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圈”人杂。——先把犯人押到那里,打个圈,才交到“发梦”二党势力范围内、像污衣先浸皂水漂过一次,再好好清洗,应是明智之举。

无情纵要暂时保住天下第七,也不能公然把他接回神侯府。何况,他接报“风雨楼”

与“六分半堂”人马正在“三合楼”对峙,形势十分紧张,他赶去调停之前,还特别去请教过诸葛先生的指示。

当时,诸葛小花跟他有这样一段对话。

“今天局势是有点危险,但决无大碍。现在京师各路人马齐集,有的是拥护蔡京复出,有的是支持太傅梁师成夺权,有的是皇上密使御卫,听旨办事,还有的各自投靠‘有桥集团’、‘六分半堂’、‘风雨楼’,更有的想趁乱捞一笔,自立山头,打出名堂来。今日之事,只是六分半堂和风雨楼的一个试探,趁机清除部分异已和冗员而已。

还不致于要拼个你死我活,双方主事人其实都知道,目下京师权力交替,各路雄豪虎视耽既,才不会将自己的实力轻易展露,大意输掉。”

“那么,世叔,我该特别留意的是……?”

“如果狄飞惊出手,要注意。这人一直深沉叵测。”

“我只怕他不出手——做算出手,也不显其功夫:当日他在关七那一战便如是。”

诸葛先生微喟道。

“这次会谈,既是六分半堂主动邀约的,只怕必有埋优,按道理,雷纯是慧质聪悟的女子,应世之道,犹胜其父,狄飞惊也是绝顶聪明的人,恐在雷损之上,他们完全没有理由要在这时与‘风雨楼’对决。会发生决斗的事,一定是蔡京唆使。据我所翩,圣上要复相之意已决,蔡京当日曾在江湖好汉正义联手下摔了跤,这次卷土重来,且受上次教训、经验,以他为人,处事手段,必在再度拜相前已把京师武林一一整顿、盘清,并以‘清君侧’之名义行之。六分半堂已受蔡京、王黼、童贯等人之操纵,不得不勉强附从。所以,今日三台楼之约,一定是蔡京坚要六分半堂与风雨楼摊牌、定胜负。”

无情沉重的道:“其实,蔡京才真的是天下好汉的首敌。”

诸葛道:“至少,他是我们大家的公敌。但六分半堂暗中招兵买马,表面示弱,蔡京既然有令,他们决不敢违悻,必会诉苦求援,表示堂里人手屡经挫损,非风雨楼之敌,恳求蔡京增派高手伏助。”

“所以,在对付‘风雨楼’主将之际,‘六分半堂’必不会全力以赴,如果损兵折将,那就多是蔡京的人;万一取胜,他们就会乘胜追击,讨个头功。”

“谁不是这样。保住实力,伺机争胜,备怀居心,人所皆然。”

“世叔的意思则说:今日要杀戚少商等头头的主力,是蔡京的人,而不是雷纯、狄飞惊的手下。”

“对。

“问题是:蔡京在未复位之前,会派什么人出来应付场面?”

“你说呢?”

“……这人一定是蔡京信任的。”

“可能还不只一个。”

“——他们一定要武功高强,才能达成任务。”

“当然还有别的条件。”

“我看……他们还得是可以牺牲掉的人。”

“哦?”

“因为对付戚少商、杨无邪等人,本来就是极凶险的事,更何况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必已有相当把握,且一定秘密召集高手埋伏助拳——若非绝顶高手,夫了也干事无补。”

“你说的很对。”

诸葛目中已有欣赏之意。

“这样淘汰之下,蔡京目前身边听候调度的绝顶高手,也不算太多。

“譬如?”

“天下第七。”

“为什么?”

“因为他一直要想蔡京委任他为兵马军卫总教头。蔡京目前正要以此名义招揽各方英雄,若让天下第七担了,就少了一个美饵。如果不予,又怕天下第七有异心。何况天下第七野心大,要取此名头,刚好招怒好大喜功的童贯。偏生蔡京此时局面未定,甚需童上将军在圣御前多说好话。所以,他一举三得。

正好趁此解决掉天下第七这累赘。他得手最好,万一失手,也正好剪除。如果他失手就逮,蔡京救之,就让天下第七欠了他一个情。要是任之由之,就让戚少商或我们来背杀他的黑锅。”

诸葛先生眼里更有激赏之色。

“另一个可能是罗睡觉。”

“为什么会是他?”诸葛先生故意这样问。

他喜欢发问问题,让弟子们回答,借此来发掘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也喜欢放手让他们去处理难题,从中了解他们的办事才能。”

耳濡目染、幼受熏陶之故,他的弟子如“四大名捕”、也喜欢提问和制造艰困,让人解决,来观察其人潜质、才干。

无情对他的刀童剑童亦如是。

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他们都会出手相助,在适当的时机,也会出言提示。

“因为他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无情的回答是,“他武功高,擅伏袭,最重要的是,如果连他也死了,他们的师父‘七绝剑神’就没有退路了,一定得出手。”

他顿了顿才道:“蔡京、梁师成等人,早已渴切期待他们重出江湖,再为他们卖命。”

诸葛先生点头称是:“这七大高手的确是绝顶强手,谁有他们之助,非但如虎添翼,简直所向无惧。”

无情道:“所以,蔡京巴不得‘七绝神剑’一个不剩,惟有这样,才会有‘神剑死尽,剑神复出’的一日!”

诸葛先生道:“其实开始的时候,蔡京也极信重他们七人。不过,戚少商为报复孙尤烈、梁贱儿、何太绝、余更猛等被伏杀,联同雷滪、朱大块儿等人偷袭‘七绝神剑’中的孙忆旧、余厌倦、吴奋斗等人,成功格杀,并使皇上对蔡京、童贯等人起疑弃用。

这件事使蔡京对‘七绝神剑’不复信心,据我在蔡京身边的卧底所说,他迟早会让温火滚、何难过、梁伤心、罗睡觉等人为他做出好戏,要不然,就得力他而牺牲,以图引出他们那七位本已收山隐居但又不甘寂寞的师父。只不过,这些剑手中,罗睡觉最不可轻忽。”

无情也有点担忧:“我怕戚少商小觑了他——小看了这种人,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诸葛先生荆髯道:“以前的戚少商,也许会,但今天的戚少商,已受过惨痛的教训,他去三合楼赴约之前,定必对这一流剑手、性格风格都奇特强烈的家伙早有提防。”

无情禁不住问:“戚少商会是此人之敌吗?”

诸葛先生道:“我看,戚少商根本不会跟他交手——至少这次不会。”

无情道:“为什么呢?罗睡觉可是冲着戚少商而来的呀!他就算不出手,罗汉果也一定会跟他动手的。”

诸葛先生捋髯微笑。

他们胡子就像拈花一样。

“因为戚少商现在身边多了一个人。”

“哦?”

“那是他的强助。”

“孙青霞?”

“正是。”

“孙青霞是‘山东神枪会大日孙家’的高手,他为何老是帮着戚少商?”

“这叫人缘,也叫惺惺相借。”

“大概……还有别的理由吧?”

“有。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戚少商招怒的是蔡京,孙青霞惹火的是朱励。蔡京和朱励南北勾结,联声共气,孙青霞自然会跟戚少商联诀应敌。何况,戚少商手上正缺乏像孙青霞这样的战士、高手。”

无情沉思后道:“其实戚少商手上也不乏能手。据我所知‘小雷门’、‘碎云渊’、‘毁诺城’、‘神威镖局’、‘连云寨’乃至‘金字招牌方家’、‘黑面神兵蔡家’、‘下三滥’和‘太平门’都派有高手襄助他,何况,‘金风细雨楼’、‘象鼻塔’和‘发梦二党’,本就高手如云,他就非要孙青霞之助不可?”

诸葛先生笑道:“孙青霞不一样。”

无情双眉一扬:“恳示高见。”

诸葛道:“孙青霞的战力奇强,戚少商手上的高手中,勉强只有雷卷和朱大块儿能与他相比。”

无情目光闪动:“张炭也不可以?”

请葛答:“以前的张炭,决不能及;现在的张炭,就不一定了。”

无情听了就问:“张炭现在武功突飞猛进,难以猜估?”

诸葛道:“也不然。我也不确定到底是猛进还是靠暴?他的武功路子,自从与无梦女合一双修之后,究竟是弃暗投明?还是改正归邪?我也摸不清楚,总之,他的武功已与先前完全不一样了,得重新枯量。”

无情点头道:“当日,关七神龙乍现之前,戚少商曾与孙青霞在古都一战,两人未分轩侄。”

诸葛道:“戚楼主还得借重孙青霞处,另一个原因是他手上兵器,火力极强。”

无情皱了皱眉头,道:“火力?”

诸葛:“有时候,在武林腥风血雨的争斗里,得要一个人对付好些人,以一人之力杀好多个人——孙青霞手上的武器,就有这等威猛的力量,能替戚少商解决不少敌人。”

无情颔首道:“‘山东神枪会大口食色孙家’,拥有这等强大的火力,的确是件令人担忧的事。”

诸葛小花道:“孙青霞还有一个特色,让戚少商放心重用的。”

无情不禁问:“特色?”

诸葛正我道:“孙青霞好胜好斗,够勇够悍,但他个性放荡不羁,既无志于权力,更不恋栈名位俗利,故与戚少商地位毫无冲突,却可相互奥援。”

无情反问:“除了互借互重之外,孙青霞又为何要鼎力相助戚少商?”

诸葛眯着眼,道:“当然,孙青霞也有他的目的。”

“目的?”

“是的。”

“什么目的?”

“凄凉王。”

“凄凉王!?”无情几乎是小吃了一大惊:

“您是说那‘不见天日,只见阎王,千里孤愤无处话凄凉’的凄凉王长孙飞虹?”

“便是他。”诸葛先生肃然道:“他曾是‘山东神枪会’主领决策的‘一贯堂’之总堂主,手握大权,纵横东北,名闻天下,人皆景仰。”

“可是,”无情接道:“而今,他都是我们大理寺天牢里的阶下囚!”

7.凄凉好梦

当年,“山东神枪会”孙家,在短短数十年间称雄东北。

主要是因为三个人。

他们各位持了“神枪会”的六大分堂中其三:负责决策“一贯堂”的是长孙飞虹,负责“安乐堂”的是公孙自食,以及负责“得戚堂”的仲孙空色。

当时.由于长孙飞虹、公孙自食及仲孙空色三大高手,威震东北,三人联手,世所无匹,是以,武林人称之为:“山东大口食色孙家”,所谓“食”,就是指公孙自食;“色”则指仲孙空色;至于“大口”,指的是长孙飞虹——他有一张大嘴巴,专收暗器,一怒则发狮子吼,动地惊天。

那时候,“正法堂”的孙忠三、“一言堂”的孙疆、“拿威堂”的孙出烟三父子,都尚未冒出头来。而今的“一贯堂”总堂主“枪神”孙三点,那时仍只是长孙飞虹的副手而已(故事详见“四大名捕震关东”之第四部:“惨绿”)。

这些人中,最有志气的可以说是长孙飞虹,可是,他却因朝廷重用新党、王安石为相,急行新法,扰民不安,而其中“保马”、“保甲”、“军器监法”对“山东神枪会”

等帮会组织部构成极大的困扰,长孙飞虹以为王安石暴政误国,故奋而动身赴京,谋刺王安石。

但他的计划为诸葛正我所阻。

长孙飞虹刺杀不遂,后又从大儒程颢、名士苏轼、大将王韶处得悉王安石为人耿介,推行新法,实为国安民,只是操之过急,罪不致死,长孙飞虹遂放弃杀王安石之念,回到东北。

那时,他一手扶植的孙三点,已然在“一贯堂”坐大,颇有“一山难容二虎”之势。

多年后,他又重返京师,这次,他谋刺的是招天怒人怨,估势熏的的蔡京。蔡京以新党为名,名为“绍述”,实是集权刮财,穷好捻祸,极尽其极,恶尽其恶,那时长孙飞虹已然年次渐老,懂得辨是非、定忠奸,他决意翦除此祸国映民的奸相。

可是,他这一次,却为蔡元长手上豢养的高手元十三限所阻。

他经连番恶斗后,击伤元十三限的首项,以致他日后易有疯狂之举,潜伏了痫瘫恶疾(详见《惊艳一枪》故事),但他也着了元十二限一记以“忍辱神功”打出来的“山字拳”,重创而退,功败垂成。

但他仍不甘心,一面养伤,一面密谋进行第三次暗杀。

这一回,他的人就在京师。

他在京里,以他的聪明和人望,自然对朝廷动向、内幕较为清楚,知道一切祸源,都是来自花花天子赵佶,重用佞臣,宠信六贼。

茶毒百姓,劫夺天下,如果要阻止这种对天下百姓敲骨吸髓的剥削、压榨,首先第一个要杀的、该杀的,还是皇帝赵佶。

所以,长孙飞虹第三次行拭,这次要杀的自然是赵佶。

他杀蔡京,诸葛正我可以不理;但长孙飞虹要杀赵佶,他不得不挺身相护。

这一次,长孙飞虹因伤重未愈,失手为请葛小花所伤。

他自然不忿,大骂诸葛先生为虎作怅,推波助澜,助长了赵佶皇帝的好大喜功,淫性之心。

诸葛花了很多时间,去跟他说明了:朝廷积弱,非一日所致。

目前不但皇帝己给一群“媚帝取宠”的奸臣包围,连社稷也全力一班专权行好的篡窃,有这些人在把持,就算杀了赵佶,宋室在内忧外患之下,恐怕更易倾覆;如果另立天子,也必为这些把持大权的人操纵,同恶相济,更无法重振大汉天威,只伯更是祸亡天日矣。

这就是诸葛小花在这逆势横流里,依然与四大名捕及一群有志改革之士坚持“尽一分力,发一分光”的抱负,至少,有他们这些人在,让那些狠持国柄的群丑,还下致敢于大张狂,如有怕误国机,疾害忠良,黜涉不公和强艰自专处,他们亦尽其所能,力挽狂澜,不惜奋身同死。

但罢黜赵佶,时机未至,就别说猝然行弑天子了。

初长孙飞虹与诸葛正我,所见不同,但久而久之,长孙飞虹亦明白诸葛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