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很有菜市场泼妇骂街的架势。

刘诏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言,冷漠看着。

林书平悄声问道:“陛下,要不要控制一下?”

刘诏冷冷一笑,“让他们打。凡是动手的人,把名字记下来,朕要秋后算账。”

陆大人很狼狈。

堂堂中书令,竟然被一群御史围攻。

陆大人在同僚的帮助下突出重围,找皇帝刘诏求助,“陛下,这场乱子您不能不管啊!”

下封口令的人是刘诏,如今打起来了,他倒是不管不问,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刘诏笑嘻嘻的,“爱卿急什么,还不到时候,让他们继续打去。打傻了,就知道好歹。”

话音刚落,一只靴子飞来。

林书平大惊失色,“护驾,护驾!”

内侍们一拥而上,护住刘诏。

本来可以轻松避开飞来靴子的刘诏,被林书平一吼,内侍一动,搞得狼狈不堪。

等凶器“靴子”落网,刘诏大怒。

抄起砚台,狠狠砸在地上。

金銮殿为之一静!

交战双方罢手,只余下一地狼藉。

刘诏拍着桌子站起来,“这只靴子是谁的,给朕站出来。”

岂有此理,竟然敢暗算他。

“查!给朕当场查明。没查清楚之前,谁都不准动。”

大汉将军冲进金銮殿,拿着靴子一个个对比。

一个大理寺的官员,快哭了,弱弱道:“靴子是,是微臣的。这这这,这都是意外。”

想哭,却又不敢哭!

连个眼神都不需要,官员直接被大汉将军拖了下去。

无人作声,全场静默。

“还打吗?”

刘诏冷笑一声,“说话啊!不是挺能说的吗,这会怎么都成了哑巴。”

朝臣继续静默。

刘诏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手疼死了,还得假装屁事都没有,继续维持英明神武的形象。

“真把金銮殿当菜市场了啊!然而你们连市井泼妇都不如,你们就是一群废物,渣滓,一群眼界狭窄的蠢货!”

“陛下慎言!”

被公然辱骂为废物蠢货,朝臣们忍不住了。

此刻,站在金銮殿上的人,勋贵武将不说,文官哪个不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科举一道上厮杀出来的。

三年一次大比,每次只录取三百来人。考上两榜进士多难啊!

中了进士后,还能进入朝堂,参与朝会,更是难上加难。

这样一群人,怎么可能是废物蠢货。

站在朝堂上这群人,可以说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一群人,这话半点不夸张。

这样一群人,透着骨子里的骄傲。

被骂蠢货,孰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发怒又如何,就是要站出来逼着皇帝收回之前的话。

如此侮辱朝臣,就别怪大家群起而攻之。

刘诏冷笑,“朕难道说错了吗?你们自诩国之重臣,可是看看你们做的事情,哪有重臣该有的样子?市井泼妇都比你们强。”

这话太伤自尊了。

“陛下息怒!臣等已经意识到错误。然而万事皆有因果,若非太过激动,绝不会在朝堂上如此失态。”

“西北军灭西凉国,是不是好事?既然是好事,为何激动得在朝堂上打架?难道诸位臣工,巴不得西北军打败仗,盼着西凉扣关入侵,你们就能从中捞取好处吗?”

“臣等绝无此心。”

“这等大事,私下里不知动用了多少粮草军械,然而三省六部却将满朝文武瞒的死死的。臣等只是想讨要一个说法。”

刘诏呵呵冷笑,他指着满朝文武,“扪心自问,朝堂上的事情真能瞒住你们吗?朕以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大周的朝堂如同一个筛子,毫无秘密可言。

西北打仗,西北军反击西凉,何曾瞒过诸位臣工?户部调动钱粮,在场谁不知道此事?西北军一路西进,一不小心将西凉王城打了下来,灭了西凉国,此事可曾瞒过诸位臣工?扣帽子好歹拿出点真凭实据。”

“此乃表,而非里。”

“那你们说说何为表,何为里。朕今儿就听听你们的大道理。”

“西北军反击西凉是为表,户部筹措钱粮也是表。但是…”

非常时期,潇湘关闭了评论区。

第1003章 目光短浅之辈

“但是什么,尽管说!”

刘诏此刻表现得很大度。

众臣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于是有了默契。

“但是,朝廷从未要求西北军奔袭几千里,打到西凉王城。更没有对西北军下达过灭西凉国的命令。”

“朝廷自始至终只要求西北军反击西凉,守住边关。而西北军却擅作主张出关追击,高歌猛进,突入西凉王城。更不可思议的是,西北军竟然凭借一己之力,灭了西凉国,杀了西凉王,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功劳。然而,功劳背后的事情,不能不追究。”

“微臣斗胆问一句,西北军的后勤补给,谁提供的?几万兵将,奔袭几千里,还有余力打灭国之战,这可不是一般的后勤补给能做到的。”

“户部尚书,你们户部的账目是不是该交出来让大家查一查。你们户部到底给了西北军多少粮草?莫非你们隐瞒了数据,做了假账?”

“户部账本上记录的钱粮数目,恐怕不及真实数目的一成。否则不足以支撑西北军打灭国之战。”

“休要胡说八道!户部的账本你们尽管查,查出问题,我的项上人头你们尽管拿去。若是查不出问题,你们敢拿人头和本官赌吗?”

前年才被提拔为户部尚书的秦大人气急败坏。

他身上打着景明帝刘诏心腹谋臣的标签,当初被刘诏亲自提拔。

众臣怀疑他手脚不干净,做假账,也算正常。

“若是户部的账本没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少府。少府大可以借着商队的名义,私下里偷偷为西北军提供粮草军械。”

新任少府家令,宗室人称老糊涂的刘宝,是个耳背。

“什么,什么…刚有人提到少府吗?能否再说一遍,老夫没听清。”

众臣闻言,又嫌弃,又生气。

故意的吧!

陛下一定是故意指派一个耳背的老家伙当少府家令。

朝臣略过少府,直接提问刘诏。

“没有陛下的允许,少府怎敢运送大批粮草军械给西北军。”

“陛下瞒着满朝文武,偷偷下令让西北军出关,打一场灭国之战,此乃昏君之道!”

“轻启边衅,肆意灭国,此乃暴君之道。历朝历代,凡是一心军武的帝王,必定会造成天下民不聊生。请陛下悬崖勒马,及时回头。”

“不压制鲁侯,不压制西北军,反而助力西北军打一场灭国之战,使得鲁侯的威望空前高涨。微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该如何善后?”

“鲁侯立下此等功勋,赏无可赏。这哪里是不朽功勋,分明是取祸之道。”

“西凉离着边关几千里,离着京城好似天边。微臣斗胆,陛下令西北军灭西凉,有何用处?莫非朝廷还能派流官远赴几千里,治理西凉不成?”

“西凉于大周而言,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要浪费钱粮驻军守卫。不如弃之!”

刘诏挺直了背脊,冷冷一笑,“都说完了吗?”

“请陛下下旨,召西北军回防,召鲁侯回京。”

刘诏面露讥讽之色,“刚才是谁说西凉是鸡肋,可以弃之?朕一直都认为,此刻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理应是大周最聪明,最有见识,最有远见的一群人。然而,一番振振有词,让朕意识到你们是多么的短视和无知。”

“莫非陛下真要经营西凉?结果不过是浪费钱粮,徒增百姓负担。”

“你们的看法,那都是老皇历。愚蠢!”

“请陛下明示。”

“大家想一想,上古帝王是如何做的?又为什么有了大一统?”

金銮殿安静如鸡。

大殿内落针可闻。

“只知抱残守缺,愚蠢,短视。我看你们都是读书读傻了。”刘诏一声怒吼,惊醒了沉默的众人。

陆大人很懂拿捏时机,他站出来,朗声说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效仿上古帝王分封诸侯。”

刘诏冷哼一声,没作声。

陆大人继续说道:“好不容易打下西凉,花费巨额钱粮,就这么退兵,不甘心啊!也对不起将士们流的血,对不起陛下的一番苦心,对不起那些花出去的钱粮。然而朝廷无力治理西凉,实在是太过遥远,却也不能放弃西凉。

不如分封一诸侯,代朝廷治理西凉。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朝廷的难题,若干年治理下来西凉也能真正认同大周,成为大周疆域的一部分。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从今以后西凉将成为大周防御外族的屏障,边防线直接向前推进几千里。边关成为内陆地区,大周地域格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乃不世功勋啊!”

双簧!

拍马屁。

陆大人堕落了啊!

陆大人这马屁拍的好。

就开头提了一回陛下,后面都在讲大局。

看似是在说事,实则句句都在拍陛下马屁。

若非陛下有远见,有胆识,敢想敢干,怎能有今日的不世功勋。

鲁侯至多就是个带兵打仗的人。

真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是陛下啊!

这马屁果然高明。

能担任中书令的男人,果然非同一般。

众臣由衷佩服陆大人的同时,又由衷的鄙视陆大人。

“依着陆大人的意思,这是要裂土封侯啊!陆大人,你到底是何居心?你私下里收了鲁侯多少好处?”

陆大人呵呵冷笑,根本不理会对方。

“陛下,一事不烦二主。既然西北军就在西凉,不如下旨让西北军就地驻扎,责令鲁侯治理西凉,尽管平息当地民乱,实实在在将西凉纳入大周的版图。”

“微臣恳请陛下诛杀陆大人,此人乃国贼!”

“请陛下诛杀国贼!”

“荒谬绝伦!老夫一心为公,所说每一句话都是为国为民,为了大周的千秋万代。尔等一力主张放弃西凉,才是真正的国贼,蠢货,目光短浅之辈。”

“陆匹夫,休要狡辩。是不是你蛊惑陛下,支持西北军出兵西凉?你说,到底耗费了多少钱粮军械?查少府的账,这件事非得说个明白不可。”

“没朕的许可,谁敢查少府的账目?”

刘诏重重拍着桌面。

“少府乃是朕的私库,少府的钱,朕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即便是陛下的私库,然而每一文钱都是民脂民膏。”

刘诏大怒,顾不得身份,大骂出声:“放屁!有脑子吗?少府钱庄挣的利息,可是民脂民膏?皇庄挣的钱,可是民脂民膏?朕看你们读书读愚了,一味抱着书本上的内容,自认为正确,分明就是蠢。没有少府钱庄,现在的京城还是高利贷横行,无数小民被逼破产。

那些高利贷,背后的靠山都是些什么人,真以为朕不知道。骂朕花费民脂民膏之前,先看看自己屁股干不干净。你们最好不要逼朕翻旧账,否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去金吾卫喝茶。”

金吾卫凶名在外,还是有点作用。

有人明显退却。

不过任何时候,都不缺老顽固。

“鲁侯乃国贼。陛下支持鲁侯,等于是在支持国贼,老臣坚决反对。”

“臣同样反对。无论西凉多重要,无论大周的疆域版图会如何,陛下没经过朝堂同意,私下里通过少府支持西北军打仗,灭西凉,就是不对。请陛下到奉先殿,朝列祖列宗磕头请罪。”

刘诏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他心头有些话憋不住,一口气吐出来。

“若是太祖在世,尔等短视之辈,主张放弃西凉的人,统统都会人头落地。少拿刘家的列祖列宗来吓唬朕。朕开疆拓土,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必定深感欣慰。朕没有增加赋税徭役,只凭少府一己之力,打下这场灭国之战,尔等不感到羞愧吗?还敢指责朕,谁给你们的胆子。滚回家去,好好反省。朕不想看到你们一张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退朝!”

再不退朝,他怕是控制不住要大开杀戒。

西凉打了下来,正是高兴的时候,不想杀人。

然而有人却非逼着他杀人。

刘诏气呼呼的回到兴庆宫。

等到陆大人几位朝臣到来,君臣开了一个小朝会,商量后续的计划。

西凉打下来,接下来就是裂土封王。

说起来简单,一道旨意的事情。

实则千头万绪。

不将朝堂上大部分人摆平,这道旨意就会有人阳奉阴违。

或许刘诏活着的时候,不会出事。

等到刘诏过世,一句人亡政息,现在努力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推翻。

为了防止这个可能,也是为了替子孙后代扫清障碍,刘诏现在就要摆平朝堂上大部分人,扫清这道旨意前面所有的障碍。

所以,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给将来留下隐患。

忙完公事,刘诏到长安宫求安慰,求抱抱。

顾玖给他泡了一杯清火的凉茶,“朝臣的反应早就在预料中,还气成这样子,至于吗?”

“朕差点没气死,你还数落朕。”

刘诏很委屈。

顾玖笑了笑,将茶杯往前一推,“清清火,我让厨房煲了汤,一会陪我喝两碗。朝臣嘛,以利诱之,他们迟早会妥协。”

第1004章 无耻之徒(三更)

最近京城掀起了一股去西凉淘金的热度。

热度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京城销量第一的报刊《大周生活秀》炒作而来。

《大周生活秀》作为行业标杆,坚持十年如一日专职炒作话题,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鲁侯率领西北军灭西凉,生活秀为此专门做了一个专题,配合《山河书院报》,对西域一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不过两份报纸各有侧重。

《山河书院报》正儿八经,从地域,从政治,对大周未来边关格局影响,诸多方面去分析,引发官场士林热议。

都说《山河书院报》言之有物,有节操。

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溜须拍马,拍皇帝的马屁。

守住了底线,很好,很强大。

文章内容也很可观,虽然某些内容引起官员们极度不适。

《大周生活秀》则是从西域特产,风土人情,沿途风光,给大家勾勒出一个很立体的西域。

偶尔还在文章中夹杂一两段猎奇的传闻,传闻某某商人去西域淘金,几年下来赚了多少多少钱,勾起普通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以至于一段时间,京城小民谈论的话题全是西域。

等到火候差不多的时候,生活秀突然刊登了一篇名为《去西凉淘金》文章,还是头版头条。

身为销量第一的报刊,《大周生活秀》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淘金文一出,不出意外,轰的一下…

就像是一颗炸雷,在人们心中炸裂。

淘金?

真有金子?

遍地都是黄金?

弯弯腰就能发财?

是不是真的啊,有没有这么夸张?

西域真有这么好,不能吧!

报纸上的内容肯定是夸大其词。

“报纸上的内容是不是夸大其词,我不关心。我只知道,从西北运一车货到西凉,价钱至少翻十倍。然后再从西凉运货回大周,又翻十倍!”

人心激荡。

“当真能翻十倍?”

“那是自然。要是西凉没有的物件,你运过去,价钱不止翻十倍。那边的有钱人,生活极度奢华。不像咱们大周,对有钱人各种限制,那边的人都是怎么有钱怎么来。”

听闻此话,不少人内心蠢蠢欲动。

当然也有清醒者。

“就算价钱翻十倍,也得有命赚。不说沿途响马打劫,单是草原狼,戈壁荒漠,就足以要人性命。不清楚情况,切莫轻易尝试。”

“这话也没错,然而富贵险中求。想要发财,岂能不冒险。再说了,怕危险,就多花点钱跟着大商队一起前往西凉,沿途都有人保护,保证平平安安。”

“从京城到西北半个月,从西北到西凉,就算一路顺畅,少说也得要一两个月。来回一趟,小半年的时间全耽误在路上。这哪里是在做生意,分明是在拿命博。”

“一年走一趟足矣。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别忘了,如今西凉可是大周的地盘,我们去西凉做生意,相当于从京城到江南,能有什么危险。而且西凉以西,还有几十个上百个国家。国家都不大,但特有钱。谁要有胆子走一趟,哈哈,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听家里老祖宗说,很多年前,京城还有不少西域商人,个个豪富。后来打仗,西凉截断商路,从此西域商人就在京城断了踪迹。如今西北军打下西凉,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京城也能看见西域而来的商人。”

“那是当然!为什么打西凉,当然是为了通商。通商嘛,有来有往才叫做通商。西域商人能来我们大周做生意,我们当然也能去西域做生意。”

“你怎么知道朝廷打西凉是为了通商?你家有亲戚当官吗?”

“不用亲戚当官,用脑子想都想得到。你们仔细想想,为什么生活秀在这个时候特意发表一篇《去西凉淘金》的文章?”

“笨啊!生活秀背后的东家是谁?”

“皇后娘娘。”

“这不就对了。《去西凉淘金》这篇文章,不出意外肯定得到了宫里的同意才会发表。为什么要发表这么一篇文章,自然是为了打通商路。皇后娘娘最大的特点,知道是什么吗?”

众人齐齐摇头。

“皇后娘娘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不爱吃独食。有好事,总想着照顾照顾我等小民。比如寰宇运输的股份,比如新民县的房子,再比如修路…这回西北军打下西凉,朝廷肯定要好好经营。这是难得发财的机会啊,不能让高官显贵还有那些奸商吃独食,我等小民若有胆量,也可以参与这场盛事,发一笔小财,懂了吧!”

“兄台说的有理,开通商路的思路应该是对的。这篇文章很显然是在为开通商路造势。”

“机会啊!大家可要把握住。”

“我等小民,也就一二十两的积蓄,这样的机会,也就看看,伸手都够不着。”

“大家可以集资。”

“怎么集资?”

“不如问问三和快递。说起运货,谁能比得上三和快递。”

“走走走,去找三和快递问问。若是真的可以集资,我倒是愿意将攒的几两银子拿出来。”

三和快递很热闹。

寄件的,查件收件的,每天都是人来人往。

今儿还多了一群问事的。

“集资做买卖吗?跑西凉。”

三和快递的工作人员一脸懵逼。

“这不报纸上号召大家去西凉淘金,你们三和快递就没相应的举措。”

“有啊!我们三和快递最新推出护送商队前往西凉,只要交一笔钱,保证商队安全。”

“真的啊!一个人也可以吗?”

“只要凑足两百人,就可以出发。”

“你看我们都是小老百姓,哪有钱凑两百人的商队。”

“不需要你们凑人数,我们三和快递负责接单凑人数,人数一到可以出发。”

“这就好,这就好。那你们怎么收钱?”

“按照货物价值,收起一成的费用,是西凉出货价的一成。出发前,先交一笔定金。”

真黑啊!

竟然收取西凉出货价的一成作为报酬。

“回程怎么收钱?”

“一样的办法,带了货,收取货值一成。如果没带货,就只收人头费。路上安全你们放心,我们的护卫全是退伍军人,正经上过战场杀过人。而且我们三和快递和西北大都督府有合作,进入大草原后,可以借住大都督府的要塞堡垒,不用住野外。单就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全天下没有一家车马行能比得上我们三和快递。”

“那是,那是!三和快递背景深厚,我们都清楚。”

“再给你们透露一个消息,承恩伯朱家都听说过吧,以前是京城首富。”

“知道,知道。朱家怎么啦?”

“朱家反应可谓是最快的,已经组织好货源,他们自己就凑足了两百人的商队,委托我们三和快递护送前往西凉。过两天就出发。若是有谁想跟着朱家的商队一起走,现在就可以报名。”

“朱家反应竟然如此迅速?”

“朱家当年能做京城首富,自然得有点真本事。不瞒大家,西北军打下西凉的消息刚传到京城,朱家就开始动起来。”

好快的反应。

朝臣还在朝堂上吵吵闹闹,朱家已经开始组织货源,准备去西凉挖一桶金。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佩服有之,羡慕有之,嫉妒有之,试图套关系有之…

朱家第一时间组织商队前往西凉淘金,这事瞒不住人。

好多人后知后觉,得知朱家的动静,才反应过来。

差点错过发财的机会。

打西凉,分明是皇帝和皇后送给大家的一个发财的机会,哪有朝臣说的那么凶险。

要是这样的机会,再来一二三四五个,那就更好了。

理所当然,朝臣的态度开始起了微妙变化,朝堂上多了一些别的声音。

原先持保守态度,支持放弃西凉的某些人,开始转变立场。

或是默默支持,或是公然支持皇帝刘诏对西凉的决定。

还是小玖说的对,财帛动人心。

与其杀人头,不如以利诱之。

竖起一个具有带头作用的典型,朝臣的结盟,不攻自破。

承恩伯府朱家,还挺好用的。

京城首富的名声,偶尔拿出来刷一刷存在感,很能起到积极带头作用。

刘诏心头特得意。

你们这群上蹿下跳的臣子,在我家小玖面前,全都是渣渣。

我家小玖算无遗策,你们所有的反应,早就被我家小玖看透。

你们自以为自己很有智慧,殊不知你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我家小玖提前算计好的。

无需陆大人出面摇旗呐喊,自有人站出来震耳发聩。

“西凉不能放弃!否则对不起流血牺牲的将士,对不起朝廷的付出,对不起陛下的心血,更对不起大周的列祖列宗。”

“开疆拓土,不世之功。岂能因为某个人而否认全盘。”

“大周不能失一寸之土。既然西凉已经被我大周占领,那就是大周的土地,岂能轻言放弃。”

“凡是要求放弃西凉的人,皆是国贼!”

保守派老顽固们很心痛,指着这群墙头草,“从未见过尔等这般厚颜无耻之徒!”

第1005章 越折腾越兴奋

刘诏放声大笑。

他跑到长安宫,找顾玖显摆,一脸得意洋洋。

“你是没看见那帮朝臣的嘴脸,对是他,错是他,一张嘴怎么说全凭个人心意,自己打自己的脸下手比朕还重。果然是一群厚颜无耻之徒,朕算是开了眼界。”

顾玖抿唇一笑,“这就是你不对了。他们所言所行,正是你期盼的结果,反过来你又抨击他们没有立场,只有利益。你对他们要求太高,试图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没人能做到。

人们读书考科举,本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家族利益。在有余力的时候,能想到替百姓请命,就是一个好官。若是不朝百姓伸手,当然更好。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大家都是俗人,都有一颗功名利禄心,就不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你的官员,以免失望。”

“朕的确有点失望,实在是朝臣的嘴脸太过丑陋。你是没看到那个场面,当朕说出,若立鲁侯为西凉王,率西北军驻扎西凉,从此朝廷不再提供任何物资。就算是一粒米,一根针都要花钱买,那些朝臣贪婪的目光,让朕大开眼界。”

顾玖抿唇一笑,“你该高兴才对。正因为贪婪,大周才有今日的疆域版图。朝臣贪婪,无需朝廷出力,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西凉,掠取西域财富。届时要发愁的人不是你我,而是鲁侯。他得马不停蹄,继续往西,一路往西打过去。”

刘诏好奇,“你似乎从不担心朝臣和鲁侯勾结,反过来坑朝廷。”

顾玖说道:“有本事尽管来坑朝廷,我是不怕的。再说了,我对鲁侯开放了一切物资,就连军械,都是最新装备。他有什么理由撇开本宫,同一群资源有限的朝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