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三小姐,连中衣都被退了不少,露出粉色绣着荷花的肚兜儿。只好在雪地里挣扎着大哭:“嫂嫂…嫂嫂…痛…呜呜…嫂嫂…”

三小姐与林贞相伴几年,如友人、如姐妹。此刻见她受辱却无能为力,忍不住嚎啕大哭。谁料她不出声还好,一出声竟把那头的人招来两个。一人一把拉开晕死的孟豫章,便向林贞袭来。林贞一惊,哭声戛然而止,一个翻身躲过,却落入另一人手中。孟豫章被掀开,反倒醒转过来,见林贞被擒,不知哪来的力气,爬起来用头死命一撞,把那锦衣卫撞开。林贞劈手夺了一个鞭子,一面舞鞭、一面不知踹到谁的要害。然锦衣卫人数众多,岂是林贞一人可以反抗?不过一瞬,林贞已叫人反剪着手摁在雪地中:“好泼辣的娘们!够劲!爷就喜欢你这一款!”

那厢三小姐已近半|裸,绝望的看着林贞,姑嫂两个满脸是泪,再说不出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我只能说大家淡定…嗯…

林贞再彪悍,也很难以一对无数。

不过…其实整体结局对林贞还是好的,因为承平公府欠收拾啊啊!

我是亲妈!

古代是很残酷的时代,特权阶级最享受的时代。不单对女性残酷压迫,对男性也是一样,犹如孟豫章,他一点都不坏,可总是处处受制。试想他生在现代,该是多么自由畅快啊。

三纲五常,不过是给被压迫者一个出气口而已。一如孟二老爷,再不是个东西,也是个家长。

孝道、妇德、忠臣,都是对下位者的要求,即便上位者不慈、不义、不明,你也该孝、顺、忠。儒家门生把这一套货与帝王家,帝王回报他们特权,牺牲的就是广大黎民百姓、全天下的女人和孩子的利益。儒家的嘴脸可见一斑。

所以,作为女性,坚决要反抗传统。任!何!传!统!

所谓礼义仁智信,这是全人类的通行法则,而非传统。

我国的传统,三纲五常、剩女论、三从四德论、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人围追堵截、以道德凌驾法律、裹脚、皇权、族权,这些才是所谓传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我不知道这些对男人好不好,但对女人,没有一条传统对我们有利。作为现代的既得利益者,我永远反抗任何传统!我会像男人一样承担责任,会像男人一样努力生存,因为我再也不想像传统女人一样仅仅得到舆论的可笑承认而悲苦一辈子不自知,然后继续把悲剧往女儿、儿媳身上延续。

第88章 安顿

“够了!”领头的李佥事一声大喝,“孟秀才本无罪,你弄他家作甚!”

见到上司,锦衣卫们齐齐停下来。李佥事斜了一眼:“滚一边儿去,正经事不干,倒在这儿消遣!还不去把家下人都点清了!”

那几人急急走了。

李佥事才对孟豫章道:“你们家的男人好出息,早起我来传旨,竟在行院里安家了!我拎了回来,偏一个个醉的不省人事。既然你撞了进来,便接旨吧!”

孟豫章跌跌撞撞的伏倒在地,李佥事抖开圣旨道:“诏曰:兹闻承平公霸占农田、买良充贱、贷钱征息、子母相权、不堪为公,故夺爵毁券,家产籍没、长流海南!及世子不知规劝亲长、助纣为虐,曲意奉亲,乃为不孝,同流!余二子忝为朝臣竟眠花宿柳、着革职、仗一百、枷三月示众。又有其弟孟泰安私蓄奴婢、眠宿青楼、着革职流放!钦此!”

林贞听闻不曾提到女眷,悄悄松了口气。李佥事见孟豫章夫妻并无大碍,未免再有人动手动脚,索性站在一旁守着。只要不是谋反的罪过,极少株连九族,既与孟豫章无干,李佥事也懒怠与那魏御史孔翰林歪缠。虽不惧他们,却是癞蛤蟆上脚背——不咬你也恶心死你。何况圣上既没夺了孟豫章的功名,可见还念着几分香火情。几个酸腐文人不必很在意,但若得罪了圣上,那才是找死的罪过!既如此,便做个厚道人吧!

林贞观望一番,见李佥事没有动静,奓着胆子动了动,李佥事不过瞟了她一眼,并不说话。林贞才爬起来去扶三小姐。三小姐羞愤欲死,正压着声音啜泣,见林贞过来,更是委屈之极,泪流不止。

孟豫章抱着圣旨,脸色煞白。圣旨所云皆是官面文章,若说冤枉,却件件属实,可上述罪过哪个勋贵家没有?必然犯了不好说嘴的阴私事儿,才叫人用冠冕堂皇的理由问罪。到底…是惹了谁?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所以然。紧绷的神经一松,伤痛逐渐明晰。咬牙忍着,竟是越忍越痛,寒风一吹,身上更难过。大口喘着气,意识开始模糊。连林贞说甚都听不清了。

林贞一边看着孟豫章,一边安抚着三小姐,心焦到了十分。只盼着赶紧抄完家,撕掳干净,她好趁早回家!不由埋怨锦衣卫浑水摸鱼的实在太多!

公爵为超品,承平公是开国元勋之后,地位非同小可。早起锦衣卫一围府,一刻钟不到便全城皆知。孟家积累到今日奢华,花了几代人上百年,而抄家不过大半天。辰时开工,不到申时已封箱抄录完毕。李佥事看着开始烂醉,而后只知求饶发抖的承平公诸人,话都懒怠说。转了一圈,又找到孟豫章道:“宅子圣上要收回,你瞧着办吧。女眷的嫁妆不在查抄之列,你们自己点一番,少了拿嫁妆单子来领便是。”

孟豫章只觉得头嗡嗡作响,想要说话,偏说不出来。李佥事只得看着林贞。林贞福了一福:“多谢佥事提醒。”

李佥事见有人回应,转身走了。

不多时,锦衣卫扛着抄得的箱子并压着承平公及家下人等等人鱼贯而出,此刻倒显出训练有素来。孟家无罪的女眷孩童惊魂未定,不由的又聚拢在一处。

二太太满脸的褶子又穿的朴素,锦衣卫不曾为难她,是以她倒受惊最小,见满院狼藉,先扶着太夫人进屋避风。林贞经过大事,比旁人更冷静些,一手扶着孟豫章、一手牵着三小姐,也进了屋。待安顿好三小姐,再一趟两个的把余下众人接进屋内。清晨烧的火墙火炕还有些许热量,关上房门,比在外头好熬。谁料身上暖了,又觉得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了。

大奶奶一脸木然,三奶奶看不过。方才奶妈子被拿下时,无人照看二姐儿,她在左近,顺手接过。此刻恰递至大奶奶跟前,劝道:“大嫂,大难临头,你休如此。看着两个姐儿吧!大姐儿脸都冻的发青,二姐儿这会儿哭的力气都没了。便是女儿,难道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

大姐儿嘴一撇就哭起来:“娘!我饿!”

大奶奶不住的哭,三奶奶跺脚道:“这早晚到哪去寻吃的?家下人一个也没剩下,大嫂你还是抱着孩子回娘家吧!”

林贞看了看外头:“休慌乱,既与女眷无干,只怕娘家要来人接。回头寻些牛奶或是米浆便是。”

不提这话还好,一提这话,三奶奶眼泪直飚,谁管她一个庶女的死活!她还不知去哪方哩!

说话间,果然来了人,正是二奶奶的娘家安平公府使人来接。二奶奶破涕为笑,抱着儿子,竟等不及跟太夫人说一声儿,飞奔着去了。二太太还喊:“且等等你家三哥!”

二奶奶早不见人影了,哪还听得见?况且三哥虽算她儿子,又不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要死要活关她鸟事!便是听见了也装没听见了。

安平公家使了人来,大奶奶有了盼头,伸着脖子不住的往外看。她父亲永宁公早已离世,母亲也没了,如今兄嫂当家,不知能否想起来接她。三奶奶先还抱着一丝希望,等了半晌也无动静,渐渐歇了心思。红着眼对林贞道:“四婶婶,我是没人要的,你就瞧着我们妯娌一场,与我个去处吧。做丫头婆子都使得。”

林贞拍拍她的手:“莫急,天还早哩,大雪天的不方便,路上耽误了也未可知。”

三奶奶苦笑一声,她爹已是庶子,偏又没分家,借她娘一百个胆也不敢来接啊!彼时勋贵都住一处,耽误?呵呵,能耽误到几时?

忽又有一人跑来,进到屋内,先与大太太磕了个头:“亲家太太,我们奶奶使小的来接太太走走。”

大太太一愣,半日才认出是长女之夫广德侯家的人,抹干净泪道:“有劳了。”说完就去抱三哥——跟前只得这一个孙子,冻了一日,先带走为妙。又去请太夫人。

谁料那人一脸为难:“亲家太太…家里窄的很,住不下那么许多人。”

大太太顿住…

太夫人无力的挥挥手:“去吧,能走一个是一个。有我呢!”

大太太听到婆母如是说,更不好抛开。

太夫人苦笑:“去吧,莫做小儿女姿态。大姑娘也是做人媳妇的,当不得家做不得主,你何苦与他为难。”

大太太娘家也不中用,若不去女儿家,怕是要冻死在这里了。犹豫了一下,狠心扭头走了。

三小姐见嫡母独自离开,更惶然无助。紧紧的抱着林贞的胳膊,死不撒手。林贞也急了,玉娘怎底还没来?别人不知,玉娘却不是狠心人,莫不是出了意外不曾。她倒是想自己走回去,偏一手三小姐一手孟豫章,拽的她动弹不得,不由在屋里来回跺脚。一直盼到天擦黑了,早上烧的火墙渐渐冷下来,才隐隐见到远处有几个人打着灯笼,一路小跑过来。

林贞隔着窗子缝儿,一见那亮堂的不同一般的灯笼,便知是娘家人!只有她家才有云母片做的灯笼!不由的高兴的跳起,那人已跑到跟前,用力把门一推,竟是玉娘和李翠娘一齐来了!玉娘环视一番,见到林贞,把灯笼往李翠娘手里一丢,搂住林贞就一声儿一声肉的哭将起来:“午间才得消息,满城大雪里租不到车,耽误到这早晚!我的儿,你手好生冰凉!”说着忙脱了披风裹在林贞身上,“走走,快家去!姐夫呢?熬一锅热热汤吃了,再使人去请大夫!”

好一个母女情深,刺瞎了众人的眼。大奶奶见状硬着头皮道:“亲家太太,我原没脸说话,只是我家姐儿饿了一天了,求亲家太太赏口吃的,叫她活命吧!”

玉娘方才注意到一屋子人齐齐瞧着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林贞叹了口气,换了广宁话对玉娘道:“妈妈,我们带他们一起走吧。他们娘家人都不来接!家下人除了眼前几个,都不知在哪一处,大冷天的丢他们在此,竟是等死哩!”

玉娘“啊”了一声:“好狠心的娘!只怕家里没那么多床,恐要打地铺!”

“总好过这里,”林贞含泪道,“我们大哥儿被锦衣卫打死了,这孩童尸首…”

玉娘是见过佳维的,听到这一句尤为不忍:“罢罢,只要他们不嫌咱家,一并带走吧。只当我替你积德。”

林贞对玉娘福了一福,转身去扶太夫人:“老太太,火墙没人添柴禾,已是灭了。老太太随我家去住一晚吧。”

太夫人摇头:“你也去吧,咱家就剩老四一个成丁,那是你夫君,好好照看他就是。我一个老婆子不与你添乱了。”

玉娘也来劝道:“老太太休说此话,大家都是亲戚,何苦生分?亲家太太可好?咱们一起走吧。天色不早了,也是将要过年,宵禁比平日晚些,再晚可就真不能走了。说句直白话,我也心疼我家姐儿冻了一天,想快些与她熬碗姜汤哩。姐夫还不快去扶你太太!姐夫?姐夫!?”

林贞苦笑:“方才就迷迷瞪瞪的,也不知好歹,劳烦二妈妈使人去请陈太医。”

李翠娘道:“早备着这一出,估摸着陈太医已经到家了。”说毕立刻唤丹旭,把孟豫章背到马车上去。林贞看着孟豫章上了车,又扭头来扶婆婆。

二太太早就想走,哪要人扶?她倒去把老太太搀了起来。李翠娘也来帮忙,从林贞手里牵过三小姐。又有玉娘带的人,一个拉一个,渐渐往外头移。林贞想了一想,走到大奶奶跟前,伸手抱过佳维,无事一般的道:“大嫂快些,已快宵禁,越迟越麻烦!”

大奶奶呆滞的看着林贞,抖着嘴道:“哥儿不在了…”

“我知道!走吧!”

大奶奶后退了一步:“带着他不吉利,我就在这里守着她。好婶婶,我知道你仁厚,舍两个姐儿一口饭吃,我来世结草衔环报答你。”

天越来越冷,林贞不想再啰嗦风俗不风俗,抱着佳维直走了。大奶奶目瞪口呆,也不知被谁拉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外头走去。

孟豫章在马车里似醒非醒间潸然泪下,从此,世间再无承平公…

作者有话要说:→_→,都说了大家淡定啊~

第89章 暂居

玉娘不曾想到有这么多人,只套了一辆车,哪里够使?只好把孩子连同孟豫章和太夫人挤到车内,余者都跟在马车后面走。心里有奔头,倒不觉得雪地难走——再难也比了无希望强。一时走到门口,忽听一人道:“嫂子,人可接到了?”

玉娘忙回道:“魏师父久等,已接到了。只是姐夫受了伤,在车里呢!”

乌漆墨黑的,魏文明只看见灯笼喊话,待人走到面前,万没料到是一群人。林贞见了魏文明先行礼:“师父!”

魏文明道:“因里头大多女眷,我不好进去的,故在此处等。先前我上朝去了,谁知圣上当堂发作,又有杂七杂八的事儿,到下午才脱了身。天冷又要过年,寻个马车都难,才耽误到这会儿。等急了吧?”

“是我们给师父添麻烦了。”

魏文明摆摆手:“先走吧!我这里也有一辆车,娘几个挤一挤吧。你身子骨好,同我一道走着。”

林贞应了,安排着二太太等人上车。才预备好,宵禁的鼓声响起,林贞道:“亏得师父来接,不然又要与巡城守卫磨牙。”

魏文明道:“我也没拿条子,拿脸当条子使吧,快走!”

两辆马车都塞满了人,又是雪地里,压根走不快。林贞又累又饿,少不得忍了。承平公府乃昔日天子御赐,地处皇城脚下。林家一介商户,自是靠着外城。两厢隔着□□里路,紧赶慢赶也花了大半个时辰。马车到底快些,待林贞走到,孟豫章都上完药了。

林贞先奔到桌子跟前,一口气灌了四五杯茶才得空问玉娘:“妈妈,可有吃的?我饿的胃疼。”

李翠娘忙道:“有,有!家里还有好几斤面条,我下了与诸位吃。”

“有劳二妈妈了。”

“姐姐去炕上歇歇,回头我烧了水你再收拾吧。”

林贞应了。

孟豫章叫陈太医扎了几针,虽还是不适,意识已清。睁眼看到魏文明,眼睛一酸:“师父…”

魏文明摸了摸孟豫章的脑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莫做小儿女姿态,好好歇着,明日再来瞧你。”

孟豫章点点头,原来师父还要他!太好了!

魏文明对着一屋子女眷十分别扭,见孟豫章无大碍,急急告辞走了。

林家有床有炕,堪堪挤下孟家人。丹旭等人只好在堂屋打地铺。也亏得林家铺盖足,不然不知怎样安顿。众人被揉搓了整一日,胡乱吃了面条,横七竖八的倒头便睡。一气睡到日上三竿,才渐渐醒来。

孟豫章睁开眼,看着身旁林贞的睡颜,生出好一番劫后余生的感叹!不多时,林贞也醒了,张口便问:“可还好?昨日乱成一锅粥,我都不知操心谁的好。竟连担忧你的心思都被拆的七零八落。”

“不过是些皮外伤,你没伤着吧?”

林贞摇头:“你在我上头挡着,哪就打的到我身上了?你也是,每次都这样不管不顾,要小命不要?”

孟豫章笑了笑:“你没事就好。”

林贞握住孟豫章的手道:“昨日…多谢你…”

“你也糊涂了,我是你夫君,有何值得谢的?”

林贞看着孟豫章没有说话,眼睛已经湿了——明明已怕的发抖,还那样坚持的护着我,孟豫章,你要我此生如何回报你的一片真情?这辈子能遇到你,真的…三生有幸!抬头望着帐顶,用手背胡乱的擦着眼泪。不知该感谢上天的厚爱,还是爹爹的在天之灵。

“贞娘,莫哭。”

林贞扑到孟豫章怀里:“豫章…豫章…”

孟豫章轻轻的道:“我在,我会一直陪着你,莫哭了。”

林贞抓着孟豫章的前襟泣不成声,自从爹爹死后,终于可以不用一个人绷着了,终于…可以放下心防、去依靠一个人了!爹爹,这么多年来,贞娘真的好累好累!爹爹,我好想你。你在天上有没有看着我?我又被那个狗皇帝欺负了,爹爹…呜…

孟豫章不知林贞为何哭,只见她哭成泪人,心痛不已,手忙脚乱的学着乳母的姿势拍着她的后背。却又让林贞想起幼年生病时林俊的安抚,更是哭的喘不过气来。孟豫章只得沉稳的一下一下的拍着,直至把林贞拍的再次睡着。

玉娘在外头听到林贞大哭,急的团团转,又不好进来。待林贞没了声音才敲门问:“姐儿?”

孟豫章悄悄走去开门,比了个嘘声的姿势,压低声音道:“睡着了,想是昨日惊着了。妈妈放心,她没受甚委屈。”

玉娘松了口气:“你呢?身上还痛么?”

“没事了。生受妈妈了。”孟豫章脸一红,“我家里给你添乱了。”

“你也同我说客套话!才刚你们家二姑娘使人来看太夫人,背地里与我说,实做不得主,求我照应,还硬塞了我一荷包银子。”玉娘道,“太夫人看着不好,我已叫人请太医去了。”又顿了顿才道,“又有你师父送了信来,说你们家三爷…没了…我、我都不知怎么和你三嫂说…”娘家不要、夫死无子。若说昨晚玉娘还嫌孟家人烦,此刻却再狠不下心。一屋子女眷孩童,亲戚不管,去靠哪一个?何况孟豫章待林贞极好,连通房都没一个,自家也不能忘恩负义了。①

如今孟家只剩孟豫章一个男丁,正正经经的一家之主,必须得把家事管起来。想了一回,对玉娘道:“妈妈好心收留我们,我们却也不能长居于此。且寻个住处才好安顿。”

玉娘道:“外头的事我不大懂,你问问你师父。这里窄了些,实也住不下那么多人。若银钱上不凑手,只管从我这里拿。”

孟豫章毫无收益,只得窘迫的应了。

事还不止一桩,佳维横死,再苦也要买口棺材。大奶奶原是心灰意冷的,硬是叫两个女儿逼出一口生气来。三奶奶素日就同她好,也在一旁劝着:“你还有两个,看得我眼都红了。”

大奶奶哭道:“养出来又没了,还是枉死的。真挖了心肝一般,不如不养!”

三奶奶眼圈一红:“我倒宁可挖上一回!”

“休急,等三叔回来,你好好管紧他,横竖咱家也败了,再无钱养小老婆,到时生一个便是!”

孟豫章在门口顿住,这可如何说!苦也!

还是三奶奶看见了孟豫章,问道:“四叔来了?”

孟豫章硬着头皮道:“见过大嫂、三嫂。我、我来…呃…维哥儿装裹了没有?”

大奶奶眼睛一暗:“哪有衣裳?还是亲家太太好心,现找了一块好料子送去裁了。”

孟豫章又看三奶奶,不知如何开口。

三奶奶心里咯噔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四叔直说吧!”

孟豫章低头道:“三哥…没了…”

三奶奶双膝一软,跌倒在地!

大奶奶也惊呆了:“其他人呢?”

“还不知道。”

三奶奶欲哭无泪,大奶奶灵光一闪,蹲下对三奶奶道:“还有你三侄子!你把三侄子抱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