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国·大王图上一章:
  • 裂国·大王图下一章:楔子

书名:裂国·大王图
作者:小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04
ISBN:9787101099775


编辑推荐
现在市面上的历史读物,大部分集中在汉、唐、宋、明、清这样的大一统历史时期,大多数的作品难有新意,造成了广大读者的审美疲劳。而往往历史小说的佳作均由乱世孕育(像《三国》、《隋唐》等)。小椴此次正是把目光放在了“五胡乱华”这一时期,这是一个“血与玫瑰”的时代,小椴更是抓着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异族汉化,用深沉唯美的笔调讲述了驰骋在中原这片土地上的异族所经历的兴衰。

  内容简介
公元357年,一首童谣唱遍了长安城的街头巷尾:“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城外狼群骤现、野兽暴起,城内政局诡谲、饿殍遍地。在氐人建立的大秦政权中,独眼的皇帝尽诛先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逼死生母强太后。在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总隐现着一股察觉不到的力量……而与此同时,国士王猛携带着血与火的智慧出山辅助那个命定的帝王迈向紫宸,一幅吞凉灭燕的“大王图”就此拉开序幕……

  作者简介
小椴,男,作家,大陆新武侠的领军人物,有“金古黄粱温下的椴”之称,小椴的写作风格是运用诗词化的文字进行人性化的写作,小说中贯穿着终极人文关怀。行文颇有大家之风,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妙笔生花古文功底深厚。代表作有《杯雪》、《开唐》、《长安古意》等。

小椴自述
此生颇自许。阅世间,古菊危兰,寥寥可数。也是零落栖迟苦。每想一番酣饮,恸月色华颜皆素。夜半揭痂谁共语,有前生今世真痛楚。莽年华,惊风雨。
愁来天地悲无数。倚修眉,雪颔冰颊,神仙眷属。冻雨铜箫折幽指,吟老唐诗宋律。有几句,激越堪拊手。所交所游皆在欤?又可歌可泣长久否?天与地,当袖手。



以文字的清光照亮历史的黑洞
沈璎璎
听说椴君应中华书局之约,写起了历史小说,选的是五胡乱华那一段,心中十分好奇。期盼年余,终于见到成稿。一气读完,心中唯有惊羡而已。
自西晋覆灭到隋朝重建大一统,其间烽火连天几百年,因为太过混乱,对于许多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历史盲区,只知异族入侵,割据更迭,生灵涂炭,而不知其何来何往,又何以然。乃至于这一段历史成为穿越小说和戏说影视剧的热点,仿佛一个空筐,什么都可以往里头扔。而其中最为血腥残酷而又短如昙花一瞬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则是盲区中的盲区。
匈奴、羯、氏、羌、鲜卑,那些曾经在北方的原野上驰骋过的异族,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祖先是谁,他们祭拜何方神灵,他们说什么样的语言,他们的女人穿什么样的裙子戴什么样的首饰,他们的男人披什么样的盔甲执什么样的兵刃,他们有什么样的风俗和伦理,过什么样的节日,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代代相传的是什么样的史诗?他们曾经建立煊赫一时的王国,几乎令汉人的家园彻底瓦解,却无一不是流星般覆亡。他们最后去了哪里,是亡国灭种,是举族远走,还是星散于流转在北方大地上的各族人群,成为基因库中不可分辨的某个片段?这些问题,早已不可能得到详细而准确的答案,只剩下史书中语焉不详的几段话,面目模糊,概念混乱。他们是历史语境下的“他者”,是入侵者,是敌人,是五胡乱华。自有华夏以来,北方异族的威胁如蒙古高原与贺兰山的阴影投罩在中原大地上,贯穿工业时代前的几千年历史,从未断绝。每一次异族入侵,都将历史的车轮狠狠撞出轨道,但几乎每一次的“他们”最后都成了“我们”。撕裂、屠戮、磨砺直到融合,这其间的艰难转折,泰半已随青史成灰烬,给创作者以无限的发挥空间,却又觉得茫茫然无所适从。究竟怎样写,才能既具有肃穆的历史态度,又不拘束住写作者的无边想象?
说回椴君的这个故事,早知史料的极度匮乏,其实不敢期待此文能够全方面还原。掩卷之后却感到,虽不能如观清明上河图而知北宋一般全面了解前秦的真相,但那个时代最大的冲突与悲欢,已被椴君悄然刻入人心。
以王猛、苻坚、苻融这些历史上早有成论的人物作为主角,其实并不有趣。时下历史写作者,每每寻章摘句力求翻案,力图以奇绝的故事和惊悚的观点夺人眼目。椴君并没有走这条路,他相信他捉住了那个时代的要害,那就是“改变”,“他们”如何变成“我们”。
书中最为华美深邃的一段文字,苻融与奢奢会于洛水之上。到底羯人是否有沟儿会,时至今日自然无从考证。无非是基于今日人类学研究的资料,边陲少数民族残存的风俗,而设想相对于汉人而言尚处于半开化状态的羯人会有那样的习俗,而汉家先民不也同样有桑间濮上的旧俗。那段故事极有深意,处于徘徊中的少年苻融,终于辜负了承载着胡人昔日荣光的皇帝。而年轻、执拗甚至癫狂的皇帝,终于在改变的洪流中绝望而死。那朵曾经照亮了漫长黑夜的晶莹花朵,终究只是冰雕,耐不住太阳的热度,在白日到来之前融化、凋零。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歌谣是这样唱,但那些血勇的虏家儿却终于在孟津河边走散了。而这些无可逆转的改变,无论是煌煌青史的转向,还是芸芸微生的个人命运,都是小说写作中最能牵扯人心的地方。
椴君像所有矜持的文学家一样,从不说出他对角色的褒贬,亦不说出他对历史的评判。他仅致力于以文字清光照亮这片历史的黑洞,以笔下的钟声敲响这段狰狞的长夜。他慷慨地将诗意赋予每一个出场的人物,让他们以并不同于史书记载却也切切如生的面目再现于读者眼前,评价、悲悯、立场皆由读者自己去感受。读罢此书,于把握历史脉络,重现人物风华之外,竟隐隐有照见现实命运的感觉。仿佛千年前的“他者”不仅在当时归化,也同样变成了今日之“我者”。这亦是椴君小说的微妙之处。
椴君是文字老姜,成名于新武侠,有“金古黄梁温下的椴”之誉,引无数豆蔻少女竞折腰。然而他的武侠小说,一向与“金古黄梁温”不甚相类,书中众生万象,字里诗意情怀,每每直追古人格调,而又自成一派。椴君也啃古籍,也写诗填词,也好西方文学,也听歌剧,他心中的天地高阔,以江湖之远尚不可容纳。也许从历史写作中另辟蹊径,倒是真真正正地契合了他那个高古雄浑又万川归流的梦想。《裂国·大王图》仅仅是一个开端,长卷掀开一角,已有令色氤氲,然而真正的主角才露出半面身影。期待有一日《裂国》全卷揭晓,相信既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历史小说的一部杰作,也是椴君本人创作的又一个高峰。


历史 传国玺


正文
一千七百年前。
一千七百年前的地名至今大多早已变迁:比如枋头,现如今还会有多少人知道,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那里曾是兵家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