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是眼下。

  眼下彦哥儿需要父亲,她也需要一个丈夫避开许多麻烦事。

  彦哥儿得了张家娘子这句保证,皱起的小眉头舒展开来。

  母子俩达成共识,随行的仆从却觉得张家娘子独自置宅苗头不对,赶忙回赵王府报信。

  赵王小儿子正在家中喝着小酒,听了此事顿时觉得杯里的酒都不香了。

  他二话不说骑马进京,想去瞅瞅他媳妇是怎么个想法。

  一个已经成婚的女子独自在外面买一处宅子,怎么想怎么不对味啊!

  赵王小儿子很快找到正和匠人商量如何修整宅院的张家娘子,拉走她到无人处问她想做什么。

  张家娘子没想到丈夫会过来。进工部的事还没着落,她自然不会到处嚷嚷,只含笑说道:“没有,我就是想买处离舅舅家近的宅子,往后和舅舅家往来也方便。”

  赵王小儿子恍然说道:“我还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样。你早和我说嘛,你早说我早给你买了。”

  他对女人出手一向大方,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愿意和他厮混的红颜知己。

  对自家媳妇,他自然也不会吝啬。

  张家娘子道:“我手里有钱,看中了就直接买了。”她和赵王小儿子商量起来,“等这宅子修整好了,我会和彦哥儿搬进来住一段时间。”

  赵王小儿子点头:“没问题,你随意就好。这宅子有点小,你要是住不习惯就换个大的,到时只管从府里支钱就是了。”

  张家娘子没说什么“我想要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宅子”,只笑着应下,又说道:“你平时要过来小住也可以,不过不能带旁人过来。”

  赵王小儿子从不曾听他媳妇说过半句介怀的话,听他媳妇这么一说,顿时就来劲了:“我晓得的,绝不带人过来让你不高兴。我在府里也从不曾带人进正院啊,我心里有数!”

  张家娘子笑了笑,没说什么。

  赵王一向风流成性,她这丈夫从小耳濡目染,也是从婚前浪荡到婚后。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给妻子作为正室应有的体面就算是个绝世好丈夫了,不能要求他们情深似海、用心专一。

  所幸她并不看重情爱之事,有这样的体面也已经足够。

第127章

  春闱三天结束, 各家儿郎都被接了回家,太子殿下却没法回来,还得陪着考官们一起阅卷。

  他没有批阅的权限, 只能在旁边过过眼瘾。

  不过能看看考卷,好歹比什么都不能干强。

  太子殿下自然不知晓有人想趁着他不在朝中来次逐个击破,也不知道姜若皎起了争取一番的想法。

  他蹲在贡院到阅卷结束,也不等名次排出来就一溜烟地跑回东宫,命人抬来热水好好地洗了个澡。

  等把自己洗刷干净, 太子殿下才去找姜若皎要亲亲要抱抱。

  姜若皎知道他这几天吃了苦头, 随着他好生闹腾了一通。

  开泰帝很快叫人传唤太子殿下过去说话。

  太子殿下依依不舍地松开姜若皎,跑去见开泰帝。

  开泰帝问他今年的考生如何。

  太子殿下都没看最后排名, 只挑拣着自己觉得好的文章给开泰帝说了,直夸这几个考生写得好, 文章比较务实,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辞藻, 想法可行性也高。

  太子殿下还暗示说户部现在缺人, 可以安排几个过来历练历练再放出去外地干活。

  开泰帝不置可否, 又问他知不知晓前几天有人攻讦姜若皎的事。

  太子殿下一听,居然有人针对他宝贝媳妇, 这还得了?

  太子殿下立刻问:“父皇你可有帮阿皎说话?”

  开泰帝道:“你媳妇哪用我帮忙说话,她自己就能辩倒一片。”

  太子殿下一想也是, 他媳妇儿可能说了,经常把他讲得一愣一愣。

  不过该争取的太子殿下还是会努力争取:“那不一样,就算阿皎自己能应付,你可是我们的父皇, 还是得帮着我们才是, 可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被人欺负!”

  开泰帝见他这般表现, 也就没再多说,打发太子殿下回东宫去。

  太子殿下急着知道姜若皎有没有受委屈,也不多留,麻溜跑回东宫,问姜若皎刚才怎么不和他说。

  姜若皎没想到开泰帝还会和太子殿下提起这事儿。

  姜若皎道:“都过去好几天了,有什么好说的?何况你自己说个不停,我哪有机会和你提?”

  太子殿下道:“他们没欺负你吧?”

  姜若皎笑道:“当然没有,一开始是有点敌意,后面就是有商有量地商讨朝政了。”

  太子殿下道:“他们真是小心眼,趁我不在找你茬,下回我也找他们茬!”

  姜若皎见他气鼓鼓的模样,亲了他脸颊一下,与他说起自己想向卢重英举荐张家娘子的事。

  她能身着绯袍,靠的是太子妃的身份以及开泰帝说一不二的威严和魄力,想要让更多女子跻身朝堂,只靠她自己是不够的,还是得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进来才有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在想要敲开这层寒冰,必须要有水滴石穿的耐心。

  面对太子殿下,姜若皎也没隐瞒自己的想法。

  太子殿下听后说道:“当初祖母在西南开设女子学堂,也是觉得女孩子出头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想让女孩子也能读书习字。要是知道你这样的想法,祖母应该会很高兴!”

  姜若皎听太子殿下这么说,点点头放下心来。

  他们两人是少年夫妻,刚成亲不到一年,平日里小摩小擦不算少,能磨合到如今这样恩爱两不疑着实不容易。

  要是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她也不想她们夫妻二人离了心。

  太子殿下能赞同她的想法就好。

  太子殿下不知姜若皎心中的思量,他觉得自家媳妇儿这么聪明,当然得好好施展出来,好叫所有人都羡慕他!

  他还给姜若皎出谋划策:“舅舅这人瞧着一本正经的,要是他不肯同意,我们就直接向父皇举荐去!”

  姜若皎笑道:“好。”

  两人把事情商量停妥,姜若皎便着手写举荐帖子。

  相比于忙碌的礼部和吏部两个衙门,工部在春闱期间算是比较清闲的了,不过因为赶上开春,什么农田水利、宫殿修整都得工部跟进,平时也算不得清闲。

  卢重英收到姜若皎的举荐信时,一下子想起了当初在清平县一带设计农渠的张家娘子。

  这位张家娘子在家中不受待见,嫁的又是个浪荡子,日子怎么看都不算太平顺。

  不过她显然不在意这些,听到清平县一带受灾之后带着人前去勘察地貌,思索如何通过修渠改善当地的干旱情况。

  这样的女子,比之男子又差到哪里去?

  许多男子听说当地出现灾情,怕是都避而远之,而不会试着想办法去改变当地的困境。

  太子殿下作为送信人,见卢重英看完信后一直没说话,不由在那敲边鼓:“舅舅你要是不同意,我就直接找父皇去。”

  卢重英从思绪中抽离,说道:“我什么时候说不同意了?这位张家娘子我记得,以她的才干和功劳进工部绰绰有余,只不过工部以前没有女官,我得去向陛下请示一二。”

  太子殿下道:“那我和你一起去!”

  卢重英道:“你还是不要去了,要不然本来别人凭本事进的工部,你一掺和就成关系户了。”

  太子殿下一向直来直去,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听卢重英这么一说便改为催促卢重英快些去和开泰帝说说看。

  卢重英也不耽搁,径直去了勤政殿那边直接陈明张家娘子的事。

  开泰帝的答复很简单:“你是工部尚书,你觉得可以,那就没问题。”

  卢重英见开泰帝明显颇为支持此事,也就放心地把事情安排下去。

  朝臣眼睁睁看着开泰帝这样乱来,却想不出反对的话来,毕竟开泰帝已经就着太子妃随太子一起入主户部的事驳斥过他们一回,这次再提出异议他们显然也没法动摇开泰帝的想法。

  开泰帝可是自己打的天下,底下的武将全都对开泰帝忠心耿耿。

  哪怕他们这些文臣有着迎驾和辅佐之功,也抵不过开泰帝说一不二的威严。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对于文臣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安排好今年春闱考进来的新科进士们。

  张家娘子到底只是个特例,她是真的立过功,也是真的有真才实干,只是安排她进工部当个寻常官吏而已,他们没必要反对到底。

  还是讨论一下如何瓜分这群新科进士比较要紧!

  要知道开泰帝眼睛里揉不进沙子,捋掉了不少贪官污吏,又打发走不少尸位素餐的家伙,现在每个衙门手底下都是一个人当成几个人来使,地方上更是急缺真正能办事的官吏!

  现在每个人看着新科进士名单,都有点眼冒绿光的急切。

  人才当然是多多益善!

  他们得争取把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扒拉到自己衙门里。

  至于那些考了大半辈子、牙齿都快掉光才勉强考了个功名的,还是留给别的衙门去安置吧!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不少人都开始传读准新科进士的文章,想从中挑拣自己需要的人才。

  至于几日后的殿试,那都是走过场的事情,考的是考生们的心态稳不稳,到时候他们意思意思地去看两眼就完事!

  具体排名的话,其实会试时就已经有个大概苗头,殿试不过是把最终决定权留给开泰帝罢了!

  太子殿下回东宫没几天,会试排名就出来了。

  解元每个州都会出一个,但会元全国只有一个,所以会试就是各州解元的争霸舞台。

  会试的考卷采用糊名誊录制,直至敲定排名后考官们才有机会看到考生名字并对排名进行微调。

  考官们也是阅卷结束后一看,才发现他们一致选定的会元居然是卢应巡!

  卢应巡是什么人?

  卢皇后的侄子,卢重英的儿子,妥妥的外戚啊!

  考官们觉得卢应巡当会元不太合适,争来吵去老半天也没吵出个结果来,最终决定把皮球踢给开泰帝,看看开泰帝给不给卢应巡当这个会元。

  开泰帝要是个循规蹈矩继位的皇帝,肯定是要让妻舅之子避嫌的,可开泰帝是野路子上来的半路帝王,自然是大笔一挥表示要让卢应巡当这个实至名归的会元。

  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前三的考卷还被张贴到贡院门口供人评议。

  文章单看文辞的话很难分出个高低来,但这届科举选的是实用人才,不追求辞藻的华美,只追求内涵的高低。

  卢应巡少年离家,本就是有想法的人,这些年还曾把不少想法付诸实践,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远胜于寻常考生,贡院把文章一贴,高下立现!

  柳春生他们也都榜上有名,且名次都还不错。

  大伙都挺高兴,唯有杨峰清有些怏怏不乐,他是京师解元,会试却连前三都没进去,心里的落差自然不小,连柳春生约他出去庆祝他都没去。

  比较让人意外的是蒋玉泉竟也考上了,而且不再是吊车尾,而是硬生生考到了中游。

  殿试一般只是走过场,不会黜落考生,所以他最低也是个同进士出身了!

  蒋玉泉喜不自胜,跑去东宫求见姜若皎夫妻俩,与他们分享这个喜讯。

  太子殿下得知蒋玉泉高中,自然高兴不已,拉着蒋玉泉左看右看,很是感慨地说道:“没想到我们之中还能出个进士,真是太了不起了。”

  蒋玉泉喜不自胜地夸赞道:“还是娘娘给准备的备考书不错,我照着练就考上了!”

  太子殿下一听蒋玉泉夸姜若皎,尾巴立刻翘了起来,比自己被夸了还得意。他高兴地说道:“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媳妇。今天大伙都榜上有名,我叫人去把其他人都请来东宫庆祝庆祝!”

第128章

  东宫呼朋唤友庆贺, 众人都看在眼里。

  不少人心里忍不住犯嘀咕:太子这又是这么多玩伴参加春闱又是跑去监考,会不会有那么一点不妥当?

  要知道考官家中要是有亲属要参加春闱,那些考生是要另开一考场来避嫌的。

  现在他们这位陛下是不是太不讲究了点?

  等从其他考官那里知晓太子连考题都没碰过, 也就是去巡视巡视考场的,不少蠢蠢欲动想要弹劾几句的御史才按捺住喷上几句的冲动。

  算了,随他们高兴吧,还是看看新科进士里头有哪些值得培养的新人算了!

  东宫热闹的庆祝宴结束后,柳春生不免又多留一回, 和太子殿下他们说起杨峰清情绪不好的事。

  这次东宫相邀, 杨峰清都以要准备殿试为由拒绝了,着实让人有些担心他的状态。

  太子殿下与杨峰清交情也一般般, 毕竟他在鹤庆书院是治事斋的,和经义斋隔了一重。

  得知杨峰清觉得自己考试失利, 没拿到好名次,太子殿下有点不理解学霸的追求。

  太子殿下奇道:“他排名不是挺考前吗?我看还在前十来着, 会试本就是举国人才齐齐来赴考, 名次落后些也正常, 有什么好难受的。”

  柳春生也只是和太子殿下说一声杨峰清没来的原因,对杨峰清着实不知道该怎么开解。

  他自己排名在二十开外, 还觉得挺开心来着,杨峰清这么一低落, 倒显得他们考得不怎么样还瞎高兴!

  姜若皎笑道:“杨师兄解试时是京师解元,觉得名次不好很正常,我们也不必特意去开导规劝。俗话都说‘知耻而后勇’,他觉得自己没考好, 往后必然会更努力。据传不是还有人考了会试觉得名次太靠后, 压根不去参加殿试, 过了三年再考一次就一举成了状元!”

  太子殿下听姜若皎这么一说,连连点头,说道:“杨师兄这么聪明一个人,应该能想明白的,我们跑去宽慰也没什么用处。”

  柳春生起身告退。

  柳春生走了,太子殿下还和姜若皎琢磨:“寻常人要是能考个二甲进士,心里不知多高兴,也就杨师兄心气高。”

  姜若皎道:“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是人人都只想着考过就好,朝廷上哪找真正的人才去?有时候人就是得逼一逼自己,才能把自己的才华都展露出来。”

  杨峰清此人心高气傲,偶尔有些顽固,才干却是实实在在的。

  姜若皎也不知道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不过总归是个人才,她觉得以后要是放对了地方还是可以造福百姓的。

  至于私交如何,那就得看日后的情况了,毕竟即便相识于微末,将来也未必不会反目成仇。

  朝中总不能只有和他们相处得好的人,那不就是成了被人诟病的“任人唯亲”了吗?

  太子殿下没姜若皎那么多想法,反正他请朋友来玩都是囫囵着请的,请了几次都不过来的,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派人去请了,他一点都不会纠结。

  夫妻二人也没再就着杨峰清讨论,而是琢磨起殿试后怎么从新科进士里抢人。

  他们早就听说了,有人连家里女儿的嫁妆都准备好了,准备从新科进士里抢个长得俊的回去当女婿。

  一来,女儿的婚事有着落了。

  二来,女婿使唤起来更顺手!

  太子殿下听了这些家伙的打算,登时有些瞠目结舌:这是欺负他们老寇家没女儿啊!

  虽说六部都是他们老寇家的臣子,可他们户部还是不能输!

  太子殿下摩拳擦掌筹备户部针对新科进士的对口招聘,他和姜若皎决定出几套卷子随机抽考来报名的人,考上的新科进士会有丰厚的福利待遇,甚至包分配工区房,出门上衙不用一刻钟的那种!

  这对于俸禄微薄、没房没马的新科进士来说,绝对是十分吸引人的待遇了。

  太子殿下把招聘章程拟了出来,感觉自己的抢人计划十分圆满,忍不住跑去开泰帝面前得瑟。

  正好卢重英在陪开泰帝说话,太子殿下一看,一次炫两,得劲!

  他麻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招聘启事,对开泰帝说道:“父皇你看,这是我和阿皎一起弄出来的,我准备印上一叠,等殿试结束了后让人分发给新科进士,好吸引他们来参加户部的考核。考核过了,就选进我们户部来干活!”

  开泰帝拿过来一看,发现年轻人还真是有想法,竟是把官员们的需求都考虑到了。

  卢重英也接过招聘启事看了一遍,问太子殿下:“你这些安排是独独户部官吏有的?”

  太子殿下道:“那是自然的,我只管着户部,其他衙门关我什么事?”

  卢重英道:“不妥。”

  太子殿下道:“哪里不妥?我们户部的事,我们还不能自己做主了?”

  卢重英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是在朝为官,你们户部怎么能只考虑自己?”

  太子殿下道:“我看西南官员的俸禄,和京城官员的俸禄也不大一样啊,干的活不同哪有什么都一样的道理。何况我这些安排也不用国库多费钱,我只是把本来就有的待遇稍微加工一下而已。”

  留在京城的官员本来就有机会租用相对便宜的房屋,他只是把这个待遇吹嘘成户部的福利而已,其他衙门要是看不过眼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吹啊!

  卢重英沉默下来。

  他还以为太子殿下是自掏腰包补贴户部官吏,没想到这小子纯粹就是对原有的福利进行艺术加工,吹成“不来后悔”的优渥待遇。

  瞧这招聘启事写得,连他都有点想跳槽去户部了!

  卢重英道:“既然是这样,那就没问题了。”

  开泰帝道:“你小子想法倒是不少。”

  太子殿下道:“那肯定的,我早就看一些人不顺眼了,等我们把新人招进来,就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统统踢走,绝不叫他们白占着这么好的待遇不好好干活。”

  卢重英又把户部招聘启事看了一遍才还给太子殿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转眼来到殿试这日。

  殿试还没出结果,太子殿下安分得很,一直跟在开泰帝身边看考生们陆续进殿。

  由于殿试不会黜落任何考生,所以考的内容也很简单,大伙都写篇命题策论就好。

  太子殿下跟着开泰帝露把脸就退场了,去内殿边喝茶边等着考生们把策论写完。

  第一批交上来的文章很快送到考官面前,考官们初步审阅之后把一致认为不错的拿去供开泰帝和太子殿下传阅。

  殿试没有规定交卷时间,有些人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交卷也快,开泰帝父子俩没等太久就有文章可看了。

  能经过重重筛选靠过会试的人,才学就没有浅薄的,文章自然也写得很不错。

  要知道废帝在位期间很多人被耽误了,只能到地方上边当小吏边等待出头的机会,这会儿机会终于来了,参加考试的不发有在地方上干过许多年的能吏!

  相比之下,常年待在书院里读书的柳春生等人文章就有点不够看了,会试的排名自然就往后挪了挪。

  这会儿到了殿试,先送到开泰帝他们案前的也是些写惯了公文的熟练工。

  太子殿下随意地翻阅了一遍,觉得写得都不错,至少他全看得懂!他转头看了眼他爹,发现他爹正目露欣赏地看着底下人送上来的文章,不由也认真了几分。

  眼瞅着早交卷的考生有机会让开泰帝父子俩亲自阅卷,考生和考官自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争取拿出最好的表现给父子俩看看。

  由于整体氛围都透出一种“我得快点把文章写完”的急迫感,这次殿试效率出奇地高,没到日暮卷子就全交齐了。

  考生们陆陆续续散去。

  走的时候还收到两张别开生面的考试通知。

  按照惯例,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以直接授官,剩下的二甲、三甲想要官职得先经过吏部的选官考核,考得最好的一批进翰林院,剩下的要么分流去地方、要么留在京城各个衙门打杂,反正都是从基层干起。

  这次他们出殿的时候却拿到两张特殊的考试通知,一张说是工部招新,欲来从速;一张说是户部招新,欲来从速!

  上头还写着相关岗位的要求以及对应的福利待遇。

  户部和工部都是对专业知识有一定要求的衙门,所以考核内容也是颇有针对性的。

  这两份考试通知上留有空位给他们填写姓名籍贯之类的信息,并且要求考生提前写出自己想要竞考的岗位,方便到时候安排他们的差使。

  殿试要几天后才能得知排名,许多考生都在忧心着自己的前程,看到这两份考试通知后都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考生们相互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人寄住在亲戚或者老师家里的,不免把这两张考试通知带回去问问长辈的意见,看看自己是要去工部好还是去户部好。

  当然,要是走狗屎运成了一甲进士或者考进了翰林院当然最好。

  可做梦也要有个限度,做人还是该现实点好。

  真正的聪明人,理当早早为自己的前程打算!

  随着这两份考试通知在不同人手里传阅了一圈,太子殿下和卢重英抢人抢到泰和殿门口的事也被其他衙门的人知晓了。

  礼部尚书得知此事,想办法弄到太子殿下和卢重英那两份吹得天花乱坠的招新启事看完,只差没吐出一口老血。

  真是太过分了,他们礼部辛辛苦苦筹备春闱,好不容易把会试和殿试都忙完了,太子殿下和卢重英这舅甥俩居然偷偷在殿试结束时抢人!

  大家不都是一个福利待遇?

  就你们会吹牛逼哄骗新人!

  卑鄙!

  无耻!

  作者有话说:

  太子殿下:我有一个好主意!

  卢舅舅:你的主意很好,我的了

  其他衙门:可恶,你们舅甥俩狼狈为奸!!!

第129章

  太子殿下也是从蒋玉泉他们嘴里得知工部的动作。

  太子殿下睁圆了眼, 和姜若皎抱怨道:“舅舅他怎么这样啊?我只是拿去给他和父皇看看,他就把我们想的法子学了去!”

  虽说卢重英这个工部尚书也没女儿,抢人胜算同样堪忧, 可卢重英也不能无耻照抄啊!

  太子殿下头一遭遇上点子遭人剽窃的事,跟姜若皎抱怨完后二话不说跑去工部找卢重英算账。

  卢重英泰然自若:“殿下又没说我们工部不能照着弄。”

  太子殿下语塞。

  他是没说过不错,可他那也是没想到卢重英会干出这样的事。

  太子殿下唉声叹气地回去继续准备卷子去。

  比起科举,他们户部出的卷子专业性会强一些,主要要求底下人拥有比较好的算术和归纳能力。

  这一点虽然和工部的用人需求有一定的重合度, 不过大体上来说偏向性还是不一样的。

  太子殿下郁闷了一会, 也就不和卢重英计较了,继续和姜若皎探讨如何选出适合户部的人才!

  太子殿下这边偷偷发完招考通知就消停了, 其他几个衙门却有志一同地痛骂起太子和卢重英来,觉得他俩一定是联合起来搅风搅雨!

  于是另外四部也着手出卷子, 只恨太子殿下掐准点抢先把殿试排名公布后的招考日子给选了,他们只能认命地把时间往后挪!

  其中业务最繁忙的要数吏部, 他们本就要负责新科进士的选官考核和具体的分配工作, 现在还得和六部的招新考试错开, 简直是多了好几倍工作量!

  吏部尚书看见太子殿下时都没好脸色。

  太子殿下还不想给吏部尚书好脸色呢,他记得就是吏部尚书准备来个榜下捉婿来着。

  据传吏部尚书早就把人相中了, 两家已经眉来眼去很久,之所以还要来一出榜下捉婿是想成就一段佳话!毕竟开泰帝头一回开科举, 总得留下点适合传唱的好事儿不是吗?

  文化人拍起马屁来,就是这么地润物细无声。

  太子殿下从姜若皎那听了这些八卦,对吏部尚书很有意见:要不是吏部尚书连自家女儿都搬出来了,他哪用绞尽脑汁抢人啊!

  更可恶的是, 他们夫妻俩想出来的法子, 其他衙门轻轻松松就抄了去!

  这些大人真不要脸!

  太子殿下看了吏部尚书的臭脸, 回去后和姜若皎埋怨了一通,说这小老头儿真不讲道理。

  姜若皎笑道:“如今六部都要搞选拔招新,他们得多干不少活,自然不会给我们好脸色。”

  殿试结果出得很快,第三日一大早,填榜官就把开泰帝核定过的排名张贴到贡院之外。

  天还没来,迫不及待的考生们就巴巴地等着开宵禁了。

  到鸡鸣三声,各坊市禁木大开,考生们蜂拥而至,挨挨挤挤地凑到了皇榜前想看看自己的名次。

  有不少好事者自己无缘科举,也跑来凑个热闹,跑到最前头去念名字。

  状元是卢应巡。

  虽然这个名字已经在众人心里留了个印象,乍然看到这三个字出现在榜首还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这位可是卢国舅的儿子啊!

  难道开泰帝才当了一年多的明君,就要开始学废帝重用外戚了吗?

  接着又有人提到卢应巡会试时写的策论,那文章现在还在贡院门口贴着呢,写得那叫一个好。

  人皇亲国戚里有真正有才能的,难道还不需要起用了?

  人卢应巡可是应天府的解元、会试的会元,如今殿试再点个状元有什么稀奇!

  还有人提到不久前卢应巡还被诬陷下狱,只为了给当地百姓求个公道。

  这样一个才华高、人品好的年轻人,靠自己的本事得个三元及第为什么不行?

  榜眼也是个有能耐的,他在黄河边上治了十年的水,勤勤恳恳从不松懈。

  直至家里孩子都三个了,他才想起自己还得考个功名,收拾收拾东西就辞职考公来了,这不,一考之下就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了榜眼。

  他写策论有个本领,那就是甭管给什么命题,最后都能歪到治水这个老本行上,一看就活该和黄河缠缠绵绵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