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绾看看二夫人,又看了眼裴仲卿,心里觉得委屈万分。她帮二夫人找来大人,二夫人却弃她不顾;她根本没有顶撞大人,却莫名其妙被他责罚。都是她的主子,她这做下人的只有忍耐的命!
青绾心有不甘的应了声“是”,便红着眼睛出去了。
裴仲卿瞧她受了委屈,眼眸染了层水光的模样,竟一点都不心疼,反而喜欢的紧,她那惨兮兮的娇弱样子,他当真很想把她抱进怀里好好疼爱一番。裴仲卿在心里失笑,他想自己这回算是完了,他是真的喜欢上这个傻乎乎,还有点小脾气的小丫头了。

七 借钱

7.
青绾一路往厨房走,总觉得有人跟在她身后,脚步声越来越近,她吓得心口直跳,脚下也越走越快,正要撒腿跑开之际,她忽闻身后那人喊了一声:“站住!”
声音很熟悉,青绾脚步顿住回头看过去,是裴仲卿。他朝她走来,眯眼道:“你走这么快做什么?”
青绾低下头,默然不语。
“可是我罚你去厨房思过,你恼我了?”
青绾也不知哪儿来的胆子对他视而不见,虽然不吭声,但却是一副气乎乎的样子。
裴仲卿故作恍然,微笑道:“哦,那看来是我会错意了,我瞧你总看着我,还以为你不想跟你家二夫人回娘家,向我求助呢。”
青绾错愕的抬起头,又听他道:“再说,我也想吃你做的栗子糕了。”
青绾抿唇,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觉得又臊又羞,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她那闷在胸口的委屈气恼也顿时烟消云散了。
她家大人虽有些不正经,这些话说的暧昧不清,可她作为一个下人是要守着规矩,不能逾越的。青绾一本正经的道:“奴婢确实不想随二夫人回娘家,大人如此善解人意,奴婢在此谢过了。至于栗子糕,大人若想吃,奴婢现在就去给您做。”
裴仲卿笑意渐深,这丫头方才还气恼他,气鼓鼓的不大想理睬他,现下又顺从的同他道谢,变化之快,连表情都生动起来了,当真可爱的很,若不是天色已晚,他真想再逗一逗她。
裴仲卿柔声笑道:“不必了,你去歇着吧,明日再做也可。”
青绾也不再坚持,朝他福一福身,便回了厨房。
****
青绾当晚便住在怜心的房里了,怜心起初以为是二夫人有什么吩咐需要她去做,谁知青绾不好意思的同她道,自己是被大人罚来厨房思过的,当下便扑哧一声笑出来,骂她笨。
“你一向聪慧,这是怎么了?大人可是从未罚过下人,如今对你一个小小的侍婢动怒,你到底闯了什么祸啊?”
青绾不知如何回答,羞恼的支支吾吾对付过去了。第二日早晨,青绾早早起来做了栗子糕,又给配了一碗清粥,端着食案正准备给她家大人送去的时候,李婆婆正巧进来了。
“你可是被大人罚过来的?”李婆婆问她。
青绾点点头,想必是怜心告诉她的。
李婆婆脸色暗了暗。这一余月里,李婆婆未再听说大人寻找青绾,她以为大人已是忘记青绾了,还替她松了口气。可如今看来,大人不但找到了她,还想要了她,青绾既是被罚来厨房思过,想必因为她不愿意从了大人,才惹怒大人的。
李婆婆是看着青绾长大的,早已把她当做自己亲孙女。李婆婆当初只想留她在厨房打杂,等到了年纪,她会求大人开恩将青绾放出府,青绾有那做糕点的手艺,在外头也不怕养不活自己,若再找一户好人家嫁了,青绾这一生就算是平平稳稳的过着了,李婆婆也就心满意足。只是没想到她被二夫人看中,晋升侍婢,后来又被大人青睐,想要将她收入房中。李婆婆实在不想青绾在这偌大的府邸里做个侍妾,大人若是疼惜她,日子还好过一些,大人若是只图一时新鲜,没几日便忘了她,她守着这深闺大院,往后的日子就没指望了。
李婆婆叹了口气道:“早膳我让别人替你送过去,往后你自己注意些,别再得罪大人了,若可能,你要尽量避着他,他若再同你说啥,你尽管装傻充愣,别糊里糊涂的顶撞他。大人是有权有势的人,想要你简直太容易了,你自己小心一些。”
李婆婆说罢便将食案端走了,青绾怔怔的站在那儿好一会儿,待她听明白李婆婆的意思,蓦地涨红了脸,羞愤的喊:“婆婆!大人他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叫“大人是有权有势的人,想要你简直太容易了”?大人明明只是喜欢她做的糕点而已!她撅着嘴,心里忿忿不平,婆婆怎么能那样说她,好像她和大人真的有什么似的!青绾又羞又气之际,忽然想起大人昨晚对她的暧昧举动,她心里不自觉的一阵狂跳,脸色又红了几分,咬着唇,又回想李婆婆的话,不禁有些担忧,莫不是大人真的看上她了?没可能啊,若看上她,直接要了她便可,怎么还会与她说这么多话,甚至还帮了她。
青绾使劲摇头,叹了口气仔细做活,罢了罢了,都是些没影的事情,她自个在这儿妄自揣测,说不准大人根本就不记得她了呢。
午膳过后,青绾在房里休息,怜心笑嘻嘻的来找她,高兴道:“青绾,快跟我来!你看看谁来了!”
青绾糊里糊涂被她拽去了院子里,看见豆蔻正和李婆婆、王婶子坐在一起说话,她一下子开心起来,跑过去喊道:“豆蔻姐姐!”
豆蔻也是又惊又喜,眼睛红红的道:“哎呀,我们青绾都成大姑娘了,越来越好看了!她们都说你升了侍婢,我当见不到你了呢!”
两年多未见的豆蔻,如今已有了为人妇的风韵,比往日丰满不少,只是气色不大好,面上清苦,想来过的不怎如意。
她又道:“瞧你们过的都不错,我心里也觉得高兴。你们都能好好过日子那是最好不过,可别像我,嫁了个没用的男人,生了个没用的娃。”她抹抹眼泪,继续道:“其实我这回来是找你们借钱的。我孩子生病了,很严重,看了几个大夫都说没的救,孩子要是死了,我往后可还怎么活啊!我真不甘心啊,当初我出了这府邸,就是希望我能过的更好,不用看人脸色,伺候主子,可谁想我那混蛋男人染上赌瘾,家里被他赌的倾家荡产,不巧孩子又得了怪病,孩子他爹把我跟邻里借来看病的钱都给赌光了,我实在没得办法,才来找你们的。”
当年豆蔻是随王婶子出府采办才认识她男人的,她男人是个开米店的,家中无父无母只有他一人,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看上了豆蔻,就问她愿不愿意跟了他,豆蔻那时候渴望过外头自由的生活,瞧他模样不差,家里有几个钱,便点头答应了,她男人二话没说就带了钱将她从府里赎回来。嫁给他之后,没几个月豆蔻就有了身孕,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也挺舒心,可谁料到,她男人受了狐朋狗友的诱惑,竟跑去赌坊赌钱,一来二回便上了瘾,家产被挥霍一空,孩子生病他也不管,整日就知道赌钱、喝酒,竟还有几回也学人家嫖.妓。
大家听了豆蔻的哭诉心里头都挺难受,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借给豆蔻。李婆婆虽是孤家寡人一个,毕竟也已年迈,豆蔻只接了她一点,将剩下的留给她防身;王婶子家还有个秀才儿子需她供养,因此她只能借出少许;怜心是个存不住钱的人,领的月银不是买了胭脂水粉就是金银首饰,她能借的也不多;只有青绾,这么些年存了一些,她一分钱都没留,全都借给豆蔻,还问她够不够,若不够,她还要把初来府里大人赏赐的暖玉也给她。豆蔻感动不已,忙说够了,再一次泪水肆意的道谢。
豆蔻走了以后,青绾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难受。世事无常,豆蔻嫁过去那会儿,府里不少姑娘都很羡慕的,这里头也包括青绾,她想着若有个人能一心一意真心待你、疼你,就像她爹娘那样平淡温馨的过日子,她这辈子就满足了。可如今豆蔻摊上这种事情,对青绾来说,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幻灭,心里不免有些灰心和失望,觉得男人靠不住,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八 不愿

8.
李婆婆今日病了,王婶子找大夫来瞧了瞧,说是没大碍,只是年纪大了,有些操劳而已。王婶子让李婆婆好好歇两日,可李婆婆怎么都不肯,一个劲的说好多活没做,又不是什么大病,歇着不像话。
王婶子翻了翻眼,道:“你咋与我这等生分!你都病着了,我和怜心丫头她们还能不管呐!你的活叫她几个帮你做,我看谁敢说什么!”
李婆婆面容憔悴的摆摆手:“其他的倒好说,只一样非得我自己来。”
“啥啊?”
“你不记得啦,我每日都要给老夫人送糕点!”
王婶子笑道:“我当啥事儿呢!就这个啊,你让青绾丫头替你去不就得了!”
李婆婆摇头:“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夫人性子犟,只吃我做的糕点,也只让我给她送去,别的人她一概不见,青绾哪能替我去啊!”
裴仲卿的老母亲许多年前已搬去城中的澜溪庵独住,她从不让府里的人去探望,只容许李婆婆每日做了糕点给她送去,陪她一小会儿,就连裴仲卿都不是时刻能见到她的。这母子相依为命,本来感情很好的,没人知道老夫人为何忽然搬去尼姑庵吃斋念佛,弃子不顾,只知道老夫人离开的那日,正是裴仲卿迎娶大夫人的那日,因此有人猜想,老夫人是因为不喜欢儿媳,眼不见为净,才要搬走的。但事实究竟是什么,除了他们自己,谁都不知道。
王婶子道:“青绾早已得你真传,做出来的糕点恐怕比你都要好吃,况且青绾性子温纯,人又生的好看,说不准老夫人会喜欢呢!再说老夫人若知道你正病着,也不会怪罪于你的。”
李婆婆听她说的有理,便没再坚持。她们叫了青绾过来,将这事儿同她讲了一遍,青绾听了一口便答应了。李婆婆又交代她午膳过后就要给送过去,还交代糕点不要做的太甜腻,老夫人喜欢口味清淡的食物,青绾一一记下了,心里头想,今日也不早了,现在开始做根本来不及,她想起早晨给她家大人做的栗子糕甜而不腻,刚好还剩很多,加上这天气有些闷热,她便决定给老夫人降降暑,再煮一碗绿豆百合汤一道送去。
青绾提着食盒,在烈日下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澜溪庵。看门的小尼姑见是一位面生的姑娘,便将青绾拦下了,道:“本庵不接待香客。”
青绾望了望那青烟袅袅的庵寺,对小尼姑微笑道:“小师父,我是相国大人府里给裴老夫人送吃食来的,不是香客。”
小尼姑疑惑道:“往常来的不是个姓李的婆婆么?”
“李婆婆她今日病了,我是替她来的。”
小尼姑半信半疑的将她放进去,心里却在想,裴老夫人一向不喜欢年轻貌美的姑娘,且她脾气又差,就怕这姑娘还没进门就被裴老夫人给轰出来了。
青绾被领到裴老夫人的房门前,那尼姑敲了敲门:“老夫人,您府上的人来了。”
片刻,青绾听见房里有个低沉的声音道:“进来吧。”
青绾向那尼姑点头道谢,便轻轻推门进去,那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味扑面而来。老夫人闭眼盘腿坐于那蒲团上,一身素衣,手里捏着一长串的佛珠,只瞧她嘴巴轻轻合动,并未发出声音,只有那佛珠摩擦的窸窣之声。
“奴婢青绾,见过老夫人。”青绾低下头,恭敬道。
只见裴老夫人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又继续拨动那佛珠,依然纹丝不动。
青绾静站了片刻,瞧她并没有要赶她出去的意思,便自作主张将食盒放下,把食物拿了出来。
“老夫人,今儿给您做的是栗子糕和绿豆百合汤。”
听她说了这话,裴老夫人这才睁开眼睛,布满皱纹的脸上不见丝毫表情,只是那沧桑的眸子淡淡扫了青绾一眼,“唔”了一声,继而又瞧了瞧那食物,便问:“都是你做的?”
“是奴婢做的。”
裴老夫人又念了片刻的佛经,才过来用食,她尝过了栗子糕,又喝了口绿豆百合汤,抬眸看向青绾问道:“李婆婆可还好?”李婆婆每日来送吃食,从没旷过工,今日没来,裴老夫人便猜想她是出了什么事情,因此这样问。
青绾道:“婆婆今日身体不适,并无大碍,休息几天便可。”
裴老夫人点头,吃完了食物,她才仔细打量了青绾一番,瞧她打扮朴素,样貌清秀,说话举止间颇有教养,糕点做的也好,最重要的是,她那双圆溜溜的杏眼很纯净。
最后裴老夫人对青绾道:“李婆婆年纪大了,每日往我这儿跑甚是辛苦,往后就由你替她来吧。”
守门的小尼姑见青绾安然的出来,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往后那几日,均是由着姑娘送吃食来,心中疑惑道难不成这裴老夫人转性了?
青绾给裴老夫人送了几日的吃食,觉得这差事很不错,伺候完老夫人,自个便能有几个时间到处逛一逛走一走。她来了几次澜溪庵,才知道这里住着的都是权势之家的亲属,要么是因为不受宠爱而心灰意冷的夫人或是小妾,要么就是精神不大正常的老母亲,可是她家老夫人好端端的住在这里,又是为什么呢。
****
这一日青绾来送吃食的时候遇到了裴仲卿。裴仲卿没想到会在此见到青绾,倒是很高兴的,眉眼间全是笑意,只是当着他母亲的面,只好忍住和她说话的冲动。
青绾正伺候老夫人用食,裴仲卿坐在一旁,伸手拿了一块白玉糕放进嘴里品尝,笑着问她:“你做的?”
青绾默然点头,给他递上一双筷子。
老夫人看了眼裴仲卿,道:“没规没距,往后再这样就别来我这儿了。”
裴仲卿笑道:“是,是,儿子不懂规矩,这就用筷子吃。”
于是这一碟白玉糕,几乎是被裴仲卿一人消灭的,不知是不是他母亲在身边的缘故,今日的裴仲卿像个孩子似的,一直是笑着的,偶尔和老夫人说说话,又或是问青绾几句话,三个人在这厢房里,难得的温馨融洽。
食物消灭完,裴老夫人便赶着他俩离开。
静谧的庵寺里,裴仲卿举目望了望远处连绵的山峦,转头对静静站在一旁的青绾道:“今儿天气不错,我带你去后山转一转吧。”
青绾抬起头看他,正要张口拒绝,就被他拉着手腕往后山方向走去了。
庵寺后有一座很矮的山坡,树木参天,花香鸟语,昨日下过一场暴雨,泥土湿腻腻的,散发青草的香气。他走在前头,紧紧牵着她的手,时不时回头提醒她小心滑倒。青绾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只觉得大人离她太近,她都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麝香,那是只属于男人的气味,她心跳的有些快,手心渐渐有些汗湿,脑子里乱七八糟的。
两个人到了那坡顶,青绾红着脸,尝试着将手从他温热的手掌里抽出来,可他恁是不放。
青绾叫了声“大人”,裴仲卿却自顾自的紧握着她的手道:“京城谁不知道这澜溪庵里住着的那些所谓的居士,都是些不大正常的人,母亲不顾我的劝阻执意搬到这里,别人都猜想是我不孝,亏待了母亲,她才要搬走。”
他牵着她走到石凳上坐下,继续道:“其实并非如此,是母亲觉得亏待了我,自个心里难受才来这里静心养性,为我吃斋念佛。我走上仕途,全因母亲,当年刻苦读书,是为了在裴家为她争一口气,如今为天子一党尽心尽力,是为了报答太后对母亲的救命之恩。我一直不喜欢这样的人生,多次与母亲抱怨,她只当没听见。直到太后逼我迎娶前相国之女,我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要被当做工具,母亲终于觉得愧疚于我。其实没什么可愧疚的,作为子女,这都是我该做的。”
裴仲卿转头看向面色潮红的青绾,笑道:“知道我为什么告诉你这些吗?”
青绾愣了愣,摇头。
他柔声道:“往后,我希望你能一直陪着我。”
青绾呆住了,心脏几乎要蹦出胸口了,背后汗津津的湿了一片。她不是傻子,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原来大人真的看上她了!可是怎么就是她呢?大人到底看上她什么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青绾只觉得害怕,她霍然站起来,硬生生的说:“不要。”
裴仲卿错愕的抬头看着她,眸子暗了几分,冷声道:“你不愿意?”
青绾坚定的摇头:“是,奴婢…不愿。”
裴仲卿紧紧盯着她,深不见底的眸子里有什么在涌动着,他伸手去抓她,却被她躲开了,他站起来,她防备的往后退了一步,他再朝前迈了一步,她便又往后退,他们一个脸色极差,一个神情坚定。两个人如此僵持了片刻,裴仲卿最后妥协了,叹道:“我知道你在怕什么,罢了,我不逼你,我们慢慢来…”
裴仲卿不想对她用强,这样只会将她从身边推开,他更想她心甘情愿的留在她身边,他知道她害怕他的动情只是一时冲动。好在日子还长,他会慢慢让她明白,裴仲卿一旦动情,那便是一辈子的事情。

九 讨厌

9.
李婆婆的病好了之后,便亲自准备了糕点,和青绾一道去探望裴老夫人。两位老人家在屋里说话,青绾便自个在庵寺里转了转,最后不知怎么的,走到了那日裴仲卿带她去的那座小山坡。
她还是坐在当日的那张石凳上,眺望前方那方静谧的湖泊,鼻端飘着泥土的腥气,花草的清香,不由得忆起她家大人那日与她说的话。他专注的目光、温柔的言语,以及最后无奈的妥协,她都记忆犹新,明明已经过了好几日了,可她仍觉得像是刚刚才发生,耳根子都不由得发烫,心里咚咚跳着,一阵心悸。
青绾低下头,长长叹了一声,眼眶湿润。她不是铁石心肠,花儿样的少女,对着那样出色的人儿,总会心动的吧。
正当她发呆之际,发现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有一片绿色植被颇为特别,她上前摘了一棵仔细端详,不由得眼睛一亮,从叶片的形状和颜色来看,这分明是株名叫“卫矛”的药草,小时候爹爹曾经教过她一些简单药草的识别,她好学,几年间便识得了不少,她又在这周围仔细寻找了一番,果真又发现几种别的药草。
青绾高兴极了,这后山属于澜溪庵,采药人不会寻到此处,如今青绾找到了,往后她若时不时在此采药卖去城里的医馆,必然能赚到一些银子,自从豆蔻出了那样的事情,她总觉得女人要存些银子傍身才好。
这么想,青绾便决定寻个日子去医馆打听打听行情。她一路哼着小曲儿回到裴老夫人的房前,刚巧听到她提起自己。
“青绾这孩子,我还颇为喜欢,话不多,做事认真,心思也纯。往常也不是没有府里的丫头来给我送吃食,可每次一见到我那儿子,眼睛都不会打转了,说话细声细语的,连我这老太婆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鬼心思多,哪能好好伺候主子?如今你身子不好,别操心我这里了,青绾还是不错的,手脚麻利,吃食做的也精致,你就放心吧。”
青绾第一次听裴老夫人说这么多话,还是夸她的。可是老夫人的言语里,一字一句又在说她不喜欢府里的侍婢与裴仲卿有染,不知为何,青绾心里头跟压着块石头似的,闷的她有些难受。
难受便不去想吧,青绾日后便开始专注于采药卖钱这档子事儿。每回伺候完裴老夫人,她便偷偷来到后山采些药草拿去卖,半月下来,她也存了些碎银子,竟不亚于先头在厨房干活那儿的月银。
青绾正躲在后花园里喜滋滋数银子,小小的荷包胀鼓鼓的。忽然身后有个人喊她:“青绾姑娘,原来你在这儿啊,我找你好久了!”
青绾一惊,赶紧收了银子放进衣兜里,回头站了起来。可这一举动还是被裴方尽收眼底,他瞥了眼青绾胀起来的衣兜,眼里划过一丝不着痕迹的鄙夷。
青绾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问道:“小哥有什么事吗?”
裴方皱眉道:“我有名有姓,叫裴方,不叫小哥。”他是想起先头青绾喊他“好哥哥”的那回了,当时他羞的很,可事后他回想起来,就觉得这丫头精明的很,会看眼色,能言善道,把自己唬的一愣一愣的,这让他很不爽!好歹他也是大人身边看重的心腹啊,怎么能被一没长全的小丫头占了便宜,抢了风头!
青绾听这话,也怪不好意思的,知晓裴方有些介意先头喊他“好哥哥”这事儿,可她何尝不介意呢,她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家,这样厚着脸皮不要脸的媚声叫着,总是羞人的。
青绾红着脸哦了一声,改口道:“那请问裴方大哥找我什么事儿。”
裴方道:“大人想吃你做的糕点,做好了晚膳后给他送去。”
青绾微愣,小声道:“能…能让别人做吗?”
裴方不悦:“大人看得起你是你的荣幸,怎地主子让你伺候你还不愿意啊,你算什么东西!”
裴方这话说的有些重了,说完他自己也有些后悔,好歹人家是个姑娘家啊,伤人自尊吧?他抬眼去瞅她,却没见到青绾恼怒或是羞愤,只见她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说了句“我这就去”便去了厨房。
裴方挠挠脑勺,嘀咕:“想什么呢,跟做梦似的。”
****
大人又来找她了,青绾想起他说的那句“我们慢慢来”,就觉得心里头跟着了火似的闹得慌,可是又想起裴老夫人和李婆婆的说的那些,发烫的心便渐渐凉了下去,脑子里也清醒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