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会说出传国玉玺是假的,这样荒唐地话?”

文德帝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在询问常恩。

常恩弯腰躬身,浑身直冒冷汗。

“陛下,这一定是反贼的阴谋。”

“那你怎么解释家令大人那番话?”

“老奴以为家令有句话说的对,只要陛下认定是假的,就一定是假的。反之,只要陛下认定是真的,那一定是真的。”

文德帝先是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父皇临终前一段时间,有数次朕走进兴庆宫,就看到父皇盯着传国玉玺出神。但是父皇从未同朕说过有关传国玉玺的任何事情。”

“陛下是在怀疑什么吗?”常恩小腿打颤。

难道这枚传国玉玺真是假的?

这是大案啊!

这如何得了!

少府家令说活太不负责,这是害死人的节奏啊。

文德帝却笑了起来。

“不!朕绝不会怀疑父皇!朕亲自从父皇手中接过这枚传国玉玺,接过大周的江山社稷,他就一定是真的。”

即便是假的,也要变成真的。

至于真的那一枚去了哪里,文德帝并不关心。

第724章 翻脸

少府家令出宫后,直接回了家。

他满心懊恼,浑身冷汗。

“真是越老越糊涂!怎么就管不住嘴巴,把这事说了出来。这如何是好?”

少府家令这会很后悔。

“这条老命怕是保不住了。”

他想到了最坏的情况,那就是死!

他叹了一声。

活到这么大的年龄,他不恐惧死亡。

只是担心会牵连儿孙家人。

懊恼过后,少府家令开始准备后事。

可能不会死,但是身后事不能不准备。

他交给儿子一封信,“若是老夫有一天走了,你就把这封信交给诏夫人。以后老夫无法继续照顾你们,你们的前程就全指望诏夫人。”

他儿子一脸惊诧,“父亲为何突然提起身后事?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少府家令摆手摇头,“没有意外,你别多想。老夫近日感觉有些不适,万一熬不过去,提前准备,免得你们到时候手忙脚乱,什么都做不好。”

“父亲身体不适,那就请太医过府。”

“老夫已经看过太医。太医说老夫太老了,活得太久,懂了吗?”

少府家令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后,每天如常上衙门办公,静静等待着最坏结果的到来。

然而,他没等到死神降临。

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

少府家令怔愣!

文德帝竟然会放过他?

紧接着他自嘲一笑。

没死,这是好事啊!他干什么会觉着遗憾?

文德帝同先帝毕竟不一样。

这要是换做先帝,早就弄死他,不留半点后患。

少府家令如释重负,或许是他将文德帝想得太坏了。

李大人文采风流。

檄文一出,群情激奋。

讨伐逆贼,责无旁贷!

逆贼就该被千刀万剐!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用最浅显的语句,煽动全天下的人心,唤起人们心中对反贼的仇恨。

反贼造下的杀孽,应该被彻底清算。

所有反贼,都该死!

这是民众的心声。

没谁喜欢做乱世人,没人愿意活在恐惧中,更没人愿意被一群反贼奴役。

檄文通达天下,在灾区引起最最强烈的反响。

每个人都在讨论着檄文,讨论着诛杀逆贼,为自己为家人讨回公道。

天灾让人饿肚子,人祸则让人家破人亡。

没人去关注反贼的口号,什么奉旨讨伐,全都是狗屁。

反贼靠着之前的舆论,占据的那点优势,正在一点点消失。

而刘诏已经趁势离开江南,乔装打扮前往交战区。

等到舆论偏向朝廷,御史们旧事重提,再次提起女子学堂,攻讦刘诏有造反之心。

出人意料,文德帝竟然会呵斥御史,罕见地站到刘诏这一边,替刘诏说话。

“大皇子不畏艰辛,南下江南筹措粮草,解民生之困,解朝廷之危,为朕分忧解难,可谓是劳苦功高。众臣不思大皇子功劳,反而逮着一点小事大做文章,诬陷堂堂皇子造反!依朕看,唯恐天下不乱,巴不得有人造反的人就是你们!是你们不安好心,不将忠君爱国的大皇子逼得造反,你们就不肯罢休。你们真以为朕可以随意欺辱吗?”

“休要再说!朕已经听腻了你们老调重弹。区区女子学堂又如何,可有抢你们的功名?可有抢你们的官职?无非就是替大户培养几个得用的帮佣,就把你急成这个样子。斗不赢山河书院,就用下三滥的手段,真是令朕不耻!”

“陛下此话,乃是诛心之言啊!”

“朕诛的就是你们的心。国子监背靠朝廷,拥有天下最优秀的学子,竟然竞争不过一个山河书院。朕都替你们感到羞耻!不想着如何迎头追上,反而频耍小手段。朕在你们眼里,就成了打压皇子的工具吗?离间皇家父子之情,谁给你们的胆子?”

众臣皆惊!

全都傻愣在原地。

陛下怎么突然转性子,竟然替大殿下说话?还替山河书院背书?

这是为什么啊?

朝臣们个个懵逼,脸上都写着大大的问号。

文德帝当然不可能给朝臣们解惑,直接甩袖,退朝!

金銮殿上,议论声声。

全都围着中书令李大人,还有陆侍中等等几位大人,询问情况。

“李大人,陛下唱的是哪出啊?”

“陆大人,能否给下官等人透个底?”

“家令大人,能否告诉我等,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少府家令冷哼一声,“怎么着,陛下和大皇子殿下父子情深,你们不满吗?莫非就是你们阴谋陷害大皇子殿下,离间陛下和大皇子的父子之情?”

“家令大人冤枉啊!给我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离间天家父子之情。”

“还请家令大人稍微透个底,感激不尽!”

“陛下的想法,老夫哪里会知道。告辞!”

少府家令拱拱手,干脆走人。

李大人和陆侍中有样学样,全都跟在少府家令后面溜了。

众臣捶胸顿足,这是要逼死大家啊。

不知道陛下的心思,以后要如何行事?如何说话?全都没了头绪。

同样没头绪的,还有刘诏下面的诸位皇子。

二皇子刘评气呼呼地回到王府,进门就砸了一套茶具。

“滚出去!全都滚!”

一声怒吼,所有下人全都退出厅房。

欧阳芙让嬷嬷将孩子带下去,不走心地问道:“殿下这是发哪门子的火?莫非是在衙门受了闲气,就找我撒气,敢情我成了出气筒。”

“你闭嘴!你以为你可以看我的笑话吗?我要是没好下场,你也别想有好下场。我们是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皇子刘评指着欧阳芙厉声呵斥。

欧阳芙挑眉冷笑,“我是没好下场,莫非你的爱妾就能有好下场?你的那些庶子庶女就能有好下场?我告诉你,要死大家一起死。我死之前,院子里那些女人那些孩子,统统都要给本夫人陪葬。”

“你这个毒妇!”

“知道我是毒妇,你还跑我这里撒气。你是脑子不清醒了吗?”欧阳芙根本不怵二皇子,直接怼回去。

二皇子刘评气得火冒三丈,胸口剧烈起伏。

他一拳头,重重砸在桌上,像个失去理智的野兽。

他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欧阳芙,“你是不是巴不得我倒霉?你是不是以为我倒霉后,你可以靠着大嫂翻身?我告诉你,你做梦!我要是倒霉,绝不会放过你。”

欧阳芙嗤笑一声,“你什么时候有放过我?上次怀孕,你有放过我吗?我生孩子的时候,你有放过我吗?刘评,不要让我看不起你。”

粗重的呼吸声,剧烈起伏的胸膛,都说明二皇子正处在暴怒的边缘。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今儿早朝,父皇呵斥御史,替老大说话。指责御史离间天家父子之情。明明之前,父皇对老大诸多不满。父皇突然转变,定有缘由。”

欧阳芙面色平静,“大殿下正在南边赈灾,陛下维护他,理所应当。”

“你不懂!”

二皇子刘评怒吼欧阳芙,“之前明明不是这样。父皇对老大诸多猜忌不满,怎么可能短短时日,就改变了态度。”

“事情已经发生,多想无益。我劝你还是安分守己,老实办好差事。”

“闭嘴!你劝我安分守己之前,先检讨检讨自己,你可有安分守己?哪家的女人,敢对夫君大吼大叫,还敢拿妾室庶子的性命威胁人?这个院子里,你就是最不安分守己的那一个。”

欧阳芙呵呵一笑,“既然殿下对我如此不满,为何还站在这里?指望我给你出谋划策?还是指望我帮你打探消息?”

二皇子刘评突然抓住她的手,“你和大嫂关系好,你去看望大嫂,借机打探一番可好?”

欧阳芙果断拒绝了二皇子刘评,“不好!陛下态度转变的原因,迟早会被人挖出来。你迟早都会知道真相,何必急在此时。”

“你怎么如此愚钝?”

二皇子刘评大为不满,“我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你怎么就不替我着想?等别人挖出真相,还来得及吗?一切都晚了。”

“好饭不怕晚!”

欧阳芙不客气地怼回去。

二皇子刘评面色扭曲,“你就是不肯帮我,是不是?”

欧阳芙神情严肃地说道:“我能力有限,帮不了你。你另想办法吧。”

二皇子刘评直接踢翻了杌凳,又掀翻了桌子。

他指着欧阳芙,“好,好得很。希望你别后悔。”

说完,拂袖离去。

欧阳芙浑身一软,差点瘫在地上。

丫鬟冲进来,担心不已。

欧阳芙浑身哆嗦,“扶我起来!”

丫鬟将她扶起来,只见她一头冷汗。

“疯了,他疯了!”

欧阳芙喃喃自语,紧接着死死抓住丫鬟的衣袖,“派人盯着三房,四房,五房,有任何动静及时告诉本夫人。”

“夫人别急,奴婢这就去安排。”

第725章 如鲠在喉(三更)

三皇子刘言不动如山。

一直坚持到衙门落锁的时间,才回王府。

他叫厨房置办了一桌酒菜,一个人躲在房里喝闷酒。

三夫人崔氏找了过来。

“妾身陪殿下喝酒。”

三皇子刘言不置可否,只是将下人都赶了出去。

崔氏先喝了一杯,然后说道:“早朝发生的事情,妾身都听说了。”

她声音清冷,透着理智和冷静。

“二皇子不到中午就回了王府,听说发了好大的火,同二嫂吵了一架,最后甩门离去,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去了哪里喝酒解闷。”

“呵!”

三皇子刘言终于有了反应,“老二的去处,估摸是去找他养在外面的谋士商量对策去了。”

崔氏提起酒壶,给三皇子刘言的酒杯倒满。

她放下酒壶后,才说道:“四房那边一直没动静,也不知四皇子殿下作何感想。”

“不用管他。”三皇子刘言嗤笑道,“有刘诏顶在前头,根本就没老四什么事。老四和老大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现如今,他可不敢明着同老大对着干。”

“殿下说的对,四皇子殿下目前的确不能和大皇子对着干。五房那边…”

“老五暂时不用担心。盯死了老二。”

说完,他一口喝下杯中酒。

崔氏劝道:“殿下少喝点。”

三皇子刘言自斟自饮,笑道:“无妨!不用担心我的身体。”

崔氏嗯了一声,点点头,“陛下突然替大皇子说话,此事对殿下有影响吗?”

三皇子刘言哈哈一笑,“我可是安分守己的皇子,无论父皇对老大什么态度,对我都没有太大影响。毕竟当年我病重,又差一点死掉。无论是太后还是父皇,对本殿下都有一份怜惜。”

崔氏明显松了一口气,接着脸色一沉,“蔡氏奶娘谋害殿下,殿下还留着蔡氏,蔡氏却不知感恩,真是忘恩负义。”

“不提那个女人。”

三皇子刘言明显不想听到原配蔡氏。

蔡氏早已经被他遗忘在角落里。

崔氏心满意足。

她故意提起蔡氏,只是为了试探。

试探三皇子刘言对蔡氏还剩下多少感情。

如今看来,感情半分不剩,反而多了几分厌恶。

如此甚好!

原配蔡氏的存在,对崔氏来说,如鲠在喉,令她十分难堪。

她出身河东崔氏,河东顶级世家。

区区一个蔡氏,武将之后,拿什么同她比。

偏偏蔡氏是原配,她只是填房。

对于填房身份,崔氏心头十分膈应。

更令她厌恶的是,原配蔡氏同她住在一个屋檐下。

蔡家被抄家流放,蔡氏怎么有脸继续活着?

那个女人脸皮果然厚得很。

四皇子刘议内心烦闷不已,偏要做出高兴的样子,应付周围打量的目光。

一直熬到宫门即将落锁,他才出宫,回到王府。

回到房里,彻底卸下脸上的面具,直接露出了厌烦的表情。

萧琴儿劝他想开些。

“何必为了这种事情烦闷。”

“哼!你们男人不想说话的时候,就喜欢拿你不懂做借口,敷衍女人。”

四皇子刘议翻了个身,直接背对萧琴儿。

萧琴儿喝着养生茶,“这茶挺好喝的,效果也不错。大家都说我的脸色最近好了很多。你也喝喝看,我叫下人给泡一杯怎么样?”

刘议问她:“哪里来的养生茶?”

“从大嫂那里拿的方子,效果真不错。大嫂还给了我两张药膳方子调养身体。我吃了几回,腰痛的毛病果然减轻了一些。”

刘议突然从罗汉榻上坐起来,“大嫂给你的方子既然吃了有用,记得抽空出城,当面感谢大嫂。”

“不用你提醒,我早就安排好了。我已经给大嫂送去拜帖,过几天就去山上看望她。她住的别院叫晓筑,你去过吗?”

刘议含糊地嗯了一声。

萧琴儿并没有注意到,“那地方真不错,当初我怎么没想到在那边买房呢?如今想买都买不到啦。你真该去那边看看,环境真好。住在山上,清静。而且离着新民县很近,想看热闹,直接坐马车下山就可以。”

刘议说道:“你去山上看望大嫂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孩子。”

“放心吧,我忘不了。你到底要不要喝养生茶?我拿了方子,特意找人配的。”

“给我泡一杯吧。”

刘议喝着养生茶,心头忽暖忽乱。

烦乱的心情,让他心情越发烦躁。

他放下茶杯,装作随意的样子问道:“大嫂身体养好了吗?总听人说她元气大伤,要养好几年才好。”

“比起生孩子那会,已经好多了。她现在就是体虚,虚不受补,只能慢慢调养。养个一两年,估摸着就能养好。”

“那就好!大哥不在,我不方便上山看望大嫂。你去山上的时候,记得客气些,说话和软些,别把人给得罪了。”

萧琴儿白了他一眼,“你就是瞎操心,我又不是傻子,我知道该怎么说话。”

刘议笑了笑,往罗汉榻上一趟,“你还说你不是傻子。你自己想想,早些年你和人说话,是不是嘴巴带刀子。多少人都被你给得罪了。也是近两年,你脾气好了点。”

萧琴儿靠近他,“我的脾气真的变好了吗?”

刘议看着她。

她已经不年轻了,没有做姑娘时候的鲜嫩活泼。

他抬手,轻抚她的面颊,“这两年你的脾气的确好了些,真是难得。”

萧琴儿捶了他一下,“这会你还不忘数落我。你也不想想,当初我脾气那么差,还不是因为你总是气我。”

刘议笑起来,将她搂在怀里,“我现在也经常气你,你的脾气怎么就变好了?”

萧琴儿哼了一声,“都这把年纪,我又何必同你置气。气坏了身体,还是我自己受罪。我现在想开了,脾气自然就变好了。”

刘议搂紧她,“这些年委屈你了。”

“只要你心头有我,多少委屈我都能承受。”

萧琴儿靠在他怀里,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期。

刘议心情却有些沉重。

他用力搂紧她。

怎样才算心里头有某个人?

他对萧琴儿还有爱吗?

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秋高气爽,心情愉悦。

顾玖带着御哥儿下棋,衡哥儿在旁边捣乱,顺便逗老三老四玩耍。

“下棋可不能着急!”

顾玖落下黑子,大局已定。

衡哥儿一脸愁眉苦脸,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输了。

顾玖笑了起来,捡起棋子复盘。

“看到了吗,你输在急躁。做事切忌急躁,即便有衡哥儿在你旁边捣蛋,你也要稳住。”

“儿子记住了!”

御哥儿虚心受教,然后狠狠瞪了眼衡哥儿。

衡哥儿一脸得意,得意于自己的小伎俩得逞。

顾玖见到两兄弟各自做着鬼脸,忍俊不禁。

“我还记得衡哥儿小的时候,特别懒。只要吃饱喝足,哭都懒得哭一下。往榻上一放,撅起屁股就睡觉,对玩具什么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没想到长大了,会变得如此调皮。”

顾玖调侃自家儿子。

御哥儿连连点头附和。

衡哥儿顿时不干了,“我哪有!娘亲说的肯定不是我。”

“说的就是你。你小时候特喜欢睡觉,什么时候都能睡着。”御哥儿哈哈一笑。

衡哥儿扑到顾玖怀里,可怜兮兮地样子,“娘亲,我小时候真的是你说的那样吗?”

顾玖刮了下他的鼻子,“对啊,就是我说的那样。”

衡哥儿皱皱鼻子,“一定是哥哥欺负我,我才会天天只想着睡觉。”

御哥儿偷偷翻了个白眼,衡哥儿不愧是告状小能手。这都能告一状。

顾玖苦笑不得,“哥哥可没有欺负你。那时候,哥哥特别喜欢你,每日从宫里回来,就是找弟弟。功课都不记得写,但是他会记得带你玩,还陪着你睡觉。”

御哥儿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偷偷一笑。

衡哥儿看着他,突然扑进他怀里,“我也特别喜欢哥哥。”

御哥儿咧嘴一笑,摸摸衡哥儿的头,“我也特别喜欢弟弟。”

“你喜欢哪个弟弟?是我还是衠哥儿?”臭小子还学会了吃醋。

“最喜欢你!”

衡哥儿欢呼起来。

“哥哥最喜欢我!哥哥要一直喜欢我,我第一,妹妹第二,衠哥儿第三。”

衡哥儿强势宣布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御哥儿嘿嘿一笑,“我最喜欢的还有妹妹。”

“妹妹要排在我后面。”

“可是妹妹好可爱!”

“我比他更讨人喜欢。”

两兄弟就谁最讨人喜欢,应该最喜欢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争论。

顾玖露出含蓄的笑,不插手两兄弟之间的相处。

方嬷嬷一脸欣慰,“大公子和二公子感情真好!要是殿下在,就更好了。”

顾玖笑道:“快了!过年之前,他肯定能回来。”

第726章 聪明人

“学生告辞!”

徐闻只用了一次,顺利考取山河书院,并如愿以偿做了三元公杨先生的学生。

他提着一篮书籍,走在书院校区,心情放松,还有些雀跃。

山河书院的环境很轻松,可以在这里见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

再惊世骇俗的举动,书院从上到下都是包容的态度。

这里也有很大的科举压力,却没有国子监那般压抑的气氛。

国子监是严肃的,从上到下都是严肃的。

但是在山河书院,却可以看见各种各样丰富的表情。比他前面三十几年所见过的所表情都要多。

一群人喊着号子,从徐闻身边跑过去。

队伍整齐划一。

那是骑射科目的学生。

每天都会围着书院跑上几圈。

据说这样可以强健体魄。

校场,蹴鞠比赛正在火热进行。

校场周围都是人,都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加油鼓劲。

徐闻站在树荫下看了会,看得热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