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章油水不进,淡道:“阿娘曾允诺,日后婚娶大事由儿子自己作主,便如当年您和阿耶一般。”

“那你倒是选啊!”

谢青章半点不急:“时候未到,缘分天定。”

昭宁长公主恨恨一指他,晓得这小子定然听不进去,气得不想再看他一眼。她甩袖拍桌,只让静琴将吃食尽数撤走,再将今日来府中的孟厨子传来。

顶着熊熊怒火,谢青章稳稳坐在那儿,亲手为昭宁长公主煮了一盏茶汤。

看他这般孝顺,一张俊脸低眉顺眼,很有些可怜样儿。

昭宁长公主心中恼火不知不觉消去大半,哼笑一声,到底不再提此事:“王离和汤贺呢?”

“他们惦记家中妻儿,趁着坊鼓未敲,提早家去了。”

昭宁长公主点头,又道:“今日来府中的庖厨当真不错,只是从前没听过长安城中有姓孟的名厨,何处寻来的?”

谢青章给自己舀了一盏茶,润润唇边:“市井之中,上回同明承他们去宣阳坊用暮食,恰巧碰上这厨娘,手艺很是不错。”

母子二人东拉西扯,随意说着些家常话。

须臾,外头通传,说孟厨娘到了。

昭宁长公主停下与谢青章说话,冲着静琴使眼色。

静琴会意,至屋门口接人:“进来吧。”

昭宁长公主抬眸向着屏风处望去。

只见屏风后头绕出一位身着胡服的年轻女郎,挽着单髻,一双杏眼煞是灵动,面上自带两分得体笑容,一打眼就让人心生欢喜。

孟桑眉眼弯弯,叉手行礼:“参见长公主殿下。”

昭宁长公主有些讶异,喊她起来说话,笑道:“又是竹筒饭,又是暖锅的,吃着就晓得厨子手艺极好。本以为得和丰泰楼曲厨子一个年岁,不曾想竟是个年轻小娘子所做。”

孟桑微笑,十分乖巧,像只兔子。

全然不似傍晚时,觊觎府中慈竹桂花、说起美味吃食时的得意快活样儿。

谢青章半垂着眼帘,陪坐在一旁,专心品茶,似是听不见二人对谈。

昭宁长公主向来爱憎分明,谋划败露一事总不能怪厨娘手艺太好,且今日两顿用着都很尽兴。

眼下她唤孟桑来,不过是想问其可愿留在长公主府内做事。

听得此问,孟桑没有片刻犹豫,当即婉拒。

数十天前,她差点无处可去,是魏叔招她入了国子监,照拂良多,亦十分看重。

孟桑不是忘本的人,晓得知恩图报的道理,断不会在此时辜负魏叔的期望。况且她也更喜欢在国子监做吃食的日子,轻松自在,不受拘束。

得了一句不愿,昭宁长公主也不生气、不为难,爽快地给了口头允诺。

“无妨,本宫喜爱你做的吃食。日后若是改变主意,尽管来长乐坊。”

又赏了一只镶玉银簪,美曰:“水灵灵的小娘子不该这般素净,头上该配些漂亮首饰。”

随后便让静琴带孟桑出去了。

昭宁长公主懒懒撑着下巴,看着孟桑离去的背影,忽而怔住。

谢青章见她愣怔住,不禁问道:“阿娘,怎么?”

闻言,昭宁长公主笑了:“没什么,只是想起一位多年不见的故人,她也总爱穿着胡服上街,活得很是肆意快活。”

瞧见谢青章眼中流露不解,昭宁长公主摆摆手:“莫想了,是你没见过的长辈。如今隔了十余年,我也不晓得她人在何方。不过依着那厮性子,想来不论在何处,都会过得舒坦又快意。”

谢青章默默坐在一侧,又陪着昭宁长公主说了一会儿话,方才离开。

走出院门,杜昉正等在门边,立即迎了上来,听候吩咐。

谢青章淡道:“眼下各坊坊门已关,你且安排孟女郎二人在府中住一宿,明日将人送回。”

杜昉道:“阿郎放心,已经安排下去了。”

谢青章点头,又道:“阿娘用得很尽兴,也解了我一桩麻烦事。明日你带他们离府之时,多给他们三成酬金。”

闻言,杜昉应了一声“喏”,退至谢青章身后。

主仆二人踏着月色,回了苍竹院。

翌日,孟桑悠悠转醒,躺在宽敞舒适的卧榻上,极舒坦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没有鼾声,没有舍友,一人一间屋,嗯……真舒服!”

伸完懒腰,孟桑就起来洗漱打理。

须臾,杜昉领着姜老头来寻她,带着两人从后门出了长公主府,坐昨日的马车回去。

关上车门前,杜昉拿出一木盒递过去,说是本次酬金,随后便合上车门,自去驾车了。

马车徐徐前行。

虽说孟桑在接过木盒时,估着重量就晓得里头定然银钱不少,但真正打开见了,不免还是露出惊喜之色。

之间木盒内整整齐齐码着白花花的银子,粗略一数,约有四十两!

孟桑压低了声音,冲着姜老头笑道:“这着实也太多了,不愧是长公主府,出手忒大方。”

惊喜一阵,孟桑立即就想挪出其中一小半的银钱给姜老头,却被对方制止。

姜老头板着脸:“给我做什么?昨日不过是打打下手、切切菜罢了,哪有脸分你的工钱。”

“前日听魏老儿说了,你在国子监内的斋舍宿不安稳。这些银钱你且自己收好,等会儿回了务本坊,找牙人租个屋舍,赶紧从国子监搬出来。”

非但不收,他还从怀中掏出四两银子,添进木盒:“这是那位谢大人付的订金,你也一并收好。”

这还没完,姜老头又嘱咐孟桑,让她以后无事不必去姜记食肆,想寻他了,就让人传个口信,他自会来务本坊相见。

孟桑不蠢,心思一转,便猜到了大概。

姜记食肆内,说是姜素管账,实则银钱都得从朱氏手中过。依着朱氏贪财的性子,入了她口袋的银钱,势必不会再掏出来。

方才扔进木盒中的四两银子,只怕是姜老头从棺材本里硬生生抠出来的。

这钱不能收。

孟桑笑了:“您要将订金给我,我便收下了。”

闻言,姜老头松了一口气,却未料到还有下半句。

孟桑斩钉截铁道:“昨日来长公主府,我是掌勺师傅,按照行中规矩,此行所有事合该听我的。”

她故意装出赌气模样:“我要给您四两银子的工钱,您若是不要,我就直接送回食肆去!”

姜老头一哽。

这四两银子绕来绕去,双手来回倒腾,跟没给桑娘有何差别!

可孟桑的态度极为坚决,无论姜老头怎么劝都不愿收。

最终,姜老头无奈让了一步,将四两碎银拿了回来。

姜老头绷着脸:“这些我拿回来,剩下我一文钱都不要,不许再塞来,也不许送到食肆。”

“你若这么做了,老翁便再不见你了!”

孟桑面上点头,乖乖巧巧的,心中却另外拿了主意。

当然不会塞银钱,届时将理应给您的酬金,直接拿来裁几件厚实冬衣、滋补吃食什么的送过去。既不会被朱氏拿走,也能将好处都落到姜老头身上,两全其美。

了却一桩心头大事,孟桑合上木盒,美滋滋地靠在车壁上,重新算起帐来。

这回来长公主府做吃食,那根镶玉银簪不能动,而酬金之中,刨开给姜老头的十两银子,还剩三十两,再加上汤少卿买食方的三两、原本手头的银钱……算算,如今她约有四十三两银钱傍身。

不仅能租得起一间不错的屋舍,还能剩下许多呢!

理清了账,孟桑长舒一口气,准备到了务本坊,去找专门负责租赁屋舍的牙人,看看坊内可有什么好些的屋舍。

走,今日咱也当一回看完房就付钱的爽快人!

再不受那鼾声的气!

第30章 烤鸭

国子监后门,孟桑右肩背着辅料箱,左臂夹着银钱箱子,从马车上下来。

车内,姜老头跟寻常长辈一般,细致叮嘱:“租屋舍是件要紧事,魏老儿住在务本坊多年,尽管去寻他掌眼。你一个女郎孤身在外住,记得找个稳当些的屋舍,莫要心疼银钱,不够就来寻我……”

话音未落,只见孟桑用手指轻点装有四十两白银的木箱,跟个捡到钱的土财主似的,眼中放光。

姜老头这话一时就说不下去了。

毕竟若是正经算个账,他那些攒了多年的棺材本,也没有桑娘手里的丰厚。

孟桑努力憋笑,故作正经道:“好啦,您快些家去,素素定在门口等着呢。”

话音未落,只见姜老头绷着脸,一言不发将车门合上。

孟桑终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嘿!这老翁越活越回去了,不就揶揄了他一下,怎么还跟个孩童似的闹脾气!

杜昉立在一旁,笑道:“往常与我家阿郎来国子监,都是从大门进,今日多亏有孟师傅,才得以一窥后门热闹。”

孟桑扫了一眼对街的小摊,挑眉:“其实前些日子我刚来国子监时,对面还要更热闹些,便是过了用朝食的时辰,少说还有五六个摊子守在那儿。如今几日下来,仅剩二三。”

国子监食堂难吃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长安,前段日子闹出靳厨娘的事,更是“美名”远播。

身为国子监司业的侍从,杜昉多少有些耳闻。

“如今国子监食堂有孟师傅坐镇,监生自然不会出来多花银钱买吃食,”杜昉说罢,叉手行礼,“既已将您送到国子监,杜某这便送姜师傅回宣阳坊。”

孟桑笑着点头,透过车窗与车内绷着脸的姜老头道别。她目送马车渐渐离去,方才转身往国子监后门走。

后门阍人已经记熟她的长相,堆起笑来问了一声好,连忙开门放她进来。

眼下这时辰,诸位监生已经上了好一会儿的早课,监内各处空空荡荡的,几乎不见人。

步入食堂,杂役们在清理桌案上的残羹冷炙,很是忙碌。他们余光瞧见孟桑身影,忙不迭打了招呼。有机灵些的杂役奔至小门,告知里头陈厨子他们“孟师傅回食堂”的消息。

阿兰率先迎出来,伸手帮孟桑卸下肩上辅料箱,温声道:“师父,我来拿着罢。”

纪厨子等人也不甘落后,嘘寒问暖起来。

孟桑扫了一圈食堂,挑眉问:“今日朝食如何?”

阿兰浅笑,回道:“按师父昨日提前定下的食单,油条、豆浆、肉糜粥等一应俱全。”

孟桑又问了诸如“监生可满意”“可有忙乱出错”的问题,得到“满意”“稍有忙乱,但不曾出错”等等的答复,终于安下心。

她和颜悦色地夸道:“你们做得很不错,待会儿教你们做烤鸭。”

得了夸赞,五个徒弟皆面露欣喜之色。阿兰与纪厨子向来稳重,面上倒还稳得住;陈厨子和柱子喜形于色,嘴角都快提到耳朵边,就差没傻笑出声。

至于文厨子,他明明眼中尽是欣喜得意,却死命压着上扬的唇角,硬拗出了一副四不像的淡定样儿。

这时,魏询和徐叔也从后厨过来。

孟桑笑着迎上,与魏询说了要出去租屋舍的事,想寻对方帮忙。

魏询颔首:“此事你问徐老儿,他在坊中结识的人多,人脉也广。”

一旁的徐叔乐滋滋地搓手,笑眯了眼:“恰巧晓得坊内一牙人,性子靠谱,等会儿便带你寻他去,定要让咱们孟师傅租到称心如意的屋舍。”

孟桑听了,安下一半的心来,轻快道:“那我先去把鸭子处理好,午后空暇,劳烦徐叔陪我走一趟。”

徐叔自无不可,笑呵呵道:“正巧公厅炉昨日晚间就已改好,等租完屋舍回来,还能尝到孟师傅做的烤鸭。”①

三人都算是爽利性子,三言两语将事情说定,各自分开去做事。

文厨子五人尚且恭恭敬敬候在一旁,见孟桑招手,立即跟上。

孟桑抬脚往后厨走,一边问道:“鸭都处理好了?”

这回是陈厨子抢答:“按师父昨日交代的,拿筒吹足气后,再封住缝,正吊在小院里晾着。”

一说起吹气,徒弟五人面上都闪过一丝尴尬。

孟桑瞧见,笑着问:“怎么了?”

不提还好,一提出这茬,五个徒弟面上更窘迫了。

柱子讪讪一笑,摸着后脑勺道:“我们给鸭子吹气的时候,恰巧被徐监丞撞见了。”

孟桑琢磨了一下那场景——

食堂中,五人身边堆着一只只去毛鸭子。每人都拿小筒堵着鸭脖,拼命往里头吹气,而这时门口来了徐监丞,见着了五人对鸭子实施如此惨绝人寰的暴行……

“噗嗤”一声,孟桑忍不住笑了,顶着徒弟们羞愤的目光摆了摆手,好容易才憋住。

进后厨,绕过房屋墙角,小院便在眼前。

小院两侧架起一行行杆架,仅留中间一条过道去库房。杆架上头挂着一只只冒油的肥鸭,皮色白中泛着粉嫩,躯干微微鼓起,俱是一副被卡住脖子的吊死鸭模样。

孟桑见了这么多“凄惨可怜”的鸭兄鸭姐,尚来不及为其鞠一把泪,就已期待起晚间会尝到的烤鸭滋味。

毕竟这些鸭子瞧着忒肥,烤出来必定滋滋冒油,香得嘞!

粗略看过,确认这些鸭子第一步处理没出错,孟桑安下心来回后厨做皮水。

皮水是烤鸭一大要点,想要烤出色泽红润油亮的鸭皮,此物必不可少。

食材都是早早准备好的,碗中下糖、开水、酢,慢慢搅拌,使之完完全全融在一处、不分彼此。随后端着皮水去后院,给每一只鸭子均匀刷上淡黄色皮水,继续晾胚这一步。

之后须做的,便是每隔一个半时辰涂一次皮水,不断晾干。这事不难,剩下的皮水也够多,孟桑索性都交给五个徒弟来做。

恰巧徐叔也安排妥当库房的事,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过来寻她。两人与魏询打个招呼,就正大光明出去看屋舍了。

要不怎么说,有熟人好办事呢?

一出来,徐叔就领着孟桑找到相熟的牙人,言简意赅道明来意。

那牙人见是孟桑要租屋舍,当即拿了几串钥匙,领着二人去看宅子。

前两间都是一进民居,布局中规中矩,带一个小院。屋舍的墙是黄土夯实的,墙边布着凌乱草丛,瞧着蔫头蔫脑,忒没精神。

孟桑都进去转了转,但没说一句话,也没问价钱。

牙人眼尖,看出孟桑不满意这两间,笑道:“倒还有一间小二进宅子,离国子监不过几步路。院中挖了一口水井,另栽一棵百年圣果树,除此之外,屋主还将床榻等一应物什家当都留给房客,无须再另外购置。”

孟桑眨眨眼,心中了然:“就是价钱有些贵?”

“是了,一月租金六百文,”牙人笑笑,作询问状,“女郎可要去瞧瞧?”

六百文,一年就是七两银子并二百文,光国子监给的每月工钱就足够应付,遑论她手中还有四十三两热乎银子。

孟桑自觉她现如今也算是富裕人,当即毫不犹豫地拍板。

“走,瞧瞧去!”

于是,二人又被牙人引着穿过重重街道,来到位于国子监南边一座白墙黑瓦的素净宅子前。

到了这处,徐叔双眼亮了,乐呵呵道:“这宅子与我家不远,没几步路就能走到。”

牙人与之相熟,笑道:“确是与徐老宅子离得很近。”

三人由东南角的大门入院。②

甫一进去,先瞧见的是外院。院中左边是给仆役住的低矮小屋,院子偏右挖有一水井,紧挨着井的是水缸和两张石桌,再往右是一间靠墙大庖屋。周遭种了些郁郁葱葱的竹子和矮灌丛,绿意喜人。

再往里头走,便是内院。地面铺有半旧青砖,院子正中堂的台基之上设一正堂,四面无墙,卷着一面面竹帘。正堂旁边傍着一棵长势极好、两人高的银杏树,投下一隅阴影。此处既可用来待客,也能让主人家在此午睡,偷得半日闲。

孟桑方才反应过来,面上流露笑意。

原来这牙人说的什么圣果树,竟然是会结果子的银杏树。

那要是她真租下这屋舍,岂不是到了每年秋日,都能打了白果,搁在炭炉上烤着吃?

妙极!

四周还有正屋并东西厢房等四间大小不一的屋舍,里头床榻、坐榻、矮柜一应俱全。

只要再买上布被、米面油粮等物,便可挎着她的小包袱款款入住,无比便利。

一旁陪同的徐叔不禁赞道:“果真各色物什家当都齐全,厨下还留着铁锅与极少干柴,屋主有心了。”

牙人面上堆着笑,不疾不徐地开口:“这屋主是国子监司业,近些日子快要致仕,已搬去儿子儿媳的宅子一起住。孟女郎也瞧见了,屋内家当齐全,模样虽用旧了,但仍然结实好用,只要写了契书就可入住。”

孟桑隐隐了然,这牙人口中的国子监司业,必然是那位年过花甲的卢司业了。

牙人似是又想起一事,又道:“不瞒女郎,其实这宅子可租可买。若是租,则一月六百文;若是买,仅需七百两。”

闻言,孟桑眼皮狠狠一跳,瞬间觉得浑身上下仅有四十三两的自己,着实算得上穷困潦倒。

七百两,按她八百文的月钱来算,那得是在国子监干满七十三年,期间还不能有额外花销,并且屋子也不涨价,才勉强买得起。

当真是,长安居大不易啊!③

孟桑露出得体微笑:“囊中羞涩,还是租吧。”

一锤定音,孟桑二人随牙人回去,又等来卢司业家中管事。双方三言两语谈定各项事宜,爽快签下契书,又送去办了公契。

孟桑一口气交足一年房钱,一手摸着实实在在的铜钥匙,另一手拎着装满她剩余银两的大布袋,乐滋滋地眯起眼,活像终于吃到烧鸡的小狐狸。

甭提穷不穷,在这偌大长安城,她好歹也算是有固定居所的人!

至于置业买房……一步一步来嘛。

咱买不起皇城脚边务本坊的宅子,那去房价低些的南边里坊买呗。毕竟这种工作在一线市区却住在郊区的打工人生活,上辈子身为社畜的她早就习以为常啦。

风风火火租完房,又购置了一些必要物什,孟桑妥帖放好剩余银钱,锁上家门,便与徐叔回了国子监食堂。

此时,鸭子已经刷了第二次皮水,只待晾够时辰后灌进料水或新鲜果子,被送进公厅炉开烤。

烤鸭这道吃食,做法很多,但主要分两种口味——北京烤鸭和南京烤鸭。两种各有各的滋味,真正的好吃之人根本不挑,哪种都爱。④

南京烤鸭,妙就妙在最后浇上的卤水,堪称点睛之笔。煮出来的高汤加上调配好的香料,糖和酱汁也必不可少,然后盖上锅盖慢慢焖煮。直至香料、辅料与高汤各自的风味纠缠到一处,转化为浓厚卤香,这一碗咸甜口的卤水便做好了。

而北京烤鸭又有自己独特的吃法,现下尚缺胡瓜丝、葱白丝和饼皮。前两者只是切细条,交给纪厨子三人或者帮工去做即可,无须孟桑亲自动手;后者却得由她亲手和面,再擀出一张张圆圆的面皮,每张之间涂上油后摞在一处,上锅蒸熟。

幸好五个徒弟里,文厨子原先就学过一些白案功夫。孟桑耐心地教了做法,又手把手带着他做了一遍面皮,几乎就能安心放手,将做饼皮的活交出去,自去熬甜面酱。

忙活半天,就到了各只鸭子入公厅炉的时辰。那场面,说是万众瞩目也不为过了。

公厅炉,实则也就是后世的大烤炉,一回能烤制大量点心糕点或者其他吃食。各府衙的公厨大多是设两只,而国子监食堂原先要供应上千监生的吃食,足足设了四只公厅炉,便于做事。

眼下,也方便了孟桑同时烤制两种不同风味的烤鸭。

烤之一事,着实没什么可说道的。

取来一只只风干后的肥鸭,或是灌料水,或是填些时新果子,接着送入炉子里烤制即可。做南京烤鸭的那一炉得费些心神,中途要开炉将之取出,从鸭尾排出料水,随后再送回炉中烤上两刻,即可出炉开吃。

公厅炉中散出猩红火光,一跳一跳地,很是活跃。四炉齐用,更是让整个后厨闷热不堪,仿佛人也身处烤炉之中,额头泌出细汗。

随着日头后移,烤鸭的香味越发浓厚,甚至能听见鸭油滴落到烧到火红的炭中,激起的一声声响。

孟桑站在离公厅炉不远的一处灶台前,熬制明日做月饼会用到的糖浆,时不时就得分神去看一眼火候。

闻着满屋子的烤鸭香,孟桑随口问徒弟们:“你们昨日跟监生们说了,今日暮食是烤鸭吧?”

“说了说了,”柱子笑嘻嘻地切着胡瓜丝,言语神情夸张极了,“监生们听见的时候,那眼睛都在放光,跟饿了好多日似的。”

孟桑笑了:“那咱们赶紧准备好,待会儿监生们快来了。”

只是不知北京烤鸭和南京烤鸭,哪种更得监生偏爱呢?

真是个无解的难题啊!

四门学讲堂。

钱博士前脚刚出讲堂,原本乖巧淡定的监生们后脚就躁动了,一个个飞快收拾桌案上的文卷笔墨,头也不回地往外奔去。

其中,以许平和薛恒的动作最为迅速。

他们二人出了讲堂,快步往食堂而去。在听见后头越来越靠近的脚步声后,许平二人对视一眼,无须说什么废话,默契地加快了步伐。

听说今日烤鸭是孟师傅把关,可不得抢个头盘!

就这样一人追一人,一堆人赶着另一堆人,纷纷越走越快。

如若不是忧心被主簿抓住,斥责行为不端、不合监规,只怕这群人能直接夹着文卷笔墨,不管不顾地撒腿开跑!

国子学讲堂与太学讲堂挨在一处,是六学讲堂之中,离廨房与食堂最近的。

田肃等人刚慢慢悠悠出了讲堂,正商议待会儿去东市哪家大酒楼用暮食时,就瞧见四门学、律学等四门监生,飞快掠过他们跟前。

这些人一拨一拨地连成长线,人人憋着气绷着脸,头也不回地往食堂而去,眼中再望不见其他。

感受着面前一阵又一阵带起的风,田肃等国子监生面面相觑。

良久,才有人狐疑道:“不是说食堂的吃食难以下咽么?缘何他们看上去,皆是急不可耐的模样,跟恶狼忽然瞧见猎物一般。”

此言打破平静,诸人议论纷纷,其中已经有数位监生在犹豫,是否食堂的吃食当真变美味了。

领头的田肃嗤笑一声:“什么急不可耐,脸绷成那样,分明是痛苦不堪。一看就晓得他们是想早些过去受完罪,反正拖到最后还得去食堂。”

田肃乃是吏部尚书的亲孙子,家世显赫,因此才拢起这么一波跟班。

如今他对此事已定论,其他人无论心中如何猜测,面上只有附和的份。

诸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嘲讽一番,结伴往监外走。

另一厢,许平与薛恒本想直奔食堂,无奈瞧见前面回廨房的钱博士,只好随之放慢步伐。

他们慢了之后,身后那些如狼似虎的监生们虽然不断逼近,但最终也不得不跟着慢下来,唯恐惹到那位以严厉而出名的铁面钱博士。

薛恒二人落后钱博士五六步,一路盯着钱博士的背影。

忽而,许平皱眉,低声问:“安远兄,你觉不觉得钱博士的步子并不慢?”

闻言,薛恒定睛一瞧,不免也犹豫了起来,吞吞吐吐道:“瞧着……似是要比往常快些?”

何止是快一些啊,钱博士一路往廨房而去的模样,堪称健步如飞,全然瞧不出是一位五旬老翁。

许平猜不出其中缘由,索性抛开,摇头笑了一声:“钱博士最不重口腹之欲,总不能是跟咱们一般,急着去用暮食罢?想来是有什么急事。”

薛恒听了,狠狠点头,深以为然。

此时,廨房就在不远处,钱博士头也不回地往院门而去。

一等到双方擦肩而过,许平与薛恒互视一眼,复又撒腿快走起来。

他们走得急,不曾瞧见一脚踏入院门的钱博士顿了一下,撤出半个身子,往食堂所在眺望,口中还小声嘀咕:“不是说今日暮食吃烤鸭么,怎得院中还不见食堂的杂役……”

话音未落,钱博士忽而认出了人群中领头的得意门生,不由愣怔住。

看着许平急匆匆的背影,钱博士若有所思地捋了捋胡子。

紧赶慢赶的许平二人,终是抢先他人一步进了食堂,尚顾不着大口喘气,便飞也似地跑到领暮食的地方。

孟桑、阿兰、柱子与纪厨子正候在此处,见许平二人来了,各自动了起来。

“孟师傅,烤鸭呢?”薛恒直勾勾盯着长案上空空如也的砧板,“怎么只瞧见胡瓜丝和葱丝?”

孟桑笑道:“烤鸭得趁热吃,这就给你们切。纪山?”

一听喊他,纪厨子连忙应了一声,从桌下大桶中拎出一只散着浓郁油香味的烤鸭,放到了大砧板上,随后抽出菜刀,手起刀落开始片鸭肉。

旁边的阿兰竟也拎出一只烤鸭,开始剁鸭块。

许平哑然,犹豫问道:“看着都是烤鸭,缘何……”

闻言,孟桑轻笑道:“今日烤鸭共有两种,范阳烤鸭与金陵烤鸭。前者片了鸭肉,蘸些酱,再与葱白丝、胡瓜丝一并用饼皮裹着吃。”⑤

此时,落在后头的监生们已经赶到,轻车熟路地排起长队,食堂顿时热闹起来。

靠前一些的监生听见孟桑所言,连忙抢着道:“这是春饼的吃法!”

“是极!”孟桑笑着点头,继续说另一种,“而金陵烤鸭是剁成块,浇上卤水,可以配着白饭吃。”

“今日大家可两种都领一份,不必忧心该择哪一种。”

众人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立马喜上眉梢,不要钱似的说起好听话来。他们从孟桑到五个徒弟挨个夸了个遍,惹得一贯沉稳的阿兰都有些不好意思,抿起唇专心干活。

许平二人来的最早,接过孟桑递过来的托盘,顶着一众同窗艳羡的视线,如常找了一张最近的食案坐下,开始用暮食。

正在排队的监生们:“……”

看得到吃不到,许子津、薛安远,你俩日日如此有意思吗!

无论他们如何愤然,左右许平与薛恒是早就习惯了,半分不在意旁人目光,只盯着眼前的烤鸭。

因着范阳烤鸭是配的一叠饼皮,与看着“中规中矩”的金陵烤鸭相比,似乎更有趣些,故此是二人首选。

夹一块连皮的烤鸭片,在深褐色的甜面酱中一进一出,随后被安稳放于轻薄饼皮之上。再加洁白葱丝、翠绿胡瓜丝叠上,卷起送入口中。

咬下的那一刻,饼皮淡淡的甜香、烤鸭醇厚肉香味一并涌出。这鸭烤得表皮酥脆,可内里鸭肉却很是细嫩,配上微辣的葱丝、清爽宜人的胡瓜丝,瞬间解了大半油腻。

纵使是不喜油腻的薛恒,不免也为这范阳烤鸭所折服,一连吃了两三块。

若是再单独夹着鸭皮在那小小一碟糖中翻滚一圈,吃时脆生生的,发出细微“嘎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