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作者:白落梅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逄
很多年前,喜欢席慕容的诗。那时候总是会期待,在开满栀子花的 山头,与某个有缘人,可以有一段清澈的相遇。也许后来真的有了,也 许真的携手走过红尘陌上。直到某一天,我们又孤独到将彼此忘记。
流年日深,许多事已经模糊不清了。我们总说,如果没有遇见 你,或许曰子过得有些平淡,但是却宁静安好。这人间的因果宿命,早 有安排,而每个人,都有一本定制好的命册,不容得你我随意删改。
我们都应该相信,世间万物,皆有情缘。哪怕顽石劣土,枯草朽 木,只要给予阳光雨露,给予慈悲关爱,无不让人感受到自然造化的神 奇,以及上苍赋予它们的使命。所以在西藏,我们都愿意认同那些信众 的说法,相信每一只牛羊都有情感、每一株草木都有灵魂、每一片流云 都有眼泪,而山川河流、飞禽虫蚁,都有其不可言说的佛性与尊严。
仓央嘉措,亦是万物之中的一粒微尘,但他却是一粒让众生感动 的微尘。捧读他的情诗,就像是与一场伤感的温柔相遇,我们被柔软 的爱深深砸伤,却一往无悔。每一天,都有人跋山涉水将他寻找,只 为一厢情愿的诺言。每一天,都有人为他点燃一盏酥油灯,在佛前长 跪不起。仿佛必须要以这样痴情的方式,才可以换得一次擦肩,一个 回眸。
却不知,仓央嘉措这个人间活佛,早已幻化为尘,只为与众生,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而我们,再无须守在某个荒芜的渡口,或是日 落的菩提树下,痴痴地将他等待。既是听信因果,当知人生缘起缘 灭,来来去去,离离合合,不可强求。
流水一梦,遍地春远。搁笔之时,写下一首小诗,不是为了淡淡 送离,也不是为了刻意将谁记起。只是在浅色光年里,想要宽容地珍 惜。世事苍茫浩荡,愿人世间万物生灵,都可以随遇而安。
也许有过去
也许只有
在回忆里才能再见你
红尘如泥
而我在最深的红尘里 与你相遇
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 匆匆别离
也许我还是我 也许你还是你 也许有一天 在乱世的红尘里 还可以闻到彼此的呼吸
那时候 我答应你
在最烟火的人间沉迷 并且
再也不轻易说分离
【目录】
31言
第一卷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但曾相见便相知
第二卷落花比汝尚多情
囚坐诀神 鸟床別山
第三卷为卿憔悴欲成尘
风情? 069 烟火? 075 罪证? 081 0 误? 087 执迷.092 破碎.097
第四卷此行莫恨天涯远
第五卷不观生灭与无常
玄圣 机湖
第六卷不负如来不负卿
天涯? 169 归宿.175 转世? so 容颠.—xcog 宿緣? 190 因果.195 附录一 仓央嘉措情歌全集?toDol 附录二 仓央嘉措年谱?W67
但曾相见便相知
探寻
我们总是从这个热闹的舞场转至那个寂寞的戏台,演来 演去,无非一个你,无非一个我。在湛湛的光玥下,说 几句阴晴圓缺的话,品一盏浓淡冷暖的茶。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总是会在茫然失措之时,这样情不自 禁地问自己。是为了各自的使命优游于人间,是为了某种不可言说的信 仰,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一种简单的存在?人生步步皆是局,这设局的 人究竟是谁,你我都无从知晓。我们总是从这个热闹的舞场转至那个寂 寞的戏台,演来演去,无非一个你,无非_个我。在湛湛的光阴下,说 几句阴晴圆缺的话,品一盏浓淡冷暖的茶。
这人间,最风尘、最苍茫、也最无情,明明给了我们栖身的角落, 心却无处安放。可我们还是一厢情愿地在尘世辗转,山一程,水一程, 背着行囊要去远方,为了心中的梦想。众生万相,情怀不同,人生际遇 不同,神往的地方也不同。有人痴迷江南水岸、冷月梅花的请越,有人
贪恋大漠风沙、萧萧易水的苍凉。有人喜欢在老屋的窗檐下做一场潮湿
的梦,有人却愿意背井离乡,去探寻古老荒原埋藏的因果故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有从小生长的故乡,也有心灵的故 乡。真实的故土,许是山青水碧、石桥烟柳、木屋安宁。内心的家园, 许是黄尘古道、雪域高原、长风浩荡。我们都是最平凡的人,可为了心 中不平凡的梦想,却甘愿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潇洒地与故乡挥别, 去叩醒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那些沉默了千年的文化。
西藏,那个离天很近,离梦很远的地方,这些年,多少人为了这方 神性的土地,一路风尘踏上漫漫征程。曾几何时,这广袤的荒原,成了 无数游子魂思神往的故乡。许多人对这遥远的天边都倍感陌生,甚至一 无所知,却依旧一往情深地将灵魂投宿于此。一定有些什么,让我们如 此痴迷不已,也许是藏地隐埋的神奇秘密,是飘摇经幡昭示的轮回,是 来自远古文明的咒语。
有些人不辞万里赶赴至此,只为了舀一罐青海湖的圣水,只为了看 —眼布达拉宫的日落,只为了叠合文成公主走过的脚印,只为了朗读一 首仓央嘉措的诗行,也为了目睹一次牧民赶着马匹、牛羊从一个草场迁 徙到另一个草场,将一段故事延续到另一段故事里。又或是观望一次天 葬,看着秃鹫将尸体啄食得千干净净,一具躯体转瞬即消,连一件青衫 也带不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生成佛,是为了超度众生苦难。
—路上,看到藏民穿着简陋的衣衫跪地匍匍前行,眼神中带着不可 动摇的坚定。他们选择以这种虔诚的方式走完漫漫征途,为了心中的信 念,为了寻找如梦的前生。所有打他们身边走过的人,都会感动得泪流
满面,亦想为他们承担些什么,却是那么无能为力。这么多的人,都是 为了朝觐生命,去布达拉宫,接受最圣洁的洗礼。那一片湛蓝的天空, 有苍鹰展翅飞过,惊散的流云,触手可及。
追逐一个梦,或许只需要三年五载,寻找一个人,到底要耗费多久 的光阴?雪山安静地借依在高原,圣湖倒映在洁白的群峰。在这里,有 格桑开花,芨芨草在风中摇摆,在这里,我们的爱是如此简单,只为了 避逅一双藏玲羊的眼睛。岁月更迭,王朝易主,多少风云霸业,都在历 史长河里无声淹没,可以让我们记住的人和事寥若晨星。而这片土地, 永远这样不惊不扰,多少人想要撩开薄雾下那层神秘的面纱,却发觉原 来这看似贫瘠的地方竟是这般富饶。任凭岁月扬鞭抽打年华,世事早已 面目全非,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少都毫发无损。
这里的烟火很稀疏,我们都是从最深的红尘来到藏地,放下尘世的 一切尊贵和荣华,也带来了许多纷乱尘土和繁芜心事。云山万里,冷月 长风,尽管这里的自然环境许多人无法适应,但是既然选择来到此处, 就打算和这里的荒原雪域同生共死。事实上,我们都明白,如此跋山涉 水,迫不及待地赶赴,是为了寻找一个人,一个名字,一首情诗。只是 这人间有许多事,不容许你我轻易道破,宿命有太多无法参透的玄机。 仿佛因了这些玄机,万物才有了令人追根问底的理由。
在西藏,那么多转世的达赖喇嘛,为何我们偏偏记住的是仓央嘉 措?也许来过以及不曾来过的人,都会明白,那是因为他是一位情僧I 一位动人心魄的情僧。他的情诗,亦是情花,遍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
仓央*措诗传
005
上,令繁花滋长,情缘流长。我们难以忘怀的或许不是这位转世灵童多 么传奇的身世,不是他接受众生膜拜的神佛高度,而是他对红尘深刻的 眷念,对情爱的不能割舍。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流泪的,是仓央嘉措的 情诗,写了三百年,也唱彻了三百年的情诗。
岁月无情,流年曰深,历史的许多章节都被删改。岁月亦有情,它 做了时间的信差,传递了三百年前的故事。面对情感,无论多么坚狠的 心也会变得柔软,所以每一个读过仓央嘉措情诗的人,都会陷入那滔滔 的情海里,难以自拔。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曾在〈牡丹亭〉里写道:"如 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我们都 是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人,尽管割舍不了名利、放弃不了荣华,却总 会不慎溺于爱河里,为自己的失足付出沉重的代价。
看着远处遥遥相望的佛塔,不知是哪位高僧为自己的前世修建,并 在这里许下过誓言。我们并不是高僧,不为修行,不为追问前生,却对 这里充满宿命般的好奇与眷念。也许我们注定只是过客,给不起这片土 地任何的承诺,却也无须询问聚散的因果。如果真的可以找到前因,那 么此行无悔,就请佛,将我封印在遥远的阿拉古道,永不归来。
006
在最深的 红尘里重逢
有人说,这世间的风*?非要亲历才会有深《的感 触。而我却以为,梦里抵达的地方,同样可以其实 刻骨。
流水人生,转瞬即逝,每一天我们都像蝼蚁一样在忙碌,被生活压 顶,已没有多少时间去叩问生之哲理。待到尘埃落定,却发觉韶华已悄 然和我们诀别,曾经那种相见倾心的感觉不复存在。没有谁生来就愿意 做个掠夺者,岂不知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时常在月上柳梢的黄昏濡血 自疗。
而我一直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只想过闲淡的生活,养点闲情,写点 闲书。尽管如此,心中依旧会荒宪,一无所有的时候,只好依靠四季风 景,夏曰采莲乘凉,深冬焚书取暖。原以为此生守着江南一小阕山水, 筑一间篱笆小院,栽种一些花草,简洁的窗台,晾晒几件花布小衣,就 会为这份安宁静好的生活感激涕零。却不知,心中亦有着难以抑制的渴 望。闲静之时,会被一首古曲撩动情肠,会为一张老相片失魂落魄,会
被一首深情的诗歌带去天涯。
多少前缘成了过往,其实抓不住的是表潺流淌的时光。千百年来, 人世蹉跎,流年转换,让人记住的实在不多。无论一个人的心有多辽 阔,可以收留多少故事,到最后都要还给岁月。有人说,这世间的风 景,非要亲历才会有深刻的感触。而我却以为,梦里抵达的地方,同样 可以真实刻骨。
对于西藏,我亦充满好奇和向往。只知道,这片土地的所有风景, 都像是一本难以解读的经文。经文,神圣又耐人寻味,内容精深,蕴含 着无以言说的禅意。我经常去庙宇,取回来几本经书,不读,只安静地 拥置在一个角落,和我共有一剪菩提的光阴。我知道,经书是许多得道 高僧灵魂深处的感悟,是自然万物的灵,是沧海桑田的心。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本经书,只是不同的人生历程,会有着不同的解读。
忆起一篇文章〈坐着火车去拉萨〉,一个女子禁不住经幡飘摇的 召唤,踏上前往西藏的旅程。拉萨,一座充满神奇与变数的城,曾几何 时,这座凜冽荒凉的城,成了世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这座城,带着无尽 的空灵和幻想,那么多诱惑的诗行,让我们沉沦。
那里肯定有唐卡的经幡、堆绣的帷幔 有身披袈裟的知事僧在挑拨灯芯 年老年少的喇嘛翻阅经卷 也会有信徒在佛前伏下身躯
008
在最深的 紅尘里重逢
而我,也被迫做了它的信徒,匍匍在那条神奇的天路上,写下令人 心潮澎湃的诗章。那就是(青藏的蓝〉,一种洁净的蓝、高贵的蓝、忧 郁的蓝、亘古的蓝。我害怕自己无意的闯入,会惊扰圣土的一帘幽梦, 却不知,这方神圣的土地上,飘散着的是人间最朴实的烟火。这里的藏 民,为宿命而生,他们相信因果轮回。所以在他们眼中,每一株草木, 一块石子,甚至一粒粉尘,都有着深刻的寄寓。所以,这里有随处可拾 的传说和感动。
这个生长牛羊、储存积雪、遍植经文的土地,也同样栽种情感。当 我第一次读到"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时,就决意为那个 叫作仓央嘉措的情僧写下一笔激情。奈何为之一往情深的人太多,我只 是浪涛下的_粒沙尘,所能给他的祝福实在太微不足道。倘若人死后真 有灵魂之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仓央嘉措是否还在这片土地上飘荡?
仓央嘉措,这个在西藏许多三岁孩童都知晓的名字,他曾经是活 佛,在青天下接受万民的朝拜。但人们更愿意他是情僧,在佛与情的 边缘,写着感天动地的诗行。他留在世间的情诗,就像是巫术,蛊惑了 万千世人。只要一合上眼,就可以看到一个俊朗的少年,披着红色僧 袍,用忧郁悲悯的眼神看着芸芸众生。他是灵童转世,来到世间只为了 度人,个人的情爱注定只是烟云,无论他多么情深,人生也只能是一场 戏梦。
世间万事都有前因,红花是为了绿叶来到人间,阳春因为白雪而 美丽,沧海因为桑田而变迁。而屹立在拉萨西北红山上的布达拉宫,贝IJ
仓央嘉措诗传
009
是为了迎接大唐公主才落成。相传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西藏王松 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意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 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 宏伟而华丽,精美又雅致。为了慰藉文成公主的思乡之情,松赞干布在 宫殿里建上池塘亭榭,种了美丽的花木,模仿大唐宫苑的格局,给这座 荒凉的古城,撒上了文明的种子。
历史不会留下她的名字,而青藏高原的那片土地上,更不会建立文 成公主的庙宇。
布达拉宫,在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嘛嘛的冬宫居所,也是 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汇聚了藏式风格,依山而建,雄伟 的气势震撼心灵。暮色下的布达拉宫,带着与世无争的寡淡与肃穆,也 许是远离纷扰太久,此时的它是那么的安静,那么的从容,又是那么的 无辜。这是一座被赋予了传奇和灵性的宫殿,里面封存着太多寂寞的亡 灵。这里有六世达赖喇嘛的寝宫——德丹吉殿,如果他的魂灵不死,是 否可以给这些为寻找他而来的人,留下淡淡的痕迹?
那些手持转经筒的老卓玛,诵念着我们听不懂的经文,但我们明 白,她们如此虔诚是为了祈福、积功德、脱离轮回之苦。这片土地上的 风沙,在她们脸上镌刻了藏民特有的沧桑,是岁月的恩赐,亦是年轮的 印记。我知道,小桥流水的江南真的远去了,而我与这片戈壁荒原,已 经近到肌肤相亲,近到可以呼吸相闻。
是否有鄱么一个地方,你不曾来过,初次邂逅却有阔 别经年之感。那里的一箄一木、一尘一土,都在梦里 呈现,带着一种搞世的陌生与熟悉。
是否有那么一个地方,你不曾来过,初次邂逅却有阔别经年之感。 那里的一草一木、_尘一土,都在梦里呈现,带着一种隔世的陌生与熟 悉。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分,因为有缘,所以才会一见倾心,才会 难舍难分。我是那个信缘的女子,尽管倔傲,却总是会为某种微妙的感 动而低眉垂首。
走进西藏,就像跌进一场神秘莫测的轮回里,你会被那些不明所以 的风情给湮没。尤其是众多的藏传佛教,从远远的历史中延续到今朝, 藏民对宗教的热忧与痴迷,没有丝毫的冷却。那种不可亵渎的信仰代代 相传,在万世不灭的神佛面前,他们甚至可以殉身无悔。这就是宿命, 每个人的出身无从选择,也许你爱的是石桥杨柳、冷月梅花,眼前萦绕
的却是大漠孤烟、雪域荒原。但我们不能背弃前世的誓约,抛弃责任,
就那么千山万水任意独行。
一个不轻易许诺的人,却愿意为_朵圣洁的莲花信誓旦旦,愿意为 —盏酥油灯长跪不起。在那个充满幻想的婆娑世界里,万物皆是微尘, 微尘亦可成佛。人因为有了信仰而对生活心存期待,那些居住在高原 的藏民,相信神佛的存在,世代匍匐在青山脚下,一边与神灵对话,一 边牧马放羊,过得简单安宁,逍遥自在。在他们眼里,所有的草木都有 性灵,所有的山水都有诺言,所有的牛羊都有轮回。每个人都是佛的信 徒,每个人都有纯粹的心,而心里都种着一株菩提。
那时候,藏传佛教教派众多,分为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 教)、噶当派(黑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他们之间 亦不乏倾轧争斗。直到17世纪初,在青海、蒙古_带,格鲁派(黄派) 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但与别的教派的斗争仍波涛暗涌。我们总是期待 这个世界风平浪静,期待所有的忧伤疼痛,都可以被微笑和宽容抹平, 期待人与人之间,可以不要有纷争,不要有伤害。可总是事与愿违,纵 然清净如佛、宽广如佛,亦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1616年12月15日,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在哲蚌寺突然去世, 时年二十八岁。关于云丹嘉措之死,有人说是藏巴汗彭措南杰派人刺 死的。当时藏巴汗得了病,据说是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对他进行了诅咒所 致,但被藏巴汗察觉,于是派人刺死云丹嘉措。当然,这只是传说,云 烟弥漫的天空,历史也变得模糊不清,浮生若梦,没有谁可以确定当年 发生过什么。(“当时藏巴汗疑达赖诅咒,致感多病,即明令不许达赖
012
在最深的 红尘里重逢
转世,经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一再要求,始准寻觅五世达赖灵童。”)
是的,云丹嘉措去世后,按照格鲁派规矩,须寻找转世灵童。生 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佛陀的信徒、命运的信徒,他们相信人有三 生,死后会转世轮回,再续前世未了之缘。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在懵 懂不知世事时,就要背负前世的责任和债约、荣辱与贫富。我们以为可 以更改的宿命,原来是那么的不可背弃,所以总觉得自己活得身不由 己。你也许只想做一个平凡的百姓,却偏生落在帝王家。你也许想要君 临天下,成为风云霸主,却偏偏沦为莽夫草寇。
在注定的人生里,你和我都无从选择,不想随波逐流,却终究还是 任由命运摆布。阿旺罗桑嘉措,是第五世达赖喇嘛。1617年,阿旺罗桑 赛措出生于前藏山南琼结地方,属琼结巴家族。其家系山南地区的一个 封建主,也是帕竹地方政权属下的责族。这样一个贵族子弟,一生下来 就戴上了华丽的光环,原以为这辈子就守着殷实的家业,娶妻生子,过 上富裕且寻常的生活。可佛交给了他更大的使命,当四世班禅罗桑确吉 坚赞认定他为五世达赖后,罗桑嘉措的人生便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他终究不是凡人,天资聪颖,才识出众,六岁被迎入哲蚌寺供养, 接受非同寻常的教育。在藏传佛教史上,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是一个举足 轻重的人物,他平定战乱,重建布达拉宫,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 地位。这样一个雄韬伟略的人物,一位建功立业的英雄,接受万民虔诚 的朝拜,同时也历经硝烟的洗礼。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舵手,不惧风雨, 逆着涛浪掌舵,最终抵达莲花彼岸。
仓央嘉措诗传
013
当时西藏为噶玛地方政权统治时代,由第巴管理政事,噶玛噶举和 藏巴汗对黄教采取压迫摧残的政策。1630年左右,藏巴汗政权利用地方 势力内讧的机会,趁机发动了一次反黄教的斗争,致使五世达赖避往山 南。当时黄教在西藏地区和青康一带,甚至蒙古各地都深受广大人民的 拥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商议,遣人赴青海密 招固始汗率兵进藏。由此才推翻噶玛地方政权统治,拥立五世达赖喇嘛 建立噶丹颇章政权。
并不是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就意味罗桑嘉措是西藏的王,事实 上,西藏地方完全受固始汗的控制。骄傲的罗桑嘉措,以他辽阔的心 怀,又怎会甘心臣服于蒙古势力?他要谋求独立的政治地位,不负他五 世达赖的身份。噶丹颇章政权建立之时,正值明王朝行将崩溃瓦解之 际。内地兵荒马乱,满清在关外势力迅速壮大,大明江山对他们来说, 已是唾手可得。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为首的黄教,为了巩固其已取得的 统治地位,决定向曰显峥嵘的满清政权寻求支持。1642年,五世达赖罗 桑嘉措派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为代表,前往沈阳。
当时清太宗皇太极率亲王贝勒、大臣等出城热恍相迎,在皇太极看 来,西藏人的到来是出自天意的安排,是上苍护佑清朝的象征。为此, 皇太极还对天行三跪九叩之礼,入城后,又亲自到藏使的住处看望。 前来的藏使在沈阳停留八个月之久,受到满清的盛情款待。待返回拉萨 时,皇太极还给达赖、班禅和固始汗都写了回信,并称赞达赖喇嘛'?極 济众生""扶兴佛法”。还赠送了丰厚的礼品,表达满清对藏传佛教的
014
在最深的 紅尘里重逢
重视。
一切仿佛尘埃落定,二十五岁的达赖罗桑嘉措历经纷争变幻,最终 成为全藏政教的风云领袖。满清就像是一座巍然峭拔的大山,它的强大 远胜蒙古,罗桑嘉措用他深邃的目光和远见,争取到满清政权的鼎力支 持和认可。这也意味着格鲁派在西藏的地位得到彻底稳固,而罗桑嘉措 亦成了藏民膜拜的英雄。
生命的本身,其实是纯粹而干净的,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 渐地沾染了太多的粉尘。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有许多不可避免的遭 遇,或勇于面对,或仓皇逃离,全在自己的选择。罗桑嘉措自生下来就 被命运主宰,所以在他思想丰沛的时候,亦要主宰命运。无论我们是强 者还是弱者,只需要活在这宁静又喧闹的光阴里,微笑着,忧伤着,快 乐着,也疼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