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莫如在府中听五皇子说及此事时犹道,“倘承恩公府皆是南安侯这样的明白人就好了。”

五皇子亦觉南安侯人品出众,道,“满朝这样闹腾,我看,就南安侯才是个心静的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周末只有一更啦,石头要做大扫除~

第123章 议储位三

这个年似乎比去岁更加热闹几分,宫里胡太后与承恩公府一门心思的巴望着二皇子做太子,正是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的时候,更不会再费尽心思的去寻谢莫如的麻烦。过了方氏的祭礼、苏妃的生辰、寿安老夫人的寿宴、四皇子府旭哥儿的周岁酒,便迎来了又一个热闹非凡又波涛暗涌的新年。

五皇子回城后,与四皇子兄弟两人说起话来时,四皇子一口闷掉杯中的美酒,道,“以后再有什么麻烦事,我也学你带着媳妇儿子躲出去方好。”

五皇子很同情他四哥,亲自给他四哥再斟了一盏,道,“我那里三月一过,礼部就没什么大事要忙了。四哥你正好相反,三月一过,天气回暖,工部正是忙的时候,这么些事,四哥你也走不开。”

“是啊。”四皇子叹口气,也不再吃酒了,停了杯道,“过年都不得消停,真盼着父皇赶紧把太子的事儿定下来。”这眼瞅着到年下了,他爹还没下旨呢。一日旨意未下,一日人心不定啊。

五皇子深以为然。

非但四皇子五皇子这种觉着与大位无望的皇子心烦,便是在外人眼中看来十拿九稳的二皇子,他爹一日不下御旨,他这心也一日不得清静呢。尤其诸臣联名,唯南安侯未上折子,二皇子私下还问过承恩公,是不是南安侯对他有什么意见。

承恩公能说什么呢,承恩公道,“殿下不知道,他素来性子执拗,可要说对殿下不敬,那是万万没有的。只是天生这幅脾气,除了兵事,什么都不爱,也什么都不理,待时日久了,殿下就知他这性子了。”

二皇子道,“南安侯在军中多年,熟悉兵事就好,保家卫国,全赖忠勇。”倒也没有说什么,也并没有流露出不满的意思来,和颜悦色的同承恩公说了几句话,承恩公便告退了。二皇子也只是问承恩公一句,承恩公是南安侯的亲爹,自然不会说南安侯不好。二皇子就是觉着,自己平日里对南安侯一向尊重,南安侯这是吃错药,还是说,南安侯更偏向老四?想一想这种可能性不高,老四跟老五都是自己的拥泵,立储之事能到今日,全赖他俩起的头儿。他俩倘有争储之意,根本不会在此时提议立储。

南安侯的事二皇子一时不能解,索性就暂搁下了,倒是钱长史道,“南安侯是武将,于朝中文事素来寡淡,殿下待他一如往常便好。”不必过分去亲近,也不要冷淡。

二皇子点点头。

正式立太子的旨意是第二年二月十九正式发的明旨,不为别个,二月十九这个日子也是钦天监亲自卜出来的一等一的吉日。胡太后在宫里还说呢,“都说文休法师最灵验不过,要不要再请文休法师去瞧一瞧这个日子。”这话说的让许多人好想死,尤其钦天监,决意不叫他儿子接班占星,改叫儿子在家念科举正经考进士光宗耀祖、改换门庭,以后子孙万代都去考科举,再不受这占星的气!他堂堂经朝廷正式任命的钦天监监正,在信誉上竟还比不过一个庙里念经的和尚!钦天监暗搓搓的想,怪道当年辅圣公主死也不叫你做太后哩,辅圣公主就是有眼光。心下很是嘀咕了胡太后一回,深觉这老太太不是常人能理喻的。

旨意是下了,但立太子并不是一道旨意就能够了的的,下了旨,硬件上要修东宫,铸金印,制仪仗,祭□□、祭天地、通知各临国属国前来观礼等林林总总的事前准备,而正式册封的日子,又要钦天监算一吉日,钦天监憋了七七四十九天,憋出一大吉大利的日子,却要到秋后九月初三日,这是最近的吉日了。

穆元帝既已下旨,就不再小气,便圈了这最近的一个吉日,同时让太子每日进宫辅政,另外东宫属官也要开始遴选,穆元帝问二皇子,“你可有熟悉的官员,只管与朕说,将他们安排到东宫,以后你们也好相处。”

二皇子忙道,“儿臣也只是于户部略熟一些,要说属官,还得请父皇帮儿子掌眼,只要忠心勤恳的就成。”

穆元帝点头,“你府里原就配了属官,他们服侍你一场,想来还算忠心,就让他们继续在东宫服侍吧。另则,东宫属官不比寻常,苏相为内阁之首怕是抽不开身,李相冯相两个,一个为太傅一个为少傅,如何?”

这二人皆为朝中重臣,且李相就是掌户部之人,这些年二皇子一直在户部,不可谓不熟悉。冯相则是礼部尚书,今春刚主持完春闱,册东宫之礼也是礼部的差使,接下来二皇子也少不得与礼部打交道。选此二人为太子之师,不可谓不大手笔了。穆元帝又道,“太子府詹事,朕早封了宁祭酒,宁卿此人,才干是有的,当时只作虚衔,如今转为实缺,你未与他相处过,他性子激荡,暂与你做个詹事,容后再看。余下侍读之位,皆自翰林来选吧。”翰林有储相之称,好不好哪个以后就是将来内阁的材料,穆元帝甭看先前在立太子的事情上扭扭捏捏、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以至于二皇子一度觉着自己可能是从大街上捡来的。如今听着他爹给他安排东宫属官,二皇子方重新感到父爱,觉着自己重新变亲生的了。

穆元帝也只是大致与二皇子一说,要紧的职位穆元帝给儿子安排好,剩下的再让内阁拟出名单来斟酌,反正正式册立在九月,倒不必很急。父子俩说一回话,穆元帝带着儿子去东宫走一走,道,“其实先帝在位时命人修缮过东宫,只是朕少时先帝便撒手东去,朕未住过这里。虽一时有人打扫,没人住也有些陈旧气了。”廊柱上的油漆绘彩已是斑驳,少人居住的宫殿透出特有的冷清与寂寥来。东宫在皇城内,面积比二皇子在宫外的府邸还小一些,也是分为内宫外殿,女眷们住的院落居所,太子理事的宫殿房舍,还有一处花园倒是草木繁茂,穆元帝指着园中的一棵松道,“这是朕四岁生辰时,先帝带着朕植下的。先帝还说,待朕大些就让朕搬到东宫来住。”想到自己顶顶好的亲爹,穆元帝眼角一时湿润,再看二皇子便升起许多慈父情怀来,指着这棵松树的一畔空地道,“等阿远大些,你与他在这儿也种一棵树。”二皇子嫡子小名叫一个远字。

有些话不必多,一句就够了。二皇子忽就喉中酸涩,哽咽的应一声,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期待。”

穆元帝拍拍儿子的手,父子俩倒走了大半个东宫,其实穆元帝对东宫的回忆有限,当年他祖母程氏一直想叫靖江王住进来,他爹跟他姑先时倒没什么意见,有了他之后,他爹他姑那是死活没答应,他爹就盼着他长大叫他进来住呢,结果没想到他长大,爹就死了。

这样的绝世好爹,绝世好爹还早早的去了。于是,在绝世好爹的影响下,穆元帝对自己的儿女也有一种绝世好爹的温情。他觉着,他爹当年怎么对他,他就要怎么对他儿子。虽然他儿子现在已经有八个了,穆元帝也不嫌多。

与二皇子说了许多衷肠话,穆元帝道,“朕待老三、老四、老五宽和,待你与你大哥严厉,你没怪过朕吧。”

二皇子连忙道,“儿子晓得父皇是盼着儿子成材呢。”

穆元帝欣慰,“江山不是容易坐的,等你坐了就知道了。你是嫡子,朕对你的期望自来就不与诸皇子同,至于你大哥,他是长兄,朕对他也严苛了一些。”

二皇子心说,父皇你就一直对大哥严苛着吧。嘴里却道,“大哥待弟弟们一向都好。”

“那朕就放心了。”穆元帝道,“这东宫,朕谴工部和内务府去你那里,该怎么修,你与他们商量着,以后你住这里,勿必要合你的心意方好。”

二皇子连忙应下。

夕阳西下,将天边晚云染出一层又一层瑰丽绚烂的色彩,和着春夏的暖风,带着一丝黄昏逐渐沉寂安静的草木香,穆元帝笑,“陪朕用了晚膳你再回府吧。”

二皇子求之不得,册立大典就在今年,二皇子只恨与父皇相处时间不够,正巴不得多多增进与父皇之间的感情呢。胡太后听闻儿子留二孙子在宫里用饭,乐不颠儿的吩咐人送了几个菜过来。碰到这种实在的老娘,穆元帝除了一笑,还是一笑罢了。

穆元帝与二皇子父子感情日渐增进,其实二皇子本身素质不差,在户部当差几年,都做得井井有条,如今虽未举行册封大典,但穆元帝让二皇子每日入宫辅政,二皇子谨慎周全,于户部之事他自是熟悉的,但其他各部部务也有自己的眼光与看法,便偶有稚嫩之处,穆元帝略作点拨,二皇子也都能明白。

穆元帝心下颇是满意,觉着儿子不骄不躁,先时让儿子在户部历练果然是对的。

二皇子府就要准备打包搬家了,其他几位皇子府的皇子妃们凑在一处商量着给太子府贺礼的事,诸人是常在宫里走礼的,东宫的礼倒也好预备,不要逾了穆元帝、胡太后便好。

五皇子私下同媳妇道,“二哥这一搬家,倒是大赚了一笔啊。”

谢莫如自青瓷碟中取了个小孩儿拳头大小的红杏,捏一捏,掰开来,递了一半给五皇子,笑,“太子理当住东宫。不过,我喜欢住宫外,宫外我愿意去哪儿去哪儿,倘要在宫内,不说别个,以后二嫂出门就不若如今这般便宜了。”

五皇子接了红杏,咬一口,糯且甜,道,“何止二嫂不便宜,恐怕二哥也不能随便出宫了呢。”这么一想,五皇子做个结论,道,“果然还是住外头好。”他就是住宫里住烦了的,在宫里,不要说出入不便,就是吃饭也不如在外头呢。自己开府,想吃什么吃什么,在宫里时,只看厨下进什么就得吃什么了。厨下自然不敢委屈皇子们,但哪儿有自己做主吃起来便宜呢。不过,东宫肯定自己有小厨房的,想来二哥还不至于在这上头委屈着。五皇子又重复了一句,“还是外头好!”

谢莫如微微一笑,待二皇子搬进宫里就会发现,非但出入不如在宫外便宜,便是接见大臣亲戚,除了东宫属官,余下臣子,可不是说见就能见的了。

夫妻二人又商量了一回准备给东宫的贺礼,几个皇子府东西不能重复了,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另外更不能薄了。

************

时进五月,四皇子刚把东宫修缮好。

戚国公府着人给五皇子府报喜,谢莫忧于早上产下一子。谢莫如嫁进戚国公府,谢戚两家便是正经姻亲,谢莫如是谢莫忧的长姐,谢莫忧平安生产,戚国公府自然要着人去五皇子府同谢莫如说一声。谢莫如命宫人赏了送帖子来的人,道,“替我跟你们夫人与三奶奶说,洗三儿我怕是不能去了,代我贺她们吧。”谢莫如脾性天生如此,她逆境时不会仰人鼻息,但也不会居于高位便去做圣母,所以,即使成了亲,她于谢莫忧依旧是淡淡的。

再者,谢莫忧嫁的是戚公府三子,凭谢莫如如今的身份,哪怕谢莫忧嫁的是世子,戚公府孙辈的洗三礼,她不去也没什么失礼的。

打发戚国公府的家下人去了。

谢莫忧嫡长子洗三时,谢莫如着人送了份洗三礼。

洗三过后,谢太太过来五皇子府说话,与谢莫如略说了戚国公府洗三礼的事,借此由头,含糊的问谢莫如身子可有动静,这满打满算也成亲两年了,谢莫忧儿子都生了,谢莫如这里还淡定着呢。谢太太自己都替谢莫如着急,谢莫如打发了身边侍女,方道,“我与殿下商量看吧,我一直没有,想来还是给殿下纳几房侧妃,以利后嗣。”

谢太太低声道,“不妨先挑几个懂事的丫头。”当初给谢莫如陪嫁的丫头,有几个是自幼服侍谢莫如的,人老实不说,相貌也是不差的。令丫头生了,抱到谢莫如跟前儿养着,也是一样的。

谢莫如道,“庶长子非同小可,庶长子之母出身若太过低微,不成体统。何况当初太后欲赐宫人时我便说了,要便是堂堂正正的侧室。我有言在先,怎好让丫头去服侍殿下。”

谢莫如一向有自己的主张,谢太太却是忧虑,道,“侧妃入门便有品阶,你可要好生斟酌,何况又是庶长子之母。就怕一时看着好,以后人心渐大,又是不好了。”因是祖孙的私房话,身畔并无宫人,谢太太索性把话说开了,道,“不说别个,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道理,说是俗气,但,世间道理大致是如此的,娘娘可要记清楚才好。”现当下谢太太并不担心,凭谢莫如的本事,哪怕没有亲子也有二十年的舒坦日子,可以后呢?人都有个老。谢莫如属于娘家只有庶出兄弟,而且,哪怕谢芝几个再有本事,谢莫如身在皇家,将来只怕谢家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倘没有自己的子嗣,就怕是前头风光后头艰难呢。

谢太太委婉的问谢莫如要不要寻大夫调理身子什么的,谢莫如摆摆手,五皇子身边并无旁人,夫妻之间也和谐的很,但一直没动静,只能说缘法未到。谢太太走前再三叮嘱谢莫如,“我怕是看不到你日后如何了,可我总想着,我这些子孙中,无一人能及得上你。能者劳智者忧,遇事还是要多想想自己个儿。”

谢莫如道,“祖母放心,我晓得。”

谢莫如寻思了一回,对于姬妾之流,她生于显赫之家,自然不会觉着陌生,她与五皇子成亲以来,五皇子身边并没有别的姬妾,她便也未主动给五皇子张罗。只是倘她一直未有子嗣,总不好让五皇子绝后。谢莫如想了想,还是先与五皇子商量。

就借着谢莫忧家儿子的洗三礼,两人用过饭说起这事儿,谢莫如叹口气,“今天祖母来了,又问起我肚子是否有动静。”

“咦,老夫人很记挂这事啊?这急什么,咱们成亲也没多久,缘法到了自然就有了。”五皇子倒是乐天的很,从他脸上半点儿看不出忧愁来。这也正常,倘五皇子真的忧心子嗣,两人朝夕相处,凭谢莫如的明敏,谢莫如不至于看不出来。

便是贵胄之家,一个男人成亲两年没有子嗣也是令人焦急的事了。何况是皇家,苏妃待她素来极好,也从未问过她子嗣的事,五皇子又这般,谢莫如忍不住拉着五皇子的手道,“我知道你对我好,想着同母妃商量吧,母妃身子又不好,说这事儿岂不叫她操心。你越是对我好,我越是觉着,没个子嗣对不住你。”她轻声一叹,“也有人劝我令丫环服侍你,可我想着,一则我们虽是为了子嗣,可即使是为着子嗣,也得替儿子考虑,既替儿子考虑,如何能让儿子没个说得过去的生母。其实,也不是出身好就样样都好了,只是,依咱们的身份,想择一个出身好且品性好的,怕也能寻得到。二则,我并不是依身份贵贱来看人,只是为了你,我总觉着,不能委屈了你。”

五皇子虽是个乐天,为人半点儿不傻,他生在皇家,见的也多了。豪门之家,为着传宗接代,留子去母的事并不稀罕,能留子去母的,生母是什么地位,可想而知。谢莫如要是为自己私利,自然是留子去母最为有利。谢莫如想安排知书识礼的良家女子,可见真是一心为了他。五皇子不禁道,“你不愿委屈我,难道我就愿委屈你么?”

“有你这句话,我也就不委屈了。”

五皇子终是道,“咱们还年轻呢,这原也不是急得来的事,你也莫急…”说着说着,三皇子脑子就不知转到哪儿去了,笑道,“唉呀,当初给你取名,真不该叫莫如,该叫莫急才对。”

谢莫如笑一下,“你又打趣我。”

“逗你乐一乐。”五皇子正色道,“我总想着,我投胎算是有些准头的,生在皇家,不愁吃喝,尊荣亦有,娶了你,咱们也能说到一处来,这已是老天厚待了。人这一辈子,原也不必事事都圆满。咱们好端端的过日子,再来一人,我去她那里吧,得想着你一个人在这屋里孤寂,要是在你这里,又得想,她也是好人家的闺女,冷着人家,我心里也不落忍。咱安安生生过日子就好,你别多想,咱们现在难道不欢喜么?既欢喜,何必要想那些不欢喜的事,倒不若顺其自然。”

谢莫如一向虑事长远,道,“如今慈恩宫的眼睛都盯在东宫的事情上,待东宫册立,多少人心头大石落下,便是慈恩宫自己想不起来,也得有人去提醒她了。何况,陛下也不会看着你膝下无个儿女。要依我,我怎会把你推给别的女人。只是,与其让别人安排,倒不若咱们做在前,还可挑个合你心意的。”

五皇子沉声道,“慈安宫与父皇那里你不必理会,我堂堂一个大男人,这点主还是能做得的。”

谢莫如眼中流光一闪而过,五皇子觉着是泪光,可谢莫如并没有流泪,那抹流光自她眼尾逝去,仿佛从未存在过。

作者有话要说:PS:昨天错把美人记的章节发到了千金记来,想到不是第一次了,囧~

第124章 年代

两人就侧室子嗣的事都剖白了一番,感情更见融洽。

过了炎热如火的六月,七月入秋,天气依旧闷热,谢莫如的生辰在八月,今年是谢莫如二十岁生辰。五皇子就觉着,得给媳妇好生庆贺一番,把皇子公主连带朋友亲戚的都请了来,府里足热闹了三日。不只是五皇子自己的朋友,还有谢莫如的朋友,剁手狂魔啥的,也都来了。

二皇子那里,因他二哥现下身份不一样了,五皇子还是亲自送的帖子,五皇子笑,“二哥不日就要移宫,待到了宫里,我去宫里给二哥请安倒容易,二哥想出宫来弟弟府里可就繁琐了。趁如今还自在,二哥来兄弟府里吃杯酒。要实在忙不开,礼可得加厚才行。”

二皇子虽然苦恼于谢莫如与承恩公府的关系,不过,谢莫如毕竟只是女眷,五皇子却是他的贴心好弟弟,自己能这么早入主东宫,这个弟弟当是头功。二皇子听五皇子这话也是好笑,什么叫“趁如今还自在”,就是搬东宫不自在,二皇子也是早就盼的望眼欲穿了,也只有五皇子会说这话。二皇子笑,“礼不礼的我不管,你只管备好美酒,我必要去的,咱们兄弟住的虽近,也有些日子没在一处聚了。”又问五皇子可请了大皇子几个,听五皇子道,“先来的二哥这里,大哥就住二哥隔壁,我这就去。”

二皇子见五皇子先来得他府里,心下受用,又道,“派帖子的事,哪里还用你一个皇子亲自跑腿,打发个管事也就罢了。我们还能不去怎地,今年也是五弟妹整寿呢。”

五皇子笑,“是啊,所以我就想着,得给她好生办一办。”

二皇子又打趣五皇子夫妇和睦。

二皇子都亲自降临,余者皇子,哪怕大皇子心下很是嫌五皇子总拍二皇子马屁啥的,原是想称病不去的,崔氏劝他一回,大皇子也就捏着鼻子去了。另外诸公主中,长泰公主与驸马李宣带着文康长公主府的贺礼一并到了,另外永福公主府、宁荣大长公主府,哪怕人不来,礼也到了。

这是皇室人员,另则宗室里无非是靖江郡主、穆七郎两个,亦是亲至。

而亲戚里,则多是谢莫如母族人员。谢家亦是帝都城大户人家,谢府中人自不多言,谢太太还带了一份谢柏着人捎回来的一些西宁州那边儿的物什,是单独给谢莫如的生辰礼。五皇子府的帖子也下到了戚国公府,谢莫忧也就打理齐整的来了,另外在帝都的谢姑太太带着其女余瑶,苏氏带着谢静,皆过来给谢莫如庆贺生辰。

这是谢莫如的娘家人,再者还有谢太太的娘家人朱家,这算是舅老爷府上,朱太太也来了。

还有,平国公夫人王氏携媳平国公世子夫人小王氏亲至。余者,苏不语夫妇、李樵等,就是谢莫如的私交了。

总之,谢莫如的生辰,也算立太子前的一件热闹事了。

最巧的是,四皇子妃的外祖母安夫人,原是去岁说来帝都向穆元帝请安的,因事未能成行,今岁是立太子的年头儿,穆元帝宣安夫人来帝都,安夫人来得早些,正赶上谢莫如过生辰,这位夫人与辅圣公主有旧,安夫人便来凑了个热闹。一见谢莫如先是一愣,道,“王妃娘娘好生眼熟。”想了一想,她脑中灵光一闪,方道,“与辅圣公主的母亲程娘娘实在太像了。那里先帝还在,我受召来帝都朝见,程娘娘过六十大寿,我虽未见过程娘娘年轻时的风采,如今见着王妃娘娘,想来程娘娘年轻时也就是王妃的相貌了。”这位也是历经两朝的老夫人了。

诸人这就明白为啥胡太后总是瞧谢莫如不顺眼了,看来不只是历史原因,倘谢莫如真如安夫人所言容貌肖似程太后,想一想慈恩宫每次见到她的压力吧。这不是婆婆复生么,这么一想,有些促狭的还对胡太后同情了几分。

谢莫如淡然笑,“夫人请坐。世祖皇后算来是我的曾外祖母,有些相像也正常。以往还有人说我长的像辅圣公主呢。”

安夫人摇头,“不,王妃娘娘完全不与辅圣公主像。”

谢莫如又问她路上可好,可觉疲累。安夫人已年过六旬,一头花白头发简单的挽成个髻,髻上插一支剑形金簪,余者衣裳也只图舒适,不见奢华。她肌肤是棕色,脸上皱纹分明,五官带着一种明显异域的特征,眼神明亮,声音亮堂,随意一坐便是身姿笔挺,笑道,“并不累,越往北走天气越发凉爽,要不是南安州事多,我还真想在帝都多住些日子。”

谢莫如笑,“夫人难得来一次帝都,只管多在帝都住些时日,近些年,帝都颇多变化,除了东宫大典将近,筑书楼亦是一件大功绩,夫人若带了本族子弟过来,不妨叫他们去筑书楼看一看,别的不说,开阔眼界是真的。”

安夫人笑,“娘娘说的是,我亦有此意。”

因来人不断,谢莫如与安夫人只是略作寒暄罢了。

谢莫如的生辰宴相当热闹,她既是寿星,每日要与贺寿的人说笑应酬,另则王妃寿宴,排场自不需说,且里外诸多宾客的安排,府中侍女的调度,又是一项大工程。官客有外管事主持,且男人只要有酒吃有戏看,倒比女人省事许多。堂客按理该是一向帮着谢莫打管理内宅的周嬷嬷张嬷嬷安排才好,只是二人年迈,再加上堂客事务繁琐,两位嬷嬷资历足够,谢莫如只怕累着她们,便是在府中选了一位常服侍她念书的侍女,名唤凌霄的主持堂客这边的琐事,倒也井井有条,周全妥帖。

待谢莫如生辰宴结束,张嬷嬷都说,“平日里只觉着凌霄给娘娘念书念的不错,这样的大事,想来她也是头一遭做,却是处处细致,里外周到。娘娘好眼光。”

谢莫如一笑,“凌霄是殿下分府时,母妃着她到府里服侍的,看她平日里行事沉稳,这一试,果然不错。”她身边也有几个不错的丫环,只是皆未主持过这要的大事,交给她们,她们怕也心里没底,倒是凌霄,谢莫如问她时,她沉吟片刻,便接了下来,将各项事务料理的清清爽爽。

主仆两个正说着话,五皇子进来,张嬷嬷就退下了,五皇子随口问,“说什么呢,我一来,嬷嬷就走了。”

“嬷嬷是陪我说几句闲话。”谢莫如道,“说凌霄能干来着。”

“凌霄啊。”五皇子坐在谢莫如身畔,谢莫如递给他一盏梅子制的醒酒汤,五皇子吃了两口,他家醒酒汤不似别家的仿佛直接兑了醋,而是用梅子加了蔗浆煮成,酸甜适口,五皇子索性将一盏吃了,道,“她还有件趣事,你肯定不知道。”

“你就说吧,还叫我问你不成。”

五皇子哈哈一乐,放下玉盏,就说起凌霄的故事来,“宫人三十岁即可出宫,母妃宫里有几个宫人到了年岁,内务府就送上几个新宫人顶替那几个人留下的缺,其中就有凌霄。这年头儿,肯进宫做宫人的,一般都是不识字的,她却是识得字,笔墨也粗通一些,尤其擅煮茶,有一回父皇到母妃宫里去,赞母妃宫里的茶好,母妃说起凌霄的手艺,父皇就想让她到御前服侍茶水,你猜她说什么,她说,‘自古闻忠臣不侍二主,奴婢虽是宫人,既入了淑仁宫,也只愿在淑仁宫服侍’,父皇一乐,就随她了。后来咱们分府,母妃想她是个忠心的,就命她到咱们府里来了。她原也不叫凌霄,是母妃给她改的。”

谢莫如想到一首诗,念道,“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摇。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五皇子道,“难不成,母妃就是因这首诗给她改的名儿?”

“反正这是个能干的丫头,我看她心思端正,做事也周全,还是不错的。”

五皇子点头,“是啊,要是寻常宫人,眼前有了高枝儿,早就飞了,难得她还能在母妃跟前儿一心一意的服侍。”

略说一回凌霄,五皇子同谢莫如道,“你见着安夫人了吧?”

“见着了,极爽俐的一位老夫人,先前就听四嫂说起过呢。”

五皇子道,“听说安夫人年轻时活剥过人皮。”

“你听谁说的,还有这等事?”

“你不知道,据说安夫人一身的硬功夫,年轻时成亲嫁了男人,偏生运道不好,那男人竟是个骗子,家中早有妻室,去南安州游学见着安夫人俊俏就骗安夫人说自己个儿是单身童男子,俩人就在南安州成的亲。后来带安夫人回老家,安夫人才知他有家室。偏生这男人家里的还是只母老虎,好似欺负过安夫人。安夫人一怒之下先把正室揍个半死,把这男人割了舌头,活剥了皮,用这张皮做了一面人皮鼓。”五皇子拍拍自己的小胸脯道,“你不晓得,四哥原有几个姬妾,后来听说安夫人要来帝都,吓得他把姬妾都谴散了。唉哟,真看不出来,四嫂那般绵软的人,有这样可怕的外祖母。怪道人都说南安侯胆略非凡,要是没些胆略的,也不敢娶安夫人的闺女哟。”

谢莫如不以为然,道,“想想安夫人当初如何信赖那男人,千里迢迢的随他回乡,自是打算一辈子好生过日子的。不知被逼到何种境地才恨到活剥了他的皮呢。殿下只看到安夫人的厉害狠辣,没看到安夫人受的苦楚呢。”

五皇子摸摸脸,对谢莫如道,“这也是哦。”硬给媳妇说的脸上辣辣的。

“这也是随口一说,”谢莫如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不死则生。倘不经此劫,焉知能有今日安夫人呢。”

五皇子道,“这么说,安夫人还要感谢她第一个丈夫了?”

谢莫如笑,“自然是要谢的。没有这些人这些事的磨砾,她便是金子也发不了光。”

五皇子觉着,不论啥事,她媳妇都能说出些道道来。而且,这道理肯定是不与常人同的。就是这种独辟蹊径的见解,五皇子专爱与谢莫如聊天。

五皇子道,“安夫人是个有心思的,她这次来,带了好些族中子弟,我看,倒也都是知礼之人。听说,俱是选出的夷族优秀子弟,安夫人是想他们留在帝都学习,待学成再回南安州好造福夷民。”

谢莫如赞道,“安夫人果然眼光长远。”

这一点上,五皇子也挺佩服安夫人,他又道,“你猜是谁给安夫人出的这主意?”

“既叫我猜,肯定是我认识的人。”谢莫如想了想,“这主意既是别人给安夫人出的,想是安夫人信赖的人。我与安夫人共同认识的人…”谢莫如还真想不出来,道,“我还是头一遭见安夫人呢,哪里猜得到。”

“姓朱,叫朱雁,你认不认得?他原在南安州为知州大人的同知,这次父皇宣他回帝都,他这前程可就远大了。”

一说朱雁,谢莫如想起来了,道,“一时倒忘了,朱家是祖母的娘家,朱雁算起来与我是表亲。朱表兄的祖父朱侍郎原是礼部左侍郎,近些年身子骨不大康泰,且年岁也不轻了,就辞了官在家教养子孙。”

五皇子说着又有些可惜,道,“朱大人什么都好,就是一样,可惜了的只是举人出身。”

“他当年也是少年得志,十几岁就中了举人,要往上继续科举,不见得中不了进士。”

五皇子都奇怪了,道,“那为何没参加春闱,朱家官宦人家,这样的子弟,没有不好生培养的理。”

谢莫如就把朱捷自己中举后上报吏部谋闽地平安县县令差使的事儿说了,道,“那等地方,从来都是吏部看谁不顺眼,硬派了去的,多少人有去无回。怕是头一遭见有人自己上赶着去,吏部那些郎中高兴还来不及,没做耽搁就签发了任令,朱表兄这差使都到手了,他家里也没了法子,只得让他去上任。”

“这也算艺高人胆大了。”五皇子笑一回,道,“虽然有点儿怪,但能在这种不太平的县里做出声望,安境抚民,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谢莫如也点头道,“真金不怕火炼。初时朱表兄不去春闱谋了那么个差使,不少人说他脑袋发昏,如今倒多赞他年少有为了。”

五皇子笑,“人多如此么,怕是你我也不能幸免。”

谢莫如一笑,“这倒是。”

这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年代,五皇子又说起去岁春闱的榜眼徐宁娶妻的事儿,道,“他与二哥颇有缘法,散馆后依旧在翰林修书,这次东宫选属官被选入东宫做侍读,这回娶的是宁祭酒家的闺女,也算春风得意了。”

谢莫如并不认识这位徐榜眼,不过她记性极好,念叨了一回徐榜眼的名字,道,“徐宁,记得前科春闱贡士名单中,也见到过一个叫徐宁的贡士,不过,他贡士排名不高,后未看到他在春闱名单…”想了想,谢莫如问,“这是同一个人么?”

五皇子真是服了他媳妇,道,“正想跟你说,可不就是一个人么。刚说起朱大人来,我就想说徐榜眼呢,朱大人秋举后就谋差使做官去了,初时我还以为他是家里困难呢,不想是他自作主张。徐榜眼出身倒是平平,头一年春闱后贡士榜单中排到两百八十三位,他怕落到同进士里去,就没参加殿试,就此落榜,却未回乡,在帝都苦读三年,去岁一举金榜题名。”

谢莫如淡淡,“果然是宁祭酒的眼光。”

五皇子道,“你是不是觉着徐榜眼汲于功名了?其实我觉着也有一点,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同进士与一榜二榜的进士,说是同为进士,实则天壤之别。”

谢莫如一手搭在软榻打磨光润的扶手上道,“汲于功名倒不是什么坏事,倘不汲于功名,怕是根本不会来帝都科举。这位徐榜眼,要我看就是机心颇重。说不得他就是有意去二皇子府的粥棚去寻机会的呢。”

“看你说的,他又不能掐会算,难不成,他就料到二哥粥棚会出事?”

“那他去二皇子粥棚做甚?怎么不去大皇子家的粥棚?怎么不去三皇子家的粥棚,怎么不去四皇子家的粥棚?”

“二哥家粥棚用的是精米呗。”要不是去的人多,前年也不能出了那么档子事儿。

“可别笑死我了,他一个举人,哪怕没钱银也有功名,在帝都难道会饿死?别的干不了,去聘一蒙童的教书先生也足够了的。哪怕真就一门心思念书,殿下也去粥棚亲眼见过那些贫寒人是怎么排队领粥的?既是专心念书连外务都顾不得的人,难不成就有心思排老长的队去领一碗粥吃?别的我不知道,就是寄住在庙里的读书人,哪怕身无分文,只要肯为庙里抄些经文,庙里也会供他一日两餐,虽是素食,亦不至饥迫,且还能叫他省下一些笔墨纸张的花销呢。再退一万步讲,他就是真的饥寒交迫,就是真的去领粥果腹,要换了我,一个大男人,堂堂读书人、举人出身,换成知羞知耻的,就是有精米粥也不能去吃,领一碗糙米粥倒也罢了。毕竟是有心功名的人,领粥还要去挑粥的好歹?要挑着最好的粥去领?他是打叠心思一辈子做领粥而食的勾当了。”谢莫如不屑道,“什么因缘际会,去查一查他当初寄居何处?二皇子府的粥棚可是在城北施粥的,他住哪里?倘他住城北倒也罢了。不过是些愿者上钩的把戏,骗谁呢。”

五皇子嘻嘻一笑,瞅着媳妇的两只眼睛道,“我看看,你这不是眼,是苏不语话本子里的照妖镜吧。”

谢莫如“扑哧”笑了,五皇子抓起果碟中的一只水蜜桃咬了一口道,“愿者已然上钩,如今徐榜眼做了榜眼,二哥马上就是太子了。咱心里清楚就算了,二哥不见得看不出呢,只是徐榜眼毕竟有才,英雄不问出身,这一段渊源,也成逸事啦。”

“这等机心小人,就是文章做的再好,人品手段也是不入流。”对于二皇子看人的水准,谢莫如道,“东宫用人,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