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一阵沉默,灯花爆结。

“不是赔罪,也该是去道谢的。”韩元朝最终说道,抬起头视线清明坦然。

韩昌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一丝赞叹。

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选择,虽然做出抉择很难,但还是要选择的。

“哦对了,她说,你对她有大恩。”韩昌想到什么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我对她有恩?”韩元朝皱眉,摇头,“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就算得了太平居的股份,也始终只是她的婢女与我相见,我这几年几乎没有离开肃州,除了亲朋往来,就只有来京城她是江州人士…她是神医神医!她姓程!”

说道这里他恍然坐直了身子。

“父亲,是她!”他喊道,“是姑母的救命恩人!”

姑母!

韩昌一怔,旋即也恍然大悟。

“原来是她,原来是她。”他连连说道,说到这里又抬手相捶摇头叹气,“哎呀,哎呀,那她何止是我的恩人,还是你姑母的,一家两亲都得其助,这,这这”

说到这里一停。

“不对啊,她说是你对她的恩。”他说道。

我对她的恩?

韩元朝再次凝神思索。

我何曾见过她?又哪里来的恩?姑母…

“韩郎君,韩郎君,你们为什么都这样对娘子!你们为什么都这样对娘子!”

耳边浮现那小丫头的大哭,以及泪眼急问。

“郎君,郎君…多谢郎君相助…”

一个小丫头从门前跑来扬手喊道,渐行渐近,终于看清面容,也与那位大哭的丫头融合一体。

韩元朝猛地抬起头。

一个瑟瑟的模糊不清的声音慢慢的在耳边闪过。

我的天,是她!

一切的一切,原来都是这句话!

“敢问郎君高姓大名?”

“那元朝,是公子的字么?”

“郎君侠义,令人佩服。”

原来是为这个!一切的一切,原来如此!

“公子当的。”

眼前那女子冲自己微微一笑,屈身大礼。

原来如此!竟然如此!竟然做到如此!

韩元朝伸手扶住几案,只觉得头皮发麻,一阵颤栗。

怎么做到的如此!

第二十九章 弄人

新任御史中丞冯林的宅院位于仁明巷,距离热闹的桥头街只需穿过两道巷子,又能保持清净正是京中最好的地段,此时北风呼呼雪粒子已经变成了雪片飞飞扬扬。

冯林进京只带了两个仆从卷着铺盖就直接入住了,在这雪夜里,偌大的宅邸只亮着几盏灯,显得阴森孤寂。

门被拉开,扑进的寒风让室内的烛火猛烈跳动,岌岌可危,随着门的拉上又得以延绵。

“老爷,吃药吧。”小厮低声说道,看着卧榻上面向里而卧的冯林。

“不用吃。”冯林的声音传来。

小厮皱着脸都要哭了。

“老爷。”他怯怯喊道。

“我没事,放心吧。”冯林说道。

小厮知道自己家老爷的倔脾气,闻言也不敢多说,坐在一旁抹泪。

面向墙壁,看着烛火投下的一片引影,冯林再次怔怔。

竟然是她,竟然是她。

放在身侧的手再次攥起来。

怎么会是她?

啪的一声,烛火爆个灯花,冯林身子微微抖了下,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似乎被人狠狠的打了一耳光。

那个笑着说其实如果真要这样说的话,那救大人的不是我,大人该谢的也不是我的女子,怎么会跟这个靠着鬼神之说招摇煽动民众以功劳要挟天子朝廷的女子,是一个人呢?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她怎么变了?怎么变成这样了?

变了?

他甚至根本就不认识她,就好似那韩昌一般,也不过是一面之缘。

冯林猛地坐起来,一旁抹泪的小厮吓了一跳。

“老爷。”他忙喊道。

冯林已经下了地,光脚就走。

“备车,备车。”他连连说道。

小厮吓得面色发白,上前一把拉住。

“老爷,老爷你要做什么?”

“我要去见她,我要去问问她。”冯林说道。

“老爷。老爷,天太晚了,太晚了,又下雪”小厮喊道。

冯林已经走到门前拉开了门。寒风卷着雪片扑来,冯林的脚步一顿停下来,另外一个小厮也闻声赶来了,二人一左一右拉住冯林。

“老爷,太晚了,这么晚怎么去见人呢?”他们劝道。

是啊,这么晚去见一个女子的确是失礼。

冯林站着不动了,任风雪扑打。

“老爷,您先休息,等明日一早咱们就去。”小厮们小心的劝道。

两个小厮小心的拉他进来。将门拉上。

雪夜里的冯宅陷入安静,但其他人家还都灯火明亮,来往的人不断。

屋门被唰的拉开,一个披着一身寒气的男人走进室内。

室内围坐四五人,看着他都坐直身子。

“查到了。三年前驿站失火那次,这程娘子离京回江州路上也住在那里,贼人放火,他们当场射杀贼人,又协助灭了大火,所以对冯林来说是救命大恩。”这人说道。

室内的人都恍然,转头看向高凌波。

“那这次真是老天开眼了。”穿着家常道袍的高凌波慢慢说道。脸上还有些不可置信,“怎么会这么巧?”

幕僚们也都互相对视,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是啊,怎么会这么巧?”他们说道。

“你们有谁去普修寺烧香了吗?”还有人一本正经问道。

“我倒是没有去烧香,只不过路过济民桥的时候,将一块没吃完的辣鸭头扔给了一个乞丐。”一个人一本正经答道。“莫非积了福报?”

室内的人们再次对视一眼,陡然同时大笑起来,笑声几乎掀翻了屋顶,让随风飞入廊下的雪都急转盘旋。

高凌波拍着几案大笑,听着满屋子震耳的笑声。

“真是没想到。原以为这次要么无功而返,要么只如愿一件,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天爷竟然大开眼,一下子要让这两个人都滚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而在另一边,陈绍和陈老太爷的脸上神情复杂,父子二人对视一眼,摆手让亲随退了出去。

“那次的事,果然是她。”陈老太爷说道,看着身后的屏风。

其上有陈旧笔墨勾勒的圈圈点点。

“是说有过路人见不平拔刀相助才得以如此?”

“程娘子走了多久了?”

“那十天前按行程算她应该走到”

“你还不肯相信,我就知道是她。”陈老太爷笑道。

“真是天意弄人啊。”他说道,抬头也看着屏风,“这一下,反而糟了。”

陈老太爷也面色凝重。

屋内火盆暖暖,但气氛却如同外边的冰天雪地。

“这一次,冯林把他自己逼上了的绝境了。”

“此时此刻,他不接着告下去,就会被认为不忠,为私利私恩情放弃大义,别的御史言官不会放过他。”

“如果他接着告下去,如愿处罚驱逐了程娘子,他将来必定要被参一本逐清名而背信忘恩负义。”

“人都说忠孝难两全,得了忠,负了孝,为了孝,辜负了君恩,但这一次,他冯林是忠孝都不能全,不管选择哪个,最后都是错。”

“皇帝是个仁君,这一根刺在心里扎下,可就拔出不来了。”

陈绍点点头,面色沉沉。

“但他又不能什么都不做。”他说道,“要么冯林坚持告她,他们二人都离开京城落个身败名裂。要么冯林不告,自己请罪避让离开京城,但事情到底是没有定论,程娘子都要背负着这个告名。最终也难免被其他人借此继续攻击。”

说到这里,他将茶碗重重的放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室内灯火不灭,伴着飞舞的雪花门窗上的身影摇曳拉长。

一夜雪停,院内铺满一层,让天光早早的变亮。

张老太爷拉开门才要吸了口清冷的气,一个老仆一步就站到面前,让张老太爷差点岔气。

“万平,你干什么?”他拍着腰说道。

“老爷,冯林的事你听说了吧?”老仆问道。

“昨晚不是说了吗?”张老太爷满不在意的说道,“又怎么了?”

说完不待老仆说话。他又想到什么。

“对,对,对。”他说道一面转身,“忘了添上一笔,她救过的还有这个冯林。”

老仆嗨声跟进去。

“老爷。她救的这冯林可是要把他们两个都害死了。”他急道。

“怎么会?”张老太爷笑道,一面施然从几案上拿起笔。

“怎么不会?现如今冯林已经把他们两个都逼入绝路了,不说救命之恩,倒还有一线生机。”老仆说道这里愤愤,“偏偏这冯林没个筋骨,竟然见了程娘子就晕倒了,这事瞒也瞒不住了!”

“这事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可对人言的事。有什么可瞒着的。”张老太爷说道,提笔果然在屏风上添上一笔,端详一刻退后。

“老爷。”老仆说道,“这可是要两败俱伤了,咱家的半芹已经哭的眼睛都肿了。”

“这个傻丫头。”张老太爷哈哈笑了,“都被她家娘子卖过一次了。还是不清楚。”

“老爷。”老仆再次说道。

“两败俱伤。”张老太爷说道,放下笔,一面挽起袖子,“自从这小娘子算计了我一把之后,我可从来不相信她会是那种肯两败俱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