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佩奇弄了头小乳猪,让那猪在小院子里撒欢的乱跑,算是给长身体的豹子打打牙祭了。

眼瞅着快年终了,事情一步步的进入完善的状态里,皇帝琢磨了一下,决定提前让礼部那边去采买年货,给六十岁以上的老臣们还要给额外的物质和财资奖励。

至于孩子们……

虞璁还真是想了半天,到底该怎么考。

肯定不能从文理入手,孩子们年纪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何况自己要的可不是什么尖子生高材生,要的是一个足够匹配的继承人。

自从之前他跟孩子们招呼了这件事情以后,六个孩子基本上每个人都出宫巡游了二到三次。

他自己平日里是能带则带,基本上都是抱着一个牵着一个,或者一起坐车去香山烧香散步,看看湖光山水。

孩子们表现各异,但是出奇一致的是,在外面都相当的乖巧听话,没有一个人有现代小孩的闹腾劲。

后来虞璁一琢磨,估计是都很紧张——毕竟在笼子里的宫中呆了好几年,突然进入一个人声嘈杂而又摩肩擦踵的环境里,恐怕有的孩子已经吓得话都不敢说出来了。

皇上给陆大人放假的同时,也给自己放了五天假。

他思来想去,还是把崔太医叫了过来:“让中央医院休息一天,虞鹤那边会协调你们清场控场,收拾干净点,明天朕会带着孩子们过来。”

洪家三人已经被扒了皮示众三天,那三天里虞璁自己都不敢出门,怕骑马走错路碰见那辣眼睛的景象。

现在等事情都基本平息了,他才敢把孩子们再六个人一起带出去一次。

要的,就是考察这些孩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个小包子在前一晚就听说了消息,个个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有关孩子们的事情,宫妃们自然都紧张又期待,但是她们毕竟是平民家庭出身的普通女子,就没有几个懂的宫外种种诸事的——一开始还会格外认真的叮嘱孩子们许多,可后来等孩子们把宫外的见闻讲给她们听的时候,才一个个变得失落又欢喜。

开心的是,孩子们终于能不如她们一样,日日夜夜的望着宫墙上挂着的那半弦日月,十几年都走不出这里。

失落的是,原来外面的世界变化了如此许多,却都已与她们无关。

第二天一早,虞璁就穿好了皇家的常服,同样装束的孩子们也相继被轿子送了过来。

“都到齐了?”虞璁想了想,太医院的高官们估计已经去中央医院那候着了。

孩子们站成一队,神态恭敬又乖巧,明显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

“好了,一起坐轿子出城吧,父皇今日带你们去看看中央医院里面是什么样子。”

出于各种考虑,中央医院已经清空了附近的所有人,算是停业休整一天。

为了保持干净,上下角落都被反复擦洗过,用艾草熏了两遍,还进出都放了火盆。

一行人下轿的时候,医官们已经按职位排列整齐,齐齐行礼致意。

旁边护卫着的锦衣卫们神情严肃,不断地在观察远处的情况。

“好了,走吧。”虞璁神情相当轻松,与崔太医简单寒暄两句之后,示意他如导游般带着孩子们,从一楼往上绕着圈的看看。

这样做,好像很荒诞——带孩子去哪里没有教育意义,为什么要去医院?

医院也就罢了,病人全都驱散掉了,让孩子们看这些有什么用?

虞璁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这些孩子,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医院这个概念的。

他们只要病了,就有专门的太医过来诊脉开药,什么都直接送到眼前。

第一步,能让他们去理解,为什么要开医院,这个地方有什么作用,都非常考验这些孩子们的联想能力。

崔太医那边早就通过气了,他还特意跟自己的小孙子探讨了半天,写了个介绍稿又赶紧背熟,生怕没把皇嗣们照顾周到。

只是公主也出来观习这件事,略有些出乎他的意外。

当时在公主们被皇上和近臣带着出去,在中央会议厅喝茶散步的时候,就有许多风言风语传了出去。

一方面,虞璁确实只考虑让护卫们保护好小姑娘的安全,可从不叮嘱他们把孩子的脸遮起来。

另一方面,虞璁带着孩子们在街头散步的时候,总会有官员瞥见,哪怕认出来了也不敢相认,只绷着神色假装无事的擦肩而过。

可是——为什么会带公主去沾手这些东西?!

带着皇子研习百姓的生活,那肯定再自然不过,可是公主那明明是将来要嫁出去的女子啊!

还是去那种政治意义极强的地方!

宫里的老臣新臣个个都是九转玲珑心,怎么可能不揣度这件事情。

从前有吕后武后,有秦宣太后有上官婉儿,也不算是开新例了。

皇上这是明着……要培养女帝吗?!

怎么可以让女儿来继承大统——将来婚假养育之事该如何为之!

但是就算到了这种份上,也没人敢上疏过问两句。

第一,皇上明面上确实没干啥,就是带着闺女出去玩而已。

何况闺女还那么小,才三四岁,怕是话都说不清楚。

可另一方面,这件事哪里都不合常理,哪里都离经叛道。

当初皇上频频出宫的时候,动了不少文官武官的利益,当时原本是一群人预谋着死谏闹一场的,谁知那挑事的大臣被当庭割喉,喉头热血溅了一众人满脸满身,从此朝廷就噤了声,没人敢过问陛下私事。

可是如今……

如今的万岁,就和开了刃的神剑一样,在哪里都无往不利。

更没有人,敢再去试他的锋芒。

虞璁本身劳累了数月,此刻也不想动弹,就在一楼大厅里坐着喝茶听曲。

孩子们在半个时辰之后尽兴而归,怕是从药柜诊室,到挂号领药的种种都问的明明白白,崔太医下来的时候直接喝完了一壶茶,满脸都带着笑。

“都听完啦?”虞璁看着孩子们温柔一笑:“搞懂了没有?”

朱福媛眼睛亮亮的:“这些都是父皇想的吗?”

朱寿瑛还在看着挂号处,扭头道:“父皇来过这里么?”

朱载圳打了个哈欠,神情略有些疲惫,却还是上前一步道:“这中央医院,平时有多少人啊。”

“都打住。”虞璁抬手道:“别一个个问。”

他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往前走了两步。

“父皇今日过来,就是为了给你们一个考核。”

“考核的奖励……你们也清楚是什么。”

孩子们默契的捂住自己的嘴巴,仿佛和父亲有个共同的小秘密。

“你们休息一会儿,要再上楼看看。”虞璁微笑道:“这中央医院成立不久,许多地方都需要改进。”

艾草香气很清淡,让人心里都暖洋洋的,格外安逸。

“每个人提两个改进的点,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

“听懂了吗?”

小孩子……真的能做到这一步吗。

“嗯!”

“好!”

孩子们笑容满面的点了点头,各个都踌躇满志。

第116章

这一次, 当孩子们不再跟随崔太医,而是四散着去观察没有特定范围的事物时, 许多人的脸上都出现了茫然的神情。

毕竟皇帝在这, 还有一帮大臣陪着, 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连看起来老成沉稳的崔太医都愣了下。

他自己都还没有想清楚, 应该再修改哪些方面的问题,居然把这些事情交给小孩子?

虞璁坐的气定神闲, 只不紧不慢的喝着茶。

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事情都能以小见大。

他要培养的,就是这种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思考。

医院如此,朝堂也是如此。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 孩子们分散在各个角落里, 每个人都有专门的医官陪着,耐心地解答任何问题。

等时间到了,随着虞璁摇了摇手中的银铃铛, 孩子们很快都下了楼,再度围在了他的身边。

“想到了什么?”虞璁笑着道:“都准备好了吗?”

朱福媛先是看了眼姐姐,见她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便格外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谁先来?”

孩子们面面相觑, 不肯开口。

是啊,第一个上来的,肯定会露怯的。

“父皇。”长子朱载基第一个上前行礼, 略有些忐忑的开口道:“儿臣以为,医院有两个问题。”

“听崔太医说,现在医院每天的进出接近七八百人,几乎每个诊室都会排长队,”朱载基说话不紧不慢,明显在清晰的组织语言:“可能比父皇带儿臣去的闹市,还要格外混乱。”

正因如此,秩序的维护,财物的安全,都没有任何保障。

虞璁笑意加深,点头道:“继续说。”

“第二点,在于诊室的分配。”朱载基看了眼迂回的楼梯,解释道:“从前宫中有老公公腿脚不便,最后只能做些洒扫的活计。”

“如今一楼用作挂号候诊的大厅,可是那些真正需要看顾腿脚的人,可能没办法去二楼。”

“如果让他们的亲友帮忙搀扶甚至抱上去,不一定方便。”

这话一出,在场的群臣都变了颜色。

确实如此!这是他们设计医院时的疏忽!

虞璁自己也愣住了。

他虽然在古代呆了好几年,但是脑子里还是潜意识的认为,去高楼应该坐电梯,楼梯是给底层设计的。

……这孩子是怎么看出这种问题的?

朱载基说完这话之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父亲,又躬身行了个礼,就回到兄弟之中去了。

旁边的虞鹤自然还是书记官一般把情况都录了下来,方便之后的整理和回顾。

第二个站出来的,是朱寿瑛。

虞璁看见她的时候,愣了下,反而开口问道:“为什么想要第二个出来说?”

朱寿瑛想了想道:“第一个出来,容易说错话,晚点出来的,可能好主意都被别人说了。”

还真是完全不避讳……

虞璁噗嗤一笑,神情温和了几分:“说吧。”

由于这是公主,众人的目光都不再习惯性的避开,而是更加探究的去看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朱寿瑛竖着双环髻,银钗上有只玉蝴蝶,眼眸温润明亮,反而与锋芒毕露的气质有点反差感。

“载基哥哥说的对,”她回望了眼笑着挥了挥手的大哥,看向父皇道:“一楼不仅应该留出给腿脚不便的人治疗腿疾的诊室,还应该留出紧急备用的位置。”

她对急诊室的概念一无所知,却能够想到类似的概念。

“按照胡太医的说法,所有病人来这里治病,都要挂号,等位,找医生,”朱寿瑛看着高楼环梯,不紧不慢道:“正因如此,那些突遇意外,比如被毒蛇恶狗咬伤,又或者被车碾断腿的人,需要更快的被治疗。”

虞璁的神情没有变化,只是声音变沉了几分:“继续说。”

朱寿瑛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口道:“其次,就是女医的事情。”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医官都为之哗然。

“父皇如今让女子入仕读书,还开了学府招纳女弟子,为的是兼用贤明,”朱寿瑛扬起头来,声音由于紧张,还是有点抖:“但是,最需要女子的,就是在这医院里。”

“妇人急产,女子隐疾,皆需要隔纱而治,望闻问切皆不方便。”

开设医院是为了方便百姓去固定地点寻找有资质的医生的帮助。

太医院会严格考核所有进入中央医院的医官,同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尽量达成平价而亲民的情况。

但是目前而言,只有男性才可以进入这里……

“如果有女医官和配套的侍卫,完全可以建立急产的应召官职,”朱寿瑛想起了从前听沈娘娘讲过的琐事,她自己就是母亲在深夜里急产诞下,差点小命不保的孩子。

后来真正出宫去看看外面的样子,才发现,原来不是每家人都有太医——听父皇说,好像叫郎中?

虞璁看着年纪小小的朱寿瑛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就成了社会伦理的问题。

他并不确定,如果引入女医官,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她所设想的,让那些女医官在医院等候,去帮助那些急产的妇人,是必然要配备护卫的。

人心的复杂和黑暗,会让那些最善良的人都可能被深深伤害。

他之前设立医科大学,确实有意传承和发展中医的各种长处,并且逐步的培养近现代临床医学。

但是太医院和杏林测中应不应该出现女性,是他一直忽视的问题。

“好的,你先下去吧。”

他在心里暗叹了口气,示意下一个走上来。

“父皇。”朱福媛走了上来,忍不住又扭头看了眼姐姐。

“儿臣以为,有两点需要改进。”

她指了指那些舒服宽敞的椅子,开口道:“这些椅子,不应该做的这么宽。”

虞璁怔了下,还真没想到这种问题,好奇道:“为什么这么说?”

比起前两个孩子的早熟和聪慧,她的这个问题好像有些拘于小节了。

也有几分孩子气。

“侧厅一共有一百把椅子,”朱福媛并不在意其他小孩的笑声,而是认真道:“都如宫中的椅子没有什么区别,宽阔舒服,甚至可以睡一觉。”

“但是,真正要的,不是让他们坐的舒服,而是有足够多的病人可以坐下来休息。”

是用宽阔带扶手的好椅子去让一小部分人感到舒服,还是用朴实无华的窄椅子,让更多人可以休息?

“还有呢?”

“还有就是……”朱福媛低头想了想道:“这里应该有可以住下的地方。”

这话一出,别说小孩了,其他医官们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小孩到底是小孩啊,怎么会想到这种乱七八糟的点子?

这医院可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断然不可能跟客栈一样的让旁人住下!

再说了,楼下连等候诊疗的椅子都不够数,天天挤满了人在那候着——还谈什么住下来?

虞璁安静了几秒钟,观察着这个孩子每一个细小的神情,开口道:“你继续说。”

“儿臣之前去云禄集逛的时候,听鹤哥哥说,这里往来的客商颇多。”朱福媛说的很慢,还有些语序混乱:“但是,如果说太医院和中央医院的圣明在以后广为流传的话……恐怕会有全国各地的人过来求医吧。”

刚才笑的那些人都纷纷愣住,面面相觑而露出尴尬的神情。

“这样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重疾跋涉千里来看更好的郎中,”朱福媛扬起头来:“除了医院附近可以增设客栈之外,如果有重病的人,肯定不方便天天往来医院,爬楼找医生的——若是直接在医院养病,郎中忙完了过去看看他,出了问题也可以及时扎针熏药。”

这老朱家的孩子……脑子都很清楚啊。

虞璁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鼓励道:“你想的很好,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