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家拆迁,有一个旧房子。因为姐姐单位效益不好,大家就商量把这个房子给她。父亲快走时,我们决定立一个遗嘱,万一拆迁有个凭证。后来拆迁的来谈,我们就说先把姐姐的房子问题解决,其他都好说。最终给姐姐争取了一套房子,七八十平方,七八十万。
遇到这种问题,许多人家会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兄弟四个都谦让。姐姐的房子解决了大家都开心,她至少有个着落。”
我说,是很难得。经常有高龄老人控诉孩子不管自己。因为兄弟姐妹抢夺房产,吵得头破血流,最后抛弃老父母。
他说,也不全是子女的错,有父母教育的问题。
“我们家里的孩子都体贴人。但像我姐姐家儿子,溺爱,喜欢赌钱,就不是这样的性格。孩子不能溺爱。”
他说起以前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去一家银行签合同,去了以后看到副行长一直在打电话,把水杯拿起又放下。他估计是没水了,悄悄起身给对方的水杯添上了水。等对方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结束以后,跟他说话的语调就变得十分客气。“最后他二话没说就签字了。”
这个倒水的举动其实发自于你本心。
只是觉得他需要,没有想去倒杯水会怎样。
用心去对待别人总有收获。
我天性里总是有一种要为别人做一些事情的意识。
因为家里人都是这么互相对待吗?
对。家里人待人接物都好,很善良。父母对朋友们慷慨,他们隔三岔五来家里吃饭喝酒。现在很多年轻人受到的这种教育少了,特别自私,待人处事不管别人。像AA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互不相欠,坏处是很自我。其实我给你的,不等于要你给我。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情不一定要求回报。
清香的白米饭很好吃,很快把饭菜一扫而空。
他需要小睡一会。说下午醒来后,在一起画几幅画。

午后,画了两个扇面。一幅是梅,一幅是葡萄,简洁而见其韵味。
“构图要看幅面的大小,画面的结构比例很重要。每一笔自然流露出来,下笔就成形。一笔不好都不行,运笔到哪个位置,就像鬼使神差。画国画,首先毛笔要用得好。其次,要有灵感才能画出有意境的东西来。不能有太多的思考,要一气呵成,不然运笔会很涩。今天用的墨是以前留的,差了些。墨好的话层次会更丰富。”
他不喜欢画很具体的东西。画植物多,尤其是荷花和藕。荷花姿态万千,意境好,盛开也好,残荷也好,任何状态都能入画。以前在南通西公园有荷花,到杭州之后就去曲苑风荷。有空就会去,下雨天也去。泡杯茶,或带点酒,看一整天荷花。
他在二十多岁开始画画,并没有系统学。最早想过靠画画来养活自己,后来觉得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没有社会关系的人,靠画画很难谋生。结婚以后为了家庭,画画荒废了,但骨子里依旧向往。“很多人看表面,觉得做艺术不错,但其实没有深刻的了解。要真正做一个画家或搞艺术,不能一辈子平平坦坦,这样会少有灵感。痛苦的时候人的灵感会迸发。没有困境的逼迫,斗志达不到一种境界。”
也有人为艺术牺牲很多。
但是我不走偏激,会考虑家庭生活各方面。年轻的时候,有抱负要成为一代宗师。后来想想,一代宗师不是想做就做得到。我在老家画画的朋友很多,后来都把画画丢了。但我再忙,还是坚持着。
做菜和画画,之间也有相通的道理吧。
掌握格局,就会产生一个形态、一个意识。格局里包罗万象。你看这盘子上的两只樱桃,它们彼此的位置。做菜也是掌握尺度,搭配、菜量、火候、比例关系等。
白瓷青花盘子上面题了一首诗。野秀园中小樱桃,丝网相围为防鸟,我这鸟儿不贪食,只怕颜红落碎心。丁老师家樱桃结果的时候鸟很多,会用丝网把树围起来。他开玩笑写了这首打油诗。
没有学过格律。对音韵不敏感,没有受过训练。但画国画一般都要题词,配点诗词之类,是小情趣。艺术可以提高心智,站立的角度和看事物的思维会因此不一样。
“比如这樱桃和鸟儿的关系,与自然界是联接的。鸟儿把果实衔到别的地方,就传播了一个树种。”
你不太关注外面一些喧嚣的事情。
不关注。偶尔也看看新闻,但是不入心。
比较关心的是什么?
还是把菜做好。每天把三餐做好。真正有头脑的政治家,都应该首先解决好一日三餐。
然后他笑着说,这个纯属“开个玩笑”。

黄昏时,仍是雨天。我看着庭院里的两棵梨树很久,树枝上还剩余几朵白花。
他说,阴天、雨天、晴天都好。夕阳西下时,院子里分外宁静,有时希望时光就此停止。梨树若在花期盛放,晚上灯光洒在上面,洁白如雪。早晨的阳光照进来,色调柔和,花瓣开得饱满,也很美。他画过梨花,都送了人,“也不计较,很多朋友说画得好就直接拿走了。”
这两棵梨树四月开花,八月结果。果子一熟,就被松鼠和胡蜂吃了。梨很小很甜,他从不打农药。“我很少吃,不舍得。看着松鼠吃觉得很可爱。有小朋友来也会摘给他们吃,是特殊礼遇。”说到这里,我们同时听到松鼠的叫声。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
他希望以后能再做个园子。觉得现在很多人做园子太拟古,不切合实际,雕梁画柱又做不过古人。有些则为了复古而复古,缺少内涵,不够自然。
“我觉得中国园林大致分为人文园林、达官园林、富商园林,各有千秋。人文园林注重自然野趣,达官园林讲究气派工整,富商园林肯花工力。苏州园林经常去,看到不少东西。在建醉庐时,看了一些古建园林的书。发现古人的风水观很朴素,非常实际,没有太多玄妙。
屋子要朝南,采光要好,园林则应景而建,不可不讲风水。百川汇合之处不宜居。现在到处造房子,不讲风水,装神弄鬼,灾难一来就怨天尤人。如果再做一个园子,想用钢架做,做出传统的味道。造房子还是要翻翻古人的书。以前的人多野趣。现在的人没有了。”
我说,现代人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多了,有科技助阵,却更为无聊。领略不到在自然中与之联接的情趣和清欢,一些感受都开始不真实。以前的人更敏感,更愿意往内去探索自己与外境的关系,这样所得反而丰富。比如我这两天过得清静,就觉得日子变得很长。
晚饭的菜单是,清蒸土鸡,芋艿排骨,凉拌茄子,藕丝肉丝韭菜花。藕跟韭菜花一起炒,是以前没有吃过的。韭菜是温性的,藕性凉,这样搭配能够中和。土鸡加了料酒,整只上柴灶来蒸。
吃完晚饭,丁老师来电话,邀请我们去她那里喝茶。
花园深处,植物郁郁葱葱。枇杷树,桂花树,杨梅树,芭蕉,竹子,石榴,南天竺。一处搭在高台上的亭阁,取名梨庵。用老杉木搭建,纸窗,有廊檐,完全古式。里面布置老旧柜子,墙上悬挂古画。方木桌上摆设清雅的茶具,围绕一圈长条凳。点了沉香,香气馥郁袭人。
此处亭阁,平素用来喝茶、抚琴。春天时,若园子里两株梨花盛放,在此赏花的视线角度恰好。为赏花而搭建亭阁,的确是一种至高享受。
建梨庵前期准备很多。丁老师的父亲负责收集木头,在湖州老家陪着木工师傅到处找,跑了十几趟。最终她和先生一起确定用一个古代建筑的模式。四个老木工一起做,半个月就建完。木结构,加瓦,隔热乘凉。窗户上的皮纸,给猫抓了,它几次想从里面溜出去。
我喝了几盏茶,起身出去,站在廊道上看夜雨中高大茁壮的芭蕉叶。小猫陪我一起,默默蹲在木地板上。他们仍在喝茶,相谈甚欢。
夜色渐深。丁老师抚琴两曲,弹的是《良宵引》《寒山寺钟》。尔后各自散去。
十一
晚上,在旅店房间里,一整夜都听到蛐蛐叫声。这吟唱如此委婉有序又固执,使我微微失眠。想着这几日,看园子,听雨声,吃新鲜的饭食,赏花,喝茶,听琴,清谈。这种时刻不是一直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生活的经历不能复制也不会再返。即便再发生一次,也是另外一种。
新的一天。晚饭他有十位客人,都是旧日朋友和相识。他不紧不慢,该做的凉菜提前准备好,热菜的材料也备好。总之,一切心里有数。
早上照旧一起喝茶。
很长一段时间庭院闲置,廊道里的矮柜,被蜜蜂做成了硕大无比的蜂窝。蜜蜂们忙忙碌碌,嗡嗡作响。他没有收拾这个局面的心思。说要把柜子搬到空地里去,但也没有做。我胆子大,逐渐靠近,把矮柜的门合上。到了下午,蜜蜂们休息,没有了动静。他去市场里买了PVC管道,把下水道堵塞的问题暂时解决。
晚饭的菜单。凉菜:海蜇,黄瓜,猪肝,素鸡,秋葵。热菜:白切肉,毛豆鞭笋炒青蛙,葱油鳊鱼,清蒸土鸡,茭白红烧肉,清炒小白菜、苦瓜。再有笋干鸭汤一道。
他的招牌菜是:白切肉,盐炒肉,蒸毛笋,油爆虾,蒸各种鱼片。今天做的是一道白切肉。白切肉算是一道江浙人家几乎都会做的普通菜式。在杭州,端午或立夏会做白切肉。但要做到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熟而不烂,则很不容易。他的做法来自父亲。工序不复杂,但需要耐心。早上六点去了菜场,选了好肉。天气太凉也不能做,如果油脂凝固,口感就不好。
首先,选整条上好五花肉,宽度约八至十厘米。取中间一段,因为其他部分要么太肥要么太瘦,可用来红烧。白切肉约长方形,一般十来厘米长,太小块经不起滚汤泡。只有滚汤泡到一定时间肉才嫩。一般两块以上同煮,这样不至于味寡。
先准备好煮肉的汤锅,水可稍多些并先烧热。焯肉时要用烧滚的水,可放些料酒。将焯好的肉放入已准备好的汤锅中,加入料酒、生姜、葱少许,干辣椒一枚,甘草三至四片。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炖,约一个半小时。关火后继续留肉在汤锅里,焖一个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要看肉的熟度。捞出后自然凉透。切片装盘,配蒜酱蘸着吃。
切出来的肉一个厚度,两毫米,刀工极为沉稳。摆盘时放上新鲜红花一枝,脱去俗气。白切肉迅速被一抢而空。这些来吃饭的朋友,都是以前醉庐的常客。想念醉庐原汁原味的家常菜,想念梨花陈酿,各自兴致勃勃赶来。一下子挤了十来个人,没有一点客气。
庭院纸灯笼亮起。人声光影浮动,甚是热闹。
他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动作有序,紧凑而沉着。锅台间来回兜转,不见混乱。凉菜和热菜,陆续上桌。让妻子去庭院里采摘鲜花,搭配摆盘。她采了一把野花回来,花叶仍沾着雨露。
毛豆跟青蛙一起炒,是第一次见。他在锅里先放毛豆、鞭笋翻炒,约五六成熟时起锅。然后将青蛙、葱、生姜、红辣椒一起大火翻炒。放一点料酒、生抽,浇点白切肉的汤。快熟的时候放入炒过的毛豆,鞭笋收一下汤。这样分先后,才能保持毛豆的绿色。这是他小时候吃的菜。
接着开始做红烧肉,是用蒸的方式。
传统的红焖,到一定时间会酥烂无形。蒸的方式,不但酥烂,形和色也会更好。古人说咸鱼淡肉,肉不宜过咸。选五花肉,清洗切块,焯过开水沥干备用。锅里放入生姜、葱、干辣椒、甘草、肉块,少许食盐,翻炒。加入料酒、生抽、老抽。不停翻炒见汁,小火盖上锅盖焖烧五到十分钟。改大火收汁装入茭白碗中,茭白在下肉在上,再放入蒸锅蒸一个半小时。
曾经有一个客人吃完想学,他把做法用毛笔写在一把扇子上,让她带回了新加坡。猪肉要选农民自家养的。选猪肉是个学问,因为现在养猪的方法很多,泔水猪肥大,饲养猪有瘦肉精,宰杀时还有是否被注水的问题。防不胜防。只能多看多选。比较色泽、干湿度,看买的人多不多,一个好肉摊的肉会早早售完。
清蒸土鸡相对简单,把鸡切成块,放生姜块、葱段、盐、料酒。直接蒸。
葱油鳊鱼,需要精巧地片鱼。抹上盐,撒上姜片,放蒜蓉辣椒酱。葱捆起来,洒上料酒。做鱼用初酿,做肉用陈酿。蒸五分钟就好。
“如果买不到野生的、好的鱼,或者是千岛湖运来的鱼,可以用清水养一段时间,去掉泥土味,让肉再紧一点。做到临界点的鱼肉特别嫩,像蟹肉一条一条的,吃在嘴里有形状。小黄鱼片吃着就像豆瓣一样,但烧过了则柴,欠火则生。要达到食材的最佳口感,需要不断去研究。”
临界点不容易把握,是否需要某种直觉?
要看鱼的大小,包括火力。火要观,锅要听,鼻要闻。煤气灶有时旺有时不旺,锅中声音能分辨汤水的多少,食材味道能分辨出生熟度。观、听、闻缺一不可。做菜时心和锅相连,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能有太多想法,不能分心。切也好,配也好,要身心专注。
晚上盛况自不必说。朋友们喝了很多酒,吃光了所有的菜。高谈阔论,最后还讨论起生死的哲学问题。有人站起来朗诵了诗歌。说说笑笑,一醉方休。
不知今夕何夕。直到尽兴而归。
十二
那夜一起喝了酒,有醉意。次日早晨,起来比较晚。
他过来旅店,跟我一起吃早餐。穿一件蓝白小格子的布衬衣,神清气爽,没有疲倦的意思。说昨天收拾干净碗盘,回到家,洗个澡就睡了。平时忙的时候也有这么多人,有时人来得更多,四五桌一样做出来。今天起早去买了蔬菜。买了一只鸭,想做鸭汤。
聊起和妻子的事情。年轻时候,他们生活很潇洒。有辆双人自行车,太阳伞、休闲桌椅放到车后面,两个人骑车到水库边,弄一些吃的,看书,喝酒。进了水库之后,手机没有信号,不用担心什么事情。摘野菜,抓田螺,挖笋,消磨一整天。两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都不是特别高,喜欢做菜,喝点小酒。
“一千万是过日子,一百万是过日子,十万是过日子,一万也是过日子。物质的标准无止境,一旦掉进去人就活得累。有内心生活会比较愉悦。如果太过依赖物质,就会容易产生怨言怨气。”
家里大部分家务都是他做,电话费、水电费,任何费用都是他去交,大小事情都归他。“她很少出门。现在我去海南,她学会了买菜、交电话费。家里的事情,她想做什么都满足,说想做阳台就做一个阳台。以前她上班起来,给她挑衣服,拿衣服,帮她弄好。”
如果起冲突,他总是那个往后退一步的人。“永远都是。即便划拳洗碗,也总是她赢了为止。”
做这些琐事的时候,心里是满足吗?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忍字很重要。愿意做就做,不能因为做了就发火,或者做多了就指责别人。为别人也好,为自己也好,人生觉得愉快,能承受,就可以了。不要有怨言。
“男女之间无限制的冲动的爱是不可能的。有时候需要一些个人的情操来维持,有时候也需要彼此分开一段时间。人的生活,包括婚姻,最终要有心灵上的内容。互相有没有在对方心里,会不会为对方着想,这很重要。需要有一种责任。承诺过的,我要对你怎么样,就怎样去做。”
觉得理智的人快乐吗?
其实一般人想象不出我的狂野。
他说起二十岁时的一段经历。做工人时,经常一个人骑车出去玩,多则一周,少则几日。有一次与四个同事骑车去海边,晚上也睡在海边。八十年代没有帐篷,夜晚的海风很大,次日同事们觉得吃不消,要坐车回去。而他决定的事情一定要达到目的,于是一个人继续上路。
骑一段发现有铁丝网拦着。想继续走海边,就从一处破了的铁丝网穿过去。这时候听到枪声,因为不知道什么情况,把车子放倒,趴在地上观察。原来是部队在打靶,还好不是朝海边打。这很危险。
夏天热,骑到中午吃不下东西,加上海面反光,人都快晕倒了。后来在内河蹲了四十多分钟,把体温降下来,勉强吃了点罐头。下午终于到达寅阳镇。不敢一个人睡在海边,找了小旅馆住。晚上觉得皮肤晒得很痛,腿上起一层白皮,一撕就掉。
那时也经常去上海看画展。博物馆有好的展览都会去看。一般是半夜坐船,第二天一早到。吃三四碗阳春面,在博物馆待一整天。如果出来要再回去看还得买票,所以提前吃饱。
“年轻的时候,我是比较执着的精力超强的人。晚上睡几个小时就够了。睡不着时就写东西。和朋友去喝酒,去做事,一到下午全部泡在河里蹦啊、跳啊。像我们,可以做到一个人在山里生存,在山野里造个房子都没问题。
现在年轻人哪有这种精力,稍微折腾一下就受不了。他们锻炼很少。不像我们以前锻炼很多,体能很好。”
他在那时候开始画画、写字、拍照片。有一台相机,在家里做暗房,冲黑白照片。一九八三年开始工作,一九八六年参加夜校的书法班,跟张晏老师学毛笔字。
“有一年南通下大雪。我家在农村,积雪太深,没办法骑自行车,只能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城里的学校。老师说,他没有通知不上课,哪怕一个学生不来他也会来。碰到这样的好老师是很难得的。老师不仅仅是指导专业,为人也很重要,会提高学生的认识和修养。
除了书法班还参加了绘画班。教绘画的也是好老师。
我觉得自己是晚熟的,对很多事情的领悟都迟了一点,但运气还蛮好。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不是一个聪明小孩,在学校很受冷落。喜欢跟着哥哥们出去玩。记得二哥喜欢摔跤、吹笛子。小学因为留级上了六年,初二后就没再上学。
那时农村征地可以进工厂,就在厂里做了十多年。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工作。但我是属于另类的,经常在工厂的废墟里读泰戈尔的诗。”
十三
吃过午饭,他提议一起出去走走。
午后村落无人,无声响,巷子空落而安静。周围是青翠山峦,西山的脉络。山脚下大片浓绿茶田,不时有野鸟受惊之后成行飞出。他和邻居几乎全都认识,给他们写过春联。村子里六七十户人家,靠种茶、打工为生。他说以前这里自然环境很好,地上的板栗随便捡捡就满了口袋。现在外来的人越来越多,自然生态有些被破坏。
他带我去看河边的一棵古梅。春天它开出来的花是单瓣白色。现在溪涧是干涸的,到了春天下雨多,会有水出。他经常顺着这条山路,走到山谷深处。远处高耸的山顶是如意尖。
“春天有杜鹃。这是鹅掌楸,秋天叶子发黄。冬天的雪会比城里多,因为天气更冷。下着雪,弄点酒喝喝。生炉子,砍柴烧火。”他为此写过一个十六字令:杯,叹花苦短不忍空。灯火起,映衬脸红绯。
有时候朋友来,喝完酒有些醉了,他带他们到山里散步,这样最能解酒。几个人走走,依然幽静。
他走得快,我也不慢。很快走到山脚下,打算深入一段路径。树木草丛逐渐茂密,光线昏暗,空气湿热。感觉似乎会有一场暴雨来袭。湿气越发浓重,雾蒙蒙。漂亮的蝴蝶成群结队,大片竹林。
他说在附近见到过新鲜的野猪脚印,也有蛇。“这个季节蛇比较少,夏天多。蛇不会轻易攻击人,只要人不往草丛里乱跑。听觉好的话,可以听到它在草丛里游动的声音。”
一些板栗树,果实高高悬挂。还需要再过些时间,果实成熟,会自然掉落下来。深秋就要吃板栗,板栗可以蒸鸡。他停下来,捡起地上石头,反复往树桠上用力打了多次,试图把果实打下来,但没有成功。这个时候,他看起来很像是那个骑自行车去海边的人。
他还曾从三亚开车到杭州。本可以坐飞机,但想开车感受一下千里行程。想知道古人怎么走。比如苏东坡流放到海南,一路崇山峻岭。而现在开车也要两天,还要渡轮夜航。
一棵古老的大樟树,分成两枝生长,姿态甚为美妙。没有爬到山顶,觉得适中的时候折回就好。一路旖旎风景,饱览眼底。人走得浑身发热,汗水渗出。
回去途中,发现大簇蕨菜生长。他说,春天更多,但现在也可以摘一些带回去,晚上炒着吃。他快手快脚蹿进了灌木丛里,挑挑选选,摘了一小把鲜嫩的蕨菜握在手里。“吃野菜是很好的,春天可以来挖荠菜。”
十四
回到庭院。喝茶,吃神仙姐姐送过来的亲手做的提拉米苏。他来了一个朋友,坐在一起,絮絮叨叨说家常很久。两个人之间气氛温和,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是闲坐闲聊。后来他说对方是村长的夫人,他和他们关系还好。
去看了酒库。空间隔离得幽闭而清凉。天花板用杉木,房子是土墙,有五六十公分厚,所以里面恒温效果不错。一进去闻到一股醇郁酒香。十多只宜兴陶土大缸置于其中,是很多年的陈酒,一直存着。有两只缸是老的,一两百年的历史。他说现在的缸没有以前做得好,缸里都是陈酿。初酿用别的缸做。
当初想酿酒,是觉得自己做的喝了放心。朋友来了,也招待朋友。如果他们想要买,一般就直接送给了他们。目前并没有大批量售卖,只在三亚的餐厅里有供给。这酒暖暖的,酿的时候放了枸杞和红枣。酿酒一般要在春天或秋天,两个季节可以做。
白居易有两首写酒的诗,“青旗沽酒趁梨花”说的是春天的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秋天的酒。下雪天喝的时候可以烫一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