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周在得天下后尽力淡化商的影响,但他们无法篡改他们的先妣的出处。《大雅》是歌咏先王的音乐,即使要欺骗天下人,也不能欺骗祖先。孔子编定《诗经》时,巧妙地把真相存留在这些周王室也无法抹去的证据里。

  对周的野心,商王族也不是一无所知。

  即使血统经过了数十代的淡化,到商纣王一代,玄鸟族的异能依然部分存在。在一次占卜中,纣王隐约预感到了姬昌的危险。为此,他把姬昌召来,囚禁在羑里,用各种方法测试。姬昌成功地掩饰了自己的能力,甚至佯装懵懂把长子的肉羹都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下去。即使如此,纣依然囚禁了姬昌七年,直到他确信这样一个即将入土的老人不可能对商王朝造成致命威胁,才将他释放。

  纣王哪里知道,姬昌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被拘禁在羑里时,将凡人的智慧和来自母族的异能结合在一起,发明了一种能更有效地发挥玄鸟族预知力的方法。和商王族神秘而难以把握的甲骨卜比起来,这种方法更为直接简易,故名之曰:《易》。

  从那以后,商周王族之间预知力的差距越缩越小。

  姬昌至死也没有打起反商的大旗,但纣王的预测其实没有错。十余年后,武王伐纣时,中军大帐中供奉着文王的灵位,因为文王是商的外孙和女婿,具有双重的号召力。

  孟津之会,诸侯不期而至者八百。八百诸侯所看重和信赖的,不是周家的名望军力,而是天命所归。周家拥有可与商王室相匹敌的血统,那是无可置疑的天命的象征!

  商纣王不是一般传说中那样的无道昏君。他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来推迟商朝灭亡的那一天的到来。他早就知道,问题的根本在于王族预知力的衰减,引起了诸侯对权力的觊觎。为了挽救垂死的商政权,他到处寻找玄鸟族的远支亲戚。他要找到一个女人,一个携带着商王族散失的那部分异能的女人,和她结合,生下一个拥有完整的玄鸟族异能的孩子来重新承受统治天下的天命。

  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查访,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女人。她来自一个古老的部族,那个部族以拥有使人死而复苏的能力而闻名,所以,这个部族被称为“有苏氏”。

  和商王族一样,这个部族的人也习惯以十天干取名,这个女人名叫“己”,她是己日出生的,拥有许多奇特的能力:她能知道孕妇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面向何方;她能看得出人胫骨骨髓的深浅——更重要的是,她很美。纣王疯狂地爱上了这个女人。

  周也预测到了这个女人的威胁,于是,周的细作到处散播谣言,说这女人美得不正常,是九尾狐狸所化;说这女人是上天派来夺取成汤天下的;说这女人插手朝政,教唆君王残害忠良……

  周的谣言成功地挑起了王族内部的争斗,从太子到王子,再到贵族宗亲,都对这个女人极度不满。因为她的出现,打乱了王族的继承顺序。在实实在在的权位诱惑面前,王族分裂了。太子、微子、箕子、比干……被杀的被杀,流放的流放,装疯的装疯。

  武王伐纣,宣扬的纣王的罪行,不用宗亲,不祭祖先,都是在挑拨玄鸟族的内部矛盾。

  自始至终,武王都是在利用商王族自己的力量,破坏、瓦解这个王朝。他做得很成功,军事的征服,伴随着人心的策反,商朝终于被灭亡了。

  这个空前强大的王朝,事实上是毁于自己的族人之手。

  灭商之后,武王礼遇箕子,祭拜比干,分封武庚,把这些殷商王族拉进自己的阵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胜利,不是改朝换代,而是神圣的玄鸟家族内部的一次权力调整。

  六百年的商王族毕竟根基深厚,大量殷商遗民的存在,终究是周的一大心病。周武王又封两个弟弟于管、蔡来辅佐武庚王子。管叔鲜、蔡叔度和武庚王子,被称为“三监”,负责监管殷遗民。事实上,真正的监视者是管、蔡,他们被赋予了监视武庚王子这个潜在威胁的使命。

  问题是,管叔和蔡叔作为太姒的儿子,玄鸟族的外家子孙,他们对嫡系的武庚王子有一种特殊的敬意和亲近感。他们没有很好地履行监视者的职责。

  监视者与囚徒做了朋友,这不能不让朝廷感到恐慌,主政的周公嗅到了其中的危险气息,于是诬称管、蔡联合武庚作乱,出兵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

  三监之乱后,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封于宋,继承殷商后嗣。

  微子是庶出的王子,和那些殷商贵族女子所生的王子比起来,他的玄鸟族血统要淡得多,对周的威胁也小得多。周对他的册封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

  在这段混乱时期,商遗民中传出了“受命者”的传说,周王室也大为紧张。

  周武王,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他的谥号被定为“武王”?

  姬发的谥号,是他自己生前指定的。

  因为他也听说了那句“受命者谁,仲子武王”,而他恰好是次子,自命武王,正是为了向商遗民暗示,天命已转移到周家。

  很多年以后,当强大的西周走到尽头,进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东周时代,宋微子的后世子孙里,出了一个异人,那就是孔子。

  孔子从周王室的秘藏古简中发现了自己族裔的秘密。

  先秦诸子,孔子的思想一向被认为迂腐。

  当此群雄纷争、百家争鸣之时,对于天下的归属,有人呼吁有德者居之,有人宣扬有力者得之,唯有孔子,不谈能力的确认,不谈道德的判定,只是一遍遍地强调遵守那些古老的秩序,什么嫡庶尊卑,什么长幼有序,多么不切实际!

  孔子一生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所有主张,皆出于一个无法明言的观点:上古那种统一、强大、稳定的统治,靠的就是来自神祇族的血统!

  从周王到宗亲诸侯,或多或少都携带着来自太任和太姒的血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维持这血统的成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贪图美色的本能,君王们任意抬高非玄鸟族妾妃的地位,废嫡立庶的事时常发生。

  神圣混迹于泥淖,篡逆高踞于庙堂,这就是天下不安、连年战乱的根源。

  孔子焦急地呼吁恢复旧有的秩序,反对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以下犯上,只是为了尽可能延续玄鸟族的异能和权威。

  当孔子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之后,便把全部精力放到《周易》上。

  《周易》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因为它,玄鸟族得以在血统已经淡化的西周又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统治。可是,再优秀的能发挥玄鸟族预知异能的工具,其效能终究还是取决于玄鸟族人本身的血统。时间是玄鸟族最大的敌人,玄鸟族血统的散失衰落,是一件无可挽回的必然之事。

  唯一的希望,只在未来,或者在那散居于千千万万芸芸众生中的玄鸟族后代里,有一对男女,碰巧各自拥有对方所散失的玄鸟族血统,而他们又碰巧结识、结合,或能重新创造出血统纯净、拥有玄鸟族祖先那样强大的异能的孩子。就像当年纣王企图做的那样。

  那孩子就是“受命者”。

  当孔子通过易理明白了这一点,他在晚年做了几件事:他把从王室藏书中得到的那些古老的简牍进行了删减整理,三千首诗删到三百,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经》。

  这些貌似歌咏礼乐和古文化的诗文,隐晦地透露了玄鸟族的由来和历史,更危险和敏感的内容,则被封存了起来,藏进了孔府的夹墙中。

  那不是一个适合公布真相的时代。

  但即使是如此隐晦曲折地透露,依然引起了后世统治者的警惕。

  嬴氏,一个与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家族。在殷商时期,他们做过商王的御者,娶过商的公主,直到商灭亡时,嬴氏的飞廉、恶来父子还效力于殷纣。恶来在武王伐纣时被杀,飞廉因为正在北方为纣王办事而逃过此难。他的后人在西戎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秦国。

  因为这段特殊的过去,秦的祖先传说和商惊人地相似。他们宣称他们的祖先是女修吞玄鸟卵而生的。

  和商一样,秦也有从死的风俗。各诸侯国中,秦殉葬人数是最多的,甚至不惜以重臣良将殉葬。秦穆公死,以子车氏三子殉葬。三人都是以一敌百的勇士,秦人谓之“三良”,惋惜不已,乃作《黄鸟》一诗。这种看似不可理喻的暴行,恰恰是秦得以强大称霸的奥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都衰于内耗,唯有秦没有这一麻烦,为什么?因为秦的国君能预知到那些在未来可能会危害国政的臣僚,并以殉葬这种非常手段防患于未然!

  可惜的是,这种能力在秦始皇的时候就彻底消失了。他不具有这种能力——因为他是吕不韦的孩子!

  所以,即使一些秦王室秘书中传下来的谶语向他暗示“亡秦者胡”,他也不知道那是指胡亥,竟然还以为是匈奴,特地命蒙恬率大军北击匈奴。

  也许正因为自知并非真正的玄鸟族之后,内心深处的自卑加上戒备,使秦始皇不计一切代价,也要毁灭这个神秘而高贵的家族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史实。史实几乎都保存在儒家经典中,所以,便有了野蛮的“焚书坑儒”。

  史载秦始皇为了方士的欺骗一怒之下焚书坑儒,却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欺骗他的是方士,却要连带儒生也坑杀。其实,秦始皇就是在毁灭真相!

  秦始皇命李斯在玉玺上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什么?

  四处巡行,祭天封禅,为什么?

  难道他对上天有着独特的虔诚吗?

  不,他只是恐惧。

  越是自知不获天命,越是要证明天命攸归。

  同样,陛下今日种种令人不解的行为,也是在证明自己拥有天命。和秦始皇不同的是,他相信天命本来就属于自己。他在辽东设高庙,不是在伪造天命,他打心底相信自己本来就是真命天子。如果“受命者”起源东北,那么他的祖上必然与东北有某种渊源!他要杀董仲舒,不是因为董仲舒语涉不敬,而是因为董仲舒企图破坏他这完美的幻觉。

  其实,伪造天命的秦始皇错了;制造幻觉的陛下错了;自以为“知天命”的孔子也错了;乃至你,卫律;你,李陵;还有孔安国、董仲舒……都错了。

  真正的“受命者”,对现世的权力并没有兴趣。

  不错,“受命者”可以预知战事胜负、朝局变幻;可以预知风吹云动、雨雪雷霆;可以预知对手下一步将走出怎样的棋局;可以预知谁会成为未来的劲敌。然而,他不会利用这些去设伏构陷、攻城略地、图谋天下。

  他做得到,但他不会。

  因为他深知,任何对既定规律的改变,都会遭到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的报复。那就是真正的“天命”。

  这个世界的权力,本就并不属于玄鸟族。

  你们知道玄鸟族的预知异能是怎么回事吗?

  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里,身处其中的大多数芸芸众生,随波逐流,他们目力所及,只能看见自己所来自的河段,未来会流向哪里,就非他们所知了。而在玄鸟族眼里,这长河几曲几弯,或急或缓,一览无余。因为玄鸟本就是从“河”的那一头到这一头来的,在跨越时间的过程中,玄鸟意外地获得了这时间段里的全部信息。所以,玄鸟族有一种独特的观测时间的视角。他们看历史的长河,有如身处高山之巅,俯瞰大地江河。

  看得多远,取决于他们站得多高,或者说,取决于体内玄鸟异能的多寡。

  契是有史以来拥有最完整、最强大的异能的玄鸟族人,在他的视角维度,能看得到从上古的大洪水,到未来冰天之战之间这一整段的历史。这数千年的时间长河里的每一点波动、每一丝涟漪,他都历历能数,了然于心。

  如果他要改变这“河流”的其中一段,比如流速,比如流向,使这“河流”变得有利于自己,他都做得到。但他没有。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滔滔洪流,浩浩荡荡,不管是人还是神,都无法改变它最终的流向,任何阻遏和扭曲都是危险的。他的异能使他动念之间,便可预料到干预历史之河的恶果。

  玄鸟族对这个世界的干预,开始于成汤时代。不是因为那时的玄鸟族的异能格外强大,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他们的祖先那种一毫举而知事之大动的能力,潜藏在脑海深处的信息已经被血管里累积的凡人的血液模糊了,有时,他们必须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甲骨、贝壳,乃至周文王发明的蓍草,将这些内容“外化”,才能回忆得出来。

  凡人只看到他们占卜精准,百发百中,钦佩万分,却不知从未卜先知,到卜而后知,已经是预知力的严重退化。

  王族用天干地支给自己命名,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时间河中的支点,便于推算出自己命运的走势。即使如此,他们的推算也只能及身而止,不复能知遥远的未来。

  无知给了他们胆量。他们凭借着预知的异能,一次次轻易击败敌人,赢得战争,夺取天下,却不知道,被矫改过的历史自有一种力量,要恢复原来的趋势。矫改得越多,那种恢复的力量便蓄积得越大,有如筑堤百尺,蓄势千钧,一旦决口,大水轰然而下,必然冲毁一切曾阻碍它的事物。

  商纣王,就是那个溃堤之时的受害者。

  你们知道商纣王是怎么死的吗?

  他极其痛苦地死于烈火之中。

  他预测到了自己的结局,只是不知道那死亡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到来,但他确知,这一切必然会发生!

  如果你们早就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去,并且没有任何办法逃避,你会怎么做?

  他酒池肉林,醉生梦死,用淫乐来麻醉自己,暂时忘却内心深处的最大恐惧。他炮烙臣下,挖心断足,用他人的痛苦来消解自己对末日的恐惧。他拼命搜刮天下财富,以四千庶玉、五枚天智玉琰做成一件清凉沁骨的玉衣,以图在末日来临之时保护自己少受痛苦。

  惩罚终于还是到来了。周军入朝歌之时,内应引燃大火,躲在鹿台上的纣王无处可逃。由于有了玉衣的保护,他的死反而变得格外漫长而痛苦——他是被缓慢地炙烤而死的。当武王发现他的遗体时,四千庶玉尽毁,保护五处要害的天智玉琰依然完好无损。

  当成汤将柴草堆在自己脚下,用自焚祈雨欺骗天下视听,赢得本不该属于他的权威时,就注定了他的子孙有朝一日会真正罹受他许诺过的牺牲。一代代商王用预知力推迟报应来临的做法,都是在一次次加强那最后的惩罚。

  他们倚仗异能,压制叛乱,看似暂时获得了天下太平,然而,叛乱、谋逆、暗杀,这种种行为,是天下万民蓄积了极大愤怒之后才会爆发的最终行动。

  堵死火山的喷发口,难道地底的烈焰便会因此熄灭吗?削去冰山顶尖的一角,难道下面的山体便会因此消融吗?凭着预知力提前擒杀起事的领袖,难道愤怒和怨恨便会因此消失吗?

  天命,不是一两个异人掌控的神秘命数,而是这世间亿万生灵呼吸、饮食、悲欢、喜怒、生死……这无穷细微状态造成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不是区区一支势单力薄的玄鸟族能改变的。

  商朝灭亡后,我们族裔飘零沦落、只能从事四业之末而饱受歧视,难道是偶然的吗?今天那些民间的术士相师非孤即残、子息薄弱,难道是偶然的吗?我母亲婚姻不幸、诞育艰难,难道是偶然的吗?我九死一生,被你放逐到这荒原上放羊,难道是偶然的吗?

  你一直奇怪,我何以身具异能仍默然忍受种种折辱。那只是因为,我自知所遭受的一切,是“天命”对我们族裔的惩罚,是对成汤后代的追惩。我的祖先用异能攫取了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后世子孙必然为此付出代价。

  多少玄鸟族后人,虽能断人休咎祸福,教人趋吉避凶,自身却瞽目跛足,潦倒困顿,一生不得志。有人说,这是泄露了天机的惩罚。其实,这是违背了天命的代价。

  你看那民间巫卜之流,越是灵验的,往往多有残疾,尤以目盲者居多。“珊蛮”一词,就来源于“商矇”。长期的王族内婚,使玄鸟族的体质比常人更容易产生缺陷,而这缺陷最容易发生在眼睛。

  所有玄鸟族人中,“受命者”有着最接近于祖先的预知异能,因此也命定要承受最多的苦难。他从出生那一刻就要承受死亡的折磨,他注定不能得到父母之爱、兄弟之情。他一生不能有所爱者,因为有了也早晚会失去。他会远困异国,妻子改嫁,儿女离散。他的绝世异能,不能给他带来名望和幸福,只会带来痛苦和绝望。

  他深深地羡慕那些对未来一无所知的凡夫俗子,哪怕注定困顿终生,哪怕注定遭遇不幸,不到最后一刻,总还有着一点指望。