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曹淑妃,似是半世岁月的煎熬。

于戚贤妃,倒是一段宁静的岁月,她想明白了,她的皇子毕竟是二皇子,家族很难给她明面儿上的支持。戚贤妃整个人都平静下来,除了往慈恩宫服侍,就是去凤仪宫看望皇后,余者,除了抄些经文给安泰帝祈福,她竟还亲自绣了一件有平安经的经文的禅衣,命人送到天祈寺去给安泰帝消灾祈福。

要说这些念经的妃嫔,心虔莫过于戚贤妃了。

谢太后都说,“贤妃不愧于这个贤字。”命人拿一套红宝首饰赏了戚贤妃。

曹淑妃是念经的首倡者,最后却叫戚贤妃得了尖儿,心里那叫一个恨啊。苏皇后已是待产的日子,这些天,谢太后命她在凤仪宫休养,不要再去慈恩宫请安。

苏皇后待产中听闻戚贤妃之事,想到这些日子戚贤妃常过来说话,人亦是柔顺,不比曹淑妃是个掐尖儿好强的。且,戚贤妃皇子为二皇子,于兄弟排行上低了曹淑妃所出大皇子一头。苏皇后自己也更喜欢戚贤妃一些,得知此事,苏皇后吩咐近身女官,道,“拿上次得的那对羊脂玉镯,去赏贤妃,与她说,她的心,我是知道的。”

戚贤妃一下子得了宫里两位巨头的赏赐,叫宫里诸人看得那叫一个眼热,气得曹淑妃当天又多给菩萨烧了几柱香,求菩萨保住,皇后一定不能生出嫡子来。

苏皇后生产的日子终于到了。

谢太后提前召苏夫人进宫陪伴苏皇后的生产。

没有想像中的稳婆被人收买,生产时被投毒,或者御医不稳妥之类。苏皇后生产当日,夏青城都被安泰帝派来坐镇。

夏青城的性子,天然不通人情世故的医痴,你前脚收买他,他说不定后脚就当无所谓的事说出去。夏青城不是不能收买,是无人敢收买。

谢太后亲自在凤仪宫等着,苏皇后虽是头一胎,生产亦不算艰难,两个时辰后,苏皇后产下一女。

那一刻,谢太后的眸光一沉。

而曹淑妃脸上的笑几乎掩饰不住,她甚至因欣喜过度的说了一句,“这是陛下第一位嫡出的小公主呢。”那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谢太后淡淡的看了曹淑妃一眼,曹淑妃如同被掐断脖子的鸭子一般,没了声响。谢太后进去看了苏皇后,苏皇后面色惨白,几缕汗湿的发丝粘在脸侧,让她整个人看上去颇是疲惫。刚生产完的妇人,没有一个不疲惫的,但,苏皇后眼中除了泪水外,还有着几乎要将她整个人淹没的悲伤与黯淡。苏夫人那脸色,比刚生产完的苏皇后好不到哪儿去。谢太后望向苏皇后道,“记住,你是皇帝的嫡妻,诸皇子皇女的嫡母,东穆国的正宫皇后,你住的地方,是凤仪宫。”

苏夫人这才回了神,连声安慰女儿,“太后娘娘说的是啊,娘娘,您可得保重才不负太后娘娘对您的关怀呀。”

苏皇后眼泪早就滚了下来,哽咽道,“都是我不争气。”

谢太后将手一摆,“你这话不当在我跟前说。”

苏皇后这才想起,谢太后一生未曾生育,无亲生骨肉,不要说皇子,公主都没一个的。

苏皇后极是歉疚,谢太后已是起身,道,“好生保养。”就出去了。

谢太后直接去了宣文殿。

安泰帝显然已得了消息,他有些失望,但也没有过于失望。

妇人生产,没人能百分百把握生下儿子。

安泰帝为了撑到皇后生产,八个月来已消瘦的脱了型,谢太后见到安泰帝这番模样很有些不好过。安泰帝自己倒是没什么,他道,“母后莫如此,儿臣生来有福,自小被母后抚于膝下,悉心教养。之后,儿臣被立储位,得父皇传承江山,这些年,亦是江山平顺,百姓安康。儿臣想一想,这一世,除了寿数稍短,也无可憾之事了。”

谢太后摸摸安泰帝的脸,道,“你自小就像先帝,长得像,性子也像。”

安泰帝笑笑,人之将死,心情空灵,安泰帝问,“皇后可好?”

“皇后无事。”

安泰帝点点头,便放心了,道,“朕召内阁与诸皇子过来。”

谢太后没说什么。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别离,至亲至爱,一次又一次的得到又失去。

但,她在。

她还在。

内阁与皇子们来得都很快,安泰帝道,“皇后为朕生下小公主。”

其实,不论皇子公主,皇家有生命诞生,都是喜事。要是往常,诸人必要恭喜安泰帝一声的,但今日,这声恭喜委实说不出口。

安泰帝道,“母后,您看,立储之事…”

谢太后沉声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谢太后此话一出,内阁诸人均是心下一跳。

安泰帝再问内阁,内阁以韦相为首,韦相是安泰帝的先生,曾教导安泰帝的功课,今自己胡子头发都白了的年纪,还好端端的活着,安泰帝却因病到不得不立储之际。想到自己这位学生,勤政、宽厚一如先帝,于国事上亦颇具作为,却是如此的天不假年。韦相眼泪先下来了,哽咽道,“臣等悉听陛下吩咐。”这就是对谢太后的话没有异议了。

安泰帝召大皇子穆煊到跟前,吩咐韦相拟诏,两道诏书,第一道是立大皇子煊为储君的诏书,第二道是他大行之后由太子继位的诏书,这道诏书很长,因为,穆煊年少,安泰帝道,“新君年少,大婚之前,由内阁与朕之嫡母文烈太后一并辅政。”

然后,还有第三道诏书,给儿子赐婚,靖南公柳扶风嫡长孙女柳氏。

室内一片哽咽垂泪之声。

韦相也是流着泪拟的圣旨,给安泰帝看过后,方用印,从此,诏书生效。

安泰帝身子不能久拖,根本也不必钦天监看吉日了,第二日就为穆煊举行了皇太子的册封礼,第三天,安泰帝就不行了。

安泰帝吩咐称煊,“好生跟着韦相和你皇祖母学着理政,替朕好生服侍太后皇后和你的母亲。”

穆煊年纪尚小,父亲将逝,如何能不伤心,已是哭了出来。

之后,安泰帝对韦相道,“朕少时,便是先生教导朕功课,如今,朕将阿煊托付给先生了。”

韦相哭的,话都说不出来,只会连连点头。

打发他们下去,安泰帝道,“都去吧,朕与母后说说话。”

“阿煊年少,来不及细辩资质,他的母亲曹淑妃,儿臣虽喜欢,也知她娇俏有余,沉稳不足,偏又是个好胜之心。”安泰帝叹道,“母后多提点她吧。”

“好。”

“母后,儿臣的陵寝,就要父皇陵寝一畔,待咱们以后,还在一起。”

“好。”

“母后,倘有来世,让儿臣做你的骨肉吧。”

“好。”

安泰十一年春,安泰帝崩于宣文殿。

作者有话要说:PS:很多人不喜欢安泰帝,觉着他在对待女主的态度上,不能与老五相比。这里,石头想说,除了身份上的不同,老五与莫如是夫妻,安泰帝与莫如是母子。还有,阅历经历年纪上的差别。说真的,石头觉着安泰帝很不错啦。大家晚安~~~~~~~~~

第386章 太皇太后之一

第386章

安泰帝的葬礼一如他的父亲和他的祖父,因安泰帝的皇陵早就开建,现下已建的差不离了。该哭陵的进宫哭陵,该拱卫九门的拱卫九门,尽管新君穆煊年纪尚小,但,外有内阁,内有谢太后,一切井然有序。只是,苏皇后尚在月子里,不能亲去灵前,妃嫔们便以穆煊生母曹淑妃为首了。

曹淑妃甭看平日里做事小鼻子小眼的,安泰帝一去,她伤心也是真伤心,据说在灵前哭晕过去好几回。曹淑妃现下除了哭灵,每天一早一晚的还要去慈恩宫晨昏定醒,以前她对谢太后那是意见大的了不得,总觉着谢太后偏心这个偏心那个的,她自认比世人都强,偏生不是谢太后眼前第一人,为此,曹淑妃深觉谢太后太难讨好,为这个,她心下是满腹委屈。

但,自从知道谢太后在御前说过,有嫡立嫡,无嫡之长,这句话后,曹淑妃对谢太后的看法完全转变了,她见了自己亲娘都改了口,道,“以往,是我误会太后娘娘了。她老人家,最懂礼法不过,亏得有她老人家,阿煊这位子,当下就定下来了。”

这事儿,曹淑妃特承谢太后的情,以往,她总是觉着谢太后更偏爱二皇子穆熠,不想,苏皇后生了公主后,谢太后直接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由此,大事终定。

曹夫人说起这事来,也得说谢太后的好。

曹夫人叹道,“想想先时的事,也不怪太后娘娘。毕竟皇后有妊呢。”

“是啊,可谁料得到皇后只生下公主呢。”曹淑妃说起此事,颇有些兴灾乐祸。

曹夫人提醒女儿道,“娘娘以后就圣母皇太后了,苏皇后那里,彼此客气些也就是了。娘娘毕竟是陛下生母,苏皇后不是不识趣的人。倒是太后娘娘那里,太后娘娘这般深明大义,虽说规矩大些,如今可是知道了吧,规矩大有规矩大的好处。太后娘正因属守规矩礼法,在先帝未有嫡子之时,力推陛下继位的。”

曹淑妃皆应了。

谢太后给曹氏母女感激了一回,难得是,曹淑妃大概觉着,自己都是皇帝他妈了,也拿出了些皇帝亲妈的气度,尽管苏皇后没能去哭灵,曹淑妃也哭得有模有样,极尽哀思。她虽未得专宠,但,安泰帝对她也一直不错,安泰帝登基便将她封了淑妃,苏皇后之下的第一人了。

安泰帝病故,曹淑妃忆及先时恩爱岁月,更是哭的泪人一般。

安泰帝的丧礼让整个宫廷都陷入了一种悲伤的沉默,长泰大长公主时常去慈恩宫陪谢太后说说话什么的,谢太后便没什么,与长泰大长公主道,“你是个细心人,若得闲,多去看看皇后吧,她正坐月子,遇此国丧,不能亲临先帝灵前致哀,伤心是难免的。”

长泰大长公主道,“娘娘总是这般,人人都惦记到的。”

谢莫如道,“皇后年轻,故而看不开。我是看开了的,人都有一死,不论先帝,还是仁宗皇帝,活着时用心活了,今大行而去,地下皆有面目对列祖列祖。日后史书提起,想也多是好话。”

长泰大长公主便去看望苏皇后,苏皇后的心情再好不了的,好容易有了身孕,心心念念的盼着是个皇子,结果,生下来是个公主。刚生下公主,安泰帝便去了。这些天,苏皇后的眼泪就没干过。

谢莫如一直对苏皇后不错,但也没兴趣成天去劝一个想不开的人,自己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把眼睛哭坏,虽可惜,也是自己哭的。

不得不说,谢皇后就是这般有些冷酷的性格。

长泰大长公主是个细心人,也有耐心,总算把苏皇后劝住了。还有苏夫人,也是极关心自己女儿的,苏皇后自己也有个公主要抚育,有诸人劝着,心情慢慢儿的也就好些了。戚贤妃也没少去看望苏皇后,戚贤妃就说了,“娘娘不为自己,也得为公主想一想。”

皇帝的丧礼盛大漫长,苏皇后出了月子之后,安泰帝的丧礼还没完呢,苏皇后抱着小公主到安泰帝灵前致哀,苏皇后抱着小公主给安泰帝灵前行过礼就叫乳母嬷嬷抱着小公主回宫去了。苏皇后做月子时,妃嫔们便已曹淑妃为首,今苏皇后一去,曹淑妃识趣的让出首位,苏皇后居首,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先帝嫡妻。偏生,曹淑妃心下便不痛快起来,当天下午就说身上不好,未至先帝灵前。

穆煊是亲儿子,自小跟着亲娘长大的,闻信立刻让夏青城过去给亲娘看病,夏青城的性子,在宫里也不是什么秘密,他对医术极为痴迷,人情世故上就差些,性子耿直,夏青城一把脉,直接说,“娘娘没病。”

曹淑妃这当着儿子的面儿,而且,她从先帝灵前退下来,就是说自己身上不舒坦的。夏青城说她没病,她偏生捂着胸口说心痛,穆煊一急,便召来太医院周院使,周院使在太医院当了一辈子的差,直接开了太平方。曹淑妃捂着心口道,“还是周院使,正经太医院的院使。”

夏青城有些气闷,想说什么,穆煊已令他下去了。

周院使这些年虽有些嫉妒夏青城的医术,但,俩人也认识不少年了,夏青城对医术痴迷,但对医术从不保密,常与人探讨,周院使也受益颇学,私下提醒夏青城几句,“贵人们要吃药,开剂无害的方子就是。”

夏青城说是不通人情世故,但,能在医术有他这般造诣之人,又岂会是傻的。夏青城叹道,“今已不是仁宗皇帝与先帝时了,我该离去了。”遂向谢太后请辞。

谢太后道,“你自来有远志,这次也是先帝病重,方召你回朝的。今既想再次远行,我也不拦你。宫里的医书,你还有想看的,可以一并带着,以后还回来就是。”

夏青城谢过谢太后,就离开了帝都。

待诸藩王来朝,又是一场热闹,一场伤心。

楚王没能亲来,据说已是病得起不得身了,让嫡次子代他送来了表章。晋王等也颇是感慨,觉着安泰帝年纪轻轻的就这么去了,颇是可惜。如秦王周王等,安泰帝的兄长们,都是哭的伤心,这个弟弟与他们都是自小就一道在王府长大的,虽然后来因储位之事,私下有些个较劲儿,可安泰帝去得这般早,几个兄长都十分伤心。端宁长公主也带着儿女们回来了,除了哭灵,还要去劝解嫡母。

倒是曹淑妃这一病,竟再未至先帝灵前。

谢太后也没说什么,只是交待苏皇后,“你是先帝发妻,妃嫔们的事,你多经心。”

待送先帝安陵之时,曹淑妃倒想一道去,偏生出门时摔了一跤,这是想去也去不了的了。苏皇后道,“淑妃有这份孝心便好。”

待先帝灵柩入了帝陵,诸藩王各回了藩地,穆煊就开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不过,他还未曾大婚,现在只是听政罢了。国之大事,决于谢太后与内阁。

今第一件大事就是给先帝议谥号,安泰帝继位期间,国泰民安,太平盛世,最后议了一个康字。给安泰帝议好谥号,就是给皇室宗室的职位升迁之事了。

首先,谢太后尊为太皇太后。苏皇后,尊为太后。然后,曹淑妃因是皇帝生母,尊贵太妃,戚贤妃尊为太妃,后面的依次加了个太字。再者,如文康大长公主,早就是封无可封了,还有仁宗皇帝姐妹辈的永福大长公主、长泰大长公主、寿阳、寿婉、寿宜三位大长公主,如今封号是没的封了,便各人一份厚赐。另如端宁长公主,今升大长公主。如新君的弟弟们,由皇子,成了皇弟,现未分封,均以亲王待遇。还有就是新君的三个妹妹,也要由公主例升长公主例。

这是内阁所议。

韦相带着内阁成员向谢太后回禀,谢太后静静听了,问穆煊,“皇帝以为呢?”

穆煊有些犹豫的看了自己的祖母一眼,谢太后道,“皇帝有话,只管说。”

穆煊道,“皇祖母,母妃,毕竟是朕的生母。”

谢太后看向穆煊,穆煊想到前几天母亲对自己的哭诉,“我身为皇帝生母,难道以后就与妃嫔平起平坐么?”

穆煊是个孝顺的孩子,他道,“皇祖母,我记得,皇帝嫡母,按例为母后皇太后,皇帝生母,则为圣母皇太后,不知,我之生母,可否依此例?”

谢太后看向韦相,道,“韦相是由掌院学士入阁,后迁升礼部尚书,继而升任首辅。这上头的事,你与皇帝说一说吧。”

韦相禀道,“陛下,这后宫封赏,向来是有例按例,无例按制。于我朝来说,嫡母升迁有制可依,于生母,并无明确的法例。此事,我等所依为太宗皇帝生母胡贵妃之死,当初,太宗皇帝登基,其生母胡氏,便是被封贵太妃。”

穆煊道,“我听说,后来太宗皇帝也封了贵太妃为太后的。”

韦相有些牙疼,道,“那陛下可以,其后胡氏过逝,她的丧礼是以贵太妃之礼举行的。”

“那是因世祖皇帝有遗旨,不允胡氏为后。今皇祖母可并未有不允我母妃为太后之意,对吧,皇祖母?”说着,穆煊有些祈求的看向谢太后。

他的眼睛里有明显的祈求与不安,他知道,这样问,是置谢太后于一个难以抉择的境地,但他依然这样做了。谢太后只是对韦相道,“皇帝有仁孝之心,这并非坏事。就依皇帝的,议曹氏为圣母皇太后吧。原苏家为二等承恩公爵,今皇后为太后,苏家当升一等承恩公爵。至于曹家,曹氏毕竟是生母而非嫡母,今她虽因皇帝而封圣母皇太后,但嫡庶有别,份例上较皇后例高一等,较太后例低一等。曹氏既为太后,曹家当赐承恩公爵,便议为二等承恩公吧。”

谢太后这样说,穆煊与内阁都没意见。

就是苏皇后听闻此意,亦道,“母后再公道不过的。”她虽不想看曹氏上位,但曹氏毕竟是穆煊生母,她到底没有自己的骨肉,能怎么办呢。今议曹氏虽为圣母皇太后,但份例仍次她一等,苏皇后便是嘴上不好明说,心里也是格外痛快的。

穆煊也觉着,自己能对母亲交待了。不想,曹氏哭的更为伤感了,掩面泣道,“我身为皇帝生母,便是做了太后,亦是次人一等,差人一头的。皇帝以为我是为了自己吗?我这把年纪,还能再活几年?我不如人,丢的是皇帝的脸。”

曹氏哭诉半日,奈何圣旨明发,再改不得。穆煊只得应承母亲,为母亲新建寿安宫,定不叫母亲受一丝半点儿的委屈。

曹氏此方好了,道,“皇帝要真孝顺我,我自从进宫,你外祖母倒是能常进宫来,只是,这么些年了,再未能再你外祖父一面的。你外祖母也是封疆大吏,一地大员,便是为了我们父女团聚,能不能将你外祖父调进帝都来,也让我尽些孝心。”

穆煊道,“这也得朝中有合适的缺,今各部大员都是满的,便是调外祖父来朝,没有合适的职司,也不大好。”

曹氏道,“皇帝能将此事记在心上,我便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穆煊应承下此事,曹氏立刻破啼为笑,命侍女端来好汤,让儿子喝,穆煊道,“要是不应承母后的事,还喝不上母后这汤呢。”

“尽说刁话。”曹氏叹道,“我不是非要争这一口气,只是,我毕竟是你的生母,太皇太后那里自然没的说,就是皇帝,你也得敬着太皇太后。敬太皇太后,我是服的,可再叫我敬别人,以往可以,你是皇子,凡事有先帝呢。今你父皇去了,你还未大婚亲政,咱们母子,但凡退让半步,怕就要有人觉着咱们软弱可欺哪。”

穆煊安慰母亲道,“母后放心吧,不会有这样的事的。我看,皇祖母事事都偏着我的。”

曹氏叹道,“你自己也得留意。太皇太后与苏家,那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不然怎么硬要将她这圣母皇太后的例议的要低苏氏这母后皇太后一头呢。

穆煊却是不知这些旧事的,便同母亲打听一二,曹氏将自己知道的都与儿子说了。

其实,非但曹氏惦记着她娘家人,内阁也没忘了,曹家既封承恩宫,曹承恩公一等公爵,再在江南为江浙总督,便不大妥当了。

内阁议的是,先召曹承恩公回朝,穆煊道,“眼下朝中没有合适的缺吧?”

韦相道,“暂为正二品散穆大臣,亦是议事重臣。”

穆煊是刚登基,他对朝政委实不大了解,见也是正二品衔,也便应了。由此,曹承恩公为正二品实权总督,被召回帝都任下正二品散秩大臣的虚衔。待曹夫人心急火燎的进宫来,这事儿已是定了的。曹太后不由又同儿子抱怨了一回,穆煊道,“让外祖父先回来也好,母后不是想外祖父了吗?官位的事急什么,有缺自然能补上。”

曹太后道,“这是内阁拿你当不懂事的孩子糊弄你呢,怎么太皇太后也没提醒你一声。”

穆煊道,“我看皇祖母也不反对此事。”

曹太后叹道,“太皇太后自是不能反对的,接掌江浙总督的就是太皇太后的族人谢远。”先时对谢太皇太后的那点儿感激之心不禁又生出了嫌隙。

穆煊也不是事事都听他娘的,道,“谢家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也是信得过的。还不是母后非要外祖母来朝的。”

“你个傻孩子,我纵是希望你外祖父来朝,也是希望你外祖父离咱们近些,别叫我把咱们母子哄骗了去。今把你外祖父架空给个吃俸虚职,倒是叫太皇太后的族人得了实惠,你想一想,是你外祖父离你近,还是太皇太后与你近。”

穆煊道,“自然是皇祖母更近了,父皇临终前都说让我有不懂的只管请教皇祖母呢。”外祖父什么的,他见都没见过。

曹太后顿时气得头疼,道,“你父皇,可不是你皇祖母亲生的骨肉,我却是你外祖父亲生的女儿,你说说,这血缘上,谁远谁近?是我待你好,还是苏太后待你好?”

穆煊觉着他娘有些胡搅蛮缠,曹太后气道,“你怎么就不晓得,就是先前,太皇太后也是更喜欢戚贤妃所出的穆熠,而不是你。”

“母后怎么能这般说皇祖母!”穆煊也不大痛快了,道,“父皇叫我听皇祖母的,就是信皇祖母。不然,父皇怎么没叫我听外祖父的!”

曹太后给儿子噎个半死。

穆煊有些生气的回了宣文殿,曹太后气的心口疼,这次是真疼,不是装的,曹太后一病倒,穆煊与母亲平日里关系很不错,他又是个孝顺人,便又去看母亲,曹太后眼圈儿红红地道,“你哪里知道我的心,我为你,心都操碎了的。”

母子俩便又合好了。

穆煊到底更心疼自己的生母,亲自去与太皇太后商量给两位太后建宫殿的事,穆煊的意思,要建两座宫殿,奉养两位太后。

苏太后连忙道,“慈恩宫西面儿的朝霞宫,我看着是极好的,那里离太皇太后这里也近,我想着,我带着公主住朝霞宫就挺好。”

穆煊道,“我原意是想给两位母后新建宫殿的。且朝霞宫时久没人住,如何能让母后住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