秀才坐在窗下,借着天光,细细看起来。

然后提笔,做了修改润色。

“顾小将军瞧瞧,老夫改得如何?”

顾珽看完了,咧嘴一笑,“不错,就是这个味。这是润笔费,你拿着打酒喝。”

顾珽直接给了半两银子,老秀才也没矫情拒绝,只说道:“谢谢顾小将军,你可常来啊。”

顾珽出了门,又回过头,问道:“想不想去隔壁快递站干活?包吃住,还有月俸。来年,还能有一个半月假期,商行直接把你送回家去。”

老秀才哈哈大笑起来,“多谢顾小将军。我这身份,可去不得快递站,没得坏了人家生意。就算快递站能把我送回祖籍,我也回不去啊。顾小将军忘了吗,我可是戴罪之身。”

好好的秀才,流落到西北,不是犯了事躲避官府,就是被判了罪流放到西北。

显然老秀才应该是第二种情况。

没人记得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来到西北,反正周围的人都知道此地有他这么一号人。

衙门那边,估计不翻陈年卷宗,都不知道辖下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只是衙门忘了他,不等于他就能随便走动。

进城门,一亮身份文书,就知道他是个戴罪之身。没事都能整出事情来。

难怪老秀才看似活得潇洒,却从不进城,不娶妻生子,也从不提回祖籍的事情。

顾珽抓抓头,“你先告诉你,我犯了什么事?”

老秀才笑了笑,“顾小将军不用替老夫操心。老夫活了大半辈子,知足啦!”

“你和我说说。只要不是造反杀头的大案,我想想办法,说不定真能帮上你。”顾珽还不死心。

老秀才摇摇头,“谢啦!家里人都死绝了,回去也没意思。此地不错,老夫早就打算好,要长埋此地。”

顾珽蹙眉,“你就不想回去扫墓祭祖?”

老秀才有片刻的沉默,接着又哈哈一笑,“人都死了,祭个屁的祖。祖宗恐怕早就将我逐出了族谱。”

顾珽叹了一声,“你好好想一想吧。要是想通了,下次我们见面再聊。你可别小瞧我,我虽然不怎么样,可我家里人厉害得很。我一句话,就能让快递站收你当员工。”

老秀才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说道:“我信!顾小将军说的话,我一直都信。”

“那就这样吧,告辞!”

顾珽抱歉,还是翻墙离去。

老秀才放声高歌,对酒长叹。

歌声传来,快递站的人纷纷说道:“老秀才又喝醉啦!”

“别说,老秀才唱歌还挺有味道。”

“屁的味道。棺材味查不到。”

顾珽回到快递站,将誊抄好的书信装进信封,密封。同包袱放在一起。

他对马贵说道:“给老子一张汇款单,我要寄钱。”

“老大,你不是说你妹子很有钱,你干什么还寄钱回去?”

“你懂个屁!”

顾珽得意一笑,“老子寄钱回去,不像你们是给家用。老子是拿去投资,钱生钱。水泥路都听说了吧,老子的钱就投在水泥路里面,坐着吃红利。”

“哇靠!老大,这么好的门路,给我们也介绍介绍。”

“你小子有钱吗?赌债还清了吗?等什么时候你攒够十两银子,你来找我,我替你寄回京城生利息。”

“一定要攒够十两吗?五两行不行啊?”

顾珽翻了个白眼,一脸嫌弃,“瞧你这出息,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你算是白混了这么多年。”

“老大,我有十两银子,能不能也让我吃分红?”

顾珽盯着大头兵,“你不是要寄钱回家吗?你哪来的十两银子?”

大头兵人高马大,脸上还带着凶狠的疤,竟然露出扭捏的神情,把顾珽刺激得不行。

“有话说话,别做怪动作。”顾珽十分嫌弃。

大头兵背着人,悄声同顾珽说道:“我一共攒了十六两。寄五两回家,剩下的钱本打算过年的时进城博彩。不过老大既然有门路赚钱,我就舍了过年进城的机会,把钱给你,你帮我投。”

顾珽哼了一声,“你们这帮人,迟早会被赌博害死。”

他打定主意,等回了军营,一定要和裴将军反应反应,杀一杀军中赌博的风气。

拿命挣回来的钱,全输在赌桌上,谁见了不心疼。

也就这帮赌鬼自己不心疼。

顾珽想了想,这事要是让妹妹来办,她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吧。

于是,他又要了笔墨,提笔写下第二封信。这封信,全用大白话,只说一件事,军中赌博成风,如何解决?

眼看着士兵们钱都输在了赌桌上,他日退伍,身无分文,下半辈子都没指望,如何不心疼。

快递站收费站,毕竟有限,安置不了所有的退伍士兵。

那些没有出路的退伍兵,下半辈子得多惨,顾珽不敢深想。

他只能将自己的一腔担心写在信纸上,叫妹妹帮他出谋划策。

顾珽收了大头兵十两银子,给他写了个字据。

大头兵执意不要,说是信得过顾珽。

顾珽执意要给,“叫你拿着就拿着。万一老子哪天死了,你拿着这张字据,就能取回本钱。没有这张字据,我家里人可不认。”

“将军这话不吉利。”

“屁的不吉利。都是脑袋憋裤腰带的人,别那么多废话。”

大头兵只能收下字据,贴身放着。

顾珽这回寄了三百两银子回去。

他在这边挣得多,开销也多。

一年下来,就攒了三百多两。零头留着过年,整数寄回京城,叫妹妹给他投资,钱生钱。

上回妹妹给他写信,说是他这些年的分红没动,全都拿去投资。几年时间积累下来,已经有上万两。

顾珽咧嘴一笑,他也是有一定身家的男人。

等娶妻的时候,不用家里给钱,他自己准备聘礼,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

第618章 误会大了

千里之外的京城,鹅毛大雪飘落而下,却阻挡不了人们心中的热情。

快过年了,京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最近几年,京城小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日子好不好,小民心中自有体会。

最先的变化来自于哪里?

好像是从少府钱庄开始。

自少府钱庄在京城铺开后,高利贷就逐渐退出了京城市场。

小民借钱急用,再不用担心承受高额的利息。

更不用担心被高利贷逼得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之后,有了新民县。

本以为被流民抢了工作机会,大家满腹怨气。只恨当初没将流民赶出京城。

却不料工作机会并没有减少,反而多了起来,工钱也比过去高了一截。

尤其是那些匠人,一级匠人,踏踏实实干一个月,能拿一两多的工钱。二级匠人更不得了,三四两也拿的。

至于三级匠人,四级匠人,那是想都不敢想。

除了匠人,商铺伙计也有了更多的机会。

光是年底几个月,到乡下卖货,光是提成就能拿不少。

如今,不光是京城的小民日子好了。京畿地区的乡农,日子也是蒸蒸日上。

听说乡农们今年种植红薯,养猪养鸡,都赚了一大笔。

还有,如今少府钱庄存钱还有利息。

家有余钱的人家,试着将钱存入少府钱庄。半年后,果然拿到了利息。

现在的京城小民,已经不兴把钱藏在家里。

现在大家都乐意去少府钱庄存钱。

别管钱多钱少,十文钱存得,一两银子也存得。

少府钱庄的伙计,态度可好了。从不嫌弃存钱的人钱少。

搞得这几天,京城内,每个少府钱庄都是人挤人。

年底了,辛苦一年攒了钱,大家不约而同选择这个时候把钱存到钱庄。

等到明年满一整年的时候,再来存钱,顺便取利息。

想想那日子,真是美得不行。

小民们乐滋滋,少府钱庄,从上到下,也乐得合不拢嘴巴。

早先还在愁库房钱不够,下次再有大金额的贷款,怕是拿不出钱来。

而今,缺钱的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大量的民间资金存入钱庄,钱庄再也不用为钱不够发愁。

而且,还能顺便回收民间铜钱,回炉重造。

少府铜丞,终于可以喘口气。终于有黄铜铸钱。

只要朝廷每年都能铸造足够数量的精致铜钱,民间私铸钱币,将在朝廷铜钱面前,溃不成军。

不用朝廷下令,几年之后,民间私铸钱币就得乖乖退出市场。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拿在手里的钱好不好,眼睛看得见,手摸得着,也感受得到。

私铸钱币再好再好,也比不上少府铜丞铸造的正版文德钱币。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朝廷要有足够的黄铜储备。

回收民间铜钱,就是第一步。

少府家令叫人提着两箩筐的账本,带着少府铜丞,一起进宫面圣。

少府家令少不得提点少府铜丞。

“见了陛下,一定要表现得足够稳重。事关钱币铸造,国之重器,若是不够稳重,这个位置可坐不长久。”

新上任三个月的少府铜丞,姓顾名知信。顾知信,平南侯府三老爷,顾玖的三堂伯父。

先后在京营,南营,东北大营,五城兵马司,太仆寺,兵部任职。

三个月前,被文德帝火速提拔,被任命为少府铜丞。

别说朝臣吃惊,就连他自己都惊呆了。

朝臣们纷纷猜测,一定是诏夫人和大皇子殿下联手在私下里运作,把顾知信扶上了少府铜丞的位置。

冤枉啊!

她得知这个任命的时候,她自己都吃了一惊。

更要命的是,没人相信她。

就连侯府那边,也都坚定的认为,顾三老爷顾知信能升任少府铜丞,一定是顾玖暗箱操作的结果。

无论顾玖怎么解释,侯府都认定了这一点。

顾玖否认,他们也只当顾玖不欲声张,毕竟身份敏感。

为此,侯府偷偷摸摸,通过大少奶奶周氏送了一笔贵重的礼物给顾玖。

顾玖看着礼物,也是哭笑不得。

更麻烦的是,为了这事,顾大人发了好大的火气。

私下里好大抱怨。

“自己亲爹不关照,跑去关照隔房的堂伯父。我看她分明是吃里扒外,忘了到底是谁养大了她。”

“即便都姓顾,也要分个亲疏远近。”

“本官起复,叫她帮忙,她就推三阻四。帮着隔房的伯父,倒是尽心尽力。”

“少府铜丞,一等一的好差事,她不惦记亲爹,竟然给了隔房的堂伯父。我倒是问问她,她心里头到底有没有我这个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