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玖含笑看着刘诏,“你闺女不屑和同龄的女孩男孩玩耍,说他们蠢笨如猪,就问你,她去哪里找个人来喜欢?”

刘诏还不信了,“同龄的不喜欢,那就找比她年龄大的,最好大个五六岁,七八岁。总能找到让她喜欢的人。”

顾玖甩了个白眼给他,“去哪里找?你以为我是随便说出弑夫二字吗?京城但凡称得上青年才俊的世家公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公主驸马。汝阳或许会喜欢某个人,但是那个人你能保证也喜欢汝阳?甘愿被汝阳压制?以汝阳强势的性格,夫妻相处,绝对是她占据主导地位。京城有哪个世家公子,还是有才华的世家公子,能接受这样的婚姻?”

这话将刘诏给问住了。

有才华的世家公子,不愿意尚公主,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就算他可以下旨赐婚,强迫某个才华出众的世家公子尚公主,但是类似强迫的婚姻,通常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世家公子有世家公子的骄傲,他们的骄傲一点都不比公主少。

可以强迫他们尚公主,但是不能强迫他们喜欢公主,和公主同床共枕,相敬如宾。

说到底,皇帝能做的就是一纸赐婚。

没办法干涉两口子怎么相处。

无论是野史,还是正史,类似的记载比比皆是。

要么公主死,要么驸马死,要么两口子死…

白头偕老,真没有。

顾玖继续说道:“夫妻不睦,矛盾迟早爆发。这也是为什么,皇室公主的婚姻没有谁能得到幸福。公主嫁不了才华出众的公子,就只能嫁给平庸之辈。以公主的骄傲,又怎么会看得上平庸之辈。而且,出身世家的公子,即便是平庸之辈,又有几个人能拉不下脸面去跪舔公主?就算能拉下脸面跪舔公主,公主看得上吗?夫妻啊,对方在跪舔自己,这是何等的糟心。”

自己的丈夫,毫无节操可言,当着下人的面跪舔,这是何等的我屮艹芔茻…

丈夫没面子,做妻子能有面子吗?

纵容下人鄙视诋毁驸马,也就意味着这门婚姻已经名存实亡。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公主的婚事容易,婚后幸福很难。

一番话,刘诏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心情很糟糕。

今儿天气很好,他却看什么都不顺眼。

他控诉顾玖,“你破坏了朕的美好期望。”

顾玖笑了笑,“我只是让你趁早认清楚现实。”

“汝阳是朕的宝贝闺女。”

所以什么都要给她最好的。

顾玖则说道:“我们无法陪伴她一辈子,与其什么都给她安排好,却不是她喜欢的。不如给她机会,让她自己去闯荡一番。她想做王,本宫就给她机会,让她做女王。她想圈地,本宫就划一大片土地给她。只要她有本事吃下去。”

“你这是毫无底线的溺爱!”刘诏严厉控诉。

“总比你将她圈禁在身边溺爱强一百倍。”顾玖冲刘诏翻了个白眼。

刘诏叹了一声,握住顾玖的手,“朕舍不得。”

顾玖拍拍他的手背,“汝阳又不是现在就离开。最早也要等到明年开春。”

刘诏接着又叹了一声,“朕想看着她穿上大红嫁衣的模样,看着她出嫁。你这么一安排,朕恐怕是什么看不到,着实残忍。”

顾玖抿唇一笑,“大红嫁衣,比起她的幸福,哪个更重要?”

“可是姑娘家,终归要嫁人。”

“姑娘家嫁了人,能获得幸福的没几个。尤其是皇室公主们,她们过的什么日子,你不妨让林书平派人打听打听。”

刘诏狐疑,“公主婚后的生活,当真不好吗?”

顾玖轻蔑地扫了他一眼,“你问的问题都是废话!这事我不和你争辩,你自己派人调查,事实更具有说服力。”

刘诏想了想,“朕就听你的,派人查一查各个公主府的情况。”

顾玖提醒他,“不要太失望。找机会你和汝阳谈一谈,要平心静气的谈。”

“朕明白,你不用担心。”

第1067章 兄妹情(三更)

各家公主府的调查结果,就放在案头。

刘诏拿起来,随手翻阅。

其中记载的内容,足以让他的心情变得极坏。

“难道就没有一个像话的?”他厉声质问。

林书平躬身回答,“回禀陛下,各家公主府的情况大致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强。”

他倒是敢说实话。

刘诏将资料丢在书桌上,“这么说来,公主下嫁果然没一个能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老奴不敢欺瞒陛下,的确是这样。”

刘诏双手背在背后,在大殿内走来走去。

他就一个宝贝闺女汝阳,让她下嫁,然后每日里鸡飞狗跳,日子一团糟,他身为父皇自然于心不忍。

莫非就没有办法解决此事?

望着外面天色。

今儿天气阴沉沉的,犹如他的心情。

“去将汝阳叫来。算了,还是朕去见她。”

刘诏记得顾玖的提醒,和汝阳谈话一定要心平气和。否则非得被汝阳这个死丫头气死不可。

父女两人,谈了整整一个时辰,偶尔也爆发了争吵。

不过总体情况还是好的,父女二人算是达成了一致。

汝阳高高兴兴去找衠哥儿。

刘诏则是找亲亲娘子诉苦。

他告诉顾玖,“朕和汝阳谈过了。这死丫头,成心想要气死朕。”

顾玖问他,“吵起来了?”

刘诏点点头,“吵了几句。哎,朕还是争不过她,同意她出海。你是没看到死丫头变脸有多快。上一刻还在哭哭啼啼,下一刻就笑着说父皇最好。”

顾玖哈哈一笑,半点不同情,“知道汝阳有多难对付了吧。做父母的,永远都争不过子女,你也不用沮丧。”

“难怪世人都说孩子都是讨债鬼。”

“我们还一口气生了四个讨债鬼。”

刘诏问她,“你说让汝阳出海,等她吃了苦,她是不是就能知道好歹。乖乖回京城听从我们的安排?”

“别做梦了!不会有那一天的。”顾玖直接戳破刘诏的美梦。

刘诏不乐意了,“怎么就不会有那一天?”

顾玖摇摇头,“你还是不了解你闺女。她性格坚韧,只要下了决心,再苦再难她都会坚持下去。指望一点困难就让她回头,纯粹白日做梦。这一点像你,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刘诏一脸得意,“朕的国女自然像朕。不过朕听你这话,貌似是在贬损。”

“一定是你耳朵出了问题。”

刘诏捏捏耳朵,真的是他耳朵出了问题吗?

当然!

此刻,顾玖特别真诚。

闺女要去海外,身为父皇的刘诏,恨不得将所有好东西都给她。

还是让顾玖给拦住了。

“你给她金银财宝没用,不如帮她多物色几个人才。”

“还有帮她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海军,让她自己想办法去降服那帮骄兵悍将。”

“这都是她必须经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事事替她办好。如果你事事插手,最终结果她有可能付出性命代价。”

“该放手的时候就必须放手。宠爱她的同时,也狠得下心。”

“休要拿那种眼神看着本宫。她也是本宫的孩子,本宫狠心,都是为了她好。”

为了汝阳,夫妻二人不知争吵了多少回。

当然,每一回都是刘诏妥协。

刘诏不能不妥协。

因为顾玖在这件事上更理智,更有计划性。

刘诏的宠爱,就是毫无理智的宠爱。

在出海这件事情上,没有理智是最大的错误。

到了后来,刘诏负气,“朕不过问此事,全都你做主。”

顾玖直接将他这句话当成了耳旁风。

因为刘诏说的这话就是放屁。

第二天,他又会屁颠屁颠跑来操心,指手画脚,扮演着一个慈父外加捣蛋鬼。

顾玖气得想打人。

汝阳心虚,跑到宫外住进齐王府。

她告诉刘御,“父皇和母后和好如初之前,我不会回宫,我怕挨打。”

刘御呵呵冷笑,“吵着要出海的人是你,父皇母后终于同意让你出海,你又心虚了。不如你就别出海,老老实实留在宫里,让父皇给你指一门婚事。”

“做梦!”汝阳坚决不肯留在京城。

“你就是不想让我出海,因为有一天,我会超越你,会比你做得更好。”

“本王拭目以待。”

刘御眉眼一弯,含笑看着汝阳。

精气神十足的汝阳,让人见了,都得生出一股豪气。

汝阳挽着刘御的手,“大哥,你嫌弃我吗?”

刘御抬手,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嫌弃得不要不要。”

汝阳皱着鼻子,“你不能嫌弃我。我出海,圈地为王,是为你开疆拓土。你是大周的皇帝,域外土地终归也会属于大周。我会永远臣服你,不和你作对。”

“就算你真的同我作对,我也不怕的。因为我会把你打趴下,叫你知道好歹。”

“哼,你就知道欺负我。”汝阳控诉。

刘御笑了起来,“这会就耍小孩子脾气,平日里就嚣张得不行。”

汝阳得意道:“这叫善加利用自己的优势,我从母后身上学来的。我终归是姑娘家,我得学会将劣势变会优势,攫取利益。”

“你才多大一点,就想这么多,不累吗?”

“不累啊!反而觉着很有趣。大哥不也一样吗。”

“我是男子,又是嫡长子,生来就注定背负重担。”

“大哥你是注定背负重担,而我是主动背负重担。大哥,你可是我们的榜样,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当然,我允许你偶尔脆弱,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哭两场。”

刘御哭笑不得,“本王不会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哭两场,你说的分明是你自己吧。”

汝阳笑了起来,“这都叫大哥发现了,大哥厉害。”

“少拍马屁。说吧,到底想要什么?”

“大哥,把你身边那几个师爷借给我呗。”

刘御缓缓摇头,拒绝了汝阳,“我的人始终是我的人,他们只效忠我。借给你,你能放心使唤?就不怕他们在背后偷偷打你的小报告,把你所有的计划都告诉我。到时候,我是不会客气,我会直接派人摘桃子,抢夺你的果实。”

汝阳皱眉,“这么阴险的计划,你得偷偷执行。你怎么能当着我的面说出来。你既然说出来,可见你就没打算这么做。你就是吓唬我。”

刘御笑了起来,“你还得练练啊!正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把计划告诉你,不等于我不会这么做。人的想法是会变的,过个十年二十年,我觉着时机合适了,派军队出海,不是不可能。所以,你的身边人,你的谋士,你的核心团队,你得自己去物色。从别人手中借人才,乃是下策。”

“明明是大哥舍不得将几个师爷借给我,故意说这些话吓唬我。”

“是啊,大哥就是吓唬你!你被吓坏了吗?”

汝阳一身豪气。

刘御很欢喜。

他给她想办法,“去军事学院,去各大书院寻摸人才。带上情报司的人,让他们将你挑中的人祖宗八代都查清楚。你要出海,所以最好挑选南方人。南方广大,不能只挑选一个地方的人,最好南方各个州府的人都挑选几个,如果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那就更好。

不怕手下人有矛盾,就怕手下人一团和气。有矛盾,方能互相制衡,不会被蒙蔽视听。一团和气,当心手下的人合起来欺瞒你,凡事都将你蒙在鼓里。”

汝阳将刘御的话牢记在心头,“大哥当初挑选人才,就是这么办的吗?”

刘御没否认,“我手下的人,主要分为南北两派。祖籍南边的人又分多个地域,彼此之间磕磕绊绊,矛盾不少。北边这一派,同样来自多个州府,同样有着矛盾。听起来是不是很混乱?就像是朝堂上朝臣们打架一样。然而,这却是效率最高的组合。

任何一派都无法一家独大,也就意味着,没人能蒙蔽本王。本王交代的事情,他们会全力以赴。因为如果他们做不好,他们的位置就会被对手取代。这就是母后一直强调的良序竞争。”

汝阳有些苦恼,如何驾驭下人,是一门需要长久修炼的功课。

这方面,她还很弱。

刘御摸摸她的头,继续提点她:“你看母后手下的人,都是内侍,他们从来都不是一团和气,彼此竞争内斗。邓存礼算一派,白仲算一派,黄卓算一派,容信算一派。就连后来才到母后身边伺候的许有四,马小六,都有自己的派系人脉。听起来很乱,做事却很有效率。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吗?”

汝阳重重点头,“谢谢大哥,我再回去琢磨琢磨。”

“别一个人瞎捉摸,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

第1068章 大干一场

景明七年,春。

今年天气反常得很。

三四月,天气还一会冷,一会热。

前两天已经热到穿上轻薄的夏装,转眼间就冷得你不得不将冬天的大棉袄翻出来穿在身上。

冬天和夏天之间,就隔了十二个时辰。

天气反复无常,生病的人一串一串。

京城的药铺,前所未有的热闹,都忙着看病抓药。

太医们也很忙。

因为裴太后病了。

病了好些天,一天照着三顿吃药,也没见好,反而更沉重了。

顾玖亲自开的药方,都没起作用。

刘诏着急,一腔怒火撒在太医身上。

说什么治不好太后就如何如何。

顾玖没拦着他,她知道他是着急上火。

别管母子之间有多大的矛盾,真到了危急关头,刘诏满心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治好裴太后的病。

他可以当不孝子。

但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做不孝子。

不是惧怕朝臣非议,天下流言。

而是过不了良心那道坎。

端郡王刘议也是天天跑未央宫,在裴太后跟前伺候汤药。

裴太后喝药喝烦了,不想继续遵照医嘱。

她让宫人将她扶起来,同刘诏闲聊。

“汝阳什么时候出发啊?”

裴太后很虚弱,说话也是弱弱的,一听就是病体未愈,中气不足。

刘诏轻声说道:“原定计划下个月初一南下江南历练,朕已经让她推迟时间。”

裴太后笑了起来,“你是担心本宫有个三长两短,是吗?”

“母后一定可以长命百岁。”

裴太后摆摆手,“天天说着长命百岁,谁又能真正长命百岁,不过是哄人的话。汝阳这孩子胡闹,你们怎么也跟着胡闹。她要出海,你们就真的让她出海啊?”

“朕自然舍不得她出海。”刘诏也是一肚子话,“可这丫头认死理,属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不让她出去见识见识,这辈子她心头都惦记着。纵然不舍,也只能替她打点出海事宜。希望她满足了出海的愿望后,对外面就丧失了兴趣,回到京城安安生生过日子。”

裴太后闻言,笑了起来,“汝阳的脾气,像你。你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本宫那时候不喜欢你,因为无论本宫怎么劝你,你都不听。本宫的话,对你而言就是耳旁风,是废话,是没见识的老顽固。也算老天有眼,如今也叫你尝尝本宫当年的心酸。”

刘诏眉眼抽动,“朕年轻的时候有那样吗?”

裴太后嘿嘿一笑,“你年轻的时候是哪样,你心头没数吗?”

刘诏捏捏鼻子,“朕以为自己年轻的时候,没那么混账。”

裴太后摇摇头,嘲笑他,“你年轻那会,比汝阳还要固执不听劝。汝阳好歹还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你呢,你是连旁人好心好意提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为什么本宫喜欢老四,因为老四听话。不管是真听话还是假听话,至少他在本宫面前很听话。”

刘诏点点头,“果然无论谁做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朕也不例外。孩子不听话,肝火旺盛,恨不得将孩子吊起来打一顿。不过,就算如此,朕也会尽量一碗水端平,不似母后那般偏心。”

裴太后闻言,不以为意,反而笑眯眯地说道:“本宫是女人,女人都比较偏心。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喜欢还要一碗水端平,实在是太考验本宫的涵养。本宫出身武将世家,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没有官宦世家闺秀那样好的脾气和涵养。”

母子二人明明说着严肃的话题,气氛却很融洽。

两人都是心平气和,实事求是,完全没有争吵地迹象。

“朕说话做事也是直来直去,看来这一点遗传母后。”

裴太后说道:“你是本宫生的,身上流淌着本宫的血,某些地方像本宫也不意外。不过你和裴家一点都不亲密,你是不是嫌弃你舅舅。”

“朕那么多舅舅,母后指的是哪个?”

“自然是你五舅舅。”

五舅舅是刘诏的亲舅舅,裴太后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刘诏大方承认,“朕的确看不起五舅舅。那么多舅舅,最没用最无能的人就是他。”

“这话本宫不爱听。”裴太后不太高兴,“他再没用,也是你的亲舅舅。”

“即便他是朕的亲舅舅,也不能改变朕看不起他的事实。”

裴太后闻言,叹了一声,“你这个人就是太固执。若是老四在这里,定会说几句好听的话哄着本宫。你呢,从未想过要哄着本宫。”

“朕若是出言哄着母后,母后敢应吗?”

裴太后笑了起来,“说的也是!你要是真像老四那样说着好听的话哄着本宫,本宫就得怀疑你身上是不是沾染了什么脏东西。”

“朕乃天子,任何脏东西休想近身。”刘诏掷地有声,也是表明态度,他就是他,他不会变。

裴太后笑了笑,眼神有些虚弱。

“这回生病,本宫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也不知还能活几年。”

“母后放宽心。太医说了,等天气好转,母后的身体也会跟着好转。”

裴太后点点头,“但愿还能多活几年。本宫数年前就曾听闻,无望成了西凉国师,佛法高深。当年他和湖阳在一起的时候,就被称之为小高僧,虽然私德有亏,却不妨碍他的修行。本宫想要见他一见,让他替本宫祈福,不知皇帝能否满足本宫这个小小的要求。”

刘诏面色迟疑。

裴太后又说道:“听闻有高僧祈福,会福泽深厚。本宫就只有这一个要求。”

刘诏仔细斟酌,问道:“母后不厌恶他?”

裴太后摇头,“你是说他和湖阳之间发生的那些事情?你都不在乎,还放心的用他,本宫又怎么会在乎。只要他是真的高僧,过往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西凉离着京城路途遥远,送信加上回来,恐怕需要一年时间。”

“一年啊?也不知道本宫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裴太后一声叹息,显得很落寞,很孤寂。

这一刻,刘诏下定了决心。

“朕今日就下旨,召无望回京。”

裴太后看着他,“合适吗?”

“只要母后需要,不合适也必须合适。”刘诏态度很坚决。

裴太后笑了起来,“希望本宫能坚持到无望回京的那一天。”

“母后一定能长命百岁。”

刘诏果然下旨,决定召回无望。

顾玖没有阻拦,反而是配合刘诏的决定,另外挑选佛家人物前往西凉宣扬佛法。

刘诏紧握住她的手,“朕是不是很任性?”

“你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母后想见无望大师,我们身为晚辈,有能力当然要尽力满足。”

“告诉朕,母后身体到底怎么样?还能,活多久?”

顾玖斟酌着说道:“好好调养,三五年应该没问题。不过,母后似乎有心事。”

刘诏摇头,“朕不清楚她有何心事。”

顾玖安慰他,“你也别太担心!母后一定可以熬过去。”

冷了几天,天气逐渐好转。

裴太后的身体,也随之有了起色。

汝阳还是去了江南,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半个月。确定裴太后身体平安无事,她才启程。

刘御和带着衠哥儿,亲自送她出城。

兄妹三人,依依不舍。

纵有再多不舍,汝阳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京城,踏出波澜壮阔的人生的第一步,书写属于她的传奇一生。

汝阳公主,注定会留名青史,被后世传颂敬仰。

送走了闺女,刘诏老大不高兴,情绪低沉了好几天。

顾玖拉着他去了晓筑泡温泉。

他一边泡温泉,一边嫌弃,“大热天泡温泉,亏你想得出来。”

老夫老妻,日常生活就是互怼。

不知情的人见到夫妻互怼的场面,难免紧张,还以为帝后不和。

知情的人见到,只会会心一笑。

帝后二人互怼,那是情趣。

说不来甜言蜜语,太肉麻。

互怼,就是帝后二人表达情意的最好方式。

在晓筑住了几天,刘诏心情好转。

他一有精神,就准备大干一场。

筹备了这么多年,南边是时候动一动。

在盛夏的某一天,南边边境拉开了战争序幕。

大周军队,准备充分,以绝对武力长驱直入,一口气打下数十座城池。

然后进攻速度逐渐放缓,缓缓推进。

以武力配合文官,争取早日整肃城池秩序,吞下胜利果实。

配合陆地进军,海面上海军也展开行动,在敌国沿海一带威慑。

双管齐下,不信拿不下那片土地。

杨季以江南大都督府大都督的身份,总领南边军事。

成为这场战争绝对的掌控者。

即便是承平伯顾珽,也得听从杨季得调遣。

胆敢抗命,军法从事。

有人替顾珽打抱不平。堂堂承平伯,国舅爷,竟然屈居杨季之下。

杨季何德何能。

顾珽一巴掌打回去,不许手下儿郎胡说八道。

以他的能力,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他能冲锋陷阵,却没能力打一场战役,制定不了详细的进军计划。

杨季不一样!他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

第1069章 设伏袁庸

杨季在西北历练多年,正儿八经上过战场打过仗,本身又是探花郎。

称他为文武全才,他完全当得起。

江南官场,情况之复杂,世家之根深蒂固,无数官员在江南折戟沉沙,不是锒铛入狱,就是同流合污。

身处江南官场,想要独善其身,甚至干出一番事业,在杨季之前,这一切都是痴人说梦。

唯独杨季,短短几年时间,不仅干翻了前任江南大都督,还掀翻了江南官场。

江南官场地震,皆因他而起。

他以一己之力,整肃江南官场,名动天下。

他得罪了无数人,更有无数人以他为榜样。

尤其是江南之外的读书人,公然写文章拍他马屁,称他为当世名臣,我辈楷模。

恨他的人,恨不得扒他皮,喝他血。

敬佩他的人,恨不得给他立生祠,尊他为圣贤。

如今帝后令他统领南边军事,显然帝后是要重用他。

不出意外,下下任中书令就是杨季。

杨季身为当世之名臣,尽管他还很年轻,尽管很多人不服气,眼看着国舅爷顾珽都甘愿听他差遣,其他骄兵悍将也只能咽下不甘和愤怒,听他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