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部族之间将领地划分清楚,是为了避免因争夺权益归属而导致的冲突;另一方面,当真有冲突发生时,也便于清晰地裁断各方责任。这对于已开垦了千年、人口相对稠密的中原之地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各部族的生活区域早已交织在一起。

比如侯冈氏和济丘氏都是伯君,但他们在名义上并不直接拥有军队。侯冈氏与济丘氏族人曾因争夺水源发生冲突,那也只是村民械斗,并非军阵对战。后来裁定案件时,双方还是要跑到冲突所在辖境的城主府中解决。

沇城实际上被侯冈氏部族控制,而城廓拥有守备军阵。但城廓守备军阵规模有限,主要任务是维持境内治安,并无跨境征战之权。能调动城廓军阵的是城主,而城主名义上是天子任命、执行的是天子政令。

伯君能拥有的私人武装,就是其本人的亲卫,不同等级的伯君,所拥有的亲卫人数是有定制的。比如三等伯君,其亲卫规模不能超过一支完整的军阵。

只有在两种特殊的情况下,伯君才可以临时扩充军队:一是遭遇外敌入侵;二是接受天子征召。

假如是天子征召各部族大军,通常都有规模要求,比如指定哪个部族要出几支军阵,部族领地所在的城廓也会打开兵库提供军械。青壮族人放下农具拿起武器,经过整编操练之后便组成了军队。

遭遇外敌入侵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这种事往往来得都很突然,伯君可紧急号召族人拿起武器御敌。这时伯君本人蓄养的亲卫起到的作用就很大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成为指挥各支临时军阵的将领。

为了有备无患,很多伯君也会私下打造军械囤积,并在农闲时组织族人操练。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这些军阵事后都是要解散的,不能私自保留常备大军。在平常情况下,常备大规模的私军,明显是违反了国中礼法。但此刻向天使营地周围看看,哪个部族遵守了这些规定?

虽然每位伯君都可以辩解,这些军阵是为了应对与防范冲突临时召集的,但这话谁信啊!重辰与共工就不必说了,九黎五位大巫公也已经接受天子册封为伯君,却同样都没有遵守伯君应守的礼法。

这三部常备大军只在此地牵制内斗还好说,但假如换一种情况,他们万一联合起来突然向中原进犯,天子帝尧若未及防备也会吃大亏的,更别提沿途各部能否抵挡了。虎娃暗自推演了一番,若是完好无损的三部大军联合起来突然杀入巴原,少务也难以挡住啊。

越矩蓄私军,而且规模这么夸张,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在天使重华面前,这么明晃晃的罪证,居然就公然摆出来了!

这表达了一种公然藐视的态度吗?应该也不是,甚至也谈不上是无视,只是完全忽视了。他们明知道有礼法,但各自也都有这么做的理由,而且相信不会受到责罚,因为这几十年来情况一直就是这样。

天子帝尧心里应该是清楚的,但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既可说是宽容亦可说是纵容。处于中原腹地的侯冈氏和济丘氏,不可能去违反这样的礼法,但重辰部和共工部却不在意,也确实是因为情况特殊,甚至是历史遗留。

重辰部与共工部彼此水火不容,又共同坐镇大江北岸防范九黎为乱,他们不可能不暗中蓄积强大的军事力量。

他们在很多年以前还是私下蓄势,比如暗中贮备大量军械,每年农闲时组织族人操演军阵。可是到了后来,干脆就直接常备精锐私军了。既然天子帝尧从一开始就没有追究,后来这些私军的规模便越来越大,再想管就更不好管了。

但若继续长期放任,甚至渐渐引起其他各部效仿,后果则更为严重。届时天子又该怎么办,到底是处罚谁又不处罚谁呢?

重辰和共工是两个强大的部族,又远在南方镇守大江,彼此之间还互相敌视,起到了一种牵制作用。他们与大江以南的九黎诸部,又形成了一种三角均衡关系。假如这三股势力之间没有矛盾,恐怕天子帝尧也睡不安稳。

利用各部势力之间的互相牵制与监督治国,是一种政治智慧;但发展成各部私蓄大军彼此仇视,随时可导致大规模的冲突战乱,那就是埋下了莫大隐患。

因此重华说国中有大凶、而天子不能去,虎娃也无法反驳。有意思的是,吴回竟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吴回所指祸患是九黎、却将自己排除在外,而重华所指的大凶,将他们都包括进去了。

虎娃又沉默片刻,这才开口道:“明明眼见如此,天使大人却治不了他们的罪。”

这也是实话,这些罪证明明就在眼前,重华却不可能以此去处罚所有人。就算他想追究,明面上也没有过硬的证据,各位伯君私下里还有各种苦衷。更何况重华的使命是为这场冲突调停公断,而不是来追究蓄养私军的事情。

重辰终于再次回答了虎娃最初的问题:“所以我来晚了!”接着又说道,“我方才见了飞黎望,私下和他谈了很久…”说话时直接发送了一道神念,将他与飞黎望密谈的内容竟毫无保留地全都告诉了虎娃。

虎娃难掩惊讶之色,长叹一声道:“原来如此!这的确是平黎良策,重华大人深谋远虑。”

重华淡淡一笑道:“多谢奉仙君夸奖,但我并不比他人更聪明。这样的平黎良策,难道当初丹朱大人不知吗?只是那时尚无法施行!”

虎娃亦苦笑道:“的确只能等到现在,而眼下机会难得。”

一个杀红了眼的人,假如手中挥着刀,上去劝架会是什么结果?至少先得等他手中的刀被打落了,才好劝说。九黎如今是被重辰打残了,多年积累的战争资源消耗殆尽,力主仇视征杀的那一批人也几乎死差不多了,才有可能接受重华的建议。

重华又说道:“九黎并非一部,而是五部。飞黎望仰仗我才成为伯君,如今要继续得我之助才可稳住局面,所以我借他之手先行此策。”

虎娃:“那么重辰呢?”

重华:“重辰如今已不可能再犯九黎,但民生大体未损,这是好事。…吴回已死,说起来,我真得感激他!”

重辰是一个大部族,领地中直接控制的人口就将近十万,还间接控制了周围几个附属小部族。一千多名精壮族人的损失,虽有损于民生,但影响还不至于太大,真正重大的损失是在军事上。

且不论那一千多人都是长年操练的精锐战士,就算那八十多头成年赤甲兽,平时培饲的耗费也足够供养万人了。吴回私蓄的军队主力算是被打残了,就算再有冲突,也只能于领地中紧急征召武装力量采取守势。

在重华看来,吴回死得正是时候。他此番代表天子主持公断裁决,定要重罚率先挑起大战者,若吴回不死,说不定要将吴回带到帝都去治罪,但这样重辰部怎能答应?

而现在倒好,重华可以该怎么裁断就怎么裁断,尽管去重罚吴回本人。反正吴回也不可能再被拿下治罪了,至于其他的处罚,倒是重辰部可以接受的。

虎娃今日好像就是想追究到底了,又开口道:“共工呢?”

重华:“就因共工部实力未损,所以重辰与九黎更不可能再起冲突,否则平白便宜了帝江。而共工内部派系众多,多年来只因帝江之强势而凝聚,若帝江一倒,必然分崩、不复为国中大患,再处置倒也不难。”

虎娃眯起眼睛道:“帝江会倒下?”

重华:“奉仙君来此有你的私事,想必禄终也有他的私事。你可知禄终近年神通更进,据说已有当年蚩尤之威。我既主持公断裁决,自会给他一个报父仇的机会,不知奉仙君又是怎么看的呢?”

听重华的意思,分明是暗示禄终想报父仇,会私下里找帝江决斗。吴回并没有死在战场上,共工部更没有参与这场大战,禄终怎么会把账算到帝江头上呢?可虎娃却清楚,重华说的情况未尝不可能发生。

禄终和帝江早就是水火不容的对手,私下里已斗过三次未分胜负,但那时他们的目的只是想分胜负,并没有必要搏出生死,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虎娃也和禄终相处了多日,并且眼看着禄终在吴回离世前后的诸般表现,悲哀之中蓄积着杀意。

今天走进天使大营时,禄终看了帝江一眼,那股杀意完全就是针对帝江的。重辰与九黎之战,因为帝江突然屯大军于边境,吴回才会有那场大败。更重要的是,禄终被帝江牵制,未能随父上战场,吴回因此才会受重伤,归来后不久便身亡。

战场上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吴回杀的九黎战士也不少。可是战场之外的手脚,却令禄终愤懑难言,他认为吴回之死就是因为帝江,定想为父报仇。重华居然打算在公断裁决时给吴回创造这样一个机会,而且他还断言帝江不是禄终的对手。

虎娃终于问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道:“重华大人,您要做的事情,恐超出了天子帝尧的预计,您究竟是站在哪一方呢?”

重华:“未来天子一方。”

虎娃:“丹朱还是崇伯鲧?”

重华竟苦笑着摇头道:“很多人都想问这个问题,可为何奉仙君大人也要这么问呢?既可是丹朱也可是崇伯鲧,也可以并非他们。若来日丹朱为天子,我今日助的就是丹朱;若来日崇伯为天子,我今日助的就是崇伯。而在我看来,能为国去凶除患者,才能真正配得上天子大位。”

虎娃眯起眼睛道:“我想问的都问了,只是不知,重华大人为何要特意来找我说这些?”

虎娃当初见到丹朱与重华时,心中曾有一个比较,他觉得以丹朱的才干性情,有点像巴原上的樊翀,反倒是重华更像少务。但接触越多,重华便越来越让虎娃感觉看不透了,看来少务也不及此人啊。

连虎娃都感觉看不透的人,他人就更难测度了。虎娃很好奇,重华为何特意找到自己说这些?须知今夜谈的很多话都非常敏感,假如传出去,还不知会掀起怎样的风波。

第006章、至简之人

重华看着虎娃,缓缓开口道:“先答奉仙君之问,才好请奉仙君解惑。我拿到了奉仙君托卢张大人转呈天子的玉箴,很多人都私下赞叹奉仙君手段高明,毫无痕迹便挑起一场大乱。不知奉仙君有何话可说,你与巴君少务又意欲何为?”

这个问题好尖锐,以虎娃的身份为何要挑起这场战争,并导致中华南方几个最重要的大部族之间的矛盾大爆发?天子朝堂上很多人都有这种疑问,只是不好公开说出来而已。

重华还特意提到了少务,想必很多人都很清楚虎娃与少务的关系,以及他在巴原上的影响力。少务恢复了强大的巴国,无论看人口还是地域,天下各部、各属国皆不能单独与巴国相比。

在外人看来,虎娃行事就代表了少务,这两兄弟简直就是穿一条裳的。虎娃挑起中华南方大乱,崇伯鲧又从自家领地中打通了连接巴原的道路,这一切难免令人浮想联翩啊。

虎娃直视着重华的眼睛,反问道:“我需要解释什么吗?”

重华苦笑着摇了摇头:“奉仙君的确不需要做任何解释,你那枚玉箴已将事情经过说清,至于他人有何猜疑,那只是他人的事。我单独约你来此,就是想当面问问你本人,至于奉仙君愿不愿开口,我亦无法勉强。”

虎娃终究还是叹息道:“若非重华大人已先答我之问,我此刻也就不必再与你多说什么。你方才居然提到了我师兄少务,怀疑此事与他有关。我倒想多问一句,少务不接受册封当如何,接受册封又如何?”

重华想了想,答道:“不接受册封,于巴国无损;接受册封,于巴国或有益。”

虎娃:“除虚礼之外,如何才能见实益?”

重华:“打通常人可行之路。”

虎娃:“九黎、共工、重辰能威胁到巴国吗?”

重华:“不能。”

虎娃:“巴国能威胁到中华各部吗?”

“不能。”答完之后重华又想了一会,开口补充道:“但在很多人看来,少务通过崇伯鲧开的那条道,若有必要时,可随时发兵、运物相助崇伯鲧。”

虎娃:“无论谁为中华天子,能威胁到巴原吗?”

重华:“当然不能,就算崇伯鲧也不能。那条路穿行蛮荒盘旋六百里,沿途险关重重,难以用之互相攻伐。”

虎娃:“无论谁为中华天子,又会如何待巴国?”

重华:“只能安抚交好,有利而无害。”

虎娃:“既然你我都能看明白,巴君少务是白痴吗?”

重华又苦笑道:“当然不是,但奉仙君此刻非是答我之问,而是在答天下各部之问。…就不谈巴君了,只谈奉仙君本人。”

其实很多人担忧或者猜疑的事情,是巴国会通过那条道路发兵或运送战略物资相助崇伯鲧。他们又将崇伯鲧开道入巴原和南方大战联系到一起,因为虎娃的身影出现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就像一个幕后的大阴谋家。

而虎娃通过反问告诉重华,少务应有自知之明,巴国完全没有必要卷入中华各部之间的冲突中,那样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却得不到相应的好处。无论谁是中华天子,都会尽量安抚与交好巴国,只要少务安坐巴原,各方势力都不会去得罪他。

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最大的好处,又何必付出代价卷入冲突呢?少务只要不是白痴,就不会跑到巴原之外去挑事,他要防备的反而是其他势力在巴原生事。

声明此事与少务无关,虎娃又反问道:“我本人还有什么好谈的?”

重华:“只是有疑惑而已,您出现在所有的事件中,不能不令人起疑。您早知大江两岸各部形势,以仙家手段只需顺势为之,便可导致一场大乱。只是不知,奉仙君为何要这么做,您幕后又是何方势力?”

虎娃笑了:“莫说重华大人不知,我自己也不知啊!你是故意要这么问的吧?但你有句话说错了,我当初并不知大江两岸各部形势。你此番与侯冈同来,想必也问过他了,清楚是那时是什么情况。”

重华的神情颇有些哭笑不得:“我当然已问过侯冈,他和你当时是什么情况,也都清楚,但在他人看来,恐难以置信啊。你路过就是路过,少甲辰该死就是该死,只是顺手帮了那些可怜的奔流村族人一回。奉仙君当真是至简之人!”

虎娃做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太多人几乎不敢相信。他接着反问道:“重华大人若不清楚实情,又会猜疑我挑起大乱与谁有关,不会是真的想到了少务身上吧?”

重华:“在见到侯冈之前,我曾猜疑你是雨师计蒙的同谋。”

虎娃纳闷道:“雨师计蒙?我又与此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