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曾在勤政楼观赏乐舞。兵部侍郎卢绚以为玄宗不在楼上,骑马从楼下经过。卢绚人很帅,是美男子,他垂鞭按辔,缓缓而行,那姿态非常潇洒。玄宗隔帘望之,非常欣赏卢绚的才貌风度,连叹数声。李林甫经常用金帛贿赂玄宗身边的人,了解玄宗的动静,有人把这个细节告诉了李林甫。李林甫很担心玄宗会任命卢绚为相,他把卢绚的儿子喊来,说:“你父亲声望很高,现在交州和广州需要有才望的人去做刺史,我看皇上的意思呢,是想任命他担任,你们觉得可以吗?一旦恩命下达,你父亲嫌交州和广州偏远不去,那就会遭到贬官的处罚。”李林甫的话一下子就给卢绚的儿子造成了压力。
广州大致相当于现在广东省和广西的一部分,州治在今广州市,那时叫南海郡;交州大致相当于现在广西的一部分和越南的北部,州治在龙编,离现在越南河内很近。对于中原地区来说,这些都是蛮荒地区,唐朝常常把犯罪的官员流放到岭南,岭南就是这一地区。在唐朝人的心目中,那里是很可怕的,据说那里有“瘴气”,北方人不习南方水土,主要就是容易染上瘴气生病。据说唐朝那些贬到岭南的官员,常常一去不返,就死于这种瘴气。因此唐朝前期官员们都把到交、广任职视同流放。
卢绚的儿子当然不想让老父远赴交、广任职,急忙请李伯伯想办法。李林甫说了:“不想去的话,朝廷可以任命他做太子宾客,或者太子詹事,到东都任分司官,也是对贤明官员的优待,要是想去的话,那就早点提出申请。何去何从,你们商量商量吧。”儿子回到家里,告诉卢绚,卢绚担心远任交、广,要求去东都任分司官。唐朝洛阳是东都,那里有一个备用的朝廷机构,只有皇帝到了东都,这个机构才启用。而实际上从开元二十五年以后,皇帝就不到东都去了。在那个机构任职的官员叫分司官,当然是闲职。
李林甫给卢绚安排的是两难选择,到交、广任职和到东都任分司官,都有弊端。到东都任分司官,意味着政治前途的丧失,而到交、广任职,远离亲人不说,还有生命之虞。卢绚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较吉凶难卜的交、广之地,政治前途可以放弃了。李林甫又担心真的这样任命卢绚,大家会有看法,为了不招致舆论的批评,他任命卢绚为华州刺史。这样李林甫没有责任了:到东都任分司官,是你主动提出来的,那是个闲职,我不让你去,任命你担任一州刺史的要职,我李林甫爱惜人才吧。这样他把卢绚赶出朝廷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担任州刺史还有机会回到朝廷任宰相,所谓“将帅必出于行伍,宰相必出于州郡”,州刺史政绩显著,往往入朝为相。卢绚到任不久,李林甫又借口卢绚生病,没有把华州治理好,把他改为太子詹事,就是东宫的办公室主任。本来就是闲职,又让他在家养病,只享受这个职务的待遇,实际上并不任职,这叫投闲置散。把有才能声望的人投闲置散,不让其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是李林甫对付竞争对手的一招。
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朝廷任命严挺之为太子詹事,同时任命汴州刺史、河南采访使齐澣为太子少詹事。这都是东宫里的官,都是闲职,李林甫一向忌妒这两个人,就安排他们去任这种闲职。卢绚、严挺之和齐澣可能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遭到这样的待遇,可是李林甫的表现又使他们很感激,以为李林甫一直在替自己着想。
在排斥异己的同时,李林甫时刻注意拉拢和扶植自己的党羽。牛仙客是经李林甫推荐而任宰相的,因此对李林甫唯命是从。这两个人都没有学术,在官场运作中没有高明的办法,而是把任何事情都纳入一定的程式,照章办事。百官的升迁和任命,都遵循严密的程式,论资排辈,即便是才华出众,品行高洁,也因为限于资格而长久不得升迁;那些巧言善媚而阴险狡诈之徒,却常常通过钻营投机旁门邪道被越级提拔,成为李林甫的朋党。
在打击和排斥异己过程中,李林甫除了诡计多端之外,就是心狠手辣。他手下有的是手段毒辣的爪牙,吉温就是这样的人。牛仙客去世后,玄宗任命刑部侍郎李适之为宰相。李适之与李林甫因权力之争,逐渐产生了矛盾。李适之担任兵部尚书,驸马都尉张垍任兵部侍郎,张垍是张说的儿子,李林甫对此也颇为不快。他指使人检举兵部铨曹贪赃舞弊的事,兵部铨曹是兵部负责本系统干部选拔的部门。御史台派人把兵部六十多名吏员抓捕,交给京兆府和御史台审讯,一连好几天问不出结果。京兆尹萧炅领会了李林甫的用意,派法曹吉温审问。兵部吏员平时就听说吉温心狠手毒,当把他们带进刑讯室时,都自诬有罪,吉温让他们怎么说,他们都老老实实地按吉温的旨意招供,片刻间此案就了结了,而检验这些囚犯,没有一个人身上有用刑的痕迹。最终,玄宗下敕书赦免兵部负责铨选的侍郎和判南曹郎官,但以朝廷名义进行公开批评。这件事使兵部长官李适之和张垍很难堪。
李林甫正在千方百计清除那些不依附自己的人,想找一个鞫狱审案的合适人选,萧炅就把吉温介绍给他。李林甫得到吉温,感到非常合乎自己的要求,特别高兴。吉温平日里就放出过这样的话:“如果遇到知己,他要终南山的白额猛虎,我也能为他捆起来,送到他跟前。”当时还有一个人叫罗希奭,杭州人,作狱吏,用刑特别狠毒。李林甫重用他,把他从御史台主簿提拔到殿中侍御史。
李林甫多次制造大案冤案,为了审问罪犯,他在长安另设了一个审讯机关,叫推事院。李林甫知道杨国忠因为堂妹杨贵妃而受到玄宗宠幸,经常出入宫禁,杨国忠提的建议,玄宗大多采纳,就拉拢杨国忠作为自己的助手,把他提拔为御史。凡是与东宫有点儿瓜葛的案子,都尽量牵扯到太子,让杨国忠上奏弹劾,交给吉温、罗希奭进行审问。杨国忠因此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排斥异己。因这样的案子受株连被判刑诛死的达数百家,都是杨国忠发起操作的。只是太子仁孝谨静,张垍、高力士又常在玄宗面前保护太子,所以李林甫始终没有机会把太子拿掉。
玄宗后期,对李林甫的信任和重用以及李林甫的专权,都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玄宗经常不上朝理政,官员们有事都到李林甫家禀报,御史台和尚书省经常空无一人。陈希烈虽然在尚书省值班,并没有人来见他。
过去,宰相都以德高望重立身处世,不靠权势威风凌驾于人,出行时随从不过数人,士人百姓有时并不回避。李林甫自知结怨太多,经常担心有人复仇杀他,为了防止刺客,出门就布置百余名步兵和骑兵,分左右两队,由负责京城治安的左、右金吾卫派武警人员驱赶街上行人静街。前行的人员在百余步外,公卿大臣必须回避。史书上说,唐朝时,宰相出行前呼后拥是从李林甫开始的。在他家里,进入他的住处要经过一道道门,每一道门都上着大锁,卧室里有复壁可以藏身;以石头铺地,墙中又安装木板隔开。李林甫日夜如临大敌,一夜间都换几个床,即便是家人都不知道他睡在哪里。
天宝八载(749年)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要向朝廷告发李林甫,他列举李林甫的罪状有二十多条;但是他的状文还没有送到长安,就已经有人告知李林甫。李林甫命御史把赵奉璋逮捕,说他散布妖言,把他乱棍打死。
过去姚崇、宋璟和张说为相时,玄宗年富力强,勤于政务,首辅宰相是在皇帝手下工作,而在李林甫漫长任期内,玄宗却一直在追求高居无为,所以李林甫对朝廷的支配,远比他的前任们全面且有效。李林甫为相,是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朝廷在边将选任政策上的失误,这当然与李林甫固权保位有关,前文已经讲过。在边将常任久戍的同时,帝国精锐的军队都在边境地区戍守,由唐初重内轻外变为内轻外重,最终造成安禄山举兵作乱,两京沦陷。这些都是李林甫专宠固位之计谋造成的。
安史叛乱,大唐国本动摇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种胡人。年轻时投靠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张守珪,被收为养子。因对时称二蕃的契丹、奚作战有功,加上他善于逢迎和贿赂上级官员,官阶直线上升。
在他百般钻营下,直接和唐玄宗搭上了关系,他向唐玄宗大献媚忠,又拜杨贵妃为母。由此成为天字第一号的宠臣,一身兼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爵封东平郡王。然太子李亨很看不惯他,认为他表面装愚,实际包藏了狼子野心,早晚要成祸害。
天宝十载(752年)二月,玄宗又命安禄山兼任另一要职——河东节度使并出使边镇。天宝十三载(754年)正月,玄宗想让安禄山出任宰相,且已起草了任命的诏书,杨国忠听说之后,害怕威胁到自己的位置,急忙赶去劝阻玄宗:“安禄山目不识丁,虽然有军功,升任宰相也不太合适。如果真的将任命书颁布下去,恐怕边境四夷以后都会轻视朝廷呢!”玄宗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便改授安禄山为尚书左仆射。安禄山一直向往宰相的位置,现在却落了空;又听说是杨国忠从中作梗,心中十分怨恨。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中,安禄山偷偷与部将严庄、高尚、阿史那承庆等密谋,假称接到皇上的密令,让手下军队入朝讨伐杨国忠。各位将领中,没人敢说半个不字。不久,安禄山调集了浩浩荡荡的十五万兵力,朝南进发。玄宗却是全然不知,且毫不防备。
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年号圣武,任命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和严庄为中书侍郎,且分兵四路,威胁大河南北等郡。平原太守颜真卿与常山太守颜杲卿,秣马厉兵,共同抗击安禄山,并先后将安禄山的得力部将段子光、何千年捉住,使一度失守的河北十七郡又相继收复。
不久,安禄山又卷土重来,派出骁将史思明、蔡希德率大兵攻打常山,其时颜杲卿正为长期作战而大力修筑城壕工事,突然间大军兵临城下,也不免着急,急忙派人到太原请求派兵支援。谁知太原尹王承业竟然拥兵不救。颜杲卿势单力孤,坚持抗战几昼夜后败下阵来,连同长史袁履谦一起被擒。二人被送往洛阳后,因拒不投降,被安禄山绑在柱子上残忍砍死。河北各郡再度失陷。
这一时期,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带兵英勇作战,收复云中,又攻下马邑,积极讨伐叛贼。之后,玄宗想要攻取洛阳,郭子仪便向玄宗推荐了兵马使李光弼,说此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玄宗于是授予其河东节度使一职。李光弼出兵常山,先将负责守城的安禄山部将安思义擒住,经过一阵激战,又将前来支援的史思明打败。之后,郭子仪和李光弼两军联手,在嘉山一战中杀敌四万余人,俘虏一千多人,一时唐军大振。
安禄山听到各处警情,十分惊惶,便将高尚和严庄召来,怨道:“你们让我造反,认为万无一失,现在我们被卡在潼关,要进一步都很困难。北部又全被对方占据,想退回去也不行,这能说是万全之策吗?”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拜为兵马副元帅,两度击退安禄山的叛军。他打算在坚守潼关的前提下,多多筹集兵粮,等到将叛军拖得疲惫不堪时再出兵攻打。因为叛军远道而来,其计策无非是速战取胜,而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好养精蓄锐。然而杨国忠却担心将来哥舒翰的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在玄宗面前说哥舒翰如此逗留不前,是坐失军机。这时候,安禄山又故意只在陕西安置几千老弱残兵,想误导哥舒翰鲁莽出兵,以一举消灭。哥舒翰早已将其诡计识破。但玄宗却被杨国忠一再怂恿,一天之内就派了三个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奉命出兵,出兵之前竟痛哭失声,害得全军丧胆、士气低落。天宝十五载六月,哥舒翰与安禄山部将崔乾佑战于灵宝,大败,死者十有八九。乾佑随即攻陷潼关。哥舒翰在部下火拔归仁连劝带迫,万般无奈之下,投降了安禄山。
安禄山让崔乾佑留守潼关,又督促孙孝哲、安神威等西攻长安。
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听说潼关局势紧急时,就带着贵妃及皇子皇孙,还有杨国忠兄妹及各位大臣,从延秋门悄然而出,径直向西去了。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旋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干元元年(758年)九月,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十月,唐军进围邺城。
干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自称大圣燕王。于此之际,他虽仍名为燕臣,实已自成体系。称王之后,他用五万精兵,与六十万唐军展开了一场大决战,因突起大风,飞沙走石,双方都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旋即,他兵进邺城南郊。日暮途穷的安庆绪,为取得史思明的支持,不得已对他上表称臣。史思明诱以互结兄弟之国,将安庆绪骗至其营杀死又兼并了安庆绪之众后,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将范阳定为燕京。
在大燕从安家王朝变为史家王朝后,有不凡军事才干的史思明,以自己的构想,再度南下发展。他渡过黄河,连下汴州(今河南开封)、郑州(今属河南),攻克了洛阳,出兵向陕州经营。
史思明虽精于军事,但因残忍好杀,使得部下多有寒心。他先立了长子史朝义为太子,立后又欲以少子史朝清取而代之,并密谋诛杀史朝义:史朝义的性情较为谦谨,很是爱惜将士,故颇得人心。拥护史朝义的力量捷足先登,于上元二年(761年)杀死了史思明,在洛阳拥立史朝义为帝。
史朝义登位后,由于在范阳诛杀史朝清母子,导致了内部互相大残杀,使范阳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先后死了数千人,从而严重地自损了叛军的实力。各路节度使各自为政,对史朝义仅剩下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叛军尽管地跨河北、河南,实则已经分崩离析,一蹶不振了。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系谋诛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薨。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同年十月,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众叛亲离,自缢而死。其部将相继投降。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第一,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也没有终止。
第二,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暴动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他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三,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是一场典型的叛乱,毫无正义可言,其破坏甚烈,危害甚大。北方大部分地区民户离散,屋舍焚毁,人烟断绝,白骨遍野,千里萧条,以致荆棘丛生,豺狼出没。其摧毁了北方经济的基础,遂使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其归降唐廷的各节度使,肇始了独立与半独立的方镇割据。
安史之乱是野蛮的,其野蛮程度是可以管中窥豹的:连续两次的子杀父,连续三次的臣杀君,足见这个集团泯灭了基本的人性。连起码的人性都不具备,更遑谈什么得民心、得天下。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从大盛世走向大灾难,整个唐朝经历了大喜大悲,整个中国经历了大喜大悲。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向衰的转折点,贻害无穷。一是战乱多年,民生困顿。人丁寥落,经济凋敝,政事不行,民不聊生,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经济受到重创。二是朝廷日弱,方镇坐大。平乱之后,“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藩镇力大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天子力不能制,姑息愈甚,则骄横愈甚,天下分裂于方镇,此则为祸端。三是政治上走向衰败。藩镇的专横搜刮,激起不断的农民暴动,比如黄巢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唐王朝的统治渐至崩溃,直到哀帝天祐末(907年),朱温颠覆李唐,进入五代十国的分崩离析丧乱时期。
临危受命,郭子仪平叛乱
郭子仪(697—781年7月9日),汉族,祖籍太原。公元697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一说是中秋节)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
唐朝先后经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发展到全盛。但是到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在长期和平繁荣的条件下,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功绩,政治日趋腐败,特别是荒废府兵制,削弱了中央集权,放纵了边镇割据势力,以致酿成了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长达7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率15万叛军南下。一路上烧杀抢夺,地方官吓得弃城逃跑或开门出降。叛军很快就渡过黄河占领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安禄山自称是大燕皇帝,他盘踞洛阳、攻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以范阳为大都。叛将史思明步其后尘,定范阳为燕京(今北京)。
唐朝各地多年未发生战争,军队战斗力锐减,军备空虚。因此,当叛军打来的时候,黄河以北24郡的文官武将,有的开城迎敌,有的弃城逃跑,有的被叛军擒杀。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叛军每到一个地方,烧杀掳掠,奸淫妇女,强抽壮丁,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使得沦陷区广大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长期沉溺于游乐宴饮的唐玄宗由于对这场叛乱毫无应变的准备,事到临头,仓促应战。他急派封常清、高仙芝去东京洛阳募兵抵抗,但洛阳很快陷落。玄宗在盛怒之下,处斩了封、高二将。
在这紧急关头,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郭子仪被升任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郭子仪立即亲赴校场,检阅三军,誓师出征。756年四月,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大败叛军薛忠义,坑其骑兵2000人。接着郭子仪又使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大获全胜。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捷报传到京城长安,人心稍安,郭子仪以功加御史大夫。朝廷命郭子仪回到朔方,补充兵员,从正面战场出击叛军,以图收复洛阳。郭子仪则认为,必须夺取河北各郡,切断洛阳与安禄山老窝范阳之间的联系,绝其后方供给线,才能有效地打击叛军前线的有生力量。这一出击方向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