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上一章:第66章
  •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下一章:第68章

姜宪笑盈盈地点头。

大家喝了绿豆汤。姜宪借口不打扰李冬至和何瞳娘的功课,和何夫人、何大舅太太去了上房。

早有丫鬟得了姜宪的吩咐,在上房的墙角堆了冰山,外面的烈日虽然白晃晃的,屋里却很是凉爽。

何夫人不免有些心痛越用越少,没了就得拿高价去买的冰。

姜宪却笑道:“千金散去还复来。这银子本来就是拿来用的,这个时候不用,以后也会用,不如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何大舅太太听了直笑,道:“郡主这是太有钱的缘故。”

几个人笑着聊着天,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去看池塘连亭子和厢房,最终还是如姜宪所想的那样,把宴请的地方定在了东跨院池塘不远处的厢房,临时搭台唱戏。

何夫人觉得有些对不起姜宪,道:“以后还是想办法换个大一点的宅子。”

“没事!”姜宪笑道,“宅子不在大小,在请客的人是谁。”

她这话是有根据的。

前世,她做太后时候的户部尚书梅城也是很小气,赁的院子不仅小,而且还七弯八拐地马车没办法出入。每次家里有什么宴请的时候,不过是四个素菜一个汤,马车却在胡同外面的大街上排成了一长溜,有时候五城兵马司的人不得不出面帮着维护。

她请客,谁敢不来。

不过是她素来好面子,不想把宴会弄砸了,让别人在她背后议论。

第319章 南货

第二天,李泰就把需要的冰买了回来。

解决了宴请的地方,茶酒糖果这些小事就好办了。

姜宪每天和何夫人、何大舅太太在西跨院正院的东厢房里聊天,李冬至和何瞳娘则上午在西厢房里练字,下行跟着情客,看她怎么打理西跨院的那些琐事。

因为姜宪的缘故,东厢房里由着几个小丫鬟在打扇,西厢房则在墙角堆了冰山。

何大舅太太吹着幽幽凉风,吃着由冰鉴冰镇的甜瓜,觉得凉意从心底一直到了四肢百骸,不知道有多舒服。

她不由叹道:“还是西跨院好啊!瞧东厢房这屋顶上长着的老槐树,把整个屋顶都盖住了,阴凉阴凉的,比堆着冰山还要舒服。”

姜宪不知道何大舅太太说这话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按理,家里有好东西都应该孝敬长辈。

她这边和东跨院的布局都差不多,只因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就由李长青住在了东边,他们选了西边。谁知道西边却比东边凉快,没有住进来之前,谁也不知道!

姜宪就笑着对何夫人道:“要不您以后中午就在我这边歇息吧!”

“不用,不用!”何夫人觉得东、西跨院都是买得别人家的,哪边住着舒服,那是天意,她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常常来打扰姜宪,“我那边也挺好。上房院子里的那两牡丹花我就很喜欢。等到开花的时候,我让小丫鬟摘几朵给你戴着玩。”

姜宪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想起前世白愫嫁了人,晋安侯太夫人为了两匣子宫里赏的点心和白愫置气,婆媳关系从此就再也没有好的时候。

何夫人纵然有千般的缺点,与人却极为友善,就凭这一点,她也应该善待何夫人。

晚上李谦回来的时候满身是汗,光着膀子在她面前洗漱。

他身高腿长,腰细肩宽,白皙的皮肤纹理细腻,水珠顺着肩膀滑落,隐隐没于腰间…让姜宪不敢多看一眼,垂着眼帘问他:“今天去了哪里?怎么出了这么多的汗?”

李谦重新换了件细沙的中衣,喝了小丫鬟端上来的酸梅汤,舒服地透了口气,这才凑到她身边,低声地笑道:“云林他们回来了,收获颇丰,我今天和他们去库房里看了看。”

姜宪听了,顿时来了兴趣,也顾不得去想刚才的情景,道:“难道云林他们还从福建带了货物回来?”

李谦点头,笑道:“带了茶叶和布匹过来。”

姜宪听着眼珠子一转,道:“岩茶和漳绒?”

李谦一愣,随后哈哈大笑,捧着姜宪的脸道:“你怎么这么聪明?一猜就中!”说着,朝着她的面颊就连亲了两下。

自从上次他吻了她之后,就再也没有做出过这样的举动。

姜宪身子一僵,心却怦怦怦跳得厉害,心里不禁暗忖,要是李谦还像上次那样亲她,她是一把将他推开呢?还是随他好了…

出阁之前,大伯母曾经和她说过,李谦答应在她及笄之前都不动她的。还告诉她,李谦虽然答应了,可到底会不会遵守,能不能坚持,姜家总不能盯着,最终还是要靠她自己。最好是分房而居,如果他闹得狠了,就让他收了身边的丫鬟做通房。

她倒赞成分房而居,至于收丫鬟做通房…姜宪觉得,这只会把事情弄得比较复杂,到时候看情景再定。

谁知道他们成亲的第一天李谦就不愿意分房而居,并且一直恪守着承诺,这让姜宪很是意外,也有点佩服,就想在其他的事上对他好一点。

谁知道他亲了她两下就放开了她。

好像那天的纠缠从来不曾发生过似的。

“你是怎么猜到云林他们带回来的是岩茶和漳绒?”李谦笑眯眯地望她,目光明亮又璀璨,熠熠生辉,漂亮极了。

“你们带回来的货肯定是想销往关外的。”姜宪望着他的眼睛,有些心不在焉地道,“福建能有什么东西能销往关外的?也就岩茶和漳绒了!”

李谦就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亲昵地道:“我给你带了几匹回来,到了冬天的时候可以给你做几件小袄穿。”

姜宪抿了嘴笑,道:“谁用漳绒做小袄——那漳绒是用来做斗篷和褙子的。”

“随你。”李谦笑道,“你觉得怎样好就怎样!”

只要姜宪高兴就好。

他问起她这几天的行踪来:“宴请的事都准备好了?真没有要我帮忙的地方?”

“你就操心你自己的事好了。”姜宪笑道,“不过是请几个内宅的妇人而已,有什么可忙的。到是你,云林回来了,你们又要走趟榆林关吧?上次邵家猝不及防,让你们闯了过去。这次只怕会严阵以待,别把从福建带回来的货都失落在了榆林关,被人抓住了把柄。”

那么一大批货,从福建运到山西,不可能没有留下痕迹,若是暴露,很容易就被邵家抓住把柄。

李谦笑道:“你放心好了。如果我就这点本事,还怎么给你赚胭脂水粉钱?”

“说得你好像是为了我似的。”姜宪撇嘴,“我难道还少胭脂水粉钱不成?”

“你是不少啊!”李谦笑嘻嘻嘻地道,“可谁嫌多啊!”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掠过了那句“说得你好像是为了我似的”的话,互相地开着玩笑。

李府东边那座用来安置高伏玉的小院一片漆黑。

高妙容热得有些睡不着。

李家今年的冰不够用,她的叔父也没有分到几块。他们总不能不顾叔父身体去取叔父名下的冰用。

可这几天也太反常了。这还没有进入三伏,天气已经热得让人随时要中暑般的头昏眼花。

她再次爬了起来,拿着扇子呼呼地摇着。

又因为用力,刚刚清洗了的身上又开始流汗,很快就打湿了衣襟。

她烦燥地把湘妃竹的团扇丢在了床上。

听到动静的香芷顿时醒了过来,喊了声“小姐”,坐了起来。

高妙容觉得心里更烦躁了。

“我没事,你睡吧!”她道,心里却像揣着团火似的,好像下一息就烧起来。

香芷却起了床,道:“小姐,我给您倒杯茶吧!天气有点热,您喝点水,润润嗓子!”

“润什么嗓子!”一直压着的火气终于忍不住蹭蹭地蹿了出来,“天气这么热,喝水有用吗?”

第320章 宾客

香芷畏缩了一下。

她知道高妙容的心情很不好。

这几天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早上还好,太阳还没有升得那么高,夜间残留的凉爽还没散去,坐下来不动,倒不至于汗湿了衣襟。可一到中午就不一样了,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头顶不说,热浪一阵高过一阵地袭来,就算是坐着不动也热得心中烦燥。原本高妙容每天下午去上院教李小姐和何小姐,李小姐屋里有冰山,很凉快,高妙容正好可以趁机消消暑气。

谁知道嘉南郡主的一句话,就让高妙容歇在了屋里。

偏偏今年李家没有提前订冰,自家用冰都不够,哪还有给高妙容的!

她在心里暗暗叹气,小心翼翼地道:“小姐,今天有南风吹进来,不怎么热…是不是帐子太厚了?要不我把窗棂打开好了。这么晚了,内院已经落了锁。郡主前些日子不是整顿内务吗?那些巡夜的婆子可一点也不敢偷懒。据说郡主规定了她们一刻要巡一次,她们就不敢两刻巡一次,晚间值夜的那些婆子也不敢抹牌喝酒了,绝不会有人过来的…”

香芷不提姜宪还好,她这么一提,高妙容心火烧得更旺了。

同样是做媳妇的,别人做媳妇的怎么就要处处讨婆婆的欢心,她姜宪凭什么就像大爷似的,反而让婆婆处处巴结,处处忍让,以她为尊呢?!

高妙容的帕子揉成了一团,她深深地吸了几口气,这才强行压下了心中的不满,慢慢地躺了下去,语气怏然地道:“睡吧!我这是热狠了,心气儿不顺…”

解释着自己刚才的失态。

香芷顿时松了口气,道:“小姐,我就知道您只是这两天热狠了,一时心里不舒服。要不,您明天也去嘉南郡主那里串门吧?我听人说,嘉南郡主那边又新添了十个小丫鬟,专给郡主打扇的。她那边屋子又荫凉,听嬷嬷说,夫人和大舅太太每天都去,一去就呆一整天舍不得走呢!”

姜宪明着就是要赶她走,她可不会没脸没皮地跑去讨好姜宪。

高妙容轻笑了一声,闭上了眼睛睡觉,再也没有理会香芷。

第二天,太原知府李奎的夫人杨氏则冒着刺眼的大太阳去拜访了山西布政使丁留的夫人。

说起来,两家还是姻亲。

丁留的堂姐嫁给了刑部侍郎姚先知的堂兄,而姚先知的夫人和李奎的夫人杨氏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如今两家在一处做官,丁夫人看见李夫人自然就倍感亲切。

她亲自在垂花门前迎接李夫人。

李夫人见丁夫人身边站着个二八佳人,明眸皓齿,如珠似玉,十分的俏丽,不由笑道:“阿挽回来了!你祖母的病可好些了?”

那女孩子正是丁留的次女,丁家的二小姐丁挽。

她口称“世伯母”,笑盈盈地上前给李夫人行礼,道:“祖母不过是年事已高,偶遇风寒,担心自己来日不多,想见父亲一面。可自古忠孝难两全,父亲这里走不开,又不能少了母亲的照顾,母亲这才派了我回乡。祖母病愈之后,心思也就淡了。怕我离开了父母想家,就叮嘱我,让我早点回来。”

李夫人笑着点头。

暗忖着丁挽真是会说话。

明明是丁留的母亲不待见儿媳妇,病了也不让儿媳妇在自己面前侍疾,丁留怕有流言蜚语传出来,派了小女儿回去堵住母亲和族人的嘴,到了丁挽嘴里,却成了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样儿。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她不禁想起了姜宪。

那个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就算是有什么事也事不关己,看上去好像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实则却有颗敏感纯善之心…也不知道这小姑娘嫁到李家之后过得如何?

看样子李家的长子是很喜欢嘉南郡主的。

不过,话又说过来了。任何一个人娶到了像姜宪这样的媳妇,头几年都会有些新鲜的,只是等这新鲜劲一过,却不知道嘉南郡主能体面几年。

她在心里摇着头,和丁夫人一起进了内宅。

茶过半盏,丁夫人问起李夫人的来意。

李夫人含蓄地问:“嘉南郡主宴请,妹妹准备穿什么衣服去?”

丁留要比李奎小两岁。

丁夫人原来在京城的时候也是个谨生之人,可自丁留外放做了封疆大吏之后,她成了品阶最高的几位夫人之一,她慢慢也就恢复了待嫁闺中之时的爽朗。

“姐姐是想问我去不去吧?”丁夫人笑道,“这是嘉南郡主嫁到山西之后第一次宴请,我怎么能不去呢?我不仅准备自己去,还准备带了阿挽去。”

言下之意不仅要去给姜宪捧场,还要和姜宪交好。

这和李夫人的打算不谋而和。

李夫人舒了口气,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惜我们家没有适龄的姑娘,不然倒可以和阿挽做个伴!”

丁挽正指使着几个小丫鬟置放装着瓜果的水晶碟子,闻言朝着李夫人笑了笑,道:“世伯母,我听人说,施家三小姐在嘉南郡主那里碰了个软钉子,有这件事吗?”

在丁、李这样世代耕读的人家眼里,寒门出身的施家就如同一个笑话。

李夫人就若有所指地看了丁夫人一眼,不仅把施家在姜宪那里碰钉子的事告诉了丁夫人母女,还把姜宪进门不到一个月就整顿了李府的内务,还打发好几个服侍的仆妇去了田庄告诉了她。

丁夫人听了直皱眉。

李夫人就笑道:“这种事都轻易地就传了出来,奇怪的是我到今天也没有打听出来郡主都喜欢吃些什么?平时有什么爱好?”

这是宫里的规矩。

如果不是姜宪本人御下严厉就是她身边有知道怎样御下的得力仆妇。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她们都要小心对待,不能留下什么话柄,最后因小失大。

丁夫人沉默半晌,正色地对丁挽道:“你去把我们给嘉南郡主准备的礼单拿出来给我看看,有些东西恐怕要添减。”

李夫人见丁夫人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来意,放下心来,笑道:“既然如此,初二的时候那我们就一起去李府吧!”

丁夫人欣然应允。

施家这边却等着丁家的消息。

可直到六月的最后一天,丁夫人也没有表态去不去参加姜宪的宴请。

这让施夫人很着急。

她派了贴身的嬷嬷悄悄去见高妙容。

第321章 参加

李家今非昔比。

施夫人贴身的嬷嬷前脚进了高妙容住的小院,后脚姜宪这边就得了消息。

而且印彩禀告姜宪的时候,还是当着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的面。

两位并没有觉查到这有什么不好的。

在她们看来,高家就像借居在她们家的邻居一样,虽说平时有什么事要多加关照,却不能邻居家来个客人她们都要干涉一番。

姜宪对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这样的认知很满意。

她也就不去提醒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了,朝着情客使了个眼色,她就陪着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去了东跨院的后花园。

前两天她养在宫里的几株兰花送过来了,她让李泰帮着在后花园搭个暖棚,准备等到天气凉一些了种些桔树、腊梅什么的好过冬。如今暖棚搭了一半,不能供暖,却能遮阳,正好给她放兰花。

情客却留在了正房。

她把印彩几个二等的丫鬟叫了进来,吩咐她们:“虽说高小姐的客人与我们无关,可你们都是从宫里出来的,不用我说也应该知道。当初慈宁宫,不知道有多少走曹太后路子走不通的跑去碰运气,想偶遇一下太皇太后或是郡主,或是寻个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献给太皇太后或是郡主的人。不管是太皇太后还是郡主,都烦不胜烦。府里虽说比不上宫里,可郡主到底身份尊贵,有些事却是不能不防。以后高先生那边的仆妇,你们都看好了,别在内院到处乱窜的,拨到高先生名下当差,就要忠心地服侍高先生,别看着这山还惦记着那山,摘了芝麻丢了西瓜,两不着实。”

众人齐齐应是。

七姑看着商量情客:“姑娘,您看要不要跟郡主说一声,再提一、两个二等的大丫鬟上来?”

姜宪身边如今只有百结和情客拿着一等丫鬟的月例,香儿和坠儿因是李谦送过来的人,拿了二等丫鬟的月例,七姑则占了一个管事嬷嬷的名份。其他的人,都还是未入等的丫鬟。

情客笑道:“这件事郡主早就发下话来。这些跟着我们一起出宫的,有真心服侍郡主的,也有想借着郡主之手出宫的,如今定下等次还早了点,要先用着看看。”

七姑不免有些担心,道:“会不会让她们寒了心?”

这批跟着情客出宫的女孩子年纪都不大,长得也都在水准之上,最重要的是,有好几个会识字断文、算账管事的,如果因为等级的事放出去就太可惜了。

情客笑道:“我们进宫之前家里都很贫困,别说是识字了,就是女红,有些也是进了宫之后才学会的。既然我们能学会,再买进来的丫鬟也一样能学会。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何况这些日子府里有很多人主动找到我这里来,想学着识字。若是府里有什么变动,这些人就可以补上,不会乱了西跨院的规矩的。”

七姑想了想,觉得情客说的很有道理,她笑道:“是我粗心大意,没有多想。”

“七姑您客气了!”情客带着几分恭敬地道,“您只是一心一意都扑在郡主身上,这些琐事就关注的少了。”

七姑是李谦的人,郡主礼待李谦,她们就会礼待七姑。

两人说说笑笑,去了后花园。

姜宪正站在一株建兰旁边和何夫人、何大舅太太说话:“…叫满堂红。是当时的福建巡抚进贡的,是建兰里少有开红花的兰花,而且日照越强,它的颜色就越红。所以它得露天里养着,不然开出来的花就不好看了。上林苑因为这个,想了个法子,在点燃的蜡烛前面放面铜镜,然后把光反射到兰花的身上,想让它的花更红。我看着却觉得像拔苗助长似的,很可怜。就没用他们这法子,让它随意地长,遇到哪年天气热,花开得就红些,遇到天气平淡,花开得就淡一些。”

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连连点头。

何大舅太太望着用羡阳盆装着的那株满堂红,忧心地道:“郡主,这花肯定很贵吧?我看您还是在这盆上做个记号的好,免得被人当成了寻常的杂草给拔了,那可就不得了了。”

“不会!”姜宪笑道,“我这屋里的人都认识这几株兰花。”

“可架不住其他的人不认识啊!”何大舅太太望着兰花的目光就像望着堆金子随意堆放在众人目光之下似的,紧张得很,“郡主,您还是听我一句劝吧!等过些日子,大家都知道这兰花是怎样的金贵了,您再这样放着也不迟。不然要是有个闪失,就是哭也没地方赔去啊!”

这几盆兰花都是姜宪在宫里养的,养了好几年,有了感情。

前世,她还曾开玩笑地对孟芳苓说,如果她死了,就把这几盆兰花给她陪葬好了。

她闻言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吩咐百结把花搬到了正房。

何大舅太太松了口气,回到自己客居的厢房才教训身边的人:“眼睛给我放亮点,别以为是长得像葱就真是根葱,说不定那是盆水仙,把你们卖了也买不起。要是有谁动手动脚地坏了府上的东西,丢了我的脸,可别怪我不讲情面,一律给我卖到那下等的窑子里去,永世都别想翻身。”

几个随身服侍的吓得脸色发白,哆哆嗦嗦地应着“是”。

何大舅太太的脸色这才好了点,去了何瞳娘那里,商量着初二那天穿什么好。

何家是花了大力气培养何瞳娘的,她的眼光又比她娘要高一筹。

“您就穿件银红色焦布比甲,白色银条纱单衣好了。”她从母亲的箱笼里找出那两件衣裳,“至于首饰,就戴个点翠大朵,祖母绿的耳坠好了。天气热,您又没有诰命,打扮得太隆重,让人看着就热,反而不好。”

何大舅太太连连点头,问何瞳娘:“那你准备穿什么?”

“我穿件碧绿色的焦布比甲。”何瞳娘笑道,“冬至穿一件水蓝色的,这样我们就不必重样了。”说到这里,她不由眉头微蹙,道,“可不知道其他来参加宴会的都会穿什么衣裳?冬至差了人去问高姐姐,高姐姐说还没有决定!”

何大舅太太想到高妙容落落大方的娴静模样,再看看自己女儿那怯生生只知道躲在她身后的样子,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道:“高小姐素来会装扮,你与其担心她,不如担心你自己。”

何瞳娘抿着嘴笑,恬静的样子像朵静悄悄开放的茉莉花。

何大舅太太不禁又在心里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

一颗草有一滴露水,也许这就是她们家瞳娘的命。

也强求不来!

第322章 客人

何大舅太太想通了这,心也就定下来。

到了初二那天一大早,她就穿戴上了女儿为她挑选的衣饰带着女儿一起去了何夫人住的正房。

为了给内院女眷们腾地方,李长青和李谦一早就去了校场。

何夫人也早就起了床,梳妆打扮好了,正训着李冬至:“你今天可别又躲到哪里找不到了。你嫂嫂说了,你今天和你表姐都要跟在她身边,帮着招待今天的来客。”又打量着李冬至头上的米粒大小的珍珠珠箍,道:“怎么把这个珠箍戴出来了?我平时没有给你打首饰吗?快去换了你嫂嫂进门那天戴的红宝石油珠箍!”

李冬至身边的大丫鬟小禾应声要去,却被李冬至给拦住了。

她小声地道:“娘,这个珠箍,是我请教了嫂嫂身边的情客姐姐才定下来的。情客姐姐说了,我年轻还小,不用装扮得太过华丽,而且,那个红宝石发箍在嫂嫂进门那天已经用过了,今天来的也都是那天的那些客人,就不太适合再戴那套首饰了。”

何夫人听着一愣,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戴过一次就不能再戴了吗?那那些传家宝怎么办?难道压在箱底不出来吗?”

李冬至红着脸道:“可情客姐姐是这么说的。同样的首饰,在同样的人面前五年之内都最好别重复地戴,就是要戴,那也要重新拿去银楼换个样式或回炉抛光,做成新金的样子…不然为何嫂嫂那么多的首饰,情客姐姐她们还觉得嫂嫂的首饰太少了,准备等嫂嫂回汾阳祭了祖之后,嫂嫂的名字正式入了祖谱,就请了银楼的人进府重新打些首饰。还说,如果太原没有合适的,就去京城里请,到时候也帮我打几套首饰…”

何夫人望着进门的何大舅太太,有些傻眼。

她有一套莲子米大小的猫眼首饰,每次有重要的场合,她就喜欢戴了这套首饰去应酬…如果情客说得属实,那她岂不是闹了很多次的笑话…

何夫人有些坐不住了。

何大舅太太只好握住了何夫人的手,安慰她道:“你这不是刚回太原没多久吗?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改过来不就成了!”

“那我今天戴什么首饰啊?”何夫人急起来。

何大舅太太想了想,道:“我那里还有套蓝宝石的首饰,要不,你借着戴着?”

那套是何大舅太太的压箱低。

论精美自然比不上何夫人那套,可现在谁还顾得上这些?

何大舅太太体己的嬷嬷亲自去拿了那套首饰过来。

何夫人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不对——她今天穿的是件宝蓝色牡丹暗纹的褙子。

可时间已经不早了,她急匆匆地换了件姜黄色八宝暗纹的褙子,和何大舅太太、李冬至、何瞳娘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去了西跨院。

姜宪已不在正房。

百结笑盈盈地告诉她:“陆学正的夫人带着家里的两位小姐过来了,正和郡主在花厅里说话呢!”

“这么早?”何夫人讶然,不由抬头望了望天。

百结抿着嘴笑了笑,道:“也不早了,陆学正是正五品,她这个时候来正好。”

何夫人没有听懂,她朝何大舅太太望去。

何大舅太太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情。

反正她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比姜宪更有见识,还不如不懂就问,免得在外面的人面前丢脸。

“为什么她来的正好?”何大舅太太笑道,“莫非这来得早和来得晚还有什么区别不成?”

“当然有区别。”百结之前已得到过姜宪的吩咐,只要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想知道的一些礼仪,她们就得好好地解释,免得两位长辈出错,“郡主今天只请了五品以上官员的女眷出席,像这样的宴请,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见面。有怎样的安排,会请哪些人,去送请帖时得把这些都告诉被请的人家,那些被请的人才好安排行程。

“像这样的宴请,真正的贵人应该在大家都来得差不多了,却又还没有全都来的时候到。既显得不那急切,也显示出对这件事的重视。那哪些人应该早点到?哪些人又应该晚点到呢?

“那就是像陆学正夫人这样的人家了。

“陆学正的夫人虽然在五品之例,陆学正却是个虚职,位列最末。

“她若是想急着向郡主表示亲近之意,就会早点来。如果她怕有巴结奉承之嫌,就可以晚一些到。”

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恍然大悟。

原来这位陆学正的夫人想给姜宪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提前到了。

何夫人不由问道:“那照你这么说,丁夫人和李夫人岂不是要过一会才到。”

“是啊!”百结边说边笑,把她们引到了花厅,“怎么也要等再来两、三位夫人了,她们才会到。”

何夫人闻言就皱着眉道:“那丁夫人和李夫人怎么知道她们之前来了多少人?”

百结笑道:“这就要看那些随行嬷嬷的本事了!不然出门为何还要带个随行的嬷嬷,马车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是得听他们的。”

俩人一听就觉得头痛,非常复杂。

而何大舅太太索性把女儿和李冬至都推到百结的面前,道:“我和你娘年纪大了,哪里记的住?你们可要跟着好好学学。”

李冬至和何瞳娘齐齐应是,乖乖地跟在母亲身后进了花厅。

姜宪穿了件大红色的素面杭绸褙子,衬得她肤光如雪却也单薄纤细,像没有吃饱似的,正坐在上首和一个穿着葱绿色褙子的微胖妇人说话。

何夫人曾经在刚来太原时去拜见丁夫人的路上见过这妇人,知道这妇人就是陆学正的夫人,笑着上前去打了个招呼。

陆夫人一副老友重逢,喜出望外的神色,上前就和何夫人见礼,道着“夫人好久没见。您看着越来越精神了,可是用了什么补品?若是有这等好事,可别忘了介绍给我,我也吃点”,然后转身就拉了两个小姑娘过来给何夫人行礼,道着“这是我两个女儿。”又见长女和何瞳娘差不多年纪,次女和李冬至差不多的年纪,想说些亲近的话,偏偏不认识何瞳娘是谁,怕说错了话,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好,支支吾吾起来。

何夫人忙向陆夫人引荐李冬至和何瞳娘:“这是我们家的小女儿,这是我的侄女。”

第323章 一一

陆家的两位小姐忙上前和李冬至、何瞳娘行礼。

李冬至和何瞳娘虽然得了姜宪的交待,要帮着姜宪招待来客,却没有想到一进门就会遇到和她们同龄的小姑娘,两人还有些怯场,好在陆家的两位小姐也不是那种常随着母亲四处应酬的人,又因陆学政职务不高,有些需要她们出席的场合她们通常都是陪末座,待人处事温婉有礼又忍让谦和,情客把她们带去了后面的退步,几句试探的话之后,彼此都松了口气,觉得并不是很难相处的人,渐渐说起客套话,契阔起来。

姜宪见状不由舒了口气。

李冬至和何瞳娘现在要学的东西还多着,能不出错就已经是很好了。

她示意印彩盯着点李冬至和何瞳娘,把精神放回了花厅。

陆夫人正在和何夫人、何大舅太太说话:“…我听李夫人说,她和丁夫人约好了,今年的中元节她们准备去永和县祭魁星。我也很想去,听说您们家的小公子如今在南雅书院读书,刚刚才启蒙,您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魁星,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文运、文章的兴衰,是读书人心目中的庇护神。

而永和县不仅有座气势惊人的魁星阁,还有中元节拜魁星的习俗。

何夫人听了心动不已,可转念想到姜宪这才进门一个月她就跟人出门去祭拜不太好,神色间就流露出些许的犹豫来:“永和县太远了,这得去好几天吧?我就怕我走不开!”

陆夫人热情地道:“丁夫人、李夫人哪一个不是主持中馈的人,可为了儿子的前程,也只能委屈丁大人和李大人了。”

何夫人就更动心了。

李谦是长子长孙,以后是要荫李长青之功的,李驹则不同,他以后多半是得靠自己了,除非李长青功高震世,再争个功名来给李驹。所以她一早就想好了,不能让李驹和李谦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驹参加科举,靠功名争个前程。所以她特别注重儿子的功课,有时候甚至达到了严厉的地步。

为了儿子的前途去敬香,不要说在山西境内了,就算是不在山西境内,她也是要去的。

何夫人不由道:“你们明年还去吗?今年说得太匆忙了,我怕没有时间,要不,我们约明年一起去吧?”

陆夫人不过是想和李家走得更近些,中元节去不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总有一天大家能约着一起出去。

“那赶情好。”她笑眯眯地道,“我到时候了来约你。”

何夫人笑着应好。

有小丫鬟急匆匆地走了过来,道:“夫人、郡主,王参将家的夫人过来了。”

姜宪忙请了她进来。

王夫人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目含愁苦,虽然穿着杭绸衣襟,戴着赤金头面,可看上去也不像个官太太反而是哪里来的农妇穿错了衣裳走错了地方。

姜宪吃了一惊。

她请客之前曾经打听过来客的身份,知道王参将年过五旬,是金海涛的得力助手,行事颇为公正,在太原总兵府很有威望。

姜宪没想到王夫人是这样一副模样。

她笑着把人迎了进来,刚刚说了两句话,山西布政司左参议家的周夫人到了。

周夫人带了十二岁的女儿同来。

周小姐被迎去了退步,周夫人则留在花厅里和大家寒暄着。

太原府杨佥事的夫人到了。

她是一个人来的。

不一会,丁夫人和李夫人来了。

姜宪在花厅的门口迎接。

李夫人给两个引荐。

丁夫人虽说是五个孩子的母亲,身段却依旧细条,皮肤白皙,目光明亮,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

她笑着和姜宪打招呼:“早就想来看看郡主了,没想到郡主走到了我们的前头,提前给我们发了请帖,看来还是我们慢了一拍。”

丁夫人说着,看了李夫人一眼。

李夫人是姜宪的全福人,在这些夫人之中,她和姜宪是最熟的了。

“郡主如今嫁到了太原,”她接过丁夫人的话茬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等过两天我们回请郡主就是了。”

姜宪道了谢,笑:“我在京里就听说丁大人家里有道烧干笋做得很好,有机会一定去尝尝。”

丁家也是江西人,耕读传家,祖上出过两位阁老,子弟出仕的非常多,在京城也有些名声。

可姜宪是宫里长大的,又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知道丁家,还知道丁家那道有名的烧干笋,显然是打听过的。

这就比较难得了。

也说明姜宪有意与丁留为善。

丁夫人想到之前听李夫人说的那些话,对还没有及笄的姜宪不由刮目相看,又重视了几分。

她亲自为姜宪引荐了丁家二小姐丁挽。

丁挽恭敬地给姜宪行礼。

姜宪像之前一样,赏了丁挽两个封红。

丁挽温顺地笑着道谢,并没有因为年长就在姜宪面前有所托大,而是像晚辈一样的态度恭逊,跟着情客去了后面专门招待她们这些小姑娘的退步。

姜宪做惯了太后,素来喜欢这样长得漂亮又生气勃勃,温柔有礼的小姑娘,因而对丁挽的印象很好。

大家分主次坐下,姜宪就和丁夫人说起来话。

刚刚问了个籍贯,施夫人带着施家三小姐来了。

看见丁夫人和李夫人,她眼底闪过一线惊讶,但很快就被满脸的笑容给掩饰了。

“丁夫人、李夫人,”她屈膝朝着两人福了福,道,“我还以为我来得算早的了,没想到几位夫人比我来得还早。”

大家又少不得和她打招呼。

行过见面礼之后,施家三小姐被印彩往退步引。

施家三小姐却有些不悦,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望着施夫人:“娘,我好些日子没看见丁夫人和李夫人了,我想在这里听两位夫人说话行吗?”

施夫人想把施家三小姐嫁到像丁、杨那样的读书人家去,因而一直盼着女儿能在丁夫人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这种宴请的时候如果女儿能讨了丁夫人的喜欢,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她笑着刚要应好,姜宪却突然道:“几位小姐都在后面的退步喝茶,施三小姐既然过来了,先去打声招呼吧!等几位夫人过来了,我们也该移坐东跨院听戏了。”

到了她这里,就得守她的规矩。

断然没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道理!

第324章 诧异

施夫人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施三小姐则怯生生地朝丁夫人望去。

丁夫人低头喝茶,像没有听见似的。

施夫人母女脸上都闪过失望之色。

但没有谁为施家母女说一句话。

花厅里除了姜宪,都是比施三小姐年长之人,哪里有她说话的地方,她这样是很失礼的事。而姜宪作为主人,遇到这样不知道规矩的客人也脸上无光,大家只能装作没有看见。

施三小姐只好跟着丫鬟去了后面的退步。

大家开始小声地说话,笑语殷殷地互相打着招呼,问候着彼此相熟的人,场面热情而又不失温文。

姜宪微笑着听着。

既然要和山西的这些贵妇人打交道,这些贵妇人都是什么出身,和丈夫的关系如何,有几个子女之类的自然要打听清楚。可李家不比之前禁卫军,打听起来自然没有她做太后时的高效和翔实,这就需要她前世的经验做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