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怎么了,不是去侍候皇上了吗,出什么事了?”

知薇连连摆手,打着手势问她讨水喝。雪容扶她她桌边坐下,倒了杯水递给她。知薇拿过来一饮而尽,喝干了一整杯的水后,整个人才慢慢醒转过来。

好悬哪,差一点就成冤死鬼了。幸亏皇帝脾气还算好,要不然她这会儿是什么下场真不好说。小时候看电影羡慕里面的女烈士,赴死前还能那么大义凛然。

可今天真自己尝试了一回,才知道这滋味并不好受。胆小鬼是不适合坚持原则的,因为她那小心脏根本受不了。

想到自己被皇帝吓得眼泪涟涟时,她又有些气恼。可那是她最真实的反应。怎么可能不害怕呢?为了所谓的求取一人心,闹到和皇帝翻脸的地步,到底值不值得?

现代的那一套在这个年代显然吃不开,她这样子又有什么意义?

雪容看她脸色恢复了一些,这才抓着她的手问:“你怎么了,是不是皇上对你…做了什么?”

她和小庄子一样,见知薇这样便误会了。

知薇初时没反应过来,喘了一会儿粗气才道:“别胡猜,没有的事儿。不过我确实犯了事儿,明天会怎样还不好说。若皇上将我赐死,你可得把自己撇干净,别跟我搅和到一块儿去。”

“这是什么话,皇上不是钟情于你吗,怎么又要赐死你?”

“你不懂。”知薇摇摇头,不愿再多说什么。雪容自己都一脑子的烂情事,她又不想拿自己的事情去烦她。

两人又坐着喝了杯水,知薇便由对方扶着上床去歇息。熄了灯后,知薇满脑子胡思乱想,脑子里出现的全是之前和皇帝对话的场景。

他那生气的模样,冷淡的表情,还有最后说的那句无情的话。知薇想到那句话,突然明白过来。

皇帝这是准备和她恩断义绝的节奏吗?

------------

皇帝似乎说到做到,打那以后便再也没找过知薇。

知薇心想他一定特别生气,宰了她的心思都有。有时候想想怪不好意思的,人家也算付出一片真心,可到她这里全成了狗屎。

宫里的人都惯会来事儿。她从前受宠的时候个个都来巴结她,现在皇上一对她冷下来,虽说没人落井下石,但态度明显就变了。

马公公和庄公公与她的生活本没什么交集,最近更是连面儿都见不着了。至于其他人则反应慢两拍,但很快也领悟过来,对知薇的态度就有了极大的变化。

她身上的差事开始慢慢重起来,从前不干的活儿现在都递到了她手上。而她在养心殿的级别本就不高,是个新来的,又是管花草的粗使宫女,自然入不了那些整日里在皇帝跟关侍候的前辈们的眼儿。

这种时候知薇就特别盼望着皇帝能下道旨意,重新将她踢回花圃去。在那里好歹大家都一样,在这里却是等级分明,随便一个人站出来都能压死她。

而且世事总如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从前那些恨不得和她结拜的人,现在则个个给她摆脸色端架子,想着法儿的支使她。

那些都是一直在皇帝身边侍候的宫女,前一阵子看她那么风光,心里其实都存着气儿。只是那时候连马德福都要巴结她,何况那些女史们。现在她一朝回到解放前,倒叫她们有了出气的借口。

知薇自己苦点倒没什么,就是觉得对不起雪容。她本来混得好好的,跟着自己也没沾多少光,结果落难的时候连她也算了一份,整天和她一起干最苦最累的差事儿。知薇真怕她身子受不住。

倒是雪容很看得开:“都是干活的命儿,干哪个不是干。其实咱们挺好的,那些活儿能累到哪里去?再累也是身子累。不像她们,那是心累。整天见到万岁爷,恨不得把那小身板扎进皇上的眼睛里。可再怎么骚首弄姿皇上也不看她们,俏媚眼做给瞎子看,有什么意思。白天人前风光,夜里暗自流泪,还要跟同好们竞争,生怕让人抢了风头,这种日子啊,送给我我也不过。”

知薇没想到雪容不声不响一个人,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似乎真的就像她说的,那些女史们日子也不见得多好过,天威难测,侍候皇上的活计说起来最风光,其实最辛苦,知薇才不过打了几回交道便感触颇深。

想那些人整天干这个,心理压力必然很大。若再像雪容说的,存着一份攀高枝儿的心,却日日落空得不到青眼,时间一长心理失衡在所难免。

知薇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人老针对她。因为她一不小心得到了别人盼望已久的东西。可讽刺的是,想要的没得以,不想要的却偏偏得了。这世上难道就不能有得偿所愿的完美局面吗?

日子就在她这么每天忙碌又偶尔吐槽的间隙如流水般逃走。整个三月她都在忙栽种的事情,经常将自己搞得泥人一般。没事儿绝不往前头凑,所以根本见不着皇帝。

他们明明住得很近,却彼此都当对方不存在,似乎就想这么让两年时间快点过去,好尽早结束双方的不痛快。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掌管着整个国家,很多事情便都要由他说了算。他不想见知薇可以不见,但对方却未必说避开就有完全避开他。

比如到了四月里,便发生了一切叫知薇挺意外的事儿。

原来皇帝在宫里待久了,浑身不舒坦,于是决定出宫去走走。这不同于以往悄悄带她出宫去吃肉汤圆,这一次皇帝要出远门儿,往南面走,说是要去江南走一遭。

皇帝南巡是大事儿,早几个月就在准备了。只不过没人跟知薇说。当时马德福认为,以知薇在圣上面前的受宠程度,南巡是必要带着她的。

结果快出发之间,这两人居然闹僵了,而且看样子还是知薇不识相惹火了皇帝。于是马德福又认为,这样的好机会必定没有了。

可圣心到底难测,他就没有猜准的时候。皇帝明明恼了知薇,可南巡的陪驾名单上偏偏有她。当然皇帝出巡带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知薇也不过就是几百个中的一个罢了。

和她同去的还有养心殿的其他宫女们,比如雪容和腊梅,平日里一直管皇帝饮食起居的那几位姐姐。还有马德福小庄子,甚至连小路子也一并跟去了。

这小子借了马德福的光儿,也算出去开开眼界。

得知这个消息的知薇很是高兴儿,某日出门办差儿恰好撞见小路子的时候便和他聊了几句。小路子也很关心知薇,一直追问她过得如何。还把出宫时打听到的关于锦绣的消息同她说了说。

“姑爷说好了,听说是詹事府府丞王大人家的小儿子,虽说是续弦但王大人好歹是六品官,锦绣嫁过去是做正房太太,又是小儿媳不用理家,以后舒服的日子长着呢。”

听到这个消息知薇还是挺替锦绣高兴的。虽说在她一个现代人看来是嫁了个二婚男,但古时候的人讲究门第,这门亲事对锦绣来说还是合适的。

她本是沈家的家生子儿,是有奴籍在身的,卖身契一直捏在知薇手里。入宫后没多久,她觉得锦绣人不错,就把身契给了她,她也就恢复了自由身。

虽说如此但到底家底不够厚,给不了多少嫁妆,往高了也没地儿嫁去。能嫁个六品京官的儿子算不错了,人家估计也是看她宫里出来的受过调教,这才肯上门提亲。否则以锦绣的年纪从前又是那样的身份,估计只能嫁个平头百姓。

只是这样的人家到底好不好,也真不好说。

小路子便宽她的心:“听说王大人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家里人口也简单,没那些个污七八糟的事情。小公子前头的夫人是出天花没的,入门也不过一年多,还未生养。锦绣嫁过去不会吃亏,到底在咱们宫里待过,那做派和气度旁人可比不上。等和姑爷感情深了,生一串小子,往后的日子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

知薇看他说得有趣儿,也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正笑着呢,皇帝的銮舆打南边儿过来,她反应不如小路子快,还是对方扯了她一把她才赶紧找墙根老老实实跪好,大气都不敢出。

若是从前,皇帝肯定会把她叫过去说两句话。但如今两人闹成这样,哪里还有这份待遇。知薇甚至觉得皇帝压根儿就没看自己,端着一张冷峻的脸便这么同她擦身而过了。

人怎么这么贱。别人给的时候吧不想要,不给了吧又有点想得慌。怪不怪他之前待她太好,让她不知不觉落入了温柔乡,再想爬出来却是难了。

知薇起身时皇帝已经走远,和小路子分开后就回了自己屋。闲下来的时候她就忍不住琢磨,为什么这回南巡偏偏有她呢?是本来就该带上一两个她这样等级的宫人,还是皇帝特意关照她?

可看他那样子,明显气没消啊。

这种无解的问题搅得知薇脑仁疼,想了片刻也就抛开了。反正都说了圣心难测,那就索性不测了,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候见招拆招吧。

南巡的日子定在四月二十,钦天监算了黄道吉日,又请示了皇帝和太后之后才定的。这一回除了皇帝出去,太后也跟着去。还有安阳公主也一并随行,但除此之外,众后妃和公主皇子们都留在宫里,没这个福分跟着出去一饱眼福。

安宁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特别愤愤不平,忍不住冲良妃抱怨:“娘,为何姐姐总是什么事情都占先,而我却什么都得不到呢。父亲的眼里只有姐姐,根本看不到我。”

虽然宫里大多数人都知道安阳公主是先皇后所出,但这几个孩子却并不知情。皇帝不意瞒着两个女儿,就是怕她们将关系搞僵。但这回太后一偏心,带了安阳出去,到底还是激起了一层的不满。

良妃看着乳母怀里抱着的小皇子,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儿。从前没儿子的时候觉得,只要给她个儿子就成了。男人再好也没用,还得儿子争气才行。看看太后就是最好的例子。

等她有了儿子,定要助他登上龙位,等当上太后的那一天,从前的那点不平都能抹去。

可真有了儿子,她又发现原来自己还挺贪心,还是指望着能得到丈夫的爱。谁叫那个男子品貌这般出色,叫她怎么也忘不了。

良妃对皇帝,是存着真情实意的。可这感情再深厚也没有用,对方不接招,她一个人使劲儿也不得力。

她看着委屈的女儿,心里有点难过。伸手将她揽进怀里,安抚道:“别不高兴,往后日子还长着呢。谁能走到最后谁也说不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咱们走着瞧吧。”

这最后的一句话,显然是针对知薇说的。

☆、第65章 晕船

四月二十那天天还未亮,大约寅时知薇便起床梳洗准备了。

皇帝的御驾定在辰时出宫门,但底下人得提前准备。知薇提早两个时辰起来,收拾齐整后便和雪容腊梅等人一道,到养心殿外头集合。

她们一路要用的包袱卷儿前两天便准备好,由专门的小太监收着,装上专门运东西的马车,到时候会跟在御驾后头,等上了船再一一分发给她们。

要出宫了,人人脸上喜气洋洋。腊梅是见过世面的,听说上一回南巡的时候她就跟着去过,算是经验丰富的老人。

于是这一路上,就听她在马车里聊上回的见闻,什么杭州西湖灵隐寺啊,苏州盘门拙政园啦,还有南京的孔庙无锡的太湖,最让腊梅难忘的就是扬州秦淮风物,说起来那是一个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雪容是个话不多但总能说到点子上的人,一听她这般吹嘘,便故意问她:“这么些好玩的地方,里头什么样儿,你给咱们说说呗。”

腊梅就显得有些尴尬,看对方面带笑意盯着她瞧,知她是在作弄自己,便轻轻打了她一下:“咱们是什么身份的人,哪里进得去。万岁爷进哪间庙,咱们就在外头候着。偶尔进去了也不过在院子里头走走看看,哪能进殿去。”

“那也不错,终究是出来了。”

雪容这话一说,车子里众人脸上都露出由衷的喜悦。这一车里坐了五个人,个个都是一样的想法。常年困在宫门里头,虽说日日忙碌劳累,可那一颗心总是向往外头的世界的。

能出来瞧上一瞧,当真是福气。要知道即使将来出宫,转眼也要嫁人,未必有这机会到江南走一遭。听说那里湖美山俊,和京城截然不同,连吹着的风都带着柔媚的气息,叫一车小姑娘好生向往。

知薇是这些人里最盼着出宫的那一个。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宫里束手束脚的日子她当真过不惯。想想上辈子,虽说是个平头百姓,可也是想去哪儿便去哪儿。买不起车子玩不了自驾游,便邀三五个好友坐火车坐汽车要不就是搭飞机,天南海北全国各地都游了个遍。

她还记得上大学那会儿,一屋子的人省饭钱,一旦攒够了钱就去周边的城市旅游,吃点特色小吃,逛点平价商场,晚上还要小资般地去酒吧坐一坐,点一杯五色的鸡尾酒。

这样的日子当真惬意,如今回想起来,满满的美好同喜悦涌上心头。

所以她格外盼着出宫去。虽说同样的地方如今肯定和从前的高楼大厦大不相同,但文化底蕴总有相似。特别是各种吃食,知薇一想起便要流口水。

可惜如今这月份早了点,大闸蟹还未上市,要不到了江南一带,蒸一笼螃蟹,弄点姜醋放点糖,再弄几个时令开胃小菜,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一想到吃知薇就激动不已,那心就跟会飞似的,人还在京城里坐着车儿,心却已经飞到太湖边上去了。

车子里姑娘们唧唧喳喳聊着,时间过得倒也快。

宫女们难得有这般清闲的时候,平日在宫里处处小心留意,说话儿都不敢提嗓门。这下子没了盯着的嬷嬷和总管太监,心思都有点活络,便有人去掀帘子,看外头的街景。

知薇也就跟着往外瞧。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上两回跟皇帝出宫时的情景了。头一回去五味斋吃饭,还碰上了个登徒子,将她当男儿来调戏。后一回是看花灯,满世界五彩的光,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元宵汤圆,和河岸上放的烟花。

一幕幕如电影般在眼前闪过,那画面里总少不了一个人。

皇帝的身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仿佛每每出宫都同他有关,想忘都忘不了。想到这里知薇不由轻轻一叹,细细琢磨如今两人的关系。

皇帝该是彻底厌恶她了吧,自打那天后就没再找过她。不过他还算明君,没一生气就要她性命。知薇日日夜里双手合十祈祷上苍,就让她这般过下去吧,等熬到出宫的时间,她一定头也不回走出宫门,这一生都不再回去。

马车一路颠簸,初坐还有新鲜感,坐久了便腰酸背痛。好在这一段陆路不长,很快便转走水路,沿运河一路南下,直奔江南而去。

初时想到坐船知薇还挺兴奋,终于可以让一身紧张的肌肉放松放松。结果还没高兴多会儿,才上船不过片刻,她便后悔不已,心道还不如回马车上去继续颠呢。

知薇从来不知道,她竟是晕船的。

上辈子船这种交通工具已是式微,大多拿来运货。她没坐船出去玩过,也就不知道这玩意儿能让人晕成这样。

那种难受到恨不得将心脏脾胃都掏出来的感觉,叫知薇痛苦难耐,简直连死的心都有了。

她和雪容腊梅一道,被分到主船上侍候。所谓主船便是皇帝坐的那一艘,最大最漂亮。可再漂亮也没用,依旧挡不住知薇那股子反胃的情绪。

她拿着帕子捂着嘴巴,一整天没精打彩,什么活儿都干不了,什么东西都吃不下。两天下来整个人便瘦了一圈,脸色无比难看,便跟打了蜡似的。

偏偏这是在皇帝的船上,她还不能扶着船舷尽情吐,得关在屋子里小声忍着。若叫皇帝听见看见可不得了,那是大不敬。

可知薇实在受不了,那种吃不下吐不出的感觉太折磨人,每每想要痛痛快快吐一番,顾忌着皇帝还得强忍着,这日子简直没法儿过了。

她实在没办法,便瞅着个机会去求马德福,央他把自己放别的船上,去跟那些粗使下人们待一块儿。至少这样她可以放开手脚一些。

可马德福有自己的想法儿,他特意把知薇放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自然是盼着她再获圣宠。小两口闹别扭什么的,时间一长便过去了,哪能就这么一直僵持着。

看看这回南巡的名单,知薇排在了头一个,可见皇帝心里还是有她的。既如此便不能放过,多好一姑娘,放出宫去给那些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当婆娘,实在不像话。自然是留在皇帝身边亲亲热热地过更好。

我们马公公是个典型的古代人,自然不了解知薇的小心思。在他看来这天下的女子,没有比陪在皇帝身边更好的出路了。

于是他一脸为难看知薇:“我这也是为你好。这船大,稳当,一个浪打来丝毫不动。你若到后头去,只怕吐得更厉害。船小经不起浪,整日里摇来晃去的,你非得连苦胆也一并吐出来不可。还是安心留在这里,过两日便好了。”

知薇一听很泄气,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抗。

晕船这个事儿需要锻炼,得有个过程,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但人再不舒服,该干的活儿还得干。头两天雪容和腊梅瞧她可怜,帮她把活儿都干了。可她脸皮薄,不好意思让人一直替自己忙活,待到第三日略好一些,便强撑着起来做些洒扫的活计。

那一日她和雪容正准备忙活去,可巧碰见安阳公主上船来找皇帝说话儿。两人便给公主行礼。

安阳和知薇是旧相识,上回生辰宴后两人便没怎么碰面,上回见着了她便拉着她说了几句话。她见知薇脸色不好,想起自己那边的芙蓉也是这个样子,便问她道:“你可是坐不惯这船?”

知薇尴尬点点头:“奴婢没用,竟是个晕船的。”

“回头叫太医给你开两副药吃,兴许便好了。”

“奴婢不敢,今日已是好多了。”

两人东拉西扯一阵,安阳惦记皇帝便同知薇告别,径直进了船舱找皇帝说话儿。

皇帝那会儿正在看书,女儿来了放下书本问她太后的情况。安阳一一说了,说太后吃得下睡得着,又邀皇帝一会儿同她们一道用午饭。

说着说着便想起一桩事儿来:“父皇,女儿刚才碰见知薇了,她那模样怪吓人的。”

皇帝心念一动,故作冷静道:“怎么了?”

“像是晕船,大约吐了好几天,整张张煞白,没一点血色。眼眶也凹陷进去,人憔悴得很,跟我那边的芙蓉一个样儿,怪可怜的。”

皇帝没想到知薇会晕船。她整日里惦记着出宫,他便带她出来,让她瞧瞧宫外的景象,是不是当真比宫里要好。结果她是个不争气的,没福气瞧外头的湖光山色,倒跟自己的胃较上劲儿了。

没出息。

皇帝在心里嗤笑两下,本想硬起心肠不理她,结果跟安阳说话的时候总是走神儿,不知不觉间便会想起她。

这样的自己叫皇帝好生气恼,那一天去太后船上陪她用午饭的时候,整个个也是闷闷的,倒让太后误会了:“皇帝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坐船不习惯?”

“嗯,大约有些晕船。一会儿用过饭,叫傅玉和给朕把把脉,开副药来吃。”

到时候一帖药让她吃下去,看她还晕不晕。

------------

用过午饭,船靠岸停了一会儿,皇帝回了自己那边,把傅玉和叫了过来。

傅玉和能有如今的地位,除了他显赫的身世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就如皇帝肚子里的蛔虫,对方一开口说点什么,他便能领会到圣意。

和马德福之类为了前途和富贵拼命揣摩圣意不同,傅玉和这是打小的情分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的习惯,倒不是刻意逢迎。

皇帝往居中的楠木椅里一坐,揉着眉心问他:“朕学艺不精,你可知晕船这病该开什么方子来吃?”

傅玉和自然知道怎么开,但他看皇帝精气神尚好,不大像晕船的样子,便知他是为了旁人问的。

如今他们这一行人,除了太后和公主外,全是底下侍候的人。后妃什么的一个不在,皇帝肯定不是为了她们问。

再说就算她们在,皇帝也不可能这么问。若真有个头疼脑热,她们自个儿先乱上了,宣太医比谁都勤快。

太后公主那边更不会。皇帝用一副闲聊的姿态问他,这人显然不是主子。若说下人之中有谁能让皇帝记挂的,除了沈知薇还有谁?

傅玉和略一思量,斟酌着开口:“臣可开一帖宁神静气的药,服下后情况便会有所好转。但此物治标不治本,只能助她捱过开头这几日。待身子适应了,这汤药便可断了。”

“成,那你便开吧。”

“未曾把脉不敢乱开药,不如皇上将她叫来,臣当面诊治,方可对症下药。”

这一提议让皇帝有点为难。他正和她闹脾气呢,上回在宫里见着她和个小太监说笑,他便这么冷着一张脸过去了,看都没多看一眼。

平日里若在养心殿撞见,他也多目不斜视,拿出皇帝的派头来端着,好叫自己强忍着那股子看她的冲动。

皇帝打小自尊心强,于女人上头更是不用心,还从未试过对一个人这般牵肠挂肚过。偏偏那人不领情,将他的一番情意当破布搁在脚底下来回踩,皇帝有些气不过,也有些不痛快,便一直忍着压着情绪,想就此渐渐淡忘她。

所以这会儿他肯定没法儿把她叫过来,当着自个儿的面把脉治病。

可也不能放任她的病不管。皇帝没亲眼见着知薇的模样,但他身边有两个小太监刚上船时也晕得厉害,几番吐下来当真是面如死灰惨不忍睹。

一想到知薇也是这样,或许更厉害,他便有些食不知味。于是他转念一想,开口道:“你这趟出来,身边可带了侍候的人?”

“小安子同我一道出来,其他的臣自己能处置。”

“两个男子能收拾些什么。回头叫她去你那屋给你抹把子灰,好生拾掇拾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