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真是问对人了,在下在条街做了六七年买卖,跟附近铺面的掌柜都很熟。如果单论书画,墨香斋,拾山楼,都藏有名品,要论哪家买卖做得最好,没一家能跟顺安阁相比。”

  德荣道:“可我们听说顺安阁卖的书画大都出自自家画师之手,我家公子担心买不到珍品。”

  “客官说得不假,顺安阁的确雇有画师。”许掌柜道,“哎,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其实顺安阁最早只是个寻常笔墨铺子,六年前朝廷不是修筑洗襟台么,陵川崇文之风渐兴,普通百姓人家,但凡家中有几个余钱,无一不想买墨宝的。顺安阁那郑掌柜脑子灵光,想着百姓们买书画多是为了附庸风雅,并不舍得花大价钱,当即雇了几个擅画的书生在他的铺面上写字卖画,又定期在铺子里操办诗会,召集文人雅士赋诗唱和,就这么,顺安阁的名声就打了出去,且他家卖出去的书画价钱不贵,但是盖了顺安阁的戳,受人认可,一时间人人都爱到顺安阁买画。

  “客官担心在顺安阁买不到珍品,叫在下说,倒不必有这个顾虑。这几年顺安阁名声不减,许多名家雅士都愿意将自己的画送到那里寄卖,阁中更有一月一度的诗画会,掌柜的但凡得了珍品,都会在诗画会上将珍品拿出供人鉴赏出售。客官知道的,陵川四面环山,近几十年山匪虽多,回溯百年前的前朝,也是隐士名家最向往的归隐之所,出过许多书画大师,也有许多珍品流落民间,客官想买好画,不如去顺安阁问一问,讨个月底诗画会的座次,到时想必不会失望。”

  许掌柜介绍得详尽,德荣听他说完,回头跟谢容与请示,见谢容与点了点头,于是道:“原来如此,多谢掌柜的,我们这就去顺安阁看看。”

  许掌柜忙说客气,将他们送到铺子外。

  谢容与要务缠身,今日舍得出门,自然不是为了给朝天买刀,买刀只是顺便,目的就是为了打听这个顺安阁。

  卖登台名额的人是曲不惟,谢容与知道,奈何他手里没有实证,无法直接彻查这位军候,何况此案关乎洗襟台重建,如果现在就挑破,反倒掣肘重重。

  谢容与后来反应过来,依照岑雪明的缜密性情,竹固山上没理由余下葛翁一个活口,恐怕是洗襟台坍塌后,岑雪明担心曲不惟会让自己背黑锅,故意留的后路,这也解释了孙谊年为何会知道曲不惟——岑雪明故意告诉他的。

  岑雪明既然煞费苦心地为自己留了证人,那么他必然会留下更多证据。

  谢容与于是辗转追查,发现岑雪明在失踪之前,曾到过顺安阁数次,这才起意来了留章街。

  顺安阁经几年经营,眼下已经是一间门庭开阔的楼院,楼中竹屏典雅,方灯长案,不像商铺,反倒像专供品茗鉴画的雅阁,郑掌柜正在收拾画轴,一见谢容与几人,连忙迎上来,“贵客里边请,贵客是看画还是有画寄卖?”

  德荣道:“我家公子想要挑几幅珍品。”

  “不知是什么样的珍品?”郑掌柜问道,“山水写意,人物工笔,闲情逸趣,亦或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德荣道,“是这样,我家公子是中州人士,到陵川来拜祭故友,这位故友生前喜好收藏字画,听说曾数次光顾顺安阁,我家公子不拘着买什么样的画,只要是故友喜欢的即可。”

  郑掌柜只道是眼前几人非富即贵,想来结交的必定是大人物,不过他在这卖了数年书画,见过的高官贵胄可谓不少,于是道,“敢问阁下的故友是姓甚名谁,阁下如果方便告知,在下可以查一查往年的账簿。”

  谢容与道:“他姓岑,叫作岑雪明。”

  郑掌柜愕然道:“原来是致仕的通判大人,大人竟过世了?”

  洗襟台坍塌以后,陵川太乱了,外间不知岑雪明失踪,朝廷亦不会对外说,所以常人只道他是卸任了。

  郑掌柜想了想,唤来一名伙计,吩咐他去取昭化十三年的账簿,随后把谢容与几人引至一旁的雅阁,为他们斟上茶。不一会儿,伙计就把账簿取来了,郑掌柜翻了翻,“客官说得不假,岑大人致仕前,的确到敝阁来买过几幅画。”

  青唯问:“他什么时候来的?还记得是什么画吗?”

  “是年九月。至于是什么样的画,在下实在是记不清了。他买的画都不贵,画师也名不见经传,叫‘漱石’。”郑掌柜指着账簿上的“漱石”二字给青唯与谢容与看,“这位画师应该只是拿过几幅画到顺安阁寄卖,否则在下不会对他没印象。阁下如果想知道通判大人生前买哪些画,不如到他的故居去看看,那里说不定还收着漱石画师的画作。”

  青唯问:“掌柜的能否把岑大人的买画记录抄一份给我们?”

  “这个自然。”郑掌柜说着,吩咐伙计过来抄录,抄完相送谢容与几人去楼阁外,一边说道,“待阁下确定通判大人喜欢什么样的画作,尽可以与敝阁说,敝阁雇有不少画师,擅长多种画风,必能画出岑大人生前所好。哦,是了,”郑掌柜说着一顿,给身旁伙计使了一个眼色,不待片刻,伙计便取来了一份请柬,“敝阁这个月末有诗画会,到时会展出不少奇画名画,阁下若有兴趣,尽管来看。”

  德荣将请柬收了,“多谢掌柜的。”

  甭管顺安阁布置得如何风雅,说到底还是做钱财生意,诗画会说白了就是放出珍品价高者得,郑掌柜毕竟是买卖人,见了谢容与这样的出尘风华,只当是遇到了金主,生怕他不来诗画会,殷切地将他送出楼外,热忱道:“几位既是从中州远道而来,不如去尝一尝陵川特色,锦东里那一带的食馆名头是响,多少有点唬人,味道其实一般,在下知道一家,去留章街不远,叫‘月上食’,顺着前面街口出去,穿两个巷子就到。这家的菜肴样样好,尤其是芋子烧,做得尤其正宗。”

  青唯一愣:“芋子烧?”

  “正是呢,这道菜其实源于陵川山匪。早年陵川穷,山匪没肉吃,便把芋头拿烈火一烤,洒上盐,权当鱼肉吃,火候由难把控,能做正宗的不多,‘月上食’这家做得最好,再佐上一壶烧刀子,人间美味。”

  一方一俗,匪多了不是好事,但久而久之,也成了新俗。

  青唯记得当年在辰阳,岳鱼七也常烤了芋子来吃,配的就是烧刀子。他说他小时候没吃的,在陵川山间扒树皮,后来被岳翀捡回去,塞给他一个烈火烤出来的芋子,他觉得天人吃的珍馐也不外如是了。

  青唯很想去月上食,再尝一尝芋子烧的滋味,但她知道谢容与办事一刻不拖,他今日既是为了查岑雪明而来,得了岑雪明的买画记录,眼下自该赶去衙门。

  外间暮色缭绕,白日的热浪被这暮色浇退,四下起了风,有些凉。

  德荣套了马车过来,到了近前,从车室里取了两身遮风的斗篷,递给谢容与,问,“公子,眼下去衙门么?”

  谢容与接过斗篷,看青唯一眼,正要开口,忽见青唯眉心微微一蹙。

  她似觉察到什么,蓦地回头看去。

  正值掌灯时分,长街中的铺面上灯的上灯,招呼客人的招呼客人,往来行人不算多,一眼就能望到头,什么异样都没有。

  可是她适才明明觉察到不对劲。

  似乎那一瞬之间,有什么人正盯着她。

  谢容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也是什么都没瞧见,但他知道小野的感官一向灵敏,吩咐道:“朝天,你过去看看。”

  朝天应了一声,提着新刀就要长街的另一头去,青唯拦住他,“算了,你的伤刚好,可能是我瞧错了。”

  她感官敏锐,目力也好,只要被她觉察,几乎没有人能逃脱她的视野,她反应都这么快了,可街巷中一点异样都没有,可能是风起时的错觉吧。

  青唯说着就要上马车,“去衙门吧。”

  谢容与却拉住她,她身上青裳单薄,他将手里的斗篷兜开,罩在她的肩头,温声问:“去衙门么?”

  青唯问:“不去么?”

  谢容与帮她系斗篷的系带,“小野姑娘不是想去月上食吃芋子烧么?”

  青唯一愣:“你怎么知道?”

  谢容与淡淡笑了笑,却反问:“是啊,我是怎么知道的。”

  温小野有时候实在好猜。

  芋子烧是要佐烧刀子的。

  去年她刚嫁给他,身上永远揣着一囊烧刀子。她那时与人疏离,一心只想找岳鱼七,她自己又不嗜酒,这一囊烧刀子是孝敬谁的,不用想都知道。

  青唯有点恼,她都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了,他不提也就罢了,他这么一提,她就更想去了。

  她小心翼翼地问:“可以吗?”

  谢容与看她一眼,“你说呢?”

  但凡她有要求,他什么时候不答应了。

  月上食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谢容与朝她伸出手,“乘马车过去,还是一起走着去?”

  夜色正好,华灯初上,风是大了点,但是穿着斗篷呢,一点不冷。

  青唯将刚买的重剑往朝天手里一塞,几步追去谢容与身边,“走着去!”

  -

  几人的身影渐行渐远,适才长街一间铺子后绕出来一人。

  这人也罩着斗篷,身形修长挺拔,手里还拿着一支竹笛,兜帽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棱角分明的下颌。

  他盯着远处青唯的背影,只见她跟在谢容与身边,雀跃无比,夜风拂开她的斗篷,露出两人相牵的手,长街里的人再忍不住,非常嫌弃地“啧”了一声。

第132章

  翌日。

  眼前的宅子看上去毫不起眼,像是哪户农耕人家的瓦舍,宋长吏摸出铜匙,将宅门推开,“岑通判收藏的书画不多,下官几年前整理过一回,余后只是定期派人打理,以防蚁虫啃噬。”

  这间宅舍不是别人的,正是岑雪明的故居。

  却说岑雪明虽奸猾,做官的几年,名声倒是不错,他发妻早逝,不曾续弦,失踪前一直独居于此。

  谢容与让祁铭带着玄鹰卫进去整理书画,问宋长吏,“当年岑通判失踪,怎么是你帮忙收拾故居?”

  失踪案是挂在东安府衙的,宋长吏是陵川州衙的官,照理这案子归不到他头上。

  宋长吏陪笑道:“那会儿陵川不是乱么,魏升被斩,许多官员被连带问责,还有不少卸任的,州衙的案子,府衙的案子,全都混在一起一锅乱炖,下官当时一个跑腿的知事,办的就是常人不管的杂差。”他将谢容与和青唯往宅子里引,又叹一声,“照说通判大人失踪,这案子不小,合该细查,但一来,衙门匀不出这么多人手,二来,谁能料他是失踪呢?只当是与魏升有染,连夜卷铺盖卷跑路了。后来齐大人到任,倒是派人找过一阵,没下文,也就不了了之了。”

  谢容与“嗯”一声。

  其实几日前,这宅子卫玦已搜过一回,没找到有用的线索。不过卫玦的习惯非常好,但凡他搜过的地方,物件一点不乱,还会分门别类地规整,罗列出一张清单。是以祁铭今日带人来搜画,丝毫不费工夫,很快整理好画轴。

  画轴一共六个,谢容与在厅中一一展开,当中除了两幅无名氏的画,余下四副果真漱石所作。

  岑雪明失踪前,曾到顺安阁买漱石的画作,谢容与还当这画有何稀奇之处,眼下看来,除了浓淡相宜,晕染得当,技法不过平平,谢容与道:“把另外两幅无名氏的画拿给我看。”

  无名氏的画是仿画,照着前朝名作依葫芦画瓢。

  谢容与不由蹙眉,照这么看,岑雪明并不是爱画人,否则他不可能只收藏两幅仿画,可他既不爱画,为何在失踪前,买下四副漱石的画作呢?

  还是说,症结不在画上,而在漱石这个画师?

  谢容与问宋长吏:“张二公子今日可在衙门?”

  宋长吏忙道:“在的,张大人与章大人近日都在衙门,正协同齐大人处理上溪县善后事宜。”

  谢容与颔首,让祁铭把画收起来,一面往外走,一面吩咐,“给张远岫递帖子,请他午过到庄子上见本王。”

  -

  章庭和张远岫数日前就到东安了,他们毕竟是办事大员,都住在官邸,兼之途中又去了趟上溪,还未曾拜会过谢容与。

  帖子是早上发出去的,张远岫不到正午就回了帖,称是午后会准时到。

  青唯在上溪与谢容与重逢,就把自己当初是如何逃离左骁卫追捕,又是如何离开京师告诉了他。谢容与自然知道是张远岫救的青唯,以至于青唯后来能平安离开京师,也多亏张二公子筹谋。年初张远岫到中州办案,还曾与青唯见过一面,青唯能到陵川,也多得他帮忙。可惜彼时青唯辞别匆匆,待张远岫隔日寻去驿舍,早已人去楼空。

  今日张远岫要来,青唯称是愿当面谢过张二公子的相助之恩,谢容与自然应下。

  午时刚过,祁铭就来通禀:“虞侯,张大人到了。”

  书斋外夏光正好,张远岫穿着一身青衫,眉眼清雅如温玉,正被玄鹰卫引了过来,到了近前,他先跟谢容与见礼:“昭王殿下。”

  随后目光移向一旁穿着青裳的女子,似乎有些意外:“温姑娘?”

  青唯道:“年初在中州,我走得太急了,没来得及与张二公子道谢,张二公子勿怪。”

  张远岫淡淡含笑:“举手之劳罢了,温姑娘何必放在心上。”

  随后与谢容与道,“听说殿下传下官过来,是有画要鉴?”

  谢容与颔首,把张远岫引入书斋,将上午搜到的画作展开,“这些画是本王从一名故人的旧舍里寻来的。此人眼下失踪了,本王想寻他的踪迹,不知张二公子能否从画上看出端倪?”

  张远岫目光落在画上:“殿下稍候。”

  说起来,谢容与和张远岫颇有渊源。

  他们的父亲同是沧浪江投河的士人。张遇初早谢桢几年考中进士,谢桢入仕时,文章还备受张遇初推崇,说谢家公子笔墨风流旷达,深藏济世胸怀。是故后来沧浪水洗白襟,朝廷最可惜的也是这二人。

  投江之后,年仅五岁的谢容与被接进宫,而当初执掌翰林的老太傅则收养了张正清、张远岫两兄弟。

  昭化帝教养严苛,谢容与虽为王,直至十六岁考中进士,几无闲暇,除了赵疏几乎不与人深交,是以他与张远岫的交情很淡,只在宫宴上说过几回话罢了。老太傅则是把希望都倾注在张正清身上,对待张远岫开明许多。尤其洗襟台坍塌之后,张正清丧生洗襟台下,老太傅心灰意冷,醉心于书画,他本来就是画艺大师,对张远岫更是把一身技艺倾囊相授,正因为此,谢容与今日鉴画,才会请来张二公子。

  张远岫一一看过看作,请教谢容与,“殿下可知道这些画作的收藏顺序?”

  “无名氏的画作他一直有,另外四副漱石的画作,是他失踪前忽然买下的。”

  “这就有些奇怪了。”张远岫的看法与谢容与一般无二,“无名氏的画作是仿画,技法平平,可见殿下的这位故友不是惜画人。至于这位漱石,画艺稀松寻常,晕染写意倒是出众,不过画得比他好的还有许多,无论如何不至于买下四副。照在下看——”

  张远岫深思片刻,得出与谢容与一样的结论,“画作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人。”

  换言之,岑雪明最后买画不是为画,而是冲着漱石这个人去的。

  张远岫拿起漱石的画又看片刻,忽地道:“不知殿下可听说过东斋先生?”

  “前朝隐居山野的吕东斋?”谢容与问。

  “正是。”张远岫道,“东斋先生的画便是轻技艺,重写意,最初很不受时人认可,称他作画只注重光影与意境,却连基本的笔法都掌握不透。一直到‘四景图’问世,东斋先生才被人推崇,成为一代名家。”

  这时,青唯轻声问:“四景图是什么?”

  谢容与温声道:“东斋先生的名作,简言之一副可以变幻出四幅景的画。”

  青唯一愣,什么样的画竟然可以变幻?

  她还欲问,但谢容与和张远岫正议正事,她不便多打扰,接着往下听。

  张远岫看了他二人一眼,收回目光,“如果下官所观不错,这位唤作漱石的画师,仿的就是东斋先生的技法。走笔之姿,墨色晕染,都很像。”

  谢容与顿了顿,“确定?”

  张远岫合袖向他一揖,“下官受教于太傅恩师,于鉴画上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吕东斋的画传世不多,最出名的四景图多年前现世过一回,后又遗失。时年有画师愿效仿他的画风,但最后的画作被人嘲弄东施效颦,彼时就有大画师称,“效东斋之风,若非本人教习,非得其画苦练十年不可初成”,便是说,想要学吕东斋的画风,如果不是本人来教,手上一定要有他的真迹,照着真迹苦练十年,这样才能初窥门道。

  张远岫这话倒是指明一条线索。

  漱石的画技平平,浓淡晕染上却出众,不正是当年吕东斋初窥门道的样子,看来这个漱石不简单,手上非有吕东斋的真迹不可。

  而今岑雪明杳无踪迹,想要寻他,只能先从漱石入手。

  既知道漱石仿的是吕东斋,而吕东斋的画风极其少见,余后只需再去顺安阁,打听有否类似的画即可。

  -

  谢容与鉴画是为了查案,张远岫知道,他十分得体,大凡关于案子,半句也不多问,专心看画,点到为止。

  谢容与到底是请张远岫来帮忙的,鉴完画,亲自送他出去。

  时候尚早,暑气刚退,回廊清风缭绕,到了前庄,谢容与顿住步子,看跟在身旁的青唯一眼,说道:“听小野说,当初在上京,若非得张二公子相救,只怕凶多吉少,谢某还未亲自与公子谢过。”

  张远岫听得“小野”这个称呼,也看青唯一眼,淡淡道:“殿下客气了。”

第133章

  张远岫道:“实不相瞒,下官与薛工匠相识已久,去年薛工匠上京,正是由下官安排。当年洗襟台坍塌,何氏偷梁换柱,逍遥法外,若不挖出罪魁,洗襟台难以重建,在下相助温姑娘,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反倒是殿下辛劳。”

  谢容与道:“本王分内,谈不上辛劳。”

  两人正说着话,祁铭疾步过来拜道:“殿下,小章大人与曲校尉在庄外起了争执,还请殿下过去看看。”

  谢容与眉心稍稍一蹙,“他们怎么过来了?”

  “听说是上午在留章街遇上了,章大人让曲校尉去衙门,曲校尉不肯,转头就来了归宁庄,章大人是跟过来的,庄子上的尹四姑娘似乎跟曲校尉一路。”

  他说的是那位因身子不好,僻居在归宁庄一隅的尹家四姑娘尹婉。

  归宁庄到底是尹家人的庄子,玄鹰司只是暂住于此,章庭与曲茂争执倒也罢了,把尹婉卷进来,谢容与只能出去看看。

  青唯顿住步子,“张二公子,我不方便见外人,今日便送你到这。”

  张远岫温声道:“温姑娘留步。”

  -

  “小章大人处理完上溪事宜,打算给官家交劄子,上溪暴乱当日,衙门只有曲校尉这一个校尉在,小章大人让他附一份呈文,曲校尉推三阻四,这么些日子过去,恐怕连笔都没提起过。昨晚曲校尉到临水河,在何畔听了一宿的戏,小章大人今早听闻,震怒不已,直接带上衙差去河边堵人。两拨人是在留章街撞上的,曲校尉身边当时跟着尹四姑娘,曲校尉称是要送尹四姑娘回庄,根本不跟小章大人回衙门,眼下二人在庄外正吵得厉害。”

  祁铭一面跟着谢容与往庄外走,一面说道。

  谢容与听了这话,目中掠过一丝冷肃,章兰若几日前就从上溪回来了,劄子怎么到现在都没交上去。

  但他没说什么,到了庄外,果见得章庭与曲茂相争不休,尹婉手上抱着字画,瑟瑟缩缩地躲在曲茂身后,似乎被吓得不轻。

  老远见谢容与和张远岫过来,章庭先一步收了声,与两人见过礼,强忍下怒气,问张远岫:“忘尘今日怎么到归宁庄来了?”

  张远岫没提鉴画的事,只道:“到东安数日,还未拜会过昭王殿下,今日得闲,特地前来。”

  章庭听他这么说,再次跟谢容与一揖,“下官到东安后事务繁杂,早就想到庄上来拜见殿下,无奈一推再推,殿下莫要怪罪。”

  这话出,谢容与还没应声,曲茂就阴阳怪气道:“哦,没见到人时不见你殷勤,眼下杵到小昭王跟前了,你倒‘万望莫怪’起来了。你到东安这么久了,拜会个王爷推三阻四,为了给你曲爷爷添堵,你倒是煞费苦心。怎么着?陵川的衙差眼下都听你章兰若使唤了?想把你曲爷爷带回衙门,告诉你,没门儿!你曲爷爷是军衙的人,跟州府衙署八竿子打不着,那劳什子的呈文合该你自己写,想劳动你曲爷爷动笔杆子,做梦去吧!”

  “曲停岚!”章庭虽然孤傲,惯来不喜与人相争,何况眼下小昭王与忘尘就在跟前,奈何遇上曲茂,他实在忍不住,他二人可说是从小吵到大的,“你少这混淆视听,上溪暴乱当日,只有你一个校尉在衙门,莫要说一份附在劄子后的呈文,整个奏表都该由你来写!本官待你已是客气,你再这么推三阻四,莫要怪本官呈报朝廷你玩忽职守,革了你这巡检司校尉的职!”

  曲茂讶异失笑:“怎么着?拿革职来威胁你曲爷爷了?我多在乎这校尉似的。告诉你,你曲爷爷当官早就当得不耐烦了,趁早革了这官职,我继续做我的纨绔公子,还落得耳根清净!”

  他二人又吵起来,谢容与的目光落在尹婉身上,“尹四姑娘怎会在此?”

  尹婉本就怯生,谢容与又是王爷,乍然被他问话,她双肩一颤,支吾了半晌才道:“民女……民女早上去留章街,在那里遇到了曲公子,公子让民女引路,问哪里有好的字画卖。”

  谢容与的目光扫过她怀里抱着的画轴,一旁的祁铭立刻会意,跟尹婉讨来,将画一一展开给谢容与看,是寻常的山水画,画技娴熟但并不出众。

  谢容与示意祁铭把画还给尹婉,“这画谁的?”

  “回、回王爷……是民女的二哥的。”尹婉怯声道,她似乎知道在王爷面前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解释,“民女的二哥是秀才,自小喜欢书画,常常……私下画了画,拿去留章街寄卖,他不敢让父亲母亲知道,所以但凡有画卖不出去,都是让民女帮忙取回,今早民女去留章街,就是帮二哥取画的。”

  写字作画虽风雅,于大多数人家却是是念书之外的享乐。尹家富庶,钱财攒够了,希望族中子弟入仕,自然要防着他们耽于山水字画,误了正业。尹家二少爷背着家里人,偷偷寄卖画作,这一点不稀奇。

  跟在曲茂身边的巡卫道:“禀殿下,侯爷大寿将近,曲校尉想买副字画孝敬侯爷,今早在留章街撞上尹姑娘,想着她是当地人,便请她指路,随后便遇上了小章大人。”

  谢容与听了这话,面上没什么情绪,吩咐人将尹婉送回庄上,尔后问章庭:“章侍郎要的呈文,可有什么规制?”

  章庭不跟曲茂吵了,回谢容与的话,“没什么规制,只需把上溪当日暴乱的情形叙述阐明即可,权当一份证词。”他又解释,“下官知道呈文非是必要,只是递交御前的劄子关系到上溪后续官职的任免、人事的去留,不能有丝毫马虎,所以下官想做得尽善尽美。”

  谢容与颔首,他细致谨慎,这是好事。

  谢容与于是道:“祁铭,你去唤章禄之,让他跟停岚一起去衙署,上溪暴乱当日,他也在衙门。”

  曲茂抹不开脸,吵了这么久,还是要去衙门,他不是败阵了么,但他知道谢容与在帮自己,不好逆着他,“章禄之一个粗人,跟我合在一起,三天凑不出一个字来。”

  张远岫道:“既有玄鹰司和曲校尉相互佐证,口诉事由即可,呈文可由衙门的录事来写,余后二位只需署名即可。”

  曲茂看张远岫一眼,“果真?”

  张远岫温声道:“兰若也是想把差事办好,章程如此,还望五公子多体谅,到时呈文写好,五公子若不放心,忘尘可帮忙再过一遍。”

  张远岫这话说完,曲茂心里头的憋闷散了大半,他还不忘讥讽章庭,“但凡你有忘尘公子一半知礼,那呈文你曲爷爷早八百年写好了。”

  章庭根本懒得理他,与谢容与辞行,掉头就走,曲茂等来章禄之,也一并打马而去,张远岫看着他们的背影,与谢容与道,“殿下,那下官也告辞了,殿下来日若需鉴画,着人知会忘尘一声即可,不必再递帖子。”

  谢容与颔首:“有劳张二公子。”

  -

  白泉早命家仆驱着马车等在街口,见张远岫过来,撩了车帘将他请入车室,奉上清茶。

  暮色四合,马车在阔街上不疾不徐地行了一段,绕进一处僻静巷子。

  白泉这才开口问:“公子在庄上见到温姑娘了?”

  张远岫听了这话,先没答,他撩开车帘朝外看去,霞色被巷边高墙遮去大半,他极薄的眼睑几乎不胜暮光,眼底雾气缭绕。

  许久,他才“嗯”一声,“见到了。”

  白泉是自小跟在张远岫身边的书童,仆随主,说起话来也温煦如风,“见到了便好,确定温姑娘跟着小昭王,公子也不必为寻她而费心。”

  青唯是张远岫亲自送离京城的。

  及至今年开春,张远岫任御史一职,赴中州办案,青唯也刚好漂泊至中州。她数月流浪,途中想明白徐述白之死有异,想改道去陵川查一查徐途,无奈彼时朝廷拟定重建洗襟台,出入陵川查得极严。

  青唯想到离开上京时,张远岫曾交给她一份名录,皆是她可求助之人,上头就有中州衙署一名办事大员。

  青唯依着张远岫教她的法子,给办事大员留了信,没成想当晚来见她的不是办事大员,张远岫竟亲自来了。

  阔别三月,冬去春来,张远岫也没想到会这样与她再见。

  她看上去很不好,奔波辗转路途辛劳,以至于早该养好的伤迟迟不曾痊愈,张远岫于是想,似乎他每回见到她,她总这样狼狈,易碎而坚定,仓惶又匆匆。但她丝毫没提及自己的伤势,只请他帮忙,助她去陵川。

  张远岫道:“举手之劳罢了,温姑娘暂候两日,待在下为姑娘备好文牒,派马车亲自送姑娘一程。姑娘可还有别的所需?”

  青唯想了许久,只说:“我想在客舍好好睡一夜。”

  奔波千里枕戈待旦,她已许久不曾好生歇过,遑论夜里入梦,梦中总是不断地回到江府,惊醒时分发现自己已流落荒郊,不得不睁眼天明。

  青唯说这话的语气分明很平淡。

  可张远岫竟听明白了其中寂寥,心间不知怎么生出一丝空茫,颔首道:“好,在下为姑娘安排。”

  可惜待隔日清早,张远岫寻去客舍,舍间早已人去楼空。

  他为她备好的行囊被她寄放在柜上,钱财分文未取,只拿走了那张文牒。

  他又寻去房中,除了一张留着“多谢”二字的字条,房中收拾得一尘不染,连被褥也整整齐齐,就像她从未来过。

第134章

  到了官邸,张远岫问:“恩师的信到了么?”

  老太傅的信半月一至,信上除了闲话家常,偶尔也指点诗文,张远岫通常隔日就回,然而眼下已五月下旬了,老太傅这个月的信迟迟未到。

  白泉道:“不曾,小的今日还去邮驿问过。”

  官邸很安静,张远岫在暮色里顿住步子,转首去了书斋。

  书斋古拙风雅,张远岫在案前坐下,抚平一张白笺,白泉顺势就从一只檀香匣里取出一块墨锭。墨锭是簇新的,张远岫看了一眼,认出这是辰阳绛墨,十分珍贵,白泉道,“府尹大人早上派人送来的,小的是仆,不好推却。”

  大周重士重文,而今洗襟台重建,朝廷文士地位再度崛起,俨然有当年昭化朝之风。兼之何氏一倒,朝堂格局重整,影响的除了世族,还有老一辈的大员,人才新旧更迭,张远岫便在这场大浪淘沙中如明珠一般浮现,到了地方上,自然有人对他示好。

  张远岫没说什么,这样的谄媚他近一年遇到得多了,实在没工夫在模棱两可的小事上矫情。左右他们住的是官邸,待改日离开,墨锭留下就是。

  白泉往砚台里添了点水,换了块墨,“中州的俞大人倒是来信了,称是公子要的宅子已经找好了,在中州锦屏县,那里的县令是他的故人,宅子记在县令名下,等闲不会被人发现,地契也寄来了。”

  白泉顿了顿,“只是,眼下温姑娘有昭王殿下庇护,未必愿意避居中州,公子可要托俞大人将宅子转手卖了?”

  张远岫没应这话,墨磨好了,他提起笔在右首写下一行,“恩师夏安。”

  “近日不见恩师来信,不知安否。洗襟台重建逾两月,诸事渐定,上溪暴乱之案业已审结,不日将递奏报于御前,忘尘近日留驻东安,又见故人,欣然自胜……”

  俞大人就是青唯流落中州时,找到那位办事大员。后来青唯不辞而别,张远岫便托此人在锦屏县秘密置办一间宅邸。

  宅邸的确是为青唯置的,倒不是张远岫有多么殷勤,当年洗襟台出事,老太傅不止一次跟他提过温氏冤屈。年迈的师长喟然叹息,说温阡一代筑造巨匠,却这样葬送了自己,何氏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是温阡的错吗?不是。然而温阡作为总督工,无论洗襟台因何坍塌,他都要承担责任的。

  不过温阡并非被朝廷处死,他与许多士子一样,丧生在了洗襟台下,是故老太傅每回提及温氏之冤,张远岫觉得他只是悲天悯人罢了。直到遇见青唯,张远岫才明白了冤屈二字背后的意义。第一回 相见,是在翰林诗会上,明明貌美如花的女子,不得不在左眼画上丑陋的斑纹;后来她为取何氏罪证,不惜犯险去囚牢见崔弘义,以至于败露了自己身份;她身受重伤不敢昏迷在街头,闷不吭声地跟他走进避身之所时,张远岫在心中想,她究竟有什么错呢?她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姑娘罢了,甚至比他还小了两岁,洗襟台坍塌时,她都还没长大。

  年少不经世事便要飘零天涯,青唯独自离京那天,张远岫不放心,到底还是调回马车,远远地看了一眼。

  纷飞的大雪天里,她牵着马的身影孤零零的,以至于这半年张远岫每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后来在中州再见,便起了要给她一处安身之所的念头。

  生了情根谈不上,对温小野,多少还是怜惜的。

  不过眼下看来,原来是多此一举了。

  一封信转眼已写到末句,张远岫提笔蘸墨,“昔先帝提出修筑洗襟祠,士人中异声扰攘,然兄长心志弥坚,力持先帝之见。兄长日夜期盼洗襟之台高筑,奈何天意弄人,柱台坍塌。而今故人已逝,前人之志今人承之。兄长曾曰‘白襟无垢,志亦弥坚’,忘尘亦然,或待来年春草青青,柏杨山间将有高台入云间。行笔至此,夜色已深,敬扣恩师金安。”

  -

  “王爷金安——”

  “这是小儿尹弛,字月章,在家中行二。”

  “小儿自幼是个杀才,脑子虽灵光,心思不在念书上,一心钻研字画,秀才早就考了,乡试一直不中。听闻小儿小女日前唐突了王爷,草民特地带他二人来跟王爷致歉。”

  日前曲茂和章庭在归宁庄闹了一场,尹家老爷听说这事,没两日便带着尹二公子和尹四姑娘上门来了。

  说致歉其实不必,当天尹婉撞见曲茂纯属倒霉,尹弛更是连面都没露过,尹家老爷大约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跟昭王殿下结个善缘罢了。

  谢容与只能见,谁让归宁庄是尹家的产业呢。

  一旁的宋长吏道:“殿下一到东安,尹老爷就想来拜访,无奈殿下公务繁忙,尹老爷唯恐打扰,今日才登门,还望殿下莫要怪罪。”

  谢容与道:“尹老爷慷慨出借宅邸,本王尚未谢过,如何怪罪。再说日前庄外纷争乃政务所致,尹四姑娘是被无端卷入的,希望不要唐突了姑娘才好。”

  尹老爷早就打听清楚了,小昭王是中州名门谢氏之后,先昭化帝亲自教养长大的,十六岁就考中进士,身份极尊极贵。尹老爷一向仰慕读书人,渴盼家中也能出一个这样的英才,当即就让尹弛将自己的文章念上一篇,盼着谢容与指点一二。尹弛念书不行,考中秀才全赖父亲的棍棒先生的戒尺,念起文章来磕磕巴巴,半晌道不出个意思,尹老爷在一旁看得着急,恨不能替他上阵,谢容与看着尹弛,带他不知所云地念完一段,问道,“尹二公子喜欢字画?”

  尹弛一听字画二字,立刻来了精神,舌头也不打结了,“回殿下,草民自幼喜欢字画,陵川风光宜人,草民恨不能活上百年,将此间山水尽收于白宣之上。”他顿了顿,想到父亲就在一旁,又文绉绉地唱起大道理,“不过草民只是想想罢了,读书人当以匡扶天下救济苍生为己任,字画不过消遣尔。”

  谢容与笑了笑,“醉心字画没什么错,本王也喜欢。”

  “殿下也喜欢?”尹弛看着谢容与,这位传闻中的昭王殿下十分年轻,看上去甚至比自己还小几岁,不由生了同辈之间的亲近之意,“不知殿下喜欢哪位画师的画?”

  “本王喜欢吕东斋。”谢容与道,“实不相瞒,今次到了陵川,本王托人寻过东斋先生的画作,奈何无果。”

  尹弛道:“东斋先生传世的画作极少,最出名的‘四景图’上一回现世还是十余年前,眼下不知被哪户人家收了去。”他笑着道,“东斋先生这个人也传奇得很,他旷达不羁,乐于山水,一生没有成家,称是‘结交三两知己,此生足矣’,人生在世数十载,踏遍山河,最后回到陵川,背着墨宝消失于山水之间。草民每每读他的生平小传,只当他最后是在深山踩了一片云,归于九霄上,做他的画仙去了。”

  尹弛爱画成痴,提起字画话匣子便关不住,说话间看了尹老爷一眼,见他并没有拦着自己的意思,与谢容与道:“昭王殿下喜欢东斋先生的画,不如今晚去顺安阁的诗画会看看。”

  诗画会谢容与知道,日前顺安阁的郑掌柜给了他帖子。

  他问:“怎么,诗画会上有东斋先生的画作?”

  “那倒不至于。”尹弛道,“东斋先生是陵川人,陵川有不少他的仰慕者,多的是模仿他画风的。不过东斋先生的画风不好仿,大都是东施效颦,偶尔有那么一两副好的,殿下可以买来收藏。”

  其实谢容与提起吕东斋,并非单单想聊字画,日前张远岫说过,漱石仿的就是吕东斋的画风。岑雪明失踪前,唯一的异样便是买了几幅漱石的画,看来今夜这诗画会有必要去一趟了。

  两人转而又说起其他,话头总绕不开字画。尹弛称自己少年习画,技法成熟后,便将画作拿去顺安阁寄卖。如此几年,有卖出去的,也有卖不出去的,因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每每都让僻居于归宁庄的小妹尹婉帮自己寄画取画。

  他是画痴,提起画来什么都忘了,直至日暮将近,才回过神来,他自觉与谢容与相谈甚欢,临别还道是下回再见。

  德荣送走尹家人,匆匆回来,“公子,这就去留章街吗?”

  谢容与看了眼天色,“我娘子呢?”

  “少夫人在内院等了一阵,这会儿大概去依山院了,小的这就去唤少夫人。”

  朝天伤势痊愈,每日练武一个时辰,青唯是去指点他的。

  谢容与道:“让祁铭去唤他们,你把马车套好,去膳房备些荷花酥。”

  诗画会不知要开到几时,那荷花酥小野近来最是爱吃。

  德荣忙称是,到膳房将荷花酥装进食盒,想了想,又回拂崖阁取了少夫人爱穿的斗篷,少夫人喜欢的香片,少夫人用惯的瓷杯,总之只要是少夫人独一份的,一样也不能落下。哪怕舍了公子的便利,也不能让少夫人有一丁点不舒坦。

  -

  夜里华灯初上,一行人到了留章街,郑掌柜已在顺安阁门口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