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那不过是个老婆子,抓起来,直接给卖到见不到熟人的地方,她能有个啥办法?

自家娘竟然还给出钱了,出的还不少!可平时他们兄弟问老娘要钱,她都说没有,现在好了,便宜了一个老虔婆!

刘氏兄弟能不气吗?一个老婆子,张嘴说说,连证据都没有,自家老娘就这么的被吓唬住了!

对自己的娘不能做什么,但是不妨碍他们等着张道婆上门,打一顿,再把钱给抢回来。

可是,他们不知道等了多少时间,也没有等到张道婆的到来,才后知后觉的知道张道婆是不会来了。

说不定就已经跑了,刘氏几个兄弟连忙带着人去张道婆暂住的地方逮人,结果人家早八百年就跑了,还用等着人上门?

刘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还找不到人出气,简直是郁闷坏了,最要紧的是,还赔了银子了。

刘氏娘这一想起来,就心疼的要命!那可是她攒了快一辈子的钱,就被人给诓去了,真比捅她一刀还要难受。心里就是把张道婆给咒骂一万遍,也没有用啊!

然后刘氏娘在自己儿子和儿媳妇的怂恿下,去找刘氏要钱反正刘氏现在有钱呗,他们损失了,可不就得从刘氏手里得到钱来?

但是刘氏从她娘做了这个愚蠢的事儿后,就不再给她什么钱了,反正逢年过节或者刘氏生辰的时候,刘氏也会按照出嫁女的规格,给刘氏娘送东西,至于其他的,想都不要想。

要不是以前给了她钱,她也不至于这么胆子大,还想着出了那个坏主意,把自己给坑了。

尽管刘氏娘说了,那都是为了给她出一口气,可是刘氏也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能被这样的话就给哄住了?

她自己都出嫁这么多年了,对娘家已经够意思了,以前为了给娘家弄点东西,还让婆婆更讨厌自己了。

这一切,都没有从娘家那边听过一句好,现在还尽给她拖后腿。

她是傻了,还这样对他们!

而且自己闺女为了自己家,才去给人当妾的,这些钱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得来的,她得好好的珍惜呢。

八月十五过后,杜榆他们在家里又呆了一段时间,等得到大表哥中举的消息后,直接去了胡家棚恭喜去了。

胡家棚这边,因为胡大舅还没有回来,所以杜有忠这个当女婿的,得跟大家应酬,不然让几个女的,出面也不好。

又加上杜有忠早就是举人了,别人跟他说话也有分寸。

打赏了来报喜的人,杜有忠是有经验的,知道胡鑫这次肯定还要晚几天才能回来,在省城也要有应酬呢。

结果过了四天后,胡大舅他们才回来,胡鑫已经被众星捧月的涌进了屋子。

胡姥娘激动的握着自己孙子的手,他们老胡家真的是祖坟冒烟了,出了个举人老爷。

胡鑫给胡姥娘和季氏,还有胡大舅都跪下磕了头,自己有了功名了,贡献最大的还不是就是自己的亲人?

胡姥娘赶紧把自己大孙子给拉了起来,可不能跪疼了。

而这边杜有忠和胡氏两个人也在,胡鑫就当着几个长辈的面,跪着请求大人们,把表妹杜榆许配给他。

杜有忠朝胡大舅那边望了一眼,胡大舅表示是会跟他解释的。

而季氏则是高兴还有些担心,胡姥娘和胡氏纯粹就是高兴万分了。

胡姥娘直接点头,“好啊,这事儿是亲上加亲的好事儿,不过,这事儿鑫儿他爹娘和你们妹妹妹夫说去,我就不掺合了。”

好在杜榆先回杨柳村了,不然胡鑫也不会这么说。

女人们基本上是高兴的,而三个男人,胡大舅,杜有忠,还有胡鑫则是关起门来商量了事情来。

147 初定

杜有忠想的是,当初不是说了,到胡鑫二十岁的时候,再提亲事吗,怎么现在又这样了难道这中间出了什么事儿?

胡大舅说道:“在知府那边赴宴的时候,有人见鑫儿年纪轻轻的,就成了举人,省城那边的通判大人,就有意把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鑫儿,鑫儿当场就说了自己有婚约了。”

胡鑫忙对杜有忠说道:“姑父,我并不是为了拒绝通判大人的提议而说的那种话,从爹跟我说了您和爹的意思后,我在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件事,你们怕我亲爹娘找来,坏了这门亲事,可是我自己有自信,就是我的亲爹娘真的找来了,我们的婚约也不会变的。”

胡鑫在心里已经认定了,是表妹的未婚夫,所以不管定没有定下来,这事儿就没有改变的。

至于爹他们担心的那种事儿,他是不可能让他发生的。

将近二十年,都没有找自己,到时候真要有一出来,就说自己定亲的事儿,那么他宁可不承认自己是他们的儿子,毕竟这样的父母,除了自己的利益,哪一点儿为了儿子着想过?所以胡鑫心里是不想认什么亲生父母的,在他心里,父母就是现在的父母,甭管那所谓的亲生父母是什么原因丢弃了自己,都是借口。

再说,他户籍上就是胡鑫,他身上一点儿标记也没有。

为了这么一个万分之一找回亲父母的机会,而让自己毁了这已经看好的亲事,对胡鑫来说,那是不可能的。

娶表妹,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爹娘,也不仅仅是为了报答姑父的培育,他自己从小和表妹一起长大,感情比别人深厚多了。

胡大舅也忙说道:“妹夫,我觉得鑫儿说的有道理,以前是我想太多了,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要把榆儿娶进门,那绝对不会让那种情况发生的。

我是榆儿的亲舅舅,我绝对是那榆儿当成我闺女看的。再说,我也想了想,如果鑫儿的亲生父母真的给鑫儿定的有婚约,那么也不会这么轻易的把鑫儿给弄丢了,所以这种可能,是很小很小的。”

如果找到胡鑫,还非要履行婚约,那么这个婚约就很重要,重要到一点儿也不顾念鑫儿养父母的恩情,这样的婚约的男女双方,怎么可能出事呢?

再说,这都十八年过去了,真的要有婚约,那也是晚了,因为鑫儿都十八岁了,那对方是姑娘家,十八岁还没有嫁人,怎么可能?

杜有忠说道:“如果是上一辈的长辈说的婚事呢,也许当时鑫儿出生了,对方还没有小姑娘出生,过了几年对方就有合适的小姑娘了。”

胡大舅说道:“要真是这样,过了几年了,鑫儿早就没见了几年,谁还会说这个婚事的事儿?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妹夫,你是太关心了,所以有些想不到了,这事儿,我看这样,咱们先把鑫儿和榆儿的婚书写下来,我保证,鑫儿绝对不会对不起榆儿的,鑫儿你也是从小看到大的,他是个啥样的人,你还不知道?”

杜有忠问胡鑫,“这几年,你私底下打听到了什么消息没有?”

胡鑫摇头,“时间搁的太久,十八年前的事儿,已经很少有人记起来了,不过倒是前几年,有人在这边打听,但是那丢失的是女孩儿,年岁上也对不上。别的都没有。”而且这种事儿,也不好打听!

那么胡鑫的身世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总不能平白无故的就来了一个孩子吧,丢的还是男孩儿,竟然一直没有找回来?

要说真有心,那么打听消息也会有的,可是竟然一直都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或许胡鑫是很多人不乐意他生出来的?或许他的身世其实和一般人不一样?比如说私生子之类的。

杜有忠倒不是瞧不起私生子,就算胡鑫是私生子,那还是好的,至少别人不会费劲把他给找回去。

也许自己是想多了,当时能把人给丢了,绝对是不想把人给认回去的。

这丢弃孩子的原因千千万万 ,但是但凡是真的心疼孩子的,绝对不会把孩子给弄丢的。

至于说,有那种阴谋诡计的,杜有忠觉得这样的事儿,真要有,那么胡鑫还不如一辈子都是胡家的儿子呢。

“罢了,我也不多想了,你记住,榆儿是我的唯一的闺女,她爹和她哥哥也不是无能之辈,我放句话在这里,即使以后,你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成为夫妻了,我的女儿也会有好归宿的。”杜有忠对胡鑫说道,他女儿不是只有胡鑫一个选择,哪怕以后被人退婚了,他也能给她找个好人家。

所以就算是现在定亲了又咋样?就是成亲了,她女儿想和离,他也是会支持她的,所以杜有忠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了。

胡鑫觉得现在说好听的话,都是空话,以后他会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决心。

现在真的让他和别的姑娘定亲,他就很不舒服。就像当时通判大人要把爱女许配给自己的时候,胡鑫也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胡大舅也表示,现在只是定下婚书,他们对外也不会说的人尽皆知的。

杜有忠说道:“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我既然已经答应了这门亲事,那就是不惧别人知道的,我知道现在鑫儿成了举人,多少人都盯着他,都想着让他成为乘龙快婿,只是,他已经是我的女婿了,别人就不要多想了。”

杜有忠一旦想明白了,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对外人说的了,再说,要让别人不反对,除非自己的拳头够硬。不然,就是成亲了数年的人,还不是有被迫分开的?

所以对明年的春闱,杜有忠明白,是务必要中的了,只有自己中了进士了,别人才不敢随意的糟蹋自己的女儿。

相比较男人的各种心思,女人们就简单多了,虽然季氏还有些小担心,但是如果榆儿嫁给鑫儿,那么不管鑫儿以后认不认得回去,都会因为榆儿的关系,和自己这边断不了联系了,毕竟,榆儿是自己亲外甥女呢。

所以她对胡氏说道:“小姑,你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咱们关系就好,我这个人是啥样,你也知道,榆儿嫁过来,你尽管放心!我心疼她都来不及呢。绝对一辈子都对榆儿好!”

胡姥娘忙道:“看你这当嫂子的说的啥话,你妹子还不知道你?这事儿是皆大欢喜的事儿,早就应该定下来了,我以前就有这个想法,不过看你们双方都不说,还不如鑫儿呢。”

今天鑫儿的表现,让胡姥娘很是得意,这才是她孙子嘛,他们这边可没有什么规矩,说啥不合适的,表哥表妹的从小一起长大,然后请求父母双方同意婚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又不是私底下两个人自己约定了,那样才不好呢。

胡氏忙笑着说道:“娘说的对,我早就看中鑫儿这个女婿了,榆儿跟着鑫儿,以后只有好日子过的。”

他们倒是都觉得是好事儿,倒是谁也没有考虑说,万一杜榆自己不乐意呢?

这个时候的婚事,是没有自主的权利的,就是胡鑫,有了那个想法,还不是要跪着请求父母双方的同意?父母双方都同意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而杜榆就是在事情成了以后被告知的那一位,也就是告诉你,你以后的夫婿是哪一位,到时候到了日子了,你就嫁过去。

世人都是如此。顶多是有些人家心疼女儿,会问问女儿的意见。

但是杜家和胡家双方,都觉得杜榆和胡鑫感情好着呢,两个人结为夫妻,以后肯定是能过上和和睦睦的好日子,杜榆肯定不会反对,所以问都没有问杜榆,她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等杜榆知道后,这婚书都已经写好了。杜榆真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表情了,这样,自己的终生大事儿就解决了?

可对方是自己的亲表哥啊,这要是结婚了,万一生出来的孩子是有毛病的,那可怎么办那?

虽然自家表哥够优秀,是众人眼里的金龟婿,但是这也不能打消杜榆心里的这个忧虑啊。

“爹,我的婚事真的就定了,不能改了?”仗着自家爹对自己的喜欢,杜榆大了个胆子问。

杜有忠一听,这话里有意思啊,“怎么,你觉得你表哥不好?”

杜榆忙道:“不是啊,我有些别扭。”

真实的话怎么说出口呢,尤其是跟自家爹说,总不能说,我怕万一生了孩子有问题吧,那她也说不出口啊。

“怎么别扭?”杜有忠问道,要是女儿真的不喜欢这个婚事,那么他也会厚着脸皮给解除了的,想着当时定亲的时候,怎么也不问问女儿的意见呢,就凭着以往的印象,就觉得女儿肯定会觉得不错呢?

“表哥不是和我有血缘关系吗?”杜榆尽量的想词儿。

“又不是一个姓,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关系的。”杜有忠说道。

杜榆算是给败了,她该怎么说呢?怎么说才能让爹娘想明白啊,她不想以后真的有了那事儿了,在悔恨中渡过啊,孩子要是不好,那就是一辈子都后悔也来不及的事儿。

到时候再深的感情也会因为孩子而消失殆尽,与其这样,还不如最开始就不要呢。

“是不是有什么话不方便跟爹说?那我让你娘来跟你说说。”杜有忠心思还是比较细的,看女儿情绪不对,这个时候,应该是母女谈心的时候。

胡氏也觉得奇怪,这么好的亲事,怎么自己女儿就不乐意了呢?但是即使不乐意,他们当大人的也不能纵容她,毕竟小孩子阅历不深,不知道深浅,大人们哪里会害了她呢?

“你表哥对你也挺好的啊,这次的婚事还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呢,你有啥不满意的啊,闺女,娘就没有找到过比你表哥更适合的人了。

你嫁过去,娘和你爹才会放心呢,而且,那边还有你姥娘,就是你舅母想要摆婆婆的谱,还有你姥娘给你撑腰呢,这么好的人家,你倒是说说,你有啥不满意的啊。”

148 忧虑解

杜榆也被自家娘唠叨的不行,想了想,说道:“我听说,有些地方,表亲结亲,生下来的后代有问题。”

“你就担心这个?你听谁说的啊,你真是书看多了,哪里会有这事儿?我给你举例,你看看咱们村啊,玉芬他爹娘,你知道吧,他们就是表兄妹,玉芬他们不正常吗?”

杜榆说道:“说不定以后的后代就有问题。”

“笑话,人一辈子有多少年,一百年都没有的,自己都顾不过来呢,还想以后几代干啥?再说了,你就确定人家的后代有问题?

我看好多人家不是表亲结亲,还不是照样生出傻子白痴来?你这想法都是从哪里来的?以后千万别给我想了,好了,你这是叫没事儿找事儿,嫁给你表哥这事儿,双方长辈都已经定下来了,你要是反悔的话,你让爹娘怎么和你舅舅舅母说?

榆儿啊,别想这些有的没有的,我也只有让你嫁给你表哥,我才放心呢,别人我都不放心,你大表哥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他为人咋样,我是一清二楚的,我也放心,娘都是为了你好啊。”

好嘛,杜榆知道自己说不过去了,就退一步想吧,或许自己的运气真的没有那么差,以后的子女都是身体健康的?

杜有忠当然关心这个事儿,胡氏好笑的把这个原因说出来了,“你说这丫头都在想什么呢,这都想的出来,真是看书看多了。”

杜有忠倒是若有所思,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就算是不想别的了,可是心里有个这样的坎,肯定会记在心里的。

这么说,胡鑫不是大舅哥的儿子,反而成了有利的一面了。

那么要不要跟自己的女儿说呢?笑话,这是自己的亲女儿,不跟她把实情说了,还跟谁说?

再说现在她都和胡鑫定亲了,这也是关系到她的大事儿,总不能也隐瞒她吧。

要说以前,他们为了不让女人们操心或者难过,就选择隐瞒,但是现在自己的女儿都有这方面的顾虑了,他为啥不能说呢?

说了,让女儿放下包裹,这才能开开心心的嫁人嘛,而且以后也要和胡鑫共同面对的。

所以杜有忠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杜榆。

杜榆一听,心道,这是真的吧,不会是爹为了安慰自己,故意那样说的吧,让自己心里安慰?

杜有忠看女儿表情就知道她是个啥意思,“榆儿,这样大的事儿,爹还会跟你说谎?绝对是真的,要不然,你舅舅他们为什么到现在才给你大表哥说亲,还不是因为怕到时候他亲爹娘找来了,也好让他们父子相认,但是现在,十八年过去了,都没有人打听过,这事儿是你舅舅亲自告诉我的,你大表哥也知道,不过你娘和你老娘都不知道,也是不想让他们伤心的意思。”

“爹,你这让我好好的消化消化。”

杜榆直接说道:“那表哥和我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了?”

杜有忠点头,这还用说?

至少这个时候,杜榆是松了一口气,名分上是表哥表妹,可是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的,这杜榆是能接受的。

只是,“那万一大表哥的亲爹娘找来了,不承认这门婚事咋办?”杜榆想到了这个情况。

“这就不是你操心的事儿了,生恩不及养恩,再说,就是我,也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的。榆儿,你别担心,咱们又不是一棵树上吊死的,真要到了那种不可收拾的地步,爹也能给你找个好人家。”

老爹,你这重点错了好不好。杜榆在心里说道,不过自家爹是为了自己着想,她很是感动。

这念头,盲婚哑嫁的,还少了去吗?远的不说,就是自己大哥,还不是在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下,就已经定了亲了,大哥人家都没有说啥呢,杜榆能和一个认识并且熟悉的人结亲,那也是一种幸运。

唯一担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杜榆想着,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就成了先定亲,后又被退婚的主了。

再说,大表哥那种性子的人,也不会让事情发展成这样了。

再说,她还有自己老爹这个大靠山呢,吃亏是吃不了的。朝好的方面想,到时候大表哥真的知道了亲身父母,人家就是知恩图报的人呢。或许还会善待自己呢。

所以,也不能万事都朝不好的方面想,那样这心情就不会很愉快,“爹,我没有问题了,以后我不会再提了。”杜榆说道。

想明白了,就能把日子过好。

而且,她现在也才十二岁,离成亲的年纪还有好几年呢,娘说的那些话也是实情,大舅母当自己的婆婆,总比那些不知道的陌生人当婆婆,要好的多了。

自己和表姐胡玲关系也好,和小表弟胡惢也是玩得到一块儿去。

姥娘当自己的祖婆婆,舅舅当自己的公公,这是多幸福的事儿啊。

要是杜榆自己是古人,也绝对会赞成的,现在那唯一让杜榆担心的原因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嫁给大表哥,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

说起来,大表哥长得也很不错呢,杜榆当然也喜欢长得好看的人,这是人之常情嘛。

杜有忠随后也给胡鑫写信了,把自己告诉女儿胡鑫身世的事儿告诉了他,并且让他放心,杜榆知道了他的身世,反而还更放心了,又说自己的女儿在外面听说,这表亲成亲,会对子嗣有碍,现在听了他的身世反而放心了,所以让胡鑫不必觉得低落,他的身世,在自己女儿眼里看来,还是好事儿。

就是胡鑫,也一直在心里对自己不是爹娘的亲生孩子,而觉得很失落,但是现在听姑父这样一说,他倒是有几分欣喜了,原来看不上眼的身世,还帮了自己的忙,所以他对自己身世的事儿,反而更放开了一些。

至于打听自己的身世,他也是私底下进行了,倒不是要刨根问底,而是想着尘埃落定,大家都放心。

不顾胡鑫想的是,这身世真的出来了,他也不会亲自去认的,何必呢?只要不来打扰他们现在的日子,他就觉得挺好的。

而因为中了举,县太爷也请了他赴宴,这次云阳县去考举人的人中间,就是胡鑫一个人中了举了,县太爷很是重视,亲自下了帖子,也请了以前的举人一起陪客,杜有忠自然也跟着去了。

酒席中,大家知道杜有忠和胡鑫竟然是姑父和侄儿的关系,都在恭喜他们,这也算是难得一见的事儿了。

而胡鑫却表示,如果没有姑父的指点,他也不会这么快就中了举了。

大家看杜有忠的脸色就变得很郑重了,许县令还觉得可惜,说道:“杜举人如果能专门教导我们县城的秀才,那咱们云阳县也就能多出几个举人了!”

杜有忠忙说道:“大人谬赞了,也得是本身有那个天赋和勤奋好学的毅力。不然,是不成的。”

这也是间接的把胡鑫也给夸了。

大家听了都言之有理,大家都是从秀才考过来的,自然知道考举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席间也有人知道,杜有忠还教出了一个秀才,对杜有忠就更佩服了,不说别的,这人教书肯定是有一手的,以后说不得要请教请教他了。

而有人则是从杜大郎的婚事说起,说杜家大郎和楚院长的孙女定亲了,眼看着就成为一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